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9624A - 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9624A
CN112399624A CN202010822795.XA CN202010822795A CN112399624A CN 112399624 A CN112399624 A CN 112399624A CN 202010822795 A CN202010822795 A CN 202010822795A CN 112399624 A CN112399624 A CN 112399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link
information
terminal
control information
s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27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镇百
孙革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811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21259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2399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9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SCI发送到第二终端,该第一SCI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MCS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第二SCI被发送到第二终端,第二SCI包括用于HARQ反馈操作的信息和指示NDI的信息。该方法还包括基于第一SCI和与第一SCI相关联的第二SCI执行与第二终端的侧链路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8月16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887,915号和于2020年7月1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081111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侧链路通信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重发侧链路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用于处理无线数据的各种系统,诸如第四代(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或高级LTE(LTE-A)通信系统)和第五代(5G)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电(NR)通信系统),其使用比4G通信系统的频带更高的频带。5G通信系统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通信、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等。
4G通信系统和5G通信系统支持车辆到所有(V2X)通信。在诸如4G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等的蜂窝通信系统中支持的V2X通信可以被称为“蜂窝V2X(C-V2X)通信”。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2V)通信、车辆到基础设施(V2I)通信、车辆到人(V2P)通信、车辆到网络(V2N)通信等。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基于邻近的服务(ProSe)通信技术、装置到装置(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V2X通信(例如,C-V2X通信)。例如,可以建立用于参与V2V通信的车辆的侧链路信道,并且可以使用侧链路信道执行车辆之间的通信。
同时,可以基于单播方案、群播方案和/或广播方案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另外,可以在侧链路通信中执行根据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协议的重发操作。然而,由于当前的侧链路通信不支持盲重发操作,因此需要用于盲重发操作的通信协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盲重发侧链路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发送到第二终端,该第一SCI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信息;将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该第二SCI包括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操作的信息和指示新数据指示符(NDI)的信息;并且基于第一SCI和与第一SCI相关联的第二SCI执行与第二终端的侧链路通信。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发送第一SCI之前,从基站接收高层消息,该高层消息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和指示由第一SCI配置的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可以基于由高层消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由第一SCI指示的物理资源可以由第一终端自主地确定而无需调度基站。
另外,该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基于由DCI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第一SCI可以用于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并且侧链路数据可以通过由第一SCI指示的物理资源重复地发送。第二SCI还可以包括指示符,该指示符请求停止由第一SCI调度的侧链路通信。包括在第二SCI中的用于HARQ反馈操作的信息和指示NDI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的组合可以请求停止侧链路通信。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发送到第二终端,该第一SCI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原始配置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基于由第一SCI指示的原始配置执行与第二终端的侧链路通信;当用于侧链路通信的配置改变时,将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该第二SCI包括指示改变后的配置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并且基于由第二SCI指示的改变后的配置执行与第二终端的侧链路通信。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高层消息,其中,基于包括在高层消息中的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第一SCI和第二SCI中的每一个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包括在第一SCI和第二SCI中的每一个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可以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指示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该操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基于由DCI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第一SCI和第二SCI中的每一个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第一SCI和第二SCI中的每一个可以用于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并且侧链路数据可以通过由第一SCI和第二SCI中的每一个指示的物理资源重复地发送。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通过使用类型1资源池中的物理资源将第一侧链路数据发送到第二终端而无需通过侧链路控制信息(SCI)进行调度;并且将包括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SCI发送到第二终端。
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指示允许发送未由SCI调度的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信息、指示在未由SCI调度的情况下发送的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的信息以及指示第一侧链路数据的发送模式的信息。类型1资源池可以是允许发送未由SCI调度的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并且可以将类型1资源池与不允许发送未由SCI调度的第一侧链路数据的类型2资源池区分开。
第一消息可以是高层消息、介质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消息或物理(PHY)层消息。物理资源可以是为第二侧链路数据调度的物理资源,并且第二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可以低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SCI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指示用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指示用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信息。可以在从接收第一消息的时间或发送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时间起的预先配置的偏移之后发送SCI。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用于盲重发操作的第一SCI发送到第二终端,并且使用由第一SCI指示的物理资源来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另外,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请求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的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来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可选地,当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的配置信息改变时,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包括改变后的配置信息的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因此,可以在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并且可以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V2X通信场景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蜂窝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成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框图;
图7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
图8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
图9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
图11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以及
图12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
应当理解,以上参考的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呈现了示出本公开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稍微简化的表示。本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取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特定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出于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本文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是代表性的。因此,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替代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因此,尽管本公开能够具有各种修改和替代形式,但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将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并不旨在将本公开限制为所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本公开将覆盖落入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形式。在整个附图的描述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的元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将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对照地,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应该以类似的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即,“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a)”、“一个(an)”和“该(the)”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将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使用时,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本文明确如此定义,否则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载”或其他类似术语通常包括机动车辆,诸如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辆(SUV)的乘用车、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包括各种船只和船的水上交通工具、飞机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和其他替代燃料车辆(例如,源自除了石油之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指,混合动力车辆是具有两个或多个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车辆和电动动力车辆两者。
另外,应当理解,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或其方面可以由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执行。术语“控制单元”或“控制器”可以指代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硬件装置。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程序指令,并且处理器被具体编程为执行程序指令以执行下面进一步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如本文所描述的,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单元、模块、部件等的操作。此外,应当理解,以下方法可以由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的设备(例如,通信节点)执行,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
此外,本公开的控制单元可以被实现为包含由处理器、控制器等执行的可执行程序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ROM、RAM、光盘(CD)-ROM、磁带、软盘、闪存驱动器、智能卡和光学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分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使得程序指令例如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服务器或控制器局域网(CAN)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和执行。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促进在描述本公开时的一般理解,附图中的相同组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图1是示出V2X通信场景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V2X通信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2V)通信、车辆到基础设施(V2I)通信、车辆到人(V2P)通信、车辆到网络(V2N)通信等。V2X通信可以由蜂窝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系统140)支持,并且由蜂窝通信系统140支持的V2X通信可以被称为“蜂窝V2X(C-V2X)通信”。在此,蜂窝通信系统140可以包括4G通信系统(例如,LTE通信系统或LTE-A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例如,NR通信系统)等。
V2V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例如,第一车辆)内的通信节点)与第二车辆110(例如,位于车辆110(例如,第二辆车)内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V2V通信在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交换诸如速度、前进方向、时间、位置等的各种驾驶信息。例如,可以基于经由V2V通信交换的驾驶信息来支持自主驾驶(例如,队列行驶)。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通信技术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V通信。具体地,可以使用在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车辆100与车辆110之间的通信。
V2I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位于路边的基础设施(例如,路边单元(RSU))120之间的通信。基础设施120还可以包括位于路边的交通信号灯或路灯。例如,当执行V2I通信时,可以在位于第一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位于交通信号灯中的通信节点之间执行通信。可以经由V2I通信在第一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交换交通信息、驾驶信息等。还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通信技术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I通信。具体地,可以使用在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车辆100与基础设施120之间的通信。
V2P通信可以包括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与人(person)130(例如,由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V2P通信在车辆100与人130之间交换第一车辆100的驾驶信息和人130的运动信息,诸如速度、前进方向、时间、位置等。位于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或由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基于所获得的驾驶信息和运动信息来检测危险状况来生成指示危险的警报。
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通信技术和D2D通信技术等)来执行蜂窝通信系统140中支持的V2P通信。具体地,可以使用在通信节点之间建立的至少一个侧链路信道来执行位于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与由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
V2N通信可以是第一车辆100(例如,位于车辆100中的通信节点)与经由蜂窝通信系统140连接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基于4G通信技术(例如,LTE或LTE-A)或5G通信技术(例如,NR)来执行V2N通信。另外,可以基于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中定义的车载环境中的无线接入(WAVE)通信技术或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技术或在IEEE 802.15中定义的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通信技术来执行V2N通信。
同时,支持V2X通信的蜂窝通信系统140可以如下配置。图2是示出蜂窝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概念图。如图2所示,蜂窝通信系统可以包括接入网络、核心网络等。接入网络可以包括基站210、中继器220、用户设备(UE)231至用户设备(UE)236等。UE 231至UE236可以包括位于图1的车辆100和车辆110内的通信节点、位于图1的基础设施120内的通信节点、由图1的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等。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4G通信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包括服务网关(S-GW)250、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26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70等。
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5G通信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包括用户平面功能(UPF)250、会话管理功能(SMF)260、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270等。可选地,当蜂窝通信系统以非独立(NSA)模式操作时,由S-GW 250、P-GW 260和MME 270构成的核心网络可以支持5G通信技术以及4G通信技术或由UPF 250、SMF 260和AMF 270构成的核心网络可以支持4G通信技术以及5G通信技术。
另外,当蜂窝通信系统支持网络切片技术时,核心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切片。例如,可以配置支持V2X通信的网络切片(例如,V2V网络切片、V2I网络切片、V2P网络切片、V2N网络切片等),并且可以通过核心网络中配置的V2X网络切片来支持V2X通信。
包括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例如,基站、中继器、UE、S-GW、P-GW、MME、UPF、SMF、AMF等)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以下技术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技术来执行通信:码分多址(CDMA)技术、时分多址(TDMA)技术、频分多址(FDMA)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滤波OFDM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单载波FDMA(SC-FDMA)技术、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广义频分复用(GFDM)技术、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技术、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技术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
包括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例如,基站、中继器、UE、S-GW、P-GW、MME、UPF、SMF、AMF等)可以如下配置。图3是示出构成蜂窝通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概念图。如图3所示,通信节点3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0、存储器320和连接到网络以执行通信的收发器330。另外,通信节点3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装置340、输出接口装置350、存储装置360等。包括在通信节点300中的每个组件可以被配置为当经由总线370连接时彼此通信。
然而,包括在通信节点300中的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经由单独的接口或单独的总线而不是公共总线370连接到处理器310。例如,处理器310可以经由专用接口连接到存储器320、收发器330、输入接口装置340、输出接口装置350和存储装置360中的至少一个。
处理器3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和存储装置360中的至少一个中的至少一个指令。处理器310可以指代在其上执行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法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或专用处理器。存储器320和存储装置36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存储器32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中的至少一个。
再次参考图2,在通信系统中,基站210可以形成宏小区或小型小区,并且可以经由理想回程或非理想回程连接到核心网络。基站210可以被配置为将从核心网络接收的信号发送到UE 231至UE 236和中继器220,并且将从UE 231至UE 236和中继器220接收的信号发送到核心网络。UE 231、UE 232、UE 234、UE 235和UE 236可以属于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UE 231、UE 232、UE 234、UE 235和UE 236可以通过执行与基站的连接建立过程而连接到基站210。UE 231、UE 232、UE 234、UE 235和UE 236可以被配置为在连接到基站210之后与基站210通信。
中继器220可以连接到基站210,并且可以被配置为中继基站210与UE 233和UE234之间的通信。换句话说,中继器220可以被配置为将从基站210接收的信号发送到UE 233和UE 234,并且将从UE 233和UE 234接收的信号发送到基站210。UE 234可以属于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和中继器220的小区覆盖范围两者,并且UE 233可以属于中继器220的小区覆盖范围。换句话说,UE 233可以被布置在基站210的小区覆盖范围之外。UE 233和UE 234可以通过执行与中继器220的连接建立过程而连接到中继器220。UE 233和UE 234可以被配置为在连接到中继器220之后与中继器220通信。
基站210和中继器220可以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例如,单用户(SU)-MIMO、多用户(MU)-MIMO、大规模MIMO等)、协作多点(CoMP)通信技术、载波聚合(CA)通信技术、未许可频段通信技术(例如,许可辅助接入(LAA)、增强型LAA(eLAA)等)、侧链路通信技术(例如,ProSe通信技术、D2D通信技术)等。UE 231、UE 232、UE 235和UE 23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对应于基站210的操作和由基站210支持的操作。UE 233和UE 234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对应于中继器220的操作和由中继器220支持的操作。
具体地,基站210可以被称为节点B(NB)、演进型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BTS)、无线电远程头(RRH)、发送接收点(TRP)、无线电单元(RU)、路边单元(RSU)、无线电收发器、接入点、接入节点等。中继器220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中继节点等。UE 231至UE 236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为终端、接入终端、移动终端、站、订户站、移动站、便携式订户站、节点、装置、车载单元(OBU)等。
同时,可以基于侧链路通信技术来执行UE 235与UE 236之间的通信。可以基于一对一方案或一对多方案来执行侧链路通信。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V通信时,UE 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并且UE 236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二车辆110内的通信节点。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I通信时,UE 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并且UE 236可以是位于图1的基础设施120内的通信节点。当使用侧链路通信技术执行V2P通信时,UE 235可以是位于图1的第一车辆100内的通信节点,并且UE 236可以是由图1的人130携带的通信节点。
应用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基于参与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 235和UE 236)的位置进行分类,如下面的表1所示。例如,用于图2所示的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侧链路通信场景C。
表1
侧链路通信场景 UE 235的位置 UE 236的位置
A 超出基站210的覆盖范围 超出基站210的覆盖范围
B 在基站210的覆盖范围内 超出基站210的覆盖范围
C 在基站210的覆盖范围内 在基站210的覆盖范围内
D 在基站210的覆盖范围内 在基站210的覆盖范围内
同时,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 235和UE 236)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可以如下配置。
图4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用户平面协议栈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如图4所示,左侧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右侧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用于UE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表1的侧链路通信场景A至侧链路通信场景D中的一个。UE 235和UE 236中的每一个的用户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物理(PHY)层、介质接入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可以使用PC5接口(例如,PC5-U接口)来执行。层-2标识符(ID)(例如,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可以用于侧链路通信,并且层2-ID可以是为V2X通信(例如,V2X服务)配置的ID。另外,在侧链路通信中,可以支持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操作,并且可以支持RLC确认模式(RLC AM)或RLC未确认模式(RLC UM)。同时,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例如,UE 235和UE 236)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如下配置。
图5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并且图6是示出执行侧链路通信的UE的控制平面协议栈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框图。如图5和图6所示,左侧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右侧UE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用于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的场景可以是表1的侧链路通信场景A至侧链路通信场景D中的一个。图5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是用于广播信息(例如,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发送和接收的控制平面协议栈。
图5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PHY层、MAC层、RLC层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可以使用PC5接口(例如,PC5-C接口)来执行。图6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是用于一对一侧链路通信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图6所示的控制平面协议栈可以包括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PC5信令协议层。
同时,在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中使用的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PSS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在UE(例如,UE 235或UE 236)中进行配置。PSC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SCI),并且还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在UE(例如,UE 235或UE 236)中进行配置。
PSDCH可以用于发现过程。例如,可以通过PSDCH发送发现信号。PSBCH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广播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另外,可以在UE 235与UE 236之间的侧链路通信中使用解调参考信号(DM-RS)、同步信号等。同时,可以将侧链路发送模式(TM)分类为侧链路TM1至侧链路TM 4,如下面的表2所示。
表2
侧链路TM 描述
1 使用由基站调度的资源发送
2 UE自主发送而无需基站调度
3 在V2X通信中使用由基站调度的资源发送
4 在V2X通信中UE自主发送而无需基站调度
当支持侧链路TM 3或侧链路TM 4时,UE 235和UE 236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由基站210配置的资源池来执行侧链路通信。资源池可以被配置用于侧链路控制信息和侧链路数据中的每一个。
可以基于RRC信令过程(例如,专用RRC信令过程、广播RRC信令过程等)来配置用于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可以通过广播RRC信令过程来配置用于接收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当支持侧链路TM 3时,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过程来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具体地,可以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经由由基站210调度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
当支持侧链路TM 4时,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来配置用于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具体地,可以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经由由UE(例如,UE 235或UE 236)自主选择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控制信息。
当支持侧链路TM 3时,可以未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具体地,可以经由由基站210调度的资源来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当支持侧链路TM 4时,可以通过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来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具体地,可以在由专用RRC信令过程或广播RRC信令过程配置的资源池内经由由UE(例如,UE 235或UE 236)自主选择的资源来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
在下文中,将描述在支持上述V2X通信的通信系统(例如,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即使当描述了要在通信节点中的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例如,信号的发送或接收)时,对应的第二通信节点也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在第一通信节点处执行的方法对应的方法(例如,信号的接收或发送)。换句话说,当描述第一车辆的操作时,对应的第二车辆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与第一车辆的操作对应的操作。相对照地,当描述第二车辆的操作时,对应的第一车辆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于第二车辆的操作对应的操作。在下面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车辆的操作可以是位于车辆中的通信节点的操作。
将描述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而且可以应用于不同侧链路数据的发送操作。在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重新)发送可以表示发送或重发。
图7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7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基站可以被配置为生成用于侧链路通信的配置信息(在下文中,称为“侧链路配置信息”)(S701)。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是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或盲(重新)发送的配置信息。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面的表3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表3
Figure BDA0002634012750000181
Figure BDA0002634012750000191
预留指示符可以被称为“sl-MultiReserveResource”。预留指示符的大小可以是1位。设置为“0”的预留指示符可以指示不允许多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的配置(例如,预留)。设置为“1”的预留指示符可以指示允许多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的配置(例如,预留)。当预留指示符被设置为“1”时,SCI可以包括关于多个侧链路资源的调度信息。具体地,侧链路资源可以指代物理资源(例如,时间资源、频率资源)。
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被称为“sl-MaxNumPerReserve”。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被预先配置为可以预留的资源的数量的集合。例如,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被配置为{2,3,4,5}。具体地,SCI可以包括指示2、3、4和5中的一个的字段。可选地,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一个值。例如,设置为“2”的“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可以预留两个(例如,多达两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并且设置为“3”的“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可以预留三个(例如,多达三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包括用于初始发送的侧链路资源(例如,PSSCH)的侧链路资源的数量。可选地,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除了用于初始发送的侧链路资源之外的侧链路资源(例如,用于重发的侧链路资源)的数量。
预留资源周期性可以被称为“SL-ResourceReservePeriod”。预留资源周期性可以被预先配置为候选周期性的集合。例如,预留资源周期性可以被配置为{1ms,2ms,4ms,5ms}的集合或{1ms,2ms,3ms,4ms,5ms,6ms,7ms,8ms,9ms,10ms}的集合。在这种情况下,SCI可以包括指示候选周期性中的一个周期性的字段。可选地,预留资源周期性可以指示一个值。例如,当预留资源周期性指示2毫秒(ms)时,侧链路资源的周期性(例如,连续PSSCH的周期性、PSCCH和PSSCH的周期性或连续PSCCH的周期性)可以是2ms。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索引可以被预先配置为可用的MCS等级的集合。例如,MCS索引可以被配置为{0,1,2,3}的集合。具体地,SCI可以包括指示0、1、2和3中的一个的字段。可选地,MCS索引可以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一个MCS索引。
可以基于由预留资源的数量指示的值来配置RV信息。例如,当预留资源的数量指示可以配置两个侧链路资源时,由RV信息指示的RV模式可以是0或2。具体地,可以通过PSSCH#1发送根据RV 0的侧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PSSCH#2发送根据RV 2的侧链路数据。可选地,当预留资源的数量指示可以配置三个侧链路资源时,由RV信息指示的RV模式可以是0、2或3。可以通过PSSCH#1发送根据RV 0的侧链路数据,可以通过PSSCH#2发送根据RV 2的侧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PSSCH#3发送根据RV 3的侧链路数据。
HARQ指示符的大小可以是1位。设置为“0”的HARQ指示符可以指示在侧链路通信中未执行HARQ反馈操作。设置为“1”的HARQ指示符可以指示在侧链路通信中执行HARQ反馈操作。
表3中描述的信息元素可以是小区特定的信息元素、终端特定的(即,UE特定的)信息元素和/或资源池特定的信息元素。可选地,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面的表4而不是表3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表4
Figure BDA0002634012750000211
盲(重新)发送模式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预留指示符、预留资源的数量、预留资源周期性、MCS索引、RV信息和HARQ指示符。包括在每个盲(重新)发送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中的每一个可以指示一个值。例如,在盲(重新)发送模式#1中,可以将预留资源的数量设置为2,可以将预留资源周期性设置为1ms,并且可以将MCS索引设置为0。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盲(重新)发送模式(例如,盲(重新)发送模式#1至盲(重新)发送模式#4)。具体地,SCI可以包括指示盲(重新)发送模式#1至盲(重新)发送模式#4中的一个的字段。可选地,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一个盲(重新)发送模式。
表4中列出的盲(重新)发送模式可以是小区特定的盲(重新)发送模式、终端特定的盲(重新)发送模式和/或资源池特定的盲(重新)发送模式。盲(重新)发送模式可以被映射到基站的覆盖范围或具体度量(例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可以为基站的每个覆盖范围配置盲(重新)发送模式。例如,当基站的覆盖范围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盲(重新)发送模式#4。当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盲(重新)发送模式#3。另外,可以为每个CQI配置盲(重新)发送模式。例如,当CQI大于或等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盲(重新)发送模式#2。当CQI小于阈值时,可以使用盲(重新)发送模式#1。
同时,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包括表3或表4中描述的信息元素的高层消息(S702)。高层消息可以包括系统信息(例如,系统信息块(SIB)和/或RRC消息)。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高层消息,并且识别包括在高层消息中的侧链路配置信息。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表3中描述的信息元素或表4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当使用侧链路TM#1或侧链路TM#3时(例如,当基于基站的调度执行侧链路通信时),基站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包括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所必需的信息元素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S703)。DCI可以包括下面的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表5
Figure BDA0002634012750000231
Figure BDA0002634012750000241
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基于侧链路配置信息来确定包括在D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当包括在侧链路配置信息中的预留资源的数量被配置为{2,3,4,5}的集合时,包括在DCI中的“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2、3、4和5中的一个。具体地,指示包括在DCI中的预留资源的数量的字段的大小可以是2位。当包括在侧链路配置信息中的预留资源周期性被配置为{1ms,2ms,4ms,5ms}的集合时,包括在DCI中的预留资源周期性可以指示1ms、2ms、4ms和5ms中的一个。指示包括在DCI中的预留资源周期性的字段的大小可以是2位。
当包括在侧链路配置信息中的MCS索引是0、1、2或3时,包括在DCI中的MCS索引可以指示0、1、2和3中的一个。具体地,指示包括在DCI中的MCS索引的字段的大小可以是2位。当侧链路配置信息指示盲(重新)发送模式#1至盲(重新)发送模式#4时,包括在DCI中的盲(重新)发送模式可以指示盲(重新)发送模式#1至盲(重新)发送模式#4中的一个。指示包括在DCI中的盲(重新)发送模式的字段的大小可以是2位。
第一终端可以是发送侧链路数据的源终端,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接收侧链路数据的目的地终端。具体地,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将DCI发送到第一终端(S704)。可以经由PDCCH将DCI从基站发送到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DCI,并且可以被配置为识别包括在D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包括在DCI中包括的信息元素的SCI(S705)。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706)。在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终端可以指代包括第二终端的多个终端。可以经由PSCCH将SCI从第一终端发送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SCI,并且可以被配置为识别包括在S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同时,当使用侧链路TM#2或侧链路TM#4时(例如,当支持UE自主发送时),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在不接收DCI的情况下生成包括发送和接收侧链路数据所需的信息元素的SCI(S705)。具体地,可以省略步骤S703和步骤S704。SCI可以包括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包括在SCI中的信息元素可以与上述DCI生成方法相同或相似地确定。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706)。可以经由PSCCH将SCI从第一终端发送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SCI,并且可以被配置为识别包括在S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当使用侧链路TM#1至侧链路TM#4中的一个时,第一终端可以使用由SCI指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PSSCH#1)来将侧链路数据发送到第二终端(S707)。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对由SCI指示的侧链路资源执行监视操作来从第一终端接收侧链路数据。在步骤S707中发送和接收的侧链路数据可以是初始侧链路数据。
当支持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例如,盲重发操作)时(例如,当SCI指示支持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例如,盲重发操作)时),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由SCI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SCH#n)将重发侧链路数据#n发送到第二终端(S708)。具体地,n可以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对由SCI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侧链路资源(例如,PSSCH#n)执行监视操作来从第一终端接收重发侧链路数据。作为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在步骤S707和步骤S708中发送不同的侧链路数据。换句话说,第一终端可以通过使用由SCI指示的侧链路资源将不同的侧链路数据发送到第二终端。
图8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8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步骤S801至步骤S808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8相同。步骤S805和步骤S806中的第一SCI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5和步骤S706中的SCI相同。可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例如,盲重发过程)。可以通过第一SCI来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在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期间,基站和/或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
当基站确定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时,基站可以被配置为通过高层消息(例如,系统信息和/或RRC消息)、MAC消息(例如,MAC控制元素(CE))和PHY层消息(例如,DCI)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将指示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的信息发送到第一终端(S809)。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指示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的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具体地,可以省略步骤S809。
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第二SCI以指示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S810)。第二SCI可以用于释放由第一SCI分配的侧链路资源。换句话说,多个SCI可以用于侧链路通信。具体地,第一SCI可以是“第一阶段SCI”,并且第二SCI可以是“第二阶段SCI”。第二SCI可以包括HARQ处理ID、新数据指示符(NDI)和RV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指示停止侧链路重发过程的第二SCI可以不包括用于发送新侧链路数据(例如,PSSCH)的信息(例如,调度信息)。
第二SCI可以包括指示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的信息(在下文中,称为“侧链路停止指示符”)。侧链路停止指示符可以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反馈信息(例如,启用或禁用HARQ反馈过程的信息)相关联。HARQ反馈信息可以参考HARQ处理ID。例如,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处理ID可以用作侧链路停止指示符。
可选地,包括在第二SCI中的NDI可以用作侧链路停止指示符。具体地,当禁用HARQ反馈过程时,包括在第二SCI中的NDI可以用作侧链路停止指示符。可选地,可以将上述方法的组合用作侧链路停止指示符。例如,当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处理ID(例如,HARQ反馈信息)被设置为第一值,并且包括在第二SCI中的NDI被设置为第二值时,第一值和第二值的组合可以用作侧链路停止指示符。
当包括在分配给终端的资源池的配置信息中的信息元素指示允许盲(重新)发送操作时,可以将盲(重新)发送操作设置为对应的资源池中的默认(重新)发送操作。具体地,可以不在对应的资源池中执行HARQ反馈过程。因此,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反馈信息可以用于表达侧链路停止指示符。
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811)。可以经由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来发送第二SCI。当经由PSSCH发送第二SCI时,通过其发送第二SCI的PSSCH可以是由第一SCI调度的PSSCH。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SCI,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或信息元素的组合来识别侧链路停止指示符。当第二SCI包括侧链路停止指示符时,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需要停止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因此,第二终端可以不执行侧链路数据接收操作,并且可以释放为侧链路数据重发过程配置的侧链路资源。另外,第一终端可以在发送第二SCI之后不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操作,并且可以释放为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配置的侧链路资源。
图9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9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步骤S901至步骤S908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8相同。步骤S905和步骤S906中的第一SCI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5和步骤S706中的SCI相同。可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例如,盲重发过程)。可以通过第一SCI来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在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期间,可能有必要改变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配置信息。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频率资源分配、时间资源分配、预留资源的数量、预留资源周期性、MCS索引和RV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具体地,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指示剩余发送的数量。
在发送重发侧链路数据#n之后(例如,在步骤S908之后),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需要改变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配置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甚至在步骤S908之前也确定需要改变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配置信息。
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重新配置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配置信息,并且生成包括用于侧链路数据的重发的重配置信息(在下文中,称为“侧链路重配置信息”)的第二SCI(S910)。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侧链路资源(例如,PSCCH和/或PSSCH)将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911)。当经由PSSCH发送第二SCI时,通过其发送第二SCI的PSSCH可以是由第一SCI调度的PSSCH。
可以由与高层消息(例如,系统信息和/或RRC消息)相关联的第二SCI来指示侧链路重配置信息。例如,可以在由高层信令消息指示的侧链路配置信息(例如,侧链路原始配置信息)内配置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侧链路重配置信息。具体地,高层消息可以是与在步骤S902中发送的高层消息(例如,系统信息和/或RRC消息)无关的高层消息,并且可以在步骤S910之前从基站发送。用于重新配置侧链路配置信息的高层消息可以包括表3或表4中描述的信息元素。可选地,可以由第二SCI指示侧链路重配置信息,而与高层消息无关。
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SCI,并且识别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侧链路重配置信息。可以使用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侧链路重配置信息来执行步骤S911之后的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例如,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包括在第二SCI而不是第一SCI中的侧链路重配置信息来将重发侧链路数据#n+1发送到第二终端(S912)。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使用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侧链路重配置信息来接收重发侧链路数据#n+1。
图10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10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步骤S1001至步骤S1008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8相同。步骤S1005和步骤S1006中的第一SCI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5和步骤S706中的SCI相同。可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例如,盲重发过程)。可以通过第一SCI来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
可以基于SCI(例如,第一SCI)来执行第一终端与多个终端之间的侧链路通信,并且多个终端中的一些终端可以不接收SCI。具体地,可以不执行一些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侧链路通信。为了解决该问题,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重复发送SCI(例如,相同的SCI)。SCI可以根据预设周期性被重复地发送。用于SCI的重复发送的预设周期性可以包括在步骤S1002的侧链路配置信息中。可选地,在步骤S1006中,用于SCI的重复发送的预设周期性可以包括在第一SCI中。
当预设周期性为2时,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在两次发送侧链路数据(例如,PSSCH)之后再次发送SCI。例如,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在步骤S1008之后生成第二SCI(S1009),并且发送所生成的第二SCI(S1010)。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可以与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信息元素相同。可选地,第二SCI可以包括在第一SCI中包括的所有信息元素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可选地,第二SCI可以包括不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第二SCI可以包括指示直到步骤S1009的侧链路数据的完成(重新)发送的数量的信息和/或指示在步骤S1010之后的侧链路数据的剩余(重新)发送的数量的信息。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可以与高层信令相关联。
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SCI。例如,尚未接收到第一SCI的终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第二SCI。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执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侧链路通信。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发送重发侧链路数据#2(S1011)。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从第一终端接收重发侧链路数据#2。另外,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发送重发侧链路数据#3(S1012)。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从第一终端接收重发侧链路数据#3。
图11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11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步骤S1101至步骤S1108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8相同。步骤S1105和步骤S1106中的第一SCI可以与图7所示的步骤S705和步骤S706中的SCI相同。可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例如,盲重发过程)。可以通过第一SCI来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信息元素n次重复发送侧链路数据。具体地,n可以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此后,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包括指示附加重复发送的信息的第二SCI(S1109),并且将所生成的第二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1110)。例如,第二SCI可以包括指示侧链路数据的n次重复发送的信息元素。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处理ID、NDI或RV信息可以指示侧链路数据的附加重复发送。可选地,包括在第二SCI中的HARQ处理ID、NDI和RV信息中的两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的组合可以指示侧链路数据的附加重复发送。
第二SCI可以不指示侧链路数据的重复发送的数量。换句话说,第二SCI可以包括指示在没有重复发送的数量的情况下附加地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复发送的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由第一SCI指示的重复发送的数量(例如,预留资源的数量)发送由第二SCI指示的侧链路数据。换句话说,第二SCI可以指示附加地执行侧链路数据的重复发送,并且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信息元素来执行由第二SCI指示的侧链路数据的重复发送。
根据第二SCI,侧链路数据可以重复发送附加n次。换句话说,必要时,第一终端可以使用第二SCI增加侧链路数据的重复发送的数量。另外,第二SCI还可以包括频率资源分配、时间资源分配、预留资源的数量、预留资源周期性、MCS索引和RV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可以与包括在第一SCI中的信息元素不同地配置。例如,由第二SCI指示的时间资源分配可以与由第一SCI指示的时间资源分配不同,并且由第二SCI指示的预留资源的数量可以与由第一SCI指示的预留资源的数量不同。
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SCI,并且识别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例如,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识别附加地重复发送侧链路数据。另外,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识别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侧链路配置信息。可以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执行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侧链路通信。例如,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将侧链路数据(例如,重发侧链路数据#n+1至重发侧链路数据#2n)重发到第二终端(S1111、S1112)。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在第二SCI中的信息元素来接收重发侧链路数据(例如,重发侧链路数据#n+1至重发侧链路数据#2n)。
图11所示的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可以与图9所示的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组合,并且可以使用组合的方法。在图8至图1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定义具有一种或多种用途的公共SCI。包括在公共SCI中的信息元素可以根据用途而变化。可以根据用途配置新SCI格式。当在图10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周期性地发送SCI时,SCI中的每一个的用途可以是不同的,并且具有不同用途的SCI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信息元素。
同时,为了满足URLLC要求(例如,低延迟要求和/或高可靠性要求),可以使用前述(重新)发送过程(例如,盲(重新)发送过程)。当为了公共安全需要发送侧链路数据时,可以使用上述(重新)发送过程(例如,盲(重新)发送过程)。可以以单播方案、广播方案和/或群播方案来(重新)发送侧链路数据。可以基于表3、表4或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来(重新)发送侧链路数据。SCI可以包括表3、表4或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并且可以通过由SCI指示的侧链路资源(例如,PSSCH)来(重新)发送侧链路数据。
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用于发送其他侧链路数据的调度的资源或感测的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数据(例如,其他侧链路数据)。具体地,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对应的资源发送侧链路数据而无需由SCI进行调度。在发送侧链路数据之后,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包括对应的侧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SCI。换句话说,可以在发送由对应的SCI调度的侧链路数据之后发送SCI。具体地,可以预先配置调度的资源或感测的资源中的侧链路数据的发送类型和/或发送模式。可以通过使用配置表预定义侧链路数据的发送类型和/或发送模式,并且基站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高层消息、MAC消息和PHY层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将配置表的信息通知给终端。上述操作可以如下执行。
图12是示出通信系统中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方法的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序列图。如图12所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基站可以是图2所示的基站210,第一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5,并且第二终端可以是图2所示的UE 236。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可选地,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位于基站的覆盖范围之外。基站、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的每一个可以被配置为与图3所示的通信节点300相同或相似。第一终端和/或第二终端可以支持图4至图6所示的协议栈。
基站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资源池。例如,基站可以配置类型1资源池和类型2资源池。类型1资源池可以是允许发送高优先级侧链路数据(例如,URLLC数据、公共安全数据)的资源池。URLLC数据可以是根据URLLC要求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并且公共安全数据可以是根据公共安全要求发送的侧链路数据。可以在不由类型1资源池中的SCI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发送具有高优先级的侧链路数据。例如,可以使用为类型1资源池中的其他侧链路数据(例如,低优先级侧链路数据)分配的资源来发送高优先级侧链路数据。可以根据类型1资源池中的预先配置的发送模式(例如,发送类型)来发送具有高优先级的侧链路数据。
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指示在未由SCI调度的情况下允许侧链路数据发送的信息、优先级信息(例如,可以在未由SCI调度的情况下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使用信息(例如,可以在未由SCI调度的情况下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使用)、SCI信息(例如,通过其发送包括先前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SCI的资源的信息)以及发送模式信息。例如,SCI信息可以包括在发送最后的侧链路数据的时间(例如,发送开始时间或发送结束时间)与发送SCI的时间(例如,发送开始时间或发送结束时间)之间的偏移,或者在接收包括资源池的配置信息的侧链路配置信息的时间(例如,接收开始时间或接收结束时间)与发送SCI的时间(发送开始时间或发送结束时间)之间的偏移。此外,类型1资源池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表3或表4中描述的信息元素。
类型2资源池可以是不允许发送未由SCI调度的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类型2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不允许发送未由SCI调度的侧链路数据的信息。此外,类型2资源池的信息还可以包括表3或表4中描述的信息元素。可以独立于类型1资源池来配置类型2资源池。
基站可以被配置为生成包括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和/或类型2资源池的配置信息的侧链路配置信息(S1201)。基站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高层消息、MAC消息和PHY层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来将侧链路配置信息通知给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S1202)。另外,可以在步骤S1202之后重新配置侧链路配置信息。具体地,可以通过使用高层消息、MAC消息和PHY层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来将侧链路重配置信息发送到终端(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侧链路配置信息(或侧链路重配置信息),并且基于接收到的侧链路配置信息(或侧链路重配置信息)执行侧链路通信。例如,当要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与由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指示的优先级匹配时,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将侧链路数据发送到第二终端而无需通过SCI进行调度(S1203、S1204)。具体地,侧链路数据可以重复发送n次。第一终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使用为发送其他侧链路数据(例如,具有较低优先级的侧链路数据)调度的资源、感测的资源或类型1资源池内的任意资源来发送侧链路数据。可以根据由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指示的发送模式来发送侧链路数据。
在完成侧链路数据的(重新)发送之后(例如,在步骤S1204之后),第一终端可以生成包括在步骤S1203和步骤S1204中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SCI(S1205),并且可以将SCI发送到第二终端(S1206)。SCI可以包括表5中描述的信息元素。例如,包括在SCI中的优先级可以指示在步骤S1203和步骤S1204中发送的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包括在SCI中的频率资源分配可以指示在步骤S1203和步骤S1204中已经通过其发送侧链路数据的频率资源。包括在SCI中的时间资源分配可以指示在步骤S1203和步骤S1204中已经通过其发送侧链路数据的时间资源。
同时,当侧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时,或者当第二终端在类型1资源池中操作时,第二终端可以被配置为在类型1资源池中执行监视操作,并且将通过监视操作获得的信号存储在缓冲器中。当从第一终端接收SCI时,第二终端可以通过基于包括在SCI中的信息元素对存储在缓冲器中的信号进行解码来获得侧链路数据。可以通过由侧链路配置信息指示的资源来接收SCI。当第二终端无法从第一终端获得侧链路数据时,可以执行用于对应的侧链路数据的重发过程。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被实现为可由各种计算机执行并且被记录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或其组合。记录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指令可以针对本公开具体设计和配置,或者可以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和可用的。
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诸如ROM、RAM和闪存的硬件装置,该硬件装置被具体配置为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由例如编译器制成的机器代码,以及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语言代码。以上示例性硬件装置可以被配置为用作至少一个软件模块以执行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反之亦然。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将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第二终端,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信息;
由所述处理器将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操作的信息和指示新数据指示符的信息;并且
由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与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执行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侧链路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在发送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之前,由所述处理器从基站接收高层消息,所述高层消息包括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所述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和指示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配置的所述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基于由高层消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物理资源由所述第一终端自主地确定而无需调度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处理器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基于由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并且所述侧链路数据通过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物理资源重复地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还包括指示符,所述指示符请求停止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所述侧链路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用于所述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反馈操作的信息和指示所述新数据指示符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的组合请求停止所述侧链路通信。
9.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将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第二终端,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用于侧链路通信的原始配置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由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原始配置执行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侧链路通信;
当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配置改变时,由所述处理器将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改变后的配置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并且
由所述处理器基于由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所述改变后的配置执行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侧链路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处理器从基站接收高层消息,其中,基于包括在所述高层消息中的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是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指示所述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所述侧链路通信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处理器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基于由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来配置包括在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用于调度侧链路数据的重发操作,并且所述侧链路数据通过由所述第一侧链路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侧链路控制信息中的每一个指示的物理资源重复地发送。
14.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
由处理器从基站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类型1资源池的配置信息;
由所述处理器通过使用所述类型1资源池中的物理资源将第一侧链路数据发送到第二终端而无需通过侧链路控制信息进行调度;并且
由所述处理器将包括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的侧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类型1资源池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指示允许发送未由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信息、指示在未由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的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发送模式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类型1资源池是允许发送未由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资源池,并且将所述类型1资源池与不允许发送未由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调度的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类型2资源池区分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是高层消息、介质接入控制控制元素消息或物理层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物理资源是为第二侧链路数据调度的物理资源,并且所述第二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低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优先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元素:指示用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时间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频率资源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所述物理资源的周期性的信息、指示用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所述物理资源的数量的信息以及指示用于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在从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时间或发送所述第一侧链路数据的时间起的预先配置的偏移之后发送所述侧链路控制信息。
CN202010822795.XA 2019-08-16 2020-08-14 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2399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7915P 2019-08-16 2019-08-16
US62/887,915 2019-08-16
KR1020200081111A KR20210021259A (ko) 2019-08-16 2020-07-01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데이터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20-0081111 2020-07-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9624A true CN112399624A (zh) 2021-02-23

Family

ID=7208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2795.XA Pending CN112399624A (zh) 2019-08-16 2020-08-14 一种通信系统中第一终端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8141B2 (zh)
EP (2) EP3780674B1 (zh)
CN (1) CN1123996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031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371B (zh) 2017-01-05 2023-08-29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资源预留
EP4021131A4 (en) * 2019-11-14 2023-09-06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979235B2 (en) * 2020-05-15 2024-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BR112023000698A2 (pt) * 2020-07-23 2023-02-07 Apple Inc Sistemas e métodos para fornecer informações de sistema por meio de retransmissão de ue para rede
US11570829B2 (en) * 2020-12-09 2023-01-31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WO2022188122A1 (en) * 2021-03-12 2022-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e) for another ue
EP4367978A1 (en) 2021-07-06 2024-05-15 Sierra Wireless, U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92098B2 (en) * 2015-07-15 2019-11-26 Nec Corpor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7171908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Intel Corporation Geo-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vehicle-to-vehicle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EP3619989A4 (en) * 2017-05-05 2020-11-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ISPLAY
WO2018201679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半持续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0931426B2 (en) * 2017-08-10 2021-02-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feedback
CN111769928B (zh) * 2018-03-21 2023-05-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432369B2 (en) * 2018-06-19 2022-08-30 Apple Inc. Reference signal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5G-NR wireless systems
CN112640341B (zh) * 2018-08-09 2024-04-1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在覆盖范围内场景下和覆盖范围外场景下的侧链中的harq
WO2020092939A1 (en) * 2018-11-02 2020-05-07 Intel Corporation Sidelink collision avoidance, harq feedback, and csi acquisition
WO2020136855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
US11496246B2 (en) * 2019-01-10 2022-11-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operat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sidelink
KR20210115038A (ko) * 2019-01-22 2021-09-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psfch를 전송할 슬롯을 결정하는 방법
US11229042B2 (en) * 2019-02-12 2022-01-18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communicating multi-stage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452078B2 (en) * 2019-02-22 2022-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356979B2 (en) * 2019-04-24 2022-06-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V2X sidelink HARQ procedure
EP3949631B1 (en) * 2019-05-02 2023-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89336B2 (en) * 2019-05-03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reservation
KR20200145212A (ko) * 2019-06-21 2020-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33031A1 (zh) * 2021-05-07 2022-1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92053A1 (en) 2023-06-07
EP3780674B1 (en) 2023-03-08
EP3780674A2 (en) 2021-02-17
US11558141B2 (en) 2023-01-17
US20210050931A1 (en) 2021-02-18
EP3780674A3 (en) 202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2502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10099366B (zh) 通信节点的运行方法
US111910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resource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87211B (zh) V2x通信系统中用异构rat收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EP378067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139323B (zh) 在支持v2x的通信系统中进行负载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11576166B2 (en)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resource occupancy stat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202201916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distribu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carrier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CN111132036B (zh) 在侧链路通信中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81204B (zh) 通信系统中基于用户设备速度配置侧链路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EP37234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figuring bandwidth par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EP403741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sidelink resourc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09997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delink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5223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의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23173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ging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KR20220057457A (ko) 사이드링크 릴레이 통신에서 링크 복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21002371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들의 설정 방법
KR2021002371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자원의 예약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16751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EP420336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transmission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6602028A (zh) 用于侧链路通信中的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