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0101B -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0101B
CN112370101B CN202011288604.2A CN202011288604A CN112370101B CN 112370101 B CN112370101 B CN 112370101B CN 202011288604 A CN202011288604 A CN 202011288604A CN 112370101 B CN112370101 B CN 1123701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 bore
rod
wound
roller
mod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86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0101A (zh
Inventor
李春霞
刘宁
梁厦
于琛
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112886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0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8Wound clamps or clips, i.e. not or only partly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Devices for bringing together the edges of a woun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皮上部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两侧固定连接,上边框和下边框上均垂直固定轴杆,轴杆平行等距设置,上边框的轴杆和下边框的轴杆一一对应,并且每对对应的轴杆同轴,轴杆端部固定挡片,每个轴杆上均轴装转辊,转辊的辊面上均匀嵌装磁铁,每个转辊上均固定螺母,螺母轴线与转辊轴线平行,对应的同轴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对应的同轴螺母配合在同一个螺杆上。操作方便,不会在伤口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无需使用胶粘,不会引起皮肤瘙痒溃烂和缺氧坏死。

Description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术过后需要将伤口进行缝合,以促使伤口愈合。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
缝合伤口促进伤口愈合的方式非常普遍,但是需要在伤口两侧皮肉上穿针引线,伤口愈合后也会在伤口两侧留下额外的穿刺口的伤疤,形成“蜈蚣足”疤痕,导致非常不美观。此外,缝合时是分层缝合的,穿针时有时会将其他组织缝合在一起,导致错位愈合,严重的甚至要重新割开缝合,造成额外的痛苦。缝合时刺破皮肉,拆线时缝合线与皮肉组织剧烈摩擦,造成额外的痛苦。
现在已经存在无针皮肤缝合器,其原理是在切口两侧粘贴胶带,然后拉紧固定在两胶带上的拉带,来使皮肤向中间靠拢,使切口两侧皮缘外翻平行紧密对合。但是这种只能适用于浅表伤口的愈合,伤口较深的话单纯闭合皮肤伤口容易导致皮下空腔,增加感染几率,皮下组织愈合不彻底。此外,该缝合器使用胶质来粘贴皮肤,而相当一部分病人对于胶带是过敏的,长时间粘贴皮肤导致皮肤瘙痒溃烂,痛苦不堪。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操作方便,不会在伤口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无需使用胶粘,不会引起皮肤瘙痒溃烂和缺氧坏死。
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包括皮上部分和皮下部分;
皮上部分包括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两侧固定连接,上边框和下边框上均垂直固定轴杆,轴杆平行等距设置,上边框的轴杆和下边框的轴杆一一对应,并且每对对应的轴杆同轴,轴杆端部固定挡片,每个轴杆上均轴装转辊,转辊的辊面上均匀嵌装磁铁,每个转辊上均固定螺母,螺母轴线与转辊轴线平行,对应的同轴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对应的同轴螺母配合在同一个螺杆上;
皮下部分包括一个端体、若干中间体和一个尾体,端体为尖刺形,端体尾端同轴固定插杆;中间体为铁质,中间体呈圆柱形,中间体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中间体下端同轴设置插接沉孔,导向沉孔和插接沉孔同轴且直径相同,插接沉孔配合在插接杆上部分,导向沉孔与插接沉孔通过连通孔连通,连通孔的直径小于导向沉孔和插接沉孔的直径,连通孔内设置细绳,细绳上端固定在上部相邻中间体的插接杆尾端,细绳下端固定在其所在中间体的插接杆的上端,插接杆下部配合在下方中间体的插接沉孔内;尾体呈圆柱形,尾体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尾体下端同轴设置收纳沉孔,导向沉孔和收纳沉孔同轴,导向沉孔内配合上方相邻中间体的插接杆,导向沉孔与收纳沉孔通过连接孔连通,连接孔小于导向沉孔的直径,连接孔内设置细绳,细绳上端固定在上方相邻中间体的插接杆的尾端,细绳下端固定在拉杆的中间位置,拉杆的直径小于收纳沉孔的直径;
端体、中间体和尾体直径相同,端体的插杆配合在与其相邻的中间体的导向沉孔内,端体的插杆通过细绳与相邻中间体的插接杆上端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首先上提端体,端体通过细绳带动与其相邻的中间体的插接杆上移,插接杆上部插入插接沉孔内,同时端体带动所有中间体的插接杆联动,所有插接杆均插入对应中间体的插接沉孔内,这样端体、中间体和尾体就连接在一起,整体无法弯折,然后再将插杆插回原位;
皮下部分数量为两个,手捏尾体,然后通过尖刺状的端体刺入伤口两侧的皮下,穿刺深度根据伤口深度而定,穿刺深度小于伤口深度5mm-10mm,穿刺至一定深度后,保持穿刺针与伤口平行并穿过皮下组织,然后从伤口另一端的两侧穿出,这样中间体就预埋在伤口两侧;
手捏拉杆向后拉,细绳带动插接杆联动,所有插接杆均随拉杆后移,所有中间体的插接杆均完全隐藏在导向沉孔内,此时各中间体之间不再固定连接,整个皮下部分可以随意弯曲;
将皮上部分放在伤口上,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位于伤口两侧,伤口两侧的转辊分别通过磁铁与对应侧的中间体吸合,磁铁与中间体的吸合将他们之间的人体组织挤压固定住;
依次转动每个螺杆,使得同一螺杆上的两个螺母相向移动,进而两个转辊相向移动,带动与其吸合的中间体相向移动,也就带动伤口两侧的皮下组织相向移动,进而使得伤口靠拢聚合。由于伤口各部分的宽度是不同的,整个皮下部分可以随意弯曲,这样可以减少中间体之间的联动,不同位置的转辊移动的距离不同,以此来适配伤口的形状。由于多个转辊作用于同一个伤口,任意一个转辊的移动都会导致伤口轻微的变化,导致其他转辊产生一定的联动,也就导致伤口部分过度靠拢外凸或者靠拢不严。因此依次靠拢转辊后,针对伤口部分靠拢过度或者靠拢不严的情况,反向或者正向旋转对应转辊的螺杆,使得对应伤口的转辊靠近或者远离,进而保持伤口平行紧密对合,保证愈合速度以及减小疤痕的面积。转辊不是通过胶粘剂与皮肤固定连接,因此不会导致皮肤瘙痒溃烂;
每隔一定时间,沿伤口方向推动整个皮上部分一定的距离,使得转辊在皮肤上滚动,这样转辊就离开原来压迫的皮肤,进而隔着原先裸露的皮肉组织并始终保持与中间体的吸合固定。磁铁与中间体吸合会压迫他们之间的皮肉组织,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该部分组织缺血,通过上述操作,当该部分恢复通血后再将皮上部分推回原位,这样转辊实际移动的距离很小,基本不影响伤口的愈合,并且还能避免受压组织缺血。可以往复推动皮上组织多次,病人根据自身皮肤的受压迫感受就可以自行操作,十分方便;
伤口愈合后,将皮上部分移走,然后将拉杆插入尾体的收纳沉孔内,对尾体的裸露部分进行消毒,手捏端体向外拉,各中间体的插接杆重新插入插接沉孔,随着端体持续外拉,插接杆到达插接沉孔底端,此时各中间体重新呈同轴状态,然后被拉出。由于皮下部分的穿刺口并不受拉力,穿刺口不会被撕扯,因此穿刺口愈合后基本看不出疤痕,部分体质较弱的会留下较浅的痕印。本申请无需在伤口两侧穿刺引线来聚拢伤口,不会在伤口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
轴杆长度大于转辊长度,这样可以方便调节转辊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规则伤口的形状。挡片可以避免转辊脱出。
转辊为正六棱柱形,磁铁均布在转辊的六个侧面上,转辊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中间体吸附固定。在推动皮上部分时转辊转动,转辊上原先与吸附块吸附的侧面的相邻侧面与吸附块吸附固定,这样可以定量控制皮上部分的移动距离,使得皮上部分不至于移动距离过大,同时转辊通过平面与中间体吸附固定,有效避免转辊随意滚动。正六棱柱形即保证在推动皮上部分时能够容易推动,同时在没有外力时能避免转辊随意转动。
螺杆端部同轴固定捻棒,捻棒为六棱柱形,捻棒直径不大于螺杆直径。由于本申请中螺杆较细,而且距离皮肤较近,人手不方便转动。通过食指和拇指捏住捻棒并捻动可以方便的转动螺杆。
上边框两侧垂直固定内杆,下边框两侧垂直固定套筒,内杆与套筒配合形成伸缩导向机构。上边框和下边框可以靠近或者远离来适应伤口的宽度,同时内杆和套筒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对应的转辊始终保持同轴,保证螺杆能顺利转动。
端体、中间体和尾体外包覆羊肠衣层。羊肠衣层随吸合线预埋在皮下,羊肠衣层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但并不会快速吸收,一般其吸收时间要慢于伤口的愈合速度。因此,利用这个时间差,当伤口基本愈合不易裂开时,此时羊肠衣层还未被完全吸收,此时将皮下部分抽出,羊肠衣层起到隔离作用,皮下部分不与皮下组织直接接触,因此抽线时皮下部分不与人体组织摩擦,不会引起病人疼痛。在抽出皮下部分之前,将裸露在外的尾体外的羊肠衣层剥掉,羊肠衣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尾体上沾染细菌。裸露的羊肠衣层保持干燥,而皮下的羊肠衣层被人体体液湿润并被部分吸收,因此在剥离羊肠衣层时可以很轻松的从穿刺口的位置整齐剥下。轻轻按压穿刺通道上方的皮肤,将羊肠衣层压瘪排出空气,待其穿刺口愈合。
当伤口过深时,伤口每侧的皮下部分可以预埋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这样中间体与磁铁吸附力更大,避免转辊打滑,影响愈合。
中间体尾端的插接沉孔外端设置倒角,插接杆上端呈圆锥体形,当插接杆触底导向沉孔时,插接杆上端圆锥体的尖端位于插接沉孔的倒角范围内。倒角起到导向作用,方便插接杆插入插接沉孔。同时由于当插接杆触底导向沉孔时,插接杆上端圆锥体的尖端位于插接沉孔的倒角范围内,可以避免中间体之间径向偏移过大,避免中间体之间相互错位而导致抽线困难。
磁铁为钕铁硼磁铁,吸附力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手捏拉杆向后拉,细绳带动插接杆联动,所有插接杆均随拉杆后移,所有中间体的插接杆均完全隐藏在导向沉孔内,此时各中间体之间不再固定连接,整个皮下部分可以随意弯曲。由于多个转辊作用于同一个伤口,任意一个转辊的移动都会导致伤口轻微的变化,导致其他转辊产生一定的联动,也就导致伤口部分过度靠拢外凸或者靠拢不严。因此依次靠拢转辊后,针对伤口部分靠拢过度或者靠拢不严的情况,反向或者正向旋转对应转辊的螺杆,使得对应伤口的转辊靠近或者远离,进而保持伤口平行紧密对合,保证愈合速度以及减小疤痕的面积。转辊不是通过胶粘剂与皮肤固定连接,因此不会导致皮肤瘙痒溃烂。由于皮下部分的穿刺口并不受拉力,穿刺口不会被撕扯,因此穿刺口愈合后基本看不出疤痕,部分体质较弱的会留下较浅的痕印。本申请无需在伤口两侧穿刺引线来聚拢伤口,不会在伤口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操作方便,不会在伤口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无需使用胶粘,不会引起皮肤瘙痒溃烂和缺氧坏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皮上部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B-B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皮下部分工作状态示意图(刚完成穿刺,插接杆还位于插接沉孔内);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皮下部分工作状态示意图(插接杆脱离插接沉孔,中间体根据转辊的移动进行弯曲);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皮下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实施例C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实施例D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所示实施例E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中:1、伤口;2、中间体;3、连通孔;4、螺杆;5、上边框;6、内杆;7、轴杆;8、套筒;9、挡片;10、转辊;11、螺母;12、下边框;13、捻棒;14、磁铁;15、端体;16、尾体;17、插杆;18、插接杆;19、导向沉孔;20、收纳沉孔;21、细绳;22、插接沉孔;23、拉杆;24、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包括皮上部分和皮下部分;
皮上部分包括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两侧固定连接,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上均垂直固定轴杆7,轴杆7平行等距设置,上边框5的轴杆7和下边框12的轴杆7一一对应,并且每对对应的轴杆7同轴,轴杆7端部固定挡片9,每个轴杆7上均轴装转辊10,转辊10的辊面上均匀嵌装磁铁14,每个转辊10上均固定螺母11,螺母11轴线与转辊10轴线平行,对应的同轴螺母11的螺纹旋向相反,对应的同轴螺母11配合在同一个螺杆4上;
皮下部分包括一个端体15、若干中间体2和一个尾体16,端体15为尖刺形,端体15尾端同轴固定插杆17;中间体2为铁质,中间体2呈圆柱形,中间体2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19,中间体2下端同轴设置插接沉孔22,导向沉孔19和插接沉孔22同轴且直径相同,插接沉孔22配合在插接杆18上部分,导向沉孔19与插接沉孔22通过连通孔3连通,连通孔3的直径小于导向沉孔19和插接沉孔22的直径,连通孔3内设置细绳21,细绳21上端固定在上部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尾端,细绳21下端固定在其所在中间体2的插接杆18的上端,插接杆18下部配合在下方中间体2的插接沉孔22内;尾体16呈圆柱形,尾体16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19,尾体16下端同轴设置收纳沉孔20,导向沉孔19和收纳沉孔20同轴,导向沉孔19内配合上方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导向沉孔19与收纳沉孔20通过连接孔24连通,连接孔24小于导向沉孔19的直径,连接孔24内设置细绳21,细绳21上端固定在上方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的尾端,细绳21下端固定在拉杆23的中间位置,拉杆23的直径小于收纳沉孔20的直径;
端体15、中间体2和尾体16直径相同,端体15的插杆17配合在与其相邻的中间体2的导向沉孔19内,端体15的插杆17通过细绳21与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上端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首先上提端体15,端体15通过细绳21带动与其相邻的中间体2的插接杆18上移,插接杆18上部插入插接沉孔22内,同时端体15带动所有中间体2的插接杆18联动,所有插接杆18均插入对应中间体2的插接沉孔22内,这样端体15、中间体2和尾体16就连接在一起,整体无法弯折,然后再将插杆17插回原位;
皮下部分数量为两个,手捏尾体16,然后通过尖刺状的端体15刺入伤口1两侧的皮下,穿刺深度根据伤口1深度而定,穿刺深度小于伤口1深度5mm-10mm,穿刺至一定深度后,保持穿刺针与伤口1平行并穿过皮下组织,然后从伤口1另一端的两侧穿出,这样中间体2就预埋在伤口1两侧;
手捏拉杆23向后拉,细绳21带动插接杆18联动,所有插接杆18均随拉杆23后移,所有中间体2的插接杆18均完全隐藏在导向沉孔19内,此时各中间体2之间不再固定连接,整个皮下部分可以随意弯曲;
将皮上部分放在伤口1上,上边框5和下边框12分别位于伤口1两侧,伤口1两侧的转辊10分别通过磁铁14与对应侧的中间体2吸合,磁铁14与中间体2的吸合将他们之间的人体组织挤压固定住;
依次转动每个螺杆4,使得同一螺杆4上的两个螺母11相向移动,进而两个转辊10相向移动,带动与其吸合的中间体2相向移动,也就带动伤口1两侧的皮下组织相向移动,进而使得伤口1靠拢聚合。由于伤口1各部分的宽度是不同的,整个皮下部分可以随意弯曲,这样可以减少中间体2之间的联动,不同位置的转辊10移动的距离不同,以此来适配伤口1的形状。由于多个转辊10作用于同一个伤口1,任意一个转辊10的移动都会导致伤口1轻微的变化,导致其他转辊10产生一定的联动,也就导致伤口1部分过度靠拢外凸或者靠拢不严。因此依次靠拢转辊10后,针对伤口1部分靠拢过度或者靠拢不严的情况,反向或者正向旋转对应转辊10的螺杆4,使得对应伤口1的转辊10靠近或者远离,进而保持伤口1平行紧密对合,保证愈合速度以及减小疤痕的面积。转辊10不是通过胶粘剂与皮肤固定连接,因此不会导致皮肤瘙痒溃烂;
每隔一定时间,沿伤口1方向推动整个皮上部分一定的距离,使得转辊10在皮肤上滚动,这样转辊10就离开原来压迫的皮肤,进而隔着原先裸露的皮肉组织并始终保持与中间体2的吸合固定。磁铁14与中间体2吸合会压迫他们之间的皮肉组织,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该部分组织缺血,通过上述操作,当该部分恢复通血后再将皮上部分推回原位,这样转辊10实际移动的距离很小,基本不影响伤口1的愈合,并且还能避免受压组织缺血。可以往复推动皮上组织多次,病人根据自身皮肤的受压迫感受就可以自行操作,十分方便;
伤口1愈合后,将皮上部分移走,然后将拉杆23插入尾体16的收纳沉孔20内,对尾体16的裸露部分进行消毒,手捏端体15向外拉,各中间体2的插接杆18重新插入插接沉孔22,随着端体15持续外拉,插接杆18到达插接沉孔22底端,此时各中间体2重新呈同轴状态,然后被拉出。由于皮下部分的穿刺口并不受拉力,穿刺口不会被撕扯,因此穿刺口愈合后基本看不出疤痕,部分体质较弱的会留下较浅的痕印。本申请无需在伤口1两侧穿刺引线来聚拢伤口1,不会在伤口1两侧形成新的创伤,保持伤口1的美观性,尽可能的减小疤痕。
轴杆7长度大于转辊10长度,这样可以方便调节转辊10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规则伤口1的形状。挡片9可以避免转辊10脱出。
转辊10为正六棱柱形,磁铁14均布在转辊10的六个侧面上,转辊10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中间体2吸附固定。在推动皮上部分时转辊10转动,转辊10上原先与吸附块吸附的侧面的相邻侧面与吸附块吸附固定,这样可以定量控制皮上部分的移动距离,使得皮上部分不至于移动距离过大,同时转辊10通过平面与中间体2吸附固定,有效避免转辊10随意滚动。正六棱柱形即保证在推动皮上部分时能够容易推动,同时在没有外力时能避免转辊10随意转动。
螺杆4端部同轴固定捻棒13,捻棒13为六棱柱形,捻棒13直径不大于螺杆4直径。由于本申请中螺杆4较细,而且距离皮肤较近,人手不方便转动。通过食指和拇指捏住捻棒13并捻动可以方便的转动螺杆4。
上边框5两侧垂直固定内杆6,下边框12两侧垂直固定套筒8,内杆6与套筒8配合形成伸缩导向机构。上边框5和下边框12可以靠近或者远离来适应伤口1的宽度,同时内杆6和套筒8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对应的转辊10始终保持同轴,保证螺杆4能顺利转动。
端体15、中间体2和尾体16外包覆羊肠衣层。羊肠衣层随吸合线预埋在皮下,羊肠衣层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但并不会快速吸收,一般其吸收时间要慢于伤口1的愈合速度。因此,利用这个时间差,当伤口1基本愈合不易裂开时,此时羊肠衣层还未被完全吸收,此时将皮下部分抽出,羊肠衣层起到隔离作用,皮下部分不与皮下组织直接接触,因此抽线时皮下部分不与人体组织摩擦,不会引起病人疼痛。在抽出皮下部分之前,将裸露在外的尾体16外的羊肠衣层剥掉,羊肠衣层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尾体16上沾染细菌。裸露的羊肠衣层保持干燥,而皮下的羊肠衣层被人体体液湿润并被部分吸收,因此在剥离羊肠衣层时可以很轻松的从穿刺口的位置整齐剥下。轻轻按压穿刺通道上方的皮肤,将羊肠衣层压瘪排出空气,待其穿刺口愈合。
当伤口1过深时,伤口1每侧的皮下部分可以预埋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这样中间体2与磁铁14吸附力更大,避免转辊10打滑,影响愈合。
中间体2尾端的插接沉孔22外端设置倒角,插接杆18上端呈圆锥体形,当插接杆18触底导向沉孔19时,插接杆18上端圆锥体的尖端位于插接沉孔22的倒角范围内。倒角起到导向作用,方便插接杆18插入插接沉孔22。同时由于当插接杆18触底导向沉孔19时,插接杆18上端圆锥体的尖端位于插接沉孔22的倒角范围内,可以避免中间体2之间径向偏移过大,避免中间体2之间相互错位而导致抽线困难。
磁铁14为钕铁硼磁铁14,吸附力大。
可以参照上述详细说明对本装置进行这些或其它改变。尽管上述详细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并描述了预期的最佳模式,不管在本文中上面的描述是如何详细,本系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尽管基于本地的支持装置的详细内容在其实施细节上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但仍然被包含在本文公开的装置内。如上文所述,在描述本装置的特定特征或方面时使用的特定技术术语并不意味着该术语在本文中被重新定义以被限定为与术语相关联的特定的特性、特征或系统的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该理解为限制本系统为说明书中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除非上面的详细说明部分明确定义了这些术语。因此,本系统的实际范围不仅包括披露的实施方式,而且包括权利要求覆盖的实施或实现本装置的所有等同方式。

Claims (9)

1.一种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上部分和皮下部分;
皮上部分包括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两侧固定连接,上边框(5)和下边框(12)上均垂直固定轴杆(7),轴杆(7)平行等距设置,上边框(5)的轴杆(7)和下边框(12)的轴杆(7)一一对应,并且每对对应的轴杆(7)同轴,轴杆(7)端部固定挡片(9),每个轴杆(7)上均轴装转辊(10),转辊(10)的辊面上均匀嵌装磁铁(14),每个转辊(10)上均固定螺母(11),螺母(11)轴线与转辊(10)轴线平行,对应的同轴螺母(11)的螺纹旋向相反,对应的同轴螺母(11)配合在同一个螺杆(4)上;
皮下部分包括一个端体(15)、若干中间体(2)和一个尾体(16),端体(15)为尖刺形,端体(15)尾端同轴固定插杆(17);中间体(2)为铁质,中间体(2)呈圆柱形,中间体(2)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19),中间体(2)下端同轴设置插接沉孔(22),导向沉孔(19)和插接沉孔(22)同轴且直径相同,插接沉孔(22)配合在插接杆(18)上部分,导向沉孔(19)与插接沉孔(22)通过连通孔(3)连通,连通孔(3)的直径小于导向沉孔(19)和插接沉孔(22)的直径,连通孔(3)内设置细绳(21),细绳(21)上端固定在上部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尾端,细绳(21)下端固定在其所在中间体(2)的插接杆(18)的上端,插接杆(18)下部配合在下方中间体(2)的插接沉孔(22)内;尾体(16)呈圆柱形,尾体(16)上端同轴设置导向沉孔(19),尾体(16)下端同轴设置收纳沉孔(20),导向沉孔(19)和收纳沉孔(20)同轴,导向沉孔(19)内配合上方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导向沉孔(19)与收纳沉孔(20)通过连接孔(24)连通,连接孔(24)小于导向沉孔(19)的直径,连接孔(24)内设置细绳(21),细绳(21)上端固定在上方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的尾端,细绳(21)下端固定在拉杆(23)的中间位置,拉杆(23)的直径小于收纳沉孔(20)的直径;
端体(15)、中间体(2)和尾体(16)直径相同,端体(15)的插杆(17)配合在与其相邻的中间体(2)的导向沉孔(19)内,端体(15)的插杆(17)通过细绳(21)与相邻中间体(2)的插接杆(18)上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杆(7)长度大于转辊(10)长度,这样可以方便调节转辊(10)的相对位置,可以适应不规则伤口(1)的形状,挡片(9)可以避免转辊(10)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辊(10)为正六棱柱形,磁铁(14)均布在转辊(10)的六个侧面上,转辊(10)的其中一个侧面与中间体(2)吸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4)端部同轴固定捻棒(13),捻棒(13)为六棱柱形,捻棒(13)直径不大于螺杆(4)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边框(5)两侧垂直固定内杆(6),下边框(12)两侧垂直固定套筒(8),内杆(6)与套筒(8)配合形成伸缩导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端体(15)、中间体(2)和尾体(16)外包覆羊肠衣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伤口(1)过深时,伤口(1)每侧的皮下部分预埋两条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中间体(2)尾端的插接沉孔(22)外端设置倒角,插接杆(18)上端呈圆锥体形,当插接杆(18)触底导向沉孔(19)时,插接杆(18)上端圆锥体的尖端位于插接沉孔(22)的倒角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磁铁(14)为钕铁硼磁铁(14)。
CN202011288604.2A 2020-11-17 2020-11-17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70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604.2A CN112370101B (zh) 2020-11-17 2020-11-17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8604.2A CN112370101B (zh) 2020-11-17 2020-11-17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101A CN112370101A (zh) 2021-02-19
CN112370101B true CN112370101B (zh) 2021-10-01

Family

ID=74584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86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370101B (zh) 2020-11-17 2020-11-17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010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688A (zh) * 2012-10-31 2017-07-25 奇普林医药公司 外科切口和闭合设备
CN206355091U (zh) * 2016-09-23 2017-07-28 张首府 一种能促进创口自然愈合的皮肤创口磁力吻合器
CN108095788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卢乐 一种无创皮肤吻合器及其吻合伤口操作方法
CN109124712A (zh) * 2018-09-20 2019-01-04 张新平 伤口闭合器
CN109938792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朱瀚林 一种一次性高强度无创皮肤闭合器及方法
CN110584733A (zh) * 2019-09-26 2019-12-20 杭州桐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伤口缝合器
CN211609917U (zh) * 2020-01-07 2020-10-02 湖南省华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创口磁力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6217B2 (en) * 2013-09-23 2016-11-08 Moustafa Moustafa Magnetic wound closur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AR112710A1 (es) * 2018-06-28 2019-12-04 Pablo Cristian Luchetti Dispositivo quirúrgico para incisión y cierre de la pie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688A (zh) * 2012-10-31 2017-07-25 奇普林医药公司 外科切口和闭合设备
CN206355091U (zh) * 2016-09-23 2017-07-28 张首府 一种能促进创口自然愈合的皮肤创口磁力吻合器
CN109938792A (zh) * 2017-12-20 2019-06-28 朱瀚林 一种一次性高强度无创皮肤闭合器及方法
CN108095788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卢乐 一种无创皮肤吻合器及其吻合伤口操作方法
CN109124712A (zh) * 2018-09-20 2019-01-04 张新平 伤口闭合器
CN110584733A (zh) * 2019-09-26 2019-12-20 杭州桐高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伤口缝合器
CN211609917U (zh) * 2020-01-07 2020-10-02 湖南省华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皮肤创口磁力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101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0101B (zh) 模块式皮下穿刺磁吸促愈合装置
KR102531586B1 (ko) 환자의 피부 아래에 블런트 팁 캐뉼러를 삽입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CN112370102A (zh) 磁吸牵引式手术伤口免缝合愈合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04033773U (zh) 一种水针刀合穴位埋线针
CN117357186A (zh) 一种电动快速驱血止血装置
CN208096801U (zh) 一种柔索驱动的主动柔性针
CN203029616U (zh) 一种快速进针穴位埋线器
CN2855342Y (zh) 带定位块的硬膜外穿刺针
CN210812575U (zh) 一种麻醉针刺用的针灸针
CN202105006U (zh) 下肢牵引止血装置
CN210871762U (zh) 一种皮肤下组织剥离器械
CN213047164U (zh) 一种埋线针
CN113317834A (zh) 一种手术刀口美观缝合的辅助装置
CN211985498U (zh) 一种卡尺式皮肤组织液采集的揪取装置
CN102247197B (zh) 下肢牵引止血装置
Suess et al.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for complex diabetic foot wounds
CN116196045A (zh) 一种脑组织活检装置
CN211461206U (zh) 一种用于针灸的定位装置
CN219895870U (zh) 一次性腹腔穿刺器
CN201564956U (zh) 女性栓剂给药器
CN201701242U (zh) 一种药物涂层活检钳
CN202526743U (zh) 新型引流管
CN215536563U (zh) 一次性简易埋线针
CN201847735U (zh) 医用针刀
RU13162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ведения дренаж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Chunxia

Inventor after: Liu Ning

Inventor after: Liang Xia

Inventor after: Yu Chen

Inventor after: Zhou T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T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6

Address after: 266011 No. 1, Jiaozhou Road,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 62, Chaoyang South Road, Huocheng County, Yili Kazak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5000

Applicant before: Zhou T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