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6760A -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6760A
CN112366760A CN201910677990.5A CN201910677990A CN112366760A CN 112366760 A CN112366760 A CN 112366760A CN 201910677990 A CN201910677990 A CN 201910677990A CN 112366760 A CN112366760 A CN 112366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harging
mode
inverter circuit
bridg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79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岩松
万世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79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6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6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6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其中,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发射电路;升压电路,用于对接收的直流电进行升压;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并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工作在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下,并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发射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作为无线充电发射端,通常采用全桥式的逆变电路将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磁信号的发射,实现能量传输。为了满足大功率充电,在无线充电器的充电电路中设置了升压电路。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充电电路存在能量损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电路的能量损耗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无线发射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发射电路;
升压电路,用于对接收的直流电进行升压;
控制电路,用于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并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工作在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下,并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
发射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控制电路,用于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所述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功率阈值时,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所述充电功率大于所述功率阈值时,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并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工作在全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发射设备,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在确定的工作模式下,将经过所述充电电路中的升压电路升压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交流电通过所述充电电路中的发射电路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功率阈值;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确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功率大于所述功率阈值;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工作在全桥模式。
上述方案中,所述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设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发射设备,所述无线发射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充电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和发射电路,其中,控制电路基于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逆变电路基于控制电路发出的控制信号,在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下将经过升压电路升压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进而由发射电路产生对应的电磁信号进行发射,实现磁能辐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无需在充电电路中设置电压隔离电路,基于同一电路结构即可满足充电电路的各种功率需求,降低了充电电路在输出时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低功率无线充电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大功率无线充电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桥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方法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无线充电联盟(WPC联盟)为可兼容的无线充电器设立的国际标准Qi标准中,无线充电协议分为BPP(Baseline Power Profile)和EPP(Extended Power Profile)两个类型;其中,BPP对应涵盖的是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5w的无线充电器,EPP对应涵盖的是输出功率在5w~30w范围内的无线充电器。通常,称BPP以及其他对应的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5w的私有协议为低功率无线充电协议,无线充电器基于低功率无线充电协议为待充电设备进行低功率充电,称EPP及其他对应的输出功率大于5w的私有协议为大功率无线充电协议,无线充电器基于大功率无线充电协议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大功率充电。
如图1所示,当无线充电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低功率充电时,无线充电的流程为:在无线充电器一侧,电源适配器11输入的直流电压通过全桥式的逆变电路12进行逆变,逆变输出的交流电流通过发射电路13,发射电路13产生磁场,形成磁能辐射,能量经由磁能辐射被无线传输至待充电设备一侧。在待充电设备一侧,通过整流电路15对接收电路14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通过转换电路16对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得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由此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如图2所示,当无线充电器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大功率充电时,无线充电的流程为:在无线充电器一侧,通过升压电路22对电源适配器21输入的直流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之后通过全桥式的逆变电路23,将升压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对应的交流电流通过发射电路24,发射电路24产生磁场,形成磁能辐射,能量经由磁能辐射被无线传输至待充电设备一侧。在待充电设备一侧,通过整流电路26对接收电路25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通过转换电路27对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得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由此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充电。
为了同时支持低功率充电协议和大功率充电协议,目前,如图3所示,无线充电器中充电电路的结构如下:在电源适配器31与逆变电路32之间设置了两条连接支路,连接支路33上设置有升压电路34,用于实现大功率充电,但这样一来,需要在另一条用于实现低功率充电的连接支路35上设置电压隔离电路36,以防止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在连接支路35上发生电压倒灌。然而,由于使用了电压隔离电路36,而电压隔离电路36通常具备一定的阻抗和压降,因此,在无线充电器进行大功率充电时,图3所示的充电电路的能量损耗较大。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逆变电路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利用同一电路结构即可满足无线充电场景下不同的功率需求,无需额外设置电压隔离电路,减少了充电电路的能量损耗。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可设置于用于作为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无线发射设备中,该无线发射设备可以为无线充电器。如图4所示,该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41、控制电路42、逆变电路43以及发射电路44。其中:
升压电路41,用于对接收的直流电进行升压。
这里,升压电路4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由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的第一电压通过升压电路41的输入端输入至升压电路41,由升压电路41对第一电压进行升压处理,得到直流的第二电压。在一实施例中,升压电路41利用自举升压二级管、自举升压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电容放电电压和电源电压叠加,从而令电压升高。在实际应用中,升压电路41可以采用开关直流升压电路实现,例如boost升压电路,通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来控制电感储存和释放能量,从而使得boost升压电路的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实际应用中,在无线充电的场景之下,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第一电压的电压范围可以为4.75~5.25V,通过升压处理,输出的第二电压的电压范围可以为11V~13V。
控制电路42,用于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并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这里,实际应用时,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可以包括握手(ping)状态和充电状态。以无线充电器为例,当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时,无线充电器检测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是否放置有待充电设备;或者当检测到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放置有待充电设备时,检测该待充电设备是否需要进行能量传输,也即检测该待充电设备是否处于满电状态(即是否充满电)。若待充电设备处于满电状态,则表明待充电设备不需要充电,也即不需要能量进行传输。在本领域内,通常也称无线充电器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端,称待充电设备为无线充电的接收端,在进行无线充电时,能量由发射端线圈无线传输至接收端线圈,从而完成能量传输,在此基础上实现无线充电。在实际应用中,无线充电协议中所规定的发射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8mm,通常来说,无线充电器在握手状态下,每次握手的持续时间最长达65ms,待充电设备在满足上述距离范围的提前下,必须在此持续时间内通过负载调制进行回应,以使无线充电器根据待充电设备的回应调整输出功率。当无线充电器在握手状态下检测到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放置有待充电设备,或者检测到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放置的待充电设备需要进行功率传输时,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由握手状态切换至充电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待充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车载设备、蓝牙音箱等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并根据确定的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逆变电路43对应的工作模式,并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逆变电路43工作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
这里,实际应用时,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包括全桥模式和半桥模式。控制电路42根据确定的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为半桥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电路42可以基于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Unit)实现。
逆变电路43,用于响应控制信号,工作在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下,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其中,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基于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
这里,逆变电路43的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逆变电路43的内部驱动电路结构为全桥结构,图5示出了一种全桥式的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全桥式的逆变电路中共有四个开关器件,每个全桥式的逆变电路可以看作由两个半桥组合而成;其中,开关器件51和开关器件52作为一对开关器件,开关器件53和开关器件54作为一对开关器件,成对的两个开关器件同时导通,也就是说,开关器件51和开关器件52同时导通,开关器件53和开关器件54同时导通。因此,控制电路42产生的控制信号即用于驱动逆变电路43中某几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在一实施例中,当驱动逆变电路43四个开关器件同时导通时,产生正弦波,该正弦波的各个波段分别由这四个开关器件轮流生成,也即一个开关器件对应生成正弦波的一个波段,此时逆变电路43工作在全桥模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驱动逆变电路43四个开关器件中的一对开关器件同时导通时,例如,驱动开关器件51和开关器件52同时导通,开关器件53和开关器件54关闭,或者驱动开关器件53和开关器件54同时导通,开关器件51和开关器件52关闭,此时,逆变电路43产生的正弦波中,各个波段仅由这一对开关器件轮流生成,此时逆变电路43工作在半桥模式。
在每个开关器件承受相同峰值电流和电压的情况下,对于逆变电路43,全桥模式下的输出功率是半桥模式下的输出功率的两倍,因此,在全桥模式下逆变电路43可以实现大功率输出,在半桥模式下逆变电路43可以实现低功率输出。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结合充电电路不同工作状态对应的输出功率需求,确定出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的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
发射电路44,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这里,实际应用时,在经过逆变电路43的转换得到交流电后,对应的交流电流流经发射电路44,转换为电磁信号,产生磁场,从而进行磁能辐射。
当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时,辐射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充电器发出握手信号即可,换句话说,充电电路此时的输出功率需求较低。
当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时,辐射产生的能量用于被无线传输至待充电设备,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因此,充电电路此时的输出功率需求较高,且在大功率充电场景下,充电电路的输出功率需求要高于低功率充电场景下充电电路的输出功率需求。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充电电路不同的工作状态来控制逆变电路43工作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以此来满足充电电路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输出功率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发射电路44可以为LC谐振电路,LC谐振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其中的电感即为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
接下来,分别针对充电电路的不同工作状态,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则控制电路42用于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并根据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在无线充电器的应用场景下,当检测到待充电设备时,无线充电器与待充电设备之间通过约定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通信,以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进而根据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确定出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无线充电器与待充电设备之间约定的通信协议的内容,由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器告知需要的充电电压、需要的充电功率等充电参数,或者,由待充电设备向无线充电器发送用于表示需要的充电电压、需要的充电功率等充电参数的标识符,由此,控制电路42确定出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功率阈值的设定用于划分低功率和大功率两种充电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功率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比如根据无线充电协议的规定设定为5w。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根据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逆变电路43对应的工作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2,用于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功率阈值时,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根据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43,用于响应第一控制信号,以第一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若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功率阈值,对应于低功率无线充电的情况,此时,控制电路42用于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这样一来,尽管升压电路41对电源适配器输入的直流进行了升压处理,但由于逆变电路43在半桥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功率为在全桥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功率的一半,因此,最终可以保证逆变电路43的低功率输出。此外,在低功率充电场景下,为了保证待充电设备得到的充电电压位于待充电设备所允许的充电电压范围内,控制电路42根据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来确定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逆变电路43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响应第一控制信号,以第一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这里,基于充电器与待充电设备约定好的通信协议,由待充电设备将需要的充电电压通知给控制电路42,且在待充电设备的充电过程中,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会随着电池的电量变化而变化,因此,控制电路42根据变化的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动态控制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42,用于充电功率大于功率阈值时,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并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43,用于响应第二控制信号,工作在全桥模式。
若待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大于功率阈值,对应于大功率无线充电情况,此时,控制电路42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逆变电路43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后,响应第二控制信号,工作在全桥模式。在全桥模式下,逆变电路43的输出功率为逆变电路43工作在半桥模式下输出功率的两倍,以此来实现逆变电路43的大功率输出,保证待充电设备的充电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42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所述控制电路42,用于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确定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43,用于响应第三控制信号,以第三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如前文所述,当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时,充电电路不需要提供用于为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能量,充电电路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电子设备发出握手信号即可,因此,控制电路42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这样一来,尽管升压电路41对电源适配器输入的电压进行了升压处理,但对于逆变电路43,在半桥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功率为在全桥模式下工作的输出功率的一半,因此,最终可以保证逆变电路43的低功率输出。控制电路42还用于确定开关频率,该开关频率可以为预先设定的,用于支持电子设备工作在握手状态下的开关频率,控制电路42基于半桥模式和该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逆变电路43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后,响应第三控制信号,以第三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当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时,控制电路42可以对应地设置逆变电路43的开关频率为120kHz~145kHz区间内的某一开关频率。
在上文中,当逆变电路43工作在半桥模式时,由控制电路42为逆变电路43确定对应的开关频率,以使逆变电路43以确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在此,开关频率用于改变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每秒可以完全导通、断开的次数,开关频率的调整会导致逆变电路43输出的交流电流的改变,从而导致发射电路44中谐振频率的改变,而谐振频率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成反比,谐振频率越高,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越低,反之,谐振频率越低,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越高,因此,通过调整开关频率,可以改变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而为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带来改变,使得待充电设备得到的充电电压与待充电设备所允许的电压范围相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在明确了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之后,可以确定发射电路44对应的谐振频率范围,由控制电路42通过反馈控制机制,以定压调频的方式对逆变电路43对应的开关频率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出逆变电路对应的开关频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41、控制电路42、逆变电路43和发射电路44,其中,控制电路42基于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确定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逆变电路43基于控制电路42发出的控制信号,在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下将经过升压电路41升压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进而由发射电路产生对应的电磁信号进行发射,实现磁能辐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控制逆变电路43的工作模式,无需在充电电路中设置电压隔离电路,基于同一电路结构即可满足充电电路不同的各种功率需求,降低了充电电路在输出时的能量损耗。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对应的无线充电的实现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在无线充电器一侧,由升压电路62对电源适配器61输入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处理,之后根据无线充电器的工作状态令逆变电路63工作在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升压后的直流电通过逆变电路进行逆变,逆变输出的交流电流通过发射电路65,发射端电路65产生磁场,形成磁能辐射,能量经由磁能辐射被无线传输至待充电设备一侧。在待充电设备一侧,由整流电路67对接收电路66中线圈两侧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转换电路67对整流得到的直流电压进行电压转换,得到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电压。且在低功率充电场景下,通过控制逆变电路以一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可以保证在先行升压的前提下,待充电设备得到的充电电压处于待充电设备允许的充电电压范围内,由此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低功率充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修改充电器在握手状态及低功率充电状态下充电电路的工作流程,使得无论充电电路处于何种工作状态,均可采用相同的电路结构来满足充电电路的输出功率需求,并且由于无需在充电电路中设置电压隔离电路,减少了磁能辐射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且简化了电路结构,节省了硬件成本。
此外,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无线发射设备,该无线发射设备可以为无线充电器,无线发射设备作为无线充电的发射端,通过磁能辐射向作为无线充电的接收端的待充电设备进行能量的无线传输,以实现对待充电设备的无线充电。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如图7所示,该充电方法包括:
S701: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S702: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S703: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逆变电路在确定的工作模式下,将经过充电电路中的升压电路升压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交流电通过充电电路中的发射电路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如图8所示,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S801: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
S802:根据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确定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功率阈值;
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逆变电路以确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控制信号,包括:
确定充电功率大于功率阈值;
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逆变电路工作在全桥模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确定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逆变电路以设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充电电路,应用于无线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升压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发射电路;
升压电路,用于对接收的直流电进行升压;
控制电路,用于确定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并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工作在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下,并将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
发射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控制电路,用于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并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所述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功率阈值时,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所述充电功率大于所述功率阈值时,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并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工作在全桥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以及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并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控制信号,以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指示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6.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无线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电路的工作状态;
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在确定的工作模式下,将经过所述充电电路中的升压电路升压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指示的工作模式确定;所述交流电通过所述充电电路中的发射电路转换成电磁信号进行发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为充电状态,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功率;
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功率阈值;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电设备需要的充电电压,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确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确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功率与功率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充电功率大于所述功率阈值;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基于全桥模式生成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工作在全桥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为握手状态,所述利用确定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充电电路中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全桥模式或半桥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模式为半桥模式;
所述基于确定的工作模式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逆变电路的开关频率为设定的开关频率;
基于半桥模式和设定的开关频率生成第三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逆变电路以设定的开关频率工作在半桥模式。
11.一种无线发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1910677990.5A 2019-07-25 2019-07-25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Pending CN112366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90.5A CN112366760A (zh) 2019-07-25 2019-07-25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90.5A CN112366760A (zh) 2019-07-25 2019-07-25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6760A true CN112366760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16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7990.5A Pending CN112366760A (zh) 2019-07-25 2019-07-25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67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504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收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WO2024045936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机及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93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79951A (zh) * 2014-01-03 2014-05-07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电动自行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器
CN105186705A (zh) * 2015-08-04 2015-12-23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电能发射端、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和电能传输方法
US20170018965A1 (en) * 2014-03-07 2017-01-19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70104370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Rohm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harger
US20190023134A1 (en) * 2017-07-19 2019-01-24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erforming full bridge control and half bridge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lccl-s resonant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593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电力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779951A (zh) * 2014-01-03 2014-05-07 无锡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电动自行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器
US20170018965A1 (en) * 2014-03-07 2017-01-19 Lg Electronics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5186705A (zh) * 2015-08-04 2015-12-23 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电能发射端、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和电能传输方法
US20170104370A1 (en) * 2015-10-13 2017-04-13 Rohm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contro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harger
US20190023134A1 (en) * 2017-07-19 2019-01-24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performing full bridge control and half bridge control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using lccl-s resonant network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05504A1 (zh) * 2021-07-30 2023-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收电路、芯片、电子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WO2024045936A1 (zh) * 2022-08-30 2024-03-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充电机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6042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4659925A (zh) 无线电能收发方法和装置
CN103107584B (zh) 一种具有无线移动充电功能的装置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CN104937811A (zh) 共振型无线电力传送系统的无线电力传送控制方法,及利用此方法的无线电力传送装置及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CN108390467B (zh) 驱动电路、无线电能发射端和应用其的无线供电系统
CN109742824A (zh) 充电系统和电子设备
US9577465B2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KR20140031782A (ko) 교차 연결된 무선 전력 수신기를 배제하기 위한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130098958A (ko) 무선 전력 송신기 및 무선 전력 수신기와 각각의 제어 방법
CN103812195A (zh) 一种无线充放电电路、终端设备及无线充放电方法
CN105453379A (zh) 感应式充电系统的功率管理
WO2021092870A1 (zh) 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8521153B (zh) 无线充电发射电路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13036827A (zh) 电子设备
CN108173356A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移动终端及无线充电方法
JP2013198260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12366760A (zh)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及无线发射设备
EP4283832A1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CN111247025B (zh) 用于向具有蓄能器和次级绕组的移动设备传输能量的充电设备和系统
JP2012005185A (ja) 非接触電力伝送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80254663A1 (en) Transceiving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5515210A (zh) 非接触充电桩、车载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CN113036945A (zh) 无线充电电路及无线充电系统
KR20120137123A (ko) 무접점 및 접점 겸용 충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5360805A (zh) 无线充电模组、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