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9372A -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9372A
CN112379372A CN202011363888.7A CN202011363888A CN112379372A CN 112379372 A CN112379372 A CN 112379372A CN 202011363888 A CN202011363888 A CN 202011363888A CN 112379372 A CN112379372 A CN 1123793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reflected wave
wave data
antenna array
equiva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638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9372B (zh
Inventor
张国欣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uiy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638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9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9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9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本发明能够提高成像质量,避免了被检目标的盲区,既能够兼容现有的成像算法,又不增加成像算法的复杂度,有利于工程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体安检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安检领域中,按照被检目标的生物性,分为活体安检和非活体安检,其中,活体安检主要是针对人体检测,非活体安检主要针对行李、包裹等。由于活体安检需要避免对活体造成损害,所采用的检测技术主要有金属探测、X光技术(例如,X光背散射技术、X光透射技术)、毫米波全息成像等技术。金属探测仅仅能探测隐匿的金属目标,并且只能报警不能成像,需要手检人员搜身配合。X光技术由于其电离性辐射特性,对安检操作人员和被检活体有危害,在很多场合受限使用。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使用安全的非电离辐射电波进行被检目标全息成像,不仅可以检测出隐匿在织物下的金属物体,还可以检测出塑料手枪、炸药等危险品,该技术由于可三维成像获得更加详尽的准确信息,便于计算机辅助识别。
按照对反射波扫描的方式,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可以包括平面扫描和圆柱形扫描。参见图1所示,图1为平面扫描和圆柱形扫描的一种示意图,左图表示圆柱形扫描,右图表示平面扫描,右图中,以人体为例,从人体的左侧到右侧为宽度方向,从人体的脚部到头部为高度方向,从人体的前胸到后背为厚度方向,垂直于收发天线阵列所形成的扫描平面的方向为距离向,平行于扫描平面的方向为方位向,即人体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圆柱形扫描是通过收发天线阵列围绕被检目标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接收被检目标的反射波;平面扫描是通过收发天线阵列平行于被检目标的方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接收被检目标的反射波。
无论是采用圆柱形扫描的安检设备,还是平面扫描的安检设备,都存在身体侧面以及手臂内侧存在盲区,成像质量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以提高被检目标的成像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
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
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较佳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包括,
将圆周扫描阵面中每个扫描点位置,分别等效为等效阵面中的扫描点位置,其中,等效阵面中行方向相邻扫描点位置之间的间隔,与,列方向相邻扫描点位置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间隔小于等于发射波波长的二分之一,
对于等效阵面中的每一扫描点,基于圆周扫描阵面中各扫描点的第一发射波数据,进行行方向和列方上的二维线性插值,得到等效阵面中该扫描点的第二发射波数据。
较佳地,,所述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包括,
获取具有转轴、以及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布设的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的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旋转所扫描的第一反射波信号数据,
其中,反射波由均匀分布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包络边界的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所发射的发射波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
较佳地,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转轴的同侧,或者,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相邻两接收天线阵元间隔相等,该间隔大于等于发射波波长;
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旋转所形成的圆周扫描阵面中,半径方向上相邻扫描点间隔相等,同一圆周的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相等;
所述等效阵面为等效方形阵面,该等效方形阵面中行方向的扫描点数量与列方向的扫描数量相同;
等效方形阵面中行方向的扫描点数量、列方向的扫描数量分别与圆周扫描阵面中径向扫描点数量相同。
较佳地,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中的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分时发射包括至少一个频率的发射信号;
在每个发射天线阵元依次完成发射的发射周期内,所有接收天线阵元同时接收;每个发射周期结束后,所有发射天线阵元进入等待状态,直至接收天线阵列相对上一发射周期旋转了n度,所有发射天线阵元进入下一发射周期,
其中n小于等于1度。
较佳地,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在被检目标高度方向上左右对称分布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包络边界,
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分别具有使得发射波束朝向被检目标场景中心的朝向,
发射天线阵元所发射的发射波信号为步进频信号或者扫频连续波信号。
较佳地,所述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包括,
对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
将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相移处理,
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空间谱域插值,
对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反射函数。
较佳地,所述对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包括,
对等效阵面中每个扫描点,将该扫描点的每个频率的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
所述将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相移处理,包括,
将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乘以一相位因子,得到相移处理结果;
所述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空间谱域插值,包括,
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一维STOLT插值,得到三维空间谱域插值结果;
所述对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反射函数,包括,
对三维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三维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的反射函数,
所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反射函数,计算被检目标上每个空间点的像素点幅度,通过渲染函数进行渲染,得到该空间点的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接收来自接收模组的第一反射波数据,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获得,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上述任一所述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安检系统,该系统包括,
发射模组,发射发射波以用于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反射波,
接收模组,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和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成像模组,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通过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有利于提高采样位置的精确性,避免被检目标的盲区,提高成像质量;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既能够兼容现有的成像算法,又不增加成像算法的复杂度,有利于工程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平面扫描和圆柱形扫描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a和3b为本申请接收天线阵列的一种示意图。
图4a-4f为发射天线阵元均匀分布于圆周包络边界的示意图。
图5为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重点盲区的一种示意图。
图6为优化天线发射波束的天线阵列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被检目标为人体的现有平面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一种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圆周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8b为基于优化天线发射波束的发射天线阵列的圆周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的一种时序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成像视场模型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成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圆周扫描阵面扫描点和其等效阵面扫描点的一种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毫米波成像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安检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毫米波成像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构思是,具有转轴、以及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布设的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的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进行圆周运动(旋转)而扫描反射波信号,所述反射波由均匀分布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包络边界的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所发射的波束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基于所扫描的反射波信号进行全息成像,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或者,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转轴的同侧。这样,在接收天线阵列完成一旋转周期所形成的接收周期内,扫描平面中的扫描点集合可以等效为行方向和列方向上等间隔分布的扫描点阵列,基于该等效阵面进行成像。较佳地,所述各个发射天线阵元均匀固定于接收阵元圆周平面运动所形成的圆周,并按照扫描方向依次时分发射波束。
参见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步骤202,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
步骤203,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
当获得等效阵面的发射波数据后,可以采用传统的近场成像方法来重构反射函数,包括且不限于基于扰动的近场三维成像方法、基于压缩感知的近场三维成像方法、基于波数域的近场三维成像方法、基于空间域的近场三维成像方法等。
步骤204,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以下详细说明。
参见图3a、3b所示,图3a和3b为本申请接收天线阵列的一种示意图。接收天线阵列具有一转轴,在动力驱动下使得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圆周平面扫描。接收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排接收天线阵元,每排至少包括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如图3a),或者,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转轴的同侧(如图3b)。由于本申请发射天线阵元不进行旋转,每排相邻两接收天线阵元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等于一个中心工作波长(发射信号波长)λ。例如,接收天线阵列为一线阵,假设整条线阵1米长、中心工作波长是10mm,那么一条线阵上最多有100个接收阵元,这样,较大的接收天线阵元间隔有利于减少接收天线阵元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接收天线阵列的轻量化,接收天线阵列易于旋转运动。鉴于多排的接收天线阵元对于成像质量并无明显的提升,较佳地,接收天线阵列为线阵,即,仅包含一排等间隔分布的阵元。
在接收天线阵列旋转的圆周平面上,布设有固定的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较佳地,增加照射到被检目标的发射天线阵元的数量,将有利于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多个发射天线阵元沿圆周包络边界均匀地布设,以便于发射波束均匀地照射到整个场景,提高成像质量。参见图4a-4f所示,图4a-4f为发射天线阵元均匀分布于圆周包络边界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发射天线阵元数量为3、4、m时的分布,4e、4f为发射天线阵元数量为m的一种示意,所应理解的是,圆周包络边界可以由若干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外切的直线线段首尾相接而形成的封闭多边形,如图4a-4e所示的正多边形,也可以为以转轴为圆心、半径大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半径的封闭圆周,如图4f。较佳地,发射天线阵元在被检目标高度方向上左右对称。所应理解的是,当发射天线阵元为多个时,这些发射天线阵元均匀分布地排列也可理解为发射天线阵列。
根据毫米波雷达成像特性,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的成像分辨率由能够照射到该点的所有发射天线阵元的尺寸决定。在现有的平面扫描和圆柱形扫描方式中,受限于发射天线阵列的尺寸和波束宽度,平面扫描在身体侧边分辨率较差,圆柱形扫描在大腿内侧分辨率较差,参见图5所示,图5为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重点盲区的一种示意图,图中,短粗实线表示盲区的位置。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图像分辨率,对于发射天线阵列,可以调整各个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朝向,使得更多的发射波束到达场景中心。参见图6所示,图6为优化天线发射波束的天线阵列的一种示意图。以一排发射天线阵元为例,例如图4e中多边形一边的发射天线阵元,位于该边中部的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朝向垂直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的圆周平面,位于该边中部以外的两侧的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朝向被检目标的场景中心,从而使得更多的发射波束可以照射到被检目标,尤其是身体侧边、大腿内侧、肩膀等理论分辨率较差的部位。例如,多边形一边的发射天线阵元的数量为p个,则将p个发射天线阵元分成位于中部的第一组发射天线阵元,分别位于中部两侧的第二组发射天线阵元、和第三组发射天线阵元,较佳地,第二组发射天线阵元数量与第三组发射天线阵元数量相等,第一组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朝向垂直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的圆周平面,其余两组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朝向被检目标的场景中心。
类似地,当发射天线阵元较少时,可以根据需要的发射波束朝向调整发射天线阵元。例如,当一排发射天线阵元数量小于3时,例如,如4a-4d所示,则各个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分别朝向被检目标的场景中心。
参见图7所示,图7为被检目标为人体的现有平面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一种示意图。现有安检设备为了降低成本,扫描面宽度方向狭窄,需要被检目标结合特定的姿势来提高分辨率,例如,图中,需要将手臂抬垂;对于圆柱形扫描的安检设备,需要将手臂高举。这些特定姿势的配合会因姿势保持的时间短暂而导致检测失败,也会因姿势的不标准而导致身体侧面及手臂内侧的成像质量降低。
参见图8a所示,图8a为本申请圆周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的一种示意图。在圆周扫描平面中,被检目标手臂与人体成任一角度自然延展伸直,较佳地,该角度大于0度;该姿势友好且易于保持;由于有足够的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波束照射和接收天线阵元的扫描,在手臂内侧、大腿内侧、身体侧边等盲区,都能够具有精细的扫描成像。
参见图8b所示,图8b为基于优化天线发射波束的发射天线阵列的圆周扫描轨迹和人体姿态的一种示意图,其中,灰色区域表示优化的天线发射波束的发射天线会更多地朝向人体,能够增加有效照射面积,尤其人体的侧面、裆部、腋部、肩部等分辨率较差的部位,从而提高成像分辨率。
以下以均匀分布的4个发射天线阵元为例来说明发射天线阵元发射和接收天线阵列接收的工作过程。
为了避免接收天线阵元所扫描位置稀疏而影响成像,每旋转n度,所有发射天线阵元切换一次,其中,经过仿真测试,n小于等于1度。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工作时,所有接收阵元同时接收;为了实现宽带毫米波信号,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发射的是步进频(SFCW)信号或者扫频连续波(FMCW)信号,信号中包含有多个频率。发射天线阵元的数量少于接收天线阵元的数量、接收天线阵元同时工作的模式可显著降低数据获取时间,保证扫描位置的准确性。下面具体说明一帧完整数据获取流程:
1、接收天线阵列旋转到初始位置,鉴于接收天线阵列绕转轴旋转所形成的是圆周扫描阵面,初始位置可以是扫描过程中的任意位置。
2、发射天线阵元1工作,发射步进频信号或者扫频连续波信号,在发射频率切换过程中,所有接收天线阵元同时接收;发射天线阵元1各个频率信号发射完成后,发射天线阵元1停止发射,切换至发射天线阵元2、发射天线阵元3、发射天线阵元4依次工作。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发射时间是微秒级别,以保证接收天线阵列在该发射天线阵元的发射时间段内的位移很小,从而可以被成像算法补偿或直接忽略;所有接收天线阵元同时接收;
3、四个发射天线阵元发射完成后,均停止发射,进入等待状态,直到接收天线阵列相对上一位置旋转了1度,到达下一个接收位置。
4、重复过程2和3,持续到接收天线阵列扫描完整个圆周,从而完成一个接收周期,并获得一帧图像数据。例如,接收天线阵元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时,只需要扫描180度,当接收天线阵元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转轴的同侧时,需要扫描360度。
参见图9所示,图9为发射天线阵列和接收天线阵列的一种时序关系示意图。每个发射天线阵元都发射w个频率的发射信号;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分时发射,当一个发射天线阵元发射结束时切换至下一发射天线阵元,直至所有发射天线阵元都进行了发射,从而形成发射天线阵列的一个发射周期;在该发射周期内,所有接收天线阵元同时接收;发射周期结束后,所有发射天线阵元进入等待状态,直至接收天线阵列旋转了1度,当接收天线阵列扫描完整个圆周,则完成一个接收周期。每个发射周期内发射天线阵元的切换次序相同有利于简化发射控制,发射天线阵元每次所发射的w个频率的发射信号的次序相同也有利于简化发射控制,所应理解的是,每个发射周期内发射天线阵元的切换次序可以不同,每次所发射的w个频率的发射信号的次序也可以不同。
参见图10所示,图10为成像视场模型的一种示意图。图中接收天线阵列绕转轴旋转而形成的圆周扫描阵面中任意一个扫描点位置(theta,r,0)处得到的反射波数据是f(theta,r,w),其中,theta和r表示扫描点的位置,由平面极坐标定义可知,theta代表扫描点与极坐标原点连线相对于x轴正半轴的夹角,以及r代表该扫描点与该极坐标原点连线的长度;w是反射波的载频。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的反射函数是g(x,y,z)。假设天线波束无穷大,在任一扫描点位置得到的数据为被检目标上所有点的反射波的叠加,用数学式表达为:
f(theta,r,w)=∫∫∫g(x,y,z)*exp(-2j*k*d)dxdydz
其中,k是w对应的波数,表示单位距离变化的相位,d是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与扫描点(theta,r,0)连线的距离,被检目标的三维空间坐标为(x,y,z)。
成像的过程是根据获取的反射波数据重构出被测目标的反射函数,即,由上式求取g(x,y,z)。
参见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成像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获取来自接收天线阵列所接收反射波信号,作为第一发射波数据,其中,接收天线阵列绕转轴旋转而形成的圆周扫描阵面中任意一个扫描点位置(theta,r,0)处得到的反射波数据是f(theta,r,w),该数据在平面极坐标角度方位向、半径方位向、以及频率轴上是等间隔扫描的;
步骤1102,将所获取的第一反射波数据从等间隔的角度和半径方位向,通过二维线性插值等效到等间隔的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即二维等效阵面的x轴和y轴方向,得到等效后的反射波数据,作为第二发射波数据。
以接收天线阵元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为例。参见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圆周扫描阵面扫描点和其等效阵面扫描点的一种示意图,其中,左图为一个接收周期的扫描点分布,右图为等效扫描点分布。在等效阵面扫描点中:接收天线阵列中相邻接收天线阵元的间隔可以等效为y轴方向(列方向)上相邻扫描点的间隔;由于接收天线阵列每旋转一度扫描点沿圆周的位移与该扫描点所在的旋转半径有关,半径越大沿圆周的位移也越大,故而将x方向(行方向)上相邻扫描点的间隔等效为与y轴方向上相邻扫描点的间隔相等。较佳地,所述间隔小于等于发射波波长的二分之一。由于圆周扫描阵面中心对称,由此,等效阵面中也为中心对称,这样,可得到等效方形阵面。如图中,一个接收周期内,等效阵面中行方向的扫描点数量等于列方向扫描点数量,也等于圆周扫描阵面中径向扫描点的数量。
对于等效阵面中的每个扫描点,根据圆周扫描阵面中每个扫描点的第一反射波数据,进行二维线性插值,得到等效阵面中的每个扫描点的第二反射波数据,
用数学式表示为:
f(x,y,w)=INTERP2D[f(theta,r,w)]
其中,f(x,y,w)为等效方形阵面中扫描点(x,y)的反射波数据,INTERP2D[]表示二维线性插值。
步骤1103,第二反射波数据的空间二维傅里叶变换。
对等效方形阵面中每个扫描点,将该扫描点的每个频率的第二反射数据,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用数学式表示为:
F(kx,ky,w)=FFT2D{f(x,y,w)}
其中,FFT2D{}表示二维傅里叶变换,
步骤1104,相移处理。
将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乘以一相位因子,以进行匹配滤波,从而得到相移处理结果,用数学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47270000101
其中,kx、ky分别为波数k在x、y方位向的分量,R为被检目标到圆周扫描阵面的距离,即被检目标的距离向。
步骤1105,三维空间谱域插值。
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一维STOLT插值,以便从等间隔的频率轴插值到等间隔的kz轴,得到STOLT插值结果,用数学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47270000102
其中,STOLTk-kz{}表示从频率轴k插值到等间隔的kz轴;
步骤1106,三维傅里叶逆变换。
对STOLT插值结果进行三维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的反射函数是g(x,y,z),用数学式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04847270000103
其中,
Figure BDA0002804847270000104
表示三维傅里叶逆变换。
步骤1107,三维反射波图像显示。
计算每个空间点的幅度,然后进行渲染和展示,得到像素点幅度,从而得到成像结果。
image(x,y)=RENDER{ABS[g(x,y,z)]}
其中,ABS[]表示计算反射函数绝对值,即,像素点幅度,RENDER{}表示渲染函数。
参见图13所示,图13为本申请毫米波成像装置的一种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成像模组,用于将来自接收模组的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所述成像模组包括,
等效插值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
重构模块,用于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参见图14所示,图14为本申请安检系统的一种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发射模组,将产生的毫米波信号通过发射阵元进行发射,即,发射发射波以用于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反射波,
接收模组,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和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成像模组,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参见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毫米波成像装置的另一种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接收来自接收模组的第一反射波数据,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获得,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的步骤。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成像步骤。
对于装置/网络侧设备/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
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
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包括,
将圆周扫描阵面中每个扫描点位置,分别等效为等效阵面中的扫描点位置,其中,等效阵面中行方向相邻扫描点位置之间的间隔,与,列方向相邻扫描点位置之间的间隔相等,所述间隔小于等于发射波波长的二分之一,
对于等效阵面中的每一扫描点,基于圆周扫描阵面中各扫描点的第一发射波数据,进行行方向和列方上的二维线性插值,得到等效阵面中该扫描点的第二发射波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包括,
获取具有转轴、以及沿转轴的径向方向布设的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的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旋转所扫描的第一反射波信号数据,
其中,反射波由均匀分布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包络边界的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所发射的发射波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接收天线阵元在转轴的径向方向上位于转轴的同侧,或者,沿转轴的径向方向相对于转轴的对称分布;相邻两接收天线阵元间隔相等,该间隔大于等于发射波波长;
接收天线阵列围绕转轴旋转所形成的圆周扫描阵面中,半径方向上相邻扫描点间隔相等,同一圆周的相邻扫描点角度间隔相等;
所述等效阵面为等效方形阵面,该等效方形阵面中行方向的扫描点数量与列方向的扫描数量相同;
等效方形阵面中行方向的扫描点数量、列方向的扫描数量分别与圆周扫描阵面中径向扫描点数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中的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分时发射包括至少一个频率的发射信号;
在每个发射天线阵元依次完成发射的发射周期内,所有接收天线阵元同时接收;每个发射周期结束后,所有发射天线阵元进入等待状态,直至接收天线阵列相对上一发射周期旋转了n度,所有发射天线阵元进入下一发射周期,
其中n小于等于1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发射天线阵元在被检目标高度方向上左右对称分布于接收天线阵列旋转而形成的圆周包络边界,
每个发射天线阵元分别具有使得发射波束朝向被检目标场景中心的朝向,
发射天线阵元所发射的发射波信号为步进频信号或者扫频连续波信号。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包括,
对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
将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相移处理,
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空间谱域插值,
对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反射函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包括,
对等效阵面中每个扫描点,将该扫描点的每个频率的第二反射波数据,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
所述将傅里叶变换结果进行相移处理,包括,
将二维傅里叶变换结果乘以一相位因子,得到相移处理结果;
所述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空间谱域插值,包括,
对相移处理结果,进行一维STOLT插值,得到三维空间谱域插值结果;
所述对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反射函数,包括,
对三维空间谱域插值结果进行三维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被检目标上任意一空间点的反射函数,
所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包括,
基于所述反射函数,计算被检目标上每个空间点的像素点幅度,通过渲染函数进行渲染,得到该空间点的图像。
9.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接收来自接收模组的第一反射波数据,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获得,其中,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执行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安检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发射模组,发射发射波以用于被被检目标反射而形成反射波,
接收模组,获取半径方位向、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以及频率等间隔扫描的第一反射波数据,其中,半径方位向和以半径旋转的角度方位向的扫描形成圆周扫描阵面,
成像模组,将所述第一反射波数据通过插值从圆周扫描阵面等效为具有行方向和列方向的等效阵面的第二反射波数据,基于第二反射波数据,重构反射函数,显示反射函数的图像。
CN202011363888.7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Active CN112379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888.7A CN112379372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63888.7A CN112379372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372A true CN112379372A (zh) 2021-02-19
CN112379372B CN112379372B (zh) 2024-08-23

Family

ID=74588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63888.7A Active CN112379372B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93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139A (zh) * 2022-01-19 2022-05-13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对象的成像方法、成像装置、设备以及安检系统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5156A (en) * 1992-03-31 1994-12-20 Siemens Medical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D computer tomography
US5859609A (en) * 1991-08-30 1999-01-12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Real-time wideband cylindrical holographic surveillance system
JP2003050277A (ja) * 2001-08-08 2003-02-21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マルチパスミリ波映像化レーダシステム
US20070181813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Dibianca Frank A Variable resolution x-ray ct detector with target imaging capability
US20120029358A1 (en) * 2005-03-03 2012-02-02 Sonowise, Inc. 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20140055137A1 (en) * 2011-05-20 2014-02-2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echo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CN107102325A (zh) * 2017-05-05 2017-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太赫兹频段旋转阵列扫描成像系统
CN108761552A (zh) * 2018-03-16 2018-11-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通道同步检测的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系统
CN109085657A (zh) * 2018-08-14 2018-12-25 西安恒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盲区毫米波主动安检系统
CN109709548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全极化旋转微变监测雷达成像方法和雷达系统
US20190196004A1 (en) * 2016-08-23 2019-06-27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illimeter-wave 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0308443A (zh) * 2018-07-19 2019-10-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实波束电扫描快速成像人体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
CN110794399A (zh) * 2019-10-29 2020-02-14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主动式毫米波三维成像安检装置
JP2020039841A (ja) * 2017-11-24 2020-03-19 炭 親良 計測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US20200150265A1 (en) * 2017-04-28 2020-05-14 Shenzhen Vl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gy Co., Ltd. Close-range microwave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1505729A (zh) * 2020-03-27 2020-08-07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赫兹和毫米波弧形天线阵列的主动式安检仪
CN211783884U (zh) * 2020-05-12 2020-10-27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9609A (en) * 1991-08-30 1999-01-12 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 Real-time wideband cylindrical holographic surveillance system
US5375156A (en) * 1992-03-31 1994-12-20 Siemens Medical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3-D computer tomography
JP2003050277A (ja) * 2001-08-08 2003-02-21 Mitsui Eng & Shipbuild Co Ltd マルチパスミリ波映像化レーダシステム
US20120029358A1 (en) * 2005-03-03 2012-02-02 Sonowise, Inc. 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20070181813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Dibianca Frank A Variable resolution x-ray ct detector with target imaging capability
US20140055137A1 (en) * 2011-05-20 2014-02-27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nd echo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US20190196004A1 (en) * 2016-08-23 2019-06-27 Chin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illimeter-wave 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200150265A1 (en) * 2017-04-28 2020-05-14 Shenzhen Vlctooth Terahertz Technology Co., Ltd. Close-range microwave imag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7102325A (zh) * 2017-05-05 2017-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太赫兹频段旋转阵列扫描成像系统
JP2020039841A (ja) * 2017-11-24 2020-03-19 炭 親良 計測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N108761552A (zh) * 2018-03-16 2018-11-0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双通道同步检测的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成像系统
CN110308443A (zh) * 2018-07-19 2019-10-0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实波束电扫描快速成像人体安检方法及安检系统
CN109085657A (zh) * 2018-08-14 2018-12-25 西安恒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盲区毫米波主动安检系统
CN109709548A (zh) * 2018-12-29 2019-05-03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一种全极化旋转微变监测雷达成像方法和雷达系统
CN110794399A (zh) * 2019-10-29 2020-02-14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一种主动式毫米波三维成像安检装置
CN111505729A (zh) * 2020-03-27 2020-08-07 博微太赫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赫兹和毫米波弧形天线阵列的主动式安检仪
CN211783884U (zh) * 2020-05-12 2020-10-27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安检门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N XIN: "Active Millimeter-wave Near-field Cylindrical Scann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 《IEEE》 *
刘乃铭: "基于滤波反投影法的CT系统参数标定及图像重建问题", 《科技创新导报》, 31 December 2018 (2018-12-31) *
杜琨: "主动毫米波图像的人体携带危险物检测研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 *
桑伟;岳胜利;: "毫米波成像技术在人体安全检查领域的应用", 中国安防, no. 04 *
田静: "创新科技为现代安检护航 ——记祁春超博士领衔开发的国内首台太赫兹主动式人体安检仪", 《科学人生》 *
费鹏;方维海;温鑫;年丰;黄培康;: "用于人员安检的主动毫米波成像技术现状与展望", 微波学报, no. 02 *
郑岱阳: "面向人体安检的毫米波转台成像实验",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8 February 2018 (2018-02-28), pages 90 - 95 *
郑岱阳: "面向人体安检的毫米波转台成像实验",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pages 90 - 9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139A (zh) * 2022-01-19 2022-05-13 杭州睿影科技有限公司 探测对象的成像方法、成像装置、设备以及安检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9372B (zh) 2024-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lmes et al. Advanced post-processing for scanned ultrasonic arrays: Application to defect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Demirci et al. A study on millimeter-wave imaging of concealed objects: Application using back-projection algorithm
US5859609A (en) Real-time wideband cylindrical holographic surveillance system
US1152004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thetic aperture ultrasound imaging of an object
CN109828241A (zh) 用于主动式微波毫米波安检设备的电磁成像装置
WO2018196247A1 (zh) 一种微波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
CN209821372U (zh) 用于主动式微波毫米波安检设备的电磁成像装置和安检设备
Wu et al. A modified Omega-K algorithm for near-field single-frequency MIMO-arc-array-based azimuth imaging
CN112379372B (zh) 一种毫米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安检系统
Oloumi et al. Breast tumor detection using UWB circular-SAR tomographic microwave imaging
Wang et al. Near-field millimeter-wave imaging via arrays in the shape of polyline
Barzegar et al. 3-D through-the-wall radar imaging using compressed sensing
Wang et al. Efficient wavenumber domain processing for near-field imaging with polyline arrays
Bazulin et al. Applying plane wave imaging technology in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N112505639A (zh) 一种毫米波收发装置、安检系统
Arnold et al. Design of a sparse antenna array for radar‐based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wind turbine blades
Xing et al. Near-field millimeter-wave imaging via multi-plane MIMO arrays
CN116520321B (zh) 半波长均匀扫描的mimo阵列排布及其合成孔径成像方法
Hu et al. A Fast Wavenumber Domain 3D Near-Field Imaging Algorithm for Cross MIMO Array
CN112505654B (zh) 一种阵面扫描装置、以及安检系统
Theofanopoulos et al. A novel THz radar imaging system using the radon transform
WO202210423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thetic aperture ultrasound imaging of an object
Solimene et al. 3D sliced tomographic inverse scatter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alarkaleji et al. Metamaterial leaky wave antenna enabled efficient 3D spectrally-encoded microwave tomography using linear sampling method
Cetinkaya et al. Mimo-isar-based uwb imaging system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