CN112428771B - 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28771B CN112428771B CN202011069997.8A CN202011069997A CN112428771B CN 112428771 B CN112428771 B CN 112428771B CN 202011069997 A CN202011069997 A CN 202011069997A CN 112428771 B CN112428771 B CN 1124287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 compressor
- management system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0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1—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a vehicle refrigeration cy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05—Control means therefor
- B60H1/3216—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improving a change in operation duty of a compressor in a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07—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 liquid flow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压缩机包括可用以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流道和可用以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第二换热器包括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压缩机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且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的出口与第一换热部的入口连通,第一泵、第二换热部、压缩机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冷却液回路循环流动将压缩机的热量带至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中的制冷剂吸收第二换热部中的冷却液的热量,可通过第二换热器将压缩机的余热回收至制冷剂中利用起来,在实现制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压缩机的余热回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包括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压缩组件用于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电机组件为压缩组件压缩制冷剂提供动力,电机组件在工作状态下持续发热,需要降温处理。相关技术中,通过单独设置的水路为压缩机降温,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将压缩机的热量带到大气环境中,造成能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压缩机余热回收功能的热管理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流量调节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一泵,所述压缩机包括可用以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流道和可用以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机制,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换热部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压缩机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一换热部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部进行热交换。
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冷却液回路循环流动将压缩机的热量带至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部,在第二换热器中,第一换热部中的制冷剂吸收第二换热部中的冷却液的热量,热管理系统可通过第二换热器将压缩机的余热回收至制冷剂中利用起来,在实现制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压缩机的余热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余热回收机制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余热回收机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余热回收机制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制冷模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制冷模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五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第六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可应用于车辆、船等具有相对闭密空间且需要进行热管理的设备,可选的,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可应用于电动汽车。为便于描述,以下实施例以应用于车辆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6所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101、第二换热器9、第三换热器2、第十换热器6、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第一泵13。本申请的压缩机1包括可用以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流道(图中未示出)和可用以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图中未示出),热管理系统运行时,压缩机1会产生热量,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中的冷却液可用于给压缩机1降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包括压缩组件和驱动组件,压缩组件用于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驱动组件为压缩组件压缩制冷剂提供动力,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可用于对驱动组件进行冷却,可选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电控装置。使用冷却液对驱动组件降温,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使用制冷剂对驱动组件降温,使压缩组件的入口的制冷剂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压缩机1排气温度较高的问题。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的驱动组件具有制冷剂流动通道,用于制冷剂在流动通道内流动时,实现驱动组件的冷却的目的,在压缩机1内,第二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流动通道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反,可以降低压缩组件入口的制冷剂的温度,使进入压缩组件的入口的制冷剂的密度相对较高,压缩组件每次动作下压缩的制冷剂较多,从而可以提升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制热机制、第二制冷机制、第一制冷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第一制热机制能实现对车厢的制热,第一制冷机制能实现对车厢的制冷,第二制冷机制能实现给压缩机1冷却。在同一时刻,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第二制冷机制和第一制冷机制。在同一时刻,第一制热机制不能和第二制冷机制或第一制冷机制同时执行。
参见图2,在第一制热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101、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三换热器2、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参见图5,在第一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三换热器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二换热器101、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参见图3,在第二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十换热器6、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第十换热器6、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泵13、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第十换热器6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在第十换热器6中制冷剂吸收冷却液回路的热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顺序连通仅说明各个器件之间连接的顺序关系,而各个器件之间还可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截止阀等。另外,本申请的冷却液的类型可根据需要选择,例如,冷却液可为水、油等能够进行换热的物质或者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者其他能够进行换热的混合液。
具体而言,在第一制热机制下,第一换热器101用作冷凝器,第三换热器2用作蒸发器。参见图2,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01中与周围空气流换热,制冷剂释放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在空气流的作用下,热空气进入格栅风道(图中未标出)并被送入车厢内,使车厢温度升高,实现制热功能,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冷凝成液态或气液两相制冷剂。制冷剂流出第一换热器101,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节流,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第三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换热,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大部分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如此循环。
在第一制冷机制下,第三换热器2用作冷凝器,第一换热器101用作蒸发器。参见图4,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2中与室外空气流换热,制冷剂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被空气流带到外环境空气中,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冷凝成液态或气液两相制冷剂。制冷剂流出第三换热器2,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节流,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第一换热器101,在第一换热器101中吸收周围的空气的热量,使第一换热器101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在空气流的作用下,冷空气进入格栅风道(图中未标出)并被送入车厢内,降低车厢温度,实现对车厢制冷的功能。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大部分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如此循环。
在第二制冷机制下,第三换热器2用作冷凝器,第十换热器6用作蒸发器。参见图4,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2中与室外空气流换热,制冷剂释放热量,释放的热量被空气流带到外环境空气中,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冷凝成液态或气液两相制冷剂。制冷剂流出第三换热器2,进入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节流,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第十换热器6,在第十换热器6中制冷剂与冷却液进行换热,制冷剂吸收冷却液的热量,低温的冷却液进入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中,低温的冷却液吸收压缩机1的热量,使压缩机1的温度降低,从而实现对压缩机1冷却的功能,吸收压缩机1的热量的冷却液流动至第十换热器6中再与制冷剂换热,如此循环。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大部分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如此循环。需要理解的是,制冷剂和冷却液在第十换热器6中仅发生热交换,不会混合,第十换热器6中流通制冷剂的流道与流通冷却液的流道之间不连通。
冷却液回路中,第一泵13、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及第十换热器6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将压缩机1的热量带到第十换热器6处,在第十换热器6中制冷剂吸收冷却液的热量,第十换热器6可以从压缩机1处获取热量,制冷剂回路可以回收利用压缩机1的热量,压缩机的余热回收利用还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提高续航能力。另外,还可以将第四换热器14接入冷却液回路中,通过第四换热器14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一起在第十换热器6处被制冷剂被吸收,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十换热器6可选择板式换热器或者其他水冷换热器,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三换热器2可根据需要选择风冷换热器的类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冷却液对压缩机1进行冷却,一方面,可以改善相关技术中压缩机1通过制冷剂冷却时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冷却液对压缩机1进行冷却,可通过调整流经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的冷却液的流量或调节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的状态,使压缩机1的温度可以进行较为精准的调控。
第二换热器9包括可用以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换热部91和可用以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换热部92,第一换热部91和第二换热部92可以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部91连接于压缩机1和第十换热器6之间,第二换热部92连接于冷却液回路。在第一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部91、第三换热器2、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一换热器101、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在第二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部91、第三换热器2、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第十换热器6、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先流经第一换热部91,在第二换热器9中冷却液先带走制冷剂的一部分热量,然后制冷剂流入第三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经过两次降温后的制冷剂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或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节流后具有更低的温度,使第一换热器101或第十换热器6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实现较好的冷却效果,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制冷能力。热管理系统运行时,流经第二换热部92后的冷却液需先经过第四换热器14散热后,再流经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从而保证冷却液能有效地为压缩机1降温。
热管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机制,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101、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一换热部91、第三换热器2、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泵13、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在第二换热器9中,第一换热部91中的制冷剂吸收第二换热部92中冷却液的热量,利用第二换热器9回收利用压缩机的余热。具体地,压缩机1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101中与周围空气流换热,制冷剂释放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在空气流的作用下,热空气进入格栅风道(图中未标出)并被送入车厢内,使车厢温度升高,实现制热功能,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冷凝成液态或气液两相制冷剂。制冷剂流出第一换热器101,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节流,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第三换热器2与室外空气换热,吸收环境空气的热量,然后流入第四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中,吸收冷却液的热量,制冷剂则发生相变而大部分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回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如此循环。流入压缩机1之前的制冷剂经过两次吸收热量,从而可以使第一换热器101处的释放的热量更多,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制热效果。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车厢的制热需求不高,且冷却液回路余热较多时,可以旁通第三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9单独用作蒸发器。
可以理解的是,第十换热器6可以包括第三换热部61和第四换热部62,第三换热部61的流道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三换热部61连接于制冷剂回路,第四换热部62的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第四换热部62连接于冷却液回路,第三换热部61与第四换热部62可以进行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9可选择板式换热器或者其他水冷换热器,第四换热器14可根据需要选择风冷换热器的类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包括流体切换装置4,流体切换装置4可以控制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01连通和/或与第十换热器6连通,或者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连通,从而实现对车厢制冷和制热的切换。
具体地,流体切换装置4具有两个工作模式,在一种工作模式下,参照图5,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冷机制,压缩机1的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的一端连通,第三换热器2的另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一端连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器101的一端连通,第一换热器101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器101吸收车厢的空气流的热量,此时,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给车厢制冷;在另一种工作模式下,参照图2,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热机制,压缩机1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101的一端连通,第一换热器101的另一端与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一端连通,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另一端与第三换热器2的一端连通,第三换热器2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的入口连通,第一换热器101加热车厢的空气流,此时,热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给车厢制热。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具有双向节流功能和截止功能。同一时间,热管理系统只能执行第一制热机制和第一制冷机制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和第一换热器101所在支路可以串联有辅助换热器102和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连接于第一换热器101和辅助换热器102之间。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具有导通和节流的功能,当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冷机制时,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处于导通状态,通过第一换热器101和辅助换热器102同时对车厢的空气流冷却,以实现更好的制冷效果;当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热机制时,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可以处于导通状态,通过第一换热器101和辅助换热器102同时对车厢的空气流加热,以实现更好的制热效果,或者辅助流量调节装置103处于节流状态,通过辅助换热器102对车厢的空气流除湿,第一换热器101对除湿后的空气流加热,以实现制热除湿的效果。
另外,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进口处可设置气液分离器7,以便对进入压缩机1之前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将液态制冷剂储藏于气液分离器7内,而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则进入压缩机1重新被压缩,实现制冷剂的循环利用,可以降低压缩机1出现液击现象的可能性。当然,针对一些新型的压缩机1,也可以不设置气液分离器7。
另外,热管理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8,中间换热器8包括高压侧和低压侧,高压侧连接于用作冷凝器的换热器和节流装置之间,低压侧连接于用作蒸发器的换热器和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入口之间。在中间换热器8中,从冷凝器流出的较高温的制冷剂和从蒸发器流出的较低温的制冷剂可以进行热交换。流经高压侧的制冷剂再一次降温,使经节流装置节流后的制冷剂温度更低,从而使蒸发器的制冷效果更好。流经低压侧的制冷剂温度升高,使压缩机1吸气口有过热度,进一步保证进入压缩机1的制冷剂都是气态,减少液击现象。使用中间换热器8可以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制冷效果。
以下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进口处不设置气液分离器7来进一步对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进行阐述。
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在热管理系统中可以起到节流降压和截止的作用,可以包括节流阀、普通的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等。参见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串联在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三换热器2之间,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串联在第一换热器101和第十换热器6之间。其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靠近第三换热器2设置,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靠近第十换热器6设置。
参见图1,热管理系统还可以包括需冷却装置、第二泵11、第一阀15及第四换热器14,本实施例中,需冷却装置包括电机换热组件12和电池换热组件10。电池换热组件10可以与电池组件换热,电池组件为汽车的电气设备进行供电。电机换热组件12可以与电机组件换热,电机组件为汽车的车轮等动力设备提供动力。第四换热器14可以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可选的,第四换热器14为低温水箱。
本实施例中,第四换热器14、第一泵13、第二泵11、第一阀15、电机换热组件12、电池换热组件10及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构成冷却液系统。冷却液系统包括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第三流路c、第四流路d及第五流路e,其中,电池换热组件10、第十换热器6及第二泵11设于第一流路a,电机换热组件12及第一泵13设于第二流路b,第四换热器14设于第三流路c,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接于第五流路e,第四流路d是旁通管路,第三流路c与第四流路d并联。第一阀15包括第一接口151、第二接口152、第三接口153及第四接口154,参照图2至图6,第一阀15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接口151与第二接口152连通,且第三接口153与第四接口154连通;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接口151与第四接口154连通,且第二接口152与第三接口153连通。
参照图1,第一流路a的一端与第一接口15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接口152连通。第二流路b的一端与第三接口153连通,另一端可以与第三流路c的一端和/或第四流路d的一端连通。第三流路c的另一端和第四流路d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五流路e的一端连通或与第四接口154连通,第五流路e的另一端与第四接口154连通。
参照图2至图6,冷却液回路具有多种连通方式。具体地,在第一阀15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流路a可以自身形成回路,第十换热器6可以与电池组件热交换,第二流路b、第三流路c、第五流路e可以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可通过第四换热器14释放电机组件和压缩机1的热量至室外。当压缩机1没有冷却需求时,还可以使第二流路b和第三流路c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可通过第四换热器14释放电机组件的热量至室外。当压缩机1和电机组件没有冷却需求或者冷却需求不高时,还可以使第二流路b和第四流路d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或者使第二流路b、第四流路d、第五流路e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一泵13可以不开启。
在第一阀15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及第三流路c可以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截止状态,可通过第四换热器14释放电机组件和电池组件的热量至室外。还可以,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及第四流路d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节流状态,可通过第十换热器6冷却电机组件和电池组件。还可以,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第三流路c及第五流路e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截止状态,可通过第四换热器14释放压缩机1、电机组件和电池组件的热量至室外。还可以,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第四流路d及第五流路e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节流状态,通过第十换热器6给电机组件、电池组件及压缩机1冷却。还可以,第一流路a、第二流路b、第四流路d及第五流路e通过第一阀15串联形成回路,此时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截止状态,通过第二换热器9回收电机组件、电池组件及压缩机的余热。可以根据热管理系统的需求,调整冷却液回路的连接方式,合理利用压缩机的余热、电机组件的余热、电池组件的余热,或者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压缩机、电机组件及电池组件散热,使热管理系统更加节能,换热效果更好,续航能力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和第一换热器101所在流路,与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和第十换热器6所在流路并联设置,当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和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节流状态时,热管理系统给车厢制热的同时实现给电池组件加热,热管理系统给车厢制冷的同时实现给电池组件冷却,当电池组件不需要热管理时,可以使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截止状态,或者使第一泵13不运转。
当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热机制时,若将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开启,在第十换热器6中制冷剂会向冷却液释放热量,若此时第十换热器6与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不利于压缩机1的冷却,因此,可以使第一阀15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使第十换热器6与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不连通,或者使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截止,第十换热器6中不发生热交换。
本实施例中,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也可以具有双向节流功能和截止功能。当热管理系统执行第一制热机制时,第一阀15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五流量调节装置5处于节流状态,可以通过第十换热器6给电池组件加热,并可以通过第四换热器14释放压缩机1的热量,在实现给车厢制热的同时,实现压缩机1的冷却。
在第一制热模式下,冷却液回路中,第一泵13、第四换热器14及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将压缩机1的热量带到第四换热器14处,本实施例中第三换热器2与第四换热器14可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2可以从第四换热器14获取热量,即第三换热器2可以从压缩机1处获取热量,制冷剂回路可以回收利用压缩机1的热量,改善低寒环境下室外换热器吸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压缩机的余热回收利用还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提高续航能力。进一步的,在冬天可以利用第四换热器14的热量延缓第三换热器2(室外换热器)的结霜,或者利用第四换热器14的热量给第三换热器2化霜,改善室外换热器结霜带来制热效果变差的现象。
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阀16,第二阀16包括第五接口161、第六接口162及第七接口163,第五接口161与第二流路b的一端连通,第六接口162与第三流路c的一端连通,第七接口163与第四流路d的一端连通。通过第二阀16可以控制第二流路b与第三流路c和/或与第四流路d连通。
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阀17,第三阀17包括第八接口171、第九接口172及第十接口173,第八接口171与第五流路e的一端和第四接口154连通,第九接口172与第五流路e的另一端连通,第十接口173与第三流路c的另一端和第四流路d的另一端连通。通过第三阀17可以控制冷却液是否流经第五流路e,从而控制是否通过冷却液给压缩机1冷却,在压缩机1不需要冷却时可以旁通压缩机1。
本实施例中,第一泵13和第二泵11用于为冷却液回路的流动提供动力,可选的,第一泵13和第二泵11可以为电子水泵。第二阀16和第三阀17可选择三通阀、三通比例阀或者阀件的组合,第二阀16和第三阀17为三通比例阀时,可以调节两条支路中的冷却液的流量,第一阀15可选择四通水阀或者阀件的组合,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电池换热组件10、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第十换热器6单独串联形成回路,通过第十换热器6同时实现电池组件和压缩机1的冷却。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电机换热组件12、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第十换热器6单独串联形成回路,通过第十换热器6同时实现电机组件和压缩机1的冷却。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第四换热器14、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第十换热器6串联,通过第十换热器6和第四换热器14同时实现压缩机1的冷却。
本申请还提供热管理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参照图7,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第五换热器206、第六换热器202和暖风芯体201。本实施例中,压缩机1第一流道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03的入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4用于切换第一换热器203的出口与第五换热器206连通,还是与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和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本实施例中,暖风芯体201和第六换热器202为风冷换热器,可以与车厢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203和第二换热器19为双流道换热器,可用于制冷剂和冷却液的热交换。第二换热器19包括能够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191和第二换热部192,第一换热部191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可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二换热部192连接于冷却液回路可用于流通冷却液。
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203、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其中,第一换热器203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9用作蒸发器,通过第一换热器203实现车厢的制热,通过第二换热器19实现冷却液回路的余热回收。
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制热机制,在第二制热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203、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第五换热器206、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且第一换热器203的冷却液流道和暖风芯体201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参照图7,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第一换热器203,在第一换热器203中,制冷剂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在第一换热器203中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流动至暖风芯体201,暖风芯体201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暖风芯体201使周围的空气升温,加热后的空气流吹入车厢,实现车厢的制热。流出第一换热器203后的制冷剂经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节流后,进入第五换热器206中与室外的空气流换热,吸收环境空气的温度后回流至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入口,如此循环。在第二制热机制下,第四换热器14可以与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电机换热组件12、电池换热组件1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在第五换热器206处,第五换热器206可以吸收第四换热器14的热量,或利用第四换热器14延缓第五换热器206结霜,或利用第四换热器14给第五换热器206化霜,回收利用冷却液回路的余热,充分利用热管理系统中的余热,起到节能的作用,提升续航能力。
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机制,在第三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五换热器206、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第六换热器202、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六换热器202与周围的空气热交换,使空气温度降低,在空气流的作用下降温后的空气被吹入车厢,实现制冷功能。可以理解的是,热管理系统同一时间只能执行第二制热机制和第三制冷机制中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靠近第五换热器206设置,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靠近第六换热器202设置,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靠近第二换热器19设置,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和第六换热器202所在支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和第二换热器19所在支路、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和第五换热器206所在支路并联设置。
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制热除湿机制,在第一制热除湿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203、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第六换热器202、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其中,第一换热器203用作冷凝器,第六换热器202用作蒸发器,第六换热器202直接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第六换热器202设于暖风芯体201的上风侧。车厢的含湿量较高的空气,先流经温度较低的第六换热器202,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后冷凝成水析出,除湿后的空气流流经暖风芯体201被加热,被加热后的空气流被吹入车厢,从而实现制热除湿功能。
热管理系统可以同一时间执行第二制热机制、第一制热除湿机制、余热回收机制中的至少一个。
热管理系统同时执行第二制热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时,可以在实现车厢制热的同时,回收环境空气和冷却液回路的热量,实现余热回收的功能,并充分利用环境中的热量,同时从第五换热器206和第二换热器19处吸收热量,使第一换热器203处放热更充分,从而热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制热效果,还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
热管理系统同时执行第二制热机制和第一制热除湿机制时,同时从第五换热器206和第六换热器202处吸收热量,合理利用环境空气的温度,可以保证第一换热器203制热效果稳定,从而热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制热除湿效果。
热管理系统同时执行余热回收机制和第一制热除湿机制时,同时从第二换热器19和第六换热器202处吸收热量,合理利用冷却液回路的热量,既可以保证第一换热器203制热效果稳定,从而热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制热除湿效果,又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然,热管理系统也可以同一时间执行第二制热机制、第一制热除湿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既可以实现制热除湿功能,还可以实现冷却液回路的热量回收,还可以合理利用免费的环境空气的热量,既可以保证第一换热器203制热效果稳定,又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冷却液回路中,不设置第四流路d,第二流路b的一端通过阀件实现与第五换热器206连通或与第四换热器14连通,第二流路b的另一端与第五流路e或者第四换热器14的另一端连通,第五流路e通过阀件选择是否连接进第二流路b和第四换热器14串联形成的流路,第一流路a与第二流路b和第四换热器14串联形成的流路并联设置。上述阀件可以选择三通水阀,本申请不予限制。
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分部件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本申请还提供热管理系统的第三实施例,参照图8,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换热器203是风冷换热器,热管理系统在执行第二制热机制时,第一换热器203直接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第一换热器203周围的空气升温,升温后的空气流被吹入车厢,实现车厢的制热。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件间的连接结构及各机制的运行方式,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可参考第二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本申请还提供热管理系统的第四实施例,参照图9,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冷却液回路中具有三个并联的支路,一个支路上设有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一个支路上设有电机换热组件12和第四换热器14,一个支路上设有电池换热组件10,三个支路均可以分别与第二换热器19串联形成回路。既可以第五换热器206单独与每个支路上的部件换热,也可以是第二换热器19同时与至少两个支路上的部件换热,使冷却液回路的换热方式较为丰富。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件间的连接结构及各机制的运行方式,与第二实施例基本相同,可参考第二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本申请还提供热管理系统的第五实施例,参照图10,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区别在于: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八换热器303、第九换热器301,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305、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顺序连通,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和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具有导通和节流功能。当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节流状态时,第一换热器305和第七换热器307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9用作蒸发器。当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节流状态,第一换热器305用作冷凝器,第七换热器307和第二换热器19用作蒸发器。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05和第二换热器19均为双流道换热器,第二换热器19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191和第二换热部192,第一换热部191连接于制冷剂回路可用于流通制冷剂,第二换热部192连接于冷却液回路可用于流通冷却液。第八换热器303和第九换热器301均为风冷换热器,可直接与车厢空气进行热交换。第八换热器303可以与第二换热部192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第九换热器301可以与第一换热器305的冷却液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
在余热回收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305、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节流状态和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中至少有一个处于节流状态,第九换热器301与第一换热器305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第一泵13、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及第二换热器19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热管理系统的状态,冷却回路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模式,具体可参考实施例一。
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制冷机制,在所述第四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305、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节流状态,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换热器19与第八换热器303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具体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经第一换热器305和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但在第一换热器305中不换热,接着流入第七换热器307,在第七换热器307中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的温度降低,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节流后,流入第一换热部191中与第二换热部192进行热交换,在第二换热器19中制冷剂吸收冷却液的热量。降温后的冷却液进入第八换热器303,第八换热器303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低温空气流吹入车厢,实现给车厢制冷的目的,吸收车厢空气热量的冷却液回流入第二换热部192中再次换热,如此循环。制冷剂汇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入口,如此循环。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五制冷机制,在第五制冷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305、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节流状态,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导通状态,第二换热器19与第八换热器303连通形成回路,第二换热器19与第八换热器303连通形成的回路为冷却液回路。具体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经第一换热器305和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但在第一换热器305中不换热,接着流入第七换热器307,在第七换热器307中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的温度降低,经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节流后,流入第二换热器19中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冷却液的热量。降温后的冷却液进入第八换热器303,第八换热器303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吸收空气的热量,低温空气流吹入车厢,实现给车厢制冷的目的,吸收车厢空气热量的冷却液回流入第二换热器19中再次换热,如此循环。制冷剂汇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的入口,如此循环。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热管理系统的状态,制冷剂回路还可以有其他的连接模式,具体连接方式可参考实施例一。
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第五制冷机制和第四制冷机制,在实现车厢制冷的同时,实现冷却液回路的余热回收,使用一个换热器(即第二换热器19)同时吸收车厢和冷却液回路的热量,使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简单,还可以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制热机制,在第三制热机制下,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第一换热器305、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第二换热器19、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顺序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和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中至少有一个处于节流状态,第九换热器301与第一换热器305连通形成回路,在第一换热器305中制冷剂可以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此时,第八换热器303不与车厢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
具体地,在第三制热机制下,在第一换热器305中,制冷剂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升温后的冷却液流入第九换热器301,第九换热器301与周围空气热交换,释放热量至空气中,升温后的空气被吹入车厢,实现给车厢制热的功能,降温后的冷却液回流入第一换热器305再次被加热,如此循环。在第三制热机制下,可以使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节流状态,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导通状态,第七换热器307和第二换热器19用作蒸发器,也可以是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处于节流状态,第一换热器305和第七换热器307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9用作蒸发器,可以用于延缓第七换热器307结霜或给第七换热器307化霜。在第三制热机制下,第四换热器14可以与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电机换热组件12、电池换热组件1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七换热器307可以吸收第四换热器14的热量,通过第七换热器307回收冷却液回路的热量,或者通过第四换热器14延缓第七换热器307的结霜,或者通过第四换热器14给第七换热器307化霜,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制热除湿机制,在第二制热除湿机制下,经第八换热器303除湿后的空气,再经第九换热器301加热后被吹入车厢,以实现制热除湿功能。
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第二制热除湿机制、第三制热机制、第五制冷机制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施例中,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泵302和第四泵304,第三泵302用于给第九换热器301和第一换热器305连通形成的冷却液回路提供动力,第四泵304用于给第八换热器303和第二换热器19连通形成的冷却液回路提供动力。第三泵302和第四泵304可选择电子水泵。
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分部件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可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本申请还提供热管理系统的第六实施例,参照图,该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换热器305为风冷换热器,第一换热器305直接与车厢的空气进行换热,在第一换热器305的进风侧设有风门,在热管理系统执行第四制冷机制,风门关闭,第一换热器305处不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部件间的连接结构及各机制的运行方式,与第四实施例基本相同,可参考第四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箱100,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可以与车厢的空气流直接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均位于空调箱100内,空调箱100具有内循环状态和外循环状态,在内循环状态时,空调箱100进口与车厢连通,空调箱100的出口与车厢连通,车厢内的空气在空调箱100中进行热交换后再被吹入车厢。在外循环状态,空调箱100的进口与大气环境连通,空调箱100的出口与车厢连通,大气环境中的空气在空调箱100中进行热交换后被吹入车厢。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101、203、305)、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18)、第二换热器(19、9)、第一泵(13),所述压缩机(1)包括可用以流通制冷剂的第一流道和可用以流通冷却液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换热器(19、9)包括不连通的第一换热部(191、91)和第二换热部(192、92);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余热回收机制,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101、203、305)、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且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18)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191、91)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泵(13)、所述第二换热部(192、92)、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一换热部(191、91)能够与所述第二换热部(192、92)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需冷却装置,所述需冷却装置包括电机换热组件(12)和电池换热组件(10)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101、203、305)、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泵(13)、所述第二换热部(192、92)、所述需冷却装置、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需冷却装置,所述需冷却装置包括电机换热组件(12)和电池换热组件(10)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101、203、305)、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及所述第二换热部(192、92)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需冷却装置及所述第二换热部(192、92)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所在支路与所述需冷却装置所在支路并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2),所述第三换热器(2)连接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与所述压缩机(1)之间;
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101)、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所述第一换热部(91)、所述第三换热器(2)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91)的出口和/或所述第三换热器(2)的出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14);
在所述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101)、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3)、所述第一换热部(91)、所述第三换热器(2)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泵(13)、所述第二换热部(92)、所述第四换热器(14)、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第四换热器(14)位于所述第三换热器(2)的上风侧,所述第四换热器(14)与所述第三换热器(2)可以进行热交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第五换热器(206)、第六换热器(202);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机制,在所述制热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203)、所述第二流量调节装置(205)、所述第五换热器(206)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除湿机制,在所述制热除湿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203)、所述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所述第六换热器(202)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制热机制、制热除湿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制冷机制和第二制冷机制,在所述第一制冷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五换热器(206)、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泵(13)、所述第二换热部(192)、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
在所述第二制冷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五换热器(206)、所述第三流量调节装置(204)、所述第六换热器(202)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
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所述第一制冷机制和所述第二制冷机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14),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却机制,在所述冷却机制下,所述第一泵(13)、所述第四换热器(14)、所述压缩机(1)的第二流道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
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所述冷却机制和制热机制,或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所述冷却机制和制热除湿机制,或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所述冷却机制和第二制冷机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第七换热器(307)和第八换热器(303),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5)和所述第七换热器(307)之间,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连接于所述第七换热器(307)和所述第一换热部(191)之间;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机制,在所述制热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305)、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所述第七换热器(307)、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305)用作冷凝器;
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除湿机制,在所述制热除湿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305)、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所述第七换热器(307)、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换热部(192)和所述第八换热器(303)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部(191)的入口连通;
在制热机制、制热除湿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下,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和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至少有一个处于节流状态;
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制热机制、制热除湿机制和余热回收机制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机制,在所述制冷机制下,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换热器(305)、所述第四流量调节装置(306)、所述第七换热器(307)、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18)、所述第一换热部(191)连通形成制冷剂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192)和所述第八换热器(303)连通形成冷却液回路,所述第一流量调节装置处于节流状态;
所述热管理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制冷机制和所述余热回收机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69997.8A CN112428771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热管理系统 |
US18/029,658 US20230356564A1 (en) | 2020-09-30 | 2021-09-17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mproved working efficiency of compressor |
PCT/CN2021/118916 WO2022068606A1 (zh) | 2020-09-30 | 2021-09-17 | 热管理系统 |
EP21874267.4A EP4224088A4 (en) | 2020-09-30 | 2021-09-17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69997.8A CN112428771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热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8771A CN112428771A (zh) | 2021-03-02 |
CN112428771B true CN112428771B (zh) | 2022-08-12 |
Family
ID=74689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69997.8A Active CN112428771B (zh) | 2020-09-30 | 2020-09-30 | 热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287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28768B (zh) * | 2020-05-29 | 2024-06-11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热管理系统 |
US20230356564A1 (en) * | 2020-09-30 | 2023-11-09 |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mproved working efficiency of compressor |
CN113725519A (zh) * | 2021-08-31 | 2021-11-30 |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液冷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167559A1 (en) * | 2012-01-02 | 2013-07-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eat pump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CN106568241A (zh) * | 2016-11-09 | 2017-04-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
CN108571834B (zh) * | 2017-03-08 | 2021-09-28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CN109140816B (zh) * | 2017-06-27 | 2020-07-1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CN109140815B (zh) * | 2017-06-27 | 2020-09-25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一种流量控制装置 |
CN109900023B (zh) * | 2017-12-08 | 2021-09-03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热管理系统 |
CN109405365A (zh) * | 2018-09-27 | 2019-03-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冷媒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装置 |
CN210951942U (zh) * | 2019-09-30 | 2020-07-07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热管理系统 |
CN111231612B (zh) * | 2020-02-28 | 2024-05-14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热管理系统 |
-
2020
- 2020-09-30 CN CN202011069997.8A patent/CN11242877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28771A (zh) | 202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25169B (zh) |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系统 | |
CN113400890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 |
US11760162B2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
CN110525168B (zh) | 新能源汽车二次回路乘员舱及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 | |
US12103353B2 (en) |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 |
CN112428771B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3173050B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2428769B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3173049B (zh) | 热管理系统 | |
US11747057B2 (en) | Heat pump system | |
CN111231612B (zh) | 热管理系统 | |
US11358438B2 (en) |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WO2022068606A1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210337493U (zh)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
CN114103591A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17495782U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13263889B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5320326A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4905919A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111854215B (zh) | 热泵系统 | |
CN114379326A (zh) | 电动汽车双分流热管理系统 | |
WO2022179593A1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218906835U (zh) |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 |
CN217574780U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4838517A (zh) |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