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896B -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896B
CN112383896B CN202010399426.4A CN202010399426A CN112383896B CN 112383896 B CN112383896 B CN 112383896B CN 202010399426 A CN202010399426 A CN 202010399426A CN 112383896 B CN112383896 B CN 112383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module
vehicle
road side
wireles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94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896A (zh
Inventor
邓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run Ch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run Ch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run Ch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run Ch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94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中。车地通信方法包括车载无线模块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若判断为是,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与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通过上述方案使车载无线模块在切换路侧无线模块时,工作信道也发生切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路侧无线模块切换时存在的干扰问题;相邻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使两者之间无干扰,可增加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覆盖范围,减少路侧无线模块的部署数量。

Description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中,轨道上车辆的运行依赖车地通信来实现车辆(或称列车)与轨旁设备间的信息传输。车地通信通常是指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车载无线模块与设置在轨道侧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的通信。对车地通信的要求是:通信频率高,带宽小,数据量较小,可靠性高。
沿轨道的延伸方向,以一定距离的间隔设置多个路侧无线模块,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采用相同的通信信道。若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需使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无线模块具有相同的通信信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频繁地在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进行切换,而切换前和切换后所通信的路侧无线模块使用的通信信道相同,因此会发生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为了避免干扰,有的将路侧无线模块的通信覆盖范围降低,然后在原有路侧无线模块数量的基础上,增加路侧无线模块,实现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车地通信,但是路侧无线模块覆盖范围越小,通信质量会越差,而覆盖范围越大,对相邻路侧无线模块的干扰越大。由于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在传输路侧信号时,采用的是有线通信方式,路侧无线模块数量的增加会导致路侧总线故障率增加,维修成本增加。有的使路侧无线模块采用自适应跳频技术,但是该技术需要进行通信信道质量评估,而执行通信信道质量评估时,会花费较长时间,从而影响了车地通信的实时性。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方法,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包括:车载无线模块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若判断为是,则将所述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其中,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模块,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其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切换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连接,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是,则将所述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其中,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其包括: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与位于第一覆盖区域内的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若车辆由所述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与所述车载无线模块断开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相邻的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路侧信号子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中,所述路侧信号子系统包括:多个路侧无线模块,多个所述路侧无线模块中相邻两个所述路侧无线模块分别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与位于第一覆盖区域内的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若车辆由所述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二无线信道与所述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本发明又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中,所述车地通信系统包括:车载无线模块,所述车载无线模块为上述车载无线模块;路侧信号子系统,所述路侧信号子系统为上述路侧信号子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判断车辆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若判断为是,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从而实现了车辆根据覆盖区域的变化进行频道的切换,即实现了调频通信,如此解决了路侧无线模块切换时的干扰问题,由于覆盖区域与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对应,相邻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使得相邻的覆盖区域无干扰,则路侧无线模块的覆盖范围可大大增加,利于减少路侧无线模块的部署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无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地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轨道交通是一种在轨道上行驶车辆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可以应用于物料运输或客运运输等领域,车辆可以是悬挂式车辆,还可以是非悬挂式车辆,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为了能在轨道上行驶,车辆需与地面之间通过车地通信系统进行通信以传输信息。通常车地通信系统包括:车载无线模块和路侧无线模块。车载无线模块安装在车辆上,路侧无线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路侧无线模块沿轨道的延伸方向部署。
下面以车载无线模块侧为例,对轨道交通中的车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方法,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车载无线模块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
其中,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一路线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无线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需车载无线模块位于该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内,且其工作信道和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相同。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载无线模块会主动切换工作信道的频段,即调频,所以覆盖区域(或称车地通信范围)为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该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其小于或等于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即当车载无线模块位于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时,未发生频段的切换,则覆盖区域等于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当车载无线模块位于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时,发生了频段的切换,则覆盖区域小于路侧无线模块发送的无线信号所覆盖的范围。无线信号所覆盖范围的大小通常由路侧无线模块的发射功率决定。无线信道相同或不同指的是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可以为路侧无线模块分配多个无线信道中的任一个,至少保证相邻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无线信道的数量可以为100或其他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为每个无线信道编号形成信道标识(或称信道号或信道编号),相应地,第一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编号与第二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编号不同。例如,在第一覆盖区域内,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称为第一无线信道,则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为第一无线信道,若第一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编号为1,即第一无线信道为信道1,则该工作信道为信道1;在第二覆盖区域内,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称为第二无线信道,则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为第二无线信道,若第二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编号为2,即第二无线信道为信道2,则该工作信道为信道2,信道1和信道2的频段不同。
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包括:
车载无线模块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根据定位信息识别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判断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是否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与第一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第一覆盖区域,与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第二覆盖区域,第一轨道标识与第一无线信道对应,第二轨道标识与第二无线信道对应。
具体而言,沿轨道的延伸方向,为一条轨道线路配置多个路侧无线模块,该多个路侧无线模块发射的无线信号能覆盖整条轨道线路,以前述覆盖区域为依据,将该条轨道线路划分为多根轨道,并为每根轨道进行编号,该编号作为轨道的轨道标识以使其区分于其他轨道。每根轨道的长度以不超过部署在该轨道处的路侧无线模块的覆盖范围为宜,即轨道与路侧无线模块是对应的,轨道的轨道标识与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标识是对应的,换言之,通过轨道标识能确定无线信道标识。依此预先设置轨道标识与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在一条轨道线路上相邻的两根轨道分别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对应地,轨道标识分别称为:第一轨道标识和第二轨道标识,两根轨道分别属于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对应的第一覆盖区域和与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对应的第二覆盖区域,若第一轨道标识和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编号分别为:轨道11和轨道12,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二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编号分别为:信道1和信道2,则建立的对应关系为:轨道11对应信道1,轨道12对应信道2,若识别出轨道标识为轨道11,则车载无线模块需将工作信道切换为信道1;若识别出轨道标识为轨道12,则车载无线模块需将工作信道切换为信道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轨道并非实际中车辆行驶的轨道,其为虚拟轨道或轨道地图上的轨道。
车载无线模块可以通过列车定位技术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以实时了解列车的位置,列车定位技术可以是车载定位技术,该技术主要依靠设置于车辆侧的设备实现定位;还可以是轨旁定位技术,该技术主要依靠设置于轨道侧的设备实现定位,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通过该定位信息与预先设置的轨道位置信息的比较,确认该车辆当前行驶的轨道为哪根轨道,并根据预先设置的轨道位置信息和轨道标识的对应关系确认该轨道的轨道标识,实时监测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的变化,监测轨道标识是否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
现有技术中,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路侧信号的传输通过总线实现,即各路侧无线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为有线通信连接,通过总线实现信号传输,增加了部署工作量,提高了故障概率。基于相邻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使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之间还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传输无线信号,即此时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具有两个射频单元,一个射频单元的无线信道称为第一无线信道,另一个射频单元的无线信道称为第二无线信道。由于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也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传输无线信号,若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位于位于第二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发射的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内,则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传输路侧信号。因此使第一覆盖区域和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第一覆盖区域仅覆盖相对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第二覆盖区域仅覆盖相对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此时各覆盖区域的长度不超过(即小于或等于)与该覆盖区域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在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的范围。也就是说,车载无线模块从一个路侧无线模块切换到另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位置是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设置位置(当车辆相对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方向为驶向方向时)或该另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设置位置(当车辆相对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方向为驶离方向时)。路侧信号载有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位置、车辆速度、车辆运行模式、车辆状态。
图2中示意出一种车地通信系统,其覆盖区域仅覆盖相对与覆盖区域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图2中左向右的方向),且覆盖区域的长度等于路侧无线模块在驶向方向上的无线信号覆盖的范围,在该图中沿轨道延伸方向将轨道线路的某部分区域依次划分为4个轨道,并在每个轨道的末尾处对应设置了1个路侧无线模块,4个轨道依次为:轨道11、轨道12、轨道13和轨道14,4个路侧无线模块依次为路侧无线模块21、路侧无线模块22、路侧无线模块23和路侧无线模块24,对应地,4个路侧无线模块具有第一射频单元与第二射频单元、第三射频单元与第四射频单元、第五射频单元与第六射频单元、第七射频单元与第八射频单元。路侧无线模块21的无线信道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标识为信道1和信道2,即第一射频单元使用信道1,第二射频单元使用信道2,第一射频单元和第二射频单元通过有线通信连接;路侧无线模块22的无线信道有两个,分别为第三无线信道和第四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标识为信道2和信道3,即第三射频单元使用信道2,第四射频单元使用信道3,第三射频单元和第四射频单元通过有线通信连接;路侧无线模块23的无线信道有两个,分别为第五无线信道和第六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标识为信道3和信道4,即第五射频单元使用信道3,第六射频单元使用信道4,第五射频单元和第六射频单元通过有线通信连接;路侧无线模块24的无线信道有两个,分别为第七无线信道和第八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标识为信道4和信道5,即第七射频单元使用信道4,第八射频单元使用信道5,第七射频单元和第八射频单元通过有线通信连接。
以相邻的路侧无线模块23和路侧无线模块24为例对该过程进行说明:车辆行驶在轨道13上时,其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为信道3,通过信道3与路侧无线模块23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当车辆行驶至轨道13和轨道14的连接处时,车载无线模块将工作信道切换为信道4,通过信道4与路侧无线模块24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由于路侧无线模块24与路侧无线模块23都能通过信道4发射无线信号,且路侧无线模块23位于路侧无线模块24的覆盖范围内,因此路侧无线模块24与路侧无线模块23能通过信道4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即路侧无线模块24将接收到的来自于车载无线模块的车辆信息通过信道4传输给路侧无线模块23的第六射频单元,第六射频单元通过有线通信连接将该车辆信息传输给路侧无线模块23的第五射频单元,然后第五射频单元通过信道3传输给路侧无线模块22,路侧无线模块22通过信道2传输给路侧无线模块21。当车辆行驶在轨道14上时,路侧无线模块23和路侧无线模块24均能通过信道4与车载无线模块进行通信,优选让路侧无线模块24作为车辆信息的发送者。
步骤102,若判断为是,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
具体而言,若判断出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是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与第一轨道标识对应的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与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第二无线信道。
通过判断车辆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若判断为是,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从而实现了车辆根据覆盖区域的变化进行频道的切换,即实现了调频通信,如此解决了路侧无线模块切换时的干扰问题,由于覆盖区域与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对应,相邻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使得相邻的覆盖区域无干扰,则路侧无线模块的覆盖范围可以大大增加,利于减少路侧无线模块的部署数量。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模块,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包括:判断单元301和切换单元302。
具体地,判断单元301用于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切换单元302与判断单元301连接,用于若判断单元判断为是,则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其中,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可选地,判断单元301包括:获取子单元、识别子单元和判断子单元。其中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识别子单元用于根据定位信息识别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是否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其中,与第一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第一覆盖区域,与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第二覆盖区域,第一轨道标识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道对应,第二轨道标识与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二无线信道对应。
可选地,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和所述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判断单元301和切换单元302的实现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1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通过判断单元判断车辆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切换单元在判断单元判断为是时,将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从而实现了车辆根据覆盖区域的变化进行频道的切换,即实现了调频通信,如此解决了路侧无线模块切换时的干扰问题,由于覆盖区域与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对应,相邻路侧无线模块的无线信道不同,使得相邻的覆盖区域无干扰,则路侧无线模块的覆盖范围可以大大增加,利于减少路侧无线模块的部署数量。
下面以路侧无线模块侧为例,对轨道交通中的车地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方法,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与位于第一覆盖区域内的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某路侧无线模块获取与其无线信道对应的信道标识的方法可以是:将信道标识直接预先存储在该路侧无线模块中;还可以是:将信道标识和路侧无线模块标识的对应关系存储在该路侧无线模块中;又可以是:在工作时,将信道标识发送给该路侧无线模块,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步骤402,若车辆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与车载无线模块断开通信连接。
其中,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第二无线信道和第一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若车辆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车辆的车载无线模块会将其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所以车载无线模块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的通信连接断开,第二路侧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与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为了实现路侧无线模块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一覆盖区域和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车载无线模块从一个路侧无线模块切换到另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位置是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设置位置(当车辆相对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方向为驶向方向时)或该另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设置位置(当车辆相对该一个路侧无线模块的方向为驶离方向时)。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步骤401和402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和102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侧信号子系统,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包括:多个路侧无线模块,多个路侧无线模块中相邻两个路侧无线模块分别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
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与位于第一覆盖区域内的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若车辆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第二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二无线信道与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第一无线信道和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可选地,若车辆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车辆的车载无线模块会将其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
可选地,第一覆盖区域和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步骤101和102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无线模块,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车地通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实现上述车地通信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地通信系统,其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参见图2,车地通信系统包括:车载无线模块,车载无线模块为上述的车载无线模块;路侧信号子系统,路侧信号子系统为上述的路侧信号子系统。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3)

1.一种车地通信方法,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方法包括:
车载无线模块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
若判断为是,则将所述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所述车载无线模块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包括:
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定位信息识别所述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
判断所述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是否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
其中,与所述第一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所述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轨道标识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道对应,所述第二轨道标识与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二无线信道对应;
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和所述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
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
2.一种车载无线模块,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无线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车辆是否由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
切换单元,与所述判断单元连接,用于若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是,则将所述车载无线模块的工作信道由第一无线信道切换为第二无线信道;
其中,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相邻的两个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
识别子单元,与所述获取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获取的定位信息识别所述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
判断子单元,与所述识别子单元连接,用于判断所述识别子单元识别的所述车辆所行驶的轨道的轨道标识是否由第一轨道标识改变为第二轨道标识;
其中,与所述第一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与所述第二轨道标识对应的轨道属于所述第二覆盖区域,所述第一轨道标识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一无线信道对应,所述第二轨道标识与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的第二无线信道对应;
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和所述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
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
3.一种车地通信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地通信系统包括:
车载无线模块,所述车载无线模块为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无线模块;
多个路侧无线模块,多个路侧无线模块中相邻两个路侧无线模块分别为: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第二路侧无线模块;
第一路侧无线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信道与位于第一覆盖区域内的车载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若车辆由所述第一覆盖区域进入第二覆盖区域,则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与所述车载无线模块断开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覆盖区域为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一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覆盖区域为第二路侧无线模块和所述车载无线模块能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的范围,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为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相邻的路侧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和所述第二无线信道的频段不同;
所述第一覆盖区域和所述第二覆盖区域的覆盖方向相同,且仅覆盖相对应的路侧无线模块的驶向方向或驶离方向;
所述第二路侧无线模块与所述第一路侧无线模块还通过第二无线信道建立通信连接。
CN202010399426.4A 2020-05-12 2020-05-12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Active CN112383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426.4A CN112383896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9426.4A CN112383896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96A CN112383896A (zh) 2021-02-19
CN112383896B true CN112383896B (zh) 2022-11-04

Family

ID=74586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9426.4A Active CN112383896B (zh) 2020-05-12 2020-05-12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1516B (zh) * 2022-02-14 2024-03-12 成都市以太节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地无线通信切换室内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2321A1 (de) * 2009-10-06 2011-04-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eisenbahnstrecke
CN102118813A (zh) * 2011-01-21 2011-07-0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p切换的列车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770822A (zh) * 2016-08-18 2018-03-0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366399A (zh) * 2018-01-23 2018-08-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cbtc车地通信系统的频段切换方法、系统
CN209562812U (zh) * 2019-04-15 2019-10-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高速城轨的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2321A1 (de) * 2009-10-06 2011-04-1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eisenbahnstrecke
CN102118813A (zh) * 2011-01-21 2011-07-0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ap切换的列车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7770822A (zh) * 2016-08-18 2018-03-06 深圳市信锐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366399A (zh) * 2018-01-23 2018-08-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cbtc车地通信系统的频段切换方法、系统
CN209562812U (zh) * 2019-04-15 2019-10-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高速城轨的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896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4748B (zh)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超速防护方法、车载控制器和列车
CN110022544B (zh) 基于lte-u的车地无线综合承载系统和方法
CN110896534B (zh) 车辆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35278B (zh) 转换移动无线网成员站的方法和移动无线网成员站和车辆
CN107310591B (zh) 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JP2022521404A (ja) チャネル負荷を予測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9910957B (zh) 一种基于混合闭塞生成行车许可的方法及系统
CN107231441A (zh) 一种融合多种车联网的车载系统
CN107438278B (zh) 一种轨道交通中无线局域网的信道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3210526B2 (ja) 移動閉塞列車走行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制御システム
KR20050081992A (ko) Atc, ats 및 atp 겸용 차상장치
CN103538588A (zh) 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的车载驾驶辅助系统
CN203485916U (zh) 一种基于北斗/gps双模卫星定位的车载驾驶辅助系统
US20200139995A1 (en) Secure locomo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97645A (zh) 列车控制系统
US9266544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larm data between a broken-down railway vehicle and a control center and associated device
CN107819503A (zh) 车载天线切换控制终端以及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
JP2003217074A (ja) 車両専用道路における車両運行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2255948B (zh) 道岔应答器报文处理方法及列控车载设备
CN112383896B (zh) 车地通信方法、系统及其车载无线模块与路侧信号子系统
CN112269327A (zh) 一种实现远程诊断并控制车辆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84409A (zh) 一种高速铁路ato系统双模车载无线通信单元及控制方法
KR20140085574A (ko) 열차 제어 시스템
CN112896235B (zh) 一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2630096B (zh) 高速列车通信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