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655B -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655B
CN112383655B CN202011204723.5A CN202011204723A CN112383655B CN 112383655 B CN112383655 B CN 112383655B CN 202011204723 A CN202011204723 A CN 202011204723A CN 112383655 B CN112383655 B CN 112383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electronic device
sound
speaker
output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47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655A (zh
Inventor
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47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integrated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4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correcting frequency respon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电子设备远离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分别与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电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本申请在电子设备处于环境噪音幅度过大的通话环境时,通过启动第二扬声器,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当前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在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扬声器可以起到扩音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扬声器实现贴耳语音通话和外音通话。但如果当前语音通话处于嘈杂的环境时,语音通话质量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听不清对方的语音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能够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
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的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的第二扬声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启动第一扬声器,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环境噪音幅度过大的通话环境时,通过启动第二扬声器,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当前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11、第二扬声器12、处理器13及存储器14。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15,显示屏15可以安装在壳体上,同时,该显示屏15电连接至电路板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显示屏15的显示面可以显示画面。该显示屏15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显示屏15为液晶显示屏时,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图中未示出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可以参阅相关技术中的背光模组。
图2中所示的显示屏15为异形屏,其中,在显示屏15靠近电子设备10的顶部一侧可以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显示屏15的通孔,通孔位置可以设置有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第一扬声器11等功能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1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如图3所示,显示屏15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0的画面或供用户进行触控操作等。该非显示区域的顶部区域可以开设开孔,该开孔可以设置传感器,前置摄像头和第一扬声器11等功能器件。
其中,第一扬声器11设置于电子设备10的第一侧边,该第一侧边为电子设备10的顶部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10处于贴耳式语音通话模式下时,通过该第一扬声器11实现语音通话,因此,该第一扬声器11设置的位置为方便用户耳部与其接近,将第一扬声器11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顶部。当然,为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该第一扬声器1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在此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第二扬声器12设置于电子设备10远离第一扬声器11的第二侧边,在第一扬声器11所在的第一侧边为电子设备10的顶部区域时,该第二侧边可以是电子设备10的底部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将底部区域作为第二侧边为最佳效果,但为了减少将第二扬声器12设置在底部区域而使底部区域功能器件过多,可以将第二扬声器12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左右两个侧边,同时,为了满足第二扬声器12远离第一扬声器11,可以将第二扬声器12设置在左右两个侧边靠近底部区域的位置,具体位置可以根据电子设备10左右两个侧边的长度进行设定。
请继续参阅图1,处理器13可用来处理电子设备10的各种操作,处理器13和存储器14可以集成在电路板上,处理器13分别与第一扬声器11、第二扬声器12以及存储器14电连接。
处理器13是电子设备1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加载存储在存储器14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的各种功能并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10进行整体监控。
该处理器13可以当电子设备10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第一扬声器11发声;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12,以使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同时发声。
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在电子设备中分别设有顶部扬声器和底部扬声器,当用户进行贴耳语音通话时,由于顶部扬声器靠近用户耳部,因此只有顶部扬声器发声,而底部扬声器不工作;当用户在外音语音通话时,顶部扬声器和底部扬声器才同时发声。当进行贴耳语音通话时,若外部环境的噪音过大,由于只有顶部扬声器工作,会导致用户听不清语音信息。因此,为了增强声音,提升通话质量可以在进行贴耳语音通话时,可以使顶部扬声器和底部扬声器共同发声。
其中,以第一扬声器11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顶部区域作为顶部扬声器,第二扬声器12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底部区域作为底部扬声器为例进行说明。上述第一通话模式为贴耳语音通话模式。
其中,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检测器,该检测器可以检测电子设备10的环境噪音幅度,该检测器可以为麦克风等功能器件。该环境噪音幅度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启动第二扬声器12的条件,即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电子设备10的环境噪音幅度;判断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若是,则启动第二扬声器12;若否,则不启动第二扬声器12。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正常语音通话时接收到的语音幅度为40-60分贝,超过60分贝的声音可以认定为声音过大,超过70分贝的声音则可以认定为噪音,因此,可以将预设噪音阈值设置为70分贝。即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噪音幅度大于70分贝时,则启动第二扬声器12;若小于或等于70分贝,则不启动第二扬声器12。
其中,电子设备10还包括第一音频放大器和第二音频放大器,第一音频放大器可以驱动第一扬声器11发声,第二音频放大器可以驱动第二扬声器12发声。
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第一扬声器11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顶部区域,第二扬声器12设置在电子设备10的底部区域,其中,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为D。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同属于一个发声源,且距离为D,而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距离用户耳部的距离不相等,因此会导致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发出的声音到达用户耳部的时间不一致。其中,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设定为340m/s,则存在延迟时间为t=D/340,单位为秒。
为解决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距离用户耳部的距离不相等的问题,本实施例对第一扬声器11的发声做延迟处理。即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12,控制第二扬声器12发声;在延迟时间t=D/340后,控制第一扬声器11发声,以使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某一时刻电子设备10的发声源的频率为f,则声波波长为λ=340/f,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发出的声音到达用户耳部存在D/λ=D*f/340个波长延迟,将该延迟转换成角度为2π* D*f/340。
因此,可以得到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音频函数为Y1=Asin(2π*f*t1+θ),其中,第一音频函数对应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输出音量;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音频函数为Y2=Asin(2π*f*t1+θ-2π*D*f/340),其中,第二音频函数对应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输出音量,f为电子设备发声源的频率,t1为时间,A为常数,θ为预设角度。其中,2π* D*f/340为第二扬声器12相对于第一扬声器11所发声的延迟时间对应的延迟角度,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所对应的音频函数。其中,本实施例只考虑延迟对声音叠加的影响,忽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衰减。
可以理解的是,将上述第一音频函数和第二音频函数叠加计算,得到目标音频函数;根据目标音频函数得到对应的目标输出音量;根据目标输出音量在第一通话模式下进行通话。其中,目标音频函数Y=Y1+Y2=2Asin(2π*f*t1+θ-π* D*f/340)*cos(π* D*f/340)。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输出音量和第二输出音量的叠加,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整体音量。但仍需考虑到由于cos(π* D*f/340)的存在,当π* D*f/340等于奇数倍π/2时,会造成用户耳部的声音为零,因此,需要避免目标音频函数为零为造成声音失真。
处理器13还可以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可以根据环境噪音幅度的变化调节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输出音量;当环境噪音幅度变大时,增大第二输出音量;当环境噪音幅度变小时,减小第二输出音量。即环境噪音幅度与第二输出音量成正相关,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输出音量随环境噪音幅度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当声音超过90分贝,会对用户造成耳鸣及耳聋等不良影响,若将预设噪音阈值设置为70分贝,为保护用户安全,则可以将环境噪音幅度的变化区间设置为70-90分贝,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超过70分贝且低于90分贝时,若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变大,则相应增大第二输出音量;若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变小,则相应减小第二输出音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用户在第一通话模式下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共同发声时产生的声音过大而暴露通话隐私信息,可以当第二输出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第二输出音量。其中,该预设音量阈值可以设置在70-90分贝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扬声器、第二扬声器和处理器13,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启动第一扬声器,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环境噪音幅度过大的通话环境时,通过启动第二扬声器,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当前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该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的第一扬声器和设置于电子设备远离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的第二扬声器,该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
本实施例以第一扬声器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区域作为顶部扬声器,第二扬声器设置在电子设备底部区域作为底部扬声器为例,第一通话模式为贴耳语音通话模式。为了增强声音,提升通话质量,在用户进行贴耳语音通话模式时,可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共同发声。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接收到贴耳语音通话请求时,首先为保持语音通话状态需要开启第一扬声器,以实现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
102,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
其中,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种的检测器检测电子设备的环境噪音幅度,该环境噪音幅度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启动第二扬声器的条件,即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环境噪音幅度;判断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若是,则启动第二扬声器;若否,则不启动第二扬声器。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正常语音通话时接收到的语音幅度为40-60分贝,超过60分贝的声音可以认定为声音过大,超过70分贝的声音则可以认定为噪音,因此,可以将预设噪音阈值设置为70分贝。即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噪音幅度大于70分贝时,则启动第二扬声器;若小于或等于70分贝,则不启动第二扬声器。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启动第一扬声器,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环境噪音幅度过大的通话环境时,通过启动第二扬声器,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当前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能够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201,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
本实施例以第一扬声器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部区域作为顶部扬声器,第二扬声器设置在电子设备底部区域作为底部扬声器为例,第一通话模式为贴耳语音通话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接收到贴耳语音通话请求时,首先为保持语音通话状态需要开启第一扬声器,以实现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其中,第一音频放大器可以驱动第一扬声器发声。
202,判断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噪音幅度。
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电子设备的环境噪音幅度;判断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
若是,则进入步骤203。
若否,则进入步骤206。
203,启动第二扬声器,控制第一扬声器不发声。
用户在正常语音通话时接收到的语音幅度为40-60分贝,超过60分贝的声音可以认定为声音过大,超过70分贝的声音则可以认定为噪音,因此,可以将预设噪音阈值设置为70分贝。即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噪音幅度大于70分贝时,则启动第二扬声器。其中,第二音频放大器可以驱动第二扬声器发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同属于一个发声源,距离为D,而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距离用户耳部的距离不相等,因此会导致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到达用户耳部的时间不一致。其中,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设定为340m/s,则存在延迟时间为t=D/340,单位为秒。
为解决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距离用户耳部的距离不相等的问题,本实施例对第一扬声器的发声做延迟处理。即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控制第二扬声器发声,此时需要控制第一扬声器不发声以避免声音不一致。
204,在延迟时间后,重新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
在延迟时间t=D/340后,重新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其中,延迟时间t=D/340,D为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假设某一时刻电子设备10的发声源的频率为f,则声波波长为λ=340/f,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发出的声音到达用户耳部存在D/λ=D*f/340个波长延迟,将该延迟转换成角度为2π* D*f/340。
因此,可以得到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音频函数为Y1=Asin(2π*f*t1+θ),其中,第一音频函数对应第一扬声器11的第一输出音量;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音频函数为Y2=Asin(2π*f*t1+θ-2π*D*f/340),其中,第二音频函数对应第二扬声器12的第二输出音量,f为电子设备发声源的频率,t1为时间,A为常数,θ为预设角度。其中,2π* D*f/340为第二扬声器12相对于第一扬声器11所发声的延迟时间对应的延迟角度,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第一扬声器11和第二扬声器12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所对应的音频函数。其中,本实施例只考虑延迟对声音叠加的影响,忽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衰减。
可以理解的是,将上述第一音频函数和第二音频函数叠加计算,得到目标音频函数;根据目标音频函数得到对应的目标输出音量;根据目标输出音量在第一通话模式下进行通话。其中,目标音频函数Y=Y1+Y2=2Asin(2π*f*t1+θ-π* D*f/340)*cos(π* D*f/340)。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输出音量和第二输出音量的叠加,可以提升电子设备10的整体音量。但仍需考虑到由于cos(π* D*f/340)的存在,当π* D*f/340等于奇数倍π/2时,会造成用户耳部的声音为零,因此,需要避免目标音频函数为零为造成声音失真。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可以根据环境噪音幅度的变化调节第二扬声器的第二输出音量;当环境噪音幅度变大时,增大第二输出音量;当环境噪音幅度变小时,减小第二输出音量。
需要说明的是,当声音超过90分贝,会对用户造成耳鸣及耳聋等不良影响,若将预设噪音阈值设置为70分贝,为保护用户安全,则可以将环境噪音幅度的变化区间设置为70-90分贝,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超过70分贝且低于90分贝时,若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变大,则相应增大第二输出音量;若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变小,则相应减小第二输出音量。
若用户在第一通话模式下通过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共同发声的过程中,检测器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小于预设噪音阈值,则可以将第二扬声器关闭,保持用户以第一扬声器发声实现语音通话。
205,当第二扬声器的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第二扬声器的音量。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用户在第一通话模式下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共同发声时产生的声音过大而暴露通话隐私信息,可以当第二输出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第二输出音量。其中,该预设音量阈值可以设置在70-90分贝之间,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应设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206,不启动第二扬声器。
由于环境噪音幅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噪音阈值,因此,不会影响用户通过第一扬声器进行语音通话的质量,即不需要启动第二扬声器。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当检测到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第二扬声器,并控制第一扬声器不发声,在延迟时间后,重新控制第一扬声器发声,以使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并当第二扬声器的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第二扬声器的音量。能够在电子设备处于环境噪音幅度过大的通话环境时,通过启动第二扬声器增强声音,提高通话质量,并且可以通过对第一扬声器的开启设置延迟时间,保证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在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解决由于距离用户耳部的距离不同而造成的声音不一致的问题。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20可以包括:第一扬声器21、第二扬声器22、处理器23、存储器24、天线结构25以及电源26。其中,处理器23分别与第一扬声器21、第二扬声器22、存储器24、天线结构25以及电源26电性连接。
电子设备20包括第一扬声器21和第二扬声器22,第一扬声器21和第二扬声器22可以在语音通话过程中将电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以实现语音通话。
存储器2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2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4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4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计算机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此外,存储器24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2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23对存储器24的访问。
天线结构25可以具有一个、两个或多个,每一天线结构可以分别用于接收和/或发射不同频段的信号,比如,第一天线结构用于接收和/或发射4G信号,第二天线结构用于接收和/或发射5G信号,第三天线结构用于接收和/或发射WIFI信号,第四天线结构用于接收和/或发射GPS信号等等。
电源26可以用于给电子设备2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26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3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该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
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及其声音增强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靠近用户耳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顶部;
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为贴耳通话模式;
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并控制所述第二扬声器发声以及所述第一扬声器不发声;
在延迟时间t后,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其中,所述延迟时间t=D/340,其中,D为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340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环境噪音幅度,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噪音幅度;
判断所述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噪音阈值;
若是,则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
若否,则不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一音频函数为Y1=Asin(2π*f*t1+θ),所述第一音频函数对应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出音量,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第二音频函数为Y2=Asin(2π*f*t1+θ-2π*D*f/340),所述第二音频函数对应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第二输出音量,其中,f为所述电子设备发声源的频率,t1为时间,A为常数,θ为预设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音频函数和所述第二音频函数叠加计算,得到目标音频函数;
根据所述目标音频函数得到对应的目标输出音量;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音量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进行通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环境噪音幅度大于所述预设噪音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噪音幅度的变化调节所述第二输出音量;
当所述环境噪音幅度变大时,增大所述第二输出音量;
当所述环境噪音幅度变小时,减小所述第二输出音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二输出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所述第二输出音量。
7.一种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侧边的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侧边为靠近用户耳部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二侧边的第二扬声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其中,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为贴耳通话模式;
当环境噪音幅度大于预设噪音阈值时,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并控制所述第二扬声器发声以及所述第一扬声器不发声;
在延迟时间t后,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其中,所述延迟时间t=D/340,其中,D为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之间的距离,340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检测器,在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通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一扬声器发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环境噪音幅度;
判断所述环境噪音幅度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噪音阈值;
若是,则执行所述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和所述第二扬声器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共同发声的步骤;
若否,则不启动所述第二扬声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一音频函数为Y1=Asin(2π*f*t1+θ),所述第一音频函数对应所述第一扬声器的第一输出音量,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第二音频函数为Y2=Asin(2π*f*t1+θ-2π*D*f/340),所述第二音频函数对应所述第二扬声器的第二输出音量,其中,f为所述电子设备发声源的频率,t1为时间,A为常数,θ为预设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音频函数和所述第二音频函数叠加计算,得到目标音频函数;
根据所述目标音频函数得到对应的目标输出音量;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音量在所述第一通话模式下进行通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输出音量达到预设音量阈值时,停止增大所述第二输出音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
CN202011204723.5A 2020-11-02 2020-11-02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83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723.5A CN1123836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723.5A CN1123836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55A CN112383655A (zh) 2021-02-19
CN112383655B true CN112383655B (zh) 2022-07-12

Family

ID=74576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4723.5A Active CN112383655B (zh) 2020-11-02 2020-11-02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639B (zh) * 2021-07-27 2023-07-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播放设备、发声设备及其控制装置
CN116112600A (zh) * 2021-11-10 2023-05-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话音量的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6639A (zh) * 2022-04-29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135262B (zh) * 2023-01-29 2024-07-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4506U (zh) * 2014-01-22 2014-12-03 东莞市步步高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免提通话系统
CN106686520A (zh) * 2017-01-03 2017-05-17 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能跟踪用户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和包括其的设备
CN106919225A (zh) * 2015-10-26 2017-07-04 恩智浦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装置的声处理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84506U (zh) * 2014-01-22 2014-12-03 东莞市步步高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免提通话系统
CN106919225A (zh) * 2015-10-26 2017-07-04 恩智浦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装置的声处理器
CN106686520A (zh) * 2017-01-03 2017-05-17 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能跟踪用户的多声道音响系统和包括其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55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655B (zh)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声音增强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505252B2 (ja) 音声信号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10043515B2 (en) Voice activation system
US9779716B2 (en) Occlusion reduction and active noise reduction based on seal quality
KR101024415B1 (ko) 음향 재생 장치
US999256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dio playback
WO2017215657A1 (zh) 音效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JP2004226656A (ja) マイクロホンアレイを用いた話者距離検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当該装置を用いた音声入出力装置
US8284958B2 (en) Increased dynamic range microphone
US9769567B2 (en)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EP3247133B1 (en) Composite structure of piezoelectric receiver and ultrasonic wave generator
WO2023207841A1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2017469A1 (zh) 耳机通话方法及耳机
US10453470B2 (en) Speech enhancement us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68018B (zh) 移动终端、音量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542963B (zh) 声音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57621B (zh) 一种声音信号自适应调节装置及方法
WO2019061292A1 (zh) 一种终端降噪方法及终端
CN108769364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160204A1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284406A1 (zh) 一种通话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67876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13055428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3572878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221448566U (zh) 一种音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