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612B -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612B
CN112383612B CN202011254010.XA CN202011254010A CN112383612B CN 112383612 B CN112383612 B CN 112383612B CN 202011254010 A CN202011254010 A CN 202011254010A CN 112383612 B CN112383612 B CN 112383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file transmission
transmitted
application system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40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612A (zh
Inventor
李勇
林楠
王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Weston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Weston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c filed Critical Chengdu Weston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c
Priority to CN20201125401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这样应用系统可以不需要再借助FTP客户端便能完成文件的自动传输,减少了文件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企业都存在文件单向传输的需求,因此大多企业都会在不同的网络之间部署单向网闸。单向网闸分为发送端与接收端,文件传输的过程也就是文件通过发送端摆渡到接收端。目前的单向网闸基本都是通过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方式进行文件传输,具体过程如下:发送端用户需要通过FTP客户端将文件上传到单向网闸发送端;单向网闸发送端采用定时轮询的方式读取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信息,发现有新文件后,在单向网闸发送端形成传输任务;单向网闸将文件从发送端摆渡到接收端;接收端用户通过FTP客户端将文件从单向网闸接收端下载到本地。这种方式需要在用户的终端上安装FTP客户端才能进行文件的单向传输,并且难以与用户的各种应用系统集成,也即,用户的应用系统需要通过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时需要调用FTP客户端才行,这样会造成文件传输时延较长,且在多个应用系统需要进行文件单向传输时,会因FTP客户端压力过大,造成文件传输时延太长,传输效率太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应用系统直接将文件传送到单向网闸的发送端,以便对文件进行单向传输,减少文件传输时延,提高文件传输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包括:
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根据预设任务号长度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传输任务号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预设应用信息集合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应用ID进行校验,以便确定所述应用ID是否可以利用所述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
和/或,根据预设表单类型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表单类型进行校验。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分片;
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分片进行重组,得到完整的所述待传输文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数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数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大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各个文件的大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SM3杂凑值对所述待传输文件中各个文件的SM3杂凑值进行校验。
可选地,所述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包括:
接收应用系统通过预设表单发送接口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通过预设文件发送接口发送的、与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对应的待传输文件。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装置,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包括:
表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时,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文件校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设备,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文件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文件传输方法。
可见,本公开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然后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接着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由此可见,本公开可以直接通过应用系统向单向网闸的发送端上传文件,以利用单向网闸将应用系统中的文件传输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不需要再借助FTP客户端便能完成文件的自动传输,减少了文件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文件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文件传输设备结构图;
图5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目前,单向文件传输过程中,都需要在相应的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端,通过FTP客户端将文件传输到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再由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将文件传输到接收端,并通过接收端对应的FTP客户端将文件从接收端下载到本地。这种方式难以与用户的各种应用系统集成,也即,用户的应用系统需要通过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时需要调用FTP客户端才行,这样会造成文件传输时延较长,且在多个应用系统需要进行文件单向传输时,会因FTP客户端压力过大,造成文件传输时延太长,传输效率太低。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能够通过应用系统直接将文件传送到单向网闸的发送端,以便对文件进行单向传输,减少文件传输时延,提高文件传输效率。
参见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用系统有文件需要通过单向网闸进行传输时,需要先向单向网闸发送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以便请求单向网闸开始文件传输,相应的,本地就需要接收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其中,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待传输文件的数目、各个文件的文件名称、文件原文的SM3杂凑值以及文件的发送者和接收者。
步骤S12: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接收到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之后,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具体的,就是接收到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之后,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以便通知所述应用系统可以开始传输待传输文件到本地。
步骤S13: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在所述应用系统返回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之后,便可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具体的,在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之后,所述应用系统向本地发送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对应的待传输文件,本地便需要接收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文件。
步骤S14: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还需要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在所述应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文件都传输到本地之后,便会向本地发送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以便本地在接收到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确定本次待传输文件已接收完成,便可以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步骤S15: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之后,便可以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和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通过校验之后,则可以确定所述待传输文件符合传输要求,则可以将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相应的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和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发送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可见,本公开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然后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接着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由此可见,本公开可以直接通过应用系统向单向网闸的发生端上传文件,以利用单向网闸将应用系统中的文件传输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不需要再借助FTP客户端便能完成文件的自动传输,减少了文件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
参见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文件传输方法,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步骤S21:接收应用系统通过预设表单发送接口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先接收应用系统通过预设表单发送接口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其中,所述预设表单发送接口为预先设置的表单发送接口,所述预设表单发送接口的形式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61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71
其中,输出参数result的形式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72
其中,ldtpFormSend表示函数名称,对应的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向下一交换节点发送表单文件,标示本次传输开始或结束。transId表示传输任务号,长度不超过预设字节,例如32字节。appId表示本地传输文件的应用的身份信息,为系统区分不同应用的唯一标识,网关中会录入可以调用所述网关的应用的身份信息,这样可以根据appId和网关中保存的应用的身份信息判断,当前应用是否可以调用所述网关。formType表示表单的类型,包括传输开始和传输结束两种,例如,可以用1开始传输开始,2表示传输结束。extl表示扩展参数。输出参数result表示表单处理结果,返回xml字符串。status表示返回值,可以表示传输成功,或传输失败,未知原因,或传输失败,存储空间或资源不足,或传输失败,文件校验错误,例如,可以利用0表示传输成功,1表示传输失败,未知原因,2表示传输失败,存储空间或资源不足,3表示传输失败,文件校验错误。msg表示处理结果的详细信息,包括异常信息等。form表示表单内容字符串,具体形式可以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73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81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091
在接收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之后,还包括: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具体的,可以根据预设任务号长度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传输任务号进行校验;和/或,根据预设应用信息集合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应用ID(Identity,身份标识码)进行校验,以便确定所述应用ID是否可以利用所述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和/或,根据预设表单类型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表单类型进行校验。此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部分内容的合法性验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之后,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为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失败信息,以便所述应用系统对失败原因进行识别,并停止本地文件传输。
步骤S22: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步骤S23:接收所述应用系统通过预设文件发送接口发送的、与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对应的待传输文件。
还需要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具体的,可以通过预设文件发送接口发送的、与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对应的待传输文件。其中,所述预设文件发送接口的形式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101
其中,输出参数result的形式可以如下:
Figure BDA0002772520590000102
其中,ldtpFormSend表示函数名称,对应的函数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向下一设备节点发送文件。transId表示传输任务号,长度不超过预设字节,由发送到应用系统产生,应保证其全局唯一性,可以使用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标识码),例如32字节。fileType表示文件类型,包括正文和附件,例如,可以用0表示附件,1表示正文。fileName表示文件名称,所述文件名称不带文件路径,且不能为空,长度在一定范围之内,在一次传输过程中,同样类型文件的文件名称不能相同。File表示正文或附件通过BASE64编码之后的数据。fragId表示本文件分片的序号,本次传输中的文件分片按照分片顺序依次编号,从一开始依次累加。extl表示扩展参数。输出参数result表示文件处理结果,返回xml字符串。status表示返回值,可以表示传输成功,或传输失败,未知原因,或传输失败,存储空间或资源不足,或传输失败,文件校验错误,例如,可以利用0表示传输成功,1表示传输失败,未知原因,2表示传输失败,存储空间或资源不足,3表示传输失败,文件校验错误。msg表示处理结果的详细信息,包括异常信息等。
在实际应用中,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包括: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分片;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分片进行重组,得到完整的所述待传输文件。也即,在所述应用系统向本地发送所述待传输文件时,如果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大小大于预设文件大小阈值,则可以先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分片,然后依次将各个文件分片发送到本地,本地接收到一个文件分片之后,对文件分片进行重组,并将处理结果通告所述应用系统,如果通告的文件分片处理结果为成功,则所述应用系统继续发送文件的下一个分片到本地,直到所有文件发送完成。如果通告的文件分片处理结果为失败,则应用系统进行分片的重传,若三次重传后依然处理失败,则停止文件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在将所述待传输文件传输到本地之前,还可以先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得到加密后待传输文件,再将所述待传输文件分片。例如,可以利用SM4算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再对加密后待传输文件分片。这样先将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加密,可以保证所述待传输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文件传输中的安全性。
步骤S24: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包括: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数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数量进行校验;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大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各个文件的大小进行校验;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SM3杂凑值对所述待传输文件中各个文件的SM3杂凑值进行校验。也即对收到的文件进行校验,包括文件总数,单个文件的大小和SM3杂凑值校验,并将处理结果通告所述应用系统。所述应用系统根据通告的结果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重传、通知清理内存等。
步骤S25: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在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接收到所述待传输文件、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单向网闸接收端执行与发送端应用系统相同的处理,将文件发送到接收端的应用系统。
在本公开中在应用系统向单向网闸上传文件的过程中,采用开始表单和结束表单,发出文件传输请求以及文件结束标识,可以实现应用系统文件的自动传输,且根据表单对待传输文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之后,再将数据传输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保证了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参见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装置10,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包括:
表单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信息发送模块12,用于在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时,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文件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文件校验模块14,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文件传输模块15,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可见,本公开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然后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并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接着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由此可见,本公开可以直接通过应用系统向单向网闸的发生端上传文件,以利用单向网闸将应用系统中的文件传输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不需要再借助FTP客户端便能完成文件的自动传输,减少了文件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文件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传输装置,还包括:
合法性验证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
具体的,所述合法性验证模块,包括: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任务号长度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传输任务号进行校验;
和/或,第二验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应用信息集合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应用ID进行校验,以便确定所述应用ID是否可以利用所述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
和/或,第三验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表单类型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表单类型进行校验。
进一步的,所述文件接收模块13,包括:
文件分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分片;
分片重组单元,用于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分片进行重组,得到完整的所述待传输文件。
具体的,所述文件校验模块14,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数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数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大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各个文件的大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SM3杂凑值对所述待传输文件中各个文件的SM3杂凑值进行校验。
具体的,所述表单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接收应用系统通过预设表单发送接口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所述文件接收模块13,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系统通过预设文件发送接口发送的、与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对应的待传输文件。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文件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
其中,所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1,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文件传输方法。
其中,关于上述文件传输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中公开的文件传输方法。
其中,关于上述文件传输方法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20的框图。该电子设备20包括前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21和存储器22。该电子设备2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23,输入/输出(I/O)接口24,以及通信组件2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21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2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文件传输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2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2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2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2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2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2或通过通信组件2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24为处理器2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25用于该电子设备2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2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文件传输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一系列包含其他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包括:
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如果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之后,还包括:
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合法性验证规则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根据预设任务号长度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传输任务号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预设应用信息集合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应用ID进行校验,以便确定所述应用ID是否可以利用所述单向网闸进行文件传输;
和/或,根据预设表单类型对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表单类型进行校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分片;
对所述待传输文件分片进行重组,得到完整的所述待传输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包括:
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数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数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大小对所述待传输文件的各个文件的大小进行校验;
和/或,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中的文件内容SM3杂凑值对所述待传输文件中各个文件的SM3杂凑值进行校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包括:
接收应用系统通过预设表单发送接口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系统通过预设文件发送接口发送的、与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对应的待传输文件。
8.一种文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单向网闸的发送端,包括:
表单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开始表单;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通过合法性验证时,则向所述应用系统返回表单处理成功信息;
文件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应用系统根据所述表单处理成功信息发送的待传输文件;
文件校验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应用系统发送的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之后,根据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对所述待传输文件进行校验;
文件传输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文件校验通过后,将所述文件传输开始表单、所述待传输文件以及所述文件传输结束表单传输到所述单向网闸的接收端。
9.一种文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文件传输方法。
CN202011254010.XA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83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010.XA CN112383612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010.XA CN112383612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12A CN112383612A (zh) 2021-02-19
CN112383612B true CN112383612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582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4010.XA Active CN112383612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3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6741B (zh) * 2021-07-28 2024-01-19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速卡数据下载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664841A (zh) * 2022-11-14 2023-01-31 济南大学 具有网络隔离与单向加密传输功能的数据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5514758B (zh) * 2022-11-16 2023-03-10 无锡宏创盛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向文件传输的文件审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484A (zh) * 2008-08-28 2010-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rfc1867规范的http协议的文件上传方法
CN105656902A (zh) * 2016-01-15 2016-06-08 深圳市利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传输的单向可靠传输及控制系统
CN107749840A (zh) * 2017-09-27 2018-03-02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基于单向网闸的数据单向安全传输及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85960A (zh) * 2020-04-02 2020-08-25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内外网隔离的二维码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27104B1 (fr) * 2001-07-03 2004-01-30 Elzbieta Krystyna Ploc Cochard Procede pour le controle d'echanges de donnees entre deux applications, respectivement de type client et de type serveur
US9680794B2 (en) * 2013-09-04 2017-06-13 Owl Computing Technologies, Llc Secure one-way interface for archestra data transfer
US20200110792A1 (en) * 2018-10-04 2020-04-09 Binyamin Tsabba Customized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latform method and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2484A (zh) * 2008-08-28 2010-03-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rfc1867规范的http协议的文件上传方法
CN105656902A (zh) * 2016-01-15 2016-06-08 深圳市利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传输的单向可靠传输及控制系统
CN107749840A (zh) * 2017-09-27 2018-03-02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基于单向网闸的数据单向安全传输及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85960A (zh) * 2020-04-02 2020-08-25 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内外网隔离的二维码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内网往外网传输文件;佚名;《CSDN》;20191113;全文 *
基于网闸的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李冰;《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00515;第2-4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612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612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65484B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
US7702917B2 (en) Data transfer usin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query strings
EP30435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ubscription notification
KR20160082967A (ko) M2m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구독 및 통지를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391673A (zh) 一种管理更新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2821057A (zh) 文件传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Prayogo et al. The use and performance of MQTT and CoAP as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protocol using NodeMCU ESP8266
WO2015131689A1 (zh) 传感器对码处理方法、装置、网络平台设备及物联网网关
CN109996229B (zh) 基于dht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00101170A (ko) 콘텐츠 분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349118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666745A (zh) 一种文件下载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US9456325B2 (en) Transmission of a multimedia message doubl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a text message
Guamán et al.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analysis between MQTT and COAP protocols for IoT with Raspberry pi 3 in IEEE 802.11 environments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05554136A (zh) 备份数据还原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00012573A1 (en) Data backup method and terminal
KR102446256B1 (ko) 부분 세그먼트에 대한 표시
CN110650014B (zh) 一种基于hessian协议的签名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2100547A1 (zh) 窗件资源的共享方法及系统
CN115333782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9155792B (zh) 更新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中的传输栈
CN113407498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云平台、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219416A (zh) 用于认证通过蜂窝网络传输的数据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333, Yunhua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33, Yunhua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WESTONE INFORMATION INDUSTRY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