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969A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969A
CN112383969A CN202011196001.XA CN202011196001A CN112383969A CN 112383969 A CN112383969 A CN 112383969A CN 202011196001 A CN202011196001 A CN 202011196001A CN 112383969 A CN112383969 A CN 112383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ignal
sta
strength
contro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60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969B (zh
Inventor
李胜平
姚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60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9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9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该WIFI漫游测试系统中,控制平台,用于向信号处理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接入点发送的第二信号,基于控制指令对第一信号的强度进行消减和对第二信号的强度进行增强,通过第一天线发送消减后的第一信号,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增强后的第二信号;站点,用于检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信号的强度,确定是否接入第二接入点;控制平台,还用于监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信号的强度以及站点是否接入第二接入点,根据监测结果生成漫游测试报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降低WIFI漫游测试对场地的限制,缩短WIFI漫游测试时间,提升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中包括多个无线访问接入点(Access Point,AP),AP用于实现用户终端在该WLAN系统下的无线接入。为了使站点(station,STA)在WLAN系统内各个AP之间移动的过程中,保持业务连接不间断,除了需要WLAN系统内的多个AP覆盖范围之间互相有一定的重叠区域(由于一个AP的覆盖范围有限)之外,还需要STA具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漫游功能,WIFI漫游既是指STA在WLAN系统内的多个AP之间切换连接。换而言之,STA具备WIFI漫游功能是保证STA在WLAN系统内各个AP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用户终端STA的数据传输畅通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对STA进行WIFI漫游功能测试尤为重要。
通常对WIFI漫游功能的测试过程为:测试人员手持待测移动设备STA在两个AP覆盖范围内来回走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该STA的WIFI漫游过程进行测试分析。但这样的测试方法,通常需要较大的场地空间来支撑测试场景,并且人工手持STA移动会增加测试时长,降低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在对STA进行WIFI漫游测试时,可以缩小测试场地,削弱WIFI漫游测试对场地的限制,并且由于无需人工手持STA进行测量,减少了WIFI漫游测试时长,进而提升了测试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WIFI漫游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平台、信号处理装置、第一AP、第二AP、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STA,控制平台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与第一AP和第二AP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连接,第一AP为STA接入的AP,其中:控制平台,用于向信号处理装置发送控制指令;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接收第一AP发送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二AP发送的第二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控制指令对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消减,并通过第一天线发送消减信号强度后的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控制指令对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增强,并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增强信号强度后的第二信号;STA,用于检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并根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确定是否接入第二AP;控制平台,还用于监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STA是否接入第二AP,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
可见,采用这样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装置对源AP的输出信号进行消减,并同时对目标AP的输出信号进行增强,以此模拟STA在WLAN系统中移动(STA靠近目标AP同时远离源AP)过程中,源AP信号的强度减弱,目标AP信号的强度增强的过程。进而,可以缩小测试场地,削弱WIFI漫游测试对场地的限制,并且由于无需人工手持STA移动进行测量,减少了WIFI漫游测试时长,进而提升了测试效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P和第二AP处于第一屏蔽箱中,第一AP和第二AP通过有线与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连接,第一屏蔽箱用于对第一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STA处于第二屏蔽箱中,第一AP和第二AP通过有线与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连接,第二屏蔽箱用于对第二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WIFI漫游测试系统还包括信息获取装置,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STA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交互信息;
控制平台,还用于从信息获取装置获取交互信息;
控制平台监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STA是否接入第二AP,包括:
基于交互信息确定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STA是否接入第二AP。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指令指示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检测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通过的测试报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失败,漫游测试结果为提前漫游的测试报告。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未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用于生成针对STA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场景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操作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操作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操作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操作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两个(项)”是指两个或三个及三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对应对象的对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对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需要知晓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及的站点(station,STA)为接入WLAN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STA具体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阐述。
以STA为终端设备为例,本申请涉及的通信场景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AP1的信号覆盖范围11,AP2的信号覆盖范围12,AP1网络覆盖范围与AP2网络覆盖范围的交叠范围10。当终端设备以图示终端设备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时,依次会经过处于信号覆盖范围11内的A点,处于交叠范围内10内的B点,处于信号覆盖范围12内的C点,其中,A点处AP1的信号强度强于AP2的信号强度,B点处AP1的信号强度等于AP2的信号强度,C点处AP2的信号强度强于AP1的信号强度。若AP1为终端设备的初始连接AP(或称源AP,即本申请所提及的第一AP),AP2为终端设备的目标AP(既本申请提及的第二AP),针对该终端设备的WIFI漫游测试,既是指终端设备沿着如图所示的终端设备移动轨迹进行移动时,测试在AP1的信号强度为何值AP2的信号强度为何值时,终端设备会从连接AP1的状态切换连接AP2,以及终端设备能否从连接AP1的状态切换连接AP2的状态。
目前,对WIFI漫游功能的测试过程通常为:测试人员手持待测移动设备STA在两个AP覆盖范围内来回走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对该STA的WIFI漫游过程进行测试分析。但这样的测试方法,通常需要两个AP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100米,对支撑测试场景的场地空间限制较高,并且人工手持STA移动会增加测试时长,降低测试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该WIFI漫游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平台、信号处理装置、第一AP、第二AP、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STA,控制平台与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与第一AP和第二AP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连接,第一AP为STA接入的AP。采用这样的系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装置对源AP(既本申请提及的第一AP)的输出信号进行消减,并同时对目标AP(既本申请提及的第二AP)的输出信号进行增强,以此模拟STA在WLAN系统中移动(STA靠近目标AP同时远离源AP)过程中,源AP信号的强度减弱,目标AP信号的强度增强的过程。进而,可以缩小测试场地,削弱WIFI漫游测试对场地的限制,并且由于无需人工手持STA进行测量,减少了WIFI漫游测试时长,进而提升了测试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进一步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该WIFI漫游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平台20、信号处理装置21、第一AP、第二AP、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STA22,控制平台20与信号处理装置21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1与第一AP和第二AP相连接,信号处理装置21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相连接,第一AP为STA22接入的AP(既第一AP为源AP)。
其中,控制平台20可以是用于对信号处理装置21进行控制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终端、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和服务器集群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信号处理装置21是可以对信号强度进行增减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衰减器。并且需要知晓的是,信号处理装置21和AP(第一AP或第二AP)之间,以及信号处理装置21和天线(第一天线或第二天线)之间均可以通过馈线连接。而控制平台20和信号处理装置21之间以及控制平台20和STA22之间均可以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为全向天线。
控制平台20,用于向信号处理装置21发送控制指令。
其中,该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需要理解的是,该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的数值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的数值可以相同,例如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为3dBm,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强量为3dBm;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为4dBm,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强量为3dBm,本申请对此不做过多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控制平台20可以按照预设时间周期,周期性地向信号处理装置21发送控制指令。其中,预设时间周期为开发人员根据实验场景测算设定,后续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信号处理装置21,用于接收第一AP发送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二AP发送的第二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控制指令对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消减,并通过第一天线发送消减信号强度后的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控制指令对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增强,并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增强信号强度后的第二信号。
需要知晓的是,WLAN系统通常由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AP和服务器组成。该服务器主要用于为连接到AP的STA22提供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Address,IP地址),例如,该服务器可以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服务器。AC主要用于将来自WLAN系统中不同AP的数据进行汇聚并接入互联网(Internet)中,同时还用于控制WLAN系统中各个AP的无线基础配置,如无线模式,服务区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信道和加密方式等。换而言之,图2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般也可等效表示为图3所示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中AC与AP(第一AP或第二AP)之间、AC与服务器之间以及控制平台20与AC之间均可以通过网线连接。
具体地,信号处理装置21通过馈线接收第一AP和第二AP的信号,并接收控制平台20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中携带有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进一步地,信号处理装置21基于该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对第一信号进行消减和对第二信号进行增强,并通过第一天线发送消减信号强度后的第一信号,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增强信号强度后的第二信号。
示例性地,控制平台20以10s为预设时间周期,周期性地向信号处理装置21发送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指示了第一AP的第一信号的强度消减3dBm,第二AP的第二信号的强度增强3dBm。信号处理装置21获取第一AP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为70dBm,第二AP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为30dBm,则信号处理装置21基于控制指令,将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为67dBm,将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强为33dBm,并分别通过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信号强度为67dBm的第一信号和信号强度为33dBm的第二信号。
STA22,用于检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并根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确定是否接入第二AP。
STA22可以根据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是否从连接第一AP的状态切换连接第二AP。
示例性地,若STA22的WIFI漫游功能为若检测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则STA22从连接第一AP的连接状态切换至连接第二AP的连接状态。其中,该预设阈值为STA22的开发人员根据实验测算场景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这种情况下,若STA22检测到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第二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阈值,则STA22确定断开与第一AP的连接,并连接第二AP。若否,则STA22保持与第一AP之间的无线连接。
控制平台20,还用于监测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STA22是否接入第二AP,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针对STA22的漫游测试报告。
具体地,控制平台20根据第一天线发送的衰减后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天线发送的增强后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是否满足STA22从第一AP切换连接第二AP的预设条件,并根据该STA22是否接入第二AP,生成针对该STA22的漫游测试报告。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可以通过信号处理装置21对源AP的输出信号进行消减,并同时对目标AP的输出信号进行增强,以此模拟STA22在WLAN系统中移动(STA22靠近目标AP同时远离源AP)过程中,源AP信号的强度减弱,目标AP信号的强度增强的过程。进而,可以缩小测试场地,削弱WIFI漫游测试对场地的限制,并且由于无需人工手持STA22进行测量,减少了WIFI漫游测试时长,进而提升了测试效率。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该WIFI漫游测试系统在图3的基础上,其第一AP和第二AP处于第一屏蔽箱中,第一AP和第二AP通过馈线与信号处理装置21进行有线连接,其中,该第一屏蔽箱用于对第一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或避免第一屏蔽箱中的信号外泄)。和/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STA22处于第二屏蔽箱中,第一AP和第二AP通过有线与信号处理装置21进行连接,该第二屏蔽箱用于对第二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
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得STA在进行WIFI漫游测试时,可以排除外界信号的干扰,根据信号处理装置消减后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和增强后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自身是否切换连接至第二AP(既断开与第一AP的连接,连接第二AP),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WIFI漫游测试系统,该WIFI漫游测试系统在图4的基础上,还包括信息获取装置23。
信息获取装置23,用于获取STA22与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交互信息。其中,该交互信息可以是指STA22与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AP之间交互的空口帧,以及STA22与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AP之间交互的空口帧。
具体地,信号处理装置21通过第一天线发送消减后的第一信号和通过第二天线发送增强后的第二信号之后,STA22根据第一天线发送的消减后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天线发送的增强后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是否连接第二AP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空口帧(既交互信息,包括管理帧和数据帧等)。该信息获取装置23为获取这一系列空口帧的装置,例如抓包网卡。
控制平台20,还用于从信息获取装置23获取该交互信息,既通过信息获取装置23获取STA22确定是否连接第二AP的过程中与第一AP和第二AP产生的一系列空口帧。
该控制平台20,还用于基于该交互信息确定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STA22是否接入第二AP。
具体地,该控制平台20通过STA22确定是否连接第二AP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空口帧(既前述交互信息),通过解析该空口帧获得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和第二天线发送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以及STA22是否接入第二AP。
该控制平台20,还用于监测该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并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STA22的漫游测试报告。
其中,预设阈值为开发人员根据STA22的待测试漫游功能进行设定,后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STA22的待测试漫游功能为:仅在源AP(既STA22的当前连接AP)小于-75dBm时才会断开与源AP之间的连接,并连接目标AP(或称发生WIFI漫游),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设阈值为-75dBm。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22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还用于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通过的测试报告。
示例性地,STA22的待测试漫游功能为:仅在源AP(既STA22的当前连接AP)小于-75dBm时才会断开与源AP之间的连接,并连接目标AP(或称发生WIFI漫游),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设阈值为-75dBm。若控制平台20监测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75dBm时,STA22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还用于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通过的测试报告。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大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22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还用于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失败,并且STA22为提前漫游的测试报告。
示例性地,STA22的待测试漫游功能为:仅在源AP(既STA22的当前连接AP)小于-75dBm时才会断开与源AP之间的连接,并连接目标AP(或称发生WIFI漫游),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设阈值为-75dBm。若控制平台20监测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为20dBm时,大于预设阈值-75dBm,但STA22此时已经断开与第一AP之间的连接,并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且失败原因为未达到预设阈值,STA22提前发生漫游。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中,若检测结果为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STA22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还用于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
示例性地,STA22的待测试漫游功能为:仅在源AP(既STA22的当前连接AP)小于-75dBm时才会断开与源AP之间的连接,并连接目标AP(或称发生WIFI漫游),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设阈值为-75dBm。若控制平台20监测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为-90dBm时,小于预设阈值-75dBm,但STA22此时已经断开与第一AP之间的连接,并未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且失败原因为未能自动连接第二AP。
若控制平台20监测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为-90dBm时,小于预设阈值-75dBm,但STA22保持连接第一AP,并未连接第二AP,则控制平台20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且失败原因为未能自动断开与第一AP之间的连接。
通过这样的WIFI漫游测试系统,可以通过信息获取工具准确地测量源AP和目标AP对应的信号强度,通过信息获取工具直接地获取STA22当前连接AP的信息(既确定STA22是否连接目标AP),并根据源AP和目标AP的信号强度以及STA22当前连接AP的信息(既确定STA22是否连接目标AP),准确地生成STA22的漫游测试报告,以便后续对该STA22的WIFI漫游功能进行相应的调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系统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漫游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平台、信号处理装置、第一接入点AP、第二AP、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站点STA,所述控制平台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AP和所述第二AP相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相连接,所述第一AP为所述STA接入的AP,其中:
所述控制平台,用于向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发送控制指令;
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AP发送的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AP发送的第二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消减,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消减信号强度后的第一信号,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增强,并通过所述第二天线发送增强信号强度后的第二信号;
所述STA,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并根据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确定是否接入所述第二AP;
所述控制平台,还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所述STA是否接入所述第二AP,并根据监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P和所述第二AP处于第一屏蔽箱中,所述第一AP和所述第二AP通过有线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屏蔽箱用于对所述第一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和所述STA处于第二屏蔽箱中,所述第一AP和所述第二AP通过有线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屏蔽箱用于对所述第二屏蔽箱外的信号进行屏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漫游测试系统还包括信息获取装置,所述信息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STA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交互信息;
所述控制平台,还用于从所述信息获取装置获取所述交互信息;
所述控制平台监测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所述STA是否接入所述第二AP,包括:
基于所述交互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强度以及所述STA是否接入所述第二A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信号强度消减量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信号强度增加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所述STA连接所述第二AP,则所述控制平台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通过的测试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所述STA连接所述第二AP,则所述控制平台用于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失败,漫游测试结果为提前漫游的测试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根据监测结果和检测结果,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报告,具体包括:
若检测结果为所述第一天线发送的第一信号的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监测结果为所述STA未连接所述第二AP,则所述控制平台生成针对所述STA的漫游测试失败的测试报告。
CN202011196001.X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Active CN1123839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6001.XA CN112383969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6001.XA CN112383969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969A true CN112383969A (zh) 2021-02-19
CN112383969B CN112383969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57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6001.XA Active CN112383969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969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9198A1 (en) * 2005-04-21 2006-10-26 Azimuth Systems, Inc. Simulating time-varying condi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159991A1 (en) * 2005-07-14 2007-07-12 Noonan Joseph 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transmission facilities
US7889663B1 (en) * 2005-07-12 2011-02-15 Azimuth Systems, Inc. Evaluation of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emulation
CN102026144A (zh) * 2010-11-05 2011-04-2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漫游性能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01920A (zh) * 2014-10-27 2015-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e在基站间切换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US20150244476A1 (en) * 2010-11-05 2015-08-27 Atc Logistics & Electronics, Inc. Wifi test chamber
US20180027435A1 (en) * 2015-02-06 2018-01-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for testing client roaming
CN10904110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漫游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640343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son无线产品的测试方法
CN110519779A (zh) * 2019-08-26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601776A (zh) * 2019-09-10 2019-12-2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模块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719359A (zh) * 2019-10-09 2020-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39198A1 (en) * 2005-04-21 2006-10-26 Azimuth Systems, Inc. Simulating time-varying condi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889663B1 (en) * 2005-07-12 2011-02-15 Azimuth Systems, Inc. Evaluation of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emulation
US20070159991A1 (en) * 2005-07-14 2007-07-12 Noonan Joseph 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transmission facilities
CN102026144A (zh) * 2010-11-05 2011-04-2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漫游性能测试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244476A1 (en) * 2010-11-05 2015-08-27 Atc Logistics & Electronics, Inc. Wifi test chamber
CN104301920A (zh) * 2014-10-27 2015-01-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e在基站间切换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US20180027435A1 (en) * 2015-02-06 2018-01-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for testing client roaming
CN109041107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成都西加云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漫游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9640343A (zh) * 2018-12-28 2019-04-16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son无线产品的测试方法
CN110519779A (zh) * 2019-08-26 2019-11-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0601776A (zh) * 2019-09-10 2019-12-20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无线模块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719359A (zh) * 2019-10-09 2020-01-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969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1549B (zh) 语音回退方法、装置与终端设备
US20200145890A1 (en)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706475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roam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218945B2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CN108347749B (zh) 一种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KR102539768B1 (ko) 전자기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51547B (zh) 无线漫游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接入点设备
CN110636567B (zh) 一种切换评估、报告方法、装置及基站
US2013023001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71770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KR20190019198A (ko) Lte와 5g 타이트 인터워킹 하의 통신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7046699B (zh) 一种无线终端漫游方法及装置
CN109640343B (zh) 一种Wifi-son无线产品的测试方法
CN107409350B (zh) 自动切换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路由设备
US1172968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metric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multiple access points
US20150055493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4079908A (zh) 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104762B (zh) 一种调整wlan网络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KR20110090035A (ko) 이기종 시스템을 지원하는 이동 단말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CN112383969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测试系统
US20210045027A1 (en) Handover method between base station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30085365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기지국,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04754728B (zh) 终端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15087056A (zh) 一种接入点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191459B (zh) 在密集组中保证终端连续吸附的方法、侦控设备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