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9748A - 终端屏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屏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9748A
CN112349748A CN201910735314.9A CN201910735314A CN112349748A CN 112349748 A CN112349748 A CN 112349748A CN 201910735314 A CN201910735314 A CN 201910735314A CN 112349748 A CN112349748 A CN 112349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sub
pixels
display area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53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53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9748A/zh
Priority to US16/699,533 priority patent/US10996721B2/en
Priority to EP19216889.6A priority patent/EP3772754B1/en
Publication of CN11234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9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9Power distribu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7Passive-matrix OLED displays
    • H10K59/179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及终端。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层的显示层;显示层包括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辅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该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在辅显示区中,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本公开通过将辅显示区内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

Description

终端屏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屏幕及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行业对屏占比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期望产出接近100%屏占比的手机。
手机屏占比提升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手机前面板上的功能器件(如摄像头、听筒、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器件)进行合理设置,以最大化地提升屏占比。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将上述功能器件设置在手机屏幕下方的技术构想。通过将上述功能器件设置在手机屏幕下方,可以充分释放这些功能器件对手机前面板的占用空间,提升屏占比。
但是,对于一些工作时需要接收或发射光线的光学器件(如摄像头、光线传感器、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等器件)来说,在将这些光学器件设置在手机屏幕下方之后,由于手机屏幕的透光性,会导致这些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及终端,可用于解决将光学器件设置在终端屏幕下方之后,由于终端屏幕的透光性,会导致这些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层的显示层;
所述显示层包括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
所述辅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辅显示区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均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所述辅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对于每个像素组,通过第一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将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所述第三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第一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四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第二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控制电路为同一个像素控制电路;
或者,
所述第一像素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控制电路为两个不同的像素控制电路。
可选地,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辅显示区中连接至所述第四走线,且所述第四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或者,
所述第四走线在所述辅显示区中连接至所述第三走线,且所述第三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第一层;
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或者下方具有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中包括跨线;
所述第三走线的一端与所述跨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跨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走线连接;
或者,
所述第四走线的一端与所述跨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跨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走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
可选地,所述显示层还包括过渡显示区,所述过渡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辅显示区之间。
可选地,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顶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左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右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底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中间形成的缺口部位。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屏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终端屏幕;
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层的显示层;
所述显示层包括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
所述辅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辅显示区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辅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光学器件。
可选地,所述光学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所述终端屏幕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对于每个像素组,通过第一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将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同一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终端屏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辅显示区内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这样,就可以在辅显示区的下方设置如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等光学器件,且确保这些光学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示出的一种终端屏幕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屏幕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像素组的走线分布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显示区的像素组排布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显示区的走线与像素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辅显示区的走线与像素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过渡显示区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6示例性示出了几种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终端屏幕中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通常包括R(红色)、G(绿色)和B(蓝色)3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在传统方案中,每个子像素都有单独的像素控制电路,也即一个像素对应有3个像素控制电路,每个像素控制电路单独和一个子像素连接,用于对该子像素进行控制,如控制该子像素发光。由于像素控制电路通常包括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和电容等元器件,且子像素和像素控制电路之间还需要通过走线连接,大量的像素控制电路和繁密的走线布局,会导致终端屏幕的透光性很差,无法保证屏下光学器件的正常工作。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提出了一种方案,通过将多个相同颜色的子像素用一条走线连接,然后将这一条走线与一个像素控制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多个红色子像素共用一条走线1,多个绿色子像素共用一条走线2,多个蓝色子像素共用一条走线3。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少像素控制电路的数量,简化走线布局,从而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
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蓝色子像素穿插在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之间,因此出现了跨线。也即,至少需要2层走线,才能实现上述图1所示的像素连接。走线1和走线2可以位于同一层,假设各个颜色的子像素位于第一层,则走线1和走线2也可以位于该第一层;走线3则受到空间限制,不能再与走线1和走线2位于同一层,需要设置在另一层,如走线3位于第二层。另外,位于第二层的走线3在和第一层中的蓝色子像素连接时,需要设置相应的连接部,例如金属过孔,通过该金属过孔实现上下两层之间的电性连接。显然,走线的层数越多,终端屏幕的透光性就会越差,而且金属过孔也会进一步降低透光性,因此采用图1这种设计方案,虽然相比于传统方案能够提升透光性,但仍然不够优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图1这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实现了将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屏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终端屏幕可以包括:基板10以及位于基板10上层的显示层20。
显示层20用于实现终端屏幕的显示功能。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层20包括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均具备显示功能。辅显示区2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图2中,以辅显示区22的数量为1个进行示意性说明。可选地,主显示区21是显示层20中面积占比较大的显示区,辅显示区22是显示层20中面积占比较小的显示区,也即主显示区21在显示层20中的面积占比,大于辅显示区22在显示层20中的面积占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层20包括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两种不同类型的显示区域,但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在物理结构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即显示层20是个一体化结构,其并未被划分成多个互相独立的组成部分。例如,显示层20设置在一块一体化结构的基板10上,即,将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形成在一块基板上。基板10可以采用玻璃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PI(polyimide,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制成,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果显示层20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组成部分,且这些组成部分拼接形成显示层20,则拼接位置处必然存在一定间隙,最终导致各个组成部分的显示内容之间存在间隙,无法达到整个显示层20的显示内容浑然一体、无间隙的显示效果。
但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在物理结构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间隙,因此主显示区21的显示内容和辅显示区22的显示内容之间也不会存在间隙,从而达到整个显示层20的显示内容浑然一体、无间隙的显示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辅显示区22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该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可选地,该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R(红色)、G(绿色)和B(蓝色)。
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假设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且第三颜色为蓝色,则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红色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绿色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蓝色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第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均位于同一层。也即,子像素和走线位于同一层中。在一个示例中,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红色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绿色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蓝色子像素的走线、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以及蓝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层。
终端屏幕为层叠结构,其包括多个功能层,各个功能层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层叠排布。同样地,辅显示区22也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层,各个功能层按照由上往下的顺序层叠排布。不同的功能层可用于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有的功能层用于设置阳极、有的功能层用于设置阴极、有的功能层用于设置子像素、有的功能层用于设置走线,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A和B位于同一层,是指A和B位于同一功能层。例如,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红色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绿色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蓝色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功能层。可选地,上述各种颜色子像素的走线,与各种颜色子像素位于同一功能层。可选地,在同一功能层中,上述各种颜色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辅显示区22的像素排列方式不作限定,例如辅显示区22的像素排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Delta排列、Diamond排列、Pentile排列、标准RGB排列等。
在一个示例中,结合参考图3和图4,辅显示区22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23,每个像素组23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24,n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在图3和图4中,像素组23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6个像素单元24。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像素组23中包括的像素单元24的数量可以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n个像素单元24包括沿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其中,第一像素单元24a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第一像素单元24a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第二像素单元24b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第二像素单元24b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并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方向为横向,第二方向为纵向。像素组23包括沿横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其中,第一像素单元24a包括沿纵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第一像素单元24a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第二像素单元24b包括沿纵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第二像素单元24b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蓝色子像素(B)、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G)。
对于每个像素组23,通过第一走线25将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26将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27将第一像素单元24a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28将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同一层。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像素组23中,通过第一走线25将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红色子像素(R)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26将第一像素单元24a和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绿色子像素(G)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27将第一像素单元24a中的蓝色子像素(B)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28将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蓝色子像素(B)逐个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同一层。
通过上述方式,将第一像素单元24a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通过一条走线连接,将第二像素单元24b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通过另一条走线连接,这样就不需要通过跨线的方式将各个第三颜色的子像素连接,从而实现将3种不同颜色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
另外,当每一个像素包括R、G、B这3个子像素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且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蓝色且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第一颜色为绿色、第二颜色为红色且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第一颜色为绿色、第二颜色为蓝色且第三颜色为红色;或者,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红色且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第一颜色为蓝色、第二颜色为绿色且第三颜色为红色。在上述图3和图4中,仅以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且第三颜色为蓝色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定。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于主显示区21的像素排列方式和走线方式不作限定,其可以和辅显示区22相同,也可以和辅显示区22不同。为了确保主显示区21的显示性能,主显示区21可以采用传统的像素排布和走线方式,也即每一个子像素都有独立的像素控制电路单独控制。这样,辅显示区22的透光性会优于主显示区21的透光性,从而可以将诸如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等光学器件设置在辅显示区22的下方,且确保这些光学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透光性能是用于衡量介质(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的透光能力的指标。透光性能可以包括透过率和/或透光质量。其中,透过率是透过介质(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百分比。透过率也可称为透光率。透光质量是指透过介质(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的光的质量,透光质量的表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雾度、SFR(SpatialFrequency Response,空间频率响应)、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其对应于影像的锐利度指标。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将光学器件设置于辅显示区22的下方,由于辅显示区22的透过率和/或透光质量更佳,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主要以一个像素包括R、G、B这3种颜色的子像素为例进行介绍说明,在其它示例中,除了包括R、G、B这3种颜色的子像素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颜色的子像素,如白色(W)子像素,或者上述R、G、B这3种颜色中,会有其它颜色来替代,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走线是指用于控制像素显示的电源线和/或信号线。其中,电源线用于为像素提供电压;信号线用于为像素提供控制信号,如亮度或灰阶等像素值,信号线也可称为数据线。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辅显示区内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这样,就可以在辅显示区的下方设置如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等光学器件,且确保这些光学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辅显示区22可以包括1个像素组23,也可以包括多个(也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像素组23。当辅显示区22中包括多个像素组23时,每个像素组23的结构(如包括的像素数量、排列方式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5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辅显示区22包括4个像素组23的排布示意图。在图5中,为了更加清楚地区分各个像素组23,将相邻像素组23之间的间隔拉大了,在实际应用中,相邻像素组23之间的间隔可以更加紧密,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图6所示,辅显示区22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像素组23,各个像素组23可以在辅显示区22中呈阵列形式排布。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辅显示区22中包含的像素组23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均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为了使得辅显示区22中的子像素可以发光,需要将辅显示区22中的子像素通过走线与像素控制电路连接。为了尽可能地保证辅显示区22的透光性,可以将辅显示区22中子像素的像素控制电路设置在辅显示区22外部,例如设置在主显示区21中。这样,辅显示区22中的走线就需要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出去,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走线27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一像素控制电路31连接;第四走线28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二像素控制电路32连接。另外,第一走线25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三像素控制电路33连接;第二走线26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四像素控制电路34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对于同一个像素组23来说,同一种颜色的子像素使用一个像素控制电路来控制,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使用不同的像素控制电路来分别控制。另外,上述第一像素控制电路31和第二像素控制电路32为同一个像素控制电路;或者,第一像素控制电路31和第二像素控制电路32为两个不同的像素控制电路。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走线27在辅显示区22中连接至第四走线28,且第四走线28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35连接。另外,第一走线25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三像素控制电路33连接;第二走线26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四像素控制电路34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将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连接至同一个像素控制电路35,通过该像素控制电路35对两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同时进行控制。
在图8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将第三走线27在辅显示区22中连接至第四走线28,可以采用如下设计: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第一层;该第一层的上方或者下方具有第二层,该第二层中包括跨线36;第三走线27的一端与该跨线36的一端连接,该跨线36的另一端与第四走线28连接。跨线36可以设置在位于第一层上方或者下方的一个功能层中,且跨线36与其它走线(也即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层。该用于设置跨线36的功能层可以是单独另加的一个功能层,也可以是辅显示区22中已有的功能层,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由于跨线36与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层,因此跨线36与第三走线27之间的连接,以及跨线36与第四走线28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金属过孔来实现。
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第四走线28在辅显示区22中连接至第三走线27,且第三走线27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35连接。另外,第一走线25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三像素控制电路33连接;第二走线26从辅显示区22向外延伸,与位于辅显示区22外部的第四像素控制电路34连接。通过上述方式,同样实现了将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连接至同一个像素控制电路35,通过该像素控制电路35对两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同时进行控制。
在图9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将第四走线28在辅显示区22中连接至第三走线27,可以采用如下设计: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第一层;该第一层的上方或者下方具有第二层,该第二层中包括跨线36;第四走线28的一端与该跨线36的一端连接,该跨线36的另一端与第三走线27连接。跨线36可以设置在位于第一层上方或者下方的一个功能层中,且跨线36与其它走线(也即第一走线25、第二走线26、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层。该用于设置跨线36的功能层可以是单独另加的一个功能层,也可以是辅显示区22中已有的功能层,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由于跨线36与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位于两个不同的功能层,因此跨线36与第三走线27之间的连接,以及跨线36与第四走线28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金属过孔来实现。
另外,对于上述图8和图9所示的设计方案,由于第三走线27和第四走线28在辅显示区22中汇聚成一条走线之后,再从辅显示区22走出,这样对于一个像素组23来说,仅需向外延伸出3条走线,相比于图7所示的设计方案,可以节省一条走线的空间,当辅显示区22中包括的像素组23数量较多时,图8和图9所示的设计方案更具优势。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显示层20还包括过渡显示区29(图中斜线填充所示区域),过渡显示区29位于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之间。由于主显示区21与辅显示区22的像素分布不同,会导致主显示区21与辅显示区22的分辨率不同,进而使得两者显示效果存在差异。过渡显示区29用于使得主显示区21与辅显示区22之间的分辨率过渡更加平滑自然,提升整个终端屏幕的显示效果。例如,过渡显示区29的分辨率可以介于主显示区21与辅显示区22之间。
另外,显示层20还包括过渡显示区29时,辅显示区22的像素控制电路可以位于过渡显示区29和/或主显示区21中。辅显示区22的像素控制电路,可以全部位于主显示区21中,也可以全部位于过渡显示区29中,还可以一部分位于主显示区21中且另一部分位于过渡显示区29中。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屏幕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屏幕,如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屏)屏幕等,本公开实施例对终端屏幕的类型不作限定。以OLED屏幕为例,显示层20可以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层叠排列的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基板10位于显示层20下方,起到承载作用。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辅显示区22与主显示区21之间的位置关系不作限定。辅显示区22与主显示区21之间的位置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种: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顶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如图11所示);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左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如图12所示);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右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如图13所示);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底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如图14所示);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中间形成的缺口部位(如图15所示),等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辅显示区22的切面形状不作限定,其可以是诸如矩形、圆角矩形、圆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诸如水滴形、弧形等非规则形状。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辅显示区22的尺寸也不作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如需要在辅显示区22下方设置的功能器件)进行设计。
另外,在上述图11至图15所示的示例中,仅以主显示区21的边缘或者中间形成有缺口部位,且辅显示区22位于上述缺口部位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主显示区21也可以不形成有缺口部位,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的某个侧边的旁边,且与主显示区21紧密相连。或者,显示层20中也可以既包括主显示区21所形成的缺口部位的辅显示区22,又包括位于主显示区21的某个侧边旁边的辅显示区22。请参考图16,其示例性示出了几种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之间可能的位置关系。
可选地,终端屏幕呈规则形状,该规则形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矩形、圆角矩形、圆形。当然,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终端屏幕也可以呈非规则形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电子设备。该终端包括如图2实施例或者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屏幕。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7所示,终端1包括终端屏幕。终端屏幕包括:基板(图17中未示出)以及位于基板上层的显示层20。可选地,显示层20之上还可以包括触摸感应层和玻璃盖板。
如图17所示,显示层20包括主显示区21和辅显示区22。在图17中,仅以显示层20包括一个辅显示区22,且该辅显示区22位于主显示区21顶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辅显示区22与主显示区21共同形成一切面呈圆角矩形形状的显示层20为例进行介绍说明。辅显示区22和主显示区21还可存在其它位置关系,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辅显示22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该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在辅显示区22中,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有关辅显示区22和主显示区21的相关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辅显示区22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光学器件(图17中未示出)。该光学器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其中,摄像头用于实现拍摄功能,如普通摄像头、红外摄像头、深度摄像头等。光线感应器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接近感应器用于采集前方物体的距离。光学发射器是用于发射光线的功能器件,如红外发射器或者一些用于发射其它光线的发射器。光学接收器是用于接收光线的功能器件,如红外接收器或者一些用于接收其它光线的接收器。
可选地,辅显示区22的下方设置的功能器件,除了可以包括上文介绍的光学器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器件,如听筒、生物传感器、环境传感器、食品安全检测传感器、健康传感器等。听筒用于实现声音播放功能。生物传感器用于识别用户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识别传感器、虹膜识别传感器等。环境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食品安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的指标,如光学传感器、生物识别传感器等。健康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如用于采集用户的心率、血压、心跳或其它人体数据的传感器。
一个辅显示区22下方可以设置一个功能器件,也可以设置多个功能器件,例如在某一个辅显示区22下方设置摄像头和接近感应器。另外,当显示层20包括多个辅显示区22时,有的辅显示区22下方可以设置上述功能器件,有的辅显示区22下方可以不设置上述功能器件,且两个不同的辅显示区22下方可以设置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器件,例如,在一个辅显示区22下方设置摄像头和接近感应器,在另一个辅显示区22下方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辅显示区内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这样,就可以在辅显示区的下方设置如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等光学器件,且确保这些光学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屏幕,该终端屏幕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该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在该终端屏幕中,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用于连接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第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均位于同一层。
可选地,该终端屏幕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n为大于1的整数。
该n个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其中,第一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第二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该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的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对于每个像素组,通过第一走线将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中的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将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中的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将第一像素单元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将第二像素单元中的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走线、第二走线、第三走线和第四走线,位于同一层。
该终端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和走线方式,与上文实施例中辅显示区的像素排列方式和走线方式相同或类似,有关该终端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和走线方式的介绍说明,可参见上文实施例中的介绍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另外,对于本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上文实施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终端屏幕内3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设置在同一层中,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屏幕的层数,也无需设置用于跨层连接走线和子像素的金属过孔,从而进一步提升终端屏幕的透光性。这样,就可以在终端屏幕的下方设置如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等光学器件,且确保这些光学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上述光学器件的工作性能。
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电子设备。该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屏幕。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1000的结构框图。例如,终端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多媒体播放设备、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等电子设备。
参照图18,终端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终端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实现终端的各项功能。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006为终端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所述终端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终端屏幕。该终端屏幕可以是如图1实施例或者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终端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终端1000或终端1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1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层的显示层;
所述显示层包括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
所述辅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辅显示区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以及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均位于同一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对于每个像素组,通过第一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将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同一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第一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四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第二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像素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控制电路为同一个像素控制电路;
或者,
所述第一像素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像素控制电路为两个不同的像素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走线在所述辅显示区中连接至所述第四走线,且所述第四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或者,
所述第四走线在所述辅显示区中连接至所述第三走线,且所述第三走线从所述辅显示区向外延伸,与位于所述辅显示区外部的像素控制电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第一层;
所述第一层的上方或者下方具有第二层,所述第二层中包括跨线;
所述第三走线的一端与所述跨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跨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走线连接;
或者,
所述第四走线的一端与所述跨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跨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走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蓝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绿色;或者,
所述第一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颜色为红色。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层还包括过渡显示区,所述过渡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辅显示区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顶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左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右侧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底部边缘形成的缺口部位;和/或,
所述辅显示区位于所述主显示区中间形成的缺口部位。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屏幕。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终端屏幕;
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层的显示层;
所述显示层包括主显示区和辅显示区;
所述辅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辅显示区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所述辅显示区的下方设置有光学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摄像头、光线感应器、接近感应器、光学发射器、光学接收器。
14.一种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屏幕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至少三种不同颜色包括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
在所述终端屏幕中,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的走线,位于同一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屏幕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组,每个像素组中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n个像素单元,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n个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逐个相间排列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包括的所述3个子像素的排列顺序为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对于每个像素组,通过第一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一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二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二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三走线将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通过第四走线将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中的所述第三颜色的子像素逐个依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所述第二走线、所述第三走线和所述第四走线,位于同一层。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终端屏幕。
CN201910735314.9A 2019-08-09 2019-08-09 终端屏幕及终端 Pending CN112349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5314.9A CN1123497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终端屏幕及终端
US16/699,533 US10996721B2 (en) 2019-08-09 2019-11-29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EP19216889.6A EP3772754B1 (en) 2019-08-09 2019-12-17 Terminal screen and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5314.9A CN1123497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终端屏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9748A true CN112349748A (zh) 2021-02-09

Family

ID=68944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5314.9A Pending CN112349748A (zh) 2019-08-09 2019-08-09 终端屏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6721B2 (zh)
EP (1) EP3772754B1 (zh)
CN (1) CN1123497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121A (zh) * 2020-12-03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8416B (zh) * 2020-04-30 2021-09-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825B1 (ko) 2009-03-20 2011-10-25 (주)애드트로닉 엘이디 전광판
US11600234B2 (en) * 2015-10-15 2023-03-07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6701781B2 (ja) 2016-02-15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720606B2 (en) 2016-12-26 2020-07-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ixel including a first region in which a pixel circuit is disposed
KR102384774B1 (ko) 2017-03-27 2022-04-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209056269U (zh) 2018-10-31 2019-07-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屏幕结构及终端
CN209071333U (zh) 2018-10-31 2019-07-0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显示终端
CN208607570U (zh) 2018-12-25 2019-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10767835B (zh) * 2019-03-29 2021-01-2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面板、显示屏、显示装置及掩膜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121A (zh) * 2020-12-03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结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41923A1 (en) 2021-02-11
EP3772754A1 (en) 2021-02-10
US10996721B2 (en) 2021-05-04
EP3772754B1 (en) 2024-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8066B (zh) 终端屏幕、屏幕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208607570U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209056269U (zh) 终端屏幕、屏幕结构及终端
CN210156379U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10392146A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10944069B (zh) 终端屏幕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943105B (zh) 显示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85230A (zh) 电子设备、显示屏及其显示方法
CN11314015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2349748A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209859047U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209787228U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US11114032B2 (en) Display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EP3767612A1 (en) Terminal screen and terminal
CN210123986U (zh) 终端屏幕及终端
CN111221601B (zh) 终端屏幕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627483A1 (en) Terminal scree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terminal
CN116939072A (zh) 终端、光感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