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6013A -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6013A
CN112396013A CN202011341387.9A CN202011341387A CN112396013A CN 112396013 A CN112396013 A CN 112396013A CN 202011341387 A CN202011341387 A CN 202011341387A CN 112396013 A CN112396013 A CN 1123960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information
person
display device
spe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1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cheng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1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60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6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60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3Querying
    • G06F16/532Query formulation, e.g. graphical 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3Querying
    • G06F16/538Presentation of query res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本发明通过摄像装置内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出发言人员并进行显示响应,在丰富摄像装置功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发言人员的准确识别显示。

Description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行业、各种技术的发展。会议系统则是依据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会议系统除了广泛应用于企业内部会议外,还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等。会议系统中通常设置有摄像头和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摄像头用于拍摄会议环境中的人物进行展示,数据处理设备用于对会议数据进行处理,如识别参会人员和发言人员等。
当前对发言人员的识别通常通过闻声定位的方式进行,先确定声源,再获取声源处的人脸识别为发言人员。对于参会人员众多的会议,声源处的可能聚集多个参会人员,如此一来,难以区分谁是真正的发言人员,导致发言人员的识别和显示响应不准确。同时,设置专门的数据处理设备进行会议数据的处理,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了数据处理的成本。
因此,如何以低成本从众多的参会人员中准确的识别出发言人员进行显示响应,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以低成本从众多的参会人员中准确的识别出发言人员的人脸进行显示响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所述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可选地,所述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的步骤包括:
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每一所述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得到每一所述人员的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
将各所述人员的匹配项数分别和预设阈值对比,将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发言人员为多个,则获取所述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多个发言人员人脸图像放大后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中分别显示。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发言人员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则将该人员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
可选地,所述实时采集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人脸样本数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
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人脸识别模型。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还包括声纹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语音指令时,根据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声纹信息,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语音指令有效,则获取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
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待机。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下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请求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请求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有效;
若所述下载请求有效,则对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信息进行下载;
若所述下载请求无效,则基于所述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启动所述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并基于所述热成像仪模块检测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所述人员的体温;
生成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温度调节指令发送到温度调控设备,以基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将各所述人员的体温分别与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并在各所述体温中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目标体温时,输出警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所述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可选地,所述调用模块还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每一所述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得到每一所述人员的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
确定单元,用于将各所述人员的匹配项数分别和预设阈值对比,将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发言人员为多个,则获取所述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多个发言人员人脸图像放大后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中分别显示。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若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发言人员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则将该人员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样本数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
训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人脸识别模型。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还包括声纹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语音指令时,根据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声纹信息,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有效;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语音指令有效,则获取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待机。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下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请求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请求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有效;
下载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载请求有效,则对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信息进行下载;
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载请求无效,则基于所述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并基于所述热成像仪模块检测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所述人员的体温;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温度调节指令发送到温度调控设备,以基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对比模块,用于将各所述人员的体温分别与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并在各所述体温中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目标体温时,输出警示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步骤。
【有益效果】
本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先由摄像装置实时采集该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再调用摄像装置中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采集的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该项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进而获取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其中,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为预先设置表征处于发言状态的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模型识别出人脸信息与该发言状态信息匹配,则说明具有该人脸信息的人员处于发言状态,故将该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并获取其人脸图像进行放大显示,由放大显示的人脸图像将发言人员区别于其他人员,实现通过多个人员的人脸信息,准确识别出发言人员的人脸进行放大显示的响应。避免通过声源识别发言人员过程中,因人员聚集而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发言人员识别显示准确性的提高。此外,本申请发言人员仅通过摄像装置即可实现识别显示的响应,避免同时设置摄像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有利于数据处理成本的降低。在丰富摄像装置功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发言人员的准确识别和显示响应。
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是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又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步骤编号(字母或数字编号)来指代某些具体的方法步骤,仅仅是出于描述方便和简洁的目的,而绝不是用字母或数字来限制这些方法步骤的顺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明了,相关方法步骤的顺序,应由技术本身决定,不应因步骤编号的存在而被不适当地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本实施例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应用于摄像装置,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通过摄像装置对会议中或培训学习中的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其中发言的人员并显示响应。并且,摄像装置可以搭配单独的显示装置使用,如搭配液晶显示屏,通过液晶显示屏对参与的各人员,以及识别的发言人员显示;此外,也可搭配移动终端使用,如搭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对参与的各人员,以及识别的各发言人员显示。但无论是单独的显示装置还是移动终端,摄像装置均需要与摄像装置建立通信连接,通过通信连接,将拍摄的各人员的人脸图像,以及识别的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传输到显示装置或移动终端显示,以体现会议或培训学习的参与人员,以及当前的发言人员。
具体地,摄像装置包含有用于对外拍摄的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采集,该摄像范围可以是企业的会议室,其中的各人员为参与会议的参会人员,也可以是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室,其中的各人员为参与学习的学员,具体可依据需要设定不同的用途,对此不作限制。并且,所采集的人脸信息可以是包含眼睛、鼻子、嘴唇的完整人脸信息,也可以是仅包含人脸中嘴唇部位的信息,具体可依据摄像头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设定。
步骤S200,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进一步地,摄像装置内部预先部署有人脸识别模型,该人脸识别模型用于识别人脸信息所来源的人员是否处于发言状态,在通过摄像装置采集用于识别发言人员的人脸信息前由大量的人脸样本数据训练得到。具体地,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步骤a1,获取人脸样本数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
步骤a2,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人脸识别模型。
更进一步地,为了通过人脸识别模型对人员是否处于发言进行识别,获取大量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两类样本数据共同形成人脸样本数据。其中,对于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可先获取不同大众的说话视频,再从说话视频中截取出多张包含嘴唇位置的信息作为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对于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则直接获取大众静态下的图像即可。
进一步地,将人脸样本数据传输到初始模型中,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通过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的多次迭代训练,初始模型收敛得到对人脸识别的二分类模型,即获得人脸识别模型。对于不同的人脸图像,经人脸识别模型识别输出不同的识别结果;如对于处于说话状态的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输出的识别结果为1,而对于非处于说话状态的人员的人脸图像,所输出的识别结果为0。通过不同的输出结果,来体现人员是否处于发言状态。
更进一步地,在通过摄像头采集到各人员的人脸信息后,对该类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进行调用,以由人脸识别模型对所采集的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各人员的人脸信息中与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该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其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为表征人脸信息对应的发言人员处于发言状态的信息,若人脸信息与该类发言状态信息匹配,则说明人脸信息所来源的人员可能处于发言状态,而将该人脸信息标识为目标人脸信息;而若人脸信息与该类发言状态信息不匹配,则说明人脸信息所来源的人员可能处于非发言状态,而不对该人脸信息标识处理。
并且,人脸信息与发言状态信息之间的匹配性,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表示。设定表征相似程度高的预设值,若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高于该预设值,表征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较高,则判定两者匹配。反之,若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不高于该预设值,表征两者之间的相似程度较低,则判定两者不匹配。
步骤S300,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进一步地,在从各人员中确定出发言人员后,则对该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获取。该人脸图像可以是通过摄像头实时拍摄获取,以展现发言人员的发言状态;也可以是预先将各人员的人脸图像录入到摄像装置中,通过识别所录入各人员的人脸图像中与发言人员匹配的人脸图像来获取。此后,将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后的人脸图像传输到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若摄像装置搭配单独的显示装置使用,则将放大的人脸图像传输到该显示装置显示;若摄像装置搭配移动终端使用,则将放大的人脸图像传输到移动终端的显示装置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各人员中除发言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同样获取各自的人脸图像传输到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显示。通过仅对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将该人脸图像对应的人员识别为发言人员;在展示所有参与人员的同时,将发言人员和其他人员进行区分。
可理解地,各人员中可能存在同时多人发言的情形,此时,各人员的人脸信息中存在多个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的人脸信息。每一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均为发言人员,对应有各自的人脸图像,从而需要对多张人脸图像放大显示。因此,获取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0,若所述发言人员为多个,则获取所述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多个发言人员人脸图像放大后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中分别显示。
进一步地,判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是否为多项,若为多项,则确定的发言人员为多个,说明存在同时多人发言的情形。此时,对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进行获取,并将多个人脸图像放大后分别传输到显示装置中并列显示。其中,对人脸图像的放大操作,可依据预先设定的尺寸比例放大。如设定对非发言的各人员的人脸图像以尺寸比例a显示,对于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则可以以2a的尺寸比例显示。若经确定仅单项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说明当前仅某一人员发言。此时,获取该单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人脸图像放大处理后传输到显示装置中显示,实现发言者与非发言者的区分。
可理解地,会议或培训中的发言人员具有变化的特性,在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人员发言。因此,在识别出当前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后,继续获取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以在发言人员变化时,获取新的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具体地,将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b,若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发言人员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则将该人员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持续通过摄像装置采集其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模型对新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确定其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的人脸信息。若匹配的人脸信息变化,则说明发言人员变化,则获取变化后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显示装置。若匹配的人脸信息未变化,则显示装置对原人脸图像继续显示。并且,对于匹配的人脸信息变化的情况,原来的人脸信息不再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说明显示装置上显示的发言人员不再处于发言状态,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故将该人员的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由原来放大显示的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显示。其中,预设状态为预先设置用于对非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显示的尺寸比例,具体可依据显示装置的屏幕尺寸大小设定。
本实施例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中,先由摄像装置实时采集该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再调用摄像装置中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采集的各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该项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进而获取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其中,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为预先设置表征处于发言状态的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模型识别出人脸信息与该发言状态信息匹配,则说明具有该人脸信息的人员处于发言状态,故将该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并获取其人脸图像进行放大显示,由放大显示的人脸图像将发言人员区别于其他人员,实现通过多个人员的人脸信息,准确识别出发言人员的人脸进行放大显示的响应。避免通过声源识别发言人员过程中,因人员聚集而导致识别不准确的问题,有利于发言人员识别显示准确性的提高。此外,本申请发言人员仅通过摄像装置即可实现识别显示的响应,避免同时设置摄像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有利于数据处理成本的降低。在丰富摄像装置功能的同时,以低成本实现发言人员的准确识别和显示响应。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另一实施例。
该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另一实施例与上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像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的步骤包括:
步骤S210,调用预存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每一所述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得到每一所述人员的所述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
步骤S220,将各所述人员的匹配项数分别和预设阈值对比,将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本实施例的发言人员基于各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的项数确定。其中,连续时段为预先依据需求设定的时间范围,如设定为2秒、5秒等。同时,预先设定表征匹配项数多少的预设阈值,通过连续时段内达到预设阈值的匹配项数,来体现发言的连续性,避免单次匹配的不准确性。具体地,调用摄像装置内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每个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得到各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其中,每个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为先通过摄像头对每个人拍摄视频,再对视频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图像截取所得到的信息,体现每个人员在该连续时段内人脸的变化状态。
进一步地,调用人脸识别模型将每个人员的每项人脸信息进行识别,确定每项人脸信息是否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并对判定为匹配的项数进行计数统计,得到匹配项数。在每个人员在连续时段内所具有的多项人脸信息均识别完全,得到各人员的匹配项数。将每个人员的匹配项数均与预设阈值对比,判断每个人员的匹配项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大于预设阈值,则说明该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人脸信息大部分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该人员可能处于发言状态。在将各人员的匹配项数均与预设阈值对比后,即可确定各人员的匹配项数中所有大于预设阈值的匹配项数,将该类大于预设阈值的匹配项数设为目标匹配项数。进而查找各目标匹配项数所来源的人脸信息,具有查找得到的人脸信息的人员即处于发言状态,故而将该类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实现从各人员中确定出发言人员。
本实施例通过每个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的匹配项数,来确定发言人员。在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时,才将具有该类人脸信息的人员确定为目标人员,以避免人员偶然性的动作使得其人脸信息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匹配,而误识别为发言人员,确保了发言人员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提出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又一实施例,图2是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该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又一实施例与上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生物信息还包括声纹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当接收到语音指令时,根据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声纹信息,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有效;
步骤S500,若所述语音指令有效,则获取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
步骤S600,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
步骤S700,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待机。
本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设置通过语音控制与其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运行的功能。具体地,当摄像装置接收到语音指令时,先提取其中的声纹信息,并调用预先设置的参考声纹信息。进而将读取的声纹信息和参考声纹信息对比,判断语音指令的有效性。其中,预设设置的参考声纹信息为预先录入可对显示装置运行进行控制的人员的声纹信息。若经对比确定读取的声纹信息与参考声纹信息中的任一项声纹信息匹配,则说明该读取的声纹信息所来源的人员具有对显示装置运行进行控制的权限,故而判定语音指令有效。反之若经对比确定读取的声纹信息与参考声纹信息均不匹配,则说明读取的声纹信息所来源的人员不具有对显示装置运行进行控制的权限,故而判定语音指令无效,并针对语音指令反馈无效的提示信息。
更进一步地,对于有效的语音指令,则根据语音指令的类型,对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切换。其中,语音指令的类型包含开机类型和待机类型,分别用以控制显示装置开机和待机。具体地,在确定语音指令有效后,获取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其中,指令类型可通过识别语音指令中携带的语音信息确定,若经识别携带的语音信息中包含“开机”、“打开”等信息,则判定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若经识别携带的语音信息中包含“关机”、“待机”等信息,则判定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并且,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可通过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状态确定,由摄像装置向显示装置发送测试信息,若显示装置可正确返回回复信息,则说明两者之间的通信连接正常,判定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为开机;若显示装置未正确返回回复信息,则说明摄像装置与显示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异常,判定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未待机。
进一步地,若经确定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显示装置当前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通过开机类型的语音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待机的运行状态切换为开机的运行状态,即控制显示装置开机运行。若经确定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显示装置当前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通过待机类型的语音指令,将显示装置当前开机的运行状态切换为待机的运行状态,即控制显示装置待机。若指令类型对显示装置切换的状态与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一致,如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运行状态为开机,或者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运行状态为待机,则不对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切换,且输出无需切换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因与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可以是单独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内的显示装置,故本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的切换依据显示装置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单独的显示装置,运行状态的切换可以是将开机运行的状态切换为断电待机的状态,以及是将断电待机的状态切换为开机运行的状态。对于移动终端内的显示装置,运行状态的切换可以是将显示参与人员的状态切换为显示移动终端首页面的状态,以及是将显示移动终端首页面的状态切换为显示参与人员的状态。以此,针对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运行状态的切换,以便于参与人员的参与使用。
可理解地,在会议或培训过程中,可能具有文件下载的需求。为此,本实施例中的摄像装置支持在显示装置开机后的下载需求。具体地,控制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c1,当接收到下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请求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请求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有效;
步骤c2,若所述下载请求有效,则对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信息进行下载;
步骤c3,若所述下载请求无效,则基于所述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当具有下载需求时,通过声音或者对显示装置的触控来触发下载请求。摄像装置在接收到该类下载请求时,对发起下载请求的请求人脸图像进行获取。具体可在接收到下载请求后,输出提示信息,提示发起下载请求的请求人上传其人脸图像。摄像装置将基于提示信息上传的人脸图像作为请求人脸图像进行接收。并且,依据该请求人脸图像,判断下载请求是否有效。具体地,预先针对具有下载权限的人员录制参考人脸图像,在接收到请求人脸图像后,将其和参考人脸图像对比,判断请求人脸图像是否和参考人脸图像中的任意一项匹配。若与其中任意一项匹配,则说明请求人脸图像所来源的人员具有下载权限,从而判定下载请求有效,对下载请求所针对下载的信息进行下载操作。若经对比确定请求人脸图像与参考人脸图像均不匹配,则说明请求人脸图像所来源的人员不具有下载权限,从而判定下载请求无效,对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以拒绝下载。以此,通过对下载请求的有效性判定,来确保下载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不具有下载权限的下载人员下载与会议或培训无关的信息,或者下载攻击类信息,而影响会议或培训的进行。
更进一步地,摄像装置中还可搭载热成像仪模块,用以在显示装置开机运行后,检测摄像装置所在室内的温度以及各人员的体温。具体地,控制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步骤d1,启动所述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并基于所述热成像仪模块检测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所述人员的体温;
步骤d2,生成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温度调节指令发送到温度调控设备,以基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步骤d3,将各所述人员的体温分别与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并在各所述体温中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目标体温时,输出警示信息。
进一步地,在控制显示装置开机运行后,对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进行启动,该热成像仪模块优选为以红外线的方式测温。通过热成像仪模块发射红外线检测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人员的体温。并且,预先设置人体舒适温度,将检测到的环境温度和该人体舒适温度对比,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异值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预设差值。若大于预设差值,则说明环境温度与人体舒适温度之间的差异较大,需要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从而生成与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以通过该温度调节指令对摄像范围内的温度进行调整。其中,温度调节指令可通过热成像仪模块所发射的红外线输出,输出到摄像范围内所具有的温度调控设备,如空调机,对该类温度调控设备进行启动,并设定运行温度,以对温度进行调整。
同时,预先设置有表征人体正常体温的预设温度阈值,将检测到的各人员的体温分别与该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判断各人员的体温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体温。若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体温,则说明各人员中存在体温异常的人员。在各个人员的体温均和预设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后,即可确定各项体温中所有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体温,将该类所有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体温设为目标体温,并针对各项目标体温输出警示信息,提醒阻止具有目标体温的人员参与会议或培训,或者直接解散会议或培训。以此,避免聚集的各人员中存在体温异常,处于病患状态的人员,防止疾病的扩散,确保各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实施例通过在摄像装置中集成语音控制功能、下载功能以及温度检测功能,在通过摄像装置以低成本准确显示发言人员人脸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摄像装置所具有的功能,有利于摄像装置的推广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所述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用模块还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每一所述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得到每一所述人员的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
确定单元,用于将各所述人员的匹配项数分别和预设阈值对比,将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发言人员为多个,则获取所述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多个发言人员人脸图像放大后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中分别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若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发言人员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则将该人员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脸样本数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
训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人脸识别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信息还包括声纹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语音指令时,根据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声纹信息,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有效;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语音指令有效,则获取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待机。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下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请求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请求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有效;
下载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载请求有效,则对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信息进行下载;
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下载请求无效,则基于所述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还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启动所述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并基于所述热成像仪模块检测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所述人员的体温;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温度调节指令发送到温度调控设备,以基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对比模块,用于将各所述人员的体温分别与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并在各所述体温中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目标体温时,输出警示信息。
本发明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摄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的各步骤。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优选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的步骤包括:
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识别每一所述人员在连续时段内的多项人脸信息,得到每一所述人员的多项人脸信息中,与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匹配项数;
将各所述人员的匹配项数分别和预设阈值对比,将匹配项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发言人员为多个,则获取所述多个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多个发言人员人脸图像放大后传输到所述显示装置中分别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所述发言人员不再被确定为发言人员,则将该人员人脸图像恢复到预设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的步骤之前包括:
获取人脸样本数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包含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以及非发言状态下的样本数据;
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训练,获得人脸识别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还包括声纹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语音指令时,根据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声纹信息,判断所述语音指令是否有效;
若所述语音指令有效,则获取与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指令类型,并确定所述显示装置的运行状态;
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开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
若所述指令类型为待机类型,且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开机的运行状态,则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待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下载请求时,获取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请求人脸图像,并根据所述请求人脸图像,判断所述下载请求是否有效;
若所述下载请求有效,则对与所述下载请求对应的信息进行下载;
若所述下载请求无效,则基于所述下载请求输出拒绝下载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开机运行的步骤之后包括:
启动所述摄像装置内的热成像仪模块,并基于所述热成像仪模块检测所述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的环境温度,以及各所述人员的体温;
生成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温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温度调节指令发送到温度调控设备,以基于所述温度调控设备对所述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将各所述人员的体温分别与预设温度阈值对比,并在各所述体温中存在大于预设温度阈值的目标体温时,输出警示信息。
9.一种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所述生物信息的响应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摄像装置摄像范围内各人员的人脸信息;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预设的人脸识别模型对所述人脸信息进行识别,获得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型中预存的发言状态信息相匹配的人脸信息,并将与相匹配的人脸信息所对应的人员确定为发言人员;
显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并将所述发言人员的人脸图像放大显示于与所述摄像装置通信连接的显示装置上。
10.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41387.9A 2020-11-25 2020-11-25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Pending CN1123960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387.9A CN112396013A (zh) 2020-11-25 2020-11-25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387.9A CN112396013A (zh) 2020-11-25 2020-11-25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6013A true CN112396013A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04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1387.9A Pending CN112396013A (zh) 2020-11-25 2020-11-25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601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362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Valin David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identifying protecting, requesting, assist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CN102572372A (zh) * 2011-12-28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纪要的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3954005A (zh) * 2014-03-26 2014-07-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7370981A (zh) * 2016-05-13 201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中参会人员的信息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7534752A (zh) * 2016-02-01 2018-0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492506A (zh) * 2017-09-13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58154A (zh) * 2019-09-12 2019-1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8048A (zh) * 2019-11-13 2020-0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60313A (zh) * 2020-01-09 2020-06-09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言者的识别方法、会议纪要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3362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Valin David A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identifying protecting, requesting, assist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CN102572372A (zh) * 2011-12-28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纪要的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3954005A (zh) * 2014-03-26 2014-07-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7534752A (zh) * 2016-02-01 2018-01-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7370981A (zh) * 2016-05-13 2017-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议中参会人员的信息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9492506A (zh) * 2017-09-13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58154A (zh) * 2019-09-12 2019-11-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08048A (zh) * 2019-11-13 2020-02-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语音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60313A (zh) * 2020-01-09 2020-06-09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言者的识别方法、会议纪要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JEKODUNMI T O等: "A review of the fingerprint, speaker recognition, face recognition and iris recognition based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ie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ENGINEERING》, vol. 2, pages 6 - 8 *
刘玉林: "IP视频会议技术的设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no. 14, pages 20 *
高翔等: "智能会议系统中的人脸识别", 《工业控制计算机》, no. 7, pages 114 - 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03081B1 (ko) 매장 관리 로봇
CN110291489B (zh) 计算上高效的人类标识智能助理计算机
US200901383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user slide show presentation to audience behavior
US201000607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Noverbal Aspects of Communication
CN111083397B (zh) 录播画面切换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096251B (zh) 交互方法及装置
US20210287561A1 (en) Lecture support system, judgement apparatus, lecture support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6023189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hase outpu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hrases based on an image
KR102263154B1 (ko) 스마트 미러 기반 얼굴 감성 표현 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US20210304339A1 (e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locally assessing a user during a test session
WO2020108024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7005A (zh) 基于儿童专用智能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6026182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ultipoint Video Communication
JP2018156453A (ja) 画像提供システム、画像提供方法、および画像提供プログラム
CN112074804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0491384B (zh) 一种语音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96013A (zh) 生物信息的响应方法、响应装置、摄像装置及介质
CN110516426A (zh) 身份认证方法、认证终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984137B2 (en) Two-way communication suppor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5199373A (ja)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
CN115171284A (zh) 一种老年人关怀方法及装置
TW202206977A (zh) 互動式陪伴系統及其方法
CN114040145B (zh) 一种视频会议人像显示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JP2018155825A (ja) 講義映像分析装置、講義映像分析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289169B1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