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3321A -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3321A
CN112383321A CN202011262331.4A CN202011262331A CN112383321A CN 112383321 A CN112383321 A CN 112383321A CN 202011262331 A CN202011262331 A CN 202011262331A CN 112383321 A CN112383321 A CN 112383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antenna
transmitting
radio frequency
antenn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23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3321B (zh
Inventor
周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23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3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3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321A/zh
Priority to EP21890951.3A priority patent/EP422816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6228 priority patent/WO20221004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3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33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20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 H01Q21/205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curvilinear path providing an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1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subgroups of transmi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04B7/083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subscriber speed or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74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subgroups of receive antenna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客户前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射频系统包括:天线组,包括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收发电路,收发电路分别与M支发射天线和至少两支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至少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并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多个接收电路,多个接收电路与剩余接收天线连接,用于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射频处理电路,分别与收发电路、接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收发电路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其中,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可以提升射频系统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是用于接收移动信号并以无线WIFI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它也是一种将高速信号,例如4G或者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客户前置设备中配置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吞吐量低,会影响客户前置设备的通信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客户前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升射频系统的吞吐量。
一种射频系统,应用于客户前置设备,包括:
天线组,包括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
收发电路,所述收发电路分别与所述M支发射天线和至少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所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并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
多个接收电路,所述多个接收电路与剩余所述接收天线连接,用于支持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
射频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收发电路、接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所述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其中,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M≥2,2≤K≤N,且N≥3,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
一种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包括:
从N支接收天线中配置多个收发天线组;其中,所述收发天线组包括K支天线;
通过收发电路为M支发射天线配置对应的发射通路;
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
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其中,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M≥2,2≤K≤N,且N≥3,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
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上述的射频系统。
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前述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客户前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测量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以从多支接收天线组中筛选出目标接收天线组,进而可根据目标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进而可确定射频系统发射的主要覆盖范围以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收发电路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以定向地的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进而提高吞吐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八支接收天线的排布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在客户前置设备中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的流程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开关模块称为第二开关模块,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开关模块称为第一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两者都是开关模块,但其不是同一开关模块。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射频系统,该射频系统可应用于客户前置设备中。客户前置设备用于实现网络接入功能,将运营商公网WAN转换到用户家庭局域网LAN。按目前的互联网宽带接入方式,可分为FTTH(光纤接入),DSL(数字电话线路接入),Cable(有线电视线接入),Mobile(移动接入,即无线CPE)。客户前置设备是一种接收移动信号并以无线WIFI信号转发出来的移动信号接入设备,它也是一种将高速4G或者5G信号转换成WiFi信号的设备,可支持多个移动终端同时接入网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其中,客户前置设备包括还外壳、存储器(其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外围设备接口、输入/输出(I/O)子系统。这些部件任选地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举例说明的客户前置设备并不构成对客户前置设备的限定。
图1为一实施例中射频系统的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包括天线组110、收发电路120、射频处理电路130和多个接收电路140。其中,该天线组110包括M支发射天线(例如,B1、B2)和N支接收天线(例如,A1、A2、A3、A4),其中,M≥2,且N≥3,M、N均为正整数。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可以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例如,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可以为5G天线、4G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等,用于对应收发相应频段的射频信号。接收天线的数量N可以为2、3、4、6、8、10等数量,以满足客户前置设备的通信需求。客户前置设备可以通过从N支接收天线中选择K支天线作为接收天线组来定向地迎合基站的下行来波方向去完成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其中,2≤K≤N。其中,K可以为2、3、4或更多。示例性的,当M为8时,K可以为4;当M为4时,K可以为2。
收发电路120分别与M支发射天线(例如,B1、B2)和至少两支接收天线(例如,A1、A2)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至少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并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具体的,该收发电路120可以支持射频信号的单通道发射模式,也即,每次可控制一支发射天线来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发射,该收发电路120也可以支持该射频信号的双通道发射模式,也即,在同一时刻可控制两支发射天线来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发射。另外,该收发电路120还可以基于控制任一接收天线来接收射频信号,并实现对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与该收发电路120连接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可以独立控制,也即可以实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道和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道的分离设置。
射频系统中的多个接收电路140可与剩余的接收天线(例如,A3、A4)连接,用于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接收电路14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接收电路140可与至少一支接收天线连接。当接收电路140与多支接收天线连接时,在同一时刻,每一接收电路140可选择任一接收天线来接收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与接收电路140连接的接收天线和与收发电路120连接的接收天线不相同,且每个接收电路140连接的接收天线也互不相同。
射频处理电路130分别与收发电路120、各接收电路140连接。射频处理电路130可用于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收发电路120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2≤K≤N,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具体的,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根据射频系统所能够支持的多进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来配置接收天线组中接收天线的数量K,可将N支接收天线根据预设规则配置为多支接收天线组,使得每支接收天线组中包括K支接收天线。示例性的,当客户前置设备支持2*2MIMO时,其接收天线组可包括2支接收天线,当客户前置设备支持4*4MIMO时,其接收天线组可包括4支接收天线。
当收发电路120选择当前的发射天线(一支或两支)发射射频信号时,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控制该收发电路120和多个接收电路140按照预设的切换策略来控制多支接收天线组来接收射频信号,并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测量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并根据多个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进而根据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当确定目标发射天线时,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控制收发电路120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其中,目标发射天线的数量与当前收发电路120所选择的发射天线的数量相同。也即,若收发电路120当前选择一支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则对应的目标发射天线为一支;收发电路120当前选择两支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则对应的目标发射天线也为两支。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系统包括M支发射天线、N支接收天线、收发电路120、多个接收电路140以及射频处理电路130,其中,射频处理电路130可被配置为从N支接收天线中选取K支接收天线作为接收天线组,进而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测量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以从多支接收天线组中筛选出目标接收天线组,进而可根据目标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或主要来波方向),进而可确定射频系统发射的主要覆盖范围,也即,根据目标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其中,该目标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可以为射频系统在此工作时间段主要的下行覆盖方向提供靶向性的指引,可以定向地的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进而提高吞吐量,同时,设置多支发射天线,可以拓展射频系统的发射覆盖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N支接收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且N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也可以理解为,每支接收天线具有辐射面,该辐射面可以理解为该接收天线用于辐射射频信号的辐射体所在的平面。接收天线的辐射面的朝向方向不同,且对应的接收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来波方向也就不同。可将N支接收天线分别设置在客户前置设备的不同位置,使其N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且至少朝向三个方向使得各接收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能够实现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其中,水平面可以理解为N支接收天线的各中心所构成的平面。
示例性的,当N=3时,3支接收天线A1、A2、A3的辐射面朝向三个方向,各个辐射面的朝向均不相同,也可理解为三支接收天线中每一支天线均具有一个辐射面。当N=4时,四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朝向四个方向,各个辐射面的朝向均不相同,可理解为四支接收天线A1、A2、A3、A4中每一支天线均具有一个辐射面。当N=8时,八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可朝向八个方向,各个辐射面的朝向均不相同,可理解为八支接收天线中每支天线均具有一个辐射面;当N=8时,八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朝向四个方向,各个辐射面的朝向均不相同,可理解为八支接收天线中每两支天线均具有一个辐射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N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其中,K支接收天线具有至少两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具体的,可根据接收天线的数量N来设定接收天线组中的K支接收天线。其中,K支接收天线可具有两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或,可具有三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或,可具有四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
M支发射天线的也可以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其中,M支发射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均匀设置,使得客户前置设备整机的发射覆盖均匀分布,不会存在盲点区域。其中,M发射天线的辐射面的朝向方向各不同,且每一发射天线对应的波束扫描范围也就不同。可将M发射天线分别设置在客户前置设备的不同位置,使得各发射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能够实现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N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且接收天线组中的K支接收天线具有至少两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且能够实现波束扫描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发电路120支持单发射模式。具体的,收发电路120包括收发模块121和第一开关模块122。其中,收发模块121与射频处理电路130中的射频收发器131连接。收发模块121可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例如,该收发模块121中可配置接收通路和发射通路,其中,接收通路中可包括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元器件,以实现对各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滤波、放大处理。发射通路中可包括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期间,以实现对射频信号的放大、滤波处理,进而发送至对应的发射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发模块121可为L-PA Mid器件,该射频L-PA Mid器件可以理解为内置低噪声放大器的功率放大器模块(Power Amplifier Modules includingDuplexers With LNA,L-PA Mid),可以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也即,该器件是将低噪声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元器件等集成在同一器件中的功率放大器模块,进而可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压缩整机的占用空间。
第一开关模块122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2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M支发射天线、至少一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任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其中,第一开关模块122可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例如,开关单元1221a、1221b),其开关单元的类型与数量可根据与发射天线的数量M,以及与第一开关模块122连接的接收天线的数量N来确定。示例性的,当发射天线的数量为两个,与第一开关模块122连接的接收天线为一个时,其第一开关模块122可包括两个单刀双掷开关(SPDT开关),其中,可将开关单元1221a记为第一SPDT开关,将开关单元1221b记为第二SPDT开关。其中,第一SPDT开关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一SPDT开关的一第二端与一接收天线A1连接,第一SPDT开关的另一第二端与第二SPDT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SPDT开关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支发射天线B1、B2连接。通过对第一SPDT开关、第二SPDT开关的控制可导通任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通过对第一SPDT开关的控制可导通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以实现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分离控制。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收发电路120支持双发射模式。收发电路120包括两路收发子电路120’,其中,收发子电路120’包括收发模块121和第二开关模块123。其中,该收发子电路120’中的收发模块121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2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开关模块123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二开关模块123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至少一发射天线、至少一接收天线连接,收发模块121与收发电路120连接。其中,第二开关模块123可包括至少一个开关单元,其开关单元的类型与数量可根据与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以及与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来确定。示例性的,当与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为一个,与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接收天线为一个时,其第二开关模块123可包括第三SPDT开关。具体的,该第三SPDT开关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三SPDT开关的一第二端与发射天线连接,第三SPDT开关的另一第二端与接收天线连接。通过对第三SPDT开关的控制可导通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以及导通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以实现对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分离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收发子电路120’中与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和/或接收天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不限于上述举例说明。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射频系统在同时支持传统2/3/4G网络的同时,还同时支持5GNR网络(含NSA和SA方案)。射频系统支持5G通信时,一般采用4*4MIMO技术实现接收天线赋形,最终使下行4*4MIMO获得最佳数据传输性能。当射频系统支持4*4MIMO时,接收天线组可被配置为从N支接收天线选择四支接收天线构成,其中,这四支接收天线具有至少两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110可包括八支接收天线,八支接收天线可分别记为A1、A2、A3、A4、A5、A6、A7、A8。八支接收天线可包括NR定向接收天线和/或NR非定向接收天线。八支接收天线可用于收发Sub-6G频段的5G信号,即Sub-6G信号。其中,Sub-6G信号可包括n41、n77、n78、n79、B46等频段的5G信号,其频率范围在2.496GHz-6GHz之间。
如图4所示,其中,八支接收天线包括成对设置的四个天线对,可分别记为天线对1、天线对2、天线对3和天线对4,四个天线对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分别间隔分布在四个面上且同一天线对的两支天线分布在同一面上。示例性的,天线对1、天线对2、天线对3和天线对4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布在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使得各接收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能够实现水平面的360°全向覆盖。
具体的,天线A1和天线A4构成天线对1,分布在第一面上,且均具有辐射面1且朝向第一方向;天线A6和天线A7构成天线对,分布在第二面上且均具有辐射面2且朝向第二方向;天线A2和天线A3构成天线对3,分布在第三面上,且均具有辐射面3且朝向第三方向;天线A5和天线A8构成天线对4,分布在第四面上,且均具有辐射面4且朝向第四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各自对应的方位角的角度范围为90°。
M支发射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其中,每支发射天线的辐射面的朝向方向各不相同,也即每支发射天线的发射波束的覆盖范围也就不同,可将M支发射天线放置均匀分别设置在客户前置设备的不同位置,保证了客户前置设备中的各发射天线的发射覆盖均匀分布,不会存在盲点区域。
如图5所示,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N等于八,K等于四,接收电路140的数量为三个为例,对支持单发射模块的收发电路120进行说明。其中,收发电路120包括收发模块121和第一开关模块122。其中,第一开关模块122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一开关模块122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M支发射天线(例如B1、B2)、两支接收天线A1、A2连接。
每一接收电路140分别与两支接收天线连接,并选择导通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也即,三个接收电路140可分别记为第一接收电路140-1、第二接收电路140-2和第三接收电路140-3,其中,第一接收电路140-1可分别与接收天线A3、A4连接;第二接收电路140-2可分别与接收天线A5、A6连接;第三接收电路140-3可分别与接收天线A7、A8连接。每一接收电路140用于选择导通与之连接的两支天线中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模块122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221、第二开关单元1222和第三开关单元1223,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221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221的一第二端经第二开关单元1222分别与两支接收天线A1、A2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221的另一第二端经第三开关单元1223分别与M支发射天线连接。具体的,第一开关单元1221、第二开关单元1222可以均为SPDT开关,第三开关单元1223的类型可根据发射天线的数量M来设定。示例性的,当M为2时,第三开关单元1223可为SPDT开关,当M为3时,第三开关单元1223可为SP3T开关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电路140包括接收模块141和第三开关模块142。其中,接收模块141与射频处理电路130连接,用于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具体的,该接收模块141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等元器件,可以对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射频信号输出至射频收发器131。第三开关模块142的第一端与接收模块141连接,第三开关模块142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支接收天线连接,可以用于选择导通与之连接的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接收模块141可为将低噪声放大器、滤波器等元器件集成在同一器件中的DRX(diversity receive,分集接收)器件、LFEM(Low noise amplifierfront end module,射频低噪声放大器模组)器件等,以提高器件的集成度,压缩整机的占用空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接收模块141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基于如图5所示的射频系统,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2导通任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以向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2和第三开关模块142按照预设切换策略导通多支接收天线组中4支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以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获取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并根据该目标接收天线组的主要来波方向确定目标发射天线。示例性的,当前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1,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1,则维持当前发射天线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2,则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22,断开发射天线B1所在的发射通道,并导通发射天线B2所在的发射通道,进而发射天线B2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N等于八,K等于四,接收电路14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对支持双发射模块的收发电路120进行说明。其中,收发电路120包括两个收发子电路120’,每一收发子电路120’可包括收发模块121和第二开关模块123。第二开关模块123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二开关模块123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至少一发射天线、两支接收天线连接。其中,两个收发子电路120’中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当M为偶数时,每个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的数量为M/2;当M为奇数时,每个第二开关模块123连接的发射天线的数量可以随意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开关模块123包括第四开关单元1231和第五开关单元1232,其中,第四开关单元1231的第一端与收发模块121连接,第四开关单元1231的一第二端经第五开关单元1232分别与两支接收天线连接,第四开关单元1231的另一第二端分别与至少一发射天线对应连接。具体的,第五开关单元1232可以为SPDT开关,第四开关单元1231的类型可根据发射天线的数量M来设定。示例性的,当M为2时,第四开关单元1231可为SPDT开关,当M为4时,第三开关单元1223可为SP3T开关等。
两个收发子电路120’可包括第一收发子电路120’-1和第二收发子电路120’-2,若发射天线的数量M为2时,第一收发子电路120’-1可经第四开关单元1231与发射天线B1连接,第一收发子电路120’-1可经第四开关单元1231、第五开关单元1232分别与接收天线A1、A2连接。第二收发子电路120’-2可经第四开关单元1231与发射天线B2连接,第二收发子电路120’-2可经第四开关单元1231、第五开关单元1232分别与接收天线A3、A4连接。
每一接收电路140分别与两支接收天线连接,并选择导通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也即,两个接收电路140可分别记为第一接收电路140-1、第二接收电路140-2,其中,第一接收电路140-1可分别与接收天线A5、A6连接;第二接收电路140-2可分别与接收天线A7、A8连接。每一接收电路140用于选择导通与之连接的两支天线中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参考图7,支持双发射模式且包括三支发射天线B1、B2、B3的射频系统,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23同时导通两支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以同时向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并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23和第三开关模块142按照预设切换策略导通多支接收天线组中的4支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以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获取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并根据该目标接收天线组的主要来波方向确定目标发射天线。示例性的,当前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1、B2,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1、B2,则维持当前发射天线B1、B2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B2、B3,则控制第二开关模块123,断开发射天线B1所在的发射通道,并导通发射天线B3所在的发射通道,以使发射天线B2、B3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还包括基板150。该基板150可以理解为用于承载收发电路120、接收电路140、射频处理电路130的电路板,例如,PCB板、FPC板等。其中,收发电路120、接收电路140、射频处理电路130设置在基板150上。其中,M支发射天线关于基板150对称设置,且与基板150间隔设置。示例性的,若M支发射天线包括发射天线B1、B2;其中,发射天线B1、接收天线A1、A4、A6、A7位于所述基板150的第一侧151,发射天线B2、接收天线A2、A3、A5、A8位于所述基板150的第二侧152。具体的,发射天线B1具有第五辐射面,位于天线对1、天线对4的中间位置,发射天线B2具有第六辐射面,位于天线对2、天线对3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支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均携带有用于表示每支天线的辐射面的标识信息。由于接收天线A1、A4具有辐射面1,接收天线A6、A7具有辐射面2,接收天线A2、A3具有辐射面3,接收天线A5、A8具有辐射面4,发射天线B1具有辐射面5,发射天线B2具有辐射面6。示例性的,辐射面1、2、3、4、5、6可分别用001、002、003、004、005、006标识。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支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可用于表示各天线辐射面对应的方向信息,也即方位角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辐射面的标识信息还可以用数字、字母和符号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表示,在本申请中对辐射面的标识信息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具体的,可以在客户前置设备中构建一坐标系,其中,可以将基板150所在平面作为该坐标系的XZ平面,并将该基板150的长度方向作为X轴,将该基板150的宽度方向,也即该客户前置设备的高度方向作为Z轴,并将垂直于该XZ平面的的直线作为该坐标系的Y轴。其中,位于基板150的第一侧151的接收天线的辐射面的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第一方向对应的方位角范围定义为0-90°,第二方向对应的方位角的范围为90-180°,位于基板150的第一侧151的发射天线B1的对应的方位角的范围为0-180°。位于基板150的第二侧152的接收天线的辐射面的方向包括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其第三方向对应的方位角范围定义为180-270°,第四方向对应的方位角的范围为270-360°;位于基板150的第二侧152的发射天线B2的对应的方位角的范围为180-360°。
射频处理电路130可以预先构建与每一接收天线组相匹配的发射天线。具体的,射频处理电路130对应获取每一接收天线组内各支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进而获取每支接收天线组内各接收天线的辐射面对应的方向,进而可以或各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其中,该来波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进行表征。例如,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1、A4、A6、A7),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18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5的发射天线B1;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2、A3、A4、A8),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180-36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4、A6、A7、A2),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27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也即,射频处理电路130可以根据接收天线组对应的方位角来匹配对应的发射天线,其中,与接收天线组匹配的发射天线的辐射面对应的方位角与该接收天线组的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的范围重合度符合预设条件。其中该预设条件与发射天线的数量向关联。示例性的,若M等于2,其对应的预设条件为180°,若M等于3,其对应的预设条件为120°等。
具体的,射频处理电路130可依次控制导通每一接收天线组与射频处理电路130之间的射频通路,以使每一接收天线组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对应测量每一接收天线组接收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与所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无线性能度量相关联的原始和处理后的信息,诸如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噪比(Signalto Noise Ratio,SNR)、MIMO信道矩阵的秩(Rank)、载波干扰噪声比(Carrier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RS-CINR)、帧误码率、比特误码率、基于信号质量数据(诸如Ec/lo或c/No数据)的信道质量测量、关于是否正在从基站接收与来自移动终端的请求相应的响应(应答)的信息、关于网络接入过程是否成功的信息等等。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网络信息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射频处理电路130可获取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的多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获取多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的最大值,以将该最大值作为目标网络信息,该目标网络信息对应的接收天线组即为目标接收天线组。
射频处理电路130获取目标接收天线组内每一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然后在根据每支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目标接收天线组这一整体的来波方向。其中,来波方向为射频系统在此工作时间段内主要的下行覆盖方向提供靶向性的指引。射频处理电路130可根据确定的来波方向以及各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来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收发电路120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
示例性的,以收发电路120的单通道模式为例进行说明。当发射天线B1、B2分别分布在基板150的第一侧151和第二侧152时,其中,若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四支天线的主要来波方向在0-180°时,其可对应确定该目标发射天线为位于基板150的第一侧151标识信息为005的发射天线B1,若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四支天线的来波方向在180°~360°时,其可对应确定该目标发射天线为位于基板150的第二侧152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
如图5、图6图和图7所述的射频系统,其包括多支发射天线,且各发射天线均匀安装在客户前置设备的不同方位,射频系统可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确定出目标接收天线组,并获取每一接收天线组内各支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进而可获取目标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进而可确定射频系统发射的主要覆盖范围,以确定该目标接收天线,并控制收发电路120切换发射通道到目标接收天线,可以满足区域性法规对于发射天线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quivalent Isotropically Radiated Power,EIRP)的要求(基于使用收发通道分离),同时可以实现多支发射天线之间的切换以支持实现的天线切换技术(Transmit AntennaSwitched,TAS)或天线切换分集(Antenna Switching Diversity,ASDiV)功能,有效得避免了发射覆盖盲区,可以明显地提升覆盖范围。同时,将多支发射天线放置在基板150的两侧,可以减少天线设计和布局时对于结构和射频前端设计的约束条件,并符合最短天线连接线的原则,可以降低插损和避免引入额外热耗。
如图6所示的射频系统,相对于如图5所述的射频系统,其中,两支发射天线对应的发射通道是固定的,例如,发射天线B1的发射通道为:射频收发器131→第一收发子电路120’-1(收发模块131→第四开关单元1231)→发射天线B1;发射天线B2的发射通道为:射频收发器131→第二收发子电路120’-2(收发模块131→第四开关单元1231)→发射天线B2,其相对于支持单通道发射的射频系统,发射天线B1、B2的切换逻辑控制更为简单、更具便利性。
图9为一个实施例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客户前置设备或客户前置设备中的射频系统。射频系统包括天线组、收发电路、射频处理电路和多个接收电路。其中,该天线组包括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其中,M≥2,且N≥3,M、N均为正整数。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可以收发预设频段的射频信号。例如,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可以为5G天线、4G天线、WiFi天线、蓝牙天线等,用于对应收发相应频段的射频信号。接收天线的数量N可以为2、3、4、6、8、10等数量,以满足客户前置设备的通信需求。
如图9所示,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802至步骤806。
步骤902,从N支接收天线中配置多个收发接收天线组;其中,收发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
客户前置设备可以通过从N支接收天线中选择K支接收天线作为接收天线组来“定向地”“迎合”基站的下行来波方向去完成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其中2≤K<N。也即,该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具体的,射频处理电路可根据射频系统所能够支持的多进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来配置接收天线组中接收天线的数量K,可将N支接收天线根据预设规则配置为多支接收天线组,使得每支接收天线组中包括K支接收天线。示例性的,当客户前置设备支持2*2MIMO时,其接收天线组可包括2支接收天线,当客户前置设备支持4*4MIMO时,其接收天线组可包括4支接收天线。
步骤904,通过收发电路为M支发射天线配置对应的发射通路。
收发电路分别与M支发射天线和至少两支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至少一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并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也即,该射频系统可以基于该收发电路,为每一支发射天线配置一条发射通路,是实现对射频信号的发射。其中,与该收发电路连接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可以独立控制,也即可以实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道和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道的分离设置。
步骤906,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
当收发电路选择当前的发射天线(一支或两支)发射射频信号时,射频系统可控制该收发电路和多个接收电路按照预设的切换策略来控制多支接收天线组来接收射频信号,并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测量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并根据多个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进而根据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确定目标发射天线。
步骤908,控制收发电路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
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后,射频系统可控制收发电路选择目标发射天线发射射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从N支接收天线中配置多个收发天线组;其中,所述收发天线组包括K支天线;通过收发电路为M支发射天线配置对应的发射通路;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可以定向地的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进而提高吞吐量,同时,设置多支发射天线,可以拓展射频系统的发射覆盖范围。
如图10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包括:
步骤1002,基于当前至少一发射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获取基于多支接收天线组分别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
步骤1004,根据多个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
射频系统可根据收发电路所能够支持的单/双发射通道模式,依次控制导通每一接收天线组与射频处理电路之间的射频通路,以使每一接收天线组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对应测量每一接收天线组接收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其中,单发射模式可以理解为射频系统在同一时间导通一支发射天线的发射通道,仅用单发射天线来发射射频信号,双发射模式可以理解为射频系统在同一时间导通两支发射天线的发射通道,用双发射天线来发射射频信号。
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与所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无线性能度量相关联的原始和处理后的信息,诸如接收功率、发射功率、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信噪比(Signal to NoiseRatio,SNR)、MIMO信道矩阵的秩(Rank)、载波干扰噪声比(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Noise Ratio,RS-CINR)、帧误码率、比特误码率、基于信号质量数据(诸如Ec/lo或c/No数据)的信道质量测量、关于是否正在从基站接收与来自移动终端的请求相应的响应(应答)的信息、关于网络接入过程是否成功的信息等等。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网络信息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为例进行说明。也即,射频系统可获取多支接收天线组对应的多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并获取多个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的最大值,以将该最大值作为目标网络信息,该目标网络信息对应的接收天线组即为目标接收天线组。
步骤1006,控制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射频信号,并获取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
射频系统可控制收发电路和多个接收电路共同导通目标接收天线组内各接收天线的接收通路,并对应获取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
每支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均携带有用于表示每支天线的辐射面的标识信息。具体的,获取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的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中每一所述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的步骤。
示例性的,以八支接收天线、二支发射天线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八支接收天线包括成对设置的四个天线对,可分别记为天线对1、天线对2、天线对3和天线对4,四个天线对(A1、A4)、(A6、A7)、(A2、A3)、(A5、A8)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分别间隔分布在四个面上且同一天线对的两支天线分布在同一面上。由于接收天线A1、A4具有辐射面1,接收天线A6、A7具有辐射面2,接收天线A2、A3具有辐射面3,接收天线A5、A8具有辐射面4,发射天线B1具有辐射面5,发射天线B2具有辐射面6。示例性的,辐射面1、2、3、4、5、6可分别用001、002、003、004、005、006标识。也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支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可用于表示各天线辐射面对应的来波方向信息,也即方位角范围。
射频处理电路对应获取每一接收天线组内各支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进而获取每支接收天线组内各接收天线的辐射面对应的方向,进而可以或各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其中,该来波方向可以用方位角进行表征。例如,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1、A4、A6、A7),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180°;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2、A3、A4、A8),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180-360°;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4、A6、A7、A2),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270°。
步骤1008,根据所述来波方向与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射频处理电路130可以预先构建与每一接收天线组的来波方向与相匹配的发射天线的映射关系。具体的,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1、A4、A6、A7),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18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5的发射天线B1;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2、A3、A4、A8),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180-36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若接收天线组为接收天线组(A4、A6、A7、A2),其对应的来波方向的方位角范围为0-270°,其与之匹配的发射天线为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包括:若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相匹配,将当前所述发射天线作为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具体包括:若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相不匹配,则控制所述收发电路切换至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以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其中,在判断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是否匹配的过程中,可以判断当前发射天线与目标反射天线的标识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认定标识信息是匹配的,反之,标识信息是不匹配的。示例性的,若当前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是005,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也是005,则维持当前发射天线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若目标发射天线为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也是006,则控制收发电路,断开标识信息为005的发射天线B1所在的发射通道,并导通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所在的发射通道,以使标识信息为006的发射天线B2向基站发射射频信号。
如图1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102,监测是否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射频系统可以周期性的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例如,每间隔2秒触发一次。
可选的,射频系统还可以监测基于当前目标接收天线组测量的网络信息,若该网络信息低于预设门限值时,也可以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不做进一步限定。
步骤1104,若是,则根据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确定目标发射天线。
若监测到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时,射频系统可控制每一接收天线组来接收射频信号,并基于每一接收天线组对应测量的网络信息来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则根据新目标接收天线组确定目标发射天线。
步骤1106,若否,则保持当前目标接收天线组和目标发射天线的射频通道状态。
若未监测到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时,则保持当前的目标接收天线组来接收射频信号,同时也保持当前的目标发射天线来发射射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的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可以对目标接收天线组进行更新,对可以根据新的目标接收天天线组来确定新的发射天线,实现动态地判断和基站通信的最佳天线发射/接收方向,“定向地”“迎合”基站的上下行来波方向去完成进行5G信号的收发,从而提升整体的信号覆盖范围,并提升吞吐量的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9-1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9-1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前置设备,该客户前置设备中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接收天线切换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射频系统,应用于客户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组,包括M支发射天线和N支接收天线;
收发电路,所述收发电路分别与所述M支发射天线和至少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所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并支持对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
多个接收电路,所述多个接收电路与剩余所述接收天线连接,用于支持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
射频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收发电路、接收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所述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其中,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M≥2,2≤K≤N,且N≥3,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支接收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所述M支发射天线沿着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间隔设置,所述N支接收天线的辐射面至少朝向三个不同的方向,其中,所述K支接收天线具有至少两个顺次相邻的且朝向不同方向的辐射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支持单发射模式,所述收发电路包括:
收发模块,与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支持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
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M支所述发射天线、至少一接收天线连接,用于选择性导通任一所述发射天线所在的发射通路或任一所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N等于八,K等于四,所述接收电路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M支所述发射天线、两支接收天线连接;
每一所述接收电路分别与另外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并选择导通任一所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和第三开关单元,其中,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第二端经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第二端经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分别与M支所述发射天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支持双发射模式,所述收发电路包括两路收发子电路,其中,所述收发子电路包括:
收发模块,与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支持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收发处理;
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至少一接收天线连接,所述收发模块与收发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电路支持双发射模式,所述接收电路的数量为两个,N等于八,K等于四,其中,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多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两支接收天线连接;
每一所述接收电路分别与另外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并选择导通任一所述接收天线所在的接收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第四开关单元和第五开关单元,其中,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收发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一第二端经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分别与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的剩余第二端分别与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对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
接收模块,与所述射频处理电路连接,用于支持对所述射频信号的接收处理;
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两个第二端分别一一对应与另外两支所述接收天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支所述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均携带有标识信息,所述收发电路被配置有:
根据多个所述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
获取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中每一所述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
根据所述来波方向与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并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系统还包括:
基板,所述收发电路、接收电路、射频处理电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中,所述M支发射天线关于所述基板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N支接收天线包括八支沿着所述客户前置设备的周缘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的八支接收天线,所述八支接收天线分别记为接收天线A1、A2、A3、A4、A5、A6、A7、A8;其中,接收天线A1、A4的辐射面朝向同一方向,接收天线A2、A3的辐射面朝向同一方向,接收天线A5、A8的辐射面朝向同一方向,接收天线A6、A7的辐射面朝向同一方向;M支发射天线包括发射天线B1和发射天线B2;其中,发射天线B1、接收天线A1、A4、A6、A7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发射天线B2、接收天线A2、A3、A5、A8位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
13.一种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N支接收天线中配置多个收发天线组;其中,所述收发天线组包括K支天线;
通过收发电路为M支发射天线配置对应的发射通路;
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
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其中,所述接收天线组包括K支接收天线,M≥2,2≤K≤N,且N≥3,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为M支发射天线中的至少一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支接收天线组测量的所述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确定目标发射天线,包括:
基于当前至少一所述发射天线发射的射频信号,获取基于多个所述接收天线组分别测量的所述射频信号的网络信息;
根据多个所述网络信息确定目标接收天线组;
控制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所述射频信号,并获取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的所述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
根据所述来波方向与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接收的所述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接收天线组中每一所述接收天线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射频信号的来波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收发电路选择所述目标发射天线发射所述射频信号,包括:
若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相匹配,将当前所述发射天线作为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若所述目标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与当前所述发射天线的标识信息相不匹配,则控制所述收发电路切换至所述目标发射天线以发射所述射频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是否触发确定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的动作;
若是,则根据所述新的目标接收天线组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天线;
若否,则保持当前目标接收天线组和目标发射天线的射频通道状态。
18.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系统。
19.一种客户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切换控制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62331.4A 2020-11-12 2020-11-12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Active CN112383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2331.4A CN112383321B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EP21890951.3A EP4228163A4 (en) 2020-11-12 2021-10-26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TENNA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ND SUBSCRIBER PREMISES EQUIPMENT
PCT/CN2021/126228 WO2022100424A1 (zh) 2020-11-12 2021-10-26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2331.4A CN112383321B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3321A true CN112383321A (zh) 2021-02-19
CN112383321B CN112383321B (zh) 2022-05-13

Family

ID=7458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2331.4A Active CN112383321B (zh) 2020-11-12 2020-11-12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228163A4 (zh)
CN (1) CN112383321B (zh)
WO (1) WO2022100424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7587A (zh) * 2021-03-30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组件和通信设备
CN113746495A (zh) * 2021-08-04 2021-12-03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025435A (zh) * 2021-10-29 2022-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信号发射方向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24143A (zh) * 2021-12-02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4172537A (zh) * 2021-12-20 2022-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5430A (zh) * 2021-12-31 2022-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WO2022100424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5208416A (zh) * 2021-04-13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76724A (zh) * 2022-08-01 2022-11-01 深圳海星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通信增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5499041A (zh) * 2022-11-14 2022-12-20 深圳芯盛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相控阵技术的客户端设备
CN116780209A (zh) * 2023-07-18 2023-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可应用于毫米波产品的一体化收发天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545A (zh) * 2003-03-10 2006-04-12 索马网络公司 用于在收发信机选择和重选天线方向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67409A (zh) * 2008-04-28 2008-09-17 山东大学 一种mimo-ofdm双选择性信道的跟踪方法
US20180198473A1 (en) * 2016-12-13 2018-07-1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ront-end systems with reactive loopback
CN109150204A (zh) * 2018-07-23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77309A (zh) * 2020-01-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0936B1 (en) * 2002-05-09 2004-04-13 Bbnt Solutions Llc Adaptive antenna system
JP4566921B2 (ja) * 2006-02-08 2010-10-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制御方法
CN111277298B (zh) * 2020-01-21 2021-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
CN116761281A (zh) * 2020-01-21 2023-09-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
CN112383321B (zh) * 2020-11-12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9545A (zh) * 2003-03-10 2006-04-12 索马网络公司 用于在收发信机选择和重选天线方向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67409A (zh) * 2008-04-28 2008-09-17 山东大学 一种mimo-ofdm双选择性信道的跟踪方法
US20180198473A1 (en) * 2016-12-13 2018-07-12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ront-end systems with reactive loopback
CN109150204A (zh) * 2018-07-23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277309A (zh) * 2020-01-21 2020-06-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客户前置设备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0424A1 (zh) * 2020-11-12 2022-05-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3067587A (zh) * 2021-03-30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组件和通信设备
CN113067587B (zh) * 2021-03-30 2022-1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组件和通信设备
CN115208416B (zh) * 2021-04-13 2023-12-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5208416A (zh) * 2021-04-13 2022-10-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746495A (zh) * 2021-08-04 2021-12-03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前端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4025435A (zh) * 2021-10-29 2022-02-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调整信号发射方向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124143A (zh) * 2021-12-02 2022-03-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4172537A (zh) * 2021-12-20 2022-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5430A (zh) * 2021-12-31 2022-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CN114285430B (zh) * 2021-12-31 2023-12-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通信控制方法、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CN115276724A (zh) * 2022-08-01 2022-11-01 深圳海星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通信增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5276724B (zh) * 2022-08-01 2023-06-02 深圳海星智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天线的通信增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5499041A (zh) * 2022-11-14 2022-12-20 深圳芯盛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相控阵技术的客户端设备
CN116780209A (zh) * 2023-07-18 2023-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可应用于毫米波产品的一体化收发天线
CN116780209B (zh) * 2023-07-18 2024-02-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一种可应用于毫米波产品的一体化收发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00424A1 (zh) 2022-05-19
EP4228163A1 (en) 2023-08-16
CN112383321B (zh) 2022-05-13
EP4228163A4 (en) 202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83321B (zh)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US8674878B2 (en) Smart antenna system
KR100961447B1 (ko) 제어 프레임들에 기초한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위한 안테나 조종
CN112468178B (zh) 射频系统、天线切换方法和客户前置设备
US6359873B1 (e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 transmitter-receiver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8702188B (zh) 操作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终端、基站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2383335B (zh) 天线切换方法、客户前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77298B (zh) 客户前置设备
JP2007525065A (ja) 空間ダイバーシティに基づく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ステアリング
EP4092927A1 (en)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CN115765762B (zh) 射频组件和通信设备
EP3322105B1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user scenario
CN112585881A (zh) 通信设备中的多波束接收
EP2323273A2 (en) Communications link redundancy includ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rchitecture
CN112152661A (zh) 天线组件、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4124143B (zh) 射频系统和客户前置设备
CN113382484B (zh) 客户前置设备
US20200229003A1 (en)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462005A (zh) 信道测量和干扰测量的获取和报告
EP4210231A1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and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Xu et al. SSB: A new diversity selection combining scheme and its test-bed implementation
KR20120036251A (ko) 복수의 방사 패턴을 선택적으로 제공하는 안테나 및 안테나 구성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