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7057B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87057B CN112387057B CN201910741405.3A CN201910741405A CN112387057B CN 112387057 B CN112387057 B CN 112387057B CN 201910741405 A CN201910741405 A CN 201910741405A CN 112387057 B CN112387057 B CN 1123870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ste gas
- air
- organic waste
- circulating
- redu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5—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heat 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循环进风总管与循环出风总管将减风增浓装置与各个工作热泵连接,形成一个有机废气循环处理通道,通过控制减风增浓装置将车间有机废气导向工作热泵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使有机废气实现减风增浓,并将经减风增浓后的有机废气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由减风增浓装置将有机废气引入废气燃烧炉,以此来实现有机废气的高效处理,避免有机废气浓度过低无法引燃,进而减少有机废气处理能耗及处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刷企业在进行印刷作业时,使用的是以溶剂型油墨和溶剂型复合剂为主的印刷材料。这些油墨和复合剂本身含有较高比例的有机挥发物,并且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和调配。而这些有机溶剂在印刷或复合过程中均会挥发产生大量有机废气。这类有机废气容易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同时会破坏臭氧层,污染环境。为此,现有的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采用焚烧的方式将有机废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人体或环境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印刷企业作业过程中排放的有机废气大多具有大风量、低浓度的特点,如果采用焚烧法将有机废气直接送入燃烧炉进行燃烧的话,由于有机废气浓度较低,需要使用天然气进行引燃才能焚烧,这无疑增加了燃烧炉的运行能耗,导致有机废气的处理成本相对偏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控制有机废气的浓度,减少有机废气处理的能耗及成本。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减风增浓装置、循环出风总管、循环进风总管及至少一个工作热泵,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一进风口及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分别对接所述循环出风总管的两个端口,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及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分别对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的两个端口,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二进风口对接车间废气管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二出风口对接废气燃烧炉;
所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热泵设置有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一端对接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另一端对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对接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
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包括:
所述工作热泵将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冷凝器进行蒸发处理;
所述冷凝器将经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处理;
所述蒸发器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导向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包括排废新风阀、排废风机、循环风机、循环截止阀及排风截止阀,所述排废新风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口,所述循环截止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端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排风截止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出口及所述排废风机的出风端口,所述排废风机的进风端口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所述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通过启动所述排废新风阀以引入车间的有机废气;
在所述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中,通过启动所述循环风机并导通所述循环截止阀以使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
在所述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通过启动所述排废风机并导通所述排风截止阀以使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口还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之后,还包括:
所述循环风机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部分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截止阀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进行循环处理。
进一步的,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浓度低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排废风机及所述排风截止阀,使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只通过所述循环风机及所述循环截止阀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进行循环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减风增浓装置还包括新风阀,所述新风阀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新风阀的一端用于引入外部空气,所述新风阀的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新风阀用于在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第二设定阈值时,通过引入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以稀释有机废气的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减风增浓装置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循环截止阀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以及所述排废风机与所述排风截止阀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
所述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包括:
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第三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排废新风阀及所述循环截止阀,只开启所述循环风机、所述排废风机、所述旁通阀及所述排风截止阀,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均送入废气燃烧炉中。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引入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减风增浓装置中;
循环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循环进风总管和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工作热泵;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中;
排废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循环进风总管与循环出风总管将减风增浓装置与各个工作热泵连接,形成一个有机废气循环处理通道,通过控制减风增浓装置将车间有机废气导向工作热泵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使有机废气实现减风增浓,并将经减风增浓后的有机废气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由减风增浓装置将有机废气引入废气燃烧炉,以此来实现有机废气的高效处理,避免有机废气浓度过低无法引燃,进而减少有机废气处理能耗及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中的减风增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中的工作热泵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工作热泵蒸发及冷凝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风增浓装置;11、第一进风口;111、新风阀;12、第一出风口;13、第二进风口;14、第二出风口;15、排废新风阀;16、排废风机;17、循环风机;171、旁通阀;18、循环截止阀;19、排风截止阀;2、循环进风总管;3、循环出风总管;4、工作热泵;41、进风管道;42、出风管道;43、冷凝器;44、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旨在通过对印刷车间的有机废气进行循环处理,以使有机废气的风量及浓度达到废气燃烧炉的燃烧标准,无需使用天然气配合引燃有机废气,相对于现有的将车间有机废气直接进行燃烧的方式,省去了引燃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了废气燃烧炉的运行能耗和运行费用。
实施一:
图1给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可以由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设备执行,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设备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物理实体构成,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实体构成。一般而言,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设备可以是电脑。
下述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设备为执行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设备为例,进行描述。参照图1,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10、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S120、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S130、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对有机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控制,其中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参照图2,其包括了减风增浓装置1、循环进风总管2、循环出风总管3及至少一个工作热泵4,减风增浓装置1的第一进风口11及工作热泵4的出风管道42分别对接循环出风总管3的两个端口,减风增浓装置1的第一出风口12及工作热泵4的进风管道41分别对接循环进风总管2的两个端口,减风增浓装置1的第二进风口13对接车间废气管道,减风增浓装置1的第二出风口14对接废气燃烧炉。减风增浓装置1、循环出风总管3、循环进风总管2及工作热泵4形成了一个有机废气循环处理系统,基于上述步骤S110~S130,减风增浓装置1通过将印刷车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经循环进风总管2引入工作热泵4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有机废气通过冷凝换热使有机废气的温度升高,浓度升高,又经蒸发器44蒸发吸热后使有机废气降温。最终将减风增浓后的有机废气返回减风增浓装置1,由减风增浓装置1将浓度达到自燃标准的有机废气通过第二出风口14引入废气燃烧炉燃烧,进而完成印刷车间有机废气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热泵4可以是多个,每一个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41为循环进风总管2的一个分支,出风管道42为循环出风总管3的一个分支,当多个工作热泵4中的个别工作热泵4不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可通过关闭进风管道41、出风管道42处的阀门以使相关废气管道关闭,有机废气不进入对应工作热泵4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
具体的,参照图3,减风增浓装置1包括排废新风阀15、排废风机16、循环风机17、循环截止阀18及排风截止阀19,排废新风阀15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第二进风口13及循环风机17的进风端口,循环截止阀18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循环风机17的出风端口及第一出风口12,排风截止阀19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第二出口及排废风机16的出风端口,排废风机16的进风端口对接第一进风口11。其中,第二进风口13、排废新风阀15、循环风机17、循环截止阀18、第一出风口12依次对接,形成一条印刷车间的有机废气的废气流道,使车间有机废气沿着该废气流道流动,最终进入循环进风总管2。第一进风口11、排废风机16、排风截止阀19、第二出风口14依次对接,形成一条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的废气流道,使工作热泵4中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沿着该废气流道流动,最终进入废气燃烧炉中燃烧。
此外,循环风机17的进风端口还对接第一进风口11,使第一进风口11、循环风机17、循环截止阀18、第一出风口12形成一条有机废气的废气流道。这样,工作热泵4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根据需要,控制相关阀门的开或闭,可以直接沿第一进风口11、排废风机16、排风截止阀19、第二出风口14将有机废气引入燃烧炉。也可以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沿第一进风口11、循环风机17、循环截止阀18、第一出风口12引入循环进风总管2,以循环处理有机废气。并且,由于此时有机废气经过蒸发及冷凝处理,其浓度较高,可以调节循环进风总管2的有机废气浓度。
可选的,为了避免进入循环进风总管2中的有机废气浓度过高,在减风增浓装置1中设置新风阀111,新风阀111设于第一进风口11处,新风阀111的一端用于引入外部空气,新风阀111的另一端对接第一进风口11。新风阀111可以在引入循环进风总管2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设定爆炸浓度阈值时,通过引入外部空气进入循环进风总管2,以稀释有机废气的浓度,避免有机废气浓度过高,存在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减风增浓装置1还包括旁通阀171,旁通阀171连通循环风机17与循环截止阀18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以及排废风机16与排风截止阀19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旁通阀171将排废风机16、排风截止阀19、第二出风口14形成的废气流道与循环风机17、循环截止阀18、第一出风口12形成的废气流道打通。使得当减风增浓装置1中的有机废气浓度达到有机废气自燃烧标准时,此时无需对有机废气进行循环处理,通过关闭排废新风阀15及循环截止阀18,只开启循环风机17、排废风机16、旁通阀171及排风截止阀19,使减风增浓装置1中的有机废气通过循环风机17和排风风机引向第二出风口14,均送入废气燃烧炉中进行燃烧。
示例性的,对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作热泵4,参照图4工作热泵4设置有冷凝器43及蒸发器44,冷凝器43的一端对接工作热泵4的进风管道41,另一端对接蒸发器44的一端;蒸发器44的另一端对接工作热泵4的出风管道42。冷凝器43用于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处理,通过冷凝换热使有机废气升温,有机废气温度升高则浓度增加。蒸发器44用于对有机废气进行冷凝处理,有机废气经过蒸发器44蒸发吸热,使有机废气减温,同时保持浓度不变。最终经过工作热泵4的蒸发及冷凝处理,使得有机废气实现减风增浓,浓度达到有机废气自燃烧标准。
具体的,参照图5,工作热泵蒸发及冷凝处理流程包括:
S1201、所述工作热泵将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冷凝器进行蒸发处理;
S1202、所述冷凝器将经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处理;
S1203、所述蒸发器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导向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
有机废气通过进风管道41进入工作热泵4后,由单元进风机将有机废气引入冷凝器43中,冷凝器43进行冷凝反应时会散发热量,有机废气此时通过吸收热量使自身温度升高,有机废气温度升高时伴随着水汽的蒸发,使有机废气减风增浓。之后,冷凝器43将高温有机废气送入蒸发器44,蒸发器44进行蒸发反应时会吸收热量,使有机废气降温,但不会影响有机废气的浓度,最终得到常温的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此时将有机废气通过出风管道42引入循环出风总管3,由循环出风总管3将较高浓度的有机废气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1中。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切换减风增浓装置1中相关阀门的开或关,使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在全循环模式、半循环半排废气模式或全排废气模式三种控制模式下进行自动切换控制,以使进入废气燃烧炉的有机废气风量和浓度达到自燃烧的标准。
其中,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有机废气处理系统上电,先启动全循环模式处理有机废气。启动减风增浓装置1中的相关控制部件,此时新风阀111关闭、循环截止阀18开启、旁通阀171关闭、排风截止阀19关闭、排废新风阀15关闭、循环风机17开启、排废风机16关闭。此时有机废气沿着减风增浓装置1、循环进风总管2、工作热泵4、循环出风总管3进行循环处理。
具体的,全循环模式每个控制部件的控制逻辑如下:
1、系统上电,循环风机17得到开机信号后,延时3秒启动;
2、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对LEL(爆炸下限)浓度进行判断,若此时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则表示有机废气未达到自燃烧标准,则排废风机16保持关闭状态。
3、系统上电,排风截止阀19关闭设定时间段(90S~150S),此设定时段为排风截止阀19的上电复位时间,排风截止阀19在上电复位后再根据控制信号进行LEL浓度控制。排风截止阀19接收到开机信号后,等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再进行LEL浓度控制;得到关机信号后,等循环风机17及排废风机16停机后再关闭;
4、系统上电,循环截止阀18开启设定时间段(90S~150S),此设定时段为循环截止阀18的上电复位时间,循环截止阀18在上电复位后再根据控制信号进行LEL浓度控制。循环截止阀18在得到开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循环截止阀18进行LEL浓度控制;在得到关机信号,等到循环风机17及排废风机16停机后再关闭;
5、系统上电,新风阀111关闭设定时间段(90S~150S),此设定时段为新风阀111的上电复位时间,新风阀111在上电复位后再根据控制信号进行LEL浓度控制。新风阀111得到开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新风阀111再进行LEL浓度控制;在得到关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及排废风机16停机后再关闭;
6、系统上电,旁通阀171关闭设定时间段(90S~150S),此设定时段为旁通阀171的上电复位时间,旁通阀171在上电复位后再根据控制信号进行LEL浓度控制。旁通阀171得到开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再进行LEL浓度控制;得到关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及排废风机16停机后再关闭;
7、系统上电,排废新风阀15关闭设定时间段(90S~150S),此设定时段为排废新风阀15的上电复位时间,排废新风阀15在上电复位后再根据控制信号进行LEL浓度控制。排废新风阀15得到开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再进行LEL浓度控制;得到关机信号后,等到循环风机17及排废风机16停机后再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每次系统上电后,各个控制阀件先做上电复位处理,通过关闭相关阀件到最小值或开启阀件到最大值实现上电复位目的,上电复位后阀件再按照全循环模式的阀件控制状态进行动作。
在上述全循环模式中,由于只开启循环截止阀18及循环风机17,减风增浓装置1此时不引入印刷车间的有机废气,也不将有机废气导向废气燃烧炉,此时对有机废气进行循环的冷凝及蒸馏处理。
在减风增浓装置1启动5分钟后,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启动半循环半排废气模式。此时新风阀111关闭、循环截止阀18开启、旁通阀171关闭、排风截止阀19开启、排废新风阀15开启、循环风机17开启、排废风机16开启。此时经有机废气经过蒸发及冷凝处理后,一部分导向废气燃烧炉,一部分再次引入循环进风总管2进行循环处理。
而当检测到减风增浓装置1内部浓度过高时,则启动全排废气模式,此时新风阀111关闭、截止阀关闭、旁通阀171开启、排风截止阀19开启、排废新风阀15关闭、循环风机17开启、排废风机16开启。由于有机废气浓度过高,无需进行减风增浓处理,则只开启循环风机17、排废风机16、旁通阀171及排风截止阀19,使减风增浓装置1中的有机废气通过循环风机17和排风风机引向第二出风口14,均送入废气燃烧炉中进行燃烧。
具体的,上述半循环半排废气模式或全排废气模式下每个控制部件的控制逻辑如下:
1、循环风机17得到开机信号后,延时3秒启动;得到关机信号后,等排废风机16关闭后,延时10秒再关闭。
2、排废风机16得到开机信号后,等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对LEL浓度进行判断,若此时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控制排废风机16启动;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则控制排废风机16关闭。排废风机16得到关机信号后,延时3秒再关闭;
3、排风截止阀19得到开机信号,等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对LEL浓度进行判断,若此时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则控制排风截止阀19关闭;若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排风截止阀19保持当前开度;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排风截止阀19开至最大。
4、循环截止阀18得到开机信号后,开启进行上电复位,等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在排废风机16频率小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或排气截止阀未全开的情况下,全开循环截止阀18;在排废风机16频率等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且排气截止阀全开的情况下,若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循环截止阀18关闭;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循环截止阀18关闭。
5、新风阀111得到开机信号,在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在排废风机16频率小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或排气截止阀未全开的情况下,则新风阀111关闭;在排废风机16频率等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且排风截止阀19全开的情况下,若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新风阀111关闭;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新风阀111开。
6、旁通阀171得到开机信号,在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排废风机16频率小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或排气截止阀未全开的情况下,则旁通阀171全关;在排废风机16频率等于排废风机16频率上限且排气截止阀全开的情况下,若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旁通阀171关闭;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旁通阀171开。
7、排废新风阀15得到开机信号,在循环风机17开启5分钟后,旁通阀171开启的情况下,排废新风阀15未全关则关闭排废新风阀15;在旁通阀171未全关的情况下,排废新风阀15全关;在旁通阀171全关的情况下,若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则排废新风阀15关闭;若LEL目标值-LEL下回差值<LEL实际值<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排废新风阀15保持当前开度;若LEL实际值大于LEL目标值+LEL上回差值,则排废新风阀15开启。
最终,通过上述全循环模式、半循环半排废气模式或全排废气模式三种控制模式下进行适应性切换控制,实现了进入燃烧炉有机废气风量和浓度达到自燃烧的标准。
上述,通过循环进风总管2与循环出风总管3将减风增浓装置1与各个工作热泵4连接,形成一个有机废气循环处理通道,通过控制减风增浓装置1将车间有机废气导向工作热泵4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使有机废气实现减风增浓,并将经减风增浓后的有机废气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1,由减风增浓装置1将有机废气引入废气燃烧炉,以此来实现有机废气的高效处理,避免有机废气浓度过低无法引燃,进而减少有机废气处理能耗及处理成本。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具体包括:引入模块210、循环模块220、排废模块230。
其中,引入模块210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减风增浓装置中;
循环模块220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循环进风总管和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工作热泵;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中;
排废模块230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上述,通过循环进风总管与循环出风总管将减风增浓装置与各个工作热泵连接,形成一个有机废气循环处理通道,通过控制减风增浓装置将车间有机废气导向工作热泵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使有机废气实现减风增浓,并将经减风增浓后的有机废气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由减风增浓装置将有机废气引入废气燃烧炉,以此来实现有机废气的高效处理,避免有机废气浓度过低无法引燃,进而减少有机废气处理能耗及处理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7,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模块330、输入装置340及输出装置350。该电子设备中处理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310、存储器320、通信模块330、输入装置340及输出装置35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存储器3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中的引入模块、循环模块及排废模块)。存储器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330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处理器3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输入装置34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3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该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还可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减风增浓装置、循环出风总管、循环进风总管及至少一个工作热泵,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一进风口及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分别对接所述循环出风总管的两个端口,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一出风口及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分别对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的两个端口,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二进风口对接车间废气管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第二出风口对接废气燃烧炉;
所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
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导通所述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热泵设置有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一端对接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另一端对接所述蒸发器的一端;所述蒸发器的另一端对接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
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包括:
所述工作热泵将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冷凝器进行蒸发处理;
所述冷凝器将经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凝处理;
所述蒸发器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导向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风增浓装置包括排废新风阀、排废风机、循环风机、循环截止阀及排风截止阀,所述排废新风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口,所述循环截止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端口及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排风截止阀的两个端口分别对接所述第二出口及所述排废风机的出风端口,所述排废风机的进风端口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所述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通过启动所述排废新风阀以引入车间的有机废气;
在所述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进风总管和所述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所述工作热泵中,通过启动所述循环风机并导通所述循环截止阀以使有机废气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
在所述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通过启动所述排废风机并导通所述排风截止阀以使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端口还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所述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所述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所述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之后,还包括:
所述循环风机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部分有机废气经所述循环截止阀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进行循环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浓度低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排废风机及所述排风截止阀,使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只通过所述循环风机及所述循环截止阀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进行循环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风增浓装置还包括新风阀,所述新风阀设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新风阀的一端用于引入外部空气,所述新风阀的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新风阀用于在引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第二设定阈值时,通过引入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循环进风总管,以稀释有机废气的浓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风增浓装置还包括旁通阀,所述旁通阀连通所述循环风机与所述循环截止阀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以及所述排废风机与所述排风截止阀间的废气管道的侧壁;
所述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中,包括:
当所述减风增浓装置的有机废气浓度高于第三设定阈值时,关闭所述排废新风阀及所述循环截止阀,只开启所述循环风机、所述排废风机、所述旁通阀及所述排风截止阀,使所述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均送入废气燃烧炉中。
8.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引入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将车间的有机废气引入减风增浓装置中;
循环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一出风口处的废气管道及第一进风口处的废气管道,使减风增浓装置中的有机废气经循环进风总管和工作热泵的进风管道进入工作热泵;工作热泵对有机废气进行蒸发及冷凝处理,将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经工作热泵的出风管道和循环出风总管返回至减风增浓装置中;
排废模块,用于使减风增浓装置导通第二出口处的废气管道,将经蒸发及冷凝处理后的有机废气送入废气燃烧炉。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10.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1405.3A CN112387057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1405.3A CN112387057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7057A CN112387057A (zh) | 2021-02-23 |
CN112387057B true CN112387057B (zh) | 2022-09-27 |
Family
ID=7460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741405.3A Active CN112387057B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87057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92298A1 (en) * | 1994-06-28 | 1996-01-17 |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 Sulphur dioxide removal from flue gas |
CN101362042A (zh) * | 2005-06-27 | 2009-02-11 | 系统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含有稀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大量废气的净化装置 |
CN101670231A (zh) * | 2009-07-23 | 2010-03-17 | 刘荣甫 | 钙法脱硫转温差结晶氨法脱硫的装置与工艺 |
CN102449123A (zh) * | 2009-04-17 | 2012-05-09 | 普罗特高公司 | 有机废物的气化方法和装置 |
EP2584166A1 (en) * | 2011-10-17 | 2013-04-24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Power plant and method for retrofit |
CN207576075U (zh) * | 2017-08-10 | 2018-07-06 | 上海赜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利用氮气循环脱附及与燃烧装置组合的废气处理装置 |
CN108585411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广东芬尼克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污泥烘干系统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10741405.3A patent/CN1123870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92298A1 (en) * | 1994-06-28 | 1996-01-17 | THE BABCOCK & WILCOX COMPANY | Sulphur dioxide removal from flue gas |
CN101362042A (zh) * | 2005-06-27 | 2009-02-11 | 系统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含有稀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的大量废气的净化装置 |
CN102449123A (zh) * | 2009-04-17 | 2012-05-09 | 普罗特高公司 | 有机废物的气化方法和装置 |
CN101670231A (zh) * | 2009-07-23 | 2010-03-17 | 刘荣甫 | 钙法脱硫转温差结晶氨法脱硫的装置与工艺 |
EP2584166A1 (en) * | 2011-10-17 | 2013-04-24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Power plant and method for retrofit |
CN207576075U (zh) * | 2017-08-10 | 2018-07-06 | 上海赜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利用氮气循环脱附及与燃烧装置组合的废气处理装置 |
CN108585411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广东芬尼克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热泵技术的污泥烘干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87057A (zh) | 2021-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88222B1 (en) | Method of treat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with gas turbine and system for treat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 |
RU2562281C2 (ru) | Способ отделения диоксида углерода из отходящего газа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и, работающей на ископаемом топлив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US20070193447A1 (en) | Method of process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 |
CN103261618A (zh) | 发动机冷却装置 | |
US20230036309A1 (en) | Absorption chiller | |
CN112387057B (zh)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 |
RU2696717C1 (ru) | Охладитель системы рециркуляции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 |
US20200263909A1 (en) |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frostless, multivariable coupling, and heat pump-based hot blast stove | |
CN113738493A (zh) | 一种发动机水温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控制器及介质 | |
KR101825639B1 (ko) | 냉각탑의 백연 저감 방법과 장치, 및 냉각 설비 | |
CN113606839A (zh) | 一种单冷水冷空调机组的低温粮仓及控制方法 | |
CN103925072A (zh) | 一种基于egr和进气加湿的增压柴油机环保装置 | |
RU2659644C1 (ru) | Конденсационный теплоутилизатор | |
CN113958430B (zh) | 车辆废气再循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JP2004179100A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停止方法 | |
CN103850816A (zh) | 用于均质压燃发动机的燃烧模式切换系统及方法 | |
CN208534627U (zh) |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的降噪冷却罩壳 | |
JP5741922B2 (ja) | 燃料電池の乾燥抑制方法 | |
CN213238179U (zh) | 一种带有空气源热泵热回收设备的分体式烘干机组 | |
CN110071344A (zh) | 电池箱直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介质和电子设备 | |
US20120006020A1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owering a compressor turbine | |
TW201939206A (zh) | 利用液化氣體之冷卻方法 | |
JP2005322426A (ja) |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 |
CN115467751B (zh) |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JP2003194373A (ja) | 発熱設備及びその換気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