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6241A -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6241A
CN112416241A CN202010025436.1A CN202010025436A CN112416241A CN 112416241 A CN112416241 A CN 112416241A CN 202010025436 A CN202010025436 A CN 202010025436A CN 112416241 A CN112416241 A CN 1124162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mode
mode
controller
magnetic disk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54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村和正
中西广典
荒牧康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and Storage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16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62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06F3/0676Magnetic dis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的规定方法。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具备:磁盘;致动器,进行对磁盘的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以及控制器,控制致动器。控制器具有:模式规定部,规定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控制部,以由模式规定部规定的工作模式开始致动器的控制;以及外部端子,用于从外部设定工作模式。模式规定部构成为包括:存储器,存储工作模式的信息;和选择电路,在接入电源时选择存储于存储器的工作模式的信息和从外部端子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息中的任一个并提供给控制部。

Description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相关申请
本申请享有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152985号(申请日:2019年8月23日)作为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在先申请而包括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的规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磁盘装置搭载有使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系统控制器。在磁盘装置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适当地切换系统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来进行作业。作为工作模式,例如列举出通常工作模式、使功能的一部分无效化这样的限定的工作模式、用于内部电路测试或调试(debug)的工作模式等。上述的工作模式能够从设置于系统控制器的管理用的外部端子设定。由此,例如实现产品发货前等的作业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若没有采取特别的防止措施,则成为在产品发货以后也可以从外部端子设定工作模式的状态。因此,需要防止在产品发货以后从外部端子不正常地设定工作模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发货以后从外部端子设定工作模式的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的规定方法。
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具备:磁盘;致动器,进行对磁盘的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以及控制器,控制致动器。控制器具有:模式规定部,规定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控制部,以由模式规定部规定的工作模式开始致动器的控制;以及外部端子,用于从外部设定工作模式。模式规定部构成为包括:存储器,存储工作模式的信息;和选择电路,在接入电源时选择存储于存储器的工作模式的信息和从外部端子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息中的任一个并提供给控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系统控制器的示意性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规定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系统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系统控制器中,一方被规定为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另一方被规定为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工作方式的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系统控制器中,允许从外部端子设定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与实施方式不同的方式的双致动器(Dual actuator)的磁盘装置的示意性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1的示意性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中示出具备多个(例如两个)致动器的双致动器方式的磁盘装置1。
磁盘装置1具备头盘组件(以下,称为HDA)2、驱动器IC11、12、头放大器集成电路(以下,称为头放大器IC)21、22、缓存(缓冲存储器)3、易失性存储器70、非易失性存储器80、系统控制器(第1控制器)100A、以及系统控制器(第2控制器)100B。另外,磁盘装置1与主机4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HDA2具有磁盘(以下,仅称为盘)30、主轴马达(以下,称为SPM)31、臂41、42、以及音圈马达(以下,称为VCM)51、52。盘30通过SPM31而旋转。臂41及VCM51构成致动器(以下,称为第1致动器)。在臂41搭载有头61。第1致动器通过VCM51的驱动来控制头61以使其移动到盘30上的目标位置。同样地,臂42及VCM52构成致动器(以下,称为第2致动器)。在臂42搭载有头62。第2致动器通过VCM52的驱动来控制头62以使其移动到盘30上的目标位置。
盘30在其记录区域中分配有能够由用户利用的记录区域30a、和写入系统管理所需要的信息的系统区域30b。
头61以滑块为主体,具备安装于该滑块的写头61W及读头61R。写头61W在盘30上写入数据。读头61R读取记录于盘30上的数据磁道的数据。头61以包括至少一个扇区的块为单位在盘30上写入数据,并以块为单位从盘30读取数据。扇区是向盘30写入的数据或者从盘30读取的数据的最小单位。同样地,头62以滑块为主体,具备安装于该滑块的写头62W及读头62R。写头62W在盘30上写入数据。读头62R读取记录于盘30上的数据磁道的数据。头62以包括至少一个扇区的块为单位在盘30上写入数据,并以块为单位从盘30读取数据。
驱动器IC11按照系统控制器100A(详细而言,后述的MPU132A)的控制来控制SPM31及VCM51的驱动。另外,驱动器IC12按照系统控制器100B(详细而言,后述的MPU132B)的控制来控制VCM52的驱动。
头放大器IC21具备读取放大器及写入驱动器。读取放大器放大从盘30读取到的读取信号,并向系统控制器100A(详细而言,后述的读/写(R/W)通道131A)输出。写入驱动器将与从R/W通道131A输出的写入数据相应的写入电流向头61输出。同样地,头放大器IC22具备读取放大器及写入驱动器。读取放大器放大从盘30读取到的读取信号,并向系统控制器100B(详细而言,后述的读/写(R/W)通道131B)输出。写入驱动器将与从R/W通道131B输出的写入数据相应的写入电流向头62输出。
缓存3是暂时记录在磁盘装置1与主机4之间收发的数据等的半导体存储器。缓存3例如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memory: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或MRAM(Magneto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易失性存储器70是当切断电力供给时所保存着的数据会丢失的半导体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70存储磁盘装置1的各部中的处理所需要的数据等。易失性存储器70例如是DRAM或SDRAM。
非易失性存储器80是即使切断电力供给也会记录所保存着的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80例如是NOR型或NAND型的闪速ROM(Flash Read Only Memory:FROM:闪速只读存储器)。
系统控制器100A、100B例如使用多个元件被集成于单个芯片的被称为System-on-a-Chip(SoC:片上系统)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来实现。系统控制器100A是控制第1致动器(臂41及VCM51)的控制器。系统控制器100B是控制第2致动器(臂42及VCM52)的控制器。
图2是示出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示意性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系统控制器100A与系统控制器100B成为相同的构成。系统控制器100A相当于双致动器方式的磁盘装置1的主(main)SoC。系统控制器100B相当于双致动器方式的磁盘装置1的副(sub)Soc。
如图2所示,上述的系统控制器100A、100B分别包括MPU(控制部)132A、132B、缓存控制部110A、110B、数据通信电路120A、120B、盘控制部130A、130B、模式规定部(第1模式规定部)140A及模式规定部(第2模式规定部)140B而构成。
系统控制器100A与驱动器IC11、头放大器IC21、缓存3、易失性存储器70、非易失性存储器80以及系统控制器100B连接。与此相对,系统控制器100B与驱动器IC12、头放大器IC22、系统控制器100A连接。系统控制器100A与系统控制器100B通过通信路C而连接。通信路C是能够高速进行数据传送的通信路。
MPU(第1控制部)132A及MPU(第2控制部)132B是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的主控制器。MPU132A、132B经由驱动器IC11、12控制SPM31的转速,并且控制VCM51、52来执行进行头61、62的定位的伺服控制。在写入数据时,MPU132A、132B控制向盘30的数据的写入工作,并且选择从主机4传送的写入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另外,在读取数据时,MPU132A、132B控制从盘30的数据的读取工作,并且控制读取数据的处理。MPU132A、132B以由模式规定部140A、140B规定的工作模式使固件工作,并执行处理。MPU132A、132B连接于R/W通道131A、131B。
缓存控制部110A、110B控制缓存3与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数据的交换。
数据通信电路120A、120B经由通信路C将系统控制器100A与系统控制器100B相互连接,并控制它们之间的数据的收发。
盘控制部130A、130B具有R/W通道131A、131B,根据来自MPU132A、132B的指示来控制主机4与R/W通道131A、131B之间的数据传送。
R/W通道131A、131B根据来自MPU132A、132B的指示来执行读取数据及写入数据的信号处理。R/W通道131A、131B具有测定读取数据的信号质量的电路或功能。例如,R/W通道131A、131B具有执行针对从盘30读取到的读取数据的错误纠正(或纠错)处理(ErrorChecking and Correcting:ECC)的功能等。R/W通道131A、131B连接于头放大器IC21、22、MPU132A、132B。
模式规定部140A、140B在对系统控制器100A、100B接入电源时规定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工作模式(以下,简称为工作模式)。工作模式是由MPU132A、132B进行执行控制的工作的方式,能够设定的工作模式包括禁止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一部分工作(功能)的(若采用另外的说法,则是允许一部分工作(功能))工作模式。例如,对盘30的第1数据的写入控制、读取控制、或者第2数据的写入控制、读取控制等相当于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一部分工作。第1数据是使用头61向盘30写入或从盘30读取的数据,第2数据是使用头62向盘30写入或从盘30读取的数据。另外,例如与SATA(Serial ATA:串行ATA)和/或SAS(SerialAttached SCSI:串行连接SCSI)等对应的各数据传送控制也相当于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一部分工作。
另外,模式规定部140A、140B连接于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外部端子150A、150B,规定可否从外部端子150A、150B对系统控制器100A、100B设定工作模式。所连接的外部端子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根据能够从外部端子设定的工作模式数(种类)来决定即可。
模式规定部140A、140B包括存储器141A、141B和选择电路142A、142B而构成。存储器141A、141B是存储工作模式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存储器141A、141B构成为无法擦除和无法覆写所存储的工作模式。因此,当存储有(写入)预定的工作模式时,无法将所存储的工作模式的信息改写为其他工作模式的信息。存储器141A、141B连接于选择电路142A、142B。
存储器141A、141B例如是OTPROM(One Time Programmable ROM: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在该情况下,存储器141A、141B利用向预定数量的存储单元写入的信号,也即是预定位的信号(以下,称为模式信号)来规定工作模式。模式信号是由能够识别工作模式的位(bit)数规定的信号。工作模式由任一位为开(1)的模式信号规定。所有位均为关(0)的状态是在存储器141A、141B中未存储工作模式的初始状态。
对存储器141A、141B的工作模式的信息的写入,也即是模式信号的设定例如在磁盘装置1(简而言之,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发货时进行。即,在发货时写入工作模式的信息,写入了的工作模式的信息在发货时间点以后也保持原样。因此,在发货时间点以后根据模式信号的设定唯一规定工作模式。
由模式信号规定的工作模式例如是使系统控制器100A、100B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和/或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等。在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中,能够进行对盘30的第1数据的写入控制及读取控制等。在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中,能够进行对盘30的第2数据的写入控制及读取控制等。另外,由模式信号规定的工作模式例如是能够进行与SATA对应的数据传送控制的工作模式和/或能够进行与SAS对应的数据传送控制的工作模式等。这些是示例,也可以规定其他工作模式。
除了表示工作模式的信息以外,模式信号也可以包括规定可否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的信息(以下,称为可否设定信息)。可否设定信息例如由1位(bit)的信号(以下,称为可否设定信号)的状态规定。可否设定信号为开(1)的状态规定禁止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可否设定信号为关(0)的状态(初始状态)规定允许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
例如,在工作模式由1位(bit)的信号规定的情况下,利用与此不同的其他位(bit)来规定可否设定信号,将模式信号设为2位以上的信号。但是,在规定为允许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和禁止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中的任一个即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1位的模式信号兼用作可否设定信号。在该情况下,能够由兼用作可否认定信号的模式信号来规定可否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另外,在由2位以上的信号规定工作模式的情况下,能够省略可否设定信号。在该情况下,即使省略了可否设定信号,通过将模式信号中的任一位设为开(1)从而存储器141A、141B成为初始状态以外的状态,也能够规定禁止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
选择电路142A、142B是选择工作模式的电路,连接于存储器141A、141B、外部端子150A、150B、以及MPU132A、132B。选择电路142A、142B例如包括多路复用器而构成。向选择电路142A、142B输入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和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
在模式信号中的任一位为开(1)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将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向MPU132A、132B输出。另一方面,在模式信号的所有位均为关(0)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不将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输出,而将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向MPU132A、132B输出。即,若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则选择电路142A、142B将表示所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向MPU132A、132B输出。若尚未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则选择电路142A、142B例如中断工作模式的选择,直到从外部端子150A、150B输入表示工作模式的信号为止。
即,在选择工作模式时,在工作模式的信息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存储器141A、141B不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忽略(不参照)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而选择由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规定的工作模式。
与此相对,在选择工作模式时,在工作模式的信息未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存储器141A、141B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选择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系统控制器100A、100B根据由模式规定部140规定的工作模式工作。关于模式信号及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所对应的各工作模式的内容,例如通过将上述信号与工作模式的内容进行关联而得到的表等来管理即可。MPU132A、132B参照该表执行基于工作模式的具体的处理。
接着,根据流程图对规定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工作模式时的控制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规定工作模式时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规定工作模式时,首先,对磁盘装置1的系统控制器100A、100B接入电源(S101)。工作模式的规定在对系统控制器100A、100B接入电源时由模式规定部140A、140B来执行。
当接入电源后,模式规定部140A规定系统控制器100A的工作模式,模式规定部140B规定系统控制器100B的工作模式。此时,选择电路142A、142B读入工作模式的信息(S102)。具体而言,存储于存储器141A的模式信号向选择电路142A输入,存储于存储器141B的模式信号向选择电路142B输入。另外,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向选择电路142A输入,表示从外部端子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向选择电路142B输入。
当输入上述的信号后,选择电路142A、142B根据所输入的模式信号来选择工作模式(S103)。
在存储器141A、141B中存储有工作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模式信号中的任一位为开(1)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将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向MPU132A、132B输出。由此,选择与模式信号对应的预定的工作模式。在该情况下,不选择并忽略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
另一方面,在存储器141A、141B中未存储工作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具体而言在模式信号的所有位均为关(0)的情况下,选择电路142A、142B将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向MPU132A、132B输出。由此,选择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
即,将工作模式规定为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工作模式和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中的任一个。
当规定了工作模式后,系统控制器100A、100B按照所规定的工作模式开始工作(S104)。具体而言,MPU132A、132B按照所规定的工作模式使固件工作,并执行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的处理。
这样,在实施方式中,系统控制器100A、100B在接入电源时必须被规定工作模式,并按照所规定的工作模式工作直到电源断开为止。例如,在图4中示出系统控制器100A被规定为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并且系统控制器100B被规定为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工作方式。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系统控制器100A的存储器141A中存储有“01”作为模式信号,将模式信号“01”向选择电路142A输入。此时,与表示从外部端子150A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Xn”)无关地,在选择电路142A中选择模式信号“01”并将其向MPU132A输出。由此,MPU132A执行用于使系统控制器100A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处理。此外,“Xn”是由任意位数的信号状态(开/关)规定工作模式的信号。
另外,在系统控制器100B的存储器141B中存储有“11”作为模式信号,将模式信号“11”向选择电路142B输入。此时,与表示从外部端子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的信号(“Xn”)无关地,在选择电路142B中选择模式信号“11”并将其向MPU132B输出。由此,MPU132B执行用于使系统控制器100B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处理。
由此,在系统控制器100A中,缓存控制部110A与数据通信电路120A能够通过通信路101进行通信,缓存控制部110A与盘控制部130A能够通过通信路102进行通信。另一方面,数据通信电路120A与盘控制部130A不能进行基于通信路103的通信。
与此相对,在系统控制器100B中,数据通信电路120B与盘控制部130B能够通过通信路103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缓存控制部110B与数据通信电路120B不能进行基于通信路101的通信,缓存控制部110B与盘控制部130B不能进行基于通信路102的通信。
即,与图2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00A、100B那样所有功能均有效的状态相比,在图4所示的系统控制器100A、100B中限制了一部分功能。在作为主(main)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中,基于通信路101、102的通信功能成为有效,另一方面,基于通信路103的通信功能成为无效。与此相对,在作为副(sub)SoC发挥作用的工作模式中,基于通信路103的通信功能成为有效,另一方面,基于通信路101、102的通信功能成为无效。换言之,将缓存控制部110A的功能设为有效,并且将缓存控制部110B的功能设为无效。因此,缓存3与系统控制器100B的数据的交接经由缓存控制部110A和数据通信电路120A、120B来执行。
这样,系统控制器100A、100B分别以一部分工作被禁止的工作模式工作,以一部分功能被限制的状态工作。因此,即使系统控制器100A、100B为相同的构成,也能够进行使系统控制器100A作为主(main)SoC工作,使系统控制器100B作为副(sub)SoC工作这样的区分使用。因此,可以不必使系统控制器100A、100B分别单独(专用)地构成,可以通用地构成。
系统控制器100A在从主机4接收到写命令(写入数据)的情况下,经由缓存控制部110A将写入数据存储于缓存3。MPU132A将写入数据分为第1数据和第1数据以外的第2数据,并经由通信路C向MPU132B通知与第2数据有关的信息。MPU132A经由缓存控制部110A、盘控制部130A、以及头放大器IC21向盘30写入第1数据。与此相对,MPU132B经由缓存控制部110A、数据通信电路120A、通信路C、数据通信电路120B、盘控制部130B、以及头放大器IC22向盘30写入第2数据。
另外,系统控制器100A在从主机4接收到读取命令的情况下,基于MPU132A的指示将读取数据分为第1数据和第1数据以外的第2数据,并经由通信路C向MPU132B通知与第2数据有关的信息。MPU132A经由头放大器IC21、盘控制部130A、以及缓存控制部110A将第1数据存储于缓存3。MPU132B经由头放大器IC22、盘控制部130B、数据通信电路120B、通信路C、数据通信电路120A、以及缓存控制部110A将第2数据存储于缓存3。并且,MPU132A进行控制以将存储于缓存3的第1数据及第2数据向主机4发送。
此外,分离为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条件例如可以以读取或写入数据的磁道为单位进行分离,也可以按主要(main)处理的数据和后台(background)处理的数据分离。
在图5中示出对于模式规定部140A、140B允许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在该情况下,存储器141A、141B成为初始状态。因此,所有位均为关的“00”作为模式信号从存储器141A、141B向选择电路142A、142B输入。此时,表示工作模式的信号(“Xn”)从外部端子150A、150B向选择电路142A、142B输入。因此,在选择电路142A、142B中,选择表示工作模式的信号(“Xn”)而不是模式信号(“00”),并向MPU132A、132B输出。由此,MPU132A、132B按照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预定的工作模式来执行用于使系统控制器100A、100B发挥作用的处理。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1,在对系统控制器100A、100B接入电源时,能够由模式规定部140A、140B规定系统控制器100A、100B的工作模式。
例如,在接入电源时工作模式的信息(模式信号)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存储器141A、141B不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忽略(不参照)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能够按照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来规定工作模式。由此,能够使系统控制器100A、100B以所规定的预定的工作模式工作。另外,此时,能够禁止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因此,例如通过在磁盘装置1的发货时将工作模式的信息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具体而言将模式信号中的任一位设为开(1),能够防止在发货以后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的情况。即,能够避免从外部端子150A、150B不正常地设定工作模式的情况,所以能够实现磁盘装置1的保护并且提高安全性。
与此相对,在接入电源时工作模式的信息未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存储器141A、141B为初始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工作模式。因此,例如在磁盘装置1的发货前进行测试、调试等时,能够从外部端子150A、150B自由地设定工作模式,能够提高作业性。并且,通过在测试、调试等完成而发货的阶段中将工作模式的信息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能够忽略在发货以后从外部端子150A、150B设定的工作模式,并根据存储于存储器141A、141B的模式信号来规定工作模式。
即,能够实现磁盘装置1的发货前的作业性提高和发货以后的安全性提高的兼顾。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双致动器设为两个致动器在不同的轴上分别驱动的形态,但双致动器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双致动器也可以是由一个轴控制两个致动器的驱动的形态。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一个轴S上设置具备臂43和VCM53的致动器、及具备臂44和VCM54的致动器,通过上述的致动器将头63(63W、63R)、64(64W、64R)分别移动控制到盘30上的目标位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具备两个致动器的双致动器的方式,但致动器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磁盘装置也可以具备三个以上的致动器,也可以是具有一个致动器的通常类型。
对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出的,并非意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要旨,并且包含于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与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磁盘装置,具备:
磁盘;
致动器,进行对所述磁盘的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以及
控制器,控制所述致动器,
所述控制器具有:模式规定部,规定所述控制器的工作模式;控制部,以由所述模式规定部规定了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致动器的控制;以及外部端子,用于从外部设定所述工作模式,
所述模式规定部构成为包括:存储器,存储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和选择电路,在接入电源时选择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和从所述外部端子设定的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中的任一个并提供给所述控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
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包含规定可否从所述外部端子设定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所述存储器以无法擦除和无法覆写的方式存储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
所述选择电路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提供给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存储器中未存储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外部端子设定的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提供给所述控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装置,
所述工作模式的信息由预定位的模式信号规定,
所述选择电路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模式信号中的任一位为开的情况下,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模式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在存储于所述存储器的所述模式信号的所有位均为关的情况下,将从所述外部端子设定的所述模式信号向所述控制部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
所述致动器具有:第1致动器,进行对所述磁盘的第1数据的写入和读取;和第2致动器,进行对所述磁盘的第2数据的写入和读取,
所述控制器具有:第1控制器,控制所述第1致动器;和第2控制器,控制所述第2致动器,
能够由所述模式规定部规定的所述工作模式包含使所述第1控制器发挥作用的所述工作模式和使所述第2控制器发挥作用的所述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盘装置,
所述第1控制器具有:第1模式规定部,规定所述第1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和第1控制部,以由所述第1模式规定部规定了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第1致动器的控制,
在使所述第1控制器发挥作用的所述工作模式中,所述第1控制部将使所述第1控制器发挥作用所不需要的所述第1控制器的一部分功能设为无效,
所述第2控制器具有:第2模式规定部,规定所述第2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和第2控制部,以由所述第2模式规定部规定了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第2致动器的控制,
在使所述第2控制器发挥作用的所述工作模式中,所述第2控制部将使所述第2控制器发挥作用所不需要的所述第2控制器的一部分功能设为无效。
6.一种磁盘装置的工作模式规定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中的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工作模式的规定方法,
以无法擦除和无法覆写的方式存储所述工作模式,
在对所述控制器接入电源时,选择所存储的所述工作模式和从所述控制器的所述外部端子设定的所述工作模式中的任一个,
将选择出的所述工作模式赋予给所述控制器的所述控制部,
按照被赋予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致动器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盘装置的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在存储有所述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按照所存储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致动器的控制,
在未存储所述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按照从所述外部端子设定的所述工作模式开始所述致动器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盘装置的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按照所述工作模式将所述控制器的一部分功能设为无效。
CN202010025436.1A 2019-08-23 2020-01-10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Pending CN1124162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2985 2019-08-23
JP2019152985A JP2021034080A (ja) 2019-08-23 2019-08-23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該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の動作モード規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6241A true CN112416241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67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5436.1A Pending CN112416241A (zh) 2019-08-23 2020-01-10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34080A (zh)
CN (1) CN112416241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207A (en) * 1983-03-22 1987-02-03 Green George D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the operation of a disk drive
JPH0580947A (ja) * 1991-09-19 1993-04-02 Fujitsu Ltd デイスク装置の多重化制御方式
JPH0714290A (ja) * 1993-06-23 1995-0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
CN1211037A (zh) * 1997-06-27 1999-03-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磁记录装置的驱动电路
CN1226721A (zh) * 1998-02-13 1999-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记录头集成电路及记录装置
US6519109B1 (en) * 2000-07-21 2003-0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wo interacting actuators
JP2003141702A (ja) * 2001-10-31 2003-05-16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及びライト制御方法
CN1567461A (zh) * 2003-01-31 2005-01-19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控制在磁盘驱动器中禁止数据写入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207253A1 (en) * 2004-03-18 2005-09-22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Storage devices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file between the devices
CN1897137A (zh) * 1994-06-07 2007-01-17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日本有限公司 对多种运作模式进行选择后进行记录/再生的信息存储装置
CN101114492A (zh) * 2006-07-27 2008-01-30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带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具有多种操作模式的盘驱动器
CN105389122A (zh) * 2014-08-20 2016-03-09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数据储存器件的操作方法
CN106887242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驱动电路和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41207A (en) * 1983-03-22 1987-02-03 Green George D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amining the operation of a disk drive
JPH0580947A (ja) * 1991-09-19 1993-04-02 Fujitsu Ltd デイスク装置の多重化制御方式
JPH0714290A (ja) * 1993-06-23 1995-0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の動作制御方法
CN1897137A (zh) * 1994-06-07 2007-01-17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日本有限公司 对多种运作模式进行选择后进行记录/再生的信息存储装置
CN1211037A (zh) * 1997-06-27 1999-03-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磁记录装置的驱动电路
CN1226721A (zh) * 1998-02-13 1999-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记录头集成电路及记录装置
US6519109B1 (en) * 2000-07-21 2003-0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wo interacting actuators
JP2003141702A (ja) * 2001-10-31 2003-05-16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及びライト制御方法
CN1567461A (zh) * 2003-01-31 2005-01-19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控制在磁盘驱动器中禁止数据写入的装置和方法
US20050207253A1 (en) * 2004-03-18 2005-09-22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Storage devices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file between the devices
CN101114492A (zh) * 2006-07-27 2008-01-30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带有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具有多种操作模式的盘驱动器
CN105389122A (zh) * 2014-08-20 2016-03-09 爱思开海力士有限公司 数据储存器件的操作方法
CN106887242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株式会社东芝 盘装置、驱动电路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34080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1959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784776A (ja) 制御用コンピュータとプログラム書換え方法
US20080155182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system and data write method thereof
US20060034120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US20180059970A1 (en)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writing data into storage device
US20100172049A1 (en) Hybrid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haring resources therein
US20180174615A1 (en) Storage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defect scanning of the same
CN110880332B (zh) 磁盘装置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US20120144134A1 (en)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and storage device
US20190065081A1 (en) Disk device and data parallel processing method
CN111724820B (zh) 磁盘装置
CN112416241A (zh) 磁盘装置及其工作模式规定方法
JP2017068634A (ja) 記憶装置及び方法
US11450343B2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10102869B1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read method
US20150205543A1 (en) Storage device and data storing method
US11024336B1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memory management method of magnetic disk device
US9607632B1 (en) Multiple virtual preamps in a single die
US20210065738A1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read retry processing method
US10705739B2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write method
US20230078768A1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US20230259277A1 (en) Memor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230042340A1 (en) Memory device
US20210133063A1 (en) Memory with concurrent fault detection and redundancy
JP2005189907A (ja) 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