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7387A -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7387A
CN112417387A CN202011295229.4A CN202011295229A CN112417387A CN 112417387 A CN112417387 A CN 112417387A CN 202011295229 A CN202011295229 A CN 202011295229A CN 112417387 A CN112417387 A CN 112417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ocument
scanning
identification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52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娅
何涛
卫莹
胡率
赵锦辉
吴佩霖
冯伟东
王红卫
谭俊
冯浩
代荡荡
王敬靖
邓国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Branch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01129522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73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7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7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10Protecting distributed programs or content, e.g. vending or licensing of copyrighted material ;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 G06F21/16Program or content traceability, e.g. by waterma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38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production
    • H04N1/0084Determining the necessity for prevention
    • H04N1/00854Recognising an unauthorised user or user-associated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所述显示识别装置包括扫描单元、打印单元、编辑单元、显示装置、验证单元和第二存储模块;暗水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识别启动,文档调整,扫描编辑,识别。本发明显示识别装置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相对传统技术生产的logo信息,较为隐蔽,不易发现和篡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档标识识别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证打印的文档不会被非法进行传播,现有技术中是在文档上加二维码,或者在页面加一些比较淡的logo文字,这样就算文档被非法传播出去了,也可以根据二维码或者页面上的logo信息进行反向溯源,知道文档最初的生成者是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的logo信息相对较明显,非法传播者极易发现,进行篡改,不能准确的进行反向溯源,而且对于企业内部不能准备的识别文档的传输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采集企业职工的指纹,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此时被识别的指纹存储至第二存储模块中,采集的指纹不在第一存储模块内,扫描单元不运行,使用者没有权限进行操作;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扫描后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特质文档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进行复制传输,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管理模块启动扫描单元,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将文件内容和第二存储模块中的特质文档进行内容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并显示在显示装置上,准确的对文档进行识别,方便对传播这进行追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所述显示识别装置包括扫描单元、打印单元、编辑单元、显示装置、验证单元和第二存储模块;
所述显示识别装置还包括机箱;
所述验证单元包括验证模块、第一存储模块、采集模块、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和管理模块;
所述验证单元包括采集存储模式和验证模式;
所述扫描单元包括扫描打印模式和验证模式;
所述扫描单元包括扫描装置、轮廓对比模块、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基准模块和扫描对比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验证单元中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发出的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
所述编辑单元包括暗水印标识库,选择模块,生成模块,第二信号输出模块,文档输出模块;
所述通过选择模块选取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特征,通过生成模块随机的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修改或嵌入相应的标识特征,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相应的操作者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将文档复制传输至其他的载体中;
所述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在需要对特质文档进行验证时,管理模块传输信号至扫描单元,扫描单元运行,将特质文档输送至扫描装置内,通过扫描装置进行轮廓扫描,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文件起始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无需调整,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后,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特质文档进行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同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追溯使用该装置生成特质文档的使用者。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装置位于扫描装置上,扫描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撑板,底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底座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紧固连接,底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防护板,防护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贯穿孔,底座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壳体,壳体位于防护板的外侧;
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扫描仪,防护板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传输辊,传输辊之间包裹有传输带,防护板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轮,导向轮位于传输辊的上方,任意一个传输辊的一端设置驱动源;
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传输口,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料支架和出料支架,入料支架和出料支架分别位于两侧的传输口处倾斜分布;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调节件,调节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固定在防护板上,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支撑块上设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转动连接有吸取件,吸取件包括转动块,转动块的下方设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一端与转动块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喇叭形吸取口,连接柱上设有负压连接管,负压连接管与喇叭形吸取口连通,喇叭形吸取口采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将需要扫描的文件放置在所述传输口,文件传输至扫描仪的下方,扫描仪对文件进行轮廓扫描,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形成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扫描形成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时,第一气缸的输出轴输出,第二气缸的输出轴输出,使得喇叭形吸取口与被扫描文件接触进行吸取,通过第一气缸的伸缩,吸取件的转动,对被扫描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存储模式下,通过采集模块对企业职工的指纹进行采集,采集的结果存储至第一存储模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验证模式下,使用者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指纹,通过验证模块将所采集的指纹和第一存储模块内指纹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为:采集的指纹在第一存储模块内,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向扫描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对于有权限的使用者,相应的指纹信息和时间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
进一步的,所述暗水印标识库包括用于编辑字体、字形和字号的字体编辑模块以及字体间距编辑模块。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识别方法,所述暗水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启动
采集企业职工的指纹,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此时被识别的指纹存储至第二存储模块中,采集的指纹不在第一存储模块内,扫描单元不运行,使用者没有权限进行操作;
S2:文档调整
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
S3:扫描编辑
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扫描后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特质文档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进行复制传输,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S4:识别
管理模块启动扫描单元,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将文件内容和第二存储模块中的特质文档进行内容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并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来识别文档的来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显示识别装置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此时被识别的指纹存储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扫描后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相对传统技术生产的logo信息,较为隐蔽,不易发现和篡改;
2、本发明暗水印识别方法,操作简单,能准确的追溯传播者的身份信息,方便企业进行追溯非法传播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识别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扫描单元启动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轮廓对比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扫描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特质文档生成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文档输出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文档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显示识别装置包括扫描单元、打印单元5、编辑单元、显示装置3、验证单元2和第二存储模块,如图1所示。
显示识别装置还包括机箱4;
验证单元包括验证模块、第一存储模块、采集模块、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和管理模块。
采集存储模式和验证模式;
扫描单元包括扫描打印模式和验证模式;
采集存储模式下,通过采集模块对企业职工的指纹进行采集,如图8所示,采集的结果存储至第一存储模块内。
验证模式下,使用者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指纹,通过验证模块将所采集的指纹和第一存储模块内指纹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为:采集的指纹在第一存储模块内,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向扫描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采集的指纹不在第一存储模块内,扫描单元不运行,使用者没有权限进行操作,对于有权限的使用者,相应的指纹信息和时间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
扫描单元包括扫描装置1、轮廓对比模块、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基准模块和扫描对比模块;
显示装置3位于扫描装置1上,如图2所示,扫描装置1包括支撑件11,支撑件11包括底座111,如图3、图4、图5所示,底座111上设有支撑板113,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1104,支撑柱1104的一端与底座111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13紧固连接,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防护板112,防护板11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贯穿孔116,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壳体115,壳体115位于防护板112的外侧。
支撑板113的下方设有扫描仪114,防护板112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传输辊118,传输辊118之间包裹有传输带119,防护板112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轮117,导向轮117位于传输辊118的上方,任意一个传输辊118的一端设置驱动源。
壳体115的两侧设有传输口1103,壳体115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料支架1101和出料支架1102,入料支架1101和出料支架1102分别位于两侧的传输口1103处倾斜分布。
支撑件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调节件12,如图6、图7所示,调节件12包括第一气缸121,第一气缸121固定在防护板112上,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16紧固连接有支撑块122,支撑块122上设有第二贯穿孔1221,支撑块122上设有第二气缸123,第二气缸123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1221转动连接有吸取件124,吸取件124包括转动块1241,转动块1241的下方设有连接柱1242,连接柱1242的一端与转动块124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喇叭形吸取口1243,连接柱1242上设有负压连接管1244,负压连接管1244与喇叭形吸取口1243连通,喇叭形吸取口1243采用橡胶制成。
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验证单元中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发出的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
将需要扫描的文件放置在传输口1103,文件传输至扫描仪114的下方,扫描仪114对文件进行轮廓扫描,如图9、图10所示,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114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形成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扫描形成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时,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输出,第二气缸123的输出轴输出,使得喇叭形吸取口1243与被扫描文件接触进行吸取,通过第一气缸121的伸缩,吸取件124的转动,对被扫描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编辑单元包括暗水印标识库,选择模块,生成模块,第二信号输出模块,文档输出模块,
暗水印标识库包括用于编辑字体、字形和字号的字体编辑模块以及字体间距编辑模块,暗水印标识库不局限于上述模块,包括所有可以用于对文档进行标识的模块,通过选择模块选取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特征,如图11所示,通过生成模块随机的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修改或嵌入相应的标识特征,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相应的操作者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将文档复制传输至其他的载体中,例如U盘等,以便工作中使用,如图12所示。
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在需要对特质文档进行验证时,管理模块传输信号至扫描单元,扫描单元运行,将特质文档从传输口1103输送至扫描装置内,通过扫描装置进行轮廓扫描,如图13所示,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文件起始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无需调整,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后,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特质文档进行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同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追溯使用该装置生成特质文档的使用者,方便识别文档的来源。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识别方法,暗水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启动
采集企业职工的指纹,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此时被识别的指纹存储至第二存储模块中。
S2:文档调整
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
S3:扫描编辑
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扫描后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特质文档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进行复制传输,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S4:识别
管理模块启动扫描单元,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将文件内容和第二存储模块中的特质文档进行内容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并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来识别文档的来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识别装置包括扫描单元、打印单元(5)、编辑单元、显示装置(3)、验证单元(2)和第二存储模块;
所述显示识别装置还包括机箱(4);
所述验证单元包括验证模块、第一存储模块、采集模块、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和管理模块;
所述验证单元包括采集存储模式和验证模式;
所述扫描单元包括扫描打印模式和验证模式;
所述扫描单元包括扫描装置(1)、轮廓对比模块、控制模块、第一信号接收模块、基准模块和扫描对比模块;
所述第一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验证单元中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发出的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
所述编辑单元包括暗水印标识库,选择模块,生成模块,第二信号输出模块,文档输出模块;
所述通过选择模块选取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特征,通过生成模块随机的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修改或嵌入相应的标识特征,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相应的操作者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将文档复制传输至其他的载体中;
所述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在需要对特质文档进行验证时,管理模块传输信号至扫描单元,扫描单元运行,将特质文档输送至扫描装置内,通过扫描装置进行轮廓扫描,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文件起始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无需调整,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后,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和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特质文档进行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同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追溯使用该装置生成特质文档的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3)位于扫描装置(1)上,扫描装置(1)包括支撑件(11),支撑件(11)包括底座(111),底座(111)上设有支撑板(113),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柱(1104),支撑柱(1104)的一端与底座(111)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13)紧固连接,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防护板(112),防护板(112)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贯穿孔(116),底座(111)与支撑板(113)之间设有壳体(115),壳体(115)位于防护板(112)的外侧;
所述支撑板(113)的下方设有扫描仪(114),防护板(112)上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传输辊(118),传输辊(118)之间包裹有传输带(119),防护板(112)内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轮(117),导向轮(117)位于传输辊(118)的上方,任意一个传输辊(118)的一端设置驱动源;
所述壳体(115)的两侧设有传输口(1103),壳体(115)的两侧分别设有入料支架(1101)和出料支架(1102),入料支架(1101)和出料支架(1102)分别位于两侧的传输口(1103)处倾斜分布;
所述支撑件(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调节件(12),调节件(12)包括第一气缸(121),第一气缸(121)固定在防护板(112)上,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16)紧固连接有支撑块(122),支撑块(122)上设有第二贯穿孔(1221),支撑块(122)上设有第二气缸(123),第二气缸(123)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1221)转动连接有吸取件(124),吸取件(124)包括转动块(1241),转动块(1241)的下方设有连接柱(1242),连接柱(1242)的一端与转动块(1241)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喇叭形吸取口(1243),连接柱(1242)上设有负压连接管(1244),负压连接管(1244)与喇叭形吸取口(1243)连通,喇叭形吸取口(1243)采用橡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需要扫描的文件放置在所述传输口(1103),文件传输至扫描仪(114)的下方,扫描仪(114)对文件进行轮廓扫描,轮廓对比模块将扫描的结果与基准模块进行对比,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114)对文件进行内容扫描,扫描形成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扫描形成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扫描装置,对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不一致时,第一气缸(121)的输出轴输出,第二气缸(123)的输出轴输出,使得喇叭形吸取口(1243)与被扫描文件接触进行吸取,通过第一气缸(121)的伸缩,吸取件(124)的转动,对被扫描文件进行调整,使被扫描文件的状态和基准模块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存储模式下,通过采集模块对企业职工的指纹进行采集,采集的结果存储至第一存储模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式下,使用者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指纹,通过验证模块将所采集的指纹和第一存储模块内指纹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为:采集的指纹在第一存储模块内,第一信号输出模块向扫描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启动扫描单元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对于有权限的使用者,相应的指纹信息和时间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水印标识库包括用于编辑字体、字形和字号的字体编辑模块以及字体间距编辑模块。
7.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识别文档的暗水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水印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识别启动
采集企业职工的指纹,通过指纹识别控制扫描单元的启动并进入扫描打印模式,此时被识别的指纹存储至第二存储模块中,采集的指纹不在第一存储模块内,扫描单元不运行,使用者没有权限进行操作;
S2:文档调整
将文件传输至扫描单元内,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
S3:扫描编辑
采用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扫描后的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同时扫描后的文档进入编辑单元,通过选择模块选择暗水印标识库中的标识,通过生成模块,将标识嵌入文档中,形成特质文档,特质文档输送至第二存储模块中,特质文档可以通过文档输出模块进行复制传输,特质文档形成后,第二信号输出模块将文档信息输送至打印单元中进行打印;
S4:识别
管理模块启动扫描单元,通过扫描装置对文档的轮廓进行扫描,使文档的轮廓与基准模块一致,扫描仪对文档的内容进行扫描,通过扫描对比模块将文件内容和第二存储模块中的特质文档进行内容对比,找出该特质文档所对应的使用者指纹信息和操作时间,并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来识别文档的来源。
CN202011295229.4A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Pending CN1124173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229.4A CN112417387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5229.4A CN112417387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7387A true CN112417387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7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5229.4A Pending CN112417387A (zh) 2020-11-18 2020-11-18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738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420A (zh) * 2005-12-01 2006-06-2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文本文档中嵌入及检测数字水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66844A (zh) * 2017-04-12 2017-08-18 李晓妮 一种纸质文档安全管控与溯源追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02645A (zh) * 2017-04-27 2017-10-27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08229114A (zh) * 2018-02-11 2018-06-29 陕西中认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水印分布加密文件、验证及追溯的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420A (zh) * 2005-12-01 2006-06-21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在文本文档中嵌入及检测数字水印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66844A (zh) * 2017-04-12 2017-08-18 李晓妮 一种纸质文档安全管控与溯源追踪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02645A (zh) * 2017-04-27 2017-10-27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CN108229114A (zh) * 2018-02-11 2018-06-29 陕西中认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水印分布加密文件、验证及追溯的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11C (zh) 不可变更的自动验证制品
AU769590B2 (en) Automatic barcode creation for data transfer and retrieval
EP1883039B1 (en) Techniques for printing with integrated paper sheet identification
CN101366266B (zh) 一种在文本文档中嵌入及检测数字水印的方法和装置
IL146679A (en) Signature capture via interface surface
US20070115497A1 (en)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US8390844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job log
JP4935019B2 (ja) 物品登録装置、物品登録プログラム及び真贋判定システム
US7898685B2 (en) Image generating/re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and storage media storing programs therefor
CA24468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lidating a security marking
RU2006136024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печатных изделий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х подлинности и с последующей их проверкой
GB2431759A (en)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US7969619B2 (en) Information track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tracking program
CN10118865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
US200400618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sending a facsimile using a digital pen
SE0101872D0 (sv) System and a method
US7202960B2 (en) Print sheet origin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printer device and checking device
CN1512438A (zh) 一种基于数字水印的文件防伪方法及其装置
US8320716B2 (en) Issuing a paper voucher for stored image data
CN112417387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识别的暗水印显示识别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EP1096433A3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nterfeit protection
CN1153402C (zh) 产生和鉴别不可变更的自动验证制品的方法和系统
JP5082831B2 (ja) 紙資料消去証明システム
CN1932876A (zh) 可在文档印刷品的笔迹上埋入信息的方法
CN102880831A (zh) 一种密件安全复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430000, 341 East Main Street,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Applicant after: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

Address before: 100031 Xicheng District West Chang'an Avenue, No. 86,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