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6135A -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6135A
CN112426135A CN201910790773.7A CN201910790773A CN112426135A CN 112426135 A CN112426135 A CN 112426135A CN 201910790773 A CN201910790773 A CN 201910790773A CN 112426135 A CN112426135 A CN 112426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ata
transfer
probe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07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学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7907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61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6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2Measuring pulse or heart ra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4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blood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6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 A61B8/565Details of data transmission or power supply involving data transmission via a networ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95Operational features adapted for recording user messages or annot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75Special features of memory means, e.g. removable memory cards
    • A61B2560/0481Special features of memory means, e.g. removable memory cards in implanted apparatu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自动转床方法应用于监护探头,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监护数据;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床方法,将第一监护数据缓存在监护探头中,从而在转床时,无需拆卸受测者的监护探头,节省时间,便于转床操作,同时在转床过程中持续监测受测者状况,有效避免探头采集的数据出现断档,为监护提供完整的数据,便于使用者查看之前的监护情况,使得监护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的多监护仪或者床边机一般分开监护,最后由中央站统一管理。其主要实现方式是,例如在门诊或者待产的孕妇在做胎儿监护或者其他病人做其他监护,需要转到手术室或病房时,原先绑在孕妇或病人身上的监护探头需要拆下来,等转到手术室或病房后,再重新给孕妇或病人绑上新的监护探头。
这一过程比较繁琐,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孕妇或病人转床后,在之前病房或门诊的监护数据将丢失,如果医生想了解之前的监护情况,需要跑到之前的病房或门诊查看之前的监护仪,给监护带来不便,同时在转床过程中这段时间,由于监护探头被拆下,病人的监护情况无法获悉。由上述可知,现有的监护设备可靠性较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监护设备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床方法、装置及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床方法,应用于监护探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
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包括转床之前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和转床过程中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之前,还包括:
将转床之前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一监护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转床指令时,断开与所述第一监护设备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包括:
获取当前剩余存储空间;
判断当前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待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若是,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写入存储空间;
若否,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覆盖存储空间内写入时间最早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探头包括Wifi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转床指令时,将所述Wifi模块配置为智能配置模式,并基于所述智能配置模式接入所述第二监护设备的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转床之后采集的第二监护数据;
将所述第二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护数据均包括:
胎心率数据和胎动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床指令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一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床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入指令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二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入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床指令或所述转入指令由语音、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或手势操作触发。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床装置,应用于监护探头,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连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和
传输模块,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控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护探头,包括:
采集器;
无线通信模块;
处理器,所述采集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其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自动转床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护仪,包括:
主控制装置;和
根据第三方面任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监护探头,所述监护探头与所述主控制装置可通信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床方法,应用于监护探头,其包括获取第一监护数据,缓存第一监护数据,第一监护数据可包括受测者的用户信息和检测数据信息,将第一监护数据缓存在监护探头中,从而在转床时,无需拆卸受测者的监护探头,节省时间,便于转床操作,同时在转床过程中持续监测受测者状况,有效避免探头采集的数据出现断档。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从而在第二监护设备提供完整的监护数据,便于使用者查看之前的监护情况,使得监护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护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转床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转床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转床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床方法,可应用于监护探头,该监护探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以监测到不同的监护数据。例如当该监护探头应用于产科时,其可以是超声探头,用于得到孕妇和胎儿的胎心率和胎动数据;又例如当该监护探头应用于重症监护时,其可以是传感器探头,用于获得各种生理参数,例如受测者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脉搏等生理参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监护探头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监护探头600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采集器603、以及无线通信模块604,采集器603、无线通信模块604和存储器602均与处理器601连接。
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采集器603以及无线通信模块604之间通过总线605,建立任意两者之间的可通信连接。
处理器601可以为任何类型,具备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的处理器。其可以执行单线程或者多线程的操作,用于解析指令以执行获取数据、执行逻辑运算功能以及下发运算处理结果等操作。
采集器603用于采集受测者的监护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601,处理器601则将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监护数据,该监护数据用于供上位机(监护设备)显示。例如,超声探头的处理器将获取的超声信号,经过放大、滤波、检波以及相应的算法计算,最后得到胎心率和胎动数据。
无线通信模块604是用于与上位机建立通信连接,提供物理信道的功能模块。无线通信模块60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无线模块,包括但不限于Wifi模块或者蓝牙模块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将监护探头的监护数据传输至监护设备。
存储器602可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相对于处理器601远程设置的分布式存储设备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可以具有程序存储区,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供处理器601调用以使处理器601执行一个或者多个方法步骤。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易失性随机存储介质、或者硬盘等存储部分,作为数据存储区,用以存储处理器601下发输出的运算处理结果及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2一方面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601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执行时,处理器601可以执行下述实施方式中的自动转床方法。
另一方面,存储器602还可以缓存监护数据,并且存储器602实时缓存监护数据,在存储器602的内存空间不够,或者存储数据超过预设时长之后,在先缓存的监护数据会被新的监护数据覆盖。
为了在自动转床过程中,对监护探头在转床之前的监护数据和转床之后的监护数据进行区分,本实施方式将转床之前和/或转床过程中获取的数据定义为“第一监护数据”,将转床之后监护探头获取的数据定义为“第二监护数据”。该第一监护数据和第二监护数据可以来自上位机,上位机可以是监护设备,还可以是监护系统、中央站等;第一监护数据和第二监护数据也可以来自于探头采集器,通过探头采集器采集获取的监护数据。
由于监护探头需要采集大量的参数,因此在受测者身上需要连接较多的接头,导致监护探头拆卸十分繁琐。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床方法,在受测者转床时无需拆卸监护探头,即可实现对受测者的无中断监护,图2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的自动转床方法。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转床方法包括:
S10、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该第一监护数据除包括上述采集器采集的生理参数相关的数据之外,还可以包括例如受测者的姓名、ID号等代表受测者身份的相关数据,监护探头可根据采集数据的类型设置相应的采集器,通过不同功能的采集器以采集得到不同生理参数对应的数据。第一监护数据可包括转床之前采集的监护数据和/或转床过程中采集的监护数据,例如监护探头采集器在转床之前和转床过程中持续采集,得到被测者在转床之前和转床过程中的监护数据。
S20、缓存第一监护数据。
在采集第一监护数据时,监护探头会创建一种数据结构,将采集得到的转床前和/或转床过程中的第一监护数据持续缓存到自己创建的这种数据结构中,例如,监护探头每秒缓存一帧第一监护数据,然后将第一监护数据缓存在监护探头的存储器602中,每秒缓存1个字节,按照数据编号来缓存。
由于受测者的监护数据缓存在监护探头中,在转床时监护探头随受测者一起移动,一方面无需拆卸受测者的监护探头,节省时间,便于转床操作,另一方面在转床过程中可以持续监测受测者状况,有效避免监护探头采集的数据出现断档。
S30、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
受测者在由门诊或病房转入其他病房后,新病房内的第二监护设备发送转入指令,监护探头接收转入指令后,与第二监护设备进行连接。
S40、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
在监护探头与转入后的病房的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后,将探头内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中,第一监护数据包括受测者的姓名、ID号、以及采集得受测者转床前和/或转床过程中的监护数据信息等,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新的监护设备中,从而完成一次转床。使用者在想了解受测者状况时,可直接在新的监护设备中查看这些信息,无需查看在先监护设备,大大节约了诊断时间,并且探头采集器持续采集受测者转床过程中的监护数据,受测者在转床过程中的监护不会发生断档,监护更加稳定。
为进一步说明,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方法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无线超声探头监护仪采集孕妇胎心率及胎动数据为例,在孕妇由病房转入产房时,由病房内的第一监护设备与监护探头连接切换至产房内的第二监护设备与监护探头连接,从而实现自动转床。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转床方法可应用于监护探头,在超声监护仪中,监护探头为超声探头,超声探头包括超声波采集器,通过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检测胎儿心率及孕妇胎动等数据,转床方法包括:
S1、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超声监护探头与病房中的第一监护设备连接,超声监护探头发射超声信号,当超声碰到胎儿心脏后,胎儿心脏将超声信号返回,监护探头将接收到的超声回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探头接收的高频信号很微弱,而且包含很多的噪音信号,因此可以经过放大和滤波(低通),得到明显的包含胎儿心音信号的信号。进而,由于经过高频放大后的信号中包含有超声信号和音频信号,因此可对信号进行至少一次检波,从而得到的胎儿心音信号的音频信号,这时得到的胎儿心音信号的幅度很小,而且也会包含杂音,因此也可进行放大和滤波(低通或带通)。将分离得到的胎心音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成数字信号,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滤波,通过自相关算法计算出对应的胎心率和胎动,将胎心率和胎动数据打包后发送给第一监护设备。
第一监护设备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绘制并显示出对应的胎心率曲线和胎动曲线,用户可直观观察到相关监护状况。
S2、缓存第一监护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提高监护探头内部存储器602的空间利用率,缓存第一监护数据还包括:
获取当前剩余存储空间。
判断当前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待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
若是,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写入存储器中;
若否,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覆盖存储器内写入时间最早的数据。
具体而言,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中,以每秒缓存1个字节的数据量计算,1小时缓存3600个字节,约占用空间3.5K,24小时持续缓存数据大约85K,存储器的资源是完全满足24小时的持续监护的。当监护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剩余空间不足时,最先缓存的监护数据会被新的数据覆盖掉,形成类似于一个环形数组,缓存的数据等待转床或者无线断线时续传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缓存过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缓存第一监护数据时,也可采用外部存储器(例如硬盘等)或者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的存储器来实现更长时间的数据缓存,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S3、当接收到转床指令时,断开与第一监护设备的连接。
监护探头处于正常监护过程时,如果收到第一监护设备或监护系统下发的转床指令时,证明孕妇需要转床,此时需要断开监护探头与第一监护设备的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床指令可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一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床指令。
具体而言,在医护人员需要对孕妇进行转床时,可通过管理员身份验证,进入第一监护设备的管理系统,发出转床指令。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中,系统中可集成语音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触控模块、按键模块、手势识别模块等,医护人员可通过例如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或按键操作等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系统同样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例如语音、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或手势操作等指令生成转床指令,并将转床指令发送给监护探头,监护探头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转床指令,从而控制探头与第一监护设备断开连接,进入转床模式。
S4、将监护探头的Wifi模块配置为智能配置模式,并基于智能配置模式接入第二监护设备的Wifi网络。
在本实施方式中,监护探头通过Wifi模块与第一监护设备可通信连接,在监护探头进入转床模式之后,同时将Wifi模块配置成智能配置模式(Smart config模式),此模式由于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是有加密方式设置的,所以监护探头在不知道新的SSID和密码的时候,不能连接到新的AP中,所以监护设备和探头在进入Smart config模式广播时,探头不能通过直接解析广播内容来获取SSID和密码,而是通过Smart config协议。Smart config协议规定数据内容和数据长度有对应关系,所以通过获取数据长度来解析数据内容,同时探头传感器也会正常采集数据并计算,并把计算的数据缓存到探头内的数据结构中,保证转床期间的监护数据不会丢失。
S5、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
当医护人员和携带进入转床模式监护探头的孕妇进入产房时,监护探头需要与产房内的第二监护设备连接,以完成转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入指令可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二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入指令。
具体而言,在孕妇转入产房后,医护人员可通过管理员身份验证,进入产房内的第二监护设备的管理系统,发出转入指令。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中,系统中可集成语音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触控模块、按键模块、手势识别模块等,医护人员可通过例如语音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或按键操作等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系统同样可根据医护人员的例如语音、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或手势操作等指令生成转入指令,并将转入指令发送给监护探头,监护探头内的无线通信模块接收转入指令,从而控制探头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完成转床。
由于监护探头的Wifi模块在智能配置模式下,AP是有加密的,监护探头在不知道第二监护设备的SSID和密码的时候,不能连接到新的AP中。因此在第二监护设备与监护探头连接时,第二监护设备的系统同样进入智能配置模式(Smart config模式),将新的SSID和密码广播给监护探头。监护探头接收到新的SSID和密码后,会将新的SSID和密码保存起来,然后退出当前的智能配置模式(Smart config模式),然后连接产房内的第二监护设备,连接成功后监护探头和第二监护设备进入正常的监护模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监护探头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后,监护探头的采集器603继续采集孕妇的第二监护数据,第二监护数据可与第一监护数据相同,包括胎儿的胎心率和胎动数据,监护探头将采集的第二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第二监护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绘制并显示处对应的胎心率曲线和胎动曲线,医护人员可直观观察到监护状况。需要说明的是,监护探头与第二监护设备的连接可与上述中监护探头与第一监护设备的连接方式相同,其信号处理也可采用相同模式,在此不再赘述。
S6、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
在监护探头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监护探头需要将在之前病房和/或转床过程中采集的第一监护数据上传至第二监护设备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监护探头在传输数据时,首先将第一监护数据中包括孕妇姓名、ID号等个人信息上传至第二监护设备中,然后请求是否要将缓存的所有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中,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某个时间段的数据或所有缓存数据。
优选地,在数据传输时,由于监护探头缓存的数据量较大,监护探头不会一次性将所有数据都进行传输,否则由于数据量过大导致断线,监护探头会分时分片的在一定时间内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中。在一些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监护探头内还设有超时检测模块,如果监护设备的系统长时间没有应答,监护探头将不会将数据传输上去。直至第一监护数据上传完成,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孕妇从病房自动转入产房的转床操作。由于转床完成后的第二监护设备包含有之前的第一监护数据,从而医护人员在查看之前的监护状况更加方便,且对孕妇实现无中断的监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转床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监护探头,图4中示出了自动转床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自动转床装置100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缓存模块20,用于缓存第一监护数据。
连接模块30,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和
传输模块40,将缓存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第二监护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监护设备,该监护设备包括主控制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监护探头,监护探头与主控制装置可通信连接,主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监护探头传送的第一监护数据和第二监护数据,并将该第一监护数据和第二监护数据在监护设备上显示。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以监护设备为监护仪,监护探头为超声探头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监护仪包括主控制装置和超声探头,超声探头包括信号调理单元、AD采集单元、数据缓存单元、转出设置单元、智能配置(Smart config)单元、转入设置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主控制装置包括主机和显示单元。超声探头和主控制装置互相配合的过程如下:
探头的采集器发射超声来检测胎儿心率信号,然后将采集到的超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信号调理单元,滤掉高频噪声等,提取出胎心信号,然后将提取出清晰的胎心信号输入到AD采集单元,AD采集单元会将模拟的胎心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数据缓存单元根据自定义的数据结构,将计算的数据缓存起来。
转出设置单元用于操作者可通过例如按键、语音、手势识别等,智能化的下发转出的转床指令。
当超声探头接收到转床指令,智能配置(Smart config)单元将Wifi模块配置成智能配置模式,等待需要连接的监护仪广播SSID和密码。
转入设置单元用于操作者可通过例如按键、语音、手势识别等,智能化的下发转出的转入指令。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计算出的胎心率、胎动或者宫缩压等数据及超声探头的一些基本信息采用TCP或者UDP的方式传给主控制装置,同时会请求缓存的数据的上发,根据主控制装置的数据需求,来实现转床中的数据转入。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一些基本的提示信息,例如无线信号质量、胎心率值、宫缩压值、US信号质量、探头类型以及孕妇姓名等,可以直观的以波形的方式显示到主控制装置上,以便给操作者使用提供一些指引信息,同时监护仪的每一步操作均显示在显示单元上,便于使用者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信号检测单元将采集的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调理单元将转化后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得到胎心信号;再次,将调理后的信号通过AD采集单元转化成数字信号供主控MCU计算和处理;然后通过数据缓存单元将计算的数据缓存在RAM中,当转床时连带监护数据一起转入新的主控制装置。转出设置单元采用智能化操作将转床指令发给监护探头,智能配置(Smartconfig)单元将Wifi模块配置为智能配置模式,从而自动接收新的主控制装置的SSID和密码,转入设置单元可复用转出设置单元的操作,从而实现监护探头和新的监护仪的主控制装置的连接。最后数据传输单元将监护探头缓存的大量监护数据分时分片的发送给新的主控制装置,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转床。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方式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3)

1.一种自动转床方法,应用于监护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
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包括转床之前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和转床过程中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之前,还包括:
将转床之前获取的第一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一监护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转床指令时,断开与所述第一监护设备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包括:
获取当前剩余存储空间;
判断当前剩余存储空间是否大于待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若是,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写入存储空间;
若否,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据覆盖存储空间内写入时间最早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护探头包括Wifi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转床指令时,将所述Wifi模块配置为智能配置模式,并基于所述智能配置模式接入所述第二监护设备的Wifi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转床之后采集的第二监护数据;
将所述第二监护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护数据和所述第二监护数据均包括:
胎心率数据和胎动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床指令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一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床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入指令通过如下方法触发:
第二监护设备获取验证信息,在验证通过时,接收用户指令,根据用户指令生成转入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床指令或所述转入指令由语音、触摸操作、按键操作或手势操作触发。
11.一种自动转床装置,应用于监护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监护数据;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所述第一监护数据;
连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监护设备发送的转入指令时,与所述第二监护设备连接;和
传输模块,将缓存的所述第一监护数控传输至所述第二监护设备。
12.一种监护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器;
无线通信模块;
处理器,所述采集器和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以及
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可通信连接,其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转床方法。
13.一种监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装置;和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护探头,所述监护探头与所述主控制装置可通信连接。
CN201910790773.7A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Pending CN1124261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0773.7A CN112426135A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0773.7A CN112426135A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6135A true CN112426135A (zh) 2021-03-02

Family

ID=74689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0773.7A Pending CN112426135A (zh) 2019-08-26 2019-08-26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613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0320A (ja) * 2001-07-19 2003-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診療支援システム
JP2006092380A (ja) * 2004-09-27 2006-04-06 Asahi Denshi Kenkyusho:Kk 空床管理改善支援システム
CN104161543A (zh) * 2014-03-03 2014-11-26 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胎儿监护探头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6056509A (zh) * 2015-04-16 2016-10-26 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068300A (zh) * 2018-07-25 2018-12-21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设备自动转床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0320A (ja) * 2001-07-19 2003-01-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診療支援システム
JP2006092380A (ja) * 2004-09-27 2006-04-06 Asahi Denshi Kenkyusho:Kk 空床管理改善支援システム
CN104161543A (zh) * 2014-03-03 2014-11-26 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胎儿监护探头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6056509A (zh) * 2015-04-16 2016-10-26 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068300A (zh) * 2018-07-25 2018-12-21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设备自动转床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7432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mote fetal and maternal health monitoring
CN105193406A (zh) 一种医用检测装置
WO2019073288A1 (en)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REMOTE ECG ALERT AND DETECTION DEVICE
US20160296200A1 (en) MD (The Master Diagnostician)
CN103544825A (zh) 基于中央监护系统的数据选择传输方法及系统
KR100334892B1 (ko) 무선통신 방식을 이용한 초음파 감지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원격 진료 시스템
CN112426135A (zh) 自动转床方法、装置、监护探头和监护设备
CN105078427A (zh) 一种体表生理信号监测系统与方法
CN101601584A (zh) 一种利用手机检测胎儿心跳的方法及装置
JP2004329909A (ja) 測定装置
CN106709260A (zh) 一种知心医生医患在线交互方法
CN104873171A (zh) 一种医疗系统及医疗信息传输方法
CN104739441A (zh)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多功能听诊器
KR100366816B1 (ko) 원격 의료 장치 및 방법
CN204542191U (zh) 一种基于身份识别的智能多功能听诊器
CN212008623U (zh) 一种智能血糖仪
CN203564336U (zh) 多参数监护系统
CN202600713U (zh) Gprs远程医疗系统
CN209733985U (zh) 无线12导联动态心电图实时监护仪
CN215265591U (zh) 远程医疗智能终端设备
CN206026555U (zh) 救护车信息采集与传输装置
CN104042209A (zh) 远程心电检查系统及方法
CN205163067U (zh) 心电图监测系统
CN205597898U (zh) 一种多导联心电医疗级节点装置和系统
JP2000083908A (ja) 家庭用健康管理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