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92897A -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92897A
CN112392897A CN202110066828.7A CN202110066828A CN112392897A CN 112392897 A CN112392897 A CN 112392897A CN 202110066828 A CN202110066828 A CN 202110066828A CN 112392897 A CN112392897 A CN 112392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energy storage
suspension system
energy
stora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668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92897B (zh
Inventor
汪若尘
杨霖
丁仁凯
孟祥鹏
孙泽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0668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92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92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92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928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1Mono-tubula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8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recovering energy derived from swinging, rolling, pitching or like movements, e.g. from the vibrations of a mach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6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both gas and liquid
    • F16F9/064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r shape of the expans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44Means on or in the damper for manual or non-automatic adjustment; such means combined with temperature cor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2/00Special physical effects, e.g. nature of damping effects
    • F16F2222/06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18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包括:悬架本体,分别设置在悬架本体内外两侧的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以及分别与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电性相连的储能机构,其中悬架本体伸缩时,悬架本体内部油路的流动能够带动第一发电机构旋转发电,并存储在储能机构内;悬架本体伸缩时,悬架本体升降切割第二发电机构中的磁路发电,并存储在储能机构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在馈电模式和减振模式相互切换的时候,车辆的悬架系统也配合车辆状态发生改变,既能够将车辆振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又能通过电能控制悬架系统的软硬,来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悬架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轻型、中型非公路运输车辆,其悬架系统多用以钢板弹簧。而工程上应用的矿用车等重型车辆,为了减轻车身自重、调整车身姿态、衰减振动、减轻轮胎磨损程度以及提高整车的性能等目标,多采用油气悬架作为其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传力装置。油气悬架具有非线性刚度、车高自调节、单位储能比大、调平等功能,能够保证矿用车等重型车辆安全可靠地进行作业。
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也已成为一大热门方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19年开始实施,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决心。而各公司对于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对于混合动力车、电动车的研究重点,一方面是如何延长续航里程,一方面是如何实现减少自身能量的消耗并通过回收消耗能量进一步提高续航里程。
矿用车辆的工作时间、道路条件及装载条件均处于极限环境下,在作业过程中车辆悬架振动加速度及动挠度均较大。传统的油气悬架在作业工程中的温度可达到80度左右,而这部分热能均通过油缸壁以散热的方式发散到空气中,若将温度降低并将振动时产生的动能回收再利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悬架本体内外两侧的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电性相连的储能机构,所述悬架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伸缩,其中所述悬架本体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内部油路的流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发电机构旋转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内;所述悬架本体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升降切割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中的磁路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本体包括液压缸筒和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液压缸筒内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主腔;所述液压缸筒的顶部一体设置有上吊耳环,且所述液压缸筒的顶部开设有一充气口;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一体设置有下吊耳环,且所述活塞杆位于与所述下吊耳环的连接处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连通的注油孔;其中通过所述注油孔向所述主腔内注油;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液压缸筒的内顶壁与所述活塞杆之间打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与所述液压缸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副腔;所述活塞杆的侧壁分别开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在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压缩时,油液从所述主腔穿过所述油液出口进入所述副腔;在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伸张时,油液从所述副腔穿过所述油液进口进入所述主腔。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主腔下方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连通的工作舱,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舱内的旋转电机,位于所述主腔内的转动叶轮,以及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转动叶轮的叶轮轴;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连接;油液流动推动所述转动叶轮转动时,通过所述叶轮轴带动所述旋转电机转动发电,并通向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一次蓄电。
进一步地,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转动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导向套;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包括与所述液压缸筒联动的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一感电组件,以及与所述活塞杆联动的第二切割组件和第二感电组件;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和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液压缸筒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并由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向所述储能机构通电;所述第二切割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活塞杆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并由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向所述储能机构通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壁,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下侧壁,且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固定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其中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能够分别存储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和第二感电组件产生的电,以使所述储能机构三次蓄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隔磁套筒和套定在所述第一隔磁套筒内侧壁的第一永磁铁,且所述第一隔磁套筒固定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包括第一绝缘衬套和套定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外侧壁的第一电磁线圈,且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壁;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第二隔磁套筒和套定在所述第二隔磁套筒内侧壁的第二永磁铁,且所述第二隔磁套筒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下侧壁;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包括第二绝缘衬套和套定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外侧壁的第二电磁线圈,且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固定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相连,其中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第一永磁铁切割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后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蓄电,所述第二永磁铁切割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后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蓄电;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能够通过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的磁力。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中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能状态时,油路能够通过所述转动叶轮带动所述旋转电机转动发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一次蓄电;所述第一永磁铁能够切割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二次蓄电;所述第二永磁铁能够切割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三次蓄电;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能够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阻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在馈电模式和减振模式相互切换的时候,车辆的悬架系统也配合车辆状态发生改变,既能够将车辆振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又能通过电能控制悬架系统的软硬,来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悬架本体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活塞杆与第一发电机构安装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液压缸筒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油液驱动转动叶轮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馈能状态时第二发电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馈能状态时储能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8是减振状态时储能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中
悬架本体1、液压缸筒11、充气口111、活塞杆12、主腔121、注油孔122、油液进口123、油液出口124、工作舱125、穿线孔126、活塞圈13、上吊耳环14、下吊耳环15、副腔16、导向套17;
第一发电机构2、旋转电机21、转动叶轮22、叶轮轴23、滚动轴承24、橡胶衬套25;
第二发电机构3、第一切割组件31、第一隔磁套筒311、第一永磁铁312、第一感电组件32、第一绝缘衬套321、第一电磁线圈322、第二切割组件33、第二隔磁套筒331、第二永磁铁332、第二感电组件34、第二绝缘衬套341、第二电磁线圈342;
储能机构4、蓄电池41、第一整流电路421、第一逆变器422、第二整流电路431、第二逆变器432、第三整流电路441、第三逆变器442、驱动电路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本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悬架本体1内外两侧的第一发电机构2和第二发电机构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机构2和第二发电机构3电性相连的储能机构4,所述悬架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伸缩,其中所述悬架本体1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1内部油路的流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发电机构2旋转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4内;所述悬架本体1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1升降切割所述第二发电机构3中的磁路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4内,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悬架本体1振动产生的动能回收起来,用于车辆其余系统使用,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车辆续航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悬架本体1的伸缩通过第二发电机构3来实现,避免悬架本体1伸缩时纯摩擦,通过第二发电机构3还能对悬架本体1的伸缩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悬架本体1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架本体1的伸缩是指悬架本体1具有伸张和收缩两个状态,以对矿用车辆行车过程中的颠簸起到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悬架本体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选的,所述悬架本体1包括液压缸筒11和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液压缸筒11内部的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的中心开设有一主腔121,具体地,主腔121自上而下开设,且在主腔121的开口处设置有一活塞圈13,活塞圈13通过周向排列的若干螺钉固定在活塞杆12的上端,以避免主腔121内的油液从上端溢出;所述液压缸筒11的顶部一体设置有上吊耳环14,上吊耳环14用于连接车架,且所述液压缸筒11的顶部开设有一充气口111,具体地,所述充气口111为“L”形,充气口111由上吊耳环14的外壁径向进入上吊耳环14,再轴向延伸至与液压缸筒11的内部连通,这样的设计为生产加工提供便利,同时便于控制充气口111的启闭;所述活塞杆12的底部一体设置有下吊耳环15,下吊耳环15用于连接车桥,且所述活塞杆12位于与所述下吊耳环15的连接处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121连通的注油孔122,具体地,注油孔122也为“L”形,注油孔122由下吊耳环15的外壁径向进入下吊耳环15,再轴向延伸至与活塞杆12内的主腔121连通;其中通过所述注油孔122向所述主腔121内注油;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液压缸筒11的内顶壁与所述活塞圈13之间打气。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活塞杆与第一发电机构安装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可选的,所述活塞杆12的外壁与所述液压缸筒11的内壁之间形成副腔16,具体地,副腔16为一环形的腔体,其用于活塞杆12在液压缸筒11之间伸缩时稳定主腔121内的油压;所述活塞杆12的侧壁分别开设有油液进口123和油液出口124,具体地,油液进口123和油液出口124的高度低于活塞圈13底部位置2cm;在所述液压缸筒11与所述活塞杆12压缩时,油液从所述主腔121穿过所述油液出口124进入所述副腔16;在所述液压缸筒11与所述活塞杆12伸张时,油液从所述副腔16穿过所述油液进口123进入所述主腔121,进而实现对矿用车辆行车过程中的颠簸起到缓冲作用。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液压缸筒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可选的,所述活塞杆12位于所述主腔121下方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121连通的工作舱125,具体地,主腔121与工作舱125之间通过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发电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工作舱125内的旋转电机21,位于所述主腔121内的转动叶轮22,以及连接所述旋转电机21和所述转动叶轮22的叶轮轴23,具体地,转动叶轮22嵌套在叶轮轴23的顶部,旋转电机21与叶轮轴23固定连接,叶轮轴23通过滚动轴承24转动连接于该通道内,以保证叶轮轴23转动稳定性,同时,滚动轴承24镶嵌在橡胶衬套25内,以保证滚动轴承24的安装稳定性,同时避免主腔121内的油液进入到工作舱125内的情况,保证了主腔121与副腔16油压的可控性也避免旋转电机21受潮而损坏的情况;所述旋转电机21与所述储能机构4电性连接;再而,转动叶轮22的中心位置低于油液进口123和油液出口124高度2cm,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油液流动时从转动叶轮22的上方产生旋流带动转动叶轮22转动,对转动叶轮22的驱动效果更好,除去油液流动时自然推动转动叶轮22转动,同时油压旋流时的惯性力也能够驱动转动叶轮22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油液流动的能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节能减排的程度,油液从所述主腔121穿过所述油液出口124进入所述副腔16推动所述转动叶轮22转动;且油液从所述副腔16穿过所述油液进口123进入所述主腔121时推动所述转动叶轮22转动,所述转动叶轮22转动带动叶轮轴23转动,叶轮轴23转动带动所述旋转电机21转动并产生电流,产生的电流通向所述储能机构4内通过储能机构4进行一次蓄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活塞杆12在液压缸筒11内伸缩时油液流动的能量利用起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通过转动叶轮22的设计能够将主腔121内的油液进行周向旋转,以改变传统的油液上下的流动方向,进而能够减少液压缸筒11与活塞杆12之间伸缩时摩擦产生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2的侧壁还开设有与所述工作舱125连通的穿线孔126,以适于为旋转电机21通电。
请参阅图5,图5是油液驱动转动叶轮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油液进口123和所述油液出口124处分别设置有单向阀,且油液进口123内的通行方向是由副腔16向主腔121通行,而油液出口124内的单向阀的通行方向是由主腔121向副腔16通行;所述油液进口123和所述油液出口124相对设置,且所述油液进口123和所述油液出口124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转动叶轮22的转动方向相切,进而油液在油液进口123和油液出口124进出时的流动力能够刚好与转动叶轮22的驱动力重合,而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分力,进一步提高了油液流动的能量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请参阅图6,图6是馈能状态时第二发电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7所示,可选的,所述液压缸筒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导向套17,导向套17通过端面旋入螺钉并穿透至液压缸筒11的底端来实现两者的固定,这样的方式拆装方便,且成型容易,制造成本低;所述第二发电机构3包括与所述液压缸筒11联动的第一切割组件31和第一感电组件32,以及与所述活塞杆12联动的第二切割组件33和第二感电组件34;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和所述第二感电组件34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4电性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能够跟随所述液压缸筒11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并由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向所述储能机构4通电;所述第二切割组件33能够跟随所述活塞杆12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二感电组件34,并由所述第二感电组件34向所述储能机构4通电,储能机构4与第一感电组件32和第二感电组件34之间的通电是双向的。
可选的,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固定在所述液压缸筒11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2的上侧壁,所述第二切割组件33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2的下侧壁,且所述第二感电组件34固定在所述导向套17的内侧壁,在活塞杆12伸缩时第一切割组件31切割第一感电组件32并感应产生电流,该电流通入储能机构4内并由储能机构4二次蓄电,在活塞杆12伸缩时第二切割组件33能够切割第二感电组件34并感应产生电流,该电流通入储能机构4内并由储能机构4三次蓄电,进而实现将活塞杆12与液压缸筒11伸缩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车辆续航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包括第一隔磁套筒311和套定在所述第一隔磁套筒311内侧壁的第一永磁铁312;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包括第一绝缘衬套321和套定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321外侧壁的第一电磁线圈322;所述第二切割组件33包括第二隔磁套筒331和套定在所述第二隔磁套筒331内侧壁的第二永磁铁332;所述第二感电组件34包括第二绝缘衬套341和套定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341外侧壁的第二电磁线圈342;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22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42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4电性相连,其中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切割所述第一感电组件32后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4蓄电;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4能够通过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22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42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液压缸筒11与所述活塞杆12之间的阻尼。
在本实施例中,在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第一永磁铁312位于液压缸筒11的内侧壁,第一电磁线圈322位于活塞杆12的上侧壁,此时第一电磁线圈322的顶部高于活塞杆12极限压缩时活塞圈13的位置2cm,第一电磁线圈322的底部高于导向套17固定环的最顶端2cm,第二永磁铁332位于活塞杆12的下侧壁,第二电磁线圈342位于导向套17的内侧壁,第二电磁线圈342的底部低于油液进口123和油液出口124的位置2cm,第二电磁线圈342的底部低于导向套17固定位置2cm,当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4能够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22和第二电磁线圈342内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第一永磁铁312和第二永磁铁332的磁力,从而改变活塞杆12与液压缸筒11之间阻尼力的大小,使悬架系统处于“软”或“硬”状态,进而提升了车辆动力学性能。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馈能状态时储能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原理图;图8是减振状态时储能机构的最优实施例的原理图;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储能机构4包括蓄电池41、第一整流电路421、第二整流电路431和第三整流电路441,以及第一逆变器422、第二逆变器432和第三逆变器442,以及驱动电路45,第一整流电路421与旋转电机21电性相连,第二整流电路431与第一电磁线圈322电性相连,第三整流电路441与第二电磁线圈342电性相连,第一整流电路421通过第一逆变器422与蓄电池41相连,第二整流电路431通过第二逆变器432与蓄电池41相连,第三整流电路441通过第三逆变器442与蓄电池41相连,在悬架系统处于馈电模式时,活塞杆12相对于液压缸筒11伸缩过程中,旋转电机21转动产生的电流经过第一整流电路421和第一逆变器422后向蓄电池41一次充电,第一永磁铁312相对于第一电磁线圈322做切割磁感线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过第二整流电路431和第二逆变器432后向蓄电池41二次充电,第二永磁铁332相对于第二电磁线圈342做切割磁感线并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过第三整流电路441和第三逆变器442后向蓄电池41三次充电,以保证能量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车辆续航里程,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悬架系统处于减振模式时,旋转电机21部分依然能够为蓄电池41充电,而蓄电池41内的电通过驱动电路45分别调整第一电磁线圈322和第二电磁线圈342中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液压缸筒11与活塞杆12之间的阻尼大小,从而调节悬架系统的软硬,以提升车辆动力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逆变器422、第二逆变器432和第三逆变器442均为DC/DC变换器。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在馈电模式和减振模式相互切换的时候,车辆的悬架系统也配合车辆状态发生改变,既能够将车辆振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又能通过电能控制悬架系统的软硬,来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中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能状态时,油路能够通过所述转动叶轮22带动所述旋转电机21转动发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4进行一次蓄电;所述第一永磁铁312能够切割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22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4进行二次蓄电;所述第二永磁铁332能够切割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42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4进行三次蓄电;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4能够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322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342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液压缸筒11与所述活塞杆12之间的阻尼,既能够将车辆振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又能通过电能控制悬架系统的软硬,来提升车辆动力学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架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悬架本体内外两侧的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和第二发电机构电性相连的储能机构;
所述悬架本体能够沿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伸缩,其中
所述悬架本体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内部油路的流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发电机构旋转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内;
所述悬架本体伸缩时,所述悬架本体升降切割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中的磁路发电,并存储在所述储能机构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架本体包括液压缸筒和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液压缸筒内部的活塞杆;
所述活塞杆的中心开设有一主腔;
所述液压缸筒的顶部一体设置有上吊耳环,且所述液压缸筒的顶部开设有一充气口;
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一体设置有下吊耳环,且所述活塞杆位于与所述下吊耳环的连接处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连通的注油孔;其中
通过所述注油孔向所述主腔内注油;
通过所述充气口向所述液压缸筒的内顶壁与所述活塞杆之间打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与所述液压缸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副腔;
所述活塞杆的侧壁分别开设有油液进口和油液出口;
在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压缩时,油液从所述主腔穿过所述油液出口进入所述副腔;
在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伸张时,油液从所述副腔穿过所述油液进口进入所述主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杆位于所述主腔下方开设有一与所述主腔连通的工作舱,
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工作舱内的旋转电机,位于所述主腔内的转动叶轮,以及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转动叶轮的叶轮轴;
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连接;
油液流动推动所述转动叶轮转动时,通过所述叶轮轴带动所述旋转电机转动发电,并通向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一次蓄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处分别设置有单向阀;
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油液进口和所述油液出口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转动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导向套;
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包括与所述液压缸筒联动的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一感电组件,以及与所述活塞杆联动的第二切割组件和第二感电组件;
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和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相连,其中
所述第一切割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液压缸筒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并由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向所述储能机构通电;
所述第二切割组件能够跟随所述活塞杆升降并切割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并由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向所述储能机构通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内侧壁,且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壁,
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下侧壁,且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固定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其中
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能够分别存储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和第二感电组件产生的电,以使所述储能机构三次蓄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隔磁套筒和套定在所述第一隔磁套筒内侧壁的第一永磁铁,且所述第一隔磁套筒固定在所述液压缸筒的内侧壁;
所述第一感电组件包括第一绝缘衬套和套定在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外侧壁的第一电磁线圈,且所述第一绝缘衬套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上侧壁;
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第二隔磁套筒和套定在所述第二隔磁套筒内侧壁的第二永磁铁,且所述第二隔磁套筒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下侧壁;
所述第二感电组件包括第二绝缘衬套和套定在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外侧壁的第二电磁线圈,且所述第二绝缘衬套固定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
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分别与所述储能机构电性相连,其中
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电状态时,所述第一永磁铁切割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后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蓄电,所述第二永磁铁切割所述第二电磁线圈后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蓄电;
当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所述储能机构能够通过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第一永磁铁与所述第二永磁铁的磁力。
9.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馈能减振一体式油气悬架系统;其中
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馈能状态时,
油路能够通过所述转动叶轮带动所述旋转电机转动发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一次蓄电;
所述第一永磁铁能够切割所述第一电磁线圈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二次蓄电;
所述第二永磁铁能够切割所述第二电磁线圈感电并通入所述储能机构进行三次蓄电;
在所述悬架系统处于减振状态时,
所述储能机构能够分别控制通入所述第一电磁线圈和所述第二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以调节所述液压缸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的阻尼。
CN202110066828.7A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92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28.7A CN11239289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66828.7A CN11239289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897A true CN112392897A (zh) 2021-02-23
CN112392897B CN112392897B (zh) 2021-05-18

Family

ID=7462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6682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92897B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928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735A (zh) * 2022-11-21 2022-12-20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道路车辆非线性振动馈能减震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982A (zh) * 2009-04-30 2009-10-07 重庆大学 一种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
KR100971152B1 (ko) * 2008-06-11 2010-07-20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량의 현가장치를 이용한 발전장치
CN102644689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叶轮式馈能减振器
CN102673336A (zh) * 2012-05-16 2012-09-19 刘向明 回收悬挂减震器能量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发电装置
CN104675903A (zh) * 2015-01-30 2015-06-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
CN105508487A (zh) * 2016-01-24 2016-04-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双阻尼与双发电复合型减震装置
CN106286682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江苏大学 一种单筒式阻尼可调混合悬架作动器
CN207406687U (zh) * 2017-09-28 2018-05-25 西安科技大学 旁路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
CN110978929A (zh) * 2019-12-30 2020-04-1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71152B1 (ko) * 2008-06-11 2010-07-20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차량의 현가장치를 이용한 발전장치
CN101550982A (zh) * 2009-04-30 2009-10-07 重庆大学 一种自供电磁流变阻尼器
CN102644689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叶轮式馈能减振器
CN102673336A (zh) * 2012-05-16 2012-09-19 刘向明 回收悬挂减震器能量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发电装置
CN104675903A (zh) * 2015-01-30 2015-06-0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
CN105508487A (zh) * 2016-01-24 2016-04-2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双阻尼与双发电复合型减震装置
CN106286682A (zh) * 2016-08-08 2017-01-04 江苏大学 一种单筒式阻尼可调混合悬架作动器
CN207406687U (zh) * 2017-09-28 2018-05-25 西安科技大学 旁路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
CN110978929A (zh) * 2019-12-30 2020-04-10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2735A (zh) * 2022-11-21 2022-12-20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道路车辆非线性振动馈能减震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92897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0399B (zh) 一种可实现自供能的混合电磁悬架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32503B (zh) 混合动力车辆半主动悬架馈能器
CN102673336B (zh) 回收悬挂减震器能量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发电装置
CN108569093B (zh) 一种并联复合式电磁悬挂系统及车辆
US8541895B2 (en) Energy regenerating damper
CN105480043A (zh) 一种多模式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85772U (zh) 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
CN105711368B (zh) 一种基于被动悬架的电磁俘能系统
CN104930112B (zh)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
CN102826000B (zh) 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及集装箱堆高机
CN112392897B (zh) 一种馈能减振一体式悬架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6969090B (zh) 基于电磁调节的磁流变半主动与主动一体化扭转减振器
CN204961669U (zh) 液电馈能式半主动控制减振器系统
CN104044426A (zh) 一种刚度可变电磁馈能悬架
CN104976266A (zh) 一种液电馈能式半主动控制减振器系统
CN107461449B (zh) 一种液压储能阻尼调节半主动悬架系统
Xu et al. Hydraulic transmission electromagnetic energy-regenerative active suspension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CN104309438A (zh) 一种多工况车辆悬架
CN10319267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半主动悬架馈能器
CN203082102U (zh) 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电磁式馈能减震器
CN110978929A (zh) 一种复合式馈能型车辆半主动悬架作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77184A (zh) 立式涡轮增压器
CN102926956A (zh) 叶片式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05202654U (zh) 多模式电磁馈能式车辆主动悬架作动器
CN104675903A (zh) 一种可发电的液压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