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6956A -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6956A
CN112406956A CN202011248006.2A CN202011248006A CN112406956A CN 112406956 A CN112406956 A CN 112406956A CN 202011248006 A CN202011248006 A CN 202011248006A CN 112406956 A CN112406956 A CN 1124069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
vehicle
modu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480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余浩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480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69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6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9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5/00Indicators provided on the vehicle or vehicle train for signalling purposes ; On-board control 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B61L15/0018Communication with or on the vehicle or vehicle train
    • B61L15/0027Radio-based, e.g. using GSM-R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包括:车载交换机,设于列车的各个车厢内部,用于构建列车网络;车载无线接入点AP模块,与车载交换机连接,用于构建接入列车网络的无线接入点;其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车厢内部的非安全相关车载终端设备无线接入列车网络,节约车厢内部设备走线、拆装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同时使得设备接入以及退出列车网络更加便利。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列车通信系统作为乘客运输和安全运营的主体,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轨道交通列车通信系统所采用的组网系统为:在列车的每个车厢内部署车载交换机,所有车载设备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与车载交换机连接,并接入组网系统。现有普遍车载组网方案需要在前期设计时综合考虑车内线缆的走线路径、位置,需要与各车载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工作量巨大,且设计结束后难以进行更改,如果后续新接入车载设备,需要重新考虑走线,列车拆装、维护耗费的时间、人力成本巨大。
目前尚难有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节约车厢内部设备走线、拆装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的同时,使得设备接入以及退出列车网络更加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列车复杂布线带来的设计、人工、时间成本过高以及车载设备一经接入更改比较困难的缺陷,能够节约车厢内部设备走线、拆装的时间以及人力成本的同时,使得设备接入以及退出列车网络更加便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包括:
车载交换机,设于列车的各个车厢内部,用于构建列车网络;
车载无线接入点AP模块,与所述车载交换机连接,用于构建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的无线接入点;
其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AP模块通过采用WiFi5或WiFi6通信协议创建所述无线接入点。
进一步地,所述车载AP模块包括:定向天线,设于所述车厢的侧顶通道内,用于增强所述侧顶通道内的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列车网络,包括:
加密模块以及SSID隐藏功能模块,用于避免乘客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进一步地,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与所述车载交换机有线连接,以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进一步地,还包括:
车地通信模块,用于将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以及将决策指令发送至所述综合管控平台;
其中,所述综合决策平台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的状态信息生成决策指令;
所述综合管控平台,与所述综合决策平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决策指令管控所述列车。
进一步地,所述列车的状态信息,包括: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
所述决策指令包括:列车调度指令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决策平台,包括:
客流分析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客流信息以生成客流分析信息;
运行图编制模块与所述客流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客流分析信息和运行图信息生成运行图编制信息,并对所述运行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列车调度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列车调度指令;
设备调度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生成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决策平台,还包括:
车站调度平台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采集所述客流信息,并将所述客流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决策平台;
区间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将所述列车的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决策平台;
维修单元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根据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列车是否需要维修;
车辆段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判断所述列车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车站调度平台包括:交互引导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决策指令对客流量进行引导以及控制;
所述区间设备、所述维修单元以及所述车辆段设备均包括:运维设备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决策指令对所述列车进行维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设置于车厢内部的非安全相关车载终端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创建的无线接入点接入列车网络,使得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能够以无线的形式接入列车网络,列车前期设计无需考虑车载设备的走线,节约大量人力以及时间成本;同时,后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仅需简单配置即可加入或退出列车网络,使得非安全相关车载终端设备接入以及退出列车网络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决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决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
车载交换机10,设于列车的各个车厢内部,用于构建列车网络;
车载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模块11,与车载交换机连接,用于构建接入列车网络的无线接入点;
其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
具体地,列车的各个车厢内部安装有车载交换机,各个车厢内的车载交换机之间采用有线例如贯通线的方式进行连接,与车载服务器共同组成列车网络。需要说明的是,车载交换机部署VLAN功能,将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与为乘客提供服务的无线网络划分不同的VLAN编号,确保车载设备和乘客服务的无线网络相互隔离,保障列车网络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安装于列车内部侧顶通道内部,列车侧顶门为金属材质,对列车网络信号屏蔽严重,使得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难以接入列车网络。因此,通过部署车载AP模块11,车载AP模块10的一端与车载交换机之间采用有线例如贯通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另一端接入列车网络,并创建用于接入列车网络的无线接入点,使得位于车载AP模块11信号覆盖范围下的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i-Fi协议接入车载AP模块11提供的无线网络,进而接入列车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列车侧顶门为金属材质,对无线信号干扰较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载AP模块11部署在侧顶通道内,并可以通过调节车载AP模块11的发射功率,使列车车厢内部接收的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同时,将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接收天线置于侧顶通道内,使得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过程于侧顶通道内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车载AP模块11通过连接以太网或车载服务器等设备或网络为接入车载AP模块11的非安全相关的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点的无线链路。
此外,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终端天线位于列车各个车厢的侧顶通道内,接入由车载AP模块11提供的无线网络。考虑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不稳定的问题,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终端天线使用天线外置的方式,将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无线接入终端天线裸露在车厢的侧顶通道内,从而利用车载AP模块11提供的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由于数据交互发生于侧顶通道内,天线外置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提供了最高的通信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设置多网卡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同时接入车载AP模块11提供的无线网络实现有效冗余,保障通信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网络中断后能够在不影响运营使用的基础上进行快速自动重连,保障列车天线系统无线终端的故障恢复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为在其损坏时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终端设备,例如车门显示屏,OLED魔窗、边缘计算模块等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保留不同车载交换机之间的贯通线连接,保障列车整体运行的安全、可靠、稳定性,设置于车厢内部的非安全相关车载终端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11创建的无线接入点接入列车网络,使得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能够以无线的形式接入列车网络,列车前期设计无需考虑车载设备的走线,节约大量人力以及时间成本;同时,后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仅需简单配置即可加入或退出列车网络,使得非安全相关车载终端设备接入以及退出列车网络更加便利。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载AP模块11通过采用WiFi5或WiFi6通信协议创建无线接入点。
具体地,目前多使用的通信协议为802.11n(Wi-Fi4)通信协议存在如下问题:Wi-Fi4技术普遍存在信号弱,速率低的特点,并且使用最多的2.4GHz频段为免授权频段中综合传播能力最强、速率相对较高的频段,存在大量无线设备,干扰非常强,并且Wi-Fi4协议不支持MU-MIMO,对多用户支持较差;提供给乘客使用的Wi-Fi网络使用人数较多,频段多为2.4GHz,高峰时段同时接入人数较多,无线信道阻塞严重,无法提供给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使用。考虑列车网络使用的Wi-Fi网络与乘客使用的Wi-Fi网络存在干扰的问题,车载AP模块11使用Wi-Fi5或Wi-Fi6协议创建无线接入点以供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列车网络,同时采用5GHz频段(5.2GHz及5.8GHz)进行无线信号传输,以保证无线传输性能的同时,区分乘客多使用的2.4GHz频段,频段干扰较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方法,现有普遍使用的Wi-Fi4技术,采用Wi-Fi5或Wi-Fi6通信协议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列车网络提供无线网络支持,区分为乘客提供服务网络的同时,增强自身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网络的性能,为列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载AP模块包括:定向天线,设于车厢的侧顶通道内,用于增强侧顶通道内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考虑列车侧顶通道内金属设备较多,终端接入信号较差的问题,且列车车厢的侧顶通道内多为长条形结构,因此为车载AP模块11部署定向天线,定向天线的方向指向侧顶通道两端,确保无线信号横向传输的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在车厢侧顶通道内安装定向天线,增强了侧顶通道内的信号强度,保障了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列车网络进行通信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列车网络,包括:
加密模块以及SSID隐藏功能模块,用于避免乘客接入列车网络。
具体地,列车网络部署有加密模块以及SSID隐藏功能模块,加密模块用于将车载AP模块11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进行加密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加密处理可以具体包括:基于对称加密算法如DES、RC2等、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等对车载AP模块11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进行加密处理,使得乘客在搜索到车载AP模块11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时无法接入。SSID隐藏功能模块用于将车载AP模块11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进行隐藏,使得乘客在利用所携带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进行搜索时,无法找到车载AP模块11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设置加密模块以及SSID隐藏功能模块,将车载AP模块11为乘客服务提供的无线网络与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分开,避免了乘客因误搜索接入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提供的无线网络,确保列车网络的保密性与安全可靠性,同时在不影响提供乘客使用无线网络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通信,为列车通信系统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模块化提供了支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与车载交换机10有线连接,以接入列车网络。
具体地,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与车载交换机10之间使用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为为在其损坏时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终端设备,例如,列车牵引、列车制动、门控机关等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方法,将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有线的方式接入列车网络,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保证了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稳定通信质量,保障了列车整体运行的安全、可靠以及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2所示,系统还包括:
车地通信模块,用于将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以及将决策指令发送至综合管控平台;
其中,综合决策平台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列车的状态信息生成决策指令;
综合管控平台,与综合决策平台连接,用于根据决策指令管控所述列车。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列车的状态信息,包括: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
决策指令包括:列车调度指令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具体地,车地通信模块接收来自综合管控平台发送的列车的状态信息,并将列车的状态信息转发至地面中心的综合决策平台,以及接收综合决策平台发送的决策指令,并将决策指令发送至综合管控平台
综合决策平台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综合分析列车的状态信息如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以及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并根据列车的状态信息生成决策指令例如列车调度指令或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综合管控平台与综合决策平台连接,负责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的综合管控,其上部署高实时性计算应用;将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产生的状态信息以及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上发至综合决策平台,并将综合决策平台生成的决策指令下发至各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综合决策平台、综合管控平台以及车地通信模块的配合,实现了列车与地面综合决策平台的数据交互,同时,通过车地通信模块将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以生成决策指令,并将决策指令发送至综合管控平台,综合管控平台根据决策指令实现对列车通信系统的调节、管控以及维修。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如图3所示,系统还可以具体包括:
显示终端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综合管控平台的列车的状态信息以及综合决策平台的决策指令,并实时显示;
边缘计算模块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列车的状态信息,并将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
具体地,边缘计算模块下接各类摄像头以及传感器设备,通过各类传感器设备采集列车的状态信息;通过摄像头例如红外感应摄像头采集客流信息,赋予列车异常事件感知以及客流统计等功能,并将获取的数据信息通过车地通信模块上发至综合决策平台,辅助综合决策平台生成决策指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异常事件可以具体为:由摄像头采集到的乘客挥手、乘客摔倒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设置显示终端,能够实时显示列车的状态信息,便于及时对列车进行维修、调度以及管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综合决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综合决策平台,包括:
客流分析模块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客流信息以生成客流分析信息;
运行图编制模块与客流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客流分析信息和运行图信息生成运行图编制信息,并对运行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列车调度模块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生成列车调度指令;
设备调度模块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生成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具体地,综合决策平台中接收来自列车边缘计算模块采集的客流信息以及列车的状态信息后,由客流分析模块综合评估历史客流和实时客流信息,进行客流分析以及预测。
由运行图编制模块将客流分析模块获得的客流分析信息以及列车的运行图信息,并进行运行图的编制和动态调整,实时更新列车的运行图信息,并将更新后的运行图信息下发至显示终端。需要说明的是,列车的运行图也即是铁路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列车的运行图还规定各车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时刻,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间,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和通过。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表征列车在各区间运行及在各车站停车或通过状态的二维线条图。结合实时的列车的运行图信息以及上报的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列车调度模块,进行列车调度,并生成列车调度指令。
例如,获取由边缘计算模块采集的,2019年至2020年时间段内的,武汉地铁1号线从起始站至终点站的各个区间段的客流量信息,并由客流分析模块对得到的客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如每隔三个月统计客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2019年至2020年时间段内的客流量,若分析结果显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武汉地铁1号线的客流量超过预设客流量,则通过运行图编制模块更新列车的运行图信息,并通过列车调度模块增加新的列车服务于武汉地铁1号线。需要说明的是,同样地,可以对火车站、高铁站等其他轨道交通领域的客流量进行分析,并更新运行图信息,以实现对列车的调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综合决策平台接收来自列车综合管控平台发送的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例如车门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综合输出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下发至列车调度模块,并通过综合决策平台下发至列车综合管控平台,以供综合管控平台实现对非安全相关的终端设备例如车门显示屏的环控以及维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能够根据综合决策平台的需求对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进行加装、维修以及环控,提升了列车通信系统对信息获取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列车通信系统的整体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的综合决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5所示,综合决策平台还包括:
车站调度平台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用于采集客流信息,并将客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
区间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用于将列车的定位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
维修单元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用于根据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判断列车是否需要维修;
车辆段设备通过车载AP模块,接入列车网络,用于判断列车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车站调度平台可以具体包括:交互引导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决策指令对客流量进行引导以及控制;
区间设备、维修单元以及车辆段设备均包括:运维设备与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决策指令对列车进行维修。
具体地,车站调度平台可以具体安装有感知模块例如摄像头或激光雷达等、边缘设备例如路由器、路由交换机、集成接入设备、多路复用器,以及各种城域网和广域网接入设备等采集设备,均通过有线、部分无线形式接入列车网络,上传采集数据至综合决策平台;同时列车调度平台还安装有交互引导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等设备,均通过有线、部分无线形式接入列车网络,接收来自综合决策平台的决策指令。
区间设备可以具有安装有感知定位传感器,实时采集列车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有线、部分无线形式接入列车网络,将采集到的列车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综合决策平台,以辅助综合决策平台生成决策指令;同时,区间设备还安装有运维以及维修设备,可以根据决策指令对列车对应区间段设备进行维修。
维修单元,可以具有安装有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列车的状态信息,并通过有线、部分无线形式接入列车网络,将采集到的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给综合决策平台,以辅助综合决策平台生成决策指令;同时维修单元还安装有运维以及维修设备,可以根据决策指令对列车进行维修。
车辆段设备可以具有安装有感知模块,通过有线、部分无线形式接入列车网络,上传采集车辆段设备的数据至综合决策平台,并由综合评估平台根据接收到的车辆段设备的数据评估车辆是否能正常驶出;同时还安装有各类运维以及维修设备,在列车无法正常驶出时,由综合决策平台下发决策指令,并通过运维以及维修设备对列车进行维修以确保车辆可以正常驶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通过车站调度平台、区间设备、维修单元以及车辆段设备辅助综合决策平台对列车的状态信息进行更加完善的分析以及生成更为准确的决策指令,从而实现对列车更加智能化的控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交换机,设于列车的各个车厢内部,用于构建列车网络;
车载无线接入点AP模块,与所述车载交换机连接,用于构建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的无线接入点;
其中,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AP模块通过采用WiFi5或WiFi6通信协议创建所述无线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AP模块包括:定向天线,设于所述车厢的侧顶通道内,用于增强所述侧顶通道内的信号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网络,包括:加密模块以及SSID隐藏功能模块,用于避免乘客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与所述车载交换机有线连接,以接入所述列车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地通信模块,用于将列车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综合决策平台,以及将决策指令发送至所述综合管控平台;
其中,所述综合决策平台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的状态信息生成决策指令;
所述综合管控平台,与所述综合决策平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决策指令管控所述列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的状态信息,包括: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
所述决策指令包括:列车调度指令以及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决策平台,包括:
客流分析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客流信息以生成客流分析信息;
运行图编制模块与所述客流分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客流分析信息和运行图信息生成运行图编制信息,并对所述运行图信息进行实时更新;
列车调度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的运行状态信息生成所述列车调度指令;
设备调度模块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生成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调度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决策平台,还包括:
车站调度平台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采集所述客流信息,并将所述客流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决策平台;
区间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将所述列车的定位信息发送至所述综合决策平台;
维修单元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根据所述非安全相关的车载终端设备状态信息判断所述列车是否需要维修;
车辆段设备通过所述车载AP模块接入所述列车网络,用于判断所述列车是否可以正常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调度平台包括:交互引导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决策指令对客流量进行引导以及控制;
所述区间设备、所述维修单元以及所述车辆段设备均包括:运维设备与所述车地通信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决策指令对所述列车进行维修。
CN202011248006.2A 2020-11-10 2020-11-10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24069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8006.2A CN112406956A (zh) 2020-11-10 2020-11-10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48006.2A CN112406956A (zh) 2020-11-10 2020-11-10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956A true CN112406956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81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48006.2A Pending CN112406956A (zh) 2020-11-10 2020-11-10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695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519A (zh) * 2022-01-12 2022-05-06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无线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85410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089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wds的列车监控系统
CN105392133A (zh) * 2015-11-26 2016-03-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功能设备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05682107A (zh) * 2015-06-29 2016-06-15 南方银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厢wifi覆盖网络
CN105933951A (zh) * 2016-06-16 2016-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207218724U (zh) * 2017-04-20 2018-04-10 宿迁慈航列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网络系统
CN208539921U (zh) * 2018-07-10 2019-02-22 广州众志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网关设备
CN111130934A (zh) * 2019-12-20 2020-05-08 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089A (zh) * 2013-12-19 2014-03-26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wds的列车监控系统
CN105682107A (zh) * 2015-06-29 2016-06-15 南方银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厢wifi覆盖网络
CN105392133A (zh) * 2015-11-26 2016-03-0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功能设备自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33951A (zh) * 2016-06-16 2016-09-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设备的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207218724U (zh) * 2017-04-20 2018-04-10 宿迁慈航列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网络系统
CN208539921U (zh) * 2018-07-10 2019-02-22 广州众志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无线网关设备
CN111130934A (zh) * 2019-12-20 2020-05-08 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的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9519A (zh) * 2022-01-12 2022-05-06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无线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485410A (zh) * 2024-01-02 2024-02-02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7485410B (zh) * 2024-01-02 2024-04-02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544B (zh) 基于lte-u的车地无线综合承载系统和方法
CN104859683B (zh) 一种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地面设备
KR101905936B1 (ko) 열차 제어 시스템의 지상 장치
Banerjee et al. A surve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their performance for high speed railways
CN103763679B (zh) 轨道交通运行控制与车地无线通信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CN110958167B (zh) 一种高速智能网络控制系统
CN105704740A (zh) 一种列车车地通信网络系统
CN112406956A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通信系统
CN104309652B (zh) 一种智能化有轨电车信号系统
CN101741493A (zh) 基于ip平台的车载综合信息系统
CN107547611A (zh)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动态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4386099B (zh)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故障状态下的列车辅助监视系统
CN203233545U (zh) 一种用于车路协同的多模式无线通信测试平台
He et al. 5G for railways: Next generation railway dedicated communications
US9764747B2 (en) Stopping time calculation module
CN105636145A (zh) 用于地铁轨道通信的基于1.8GHz的TD-LTE系统
CN103249088A (zh)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lte-wlan复合组网方法
DE102010027131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bidirektionalen Kommunikation mit einem Schienenfahrzeug
CN201550133U (zh) 列车综合管理智能化系统
Briso-Rodríguez et 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 smart rai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N204031461U (zh) 铁路沿线gsm-r无线频谱监测系统
CN104639618B (zh) 一种轨道车辆设备或机构工作参数的无线组网系统及方法
KR101660848B1 (ko) 지하철 객실 감시 cctv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지하철 객실정보 전송방법
CN107089250B (zh) 一种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的站场切换方法
RU2519601C1 (ru) Система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вижением поезд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