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5861B -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5861B
CN112365861B CN202011161019.6A CN202011161019A CN112365861B CN 112365861 B CN112365861 B CN 112365861B CN 202011161019 A CN202011161019 A CN 202011161019A CN 112365861 B CN112365861 B CN 112365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terminal
parameter
parameter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101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5861A (zh
Inventor
陈奕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101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5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5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5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均能满足用户的视觉需求,提高了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需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对特定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以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
目前,图像增强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显示处理技术,然而,在图像显示过程中,现有的图像增强方案大多数在实验室调校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显示效果,而在应用到不同的用户场景中时,显示效果却各有不同,甚至与实验室调教时的显示效果相差甚远。因而,现有的图像增强方案并不能针对不同的用户场景自动进行图像增强使之达到实验室调校时的调校效果,不能让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享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图像增强方案不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让用户享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信号调整参数确定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视角调整参数;
将所述信号调整参数、所述背光调整参数和所述视角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所述信号控制曲线表征终端输出的显示信号的信号幅值与终端的输入信号的信号幅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从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上选出多个点作为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控制点,并确定所述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确定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
将所述位置参数、所述数量参数和所述幅度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可选地,所述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确定第一函数,根据所述直方图信息确定第二函数;
将所述第二函数代入所述第一函数得到第三函数,根据所述显示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函数的函数系数;
根据所述第三函数与所述函数系数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亮度参数和多个第二亮度参数,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为全屏最大显示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参数为背光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
将所述多个第二亮度参数输入预置的查询模块查询亮度映射函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作为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出值,求取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入值,得到目标亮度参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并获取。
可选地,所述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确定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布局信息;
将所述环境光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布局信息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并获取。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显示参数调节指令,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为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发送的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修正;
按照修正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使用信息,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使用所述终端时,所述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基于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节;
按照调节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以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使得输出的显示画面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视觉需求,使得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用户都能够享受到相同的显示效果,避免将同一终端应用于不同的应用环境或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应用同一终端时,无法满足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视觉需求,提高了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与显示输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一实施例中显示内容的直方图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一实施例中的信号控制曲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现有的图像增强方案在产品试验阶段能够达到很好的显示效果,然而应用到不同的应用场景时,显示效果却各不相同,甚至与试验阶段的显示效果相差甚远。因而,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以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使得能够根据具体使应用场景的不同对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视觉需求。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视机、电脑及手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通信总线1002,处理器1001,例如CPU,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组合某些部件,或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信号调整参数确定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视角调整参数;
将所述信号调整参数、所述背光调整参数和所述视角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所述信号控制曲线表征终端输出的显示信号的信号幅值与终端的输入信号的信号幅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从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上选出多个点作为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控制点,并确定所述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确定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
将所述位置参数、所述数量参数和所述幅度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可选地,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确定第一函数,根据所述直方图信息确定第二函数;
将所述第二函数代入所述第一函数得到第三函数,根据所述显示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函数的函数系数;
根据所述第三函数与所述函数系数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亮度参数和多个第二亮度参数,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为全屏最大显示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参数为背光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
将所述多个第二亮度参数输入预置的查询模块查询亮度映射函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作为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出值,求取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入值,得到目标亮度参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并获取。
可选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确定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布局信息;
将所述环境光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布局信息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并获取。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显示参数调节指令,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为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发送的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修正;
按照修正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使用信息,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使用所述终端时,所述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基于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节;
按照调节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可应用于具有显示功能的终端,如电视机、电脑及手机等。为了让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享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需要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以使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同一终端以及同一应用环境下的不同终端都能达到相同的显示效果,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视觉需求。
而要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视觉需求,首先需要对终端当前的应用场景进行识别,所识别的应用场景不仅包括终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包括终端的内部输出环境,也即需要获取终端在进行画面显示时自身所支持的显示参数以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其中,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尤指可以表征终端显示能力的光学性能参数,如全屏最大显示亮度和背光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等;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为终端所处的外部环境信息,如:终端所处环境中的环境光信息,环境布局信息和用户所在的观看位置信息等,其中,环境布局信息可包括终端所处环境空间的采光区域与方位和环境空间内部物品(如墙体、家具和家电等)的色彩搭配与摆放规则等。
一方面,要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一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终端的第一亮度参数和多个第二亮度参数,然后根据第一亮度参数和第二亮度参数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其中,第一亮度参数为终端上的显示器的全屏最大显示亮度(TDP),多个第二亮度参数尤指多个背光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可包括背光L1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TDP_L10),背光L2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TDP_L20),背光L5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TDP_L30)等。具体地,在获取第一亮度参数和多个第二亮度参数之后,可先将获取的多个第二亮度参数输入预置的查询模块,该查询模块内预置有与多个不同的第二亮度参数对应的亮度映射函数,因而将多个第二亮度参数输入预置的查询模块可以查询到与所获取的多个第二亮度参数匹配的亮度映射函数TDP_L_LUT,该亮度映射函数表征不同的第二亮度参数与显示器当前的显示亮度的控制值的映射关系。具体的查询方式如下:由于该终端包括设备能力与风格分析模块,该设备能力与风格分析模块内预置有3维表格3D_LUT_2,所述3维尤指行、列和层,本实施例中尤指11行11列11层,可先对TDP_L10,TDP_L20及TDP_L50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除以TDP),然后分别乘以11得到3D_LUT_2中其中一个表格的3个维度。每查询一次,都会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ai(a1/a2/a3……a11)(取值范围0-1023),每个表格查询一次,查询11次后可以得到11个数值。对所得到的11个数值进行线性插值后,便可以得到图5所示的TDP_L_LUT曲线TDP_L_LUT:f1(13,26,51,77,102,128,153,179,204,230,255,a1,a2......a11);然后,将第一亮度参数(TDP)作为查询到的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出值,求取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入值,得到目标亮度参数(TDP_LUT),也即,TDP=TDP_L_LUT(TDP_LUT);接着,将第一亮度参数(TDP)和目标亮度参数作为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TDP_LUT)进行获取,也即得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
另一方面,要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一实施例中,该终端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和环境光采集装置。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摄像头或集成有摄像头的单元模块等,终端可以获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的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环境光采集装置可以是环境光传感器或集成有环境光传感器的单元模块等,终端可以获取环境光采集装置采集的环境光信息,所采集的环境光信息可包括环境光的明暗度和终端对环境光的感应灵敏度等信息;并且,环境光采集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作为环境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于终端上。于是,通过对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识别可以确定用户在终端所处环境中的位置信息,再根据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亮度参数可以确定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布局信息,然后将用户的位置信息、环境布局信息和环境光信息作为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进行获取。具体地,在获取用户许可后,可对终端所处环境以每次旋转焦点5°的方式抓取系列图像,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然后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输入到内置的图片转3D模块,可以将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转换为3D模型,使得环境布局更加清晰立体。由于该图片转3D模块内置有与不同3D模型和目标亮度参数TDP_LUT匹配的环境布局数据库,因而在将获取的图像信息转换为3D模型之后,可以根据该3D模型和所求得的目标亮度参数TDP_LUT从环境布局信息数据库中匹配到与该3D模型和目标亮度参数TDP_LUT对应的环境布局信息,对环境布局作出归类判断,得到当前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布局信息,如装修色系、空间宽敞度、及向阳位置等。
当然,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的步骤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是按照预设顺序先后执行,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20: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在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之后,由于终端内集成有分析调整模块,可通过分析调整模块对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其中,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可包括对显示画面对应的每一个像素点的信号强度进行调整的信号调整参数,对显示画面的背光显示效果进行调整的背光调整参数和对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度进行调整的视角调整参数等;对应地,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可包括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参数等。因而,在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之前,需要先确定需要调整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然后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确定与相应显示参数对应的调整参数。
如,在需要调整的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包括:显示画面中各像素点的信号幅值参数、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和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参数时,若所述分析调整模块包括第一分析模块、第二分析模块和第三分析模块,则可将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输入第一分析模块以分析是否需要对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也即在需要对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进行分析时,可经过第一分析模块输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第一分析模块为信号分析模块,且第一分析模块内预置有不同的显示参数及环境信息对应的信号调整参数。然后,可将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环境信息输入第二分析模块以分析是否需要对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也即,在需要对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二分析模块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所述第二分析模块为背光分析模块,且所述第二分析模块内预置有不同的显示参数及环境信息对应的背光调整参数。此外,还可以将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环境信息输入第三分析模块以分析是否需要对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参数进行调整以及如何调整,也即在需要对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参数进行调整时,可由第三分析模块输出视角调整参数,第三分析模块为视角分析模块,且第三分析模块内预置有不同的显示参数及环境信息对应的视角调整参数。
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预先将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环境信息进行分类,归为不同类别的待调整参数对应的输入参数,如在在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包括环境风格信息、环境光信息和用户的位置信息时,可将环境风格信息和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作为信号调整参数对应的第一输入参数,将环境光信息和信号调整参数作为背光调整参数对应的第二输入参数,将用户的位置信息作为视角调整参数对应的第三输入参数。然后分别将第一输入参数、第二输入参数和第三输入参数输入相应的分析模块,便可得到相应类型的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即,将第一输入参数输入第一分析模块可以得到信号调整参数,将第二输入参数输入第二分析模块可以得到背光调整参数,将第三输入参数输入第三分析模块可以得到视角调整参数。
步骤S30: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在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后,根据所确定的调整参数对显示画面相应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可以得到调整后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如,在确定信号调整参数后,可根据信号调整参数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中各像素点的信号幅值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画面层次感更好且立体感更深;在确定背光调整参数后,可根据背光调整参数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进行调整,使得显示画面的对比度层次更丰富且亮度更适宜;在确定视角调整参数后,可根据视角调整参数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可视角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用户无论站在哪个方位都能感受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如此,无论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是否发生变化,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确定调整参数,对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输出的显示画面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可以享受到实验室试验时所达到的视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所确定的调整参数可以对应显示画面的一个显示参数也可以对应显示画面的多个显示参数,即所述调整参数可以是一个调整参数也可以是多个调整参数。在存在多个调整参数时,可以是同时对多个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也可以是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调整,该预设顺序可以是依据重要程度的不同进行设定,而该重要程度取决于具体的显示效果或用户的视觉需求及设备的运行能力等;也可以是根据调整参数的参数类型进行确定,如所确定的调整参数包括信号调整参数和背光调整参数时,先根据信号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然后根据背光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背光参数。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显示参数和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然后根据所确定的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即,通过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对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使得不同终端在相同环境下或相同终端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对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使得用户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能享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避免应用场景中的终端发生变化或环境发生变化时,终端无法对输出的显示画面进行适应性调整导致显示效果不佳,提高了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且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步骤S12: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步骤S13: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信号调整参数确定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
步骤S14: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视角调整参数;
步骤S15:将所述信号调整参数、所述背光调整参数和所述视角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步骤S16: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之后,为了确定显示画面的控制参数,以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可依次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背光调整参数和视角调整参数,通过信号调整参数、背光调整参数和视角调整参数分别对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背光参数以及可视角参数进行调整,使得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通过对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背光显示效果以及可视角度范围进行调整,将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用户的视觉需求一致,这里与用户的视觉需求一致指的是,当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中任意一项发生变化时,用户始终能够感受到与终端在实验室实验阶段时相同的视觉效果,也即,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不同用户都能享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具体可以是:先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然后根据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和所确定的信号调整参数确定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再根据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视角调整参数,以信号调整参数、背光调整参数和视角调整参数作为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相应的显示参数(信号幅值参数、背光参数和可视角参数)进行调整。
一实施例中,需要先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然后结合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与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以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其中,信号控制曲线表征终端输出的显示信号的信号幅值与终端的输入信号的信号幅值之间的映射关系,可通过显示信号的输入码值和输出码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反映。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即以当前显示画面为输出,当前显示画面的上一帧显示画面为输入时,对应的信号控制曲线。于是,可以先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然后根据终端所处环境信息从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上选出多个点作为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控制点,并确定这些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再根据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和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确定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并以控制点的位置参数与数量参数和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作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以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参数与数量参数和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生成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以便按照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幅值参数进行调整。
一实施例中,要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可以是先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显示信息,当前显示画面的显示信息包括当前显示画面的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然后根据所获取的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进一步获取终端的信号控制曲线。具体地,在片源信号输入到终端的显示器后,显示器的系统软件经过系列编码处理后,可获取到输入信号自带的系列编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MasterDisplayMaxLuminance,监视器最大显示亮度)、MDMI(MasterDisplayMinLuminance,监视器最小显示亮度)及CLL(ContentLightLv,内容最大信号幅度);所获取的直方图信息为对当前显示内容的帧图像的各像素值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统计列表,反映的是不同信号区间内的信号数量信息。如图4所示,以直方图统计列表HIST为例,该列表共有32个数值,横坐标为信号区间,纵坐标为不同信号区间对应的统计值,所述统计值即不同信号区间内的信号数量;显示类型信息指的是当前显示内容的传输曲线所属类型,如HDR10、HLG或SDR等。于是,在获取到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之后,可先根据编码信息确定第一函数,根据直方图信息确定第二函数,然后将第二函数代入所述第一函数得到第三函数,并根据显示类型信息确定第三函数的函数系数,再根据第三函数与其函数系数获取终端的信号控制曲线。也即,通过MDMA/MDMI/CLL/HIST,经过输入内容分析模块的系列推导和差值拟合运算(三次方差值、高斯滤波、贝塞尔拟合),核心算法模块将输出一个信号控制曲线M1。具体地:
(1)可先根据MDMA/MDMI/CLL,得到函数曲线f1(MDMA,MDMI,CLL,IN),其中IN对应信号码值,取值范围为0-255。具体过程如下:
将MDMA,MDMI,CLL做数据处理得到以下坐标点:PB1(MDMI/MDMA,0.01),PB2(0.5*(CLL+MDMI)/MDMA,0.8),PB3(CLLI/MDMA,0.99);
将PB1、PB2、PB3作为贝塞尔曲线的控制点,代入贝塞尔曲线的公式:
B(t)=PB0*(1-t)^3+3*PB1*t*(1-t)^2+3*PB2*t^2*(1-t)+PB3*t^3,t∈[0,1],其中,PB0的坐标为(0,0),t的间隔为0.003906,可得到256个点;
由上述的256个点连线得到分段线性函数f1。
(2)根据上述得到的直方图统计列表HIST,生成分段线性函数f2,共32段,各段的节点的横坐标分别为图4所列出的32个点的值外加原点共33个,纵坐标输出为对应的统计累加值的归一化值。
(3)上述分段线性函数f2经过分段线性函数f1的映射得到f4(IN)=f1(f2(IN)),再结合权重P1/P2的限制,得到新的函数曲线f3(IN)=P1/(P1+P2)*f4(IN),也即得到最终的细节处理列表DL1,即信号控制曲线M1,其中,P1、P2根据显示类型信息的不同有所不同,如图5所示,图5为一实施例中信号控制曲线的示意图。
在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之后,一实施例中,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包括显示器的光学指标参数,显示器的光学指标参数包括全屏最大显示亮度(TDP)和背光L1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参数(TDP_L10)、背光L2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参数(TDP_L20)和背光L50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参数(TDP_L50),根据TDP和TDP_L10、TDP_L20、TDP_L50,通过终端内置的设备能力与风格分析模块中预置的查询模块可以查找到终端的显示器的亮度控制参数(TDP_LUT);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包括:环境光信息、环境布局信息和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其中环境布局信息可通过设备能力与风格分析模块中预设的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得到的环境布局信息可包括装修色系参数DC、空间宽敞度参数SS、方位信息参数OR和向阳位置参数SP,如终端所处的环境为客厅所在的环境空间,客厅的装修色系可以是暖色系,空间宽敞度可以是5m*6m,方位信息参数可以是坐北朝南,向阳位置参数可以是终端所在位置的西北方向45°至东北方向45°范围内的区域;终端的信号控制曲线为显示画面的输入信号的码值与输出信号的码值的映射关系。于是:(1)可根据修色系参数DC、空间宽敞度参数SS从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上选取多个坐标点作为生成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控制点,并确定多个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其中,对于控制点的选取,具体可遵循色系越深控制点定位越集中在暗阶,空间越宽敞控制点越多的原则;(2)可根据全屏最大显示亮度(TDP)、显示器的亮度控制参数(TDP_LUT)和方位信息参数OR、向阳位置参数SP确定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具体遵循TDP、TDP_LUT的参数值越大,优化调整幅度越小的原则,对应关系在此以a1=f7(TDP,TDP_LUT)表示;通过方位(OR)及向阳位置(SP)确定电视机所在位置受到外界自然光线的影响程度,受影响越大,则优化调整幅度越大,在此以a2=f8(OR,SP)表示。最终以a1、a2加权计算幅度调整参数。如此,以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以及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作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按照上述实施例中生成信号控制曲线的方式,便可以重新生成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进行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中各像素点的信号幅值。
另外,可根据环境光信息和信号调整参数(调整后的信号控制曲线)对系统的背光控制系统进行调整,让用户可以看到亮度更适宜、对比层次更丰富的画面效果。具体主要遵循环境光越亮,系统背光控制越往高调整的基本原则;还可根据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进一步调整系统的可视角参数,让用户无论在哪个方位都能感受最佳观看效果。由于电视机本身的可视角有限,传统技术上往往只有正对着屏幕才能获得最佳视角,这里通过获取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对系统的可视角参数进行调试,使得系统的最佳视角转移到用户当前所在位置,让用户可以在任意方位都感受到最佳观看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依次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背光调整参数和视角调整参数,使得通过信号调整参数、背光调整参数和视角调整参数可以从多个维度对显示画面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显示画面可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视觉需求,避免终端出厂后因无法根据应用场景的变化自适应的进行图像增强,导致无法满足用户的视觉需求,通过信号幅值、背光和视角三方面的调整,能够将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调整至与用户的视觉需求一致,提高了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步骤S22: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步骤S23: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步骤S24:接收显示参数调节指令,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为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发送的调节指令;
步骤S25:根据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修正;
步骤S26:按照修正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所确定的调整参数对显示画面相应的显示参数进行调整之后,可以以图像显示或语音输出等方式提示用户对当前显示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显示画面的个性化输出,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视觉需求,还需进一步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参数发出的调节指令,若接收到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参数发出的调节指令,则对所接收到的调节指令进行解析后,并响应于所述调节指令,在不同维度上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正向调节,以使基于调节指令调节后的显示画面显示效果更优于自主调整后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也更加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用户的视觉需求。如,在用户所发出的调整指令为“画面太朦”时,可以针对该指令对系统的对比度及背光参数进行相应调节,并通过拉伸画面层次同时降低系统暗态漏光以对调整后的显示效果进一步进行调节,按照调节后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此处,用户发出的调整指令可以是语音指令,也可以是基于显示界面所提供的调整选项触发的按键指令或预先设置的动作指令等。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显示效果,在用户使用终端时,可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指纹信息和面部信息等用户特征信息记录用户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不同用户对应的历史使用信息与其身份信息关联存储至用户信息库中形成终端的历史使用信息。如此,在对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自主调整后,可从系统或服务器存储的用户信息库中获取历史使用信息,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可包括不同观看位置对应的显示参数信息,不同用户对应的显示参数信息,不同使用时间对应的显示参数信息,不同环境光对应的显示参数信息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使用信息。然后,根据所获取的历史使用信息,可以基于不同的观看用户和/或不同的应用场景,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一步正向调节,并按照调节后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以使调节后的显示参数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视觉需求或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用户的视觉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历史使用信息对调整后的显示参数中相应的参数进行调节的步骤与根据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中相应的显示参数进行修正的步骤可以独立执行,也可以是先基于历史使用信息进行调节,然后在调节效果不理想时,根据所接收的显示参数调节指令进一步调节,使调节后的显示效果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视觉需求。
本实施例在终端自主调节的基础上,可结合用户的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自主调节后的相应显示参数进一步正向调节,不仅能够提高显示画面的输出效果,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显示效果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处理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均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电视,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及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所述获取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第一亮度参数和多个第二亮度参数,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为全屏最大显示亮度,所述第二亮度参数为背光小窗口最大显示亮度;
将所述多个第二亮度参数输入预置的查询模块查询亮度映射函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作为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出值,求取所述亮度映射函数的输入值,得到目标亮度参数;
将所述第一亮度参数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作为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并获取;
所述获取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终端所处环境的图像信息及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光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终端所处环境中用户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图像信息和所述目标亮度参数确定终端所处环境的环境布局信息;
将所述环境光信息、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环境布局信息作为所述终端所处的环境信息,并获取;
所述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信号调整参数确定显示画面的背光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视角调整参数;
将所述信号调整参数、所述背光调整参数和所述视角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调整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和所述环境信息确定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所述信号控制曲线表征终端输出的显示信号的信号幅值与终端的输入信号的信号幅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从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上选出多个点作为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控制点,并确定所述控制点的位置参数和数量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和所述终端所支持的显示参数,确定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幅度调整参数;
将所述位置参数、所述数量参数和所述幅度调整参数确定为显示画面的信号调整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显示信息,所述显示信息包括编码信息、直方图信息和显示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编码信息确定第一函数,根据所述直方图信息确定第二函数;
将所述第二函数代入所述第一函数得到第三函数,根据所述显示类型信息确定所述第三函数的函数系数;
根据所述第三函数与所述函数系数获取当前显示画面的信号控制曲线。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显示参数调节指令,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为用户基于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发送的调节指令;
根据所述显示参数调节指令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修正;
按照修正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调整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历史使用信息,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包括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使用所述终端时,所述终端输出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
基于所述历史使用信息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进行调节;
按照调节后的显示画面的显示参数输出显示画面。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显示画面调整程序,所述显示画面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61019.6A 2020-10-26 2020-10-26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365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1019.6A CN112365861B (zh) 2020-10-26 2020-10-26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1019.6A CN112365861B (zh) 2020-10-26 2020-10-26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861A CN112365861A (zh) 2021-02-12
CN112365861B true CN112365861B (zh) 2022-07-08

Family

ID=7451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1019.6A Active CN112365861B (zh) 2020-10-26 2020-10-26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58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173A (zh) * 2021-05-19 2021-08-31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3835660A (zh) * 2021-09-22 2021-12-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7336B (zh) * 2021-12-28 2024-03-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画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171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20819A (zh) * 2009-06-25 2010-01-06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背光亮度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显示设备
WO2010023966A1 (ja) * 2008-08-27 2010-03-0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画質調整装置、画質調整方法、及び画質調整プログラム
CN101777310A (zh) * 2010-03-05 2010-07-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
CN101911173A (zh) * 2007-12-26 2010-12-08 夏普株式会社 用图像特性映射进行背光调制的方法
CN102376270A (zh) * 2010-08-23 2012-03-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亮度控制装置以及亮度控制方法
CN106531092A (zh) * 2016-11-08 2017-03-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方法、视频处理器及显示装置
CN108024032A (zh) * 2017-11-24 2018-05-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增强处理方法、电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11916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mbient light-adaptive display management
WO2020078347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背光调整的图像动态增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23328A (ja) * 2002-06-14 2004-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US9082334B2 (en) * 2010-06-14 2015-07-14 Barco N.V. Luminance boost method and system
US11609427B2 (en) * 2015-10-16 2023-03-21 Ostendo Technologies, Inc. Dual-mode augmented/virtual reality (AR/VR) near-eye wearable display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173A (zh) * 2007-12-26 2010-12-08 夏普株式会社 用图像特性映射进行背光调制的方法
CN101567171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电视背光调整的方法及系统
WO2010023966A1 (ja) * 2008-08-27 2010-03-0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画質調整装置、画質調整方法、及び画質調整プログラム
CN101620819A (zh) * 2009-06-25 2010-01-06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背光亮度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显示设备
CN101777310A (zh) * 2010-03-05 2010-07-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背光控制方法
CN102376270A (zh) * 2010-08-23 2012-03-14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亮度控制装置以及亮度控制方法
CN106531092A (zh) * 2016-11-08 2017-03-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方法、视频处理器及显示装置
WO2018119161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Ambient light-adaptive display management
CN108024032A (zh) * 2017-11-24 2018-05-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增强处理方法、电视、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78347A1 (zh) * 2018-10-16 2020-04-2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背光调整的图像动态增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063319A (zh) * 2018-10-16 2020-04-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背光调整的图像动态增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5861A (zh) 2021-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5861B (zh) 显示画面调整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87810B (zh) 一种基于人脸色彩特征的自动白平衡方法及电子媒体装置
US113548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ructing 3D panaroma model
CN110503725A (zh) 图像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01561A (zh) 摄像头对焦检测方法及装置
KR20070090224A (ko) 전자 색 이미지 채도 처리 방법
EP4072131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179889A (zh) 界面色彩调节方法、网页色彩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6030665A (zh) 针对增强现实环境中的虚拟对象创建真实色彩
CN1085515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0149550B (zh) 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105359A (zh) 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的色调映射方法
CN111063319B (zh) 基于背光调整的图像动态增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24175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064431A (zh) 一种图片亮度调节方法、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442242B (zh) 一种基于双目空间手势交互的智能镜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339028B (zh) 拍照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63570A (zh) 贴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40760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65019A (zh) 背景显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KR101260817B1 (ko) 강인한 인식/추적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디지털 컨텐츠 영상의 피쳐포인트 보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컴퓨터로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20150317805A1 (en) Color-sample image generator, color-sample generator, color-sample generation method, and color-sample
CN114638951B (zh) 房屋模型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4065B (zh) 物体温度探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US2023031647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output images under reduced light lev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