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1083A -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1083A
CN112351083A CN202011171139.4A CN202011171139A CN112351083A CN 112351083 A CN112351083 A CN 112351083A CN 202011171139 A CN202011171139 A CN 202011171139A CN 112351083 A CN112351083 A CN 1123510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server
priority
service reques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11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1083B (zh
Inventor
黄华桥
李竞
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Gree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Gree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Gree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Greenet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11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510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510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0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10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10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08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parameters of servers, e.g. available memory or work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29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using data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servers by a load balan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业务处理方法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监视器监听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将业务请求上报至路由中心;路由中心根据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在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指示信息将业务请求转发至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通过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先后进行处理,保证优先级高的业务请求优先处理,有利于实现各个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避免数据服务器因处理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

Description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网络从事各种活动,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将业务请求分配给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对于数据服务器来说,受制于资源有限,其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正常处理并返回的业务请求数量有一个最大值,当终端设备发送过来的请求数量超过该最大值时,数据服务器的最大负载能力不足以处理所有业务请求时,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业务请求将无法得到处理或无法在正常的处理时间内处理,数据服务器有可能因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避免了业务请求数量超出数据服务器的最大负载能力,保证优先级高的业务请求优先处理,有利于实现各个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避免数据服务器因处理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业务系统,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路由中心、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一个所述网络功能实体对应,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对应的所述网络功能实体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分别与所述监视器通信连接,所述监视器与所述路由中心通信连接,所述路由中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中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
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有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选择所述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无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在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选择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无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当前处理业务的释放优先级;
根据所述释放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确定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
将所述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业务请求;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别转发至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根据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多个业务优先级。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对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进行排序,确定排序顺序;
根据所述排序顺序确定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
根据所述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依次分配处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当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时,所述路由中心将已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关断并回收。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对所述网络业务系统中未来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请求进行预估,得到请求数量预估值;
根据所述请求数量预估值预估在所述未来目标时间段内数据服务器的需求数量;
根据所述需求数量预先设置多个备用数据服务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网络业务系统是否有新增网络功能实体;
当所述监视器监听到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存在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时,在多个所述备用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接收的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业务系统,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路由中心、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一个所述网络功能实体对应,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对应的所述网络功能实体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分别与所述监视器通信连接,所述监视器与所述路由中心通信连接,所述路由中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中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业务请求;
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监视器,用于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本申请通过路由中心根据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在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目标数据服务器对业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使得数据服务器对业务请求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先后进行处理,保证优先级高的业务请求优先处理,提高了服务器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实现各个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避免数据服务器因处理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业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603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102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业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业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该网络业务系统可以包括计算机设备100,计算机设备100中集成有数据业务系统,如图1中的计算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100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网络或服务器集群,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其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主机、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集或多个服务器构成的云服务器。其中,云服务器由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终端100可以是既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即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具体的终端10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终端100具体还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一种。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应用环境,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一种应用场景,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应用场景的限定,其他的应用环境还可以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计算机设备,例如图1中仅示出1个计算机设备,可以理解的,该任务规划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服务,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另外,如图1所示,该网络业务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0,用于存储数据,如存储业务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网络业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仅仅是一个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数据业务系统以及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数据业务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首先,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任务规划方法的执行主体应用于网络业务系统,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该网络业务系统是指基于网络技术实现业务处理的系统,具体是指具备网络二层至七层网络业务(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应用加速、网络加解密、SSL网关、VPN网关等网络业务)的系统,例如SINE系统、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系统等。DPI系统是指一种基于数据包的深度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层载荷(例如HTTP、DNS等)进行深度检测,通过对报文的有效载荷检测决定其合法性。
网络业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路由中心、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每个终端设备与一个网络功能实体对应,每个终端设备与对应的网络功能实体通信连接,多个网络功能实体分别与监视器通信连接,监视器与路由中心通信连接,路由中心与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既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即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具体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终端具体还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中的一种。
网络功能(NF,network function)实体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可以应用于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运营商/电信级网络地址转换(CGN,Carrier Grade NAT)、防火墙(FW、Firewall)、应用交换控制器(ADC,ApplicationDelivery controller)、应用程序性能监控(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Monitoring)、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过滤器,当然不限于此;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数据流,并对接收到的数据流进行分析。
监视器用于监听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并对业务请求进行上报,可以是边缘设备。
路由中心可以为路由器,用于对硬件资源进行调度、分配和管理工作。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101: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如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其中,业务请求可以包括用户ID、操作类型和操作该业务请求所需要的数据,例如,操作类型可以是发送消息、下载数据、删除数据、修改数据等等。
102: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本实施例中,监视器会实时监听并判断来自终端设备是否有业务请求到来,如果监听到终端设备有业务请求到来,监视器发送上报指令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上报指令后将业务请求上报至路由中心。
103: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是指根据不同的业务请求通过评估计算对应不同的业务优先级。
可以在路由中心上存储预设的业务请求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路由中心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业务请求后,根据业务请求从预设的业务请求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出相对应的业务优先级。其中,业务请求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根据业务请求的重要程度配置业务优先级,重要程度级别越高,业务优先级越高,则优先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反之,重要程度级别越低,业务优先级越低,则滞后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具体地,业务请求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通过哈希表实现,例如,通过获取业务请求标识,得到业务请求哈希值,根据业务请求哈希值在路由中心上预先存储的哈希表中得出对应的业务优先级,业务请求哈希值越小,业务优先级越高;反之,业务请求哈希值越大,业务优先级越低。也可采用其他评估计算方式,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此外,评估判断业务请求的重要程度可包括多个维度,业务请求在每个维度均对应一个业务优先级,可以选取业务优先级最高的一个维度作为评估标准,也可以选取多个维度作为评估标准,综合计算得出业务优先级。
104: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105: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通过路由中心根据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业务优先级在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目标数据服务器对业务请求进行业务处理,使得数据服务器对业务请求按照业务优先级的高低先后进行处理,保证优先级高的业务请求优先处理,提高了服务器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实现各个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避免数据服务器因处理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包括:
201: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具体地,业务类型可根据具体的业务进行分类。
202: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
为了简化并快速获得业务优先级,业务优先级可通过评估业务请求归属的业务类型获得,同样地,可以根据业务类型从预设的业务请求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出相对应的业务优先级,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之间的映射关系可根据业务类型的重要程度配置业务优先级,重要程度级别越高,业务优先级越高,反之,重要程度级别越低,业务优先级越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301:确定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
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是指可继续施加负载的数据服务器,例如,数据服务器可负载能力为1000,当前已负载10,剩余可负载990,则该数据服务器为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
302: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有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选择所述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是指没有负载的数据服务器,例如,数据服务器可负载能力为1000,当前已负载0,剩余可负载1000,则该数据服务器为具有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
303: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无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在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选择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是指可继续施加最大负载的数据服务器,例如,第一种数据服务器可负载能力为1000,当前已负载10,剩余可负载990;第二种数据服务器可负载能力为1000,当前已负载20,剩余可负载980;第三种数据服务器可负载能力为1000,当前已负载30,剩余可负载970,则前一种数据服务器为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
选择所述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或者选择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使得目标数据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保持最大化,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此外,可保证每个数据服务器均可进行业务处理,且每个数据服务器处理业务请求数量相当,有利于实现负载均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还包括:
401:若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无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释放优先级。
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释放优先级可以根据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确定,例如,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越低,则释放优先级越高;反之,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越高,则释放优先级越低。
此外,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释放优先级还可以根据数据服务器剩余负载能力与可负载能力的比值大小进行计算得到,剩余负载能力与可负载能力的比值的越大,释放优先级越高;反之,剩余负载能力与可负载能力的比值越小,释放优先级越低。例如,第一种数据服务器剩余负载能力与可负载能力的比值为0.9,第二种数据服务器剩余负载能力为0.8,则第一种数据服务器的释放优先级大于第二种数据服务器的释放优先级,可以避免由于释放数据服务器而影响进行中的业务请求的处理进程。
402:根据所述释放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确定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
具体地,对于释放优先级越高的数据服务器优先进行释放,对于释放优先级越低的数据服务器滞后进行释放。
403:将所述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通过将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无需另外增加数据服务器即可实现新增业务请求的业务处理,避免了单个数据服务器业务处理工作量超出负荷而发生故障,通过释放业务优先级低的业务请求所对应的数据服务器,能够使得业务请求数量突增所带来的影响最小化,避免重要程度较高的业务请求无法得到及时处理的情况发生。
以上实施例是针对单个业务请求的处理,对于多个业务请求的处理,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该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501: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业务请求。
502: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503: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
504: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505: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别转发至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对于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的评估方法与单个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的评估方法相似,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包括:
601: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602:根据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多个业务优先级。
同样地,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与对单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的方法相似,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701:对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进行排序,确定排序顺序。
具体地,排序顺序可以按照多个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或者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
702:根据所述排序顺序确定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
具体地,当排序顺序按照多个业务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序得到时,分配顺序与排序顺序保持一致;当排序顺序按照多个业务优先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序得到时,分配顺序与排序顺序保持相反。
703:根据所述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依次分配处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处于分配顺序相对靠前位置的数据服务器优先分配作为目标数据服务器,处于分配顺序相对靠后位置的数据服务器滞后分配作为目标数据服务器。
可以理解地,通过对多个业务请求的多个业务优先级进行排序得到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按照该顺序对数据服务器进行分配作为目标数据服务器,能够实现负载均衡。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所述方法还包括:
801: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802:当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时,所述路由中心将已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关断并回收。
可以理解地,当所述终端设备未有业务请求到来时,通过关断对应的目标数据服务器,对其进行回收,可有效节约资源空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0,所述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901:所述路由中心对所述网络业务系统中未来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请求进行预估,得到请求数量预估值。
请求数量预估值可以通过获取网络业务系统中所有同一周期、同一时间段的历史请求数量数据,并对该历史请求数量计算均值得到;也可以根据所述历史请求数量数据确定请求数量变化趋势,并根据请求数量变化趋势确定未来目标时间段的请求数量预估值。
902:根据所述请求数量预估值预估在所述未来目标时间段内数据服务器的需求数量。
根据请求数量与数据服务器的需求数量的对应关系,由所述请求数量预估值预估确定未来目标时间段内数据服务器的需求数量。
903:根据所述需求数量预先设置多个备用数据服务器。
若监视器监听到当前数据服务器不足以处理所有业务请求时,路由中心自动启用备用数据服务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1,所述业务处理方法还包括:
1001: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网络业务系统是否有新增网络功能实体。
1002:当所述监视器监听到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存在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时,在多个所述备用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接收的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业务系统1100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网络业务系统1100包括多个终端设备1101、多个网络功能实体1102、路由中心1104、多个数据服务器1105以及监视器1103。
具体而言,多个数据服务器1105以及监视器1103,每个所述终端设备1101与一个所述网络功能实体1102对应,每个所述终端设备1101与对应的所述网络功能实体1102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1102分别与所述监视器1103通信连接,所述监视器1103与所述路由中心1104通信连接,所述路由中心1104与所述数据服务器1105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1102中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101,用于发送业务请求;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1102,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1101发送的业务请求;监视器1103,用于监听所述终端设备1101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1104;所述路由中心1104,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1105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所述路由中心1104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在此,所述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1101、网络功能实体1102、路由中心1104、数据服务器1105以及监视器1103的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图2示出的步骤S101、步骤S102、步骤S103、步骤S104、步骤S105对应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因而不再赘述,以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业务处理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进行加载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业务系统,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路由中心、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一个所述网络功能实体对应,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对应的所述网络功能实体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分别与所述监视器通信连接,所述监视器与所述路由中心通信连接,所述路由中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中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业务请求的业务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确定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
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有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选择所述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若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无空闲状态的数据服务器,在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中选择可负载能力最强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的无所述具有负载能力的数据服务器,确定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当前处理业务请求的释放优先级;
根据所述释放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确定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
将所述可释放的数据服务器,作为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接收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业务请求;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别转发至所述多个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中包括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所述路由中心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多个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多个业务优先级,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获取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
根据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业务类型和所述业务类型与业务优先级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多个业务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包括:
对所述多个业务优先级进行排序,确定排序顺序;
根据所述排序顺序确定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
根据所述数据服务器的分配顺序,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依次分配处理所述多个业务请求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当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时,所述路由中心将已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关断并回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中心对所述网络业务系统中未来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请求进行预估,得到请求数量预估值;
根据所述请求数量预估值预估在所述未来目标时间段内数据服务器的需求数量;
根据所述需求数量预先设置多个备用数据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监视器监听所述网络业务系统是否有新增网络功能实体;
当所述监视器监听到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存在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时,在多个所述备用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新增网络功能实体接收的业务请求分配对应的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
11.一种网络业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多个网络功能实体、路由中心、多个数据服务器以及监视器,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一个所述网络功能实体对应,每个所述终端设备与对应的所述网络功能实体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分别与所述监视器通信连接,所述监视器与所述路由中心通信连接,所述路由中心与所述数据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中包括目标网络功能实体,所述网络业务系统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发送业务请求;
所述多个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监视器,用于监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业务请求,将所述业务请求上报至所述路由中心;
所述路由中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业务优先级评估策略对所述业务请求进行评估得到业务优先级,并根据所述业务优先级在所述多个数据服务器中为所述业务请求分配目标数据服务器;
所述路由中心发送指示信息到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
所述目标网络功能实体,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将所述业务请求转发至所述目标数据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CN202011171139.4A 2020-10-28 2020-10-28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Active CN1123510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1139.4A CN11235108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1139.4A CN11235108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083A true CN112351083A (zh) 2021-02-09
CN112351083B CN112351083B (zh) 2023-03-24

Family

ID=74358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1139.4A Active CN112351083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5108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662A (zh) * 2021-07-09 2021-10-01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路径重分配方法和网络业务系统
CN113641478A (zh) * 2021-08-19 2021-11-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268673A (zh) * 2021-12-03 2022-04-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力业务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15277851A (zh) * 2022-06-22 2022-11-0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47511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601A (zh) * 2009-02-13 2009-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801619A (zh) * 2012-08-09 2012-11-28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漂移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811133A (zh) * 2012-07-31 2012-12-05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漂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76111A (zh) * 2015-11-13 2016-03-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347501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37426A (zh) * 2019-11-06 2020-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3601A (zh) * 2009-02-13 2009-07-1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业务优先级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811133A (zh) * 2012-07-31 2012-12-05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漂移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01619A (zh) * 2012-08-09 2012-11-28 苏州阔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会议漂移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376111A (zh) * 2015-11-13 2016-03-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347501A (zh) * 2019-06-20 2019-10-18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37426A (zh) * 2019-11-06 2020-02-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2662A (zh) * 2021-07-09 2021-10-01 武汉绿色网络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路径重分配方法和网络业务系统
CN113641478A (zh) * 2021-08-19 2021-11-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4268673A (zh) * 2021-12-03 2022-04-0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力业务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15277851A (zh) * 2022-06-22 2022-11-0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277851B (zh) * 2022-06-22 2023-06-06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347511A (zh) * 2023-05-29 2023-06-27 泉州维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108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51083B (zh) 业务处理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CN112350952B (zh) 控制器分配方法、网络业务系统
CN109274707B (zh) 一种负载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148756B2 (en) Latency virtualization in a transport network using a storage area network
EP2845372B1 (en) Two level packet distribution with stateless first level packet distribution to a group of servers and stateful second level packet distribution to a server within the group
US79488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efficiently manage a network connection to connect a client and a resource
US8972519B2 (en) Optimization of multimedia service over an IMS network
US20150372911A1 (en) Communication path management method
CN107135279B (zh) 一种处理长连接建立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50488A1 (en) Method,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onitoring data packet flows between virtual machines, vms, within a data centre
US9621599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all control server
CN106713378B (zh) 实现多个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42659A (zh) 应用多活方法、设备、数据中心集群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34964B (zh) 控制器分配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网络业务系统
CN110771097B (zh) 用于网络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隧道传输的连接性监测
CN112311896B (zh) 健康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24514643A (ja)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5584104B2 (ja) セッション管理システム、セッション管理装置
WO2023207189A1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2011114632A (ja) 帯域制御システム、負荷分散装置及び帯域制御装置
CN108307401B (zh)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451074B (zh) 一种基于portal协议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处理办法
CN113472662B (zh) 路径重分配方法和网络业务系统
JP6194568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通信制御方法
WO2023152980A1 (ja) リソース共有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