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9549A -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9549A
CN112419549A CN202011221625.2A CN202011221625A CN112419549A CN 112419549 A CN112419549 A CN 112419549A CN 202011221625 A CN202011221625 A CN 202011221625A CN 112419549 A CN112419549 A CN 112419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word
door lock
intelligent do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16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16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9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9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9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17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where the code of the lock can be programm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97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involving time stamps, e.g. generation of time st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无线网络仅交互设备标识信息,能够避免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通过当前时间戳和加密因子生成解锁密码能够避免密码泄漏,提高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智能家居系统当中,然而对于智能门锁这样由电池供电的产品,若无线通讯模块长时间开启,会导致电池耗电快,需要经常更换电池。
为了解决智能门锁的无线通讯模块功耗大的问题,通常是在门锁不工作的时候不供电,需要联网工作时,再由用户操作门锁,激活联网功能。然而,由于无线通讯模块并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在有访客到访或忘记密码等情况下,若由云端服务器下发临时密钥,则可能存在密钥被网络劫持的风险,因而,目前的智能门锁的开门方案中,存在密钥易被网络劫持,导致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门锁的开门方案存在密钥易被网络劫持,导致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
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中获取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是生产端运用扫码工具扫描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的二维码,且将扫描二维码得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关联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存储至存储芯片之后,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获取。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中获取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是运用扫码工具扫描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的二维码,且将扫描得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关联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存储至存储芯片之后,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获取。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若未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在开启供电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密码和所述第二密码不一致,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输出提示信息,并通过服务器将所述提示信息同步至远程终端;
若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对所述反馈信息作出响应;
若未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在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出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进入锁定状态,并经由服务器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的步骤包括:
确定生成所述第二密码的目标加密算法,所述目标加密算法与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一密码的加密算法相同;
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运用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密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并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当前时间戳的时间差;
若所述时间差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则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执行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密码记录至所述智能门锁的记录日志中,并在所述记录日志中将所述第一密码标记为无效,以在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时,根据所述记录日志中记载的密码信息将所述第一密码确定为失效密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并获取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然后在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由于第一密码是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在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中,不存在加密因子的交互,因而可以避免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的风险;并且,第一加密因子和第二加密因子都是根据当前时间戳和预先存储的加密因子生成,具有实时有效性,可以有效减少开锁密码被泄漏的风险。因此,通过降低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的风险与减少开锁密码被泄露的风险,提高了智能门锁开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能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与其他模块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临时密码生成机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生产端写入加密因子至WiFi模块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目前的智能门锁开锁方案,为了节省能耗,无线通信模块并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若由云端服务器下发临时密钥,可能存在密钥被网络劫持的风险,导致智能门锁的安全性不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和计算机刻度存储介质,通过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然后获取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再在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不仅可以基于当前时间戳生成动态开锁密码,而且生成动态密码的过程中,无线通信模组与服务器之间不存在加密因子的交互,能够减少因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智能门锁开锁的安全性。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智能门锁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智能门锁可以包括:通信总线1002,处理器1001,例如CPU,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智能门锁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门锁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图1所示的智能门锁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
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中获取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是生产端运用扫码工具扫描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的二维码,且将扫描二维码得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关联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存储至存储芯片之后,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获取。
可选地,所述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以供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第一加密因子,并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第一密码。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若未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在开启供电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可选地,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第一密码和所述第二密码不一致,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输出提示信息,并通过服务器将所述提示信息同步至远程终端;
若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对所述反馈信息作出响应;
若未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在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出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进入锁定状态,并经由服务器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生成所述第二密码的目标加密算法,所述目标加密算法与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一密码的加密算法相同;
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运用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密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前,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并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当前时间戳的时间差;
若所述时间差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则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执行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第一密码记录至所述智能门锁的记录日志中,并在所述记录日志中将所述第一密码标记为无效,以在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时,根据所述记录日志中记载的密码信息将所述第一密码确定为失效密码。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
由于现有的智能门锁开锁方案中,服务器需要借助于无线通讯模块进行加密因子的交互才能生成并下发临时密钥,如此,在生成密码到需要开门的用户使用密码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加密因子的网络交互,而交互的过程中加密因子存在被劫持和被篡改的风险,容易导致智能门锁的开锁存在安全隐患。因而,为了提高智能门锁开锁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模块服务器与无线通信仅通过交换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如,序列号),就可以保证智能门锁端的加密因子与服务器端的加密因子的一致性,进而确保智能门锁端的验证密码与服务器端的临时密码的一致性,从而确保开锁密码的安全性,提高智能门锁的开锁安全性。
要确保开锁密码的安全性,首先,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会需要接收到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密码,也即第一密码。该第一密码是:访客在触发开锁操作后,由服务器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下(也即连网状态下)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生成第一密码,并将所生成的第一密码发送至访客终端,由访客将访客终端接收到的第一密码输入智能门锁,使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能够接收到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以便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根据接收的第一密码和自身生成的验证密码进行安全性校验。
一实施例中,服务器生成第一密码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在无线通信模块处于供电状态时,由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将其所在的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该设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加密因子(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不同的设备标识信息和与该设备标志信息对应的加密因子),该过程只和服务器交互了设备标识信息,无需交互加密因子,可以避免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的可能。然后,服务器就可以根据查找到的加密因子和当前的时间戳采用第一加密算法生成临时密码,也即第一密码。生成第一密码所采用的第一加密算法,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如,该第一加密算法可以是TOTP(Time-based One-time Password algorithm)算法,一种分局共享密钥和当前时间戳计算一次性密码的算法。其中,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尤指能够表征智能门锁的唯一性的信息,如设备序列号等;无线通信模块具体可以是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2.4G通信模块等,本实施例中可优选为WIFI模块;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可用于智能门锁各模块之间的通信,进而对智能门锁进行控制,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智能门锁的主控模块可与WIFI模块、指纹模组、卡片检测模块、按键输入模块和Flash存储进行交互,如图3所示。
优选地,为了节省无线通信模组的供电能耗,只需在第一次给智能门锁配网时,给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由无线通信模块将其所在的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该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后续无需再给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服务器根据查找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实时时间戳便可以生成第一密码。当然,在智能门锁存在更新时,可由无线通信模组自主将更新后的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此时也只需要给无线通信模组进行一次供电即可。当然,为了提高密码校验的安全性也可在每次出发开锁操作时,都给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步骤S20: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在每次无线通信模块被唤醒,也即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的时候,都会向服务器实时获取当前时间戳,此时,主控模块可以从无线通信模块中获取到当前时间戳,然后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无线通信模块中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然而,要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无线通信模块中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主控模块首先要从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中获取到第二加密因子。该第二加密因子是先在生产端通过扫码工具(如扫码枪)扫描无线通信模组外壳上的设备标识信息得到无线通信模组应用的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之后,将扫描得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存储至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之后,从该存储芯片中获取。其中,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只对应一个第二加密因子,也即每个无线通信模块写入的加密因子均不相同,可以避免由云端下发加密因子导致加密因子存在被劫持的风险,且该第二加密因子与服务器通过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相同;使用扫码工具扫描云端生成的二维码,将第二加密因子和设备标识信息写入无线通信模组,能够提升生产端写入加密因子的效率;写入第二加密因子和设备标识信息的方式具体可以是:将扫码工具(如扫码枪)与终端(如电脑)连接,将终端的串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串口。扫码工具在扫描到第二加密因子和设备标识信息之后,可通过终端的串口将扫描到的第二加密因子和设备标识信息发送给无线通信模组,以供无线通信模组将接收到的第二加密因子和设备标识信息存储到存储芯片中;所扫描的二维码由云端生成,所生成的二维码不仅会贴在无线通信模块的外壳上,用于扫码工具扫描,也会贴在智能门锁的外包装和整机上,用于在开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根据设备标识信息追溯问题设备。在一具体的应用实例中,如图4所示,可先由云端生成设备ID和假面因子的二维码给到产线,再由产线工人使用扫码枪扫描二维码,将二维码中的设备ID和加密因子写入到WiFi模块的存储芯片。
当然在智能门锁的标识信息或无线通信模块发生改变时,可通过扫描更新后的二维码重新录入更新后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
另外,在获取到无线通信模组从服务器获取的当前时间戳和从无线通信模组的存储芯片中获取到第二加密因子之后,还需要确定生成第二密码的目标加密算法,该目标加密算法应与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一密码的第一加密算法相同。由于通过服务器与无线通信模组快交互设备标识信息,使得服务器能够查找到与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加密因子相同的加密因子,以使服务器和智能门锁能够基于相同的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解锁密码,提高密码验证时的可靠性。因而,在目标加密算法与第一加密算法一致时,服务器端根据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采用第一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一密码和智能门锁端根据第二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采用目标加密算法生成的第二密码能够保持一致。该目标加密算法可采用与第一加密算法相同的加密算法,如TOTP算法。
步骤S30: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在接收到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并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之后,将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进行比较,以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输入的第一密码是否为能够控制智能门锁开锁的有效密码。
一方面,若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说明所输入的第一密码为有效时间内的有效密码,能够开锁,此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并且,由于第一密码为一次性的临时密码,在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之后,该第一密码将会失效。于是,在一实施例中,在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之后,主控模块还会开锁后的第一密码标识为失效密码记录于智能门锁的记录日志中,以在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时,根据记录日志中记载的密码信息将该第一密码确定为失效密码,避免在再次接收到该第一密码时,误将该第一密码认定为有效密码,而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在一具体的应用实例中,如图5所示,临时密码的生成与校验机制如下:首先,WiFi模块在供电状态时,带上设备ID(设备标志信息)注册登录云端,由云端给WiFi模块下发时间戳,并由云端根据设备ID从数据库里取出与该设备ID匹配的加密因子(第一加密因子),再配合时间戳使用TOTP算法生成临时密码(第一密码),然后由云端将生成的临时密码发送给APP,APP将临时密码呈现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app生成的临时密码进行开锁;与此同时,WiFi模块会将云端给的时间戳给到主控,并把预先写入的加密因子发送给主控,以供主控模块根据时间戳和加密因子生成验证密码(第二密码);然后,由门锁主控将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进行比较,最终,在比较一致时,控制之恶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另一方面,若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不一致,说明所输入的第一密码为错误密码或者已经失效的密码,此时,可通过服务器向远程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是否进入锁定状态。若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所反馈的信息可包括忽略此次提示(默认不进入锁定状态),和确认此次提示(默认进入锁定状态)。在所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是忽略提示时,进入待机状态,等待再次输入第一密码;在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是确认提示时,直接进入锁定状态,并发出报警信息。若未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在提示信息的输出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直接控制智能门锁进入锁定状态,并输出报警信息,同时将报警信息经由服务器发送至远程终端,以供远程终端侧用户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当然,还可以是在接收到第一密码之后,若达到一定的时间仍然未开锁,则自动进入锁定状态,还可以是结合输入次数和开锁时间综合考虑。其中,是否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的依据,可以是若在有效时间内接收到,则认为接收到,若达到有效时间之后仍未接收到,则若认为未接收到。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密码是由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的,因而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的交互过程中,不存在加密因子的交互,降低了加密因子被网络劫持的风险;并且,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都是由时间戳和加密因子生成,具有实时性,降低了密码被泄漏的风险性。因此,通过接收根据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的第一密码,并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以在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提高了智能门锁开锁的安全性。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检测所述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
步骤S12: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以供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第一加密因子,并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第一密码;
步骤S13: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
步骤S14: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步骤S15: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之前,首先要由主控模块检测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所检测的状态信息包括是否存在开锁操作(如,敲门操作、按门铃操作和显示面板的点亮操作等)或撬锁操作(如,未进行身份识别时检测到门锁异常移位)等。若主控模块检测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时,可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无线通信模块通电后,立即连接预先设置好的路由器,登陆服务器,一方面,将接收到的门锁主控的串口数据(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上报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反馈至远程终端,以供远程终端确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将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第一加密因子,并根据查找到的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第一密码,发送至访客终端,以供访客终端侧用户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第一密码。其中,主控模块有电池供电,且主控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供电的地方设置有一个开关电路,可在主控模块检测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时开启,由主控模块给无线通信模块供电。当然,安全起见,也可以是在接收到远程终端关于智能门锁不存在安全隐患的确认信息且主控模块检测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时,为无线通信模块供电。
另外,在主控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之后,为了节省无线通信模组的使用能耗,可由无线通信模块在将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自主上报断电请求,请求为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于是,在主控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之后,先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若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说明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和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都已经完成上报,此时,立即为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避免电量损耗;若未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在开启供电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为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避免直接断电导致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和/或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未完成上报,导致无法生成第一密码,智能门锁开锁失败。该预设时间可结合网络状况和待传输的串口数据的数据大小进行确定,此处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通过先检测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以在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时,为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使得无线通信模块能够将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第一加密因子,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第一密码,并将生成的第一密码提供给访客,以便接收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并生成第二密码,在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通过在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时,为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使得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交互设备标识信息,以供服务器生成第一密码,避免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之间需要交互加密因子,才能生成第一密码,因加密因子可能被网络劫持,容易导致第一密码被篡改,提高了第一密码的安全性,也即提高了智能门锁开门的安全性。
参照图7,图7为本发明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
步骤S22: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步骤S23: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并计算所述接收时间和当前时间戳的时间差;
步骤S24:若所述时间差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则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且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之后,由于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的临时密码,使得该第一密码具有时效性,只在所设定的有效时间内具有有效性。
因此,在接收到基于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且根据当前时间戳和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之后,先获取主控模块接收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将该接收时间和主控模组获取的当前时间戳进行比较,计算时间差。其中,预设时间阈值,尤指第一密码的有效时间,在预设时间阈值范围内,所生成的第一密码是固定不变的,但是若接收到第一密码的时间查过预设时间阈值,则所生成的第一密码已经失效,可能访客在预设时间阈值范围内未正确输入第一密码等。若所计算的时间差在预设时间内(也即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在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直接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若所计算的时间差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控制智能门锁输出超时信息,输出超时信息的方式可以是语音输出,蜂鸣器报警,文字或图像显示输出等,如,语音输出时,所输出的超时信息可以是“您所输入的密码已经超时,请重新输入”。同时,将该超时信息同步至远程终端,以通过远程终端向服务器发送重新生成第一密码的指令,由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因子和接收到指令时的当前时间戳重新生成第一密码发送给访客终端,以供访客根据访客终端接收的第一密码在智能门锁的输入模块输入第一密码,输入方式可以是按键输入,语音输入等。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接收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并将所计算的接收时间和当前时间戳进行比较计算时间差,若所计算的时间差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则在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若时间差超过预设时间阈值,则控制智能门锁输出超时信息,并通过服务器将所述超时信息同步至远程终端,避免第一密码与第二密码一致时,直接控制智能门锁开锁,无法排出第一密码超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因密码盗用超时等,导致智能门锁在开锁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计算接收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与服务器生成第一密码的时间差,将所计算的时间差与预设时间阈值比较,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密码超时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智能门锁开锁时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电视,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所述第一密码为服务器接收到无线通信模块在供电状态上传的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并从数据库中查找到与所述设备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加密因子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
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
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存储的第二加密因子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存储芯片中获取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所述第二加密因子是生产端运用扫码工具扫描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的二维码,且将扫描二维码得到的设备标识信息和第二加密因子关联发送至无线通信模块,由无线通信模块存储至存储芯片之后,从所述存储芯片中获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于所述智能门锁输入的第一密码的步骤之前,包括:
检测所述智能门锁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智能门锁存在开锁操作,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以供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智能门锁的设备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第一加密因子,并根据所述第一加密因子和当前时间戳生成第一密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开启供电的步骤之后,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若未接收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报的断电请求,则在开启供电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切断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密码和所述第二密码不一致,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输出提示信息,并通过服务器将所述提示信息同步至远程终端;
若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控制所述智能门锁对所述反馈信息作出响应;
若未接收到远程终端经由服务器反馈的基于所述提示信息的反馈信息,则在所述提示信息的输出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进入锁定状态,并经由服务器向所述远程终端发送报警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生成第二密码的步骤包括:
确定生成所述第二密码的目标加密算法,所述目标加密算法与服务器生成所述第一密码的加密算法相同;
根据当前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加密因子,运用所述目标加密算法生成第二密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的接收时间,并计算所述接收时间与当前时间戳的时间差;
若所述时间差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则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执行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密码与所述第二密码一致时,控制所述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密码记录至所述智能门锁的记录日志中,并在所述记录日志中将所述第一密码标记为无效,以在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密码时,根据所述记录日志中记载的密码信息将所述第一密码确定为失效密码。
9.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锁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所述智能门锁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21625.2A 2020-11-04 2020-11-04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19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625.2A CN112419549A (zh) 2020-11-04 2020-11-04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1625.2A CN112419549A (zh) 2020-11-04 2020-11-04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9549A true CN112419549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2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1625.2A Pending CN112419549A (zh) 2020-11-04 2020-11-04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954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229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启北公司 开锁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1020A (zh) * 2021-08-31 2021-11-05 龙芯中科(金华)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锁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293846A (zh) * 2021-11-16 2022-04-08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仓锁的开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0111A (zh) * 2022-01-15 2022-04-15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行车智能监管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14745106A (zh) * 2022-03-22 2022-07-12 北京大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密码的生成方法、解锁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2378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徐士兰 开锁方法及装置、电子锁
CN107103676A (zh) * 2017-06-06 2017-08-29 张永穆 一种共享设备动态密码锁系统
CN109360299A (zh) * 2017-12-29 2019-02-19 广州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CN110535968A (zh) * 2019-09-07 2019-12-03 长沙北之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机柜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910544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深圳市深华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开门方法和门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2378A (zh) * 2017-04-11 2017-07-14 徐士兰 开锁方法及装置、电子锁
CN107103676A (zh) * 2017-06-06 2017-08-29 张永穆 一种共享设备动态密码锁系统
CN109360299A (zh) * 2017-12-29 2019-02-19 广州Tcl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模块的控制方法、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CN110535968A (zh) * 2019-09-07 2019-12-03 长沙北之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机柜门禁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910544A (zh) * 2019-12-17 2020-03-24 深圳市深华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开门方法和门锁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229A (zh) * 2021-07-19 2021-10-01 启北公司 开锁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11020A (zh) * 2021-08-31 2021-11-05 龙芯中科(金华)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锁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4293846A (zh) * 2021-11-16 2022-04-08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仓锁的开锁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60111A (zh) * 2022-01-15 2022-04-15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行车智能监管防盗系统及方法
CN114745106A (zh) * 2022-03-22 2022-07-12 北京大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密码的生成方法、解锁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9549A (zh) 智能门锁的控制方法、智能门锁及存储介质
CN104809791A (zh) 一种二维码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02693381B (zh) 一种便携计算机设备的防盗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4143429U (zh) 一种电子锁的远程控制系统
CN105227516A (zh) 智能家居的访问方法、控制中心设备及穿戴终端
US11403380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ingerprint and system thereof
CN109979047B (zh) 多网络智能门锁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器及指纹锁
CN104966007A (zh) 多用户登录方法和装置
US9218462B2 (en) Authentication using lights-out management credentials
CN112918386B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50766B (zh) 权限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40987A (zh) 物联门锁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768517A (zh) 物流对象管理装置的门锁控制系统、方法和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674455A (zh) 智能门锁远程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27579A (zh) 访问权限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2087498A (zh) 离线门锁远程恢复出厂设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11723410A (zh) 硬盘加密方法、硬盘锁系统、硬盘加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09054A (zh) 终端设备的配置方法、终端管理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7061056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11161460A (zh) 基于智能路由表的人脸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45538A (zh) 货物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596627B (zh) 功率设备的授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93081B (zh) 控制智能锁的方法、装置以及智能锁
US202103750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mobile terminal
JP2020068407A (ja) 移動体制御システム、移動体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体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