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2618B -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2618B
CN112422618B CN202011011295.4A CN202011011295A CN112422618B CN 112422618 B CN112422618 B CN 112422618B CN 202011011295 A CN202011011295 A CN 202011011295A CN 112422618 B CN112422618 B CN 112422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data
data
sensing
repor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12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2618A (zh
Inventor
滕一帆
魏一览
王军
涂文清
周文炜
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i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i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i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im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12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2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2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6Real estate
    • G06Q50/163Real estate mana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括位以下步骤: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避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而导致数据上报失败,提高了数据上报效率。本申请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并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Description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业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物业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物业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效率。对于在写字楼宇、工业园区和社区等物业区域,通常需要对物业人员在物业区域工作时进行感应定位。例如,对清洁工在物业区域进行清洁工作时进行感应定位时,感应单元感应广播信号后,感应到的数据需要能够上报到服务端,但由于网络以及数据量等问题,会造成数据上报拥堵,数据上报失败等。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物业区域的物业人员进行感应定位时,位置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导致数据上报失败,且数据上报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对物业区域的物业人员进行感应定位时,位置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导致数据上报失败,且数据上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周期,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并删除缓存单元中对应批量上报成功的感应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并记录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获取时长为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时刻与获取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小于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感应数据存储在缓存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感应数据丢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等待预设时间后重新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的步骤之后包括:
重启并验证对应服务器的连接通道;
在连接通道验证成功时,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数据批量上报模块,用于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包括感应设备,广播设备和服务器;感应设备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连接处理单元的感应单元、缓存单元;感应单元与广播设备通信连接;处理单元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处理单元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感应设备可以是智能工牌或智能手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上述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各实施例中,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避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而导致数据上报失败,提高了数据上报效率。本申请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并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处理设备102包括处理单元112、缓存单元114和感应单元116;处理单元112分别与缓存单元114、感应单元116、服务器104通信连接;感应单元116与广播设备106通信连接。其中,广播设备106可以是蓝牙广播设备;感应设备102但不限于是各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处理单元11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其中,感应单元可用来接收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并根据广播信号得到相应的感应数据。在感应单元进入物业定位区域时,即感应单元落入广播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进而可接收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感应数据指的是对应广播信号的位置感应数据。感应数据可用来指示加载位置单元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进而当物业人员携带感应设备(如工牌)时,即可得到物业人员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广播设备可用来发射广播信号。广播设备可基于预设频率发射广播信号。在一个示例中,广播设备可每0.5秒发射一次广播信号。在一个示例中,广播设备的功率发射的广播信号能够满足物业定位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
具体地,感应数据可基于预设频率发射广播信号,在感应单元进入广播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时,感应单元可接收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广播信号得到相应的感应数据。进而处理单元可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对应广播信号的感应数据。
步骤S220,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其中,缓存单元可以是FIFO(First InputFirst Output,先进先出)缓存单元。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基于获取感应数据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将获取到的感应数据存储在缓存单元中。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可基于获取感应数据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将获取到的感应数据存储在FIFO缓存单元中。
步骤S230,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其中,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指的是存储时间在先的感应数据;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指的是存储时间在后的感应数据。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并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
进一步的,可基于先进先出原则,从FIFO缓存单元中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
步骤S240,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根据读取到的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将预设数据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给服务器,进而服务器可对获取到的各感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对应位置单元的实时位置。
具体而言,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避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而导致数据上报失败,提高了数据上报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并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处理单元11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步骤S320,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步骤S330,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其中,上述步骤S310、步骤S320和步骤S330的具体内容过程可参考上文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40,基于预设周期,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并删除缓存单元中对应批量上报成功的感应数据。
具体地,处理单元每隔一段时间,定时将对应预设数据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进而避免数据上报过程拥堵。处理单元还可将缓存单元中对应批量上报成功的感应数据删除,进而可缓解缓存单元的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并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基于预设周期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并将缓存单元中对应批量上报成功的感应数据删除,进而缓解缓存单元的存储空间,避免感应数据上报容易拥堵,而导致数据上报失败,提高了数据上报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并基于预设周期,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并记录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获取时长为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时刻与获取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其中,获取时长指的是从获取到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开始计时,直至获取到新的感应数据截止的总计时长。
具体地,处理单元在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时,同时记录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可记录每个获取到的感应数据相应的获取时刻,进而可根据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时刻与获取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得到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小于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感应数据存储在缓存单元。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将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进行判断,只将满足获取时长小于时间阈值的感应数据存储在缓存单元。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感应数据丢弃。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将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进行判断,将满足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的感应数据判定为无效数据,并将该感应数据直接丢弃。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对应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进行判断,将满足获取时长小于时间阈值的感应数据存储在缓存单元;将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的感应数据(即过时的感应数据)直接丢弃,进而可节省资源与电量,且确保有效的感应时间不会丢失,从而提高了数据上报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处理单元11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步骤S420,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步骤S430,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步骤S440,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其中,上述步骤S410、步骤S420、步骤S430和步骤S440的具体内容过程可参考上文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50,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等待预设时间后重新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例如,遇到网络不稳定或网络断线,导致处理单元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质量差时,可能会导致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失败。
具体地,处理单元在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可等待预设时间后重新批量上报至服务器,进而保证有效的感应数据不会丢失。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的步骤之后包括:
重启并验证对应服务器的连接通道;
在连接通道验证成功时,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具体而言,处理单元在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时,可重启并验证对应服务器的连接通道;并在连接通道验证成功时,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重新批量上报至服务器,进而保证有效的感应数据不会丢失,同时提高上报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并在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时,等待预设时间后重新批量上报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4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4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该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510,用于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数据存储模块520,用于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数据读取模块530,用于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数据批量上报模块540,用于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关于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感应设备610,广播设备620和服务器630;感应设备610包括处理单元612,以及分别连接处理单元612的感应单元614、缓存单元616;感应单元614与广播设备620通信连接;处理单元612与服务器630通信连接。
处理单元612用于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其中,广播设备620可以是蓝牙广播设备;感应设备610但不限于是各种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服务器63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具体地,处理单元612可用来执行以下步骤:
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感应设备可以是智能工牌或智能手机。
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单元通过对感应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并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优先读取存储时间早的感应时间;并将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传至服务器,实现高效数据上报,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丢失率,且不会造成数据拥堵;上报的感应数据有序可用,使得服务器端无需重新排队再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例如,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以下步骤:
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为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将各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基于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除法运算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所述感应数据为所述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将各所述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基于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所述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所述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所述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所述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感应单元传输的所述感应数据,并记录对应所述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所述获取时长为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时刻与获取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所述将各所述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所述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所述感应数据丢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周期,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并删除所述缓存单元中对应批量上报成功的所述感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的步骤之前包括:
在对应所述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小于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所述感应数据存储在所述缓存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等待预设时间后重新批量上报至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失败的步骤之后包括:
重启并验证对应所述服务器的连接通道;
在所述连接通道验证成功时,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所述服务器。
6.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依次获取感应单元传输的感应数据;所述感应数据为所述感应单元对广播设备发射的广播信号进行获取得到;
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各所述感应数据依次存储在缓存单元;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依次读取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排序规则为:基于所述感应数据的存储时间先后顺序,对所述缓存单元中存储的各所述感应数据进行从高优先级至低优先级排序;在先存储的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高于在后存储的所述感应数据的优先级;
数据批量上报模块,用于将对应预设数量的所述感应数据批量上报至服务器;
所述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感应单元传输的所述感应数据,并记录对应所述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所述获取时长为获取当前感应数据的时刻与获取上一个感应数据的时刻之间的时长;
所述位置感应数据上报装置,还用于在对应所述感应数据的获取时长超过时间阈值时,将相应的所述感应数据丢弃。
7.一种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设备,广播设备和服务器;所述感应设备包括处理单元,以及分别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感应单元、缓存单元;所述感应单元与所述广播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置感应数据上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设备可以是智能工牌或智能手机。
CN202011011295.4A 2020-09-23 2020-09-23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2422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1295.4A CN112422618B (zh) 2020-09-23 2020-09-23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1295.4A CN112422618B (zh) 2020-09-23 2020-09-23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18A CN112422618A (zh) 2021-02-26
CN112422618B true CN112422618B (zh) 2023-07-04

Family

ID=7485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1295.4A Active CN112422618B (zh) 2020-09-23 2020-09-23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226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7115B (zh) * 2021-04-09 2023-03-24 上海联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867A2 (en) * 2011-01-12 2012-07-19 Videonetics Technology Private Limited An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erver based system and method/systems adapted to facilitate fail-safe integration and /or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various sensory inpu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032A (zh) * 2016-07-06 2016-12-0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终端数据批量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14415B (zh) * 2018-12-26 2021-09-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586570B (zh) * 2020-05-27 2022-06-03 武汉风韵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联网系统的行人位置信息上传方法及系统
CN111551977B (zh) * 2020-06-04 2023-05-26 长沙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级计算机的低功耗穿戴式定位设备与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867A2 (en) * 2011-01-12 2012-07-19 Videonetics Technology Private Limited An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erver based system and method/systems adapted to facilitate fail-safe integration and /or optimized utilization of various sensory inpu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2618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7884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关服务器
US11032584B2 (en) Picture storage method, apparatus an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105676023B (zh) 故障录波数据的记录方法和系统
CN110677317B (zh) 测试方法、装置、测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91647B (zh) 存储资源回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65883B (zh) 一种大批量数据导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618B (zh) 位置感应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97566B (zh) 一种数据读取、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7463487B (zh) 一种分布式主机性能采集系统及性能采集方法
CN111367916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2702388B (zh) 位置感应数据快速接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02140B (zh) 一种预丢帧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462422A (zh) 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468569A (zh) 分布式数据的完整性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542388A (zh) 数据可靠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023880B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825023A (zh) Plc远程模块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2863684A (zh) 近距离接触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20028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media files
CN112596682A (zh) 一种区块链用存储装置及存储方法
CN105684423A (zh) 一种监控系统中的图像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632993B (zh) 一种快速排重方法及终端
CN114070756B (zh) 统计网络流量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399754A (zh) 存储空间的释放方法、装置及分布式系统
CN115174494B (zh) 一种工业物联网网关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工业物联网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