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5242B -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5242B
CN112395242B CN202011380142.7A CN202011380142A CN112395242B CN 112395242 B CN112395242 B CN 112395242B CN 202011380142 A CN202011380142 A CN 202011380142A CN 112395242 B CN112395242 B CN 112395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data interaction
hardware resource
shared hardware
interaction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01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5242A (zh
Inventor
黄辉云
余世民
马亚奇
颜学波
盛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01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5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5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5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5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5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5/00Digital computers in general;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general
    • G06F1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gital computers each having at least an arithmetic unit, a program unit and a register, e.g. for a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rograms
    • G06F15/16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 G06F15/173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using an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e.g. matrix, shuffle, pyramid, star, snowflake
    • G06F15/17306Inter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8Que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上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解决了无法直接调用共享硬件资源的第二芯片利用该共享硬件资源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问题,还降低不同芯片之间的传输负荷,进而减少系统资源开销。

Description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了提升设备的运算效率,越来越多设备不再局限于使用单块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而是采用一主多从的多处理器分布式设计。但多处理器的系统设计也会导致硬件资源的分散,使得部分芯片不能直接访问到目标硬件资源。
对于无法直接访问到目标硬件资源的处理器,需要将待处理的数据发送给能够直接访问到目标硬件资源的处理器,从而利用目标硬件资源进行数据的处理。然而,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芯片间的传输负荷,增大系统资源开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
可理解地,上述共享硬件资源为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共用的硬件资源。上述第一芯片为可以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的芯片,上述第二芯片为不可以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的芯片。第二芯片只需向第一芯片发送占用传输资源较少的信令,进而指挥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实现与远程终端的数据交互,并且还能得到交互结果。
相较于第二芯片从远程终端获取待处理数据后需要传输给第一芯片,再又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进行处理的传统方式而言,本申请确保实现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同时,降低不同芯片之间的传输负荷,进而减少系统资源开销。
虽然实际执行数据交互的是第一芯片,但是本质上需与远程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是第二芯片。为了让远程终端了解进行数据交互的对象为第二芯片。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有第二芯片所对应的用户标识;向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的步骤可以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生成通信请求指令;将所述通信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数据交互的开始可以由第二芯片指示开启,与之对应的,数据交互的结束也可以由第二芯片指示结束。然而,第一芯片可以接收到多个芯片所发送的指令,为了避免其他芯片发送的指令误关闭与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上述向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的步骤可以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与之对应的,上述方法还包括步骤: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芯片发送的数据交互结束指令,则将所述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在所述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的用户标识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终止请求;清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对应的用户标记。
当然,第一芯片作为芯片与共享硬件资源之间的纽带,不仅要解决多个第二芯片与远程终端的数据交互需求,还需要解决自身与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需求。故,可能会存在多个芯片需要使用共享硬件资源的时间段重叠的场景。
因此,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验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并且对应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若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指令,以便在接收到所述远程终端的响应信息后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芯片反馈提示资源占用的提示信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多个芯片发送的指令被有序处理,在步骤检验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以便在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
正如前所示,第一芯片除了要协助第二芯片与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需求,还需要处理自身与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需求。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将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在获取到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并利用所述第一芯片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
示例性地,上述数据交互的场景可以是语音对讲场景。在语音对讲场景下,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包括第一语音交互指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包括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从所述远程终端获取到第一音频流;利用所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对所述第一音频流进行解码和播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还包括:利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进行语音信息采集和编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流;将所述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二芯片,所述第芯片与第一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指向所述远程终端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将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芯片,以便由所述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接收所述第一芯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反馈的数据交互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片控制装置,应用于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装置包括:调用模块,用于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反馈模块,用于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多个芯片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芯片控制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芯片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芯片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芯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芯片控制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标:100-芯片;200-共享硬件资源;110-内存单元;120-处理单元;130-通信单元;400-多芯片控制装置;401-调用模块;402-反馈模块;500-多芯片控制装置;501-生成模块;502-发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多芯片设备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场景下。
以智能安防领域为例:
上述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可以是多个监控显示屏与远程对讲机之间的语音对讲场景。上述多个监控显示屏可以安装在同一室内空间,并共用音频输入输出模块。每一个监控显示屏由一芯片100进行控制,多个监控显示屏的芯片100可以处于同一通信网络中,以实现芯片100之间的数据传输。
同时,每一个监控显示屏上都安装有客户端。每个监控显示屏可以显示不同监控区域的监控画面,每个监控显示屏可以由不同用户负责观看。在用户发现某一监控显示屏的监控画面出现异常,用户可以通过共用音频输入输出模块与远程对讲机进行对讲,以便远程对讲机持有者能够了解对应的监控区域所存在的异样。
以数据存储领域为例:
上述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可以是共用同一存储空间的多芯片设备与外界设备之间的数据查询和存储。在该场景下,不同芯片100各司其职,需要与存在业务关系的外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比如,外界设备A可以将数据发送给存在业务关系的芯片A进行数据存储,也可以通过芯片A进行数据查询。外界设备B可以将数据发送给存在业务关系的芯片B进行数据存储,也可以通过芯片B进行数据查询。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及装置的应用场景也不限于同一设备中的多个芯片100。上述芯片100也可以归属于不同的设备。当然,该场景下多个芯片100之间也需要存在共用硬件资源,同时,芯片100间建立由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在以上场景中,都存在多个芯片100需要共用硬件资源的问题。然后,并非所有芯片100都能够直接访问到共用的硬件资源。对于不能直接访问共用硬件资源的芯片100而言,相关技术中,会将从外界得到的需要该芯片100处理的待处理数据发送给能够直接访问硬件资源的芯片100,再由能够直接访问硬件资源的芯片100将待处理数据发送给硬件资源进行处理,最后由能够直接访问硬件资源的芯片100将利用硬件资源处理后的数据反馈至原芯片100(也即,前述提及的不能直接访问硬件资源的芯片100)。该方式会芯片100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负荷,特别是对于交互频繁的场景而言,影响特别显著。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请参照图2,是芯片1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芯片100包括内存单元110、处理单元120及通信单元130。所述内存单元110、处理单元120及通信单元13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
其中,内存单元110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所述内存单元1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
处理单元120用于读/写内存单元110中存储的数据或程序,并执行相应地功能。
通信单元130用于通过所述网络建立芯片100与其它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并用于通过所述网络收发数据。
应当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结构仅为芯片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芯片100还可包括比图2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2所示不同的配置。图2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请参考图3,图3示出了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的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图。如图3所示,上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第二芯片向第一芯片发送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上述第二芯片为无法直接访问到共享硬件资源200的芯片100。对应地,上述第一芯片为可以直接访问到共享硬件资源200的芯片100。可理解地,上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本质上都是图2所示的芯片100。然而,由于安装条件的限制,往往存在一些芯片100无法直接访问到共享硬件资源200。比如,共享硬件资源200的调用接口有限。
此外,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类别较多的情况下,不同共享硬件资源200所直接连接的芯片100也可能不同。也就是,存在一种可能:同一芯片100相对于一类共享硬件资源200属于第一芯片,但是相对另一类共享硬件资源200则属于第二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芯片100需要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时,如果未能成功调用到所需的共享硬件资源200,那么向同一通信网络中能够直接调用所需共享硬件资源200的芯片100发送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为了确保能够准确向对应的第一芯片发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芯片可以在通信网络中进行广播,广播报文中携带所需访问的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和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接收到该广播报文的芯片100,根据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识别是否能够直接调用该共享硬件资源200。如果可以直接调用,那么响应该广播报文中携带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建立与发出该广播报文的第二芯片之间的通信链路。如此,第二芯片便可以向对应的第一芯片发出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芯片100内可以预置有不同共享硬件资源200和对应的第一芯片之间的映射关系列表。如此,芯片100在具有使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需求时,无需通过尝试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方式,检验自身是否能够直接调用所需的共享硬件资源200,一定程度上减轻流程的繁琐。另一方面还可以快速的查找到对应的第一芯片。
此外,上述映射关系列表的创建及维护方式可以是:每一个芯片100投入使用时可以进行针对所有共享硬件资源200的初始化操作。如果共享硬件资源200初始化成功,则建立该共享硬件资源200与该芯片100的特征信息(比如,在通信网络中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以得到映射关系列表中的一个表项。另外,还需在同一通信网络中的芯片100间进行广播,在其他芯片100接收到对应关系后,也同步进行存储,以更新其内已存储的映射关系列表。此外,实际运行过程中,芯片100与共享硬件资源200之间的可直接调用关系终止,芯片100也会向同一通信网络中的其他芯片100广播,以便其他芯片100对应调整已存储的映射关系列表。比如,芯片A与共享硬件资源a之间原本可以直接调用,故在所有芯片100的映射关系列表中均存在表征芯片A与共享硬件资源a之间对应关系的表项。在由于硬件接连调整后,芯片A不能再直接调用共享硬件资源a,那么芯片A在本地的映射关系列表中删除表征该芯片A与共享硬件资源a之间对应关系的表项后,在所属的通信网络中进行广播,以指定其他芯片100也同步将映射关系列表中表征该芯片A与共享硬件资源a之间对应关系的表项删除。
在存在映射关系表格的情况下,第二芯片可以通过查询映射关系表格得到对应的第一芯片的特征信息(比如,地址),通过查询到的特征信息。利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创建定向报文,利用上述定向报文建立第二芯片与第一芯片之间的通信连接,以便第二芯片向第一芯片发送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可理解地,上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携带有所需调用的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
除此之外,在本申请中,上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还携带有所需进行数据相互的对象的标识(比如,需要进行数据交互的远程终端的标识)及第二芯片所对应的用户标识,以便第一芯片了解第二芯片发出请求指令的意图。示例性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可以至少由三个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中写入了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另一个字段写入了远程终端的标识以及再一个字段写入第二芯片所对应的用户标识。
另外,可理解的,芯片100上设有客户端,客户端登陆用户账号后,该芯片100也便可以得到对应的用户标识。上述用户标识不仅可以指向登陆了对应账号的芯片100,还能够表征登陆了对应账号的芯片100的权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可以是第二芯片响应用户在客户端显示界面的操作,而生成的指向远程终端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可理解的,被指向的远程终端是满足用户操作所产生的数据交互需求的第三方设备。针对不同的数据交互需求,可能对应着不同的远程终端。故,为了达成与数据交互需求对应的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第二芯片需在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写入对应的远程终端的标识。
步骤S102,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芯片上设有网络监听端口。上述网络监听端口可以侦听到携带与第一芯片对应的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的报文(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广播报文;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定向报文),同时过滤掉其他报文(也即,未携带该第一芯片对应的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在网络监听端口侦听到携带与第一芯片对应的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标识的报文后,与发出该报文的第二芯片建立通信连接。在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如果第一芯片接收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那么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虽然实际执行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是第一芯片,但是本质上需要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是第二芯片。此外,还可以存在第一芯片本身不具备与对应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权限。故,为了便于第二芯片与远程终端的数据交互需求能够实际达成,第一芯片需要以第二芯片的名义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示例性地,第一芯片以第二芯片的名义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生成通信请求指令。将通信请求指令发送至远程终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提取出第二芯片的用户标识,根据第二芯片的用户标识信息生成通信请求指令,并发送给对应的远程终端。如此,接收到通信请求的远程终端即可知晓需与第二芯片进行数据交互。
在远程终端确定启动与第二芯片之间的数据交互后,会生成关于通信请求指令的响应信息,并反馈给第一芯片,以便第一芯片知悉数据交互可以启动。
当然,上述数据交互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第一芯片中转实现的。示例性地,在远程终端响应第一芯片所发送的通信请求指令的情况下,第一芯片接收远程终端发送的数据文件,并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进行解析处理。或者,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创建数据文件,并发送给远程终端。
步骤S103,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第二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数据交互结束后,第一芯片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第二芯片。示例性地,上述数据交互结果可以是表征数据交互成功或者失败的信息。示例性地,上述数据交互结果还可以是记录数据交互过程中关键数据的信息,比如语音交互过中的关键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交互结束可以是数据交互启动指定时长后,自动结束数据交互。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交互结束也可以是第一芯片接收到对应的第二芯片所发出的数据交互结束指令。
然而,第一芯片所对接的第二芯片可以存在多个。存在多个第二芯片时,为了避免无关的第二芯片误关闭数据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还可以包括步骤:利用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标记共享硬件资源200。比如,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状态标记位写入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此后,若第一芯片接收到第二芯片发送的数据交互结束指令,则将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在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用户标识相同的情况下,向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终止请求。另外,在数据交互终止之后,还可以清除共享硬件资源200对应的用户标记。
在第一芯片所对接多个第二芯片的场景下,还可能出现不同第二芯片期望使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时间重叠的问题,进而造成资源使用冲突。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之前,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1,检验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状态标记位是否写入了用户标记的方式进行确定。示例性地,如果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状态标记位写入了用户标记,那么代表该共享硬件资源200正在被占用。如果共享硬件资源200的状态标记位未被写入用户标记,那么代表该共享硬件资源200处于空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通过尝试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方式判定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
与之对应地,上述步骤S102可以是若共享硬件资源200未被占用,则向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指令,以便在接收到远程终端的响应信息后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若共享硬件资源200被占用,则向第二芯片反馈提示资源占用的提示信息。
此外,面对第一芯片存在接收到多个期望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时,为了使上述来自不同芯片100的据交互请求指令被有序执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1,将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
步骤S302,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以便在获取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芯片将网络监听端口侦听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按照获得的先后顺序放入信息队列。如此,每一个发送给第一芯片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都会被有序的读取到,并进行后续的流程中。
在存在信息队列的情况下,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检测到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对应的共享硬件资源200被占用,为了减少对应的第二芯片反复发送请求,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对应的可等待时长信息,并启动计时。此后,周期性的查询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若在可等待时长内检查到共享硬件资源200处于空闲状态,基于上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进入步骤S102。此后,下一轮从信息队列获取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时,则可以获取到下一个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另外,第一芯片除了解决第二芯片与对应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需求,还需要解决自身需要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对应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需求。
另外,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所有芯片100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的权限都相同,故,第一芯片需要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时,也需要创建对应的数据交互请求,并写入信息队列中进行排队。
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多芯片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
(1)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
(2)将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
(3)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
(4)在获取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共享硬件资源200是否被占用。
(5)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200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并利用所述第一芯片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200。
上述步骤(1)中可以是用户在第一芯片的客户端显示界面进行操作,触发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上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与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类似,区别在于第二数据交互指令由第一芯片创建,且不用转发给其他芯片100。此外,上述步骤(2)~(5)的实现过程与针对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处理过程相同,对此不再赘述。
与第一芯片自身创建的第二数据交互请求不同,第二芯片所创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需要通过网络转发才能抵达第一芯片。然而,这一过程中,便可能出现第二芯片已发出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但第一芯片却未收到。针对上述情况,第二芯片在发出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后,可以开启超时定时器。如果在超时定时器结束前均未收到第一芯片的反馈数据,那么由第二芯片的客户端显示界面提示请求失败。与之对应的,第一芯片如果接收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并成功与该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对应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情况下,可以向第二芯片发送交互请求成功报文。如果接收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但与对应的远程终端数据交互失败,可以向第二芯片发送交互请求失败报文。
总而言之,多个芯片100之间不再进行大量的数据流传输,通过简单的信令传输。确保所有芯片100都能够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外界进行数据交互的前提下,减少芯片100间的数据传输负荷,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方案,以多个监控显示屏与远程对讲机之间的语音对讲场景的场景为例对上述多芯片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S1,第二芯片响应用户在客户端显示界面的操作生成第一语音交互指令。
S2,第二芯片将第一语音交互指令发送给第一芯片。
S3,第一芯片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查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是否被占用。
S4,如果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处于空闲,建立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之间的通信链路。
S5,第一芯片向第二芯片反馈通信建立成功提示。
S6,第二芯片根据通信建立成功提示,在客户端显示界面进行显示,提示用户可以使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进行对讲。
S7,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采集到语音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对语音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第二音频流。
S8,将第二音频流发送至远程终端。
S9,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通过第一芯片从远程终端获取到第一音频流的情况下,利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对第一音频流进行解码和播放。
如此,用户即可使用音频输入输出单元与远程终端对讲。在用户通过第二芯片上的客户端显示界面发出语音交互终止指令后,第一芯片断开与远程终端的连接通道,并释放出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最后,第一芯片向第二芯片反馈表征语音交互结束的信息,以便第二芯片通过客户端显示界面提醒用户语音对讲结束。
为了执行上述实施例及各个可能的方式中的相应步骤,下面给出一种多芯片控制装置400的实现方式,可选地,该多芯片控制装置400可以采用上述图2所示的处理单元120的器件结构。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芯片控制装置400的功能模块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芯片控制装置4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该多芯片控制装置400,应用于第一芯片,其包括:
调用模块401,用于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2可以由调用模块401执行。
反馈模块402,用于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3可以由反馈模块402执行。
此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芯片控制装置500,该多芯片控制装置500应用于第二芯片。其中,上述多芯片控制装置500包括:
生成模块50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指向所述远程终端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发送模块502,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芯片,以便由所述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200与所述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芯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反馈的数据交互结果。
可理解的,每个芯片100内均设有上述图6和图7所示的多芯片控制装置。当芯片100充当不同角色时,芯片100的处理单元120执行对应的多芯片控制装置。示例性地,芯片100作为第一芯片时,该芯片100的处理单元120执行图6所示的多芯片控制装置400。芯片100作为第二芯片时,该芯片100的处理单元120执行图7所示的多芯片控制装置500。
可选地,上述模块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图2所示的内存单元110中或固化于该芯片1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并可由图2中的处理单元120执行。同时,执行上述模块所需的数据、程序的代码等可以存储在内存单元110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确保第二芯片实现与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同时,降低不同芯片之间的传输负荷,进而减少系统资源开销。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可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二芯片无法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
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由第一芯片创建;将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在获取到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并利用所述第一芯片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
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包括第一语音交互指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包括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远程终端获取到第一音频流;
利用所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对所述第一音频流进行解码和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有第二芯片所对应的用户标识;向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生成通信请求指将所述通信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的步骤还包括:利用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芯片发送的数据交互结束指令,则将所述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的用户标识进行比对;
在所述数据交互结束指令中携带的用户标识与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的用户标识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终止请求;
清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对应的用户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
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包括: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通信请求指令,以便在接收到所述远程终端的响应信息后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芯片反馈提示资源占用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
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以便在获取到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步骤还包括:
利用所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进行语音信息采集和编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流;
将所述第二音频流发送至所述远程终端。
7.一种多芯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与第一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可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二芯片无法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指向所述远程终端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
将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芯片,以便由所述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接收所述第一芯片针对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反馈的数据交互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芯片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由第一芯片创建,将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在获取到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在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并利用所述第一芯片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
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包括第一语音交互指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包括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第一芯片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的方式为,从所述远程终端获取到第一音频流,利用所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对所述第一音频流进行解码和播放。
8.一种多芯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位于同一通信网络中;所述第一芯片可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二芯片无法直接访问共享硬件资源,所述第一芯片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所述多芯片控制装置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在侦听到由第二芯片发出的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调用共享硬件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反馈模块,用于将数据交互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二芯片;
所述调用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生成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由第一芯片创建;将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放入信息队列;按照先进先出的顺序从所述信息队列中进行指令获取;在获取到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的情况下,检验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是否被占用;若所述共享硬件资源未被占用,则向所述第二数据交互请求指令所指向的远程终端发起数据交互请求,并利用所述第一芯片的用户标识标记所述共享硬件资源;
所述第一数据交互请求指令包括第一语音交互指令;所述共享硬件资源包括音频输入输出单元;所述调用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远程终端获取到第一音频流;
利用所述音频输入输出单元对所述第一音频流进行解码和播放。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芯片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芯片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芯片可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380142.7A 2020-11-30 2020-11-30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95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0142.7A CN112395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0142.7A CN112395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5242A CN112395242A (zh) 2021-02-23
CN112395242B true CN112395242B (zh) 2024-01-30

Family

ID=7460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0142.7A Active CN112395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52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763A (zh) * 2021-04-12 2021-07-1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功能共享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390467A (zh) * 2022-07-29 2022-11-25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26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访问单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以及一种处理器
CN104407989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具有统一标签和片化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CN106250348A (zh) * 2016-07-19 2016-12-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gpu访存特性的异构多核架构缓存管理方法
CN106919452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核异构系统及其硬件资源的管理方法
CN108027804A (zh) * 2015-09-23 2018-05-11 甲骨文国际公司 片上原子事务引擎
CN108182036A (zh) * 2018-01-19 2018-06-1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片系统存储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9189705A (zh) * 2018-08-09 2019-01-1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427836A (zh) * 2020-06-11 2020-07-17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资源配置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5249A (en) * 2010-12-08 2012-06-16 Ind Tech Res Inst Stacked structure and stacked method for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8262A (zh) * 2013-04-28 2013-08-28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基带访问单用户识别卡的方法以及一种处理器
CN104407989A (zh) * 2014-11-25 2015-03-11 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具有统一标签和片化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CN108027804A (zh) * 2015-09-23 2018-05-11 甲骨文国际公司 片上原子事务引擎
CN106919452A (zh) * 2015-12-28 2017-07-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核异构系统及其硬件资源的管理方法
CN106250348A (zh) * 2016-07-19 2016-12-2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gpu访存特性的异构多核架构缓存管理方法
CN108182036A (zh) * 2018-01-19 2018-06-1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片系统存储实现装置及方法
CN109189705A (zh) * 2018-08-09 2019-01-11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扩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427836A (zh) * 2020-06-11 2020-07-17 杭州万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总线资源配置调整的异构多核处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vances in the IBM z13 I/O function and capability";Edward W. Chencinski;《IBM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第59卷(第4/5期);第5:1-5:10页 *
"片上光互连高阶交换芯片设计研究";翦杰;《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20年第02期);第I135-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5242A (zh) 2021-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1537B (zh) 远程过程调用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083465B (zh) 一种寄宿应用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CN112395242B (zh) 多芯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61525B (zh) 重启分布式部署多服务的方法、装置、控制终端及介质
CN108280020B (zh) 计算机设备的监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87288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multi-cascade channel
WO2019056203A1 (zh) 一种低延时音视频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481A (zh) 一种车载设备上网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737022A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的接口调用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769876B (zh) 一种设备通道信息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00073902A1 (en) Single logical clipboard for multiple computers
CN103716230A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131741B (zh) 多方视频通话方法、电子设备、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77731A1 (zh) 一种寄宿应用间的即时通讯方法
CN113452948B (zh) 会议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485A (zh) 一种传输控制协议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239353A (zh) 进程间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469030A (zh) 一种跨终端多文件传输方法
CN108021459B (zh) 跨进程发送打点日志的方法及装置
KR100261813B1 (ko) 티씨피의 오오비 채널을 이용한 부가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14051047B (zh) 一种会话消息的备份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14737B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3992637B (zh) 音视频数据接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965898B (zh) 一种连麦中防骚扰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368512A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转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