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3881A - 接口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口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3881A
CN112363881A CN202011359098.1A CN202011359098A CN112363881A CN 112363881 A CN112363881 A CN 112363881A CN 202011359098 A CN202011359098 A CN 202011359098A CN 112363881 A CN112363881 A CN 112363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test
target type
circuit board
p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9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岐元
冷明星
王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909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63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63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3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buses, lines or interfaces, e.g. stuck-at or open line fau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2213/0042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口测试系统,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用于对目标Type‑C接口进行测试,所述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具有相同的引脚,所述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目标Type‑C接口之间,用于将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切换连接。本申请在测试过程中,只需将目标Type‑C接口连接至转接板一次,就可以通过控制转接板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通信测试。由于不需要重复插拔目标Type‑C接口,所以不仅减少了目标Type‑C接口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测试时长,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接口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口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Type-C接口是一种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类型,用于不同设备间的连接与通信。Type-C接口可以应用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Type-C接口内设有24个引脚,分布在电路板两面(可以称为A面和B面),每面均有12个引脚,两面引脚配置相同且均可单独通信。由于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A面和B面皆可单独通信,所以在对Type-C接口进行测试时,需要先对A面进行测试,再对B面进行测试,如此才能完成对Type-C接口的测试。
相关技术中,需要将Type-C接口插入测试设备两次,一次测试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A面,另一次测试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B面,以完成对Type-C接口的测试。然而,这种测试方法需要重复插拔Type-C接口,因而不仅会损耗Type-C接口和测试设备,而且会增加测试时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测试系统,不需要重复插拔Type-C接口,减少了Type-C接口和测试设备的损耗,有助于提高测试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口测试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对目标Type-C接口进行测试,所述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具有相同的引脚,所述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转接板;
所述转接板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目标Type-C接口之间,用于将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切换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板连接于测试设备与目标Type-C接口之间。在对目标Type-C接口进行测试时,可通过控制转接板,使测试设备与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对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在对此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完成后,再通过控制转接板,使测试设备与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对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以此完成对Type-C接口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只需将目标Type-C接口连接至转接板一次,就可以通过控制转接板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通信测试。由于不需要重复插拔目标Type-C接口,所以不仅减少了目标Type-C接口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测试时长,提高了测试效率。
可选地,所述转接板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和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具有相同的引脚;
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二面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转接头之间,用于将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接板还包括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用于将所述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是USB接口。
可选地,所述通信接口是Type-C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个数为n个;n个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
所述n个单刀双掷开关中的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所述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在所述第三面中对应的引脚与所述第四面中对应的引脚之间切换连接。
可选地,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为继电器。
可选地,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可选地,所述测试设备用于:
通过控制所述转接板,使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
在完成对所述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后,通过控制所述转接板,使所述测试设备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面连接;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
可选地,所述测试设备用于: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Type-C接口发送接口信息获取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目标Type-C接口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面的通信正常;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Type-C接口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面的通信异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Type-C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测试设备,102:目标Type-C接口,103:转接板,1031:单刀双掷开关,1032: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Type-C接口是一种USB接口类型,具有多个引脚,均匀分布在电路板两面(可以称为A面和B面),两面引脚配置相同且均可单独通信。如此,用户在使用Type-C接口时,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Type-C接口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Type-C接口外型设计纤薄,传输速率高,具有强大的兼容性,能够连接个人计算机、游戏主机、智能手机、存储设备等电子设备,并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的统一。因此,Type-C接口被广泛应用。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对Type-C接口进行测试时,需要将Type-C接口插入测试设备两次,一次测试Type-C接口内的电路板的A面,另一次测试Type-C接口内的电路板的B面,以完成对Type-C接口的测试。如此,需要重复插拔Type-C接口,因而不仅会损耗Type-C接口和测试设备,而且会增加测试时长。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口测试系统,只需将Type-C接口连接至接口测试系统一次,就可完成对Type-C接口的测试,不需要重复插拔Type-C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口测试系统测试的Type-C接口可以是设置在各类电子设备中的Type-C接口,如可以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宝、手机等电子设备中设置的Type-C接口。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测试系统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接口测试系统用于对目标Type-C接口进行测试。该接口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设备101和转接板103。
测试设备101是对目标Type-C接口102进行测试的设备,具体可以测试目标Type-C接口102的通信情况。比如,测试设备101可以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测试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目标Type-C接口102是需要进行测试的Type-C接口。参见图2,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具有相同的引脚,并且两面皆可单独通信。
转接板103连接于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之间,用于将测试设备101在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切换连接。
具体地,可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这种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可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在对此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完成后,再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这种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可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以此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102的测试。如此,通过控制转接板103,可以将测试设备101在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切换连接。也即,目标Type-C接口只需连接到转接板103,测试设备101就可以分别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由于不需要重复插拔目标Type-C接口102,所以不仅减少了目标Type-C接口的损耗,而且减少了测试时长,提高了测试效率。
可选地,参见图3,转接板103包括:单刀双掷开关1031和转接头1032。
转接头1032用于实现接口连接和数据传输。参见图4,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三面和第四面,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具有相同的引脚。
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和第四面是为了实现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连接,方便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
可选地,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
单刀双掷开关1031连接于测试设备101与转接头1032之间,用于将测试设备10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单刀双掷开关1031由不动端和动端组成,不动端连接测试设备101,动端连接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或第四面,即动端能够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如此,通过单刀双掷开关1031可实现测试设备10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具体地,当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且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时,可以通过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使测试设备101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也就实现了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这种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可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在对此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完成后,再通过控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使测试设备101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也就实现了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这种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可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以此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102的测试。
可选地,单刀双掷开关1031可以是继电器。
继电器可以有三个触点,包括一个动触点和两个静触点。其中,继电器的动触点是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不动端,与测试设备101连接。继电器的两个静触点是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其中一个静触点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另一个静触点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继电器的控制端在继电器的线圈。当继电器的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静触点闭合。当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与原来断开的一个静触点变成闭合,与原来闭合的一个静触点变成断开。如此,通过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通电与否,可以使得继电器的动触点在两个静触点之间切换连接,也就可以使得测试设备10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对转接板103的控制可以由其他的控制设备实现。这种情况下,其他控制设备与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对转接板103的控制可以由测试设备101实现。具体地,测试设备101与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测试设备101通过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控制端,可以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或者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也即,测试设备101可以控制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5,转接板103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033。
通信接口1033是一种用于两个设备之间数据传输的接口,通信接口1033连接测试设备101。比如,通信接口1033可以是USB接口、Type-C接口等。Type-C接口中电路板的两面皆可通信,如此,用户在使用Type-C接口时,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从而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这种情况下,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不动端与通信接口1033连接,也即,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不动端通过通信接口1033与测试设备101连接。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2连接,单刀双掷开关1031用于将通信接口1033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时,通信接口1033就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测试设备101也就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连接。当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切换至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时,通信接口1033就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测试设备101也就与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连接。如此,单刀双掷开关1031将通信接口1033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也就是将测试设备101在转接头1032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下面对转接头103与目标Type-C接口102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n为正整数。
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引脚(PIN),又称管脚,是指从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的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引出的引脚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
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一一接触,有助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建立通信,也有助于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引脚进行测试,防止出现引脚漏检的情况。
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一一接触,有助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建立通信,也有助于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的引脚进行测试,防止出现引脚漏检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个数为n个,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
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中的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测试设备101连接,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在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中对应的引脚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中对应的引脚之间切换连接。
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一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对应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一个引脚和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一个引脚。可选地,所对应的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这一引脚和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这一引脚的位置可以上下对应。如此,这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可在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这一引脚与第四面的这一引脚之间切换连接。
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控制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n个引脚一一连接,如此,可以实现测试设备101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三面的连接。或者,可以同时控制n个单刀双掷开关1031的动端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n个引脚一一连接,如此,可以实现测试设备101与转接头103中的电路板的第四面的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测试系统用于测试目标Type-C接口102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4):
(1)测试设备101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
(2)在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
其中,测试设备101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操作可以为:在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向目标Type-C接口102发送接口信息获取请求。若接收到目标Type-C接口102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通信正常;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目标Type-C接口102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通信异常。
接口信息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目标Type-C接口102的相关信息,比如可以用于请求获取目标Type-C接口102的编号等。
响应消息是针对接口信息获取请求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目标Type-C接口102的相关信息。
预设时长可以预先进行设置,且预设时长可以设置的较大,如可以设置为4秒、五秒等。
若在发送接口信息获取请求后接收到目标Type-C接口102返回的响应消息,则说明目标Type-C接口102的通信异常,即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通信正常。
若在发送接口信息获取请求后的较长时间(即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目标Type-C接口102返回的对应的响应消息,则可以确定很大可能是因目标Type-C接口102的通信异常而导致的,因而可以确定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通信异常。
(3)测试设备101在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后,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101切换至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
(4)在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的情况下,测试设备101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
其中,测试设备101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的操作与上述测试设备101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接板103连接于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之间。在对目标Type-C接口102进行测试时,可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连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在对此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完成后,再通过控制转接板103,使测试设备101与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连接,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以此完成对Type-C接口102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只需将目标Type-C接口102连接至转接板103一次,就可以通过控制转接板103完成对目标Type-C接口102中的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通信测试。由于不需要重复插拔目标Type-C接口102,所以不仅减少了目标Type-C接口的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测试时长,提高了测试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口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用于对目标Type-C接口进行测试,所述目标Type-C接口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具有相同的引脚,所述系统包括:测试设备和转接板;
所述转接板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目标Type-C接口之间,用于将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切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和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中的电路板具有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具有相同的引脚;
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一面连接,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二面连接;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连接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转接头之间,用于将所述测试设备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还包括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测试设备;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通信接口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与所述转接头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用于将所述通信接口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是Type-C接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一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相同,且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中的每个引脚与所述第二面中对应的引脚接触;
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个数为n个;n个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第三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且所述n个单刀双掷开关与所述第四面的n个引脚一一对应;
所述n个单刀双掷开关中的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不动端与所述测试设备连接,所述每个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在所述第三面中对应的引脚与所述第四面中对应的引脚之间切换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为继电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在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切换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用于:
通过控制所述转接板,使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面进行通信测试;
在完成对所述第一面的通信测试后,通过控制所述转接板,使所述测试设备切换至与所述第二面连接;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二面进行通信测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用于:
在所述测试设备与所述第一面连接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Type-C接口发送接口信息获取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目标Type-C接口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面的通信正常;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目标Type-C接口返回的响应消息,则确定所述第一面的通信异常。
CN202011359098.1A 2020-11-27 2020-11-27 接口测试系统 Pending CN112363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9098.1A CN112363881A (zh) 2020-11-27 2020-11-27 接口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9098.1A CN112363881A (zh) 2020-11-27 2020-11-27 接口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3881A true CN112363881A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3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9098.1A Pending CN112363881A (zh) 2020-11-27 2020-11-27 接口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638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5746B2 (en) USB connector structure
EP1717910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ing multi-functional socket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992372B (zh) Usb线缆、usb接口以及适配器
US8458376B1 (en) USB peripheral device with automatic mode switch
CN107543994A (zh) Type‑C接口的测试系统
CN104349304A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064243A (zh) 移动电源及为外设设备供电的方法
CN108963673B (zh) 基于otg功能充放电可设置的数据线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11817378B (zh)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CN11087979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接口控制方法
CN204155267U (zh) 一种otg usb接口电路
CN109560581A (zh) 充电处理方法、充电处理电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6422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2363881A (zh) 接口测试系统
CN204856476U (zh) 一种接口装置及连接装置
CN109218880A (zh) 耳机充电二合一电路及控制方法、终端
CN115237841A (zh) 电子设备、快充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10691253U (zh) 移动电源以及供电和通信系统
CN103092694B (zh) 一种状态切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9402575U (zh) 终端设备及整机电流检测系统
CN109586755B (zh) 一种通信装置、通信存储装置、切换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218242499U (zh) 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107105U (zh) 一种usb接口的测试连接线
CN219268916U (zh) 移动电子设备的接口电路、移动电子设备和设备系统
CN208675251U (zh) 一种用于密集部署智能终端的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