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4021A -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54021A CN112354021A CN202011158081.XA CN202011158081A CN112354021A CN 112354021 A CN112354021 A CN 112354021A CN 202011158081 A CN202011158081 A CN 202011158081A CN 112354021 A CN112354021 A CN 1123540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fixedly connected
- hollow
- accommodating chamber
- liquid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61M1/0023—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3/00—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 A61H33/06—Artificial hot-air or cold-air baths; Steam or gas baths or douches, e.g. sauna or Finnish baths
- A61H33/063—Hea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 A61H33/065—Heater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herefor with steam gener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90—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evices, i.e. devices for applying suction to a wound to promote healing, e.g. including a vacuum dressing
- A61M1/96—Suction control thereof
- A61M1/962—Suction control thereof having pumping means on the suction site, e.g. miniature pump on dressing or dressing capable of exerting su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包括引流及修复组件,其包括:中空密封件;包覆件,可拆卸的设置在中空密封件内下端;压块,固定连接在包覆件上端;包覆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包覆层、注液层和第二包覆层;按压装置,设置在压块上端;第二连接管,可拆卸的设置在中空密封件内,一端连接在包覆件上端,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第三连接管,可拆卸的设置在中空密封件内,用于连接注液层和注液装置。通过注液装置,可注入修复液和/或清洗液,注入清洗液,清洗创面,便于创面修复,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及第二连接管可实现负压引流,注入修复液可加快创面愈合修复;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引流及创面修复相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覆盖全身,这也导致了创伤中最常见的就是皮肤软组织多发伤与复合伤,损伤面积、损伤深度及创伤原因不同都会导致皮肤伤口的不同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合理的治疗,极易出现严重感染、血供障碍、难愈疤痕等问题,严重影响外观与功能康复。
国内外已经将负压引流技术广泛应用于皮肤伤口(创面)修复领域,目前创面修复用的负压引流装置通常仅仅具有负压引流功能,具有功能单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用以解决目前创面修复用的负压引流装置通常仅仅具有负压引流功能,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包括引流及修复组件,
所述引流及修复组件包括:
中空密封件;
包覆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下端;
压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覆件上端;
所述包覆件包括:上下间隔的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设置注液层;按压装置,设置在所述压块上端;
第二连接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一端连接在所述包覆件上端,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
第三连接管,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与所述注液层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注液装置。
优选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中空弹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压块上,所述中空弹性件通过注入管连接有压力流体注入装置;排放管,与所述中空弹性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第一注液组件,用于注入修复液,所述修复液包括但不限于bFGF生长因子。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第二注液组件,用于注入创面清洗液。
优选的,所述中空密封件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的空间滑动连接;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与所述滑块一端固定连接;
齿条,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沿左右方向布置;
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左侧或右侧;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远离中空密封件的一端,所述旋转轴沿前后方向布置;
齿轮,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
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转盘固定连接;
若干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中空密封件同一侧;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
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若干第二金属片,所述若干第二金属片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与所述第二转盘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金属片能够滑动接触;
导线,所述导线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片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上;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的压强;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的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包覆件上,用于检测包覆件的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的流速;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注液装置、第四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P;
其中P0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h为注液装置出液口到注液层中心的直线距离,a为包覆件的长度,b为包覆件的宽度,r为第三连接管的半径,μ为包覆件的泊松比,L为注液装置出液口到注液层中心的高度,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1828;
步骤2,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P1;
其中S为包覆件的热膨胀系数,T1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T2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值,E为包覆件的弹性模量,C为第三连接管的直线系数;λ为第三连接管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内壁之间的阻力系数,η为第三连接管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内壁之间的动力粘性系数,ρ为所述第三连接管内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ε为所述包覆件的吸水率;E0为第三连接管的弹性模量;v为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3,所述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与预设最大压强值,当所述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大于预设最大压强值时,控制器控制注液装置工作,使得所述注液装置的出液口的流速减小,以调整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所述第一修复组件包括:
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的左右两侧壁中下部,所述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第一密封板,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所述第一密封板周侧与所述第一容纳室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壁上端;
竖直连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下端;
储液壳,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上方,所述储液壳连接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储液壳内液体;
第二密封板,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储液壳内,所述第二密封板周侧与所述储液壳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板位于所述储液壳内部液位上方,所述第二密封板上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与所述储液壳上端密封滑动连接;
导热壳,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壁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室上部;
第二管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和导热壳,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导热壳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第一密封板下端,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电磁阀;
第三密封板,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热壳内,所述第三密封板周侧与所述导热壳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热弯曲金属片,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若干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下端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热弯曲金属片处于非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热壳右侧壁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包括单向阀和电磁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单向阀;
调节室,所述第一容纳室右侧和导热壳之间设置调节室,所述调节室上端与所述导热壳上端齐平,所述调节室下端靠近与所述储液壳下端;
气泵,一端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调节室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热气源或通过第四气管连接冷却气;
输送泵,一端通过第三气管连接熏蒸气源,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一容纳室或第二容纳室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内均设置气压传感器;
第一出气罩,所述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罩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罩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从第一容纳室或第二容纳室至所述第一出气罩方向依次设置电磁控制阀和单向阀;
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控制阀、气泵、输送泵、加热装置、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所述第一修复组件包括:
第一滑槽,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左右两侧内壁;
第一连接块,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若干电动伸缩杆,上端的固定端与所述中空密封件上端内壁固定连接,下端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三中空连接杆左右两侧;
第二出气罩,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下端;
驱动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三中空连接杆的一侧;
驱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腔内下端,所述驱动轴由驱动件驱动旋转;
螺纹套,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的一侧内壁;
第一水平槽,一端与所述驱动腔右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第三中空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第一水平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槽连通且匹配的第三水平槽;
第三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水平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内,所述水平螺纹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槽内;
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套上,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传动;
熏蒸气源,与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连通,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出气罩连通。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力调节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力调节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力调节装置中连接板与第二转盘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修复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修复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引流及修复组件;11、中空密封件;12、包覆件;121、第一包覆层;122、第二包覆层;123、注液层;13、压块;14、按压装置;141、中空弹性件;15、第二连接管;16、第三连接管;2、注液装置;3、负压吸引装置;4、第一修复组件;41、第一容纳室;42、第二容纳室;43、竖直连接杆;44、第一密封板;45、第二密封板;46、第一弹簧;47、储液壳;48、第三密封板;49、导热壳;410、第二管道;411、第一出气罩;412、热弯曲金属片;413、第二弹簧;414、调节室;415、第一滑槽;416、第一连接块;417、电动伸缩杆;418、第二连接块;419、第二出气罩;420、驱动腔;421、驱动轴;422、螺纹套;423、第一锥齿轮;424、第二锥齿轮;425、水平螺纹杆;426、第二连接杆;427、第三中空连接杆;001、滑块;002、密封圈;003、齿条;004、第一支撑杆;005、旋转轴;006、齿轮;007、第一转盘;008、连接板;009、第一金属片;010、第二支撑杆;011、连接杆;012、第二转盘;013、第二金属片;01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如图1,包括引流及修复组件1,
所述引流及修复组件1包括:
中空密封件11;
包覆件1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下端;
压块13,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覆件12上端;
所述包覆件12包括:上下间隔的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设置注液层123(可选的,可为壳体层,壳体层设置出液孔);
按压装置14,设置在所述压块13上端;
第二连接管1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一端连接在所述包覆件12上端,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3;
第三连接管16,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优选的,可将第三连接管设置在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三连接管16一端与所述注液层123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注液装置2。
优选的,第一包覆层厚度及孔径均大于第二包覆层,其中第一包覆层材料可为促进肉芽生长的敷料;
优选的,注液层中第一连接管沿着所述包覆件周侧布置,第二连接管一端位于所述包覆件边缘,另一端连接总管,所述总管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第一注液组件,用于注入修复液,所述修复液包括但不限于bFGF生长因子;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第二注液组件,用于注入创面清洗液。
本申请可在创面清创完成后开始使用,起到辅助修/治疗复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中空密封件放置患者创面(如可在中空密封件上设置连接件(连接带,或者贴敷的连接件,或者为吸盘吸附),与患者皮肤表面连接),使得第二包覆层与患者创面接触贴合,通过中空密封件可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患者创面液体到处流,且按压装置可施加压力至压块,使得包覆件紧密附在患者创面;
通过注液装置,可注入修复液和/或清洗液,注入清洗液,清洗创面,便于创面修复,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及第二连接管可实现负压引流,注入修复液可加快创面愈合修复;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引流及创面修复/治疗相结合。
包覆件1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下端,可根据需要跟换包覆件,便于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所述按压装置包括:中空弹性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压块上,所述中空弹性件通过注入管连接有压力流体(可为气体或液体)注入装置;排放管,与所述中空弹性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入管上连接有流体输送泵;所述注入管上和排风管上均设置控制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压力流体注入装置可通过注入管注入所述中空弹性件内,通过压力流体施加压力至压块,使得包覆件在需要时紧密贴敷在创面;且可通过控制阀门调节注入所述中空弹性件内的压力流体的量,以调节对包覆件的压力,便于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3
在实施1或2的基础上
如图2-4所示,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滑块(也可为滑片)001,所述滑块001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的空间滑动连接;
密封圈002,所述密封圈002设置在所述滑块001上,与所述滑块001一端固定连接;
齿条003,所述齿条003设置在所述滑块001上,与所述滑块00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003沿左右方向布置;
第一支撑杆004,所述第一支撑杆004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左侧或右侧;
旋转轴005,所述旋转轴00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004的远离中空密封件11的一端,所述旋转轴005沿前后方向布置;
齿轮006,所述齿轮006设置在所述旋转轴005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005固定连接,所述齿轮006与所述齿条003啮合传动;
第一转盘007,所述第一转盘007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005的另一端;
连接板008,所述连接板008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007上,所述连接板008与所述第一转盘007固定连接;
若干第一金属片009,所述第一金属片009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008上,与所述连接板008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杆010,所述第二支撑杆010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04位于所述中空密封件11同一侧;
连接杆011,所述连接杆011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010的上;
第二转盘012,所述第二转盘012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011的另一端;
若干第二金属片013,所述若干第二金属片01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012上,与所述第二转盘012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金属片009能够滑动接触;
导线014,所述导线014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片013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3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注液装置注入液体时,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压力增加,推动滑块移动滑块上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带动连接板转动,连接板上的第一金属片与第二转盘上的第二金属片接触,根据第一转盘转动不同的角度,第一金属片与不同的第二金属片接触,第二金属片传输不同的电信号到控制器上,控制器根据所述不同的电信号调节所述负压吸引装置,改变吸引装置的吸引压力,该装置可以通过注液装置的注液压力自动调节负压吸引装置的吸引压力,使第一包覆件与第二包覆件之间压力保持平衡,防止压力过大破坏第一包覆件与第二包覆件,且对患者造成危害,而且负压吸引装置无需一直处于最大功率,节能环保,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以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另外,通过上述自动调压,而不需要在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设置复杂的测压电器件,以及避免在所述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之间设置导线,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且简化了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的内部结构,更便于使用。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
所述注液装置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上;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压强;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包覆件12上,用于检测包覆件12的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注液装置2、第四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P;
其中P0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h为注液装置2出液口到注液层123中心的直线距离,a为包覆件12的长度,b为包覆件12的宽度,r为第三连接管16的半径,μ为包覆件12的泊松比,L为注液装置2出液口到注液层123中心的高度,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1828;
步骤2,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P1;
其中S为包覆件12的热膨胀系数,T1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T2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值,E为包覆件12的弹性模量,C为第三连接管16的直线系数;λ为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16内壁之间的阻力系数(取值为大于0,小于等于1),η为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内壁之间的动力粘性系数,ρ为所述第三连接管内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ε为所述包覆件的吸水率;E0为第三连接管的弹性模量;v为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3,所述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与预设最大压强值,当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大于预设最大压强值时,控制器控制注液装置2工作,使得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减小,以调整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压强;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包覆件12的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
首先,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P,然后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最后,控制器比较所述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与预设最大压强值,当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大于预设最大压强值时,控制器控制注液装置2工作,使得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减小,以调整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当包覆件内的压强过大时,及时调整注液装置的流速,防止包覆件过大破坏包覆件以及损害人体;
其中,公式(1)和公式(2)中考虑包覆件尺寸和性能参数(包覆件12的泊松比、包覆件12的弹性模量、包覆件12的热膨胀系数、包覆件的吸水率)对压强平衡状态的相关影响,注液装置(注液装置2出液口到注液层123中心的直线距离、高度)及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16的半径、第三连接管16的直线系数、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内壁之间的动力粘性系数、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16内壁之间的阻力系数,其中上述粘性系数和阻力系数对动能损失的影响)、第三连接管内液体的密度、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对压强的影响,等压强进行修正,使得计算结果可靠。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4中任一项的基础上
如图5-6所示,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4,所述第一修复组件4包括:
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的左右两侧壁中下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第一密封板44,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所述第一密封板44周侧与所述第一容纳室41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4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端,所述第一弹簧46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壁上端;
竖直连接杆46,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44下端;
储液壳4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上方,所述储液壳47连接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储液壳47内液体;
第二密封板45,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储液壳47内,所述第二密封板45周侧与所述储液壳47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板45位于所述储液壳47内部液位上方,所述第二密封板45上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杆4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46与所述储液壳47上端密封滑动连接;
导热壳49,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壁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室41上部;
第二管道410,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41和导热壳49,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导热壳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内、第一密封板下端,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电磁阀;
第三密封板48,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热壳49内,所述第三密封板48周侧与所述导热壳49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热弯曲金属片412,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48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若干第二弹簧413,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48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下端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热弯曲金属片412(可为目前的热双金属片)处于非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413处于拉伸状态;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热壳49右侧壁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包括单向阀和电磁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单向阀;
调节室414,所述第一容纳室41右侧和导热壳49之间设置调节室414,所述调节室414上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上端齐平,所述调节室414下端靠近所述储液壳47下端;
气泵,一端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调节室414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热气源或通过第四气管连接冷却气;
输送泵,一端通过第三气管连接熏蒸气源,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一容纳室41或第二容纳室42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内均设置气压传感器;
第一出气罩428,所述第二连接杆426上端连接(如可通过弹性件连接在中空密封件下端)在所述中空密封件下端;
所述第一出气罩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三管道429与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从第一容纳室或第二容纳室至所述第一出气罩方向依次设置电磁控制阀和单向阀;
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控制阀、气泵、输送泵、加热装置、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该实施例可用于术后护理,此时将包覆件拆卸(优选的,也可将包覆件、压块、按压装置、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等等均拆卸);
熏蒸气源可为目前用于术后促进修复的熏蒸蒸汽,可包括中药熏蒸修复,或者其他熏蒸液修复;
首先,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泵输送启动,此时第三管道上的电磁控制阀关闭,通过第四连接管输入熏蒸气源(其中,输送泵为两个,分别用于输入不同的熏蒸气源至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进入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通过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当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内的气压传感器检测值均为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输送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器控制所述所述加热装置工作,对储液壳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形成的热蒸汽推动所述第一密封板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密封板下方的第一容纳室内气压减小,第二容纳室内的气压大于第一容纳室,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三管道上的电磁控制阀打开,第二容纳室的熏蒸气源打开与第二容纳室连接的单向阀进入第一出气罩,从第一出气罩进入所述中空密封件内部,通过中空密封件下端的开口为患者创面进行熏蒸理疗,加快修复;
然后,控制器控制所述气泵工作,向调节室内输入热气源,使得调节室内温度升高,调节室内温度升高,热量进入导热壳,使得热弯曲金属片受热弯曲,使得热弯曲金属片整体高度降低,第三密封板向下移动,使得导热壳内气压降低,此时第二管道上电磁阀为打开,第一容纳室内的熏蒸气源进入导热壳内,打开导热壳上的单向阀进入中空密封件内(优选的,也可设置连接管连接导热壳出气可和第一出气罩,实现从导热壳进入第一出气罩内),实现熏蒸;当第一容纳室气压小于第二容纳室时,可实现熏蒸气源从第二容纳室进入第一出气罩,当第一容纳室气压大于第二容纳室时,可实现熏蒸气源从第一容纳室进入第一出气罩,以维持动态平衡,且通过上述压力改变,可实现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快速排出,熏蒸,不需要设置多个复杂的调压装置;
当熏蒸完成后,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控制,并通过气泵向调节阀内输入冷却气,冷却气能够通过中空密封件冷却储液壳,加快冷凝储液壳中蒸汽,实现第一密封板回位,以及金属片不再完全,以便于下次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切换不同的熏蒸气源熏蒸,更便于使用,以及加快修复;通过上述压力改变,可实现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快速排出,熏蒸,不需要设置多个复杂的调压装置,以便于排气。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5中任一项的基础上
如图7-8所示,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4,所述第一修复组件4包括:
第一滑槽415,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左右两侧内壁;
第一连接块416,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若干电动伸缩杆417,上端的固定端与所述中空密封件上端内壁固定连接,下端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16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块418,固定连接在第三中空连接杆427左右两侧(其中第三中空连接杆上端不与中空密封件连接);
第二出气罩41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下端;
驱动腔4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16远离第三中空连接杆427的一侧;
驱动轴421,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腔420内下端,所述驱动轴421由驱动件驱动旋转;
螺纹套422,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21靠近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的一侧内壁;
第一水平槽,一端与所述驱动腔420右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416靠近第三中空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418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块418靠近第一水平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槽连通且匹配的第三水平槽(优选的,第三水平槽设置内螺纹,与所述水平螺纹杆的外螺纹匹配);
第三锥齿轮423,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21上;
水平螺纹杆42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422内,所述水平螺纹杆425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槽内;
第四锥齿轮424,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套422上,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传动;
熏蒸气源,与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连通,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出气罩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未安装第三中空连接杆时,水平螺纹杆右端位于第二安装槽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安装时,将第二连接块安装到第一连接块内部,然后启动驱动件(如为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驱动轴旋转,驱动轴正向旋转通过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带动螺纹套正向转动,螺纹套正向转动,使得水平螺纹杆向第二安装槽内移动,进入第二安装槽内部的第三安装槽内,对第三中空连接杆进行限位,当需要拆卸第三中空连接杆时,控制驱动件方向旋转即可,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及拆卸第三中空连接杆;
且可通过驱动电动伸缩杆伸缩,带动第三中空连接杆、第一连接块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调整第一出气罩距离患者创面的距离,更便于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及修复组件(1),
所述引流及修复组件(1)包括:
中空密封件(11);
包覆件(12),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下端;
压块(13),固定连接在所述包覆件(12)上端;
所述包覆件(12)包括:上下间隔的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设置注液层(123);
按压装置(14),设置在所述压块(13)上端;
第二连接管(15),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一端连接在所述包覆件(12)上端,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3);
第三连接管(16),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内,所述第三连接管(16)一端与所述注液层(123)连接,另一端位于连接注液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14)包括:
中空弹性件(141),固定连接在所述压块(13)上,所述中空弹性件(141)通过注入管连接有压力流体注入装置;
排放管,与所述中空弹性件(14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2)包括:第一注液组件,用于注入修复液,所述修复液包括但不限于bFGF生长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2)包括:第二注液组件,用于注入创面清洗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滑块(001),所述滑块(001)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包覆层(121)和第二包覆层(122)之间的空间滑动连接;
密封圈(002),所述密封圈(002)设置在所述滑块(001)上,与所述滑块(001)一端固定连接;
齿条(003),所述齿条(003)设置在所述滑块(001)上,与所述滑块(001)固定连接,所述齿条(003)沿左右方向布置;
第一支撑杆(004),所述第一支撑杆(004)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左侧或右侧;
旋转轴(005),所述旋转轴(005)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004)的远离中空密封件(11)的一端,所述旋转轴(005)沿前后方向布置;
齿轮(006),所述齿轮(006)设置在所述旋转轴(005)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005)固定连接,所述齿轮(006)与所述齿条(003)啮合传动;
第一转盘(007),所述第一转盘(007)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轴(005)的另一端;
连接板(008),所述连接板(008)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007)上,所述连接板(008)与所述第一转盘(007)固定连接;
若干第一金属片(009),所述第一金属片(009)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008)上,与所述连接板(008)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杆(010),所述第二支撑杆(010)固定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一侧、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杆(004)位于所述中空密封件(11)同一侧;
连接杆(011),所述连接杆(011)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010)的上;
第二转盘(012),所述第二转盘(012)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011)的另一端;
若干第二金属片(013),所述若干第二金属片(01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012)上,与所述第二转盘(012)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金属片(009)能够滑动接触;
导线(014),所述导线(014)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片(013)电连接,另一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负压吸引装置(3)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上还设置压力调节装置,所述压力调节装置包括: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上;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压强;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温度;
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包覆件(12)上,用于检测包覆件(12)的温度;
第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用于检测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
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注液装置(2)、第四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控制注液装置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1)计算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P;
其中P0为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值,h为注液装置(2)出液口到注液层(123)中心的直线距离,a为包覆件(12)的长度,b为包覆件(12)的宽度,r为第三连接管(16)的半径,μ为包覆件(12)的泊松比,L为注液装置(2)出液口到注液层(123)中心的高度,e为自然常数,取值为2.71828;
步骤2,根据步骤1的计算结果、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及公式(2)计算包覆件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P1;
其中S为包覆件(12)的热膨胀系数,T1为第三检测装置检测值,T2为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值,E为包覆件(12)的弹性模量,C为第三连接管(16)的直线系数;λ为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16)内壁之间的阻力系数,η为第三连接管(16)内液体与第三连接管内壁之间的动力粘性系数,ρ为所述第三连接管内液体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ε为所述包覆件的吸水率;E0为第三连接管的弹性模量;v为第四检测装置检测值;
步骤3,所述控制器比较步骤2计算的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与预设最大压强值,当所述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的修正值大于预设最大压强值时,控制器控制注液装置(2)工作,使得所述注液装置(2)的出液口的流速减小,以调整包覆件(12)所受到的压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4),所述第一修复组件(4)包括:
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的左右两侧壁中下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第一密封板(44),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所述第一密封板(44)周侧与所述第一容纳室(41)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第一弹簧(46),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44)上端,所述第一弹簧(46)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壁上端;
竖直连接杆(43),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密封板(44)下端;
储液壳(47),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上方,所述储液壳(47)连接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储液壳(47)内液体;
第二密封板(45),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储液壳(47)内,所述第二密封板(45)周侧与所述储液壳(47)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板(45)位于所述储液壳(47)内部液位上方,所述第二密封板(45)上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杆(4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43)与所述储液壳(47)上端密封滑动连接;
导热壳(49),固定连接在所述中空密封件内壁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室(41)上部;
第二管道(410),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41)和导热壳(49),所述第二管道(410)一端与所述导热壳(49)连接,所述第二管道(410)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室(41)内、第一密封板(44)下端,所述第二管道(410)上连接有电磁阀;
第三密封板(48),密封滑动连接在所述导热壳(49)内,所述第三密封板(48)周侧与所述导热壳(49)周侧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热弯曲金属片(412),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48)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下端内壁固定连接;
若干第二弹簧(413),一端与所述第三密封板(48)下端固定连接,一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下端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热弯曲金属片(412)处于非弯曲状态下,所述第二弹簧(413)处于拉伸状态;
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导热壳(49)右侧壁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包括单向阀和电磁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为单向阀;
调节室(414),所述第一容纳室(41)右侧和导热壳(49)之间设置调节室(414),所述调节室(414)上端与所述导热壳(49)上端齐平,所述调节室(414)下端靠近所述储液壳(47)下端;
气泵,一端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调节室(414)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气管连接热气源或通过第四气管连接冷却气;
输送泵,一端通过第三气管连接熏蒸气源,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气管与第一容纳室(41)或第二容纳室(42)连通,所述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内均设置气压传感器;
第一出气罩(411),所述第二连接杆(426)下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罩(411)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罩(411)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容纳室(41)和第二容纳室(42)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从第一容纳室(41)或第二容纳室(42)至所述第一出气罩(411)方向依次设置电磁控制阀和单向阀;
控制器,与所述电磁控制阀、气泵、输送泵、加热装置、气压传感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第一修复组件(4),所述第一修复组件(4)包括:
第一滑槽(415),设置在所述中空密封件(11)左右两侧内壁;
第一连接块(416),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415)内;
若干电动伸缩杆(417),上端的固定端与所述中空密封件(11)上端内壁固定连接,下端的伸缩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416)上端固定连接;
第二连接块(418),固定连接在第三中空连接杆(427)左右两侧;
第二出气罩(419),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下端;
驱动腔(4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16)远离第三中空连接杆(427)的一侧;
驱动轴(421),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腔(420)内下端,所述驱动轴(421)由驱动件驱动旋转;
螺纹套(422),转动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21)靠近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的一侧内壁;
第一水平槽,一端与所述驱动腔(420)右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水平槽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水平槽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块(416)靠近第三中空连接杆(427)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块(418)安装在所述第二水平槽内,所述第二连接块(418)靠近第一水平槽的一端设有与第一水平槽连通且匹配的第三水平槽;
第三锥齿轮(423),固定连接在所述驱动轴(421)上;
水平螺纹杆(42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套(422)内,所述水平螺纹杆(425)设置在所述第一水平槽内;
第四锥齿轮(424),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套(422)上,所述第三锥齿轮(423)与第四锥齿轮(424)啮合传动;
熏蒸气源,与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连通,所述第三中空连接杆(427)与所述第二出气罩(419)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58081.XA CN112354021A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58081.XA CN112354021A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54021A true CN112354021A (zh) | 2021-02-12 |
Family
ID=7451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58081.XA Withdrawn CN112354021A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5402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1114A (zh) * | 2022-09-20 | 2022-12-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清创车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11158081.XA patent/CN11235402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31114A (zh) * | 2022-09-20 | 2022-12-30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一种清创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54021A (zh) | 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治疗装置 | |
CN209033093U (zh) | 一种输液用手臂按摩器 | |
CN208154949U (zh) | 一种真空干燥箱 | |
CN202146384U (zh) | 新型医用体温防护机构 | |
CN108741148A (zh) | 一种食品厂车间生产用水果清洗装置 | |
CN115607794A (zh) | 一种智能温化湿化氧气设备 | |
CN214157538U (zh) | 一种核医学药物注射桌 | |
CN212308541U (zh) | 输血袋加热装置 | |
CN213076773U (zh) |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 |
CN217660953U (zh) | 化疗泵 | |
CN216411981U (zh) | 高精度宽温域恒温装置 | |
CN112168671A (zh) | 眼部护理熏蒸装置 | |
CN207400536U (zh) | 具烘衣理疗功能的衣柜 | |
CN111265731A (zh) | 输血袋加热装置 | |
CN102389607B (zh) | 医用体温维持机构 | |
CN216986044U (zh) | 一种动静脉内瘘湿敷包 | |
CN209848037U (zh) | 一种便携带的输液输血加温器 | |
CN201012207Y (zh) | 输液液体加热器 | |
CN110292692A (zh) | 儿童输氧装置 | |
CN219538943U (zh) | 临床营养液移动储存结构 | |
CN108249045A (zh) | 一种手术液体恒温箱 | |
CN213608109U (zh) | 一种内分泌疾病专用脚部护理装置 | |
CN218212886U (zh) | 一种加压非饱和湿度控制机构 | |
CN220288195U (zh) | 一种开启式管式电炉 | |
CN113776606B (zh) | 一种高承载型抗寒耐热式电磁流量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