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3685B -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3685B
CN112373685B CN202011322336.1A CN202011322336A CN112373685B CN 112373685 B CN112373685 B CN 112373685B CN 202011322336 A CN202011322336 A CN 202011322336A CN 112373685 B CN112373685 B CN 1123736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uselage
fin
tail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3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3685A (zh
Inventor
丁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ili Tianm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ili Tianm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ili Tianm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ili Tianm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3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3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3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3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7/00Rotorcraft; Rotors peculiar thereto
    • B64C27/22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 B64C27/28Compound rotorcraft, i.e. aircraft using in flight the features of both aeroplane and rotorcraft with forward-propulsion propellers pivotable to act as lifting ro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5/00Stabilis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5/00Stabilising surfaces
    • B64C5/10Stabilising surfaces adjustabl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属于飞行器领域,包括机身、位于机身尾端的推进旋桨、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机翼以及位于机翼上且两端分别自机翼前端和机翼后端伸出的机臂,机臂位于机翼前端以及机翼后端的部位上设置有升降旋桨,机身的后方设置有与机身间隔设置的尾翼,尾翼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左侧翼片通过连接杆与位于机身左侧的机臂相连,右侧翼片通过连接杆与位于机身右侧的机臂相连,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朝向上方,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相对接的部位位于机身的下方,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相远离的一端位于机身以及机翼的上方。本申请具有增加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程序控制装置来操纵的不载人飞机,近年来,无人机已经被应用到航拍、农林植保、地质勘探、电力巡航等多个领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无人机,为了减小动力消耗,因此在对无人机进行设计的时候多采用小型化以及轻量化设计,从而使无人机的质量较轻,因此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当气流在机翼与尾翼之间分布不均匀时,容易造成机身的摇晃,甚至当摇晃过于严重时,将导致无人机坠毁。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便于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本申请提供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包括机身、位于机身尾端的推进旋桨、位于机身左右两侧的机翼以及位于机翼上且两端分别自机翼前端和机翼后端伸出的机臂,所述机臂位于机翼前端以及机翼后端的部位上设置有升降旋桨,所述机身的后方设置有与机身间隔设置的尾翼,所述尾翼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所述左侧翼片通过连接杆与位于机身左侧的机臂相连,所述右侧翼片通过连接杆与位于机身右侧的机臂相连,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朝向上方,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相对接的部位位于机身的下方,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相远离的一端位于机身以及机翼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将尾翼与机身之间隔开,从而拉长尾翼与机翼之间的距离,使气流能够顺畅的通过机翼和尾翼之间,从而减小机翼与尾翼之间的气流干扰,达到便于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控制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机臂的下方设置有支腿,两个机臂下方的支腿以及尾翼形成用于支撑机身的支撑起落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无人机放置在地面上的时候,支腿以及尾翼能够对机身以及机翼进行支撑,从而使机身以及机翼与地面之间形成空间,从而便于无人机的起飞。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相连的机臂之间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连接杆与机臂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不易从连接杆与机臂的连接处发生损坏。
可选的,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的厚度自靠近机身的一侧向远离机身的一侧逐渐变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的表面呈斜面,增加气流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朝向机身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对气流的阻力,使流向尾翼的气流能够沿着弧形面流向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的上方或下方。
可选的,所述机翼远离机身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翻折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诱导阻力,从而使飞机的阻力降低。
可选的,所述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相对接的部位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左侧翼片与右侧翼片的对接位置处的应力,从而使左侧翼片和右侧翼片的连接部位不易发生断裂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节段、第二杆节段以及位于第一杆节段和第二杆节段之间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包括同轴设置的左旋段和右旋段,所述左旋段与第一杆节段之间螺纹相连,所述右旋段和第二杆节段之间螺纹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尾翼以及机翼支架的距离进行微调。
可选的,所述尾翼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翼发生损坏的时候,能够将尾翼拆卸下来从而仅对尾翼进行更换。
可选的,所述左侧尾翼以及右侧尾翼上均设置有插接套,所述连接杆插接在所述插接套中,所述插接套的插入端设置有多个沿着插接套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远离插接套的一端内侧伸出有卡接块,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连接杆插入所述插接套内部时,所述卡接块与环形卡槽相对,所述连接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所述锁紧套向插接套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套推动所述弹性片并使卡接块卡入到环形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尾翼的时候,只需将连接杆插入到插接套中,并转动锁紧套,即可将尾翼安装到连接杆上,加快尾翼的安装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连接杆将尾翼与机身之间隔开,从而拉长尾翼与机翼之间的距离,使气流能够顺畅的通过机翼和尾翼之间,从而减小机翼与尾翼之间的气流干扰,达到便于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控制的目的;
2.能够对尾翼以及机翼支架的距离进行微调;
3.当尾翼发生损坏的时候,能够将尾翼拆卸下来从而仅对尾翼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机身机尾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机翼与机臂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机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尾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V型尾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连接杆和插接套的连接部位的爆炸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三的连接杆和插接套的连接部位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身;2、机翼;21、翻折部;3、推进旋桨;31、第一驱动电机;32、第一螺旋桨;4、机臂;41、支腿;5、升降旋桨;51、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螺旋桨;6、尾翼;61、左侧翼片;62、右侧翼片;7、连接杆;71、第一杆节段;72、第二杆节段;73、调节螺杆;731、左旋段;732、右旋段;733、操作部;74、环形卡槽;75、外螺纹;8、插接套;81、弹性片;82、卡接块;9、锁紧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参照图1,包括机身1以及位于机身1左右两侧的机翼2,机翼2与机身1之间一体设置。机翼2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翻起的翻折部21,翻折部21与机翼2之间一体成型。
位于机身1的机尾处安装有推进旋桨3,推进旋桨3包括固定在机身1的机尾处的第一驱动电机31,第一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的轴向方向沿着机身1的机头向机身1的机尾方向设置。第一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背向机身1设置。位于第一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第一螺旋桨32。当第一驱动电机31启动时,第一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带动第一螺旋桨32转动,随着第一螺旋桨32的转动从而为机身1提供向前的推进力。
位于每个机翼2的下方均固定有机臂4,机臂4的轴向方向自机身1的机头向机身1的机尾方向设置。机臂4的两端,其中一端自机翼2的前端伸出,另一端自机翼2的后端伸出。机臂4上伸出至机机翼2的前端的部位顶端以及机臂4伸出至机翼2后端的部位顶端各安装有一个升降旋桨5,升降旋桨5包括固定在机臂4上的第二驱动电机51,第二驱动电机51竖向设置且第二驱动电机51的电机轴朝向上方。位于第二驱动电机51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第二螺旋桨52。当第二螺旋桨52在第二驱动电机51的带动下转动时,从而带动机身1以及机翼2进行上升或下降。
位于机身1的后方设置有与机身1间隔设置的尾翼6,尾翼6包括一端相对接的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其中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呈夹角设置且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一体成型。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的对接部位呈圆弧状。尾翼6的左侧翼片61通过连接杆7与位于机身1左侧的机翼2上的机臂4相连。尾翼6的右侧翼片62通过连接杆7与位于机身1右侧的机翼2上的机臂4相连。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7分别于相连接的机臂4之间一体成型。
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所对接的部位低于机身1的机尾从而使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区域与机身1机尾处的推进旋桨3相对。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相远离的一端均高出机身1以及机翼2。推进旋桨3在启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则通过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区域通过。
位于两个机臂4与所连接的机翼2相对的部位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向下伸出的支腿41,支腿41的顶端与机臂4之间固定相连,连接方式采用焊接。两个机臂4下方的支腿41以及尾翼6之间形成对机身1以及机翼2进行支撑的支撑起落架。当将无人机放置到地面上的时候,两个支腿41以及尾翼6能够将机身1以及机翼2撑起,从而使机身1以及机翼2与地面之间留有距离。
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的厚度自朝向机身1的一侧向远离机身1的一侧逐渐变薄。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朝向机身1的一侧表面均为弧形面。气流在经过尾翼6的时候,气流首先通过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朝向机身1的一侧的弧形面流向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的表面并向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背离机身1的一侧流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的实施原理为: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气流沿着机身1以及机翼2的表面流向机身1后方的尾翼6处。由于尾翼6通过连接杆7从而与机身1以及机翼2之间拉开距离,从而减小机翼2与尾翼6之间的气流干扰,达到便于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控制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二公开了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参照图6、图7,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杆7的长度可调。
连接杆7包括与机臂4相连的第一杆节段71、与尾翼6相连的第二杆节段72以及位于第一杆节段71和第二杆节段72之间的调节螺杆73。调节螺杆73包括同轴设置的左旋段731和右旋段732以及位于左旋段731和右旋段732之间的操作部733,左旋段731、右旋段732以及操作部733一体成型。操作部733的直径相较左旋段731和右旋段732的直径大。位于操作部733的表面加工有防滑纹。
第一杆节段71远离机臂4的一端设置有与左旋段731相适配的螺纹孔,第二杆节段72远离尾翼6的一端设置有与右旋段732相适配的螺纹孔。调节螺杆73的左旋段731伸入到第一杆节段71的螺纹孔中并与螺纹孔螺纹相连,右旋段732伸入到第二杆节段72的螺纹孔中并与螺纹孔螺纹相连。当调节螺杆73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第一杆节段71和第二杆节段7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连接杆7的长度。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公开了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参照图8,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尾翼6可拆卸连接在连接杆7上。
参照图8、图9,位于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上均固定有插接套8,连接杆7远离机臂4的一端插入到插接套8的内孔中。插接套8的插入端的端头设置有多个沿着插接套8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片81,弹性片81与插接套8一体成型。位于弹性片81远离插接套8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卡接块82,卡接块82与弹性片81之间一体成型。所有的弹性片81上的卡接块82围城一个环形且所围成的环形的内孔能够使连接杆7穿过。
参照图9、图10,位于连接杆7的外侧表面开设有环形卡槽74,当连接杆7插入到插接套8内部的时候,弹性片81上的卡接块82余连接杆7上的环形卡槽74相对。卡接块82的大小能够嵌入到环形卡槽74的内部。
连接杆7的外侧外面位于环形卡槽74朝向机臂4的一侧设置有外螺纹75,位于外螺纹75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9,锁紧套9套装在连接杆7上。锁紧套9朝向环形卡槽74的一端孔口形状为锥形。在转动锁紧套9向连接杆7远离机臂4的一端移动时,插接套8上的弹性片81远离插接套8的一端伸入到锁紧套9的内孔中,随着锁紧套9不断向连接杆7远离机臂4的一端移动,锁紧套9推动弹性片81相连接杆7的表面收拢并使弹性片81上的卡接块82嵌入到环形卡槽74中。
当需要将尾翼6拆下来的时候,转动锁紧套9使锁紧套9相机臂4方向移动,从而解除对弹性片81施加的挤压力,使弹性片81上的卡接块82从环形卡槽74中脱离,即可将尾翼6拆卸下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位于机身(1)尾端的推进旋桨(3)、位于机身(1)左右两侧的机翼(2)以及位于机翼(2)上且两端分别自机翼(2)前端和机翼(2)后端伸出的机臂(4),所述机臂(4)位于机翼(2)前端以及机翼(2)后端的部位上设置有升降旋桨(5),所述机身(1)的后方设置有与机身(1)间隔设置的尾翼(6),所述尾翼(6)包括呈夹角设置的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所述左侧翼片(61)通过连接杆(7)与位于机身(1)左侧的机臂(4)相连,所述右侧翼片(62)通过连接杆(7)与位于机身(1)右侧的机臂(4)相连,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朝向上方,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相对接的部位位于机身(1)的下方,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相远离的一端位于机身(1)以及机翼(2)的上方,所述连接杆(7)包括第一杆节段(71)、第二杆节段(72)以及位于第一杆节段(71)和第二杆节段(72)之间的调节螺杆(73),所述调节螺杆(73)包括同轴设置的左旋段(731)和右旋段(732),所述左旋段(731)与第一杆节段(71)之间螺纹相连,所述右旋段(732)和第二杆节段(72)之间螺纹相连,所述尾翼(6)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连接杆(7)上,所述左侧翼片(61)以及右侧翼片(62)均设置有插接套(8),所述连接杆(7)插接在所述插接套(8)中,所述插接套(8)的插入端设置有多个沿着插接套(8)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弹性片(81),所述弹性片(81)远离插接套(8)的一端内侧伸出有卡接块(82),所述连接杆(7)上设置有环形卡槽(74),所述连接杆(7)插入所述插接套(8)内部时,所述卡接块(82)与环形卡槽(74)相对,所述连接杆(7)上螺纹连接有锁紧套(9),所述锁紧套(9)向插接套(8)方向移动时,所述锁紧套(9)推动所述弹性片(81)并使卡接块(82)卡入到环形卡槽(7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4)的下方设置有支腿(41),两个机臂(4)下方的支腿(41)以及尾翼(6)形成用于支撑机身(1)的支撑起落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与相连的机臂(4)之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的厚度自靠近机身(1)的一侧向远离机身(1)的一侧逐渐变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朝向机身(1)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远离机身(1)的一端设置有向上弯折的翻折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翼片(61)和右侧翼片(62)相对接的部位呈圆弧状。
CN202011322336.1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Active CN112373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336.1A CN1123736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336.1A CN1123736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3685A CN112373685A (zh) 2021-02-19
CN112373685B true CN112373685B (zh) 2023-01-03

Family

ID=74589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336.1A Active CN112373685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36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086B (zh) * 2021-09-26 2023-12-19 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旋转式多功能无人机尾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3532A (zh) * 2015-08-14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变体无人机
CN110116802A (zh) * 2019-05-06 2019-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通用性大装载小型无人飞行器
CN110949654A (zh) * 2019-12-25 2020-04-03 彭振根 一种飞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6044Y (zh) * 2003-10-29 2004-1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20部队 无人驾驶飞机气动布局结构
CN103192984B (zh) * 2013-03-19 2015-01-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跨海空两栖无人机的v型尾翼装置
CN104709460B (zh) * 2015-03-12 2017-03-22 江苏艾锐泰克无人飞行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拆卸安装固定翼无人飞行器
CN109552625A (zh) * 2018-11-30 2019-04-02 陈达 一种模块化固定翼无人机
CN109823514B (zh) * 2019-02-02 2021-01-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可调节安装角的易拆卸尾翼结构
CN210555581U (zh) * 2019-08-22 2020-05-19 西安探索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弹射起飞挂绳回收的小型舰载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3532A (zh) * 2015-08-14 2015-11-2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变体无人机
CN110116802A (zh) * 2019-05-06 2019-08-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通用性大装载小型无人飞行器
CN110949654A (zh) * 2019-12-25 2020-04-03 彭振根 一种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3685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07889B2 (en) Flexible airfoils and method
US10710702B2 (en) Shape adaptive airfoil
US20210129985A1 (en) Folded Wing Multi Rotor
US3666209A (en) V/stol aircraft with variable tilt wing
IL270352B2 (en) A modular plane with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capability
WO2015200345A1 (en) Five-wing aircraft to permit smooth transitions betwee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flight
US10343774B2 (en) Quad rotor aircraft with fixed wing and variable tail surfaces
WO2018203036A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3096952A (en) Vertical take off aircraft
CN105775128A (zh) 一种飞行器
CN105857605A (zh) 一种单发坐式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12373685B (zh) 一种v型尾翼无人机
CN110712742A (zh) 一种由可控伞翼变换为可折叠固定翼的无人机及转换方法
CN105314108A (zh) 航空器
EP3763620A1 (en) Flap actuation system for aircraft
US4008867A (en) Aircraft with safety tail unit
CN209108609U (zh) 一种基于碳杆的固定翼航模结构
KR20210047277A (ko) 테일 시터
CN202414162U (zh) 一种具有水平前翼和垂直前翼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CN104626904A (zh) 多功能飞碟
CN205602127U (zh) 一种单发坐式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05460214A (zh) 一种垂直起降串列翼无人机
US11198506B2 (en) Aircraft with versatile aviation
CN109263967A (zh) 一种三栖垂直升降飞机
CN102501971B (zh) 一种具有水平前翼和垂直前翼的微型扑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