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7105B -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67105B CN112367105B CN202011071464.3A CN202011071464A CN112367105B CN 112367105 B CN112367105 B CN 112367105B CN 202011071464 A CN202011071464 A CN 202011071464A CN 112367105 B CN112367105 B CN 1123671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erence
- alignment
- node
- matrix
- topolog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sisomycin Chemical compound O1C[C@@](O)(C)[C@H](NC)[C@@H](O)[C@H]1O[C@@H]1[C@@H](O)[C@H](O[C@@H]2[C@@H](CC=C(CN)O2)N)[C@@H](N)C[C@H]1N URWAJWIAIPFPJE-YFMIWBNJ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41000287196 Asthen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51 cyc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86 linear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48—Joint weighting
- H04B7/0857—Joint weighting using maximum ratio combining techniques, e.g. signal-to- interference ratio [SIR], received signal strenght indication [RS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终端直通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构成混合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首先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多个并行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然后通过推导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一种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最后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本发明能使得系统在获得最大自由度前提下有效抑制干扰,在只牺牲极少吞吐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网络中的反馈开销,复杂度低,实现简单,适用于实际系统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终端直通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构成混合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关于D2D和蜂窝混合网络的资源及干扰管理的研究多是在发送端知道全部的CSIT假设下进行的。然而发送端要获得全部的CSIT就需要大量的信息反馈,这在实际中是不现实的。Cao P,Zappone A和Jorswieck E A.发表论文“Grouping-basedinterference alignment with IA-cell assignment in multi-cell MIMO MAC underlimited feedback”,提出干扰对齐技术的实现需要闭环传输,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网络中的反馈比特。另外,当前关于干扰对齐的大部分研究忽略了干扰强度的不同,考虑全连通的干扰网络。然而实际中,由于路径损耗、阴影衰落的不同,不同链路的干扰强度是不同的。而对齐较弱的干扰只能对系统性能带来很有限的提升,却大大增加了系统的计算负担。
为了解决干扰对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Wang H,Song R,和Leung SH以及Chen X M,和Yuen C分别发表论文“Throughput analysis of interference alignmentfor a general centralized limited feedback model”和“Performance Analysis andOptimization fo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Over MIMO Interference Channels WithLimited Feedback”致力于研究有限反馈下的干扰对齐技术。这些研究主要思想是对需要反馈的信息进行量化从而减小反馈比特。从量化对象出发,这些研究可分为三个方向:(1)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量化;(2)信道信息量化;(3)信道信息和干扰对齐矩阵均量化。然而,由于量化带来的干扰对齐不完美性,使得这些方案的性能受反馈比特数目影响非常大。因此,就需要严谨的设计量化码书以及反馈比特分配策略。另外,量化码书大小随反馈比特数目的增加会呈指数形式增大,这会给收发节点带来额外的负担。
对比上述方法,为克服上述方法的弊端,Yi X.P.和Gesbert D.在其文献“Topologica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ith Transmitter cooperation”中提出的拓扑干扰管理可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拓扑干扰管理可在使用最少CSIT情况下,有效消除网络中的干扰。然而该文献并没有给出拓扑干扰对齐的具体实现方法,将其应用到D2D与蜂窝混合网络中时,仍存在两个难题有待解决:一是如何构建多用户异构MIMO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实现可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拓扑干扰对齐;二是如何有效管理残余干扰。现有的关于D2D和蜂窝混合网络的资源及干扰管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传统干扰对齐技术反馈开销大,系统的计算负担重;基于量化的有限反馈干扰对齐技术会使得干扰对齐不完美,受反馈比特数目影响大;拓扑干扰对齐技术可以有效消除网络中的干扰,同时有效降低反馈开销,但已有文献并未给出具体实现方法。因此针对多用户异构MIMO网络,如何设计一种有效降低反馈比特的部分干扰对齐方法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也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方法反馈开销大且干扰对齐不完美。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拓扑干扰对齐可以用最少反馈开销实现干扰的对齐和消除,然而现有方法主要应用在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当中,当将其扩展到MIMO信道时,由于多个信道之间具有相关性,信道特性与SISO差别大,难以将SISO信道当中的拓扑矩阵构造结论直接应用进来;此外,对于任意多个用户组成的异构MIMO通信系统,由于用户数目和天线数目可任意变化,对齐集大小和数目难以确定,导致拓扑矩阵构造困难。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可以为任意多个用户组成的异构MIMO通信系统,提供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方法,实现所选干扰链路的完美干扰对齐,有效降低系统中的各项干扰,可利用最少的反馈开销实现与现有方法几乎同等的吞吐量性能,大大降低了系统实现复杂度,有利于实际应用和系统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
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进一步,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终端直通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构成混合通信网络,小区集合设为不同小区之间复用相同的资源,小区内不同蜂窝用户使用正交的资源,一个小区内复用相同资源的D2D通信链路集合设为整个通信系统中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蜂窝和D2D通信链路的集合分别设为和其中D为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D2D链路数目之和,第j个基站配置天线数目为M[j],第k个用户配置天线数目为N[k]且网络中同时存在强干扰和弱干扰。在干扰对齐应用过程中,忽略一部分较弱干扰;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获取全局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R。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获得有用信道的CSIT,将D2D与蜂窝混合网络建模成部分连通干扰信道;
步骤二,拓扑矩阵T表征了网络的全局连通状态表示为:
将MIMO信道经奇异值分解等效为多个SISO信道;
步骤三,设系统中共有n个干扰对齐集合,其中第i个对齐集合中所有发送节点的集合设为其相应的产生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第i个对齐集中所有发送节点的发送信号沿干扰对齐矩阵进行对齐。Vi IA满足||Vi IA||=1,所有的Vi IA,i=1,...,n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果MIMO系统拓扑,满足获得最大自由度0.5条件,即无内部冲突,则其等效的SISO系统仍可保证IA可行且每条SISO链路可获得最大自由度0.5;并且对于任意一个用户对k等效的条SISO链路的等效发送节点一定属于同一个对齐集,使用相同的干扰对齐发送矩阵;
步骤四,发送节点k属于发送节点集合即则其对应的接收节点k一定属于接收节点集合且m≠i,受到来自发送节点k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而对接收节点k产生干扰的发送节点集合设为则接收节点k的第l条SISO链路接收到的信号为:
其中,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信道系数,表示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表示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Vi IA和为网络拓扑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为等效后的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对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等效干扰信道系数,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收到的噪声;
步骤七,通过依次求解拓扑矩阵和功率优化两个子问题来获得优化问题P1的解,构造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拓扑矩阵
步骤八,功率优化问题变为:
优化问题P2中的目标函数改写凸-凸的形式:
对g(P)进行一阶泰勒展开,近似为线性函数,将目标函数近似为凸函数。采取迭代的方式最终可求得优化问题(2)的稳定解;在第i次迭代中,近似的凸函数为:
步骤九,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不同基站之间由低时延回程链路相连,通过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中心控制节点可以获取全局的CSIR,发送节点只知道自身有用信道信息,发送节点处储存有预先计算好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
进一步,所述步骤七构造可获得最大自由度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按如下步骤进行;
其表示当发送节点j到接收节点k的干扰去除后,接收节点k可获得的速率增加量;拓扑矩阵代表网络连通状态;任意一个对齐集合中发送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相应的受到其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n为对齐集合个数,m为迭代次数;
(4)循环步骤(2)和步骤(3),直至m=n;
(5)对于剩余发送节点且通过求解选出发送节点j*,将其分配到第m*个对齐集合中:并且同时保证发送节点数目满足条件若n>2,其中,int(·)为取整操作,gn=D+L-2(n-2)-g1,置返回(2);
(6)循环步骤(2)和步骤(5),直至发送节点全部分配进n个对齐集;
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3个小区构成的D2D与蜂窝混合网络,每个小区中有一个蜂窝用户和2对D2D用户复用相同资源,圆代表基站,三角形代表D2D用户,正方形代表蜂窝户用;按照拓扑构成算法,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对应于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的冲突图和对齐图;此时求出的拓扑满足获得最大自由度0.5条件,且一共可对齐的干扰数目为31,最终求得的系统拓扑矩阵为:
得出拓扑矩阵T之后,利用最大化最小速率求得各个预编码矩阵;所有链路有相同的接收信噪比,采用最大化最小速率准则求解之后,当对齐集数目为3时,预编码矩阵为:
进一步,所述步骤九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获取全局CSIR之后,中心控制节点根据步骤七中拓扑构成算法计算网络拓扑矩阵T,在T基础上,中心控制节点计算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Vi IA,(Vi IA⊥)T,i=1,...,n,中心控制节点计算每条通信链路每个数据流的发送功率
(2)完成变量的计算后,中心控制节点将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发送给相应小区的基站,各个小区内的基站再将干扰对齐预编矩阵Vi IA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和功率分配结果分发给相应的D2D发送节点以及蜂窝用户,将干扰对齐解码矩阵(Vi IA⊥)T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分发给相应的D2D接收节点,各个收发节点利用所得编号和自身所存储的矩阵结果相匹配,获得相应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或解码矩阵;
(3)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获得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后,根据有用信道信息选择合适的调试编码方式进行传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数据处理终端,所述信息数据处理终端用于实现所述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包括:
等价SISO信道获取模块,用于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部分干扰消除模块,用于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迭代功率优化抑制模块,用于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通信网络部分干扰对齐方法,所述混合通信网络部分干扰对齐方法实施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方法与现有反馈受限方案相比,反馈比特数可下降约60%。且与吞吐量上限方案相比,吞吐量下降仅1.6%。因此,本发明可在牺牲极少吞吐量前提下,大幅降低系统开销和计算复杂度,有利于实际系统实现。本发明构建合理的网络拓扑矩阵,获得干扰网络的连通状态;异构MIMO网络设计有效且复杂度低的基于拓扑的部分干扰对齐方案。本发明针对D2D与蜂窝通信构成的异构MIMO无线通信网络,设计一种基于网络通信链路连通状态的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算法,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进行抑制,在提升系统吞吐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网络中的反馈开销。在本发明中将拓展拓扑干扰管理的概念,为D2D与蜂窝混合网络设计一种有效降低反馈比特的拓扑干扰对齐技术,有效降低系统反馈开销。
本发明通过提出网络拓扑矩阵构建方法,保证了D2D与蜂窝混合MIMO通信网络可在获得最大自由度前提下进行拓扑干扰对齐,同时利用功率优化对网络中的残余干扰进行进一步抑制,相比传统的干扰对齐技术以及基于量化的有限反馈干扰对齐技术,可在只牺牲极少吞吐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网络中的反馈开销,复杂度低,实现简单,适用于实际系统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中:1、等价SISO信道获取模块;2、部分干扰消除模块;3、迭代功率优化抑制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模型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IMO信道等效为多个相互独立SISO信道奇异值分解示意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IMO信道等效为多个相互独立SISO信道原来一对用户之间的MIMO信道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IMO信道等效为多个相互独立SISO信道等效的多个独立SISO信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拓扑的干扰对齐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个小区构成的D2D与蜂窝混合网络场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按照拓扑构成算法,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的冲突图和对齐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本发明的信息交互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本发明的D2D通信建立过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2D收发节点之间最大距离米,最大允许的用户发送功率基站和用户天线数目分别为4和2时,本发明以及现有两种方法的吞吐量性能随每个小区中D2D用户对数目nD2D pairs变化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S102: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S103: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本发明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业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步骤实施,图1的本发明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仅仅是一个具体实施例而已。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包括:
等价SISO信道获取模块1,用于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部分干扰消除模块2,用于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迭代功率优化抑制模块3,用于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详细的描述。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部分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终端直通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构成混合通信网络,小区集合设为不同小区之间复用相同的资源,小区内不同蜂窝用户使用正交的资源,一个小区内复用相同资源的D2D通信链路集合设为整个通信系统中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蜂窝和D2D通信链路的集合分别设为和其中D为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D2D链路数目之和,第j个基站配置天线数目为M[j],第k个用户配置天线数目为N[k]且网络中同时存在强干扰和弱干扰。在干扰对齐应用过程中,忽略一部分较弱干扰。假设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其可以获取全局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R。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只可以获得有用信道的CSIT。将D2D与蜂窝混合网络建模成部分连通干扰信道,如图4所示。
步骤二,拓扑矩阵T表征了网络的全局连通状态表示为:
为了在MIMO情景下使用基于拓扑的干扰对齐技术,利用信道的奇异值分解特性,将MIMO信道H[kk]分解为个并行独立的SISO信道,其中为发送端天线数目,或M[k]为接收端天线数目,信道H[kk]的奇异值分解为:
将MIMO信道经奇异值分解等效为多个SISO信道,如图5所示。
步骤三,设系统中共有n个干扰对齐集合,其中第i个对齐集合中所有发送节点的集合设为其相应的产生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第i个对齐集中所有发送节点的发送信号沿干扰对齐矩阵进行对齐。Vi IA满足||V| iA||=1,所有的Vi IA,i=1,...,n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如果MIMO系统拓扑,满足获得最大自由度0.5条件,即无内部冲突,则其等效的SISO系统仍可保证IA可行且每条SISO链路可获得最大自由度0.5;并且对于任意一个用户对k等效的条SISO链路的等效发送节点(接收节点)一定属于同一个对齐集,使用相同的干扰对齐发送矩阵(接收矩阵)。
步骤四,设发送节点k属于发送节点集合即则其对应的接收节点k一定属于接收节点集合且m≠i,受到来自发送节点k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而对接收节点k产生干扰的发送节点集合设为为保证每条链路获得最大可得自由度,不得存在内部冲突,即则接收节点k的第l条SISO链路接收到的信号为:
其中,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信道系数,表示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表示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Vi IA和为网络拓扑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为等效后的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对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等效干扰信道系数,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收到的噪声;
从式(1)中可以看出,接收节点k受到的干扰可以有效消除。以基站eNB1为例,其所受到的来自蜂窝用户L和D2D发送节点L+D的干扰可通过使用Vi IA对齐到同一方向。而其受到的其它干扰采用功率优化方法进行管理。基于拓扑的干扰对齐原理图,如图6所示。
步骤七,通过依次求解拓扑矩阵和功率优化两个子问题来获得优化问题(P1)的解,其中构造可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按如下步骤进行;
(7a)初始化:[λ[kj]]=0,[t[kj]]=0,其中λ[kj]为干扰影响因子,其表达式为:
其表示当发送节点j到接收节点k的干扰去除后,接收节点k可获得的速率增加量;拓扑矩阵代表网络连通状态,任意一个对齐集合中发送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相应的受到其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m=0(n为对齐集合个数,m为迭代次数);
(7d)循环步骤(7b)和步骤(7c),直至m=n;
(7e)对于剩余发送节点且通过求解选出发送节点j*,将其分配到第m*个对齐集合中:并且同时保证发送节点数目满足条件若n>2,其中,int(·)为取整操作,gn=D+L-2(n-2)-g1,置返回(7b);
(7f)循环步骤(7b)和步骤(7e),直至发送节点全部分配进n个对齐集;
以下为步骤七中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示例:假设3个小区构成的D2D与蜂窝混合网络。每个小区中有一个蜂窝用户和2对D2D用户复用相同资源。具体的网络场景如图7所示,其中圆代表基站,三角形代表D2D用户,正方形代表蜂窝户用。图8为按照拓扑构成算法,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图9为对应于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分配过程的冲突图和对齐图。此时求出的拓扑满足获得最大自由度0.5条件,且一共可对齐的干扰数目为31,最终求得的系统拓扑矩阵为:
得出拓扑矩阵T之后,利用最大化最小速率求得各个预编码矩阵。假设所有链路有相同的接收信噪比,采用最大化最小速率准则求解之后,当对齐集数目为3时,预编码矩阵可以为:
步骤八,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功率优化问题变为:
优化问题(P2)中的目标函数改写“凸-凸”的形式:
对g(P)进行一阶泰勒展开,近似为线性函数,从而将目标函数近似为凸函数。采取迭代的方式最终可求得优化问题(2)的稳定解。在第i次迭代中,近似的凸函数为:
步骤九,假设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不同基站之间由低时延回程链路相连,通过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中心控制节点可以获取全局的CSIR。发送节点(包括D2D发送节点和蜂窝用户)只知道自身有用信道信息,发送节点(接收节点)处储存有预先计算好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解码矩阵)。
基于以上假设,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如下:
(9a)获取全局CSIR之后,中心控制节点根据步骤七中拓扑构成算法计算网络拓扑矩阵T。在T基础上,中心控制节点计算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Vi IA,(Vi IA⊥)T,i=1,...,n。中心控制节点计算每条通信链路每个数据流的发送功率
(9b)完成变量的计算后,中心控制节点将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发送给相应小区的基站。各个小区内的基站再将干扰对齐预编矩阵Vi IA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和功率分配结果分发给相应的D2D发送节点以及蜂窝用户,将干扰对齐解码矩阵(Vi IA⊥)T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分发给相应的D2D接收节点。各个收发节点利用所得编号和自身所存储的矩阵结果相匹配,获得相应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或解码矩阵。
(9c)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获得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后,根据有用信道信息选择合适的调试编码方式进行传输。应用本发明的信息交互示意图,如图10所示。应用本发明的D2D通信建立过程图,如图11所示。
下面结合仿真对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作详细的描述。
A.仿真条件
A1)载波频率为2GHz;
A2)上行链路带宽为10MHz;
A3)小区半径为500米;
A6)噪声功率密度为-174dBm/Hz;
A7)基站的噪声指数为5dB;
A8)用户的噪声指数为9dB;
A9)基站的天线配置为M=2,3,4,5;
A10)用户的天线配置为N=1,2,3,4;
A12)每小区D2D用户对数目为nD2D pairs=1,2,3,4,5。
B.仿真内容:
B1)基于完全CSIT的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方法;
B2)基于SIR原则进行拓扑构成的部分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
B3)无干扰对齐的单纯功率优化方法。
C.仿真结果:
图12给出了在每个小区中D2D用户对数目nD2D pairs=2,最大允许的用户发送功率基站和用户天线数目分别为4和2时,各个方案吞吐量性能随D2D收发节点之间最大距离变化的曲线,从图12中可以看出,所有方案的吞吐量均随的增加而下降。由于基于完全CSIT的方案可设计更符合实际信道和干扰情况的干扰对齐矩阵,因此基于完全CSIT的方案有最好的吞吐量性能,其次为本发明所提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干扰对齐方案,而反馈受限方案更差。与基于完全CSIT方案相比,本发明提出方案吞吐量下降约1.6%;而反馈受限方案吞吐量下降达到约9%。但是基于完全CSIT的方案需大量的信息反馈,不利于实际应用。而基于拓扑的方案虽然在吞吐量性能方面有所降低,但因其有很少的反馈比特,故有助于实际部署。而与基于信干比SIR原则进行拓扑矩阵构成的方法相比,所提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进行拓扑构成的方案有更好的吞吐量性能。这是由于干扰影响因子直接影响吞吐量大小。而SIR指的是某条干扰链路的功率与有用信号功率的比值,并不能直接反映该干扰对吞吐量的影响。因此,按干扰影响因子选出的干扰链路会比按SIR原则选出的链路对吞吐量提升更高。
图13给出了在D2D收发节点之间最大距离米,最大允许的用户发送功率基站和用户天线数目分别为4和2时,本发明以及现有两种方法的吞吐量性能随每个小区中D2D用户对数目nD2D pairs变化的曲线,从图13中可以看出,随D2D用户对数目增加,吞吐量先增加,达到上限之后又有所下降。这是由于D2D用户对数目过多时,小区过于密集,干扰增强,残余干扰较高,使得系统吞吐量有所降低。另外,从图13可以看出,当D2D链路数目为5时,完全CSIT算法的性能优势更明显。这是由于此时用户密度增加,不同链路之间的干扰情况更加复杂。而基于完全CSIT的算法由于可充分利用信道信息设计更符合网络干扰情况的部分干扰对齐方案,因此其可以更有效消除网络中的干扰,提升网络容量。同样,当D2D链路数目增加时,本发明所提算法相比于不采用干扰对齐的单纯控制算法的吞吐量增益增大。这是由于当D2D链路数目增加时,单纯的功率控制已经不能有效消除网络中的干扰,残余干扰越来越大,使得网络容量提升变缓。
图14给出了在米,nD2D pairs=2,时,本发明以及现有两种方法的吞吐量性能随基站天线数目变化的曲线,从图14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吞吐量性能随基站天线数目的增加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接收天线数目的增加会提高基站的接收性能,使得基站接收到的信号信干燥比(SINR)有所提高,从而使得总吞吐量有所提升。
图15给出了在米,nD2D pairs=2,时,基站天线数目固定为4时,本发明以及现有两种方法的吞吐量性能随用户天线数目变化的曲线,从图15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吞吐量随用户天线数目增加而快速增大。原因如下:首先对于完全CSIT算法,当用户天线数目增加时,一定自由度下的干扰对齐可行条件更容易满足。此时将有更多的干扰链路被选出进行对齐,残余干扰减小,从而吞吐量增加。并且,当用户天线数目N增加至4时,每条链路的自由度可从1增加至2。因此当N为4时吞吐量提升更多。对于所提出的算法(包括基于干扰影响因子和基于SIR进行拓扑构成的方法),每个通信对可得自由度是随N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的。因此,所提算法的吞吐量随N的增加几乎线性增长。
另外,当用户天线数目N为1时,完全CSIT算法吞吐量优势较大,这是由于此时所提算法的可得自由度受N限制,即每条通信对的可得自由度只为0.5。然而当用户天线数目N为3时,完全CSIT算法吞吐量性能略低于基于拓扑的方法。这是由于完全CSIT算法此时的自由度受可行条件限制,每条链路可得自由度仍然为1。而对于所提算法,此时每条通信对的可得自由度可为1.5。当用户天线数目N为4时,完全CSIT算法吞吐量又比所提算法高了。这是由于此时两种算法可获得一样的自由度,但完全CSIT算法可设计更符合信道条件的干扰对齐编码和预编码矩阵,其接收SINR较高,从而有更高的吞吐量。
图16给出了在米,nD2D pairs=2,基站和用户天线数目分别为4和2时,本发明以及现有两种方法的吞吐量随用户最大发送功率变化的曲线,从图16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吞吐量随用户最大发送功率的增加而平稳增大。。这是由于当用户最大发送功率增加时,分配给各个发送节点的发送功率将增大,则蜂窝通信以及D2D通信链路的吞吐量都会增加。然而,发送功率增加的同时会增大对其它链路的干扰,这又会使得吞吐量有所降低,因此综合作用结果是吞吐量的增加较平缓。
另外,由于所提方法收发端储存有预先计算好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或解码矩阵,因此只需反馈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编号,所需的反馈比特开销为其中n为对齐集个数,代表向上取整,当n取值为小于20的整数时,所需反馈比特数最多为10比特,而现有的反馈受限方案反馈比特约25~125比特或30~207比特,本发明方法与现有反馈受限方案相比,反馈比特数可下降约60%。
综上所述,本发明同现有基于完全CSIT的联合部分干扰对齐及功率方法相比,当D2D收发节点最大距离为40米时,本发明所提方法以最低反馈开销实现干扰对齐,可在吞吐量下降约1.6%范围内,有效降低系统开销和计算复杂度,有利于实际系统实现。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
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终端直通D2D用户与蜂窝用户构成混合通信网络,小区集合设为不同小区之间复用相同的资源,小区内不同蜂窝用户使用正交的资源,一个小区内复用相同资源的D2D通信链路集合设为整个通信系统中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蜂窝和D2D通信链路的集合分别设为和其中D为所有使用相同资源的D2D链路数目之和,第j个基站配置天线数目为M[j],第k个用户配置天线数目为N[k]且M[j]≥N[k],网络中同时存在强干扰和弱干扰,在干扰对齐应用过程中,忽略一部分较弱干扰;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获取全局的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R,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获得有用信道的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T,将D2D与蜂窝混合网络建模成部分连通干扰信道;
步骤二,拓扑矩阵T表征了网络的全局连通状态表示为:
将MIMO信道经奇异值分解等效为多个SISO信道;
步骤三,设系统中共有n个干扰对齐集合,其中第i个对齐集合中所有发送节点的集合设为其相应的产生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fi,第i个对齐集中所有发送节点的发送信号沿干扰对齐矩阵进行对齐,Vi IA满足||Vi IA||=1,所有的Vi IA,i=1,...,n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果MIMO系统拓扑,满足获得最大自由度0.5条件,即无内部冲突,则其等效的SISO系统仍可保证IA可行且每条SISO链路可获得最大自由度0.5;并且对于任意一个用户对k,等效的条SISO链路的等效发送节点一定属于同一个对齐集,使用相同的干扰对齐发送矩阵;
步骤四,发送节点k属于发送节点集合即则其对应的接收节点k一定属于接收节点集合fm且m≠i,受到来自发送节点k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设为fi,而对接收节点k产生干扰的发送节点集合设为 则接收节点k的第l条SISO链路接收到的信号为:
其中,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信道系数,表示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表示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的发送信号,Vi IA和为网络拓扑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为等效后的第j个用户对第s条SISO链路对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等效干扰信道系数,为等效后的第k个用户对第l条SISO链路收到的噪声;
步骤七,通过依次求解拓扑矩阵和功率优化两个子问题来获得优化问题P1的解,构造获得最大自由度的拓扑矩阵
步骤八,功率优化问题变为:
优化问题P2中的目标函数改写凸-凸的形式:
对g(P)进行一阶泰勒展开,近似为线性函数,将目标函数近似为凸函数,采取迭代的方式最终可求得优化问题(2)的稳定解;在第i次迭代中,近似的凸函数为:
步骤九,一个基站作为中心控制节点,不同基站之间由低时延回程链路相连,通过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中心控制节点可以获取全局的CSIR,发送节点只知道自身有用信道信息,发送节点处储存有预先计算好的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构造可获得最大自由度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按如下步骤进行;
其表示当发送节点j到接收节点k的干扰去除后,接收节点k可获得的速率增加量;拓扑矩阵代表网络连通状态;任意一个对齐集合中发送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相应的受到其干扰的接收节点集合初始化为空集:fi={},i=1,2,...,n,m=0,n为对齐集合个数,m为迭代次数;
(4)循环步骤(2)和步骤(3),直至m=n;
(5)对于剩余发送节点且通过求解选出发送节点j*,将其分配到第m*个对齐集合中:并且同时保证发送节点数目满足条件若n>2,其中,int(·)为取整操作,gn=D+L-2(n-2)-g1,置返回(2);
(6)循环步骤(2)和步骤(5),直至发送节点全部分配进n个对齐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九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获取全局CSIR之后,中心控制节点根据步骤七中拓扑构成算法计算网络拓扑矩阵T,在T基础上,中心控制节点计算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Vi IA,(Vi IA⊥)T,i=1,...,n,中心控制节点计算每条通信链路每个数据流的发送功率Pl [k];
(2)完成变量的计算后,中心控制节点将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和解码矩阵发送给相应小区的基站,各个小区内的基站再将干扰对齐预编矩阵Vi IA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和功率分配结果Pl [k]分发给相应的D2D发送节点以及蜂窝用户,将干扰对齐解码矩阵(Vi IA⊥)T在已有存储结果中对应的编号分发给相应的D2D接收节点,各个收发节点利用所得编号和自身所存储的矩阵结果相匹配,获得相应的干扰对齐预编码或解码矩阵;
(3)蜂窝用户和D2D发送节点获得功率分配结果以及干扰对齐预编码矩阵后,根据有用信道信息选择合适的调试编码方式进行传输。
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的步骤。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的步骤。
6.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的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系统包括:
等价SISO信道获取模块,用于将D2D与蜂窝混合通信MIMO信道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与其等价的SISO信道;
部分干扰消除模块,用于通过获取拓扑干扰对齐获得最大自由度条件,提出保证获得最大自由度的基于干扰影响因子的拓扑矩阵构成算法,并进行拓扑干扰对齐消除部分干扰;
迭代功率优化抑制模块,用于针对残余干扰进行基于泰勒展开的迭代功率优化进行抑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1464.3A CN112367105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071464.3A CN112367105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7105A CN112367105A (zh) | 2021-02-12 |
CN112367105B true CN112367105B (zh) | 2022-03-29 |
Family
ID=7450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1464.3A Active CN112367105B (zh) | 2020-10-09 | 2020-10-09 |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671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38433A (zh) * | 2021-02-26 | 2021-06-25 |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共享和工作模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
CN113422625B (zh) * | 2021-05-17 | 2022-12-20 | 南京邮电大学 | 基于稀疏低秩分解的拓扑干扰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13645628B (zh) * | 2021-08-09 | 2023-10-1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累积干扰网络干扰对齐的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
US20240014866A1 (en) * | 2022-07-08 | 2024-01-1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oncurrent peer-to-peer transmissions via interference alignment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4721A (zh) * | 2016-01-13 | 2016-06-22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d2d-p复用蜂窝网络通信方法 |
CN107070520A (zh) * | 2017-04-26 | 2017-08-18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级联预编码和esinr准则的d2d通信干扰对齐方法 |
CN108848045A (zh) * | 2018-07-07 | 2018-11-20 | 西北大学 | 基于联合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的d2d通信干扰管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89733A4 (en) * | 2009-01-23 | 2017-03-0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dur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8989762B1 (en) * | 2013-12-05 | 2015-03-24 | CBF Networks, Inc. | Advanced backhaul services |
US20150043444A1 (en) * | 2013-08-12 | 2015-02-12 | Acer Incorporated | Concurrent device to devic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ethod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bas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CN106656289B (zh) * | 2016-12-30 | 2019-10-1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Mimo干扰广播信道的拓扑干扰对齐方法 |
US10348362B2 (en) * | 2017-10-24 | 2019-07-09 | Intelligent Fusion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fusion and inference with per-hop link quality measurements in frequency hopping SATCOM systems |
-
2020
- 2020-10-09 CN CN202011071464.3A patent/CN1123671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4721A (zh) * | 2016-01-13 | 2016-06-22 | 上海师范大学 | 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d2d-p复用蜂窝网络通信方法 |
CN107070520A (zh) * | 2017-04-26 | 2017-08-18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级联预编码和esinr准则的d2d通信干扰对齐方法 |
CN108848045A (zh) * | 2018-07-07 | 2018-11-20 | 西北大学 | 基于联合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的d2d通信干扰管理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Feasibility-Aware Partial Interference Alignment for Hybrid D2D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XIAO-YA LI et al.;《IEEE》;20181218;3-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7105A (zh) | 2021-0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67105B (zh) | 低开销拓扑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应用 | |
Bashar et al. | Cell-free massive MIMO with limited backhaul | |
WO201010641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downlink transmissions | |
CN111555795A (zh) | 一种基于用户分组调度的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
CN108848045B (zh) | 基于联合干扰对齐和功率优化的d2d通信干扰管理方法 | |
CN102892123B (zh) | 多天线多用户中继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鲁棒波束成形方法 | |
CN109068382B (zh) | 一种基于时延QoS的NOMA跨层功率分配方法 | |
CN109687896A (zh) | 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行信道稀疏波束形成方法及装置 | |
Jiang et al. |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random caching in large-scale wireless networks with multiple receive antennas | |
CN107493124B (zh) | 一种多天线微波无线充电的波束成形算法 | |
Reifert et al. | Rate-splitting multiple access in cache-aided 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07425891A (zh) | Mu‑mimo无线能量/数据传输中的能量效率联合优化方法 | |
Heath et al. | Multiuser MIMO in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 |
Almasi et al. | 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aided NOMA with limited feedback | |
CN113271124B (zh) |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混合迭代检测方法 | |
Yin et al. | Energy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via joint beamforming and power control for URLLC service in network-assisted full duplex systems | |
CN110380769B (zh) | 一种基于多天线能量捕获的短包通信传输方法 | |
CN108809379B (zh) | 一种用户终端以及mimo数能同传系统 | |
CN103765805B (zh) | 一种多用户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 |
Gharagezlou et al. | Energy Efficient Power Allocation in MIMONOMA Systems with ZF Precoding Using Cell Division Technique. | |
Thiele et al. | A unified feedback scheme for distribu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cellular system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for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 |
Akbarpour-Kasgari et al. |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mmW-NOMA: Joint Power Allocation and Hybrid Beamforming | |
KR101505118B1 (ko) | 다중사용자 mimo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 |
US1167745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terminal-centric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 |
CN114172763B (zh) | 一种混合大规模mimo系统导频优化设计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