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353B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353B
CN112346353B CN202011322480.5A CN202011322480A CN112346353B CN 112346353 B CN112346353 B CN 112346353B CN 202011322480 A CN202011322480 A CN 202011322480A CN 112346353 B CN112346353 B CN 1123463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preset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24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6353A (zh
Inventor
樊思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24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63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3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由于根据用户习惯自动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故可以省去用户从应用管理程序中存储的多个智能设备中寻找目标智能设备的麻烦,因而使得用户的操作变得简便,可以直接快速地对欲控制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6月06日、申请号为201910490864.9、名称为“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也正在普及。用户办公室或家庭中的智能家居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多,用户可以使用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APP的人机交互界面远程操作各个智能家居设备,以获得更多的自动化和智能场景控制功能。
目前,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APP的人机交互界面通常通过以下方式呈现待控制的智能家居设备:(1)列出用户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2)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的类别或者在线/离线状态,分类显示智能家居设备。
对于上面提到的两种呈现方式,均存在以下问题:当用户需要对某个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时,需要在整个智能家居设备列表中辨认出所需控制的家居设备,这会造成用户操作较为复杂和繁琐,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建立包含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从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预先布置的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节点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基于计算机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算法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其中,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建立包含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从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预先布置的多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节点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或,通过基于计算机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算法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还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操作内容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时,还用于获取对应的操作内容信息;
相应地,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时,还使得所述控制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对应的操作内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由于根据用户习惯(在什么位置区域习惯操作什么智能设备)自动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故可以省去用户从应用管理程序中存储的多个智能设备中寻找目标智能设备的麻烦,因而使得用户的操作变得简便,可以直接快速地对欲控制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在预设位置A1和A2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人经独自的研究和基于对用户操作习惯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用户利用移动终端远程控制特定的智能家电与用户所处的位置和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某用户群体于工作日的21点至22点间在客厅的沙发位置或者在智能电视前用手机控制智能家电时,有较大的概率操作用于控制智能电视,而在23点至次日1点在卧室的床附近时,则有较大的概率操作用于控制智能空调。基于以上认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本申请实现了根据用户习惯自动获取对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的技术效果。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可以为绝对位置信息(如GPS地理位置坐标),也可以为相对位置信息(如根据移动终端与室内的几个预设固定点的距离信息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在室内的相对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指用于对智能设备进行管理控制的APP,这些APP一般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供用户远程操作相应的智能设备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步骤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时自动执行,也可以在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后由用户手动触发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指智能手机、智能遥控器等。所述智能设备可以指各种家电设备或办公设备,如冰箱、电视、空调、洗衣机等。
步骤1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举例来说,参见图2,假设用户习惯于坐在沙发上(位置A1)或者智能设备附近(位置A2)控制某些智能设备(如空调1、电视机),则在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位置A1与空调1和电视机的对应关系,以及,位置A2与空调1和电视机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应该与用户账号进行绑定,也即一个用户账号对应一个第一预设匹配模型。移动终端在对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时,默认已登陆对应的用户账号。
步骤103: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2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也称作智能设备的识别码)后,根据步骤102获取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这里控制信息可以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按钮、也可以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指令,还可以为包含控制按钮或控制指令的控制界面等等。
举例来说,参见图2,假设用户习惯于在位置A1或者位置A2控制空调1和电视机,在位置A3控制空调2,则在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位置A1与空调1和电视机的对应关系,位置A2与空调1和电视机的对应关系,位置A3与空调2的对应关系。因此,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目前位于位置A1,且启动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空调1和电视机)的标识信息,然后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的控制信息如图3所示。其图3以及后续的图4是以控制界面为例进行说明的。参见图3可知,所述应用管理程序上显示有在该位置用户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空调1和电视机)的控制界面,从而便于用户对空调1或电视机进行相应的控制。
又如,当检测到移动终端目前位于位置A3,且启动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时,则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空调2)的标识信息,然后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的控制界面如图4所示。参见图4可知,所述应用管理程序上显示有在该位置用户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空调2)的控制界面(该控制界面中显示有各种用于控制空调2的虚拟按键,如可以选择模式、设定温度、控制电源开闭等),从而便于用户对空调2进行相应的控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由于根据用户习惯(在什么位置区域习惯操作什么智能设备)自动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故可以省去用户从应用管理程序中存储的多个智能设备中寻找目标智能设备的麻烦,因而使得用户的操作变得简便,可以直接快速地对欲控制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执行,也可以由服务器执行,也可以由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以信息交互的方式共同执行。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执行。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存储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其上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后,获取移动终端自身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本地存储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从而便于使用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第一时间看到在该位置区域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从而便于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因而省去了从应用管理程序中存储的较多智能设备中查找在该区域常用智能设备的麻烦。此外,需要特殊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区别于一些根据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在移动终端应用管理程序上显示位于移动终端附近或周围的智能设备信息列表的控制方法,因为本实施例的核心发明思想在于根据用户习惯为用户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而不是在于根据用户的位置为用户提供该位置附近的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旨在体现根据用户习惯(在什么位置区域习惯操作什么智能设备)自动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这一核心发明思想。
又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执行。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存储在服务器侧。相应地,服务器通过一定方式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服务器本地存储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通过一定方式对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移动终端上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是否启动,例如,可以预先设定这样的处理逻辑:预先在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监控软件,该监控软件可以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当所述监控软件监控到移动终端上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时,就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还包括有监控软件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又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如可以预先设定这样的处理逻辑:当移动终端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中还包括由移动终端获取的当前位置信息。
类似地,服务器在从服务器本地存储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后,也可以通过所述监控软件对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或者,服务器在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可以将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又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由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以信息交互的方式共同执行。在该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存储在服务器侧。相应地,由移动终端检测用于控制智能设备的应用管理程序是否启动,并在检测到启动后,获取移动终端本身的位置信息,然后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服务器在获取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后,将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步骤101或102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建立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其中,上述步骤100具体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建立包含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确定几个用户比较习惯操作智能设备的位置,如电视机旁、沙发、床头、冰箱周边、洗衣机周边、空调周边、厨房、卫生间等位置,并获取这些位置对应的用户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例如,用户在电视机旁这一位置习惯操作空调和电视;在沙发这一位置习惯操作电视、空调和洗衣机;在床头这一位置习惯操作洗衣机和空调等等,从而根据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0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直接获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获取的位置信息一般为房间内或办公区的具体位置信息,因此要求定位软件的定位精度要足够高,以能够区分房间内或办公区内不同区域位置为最低要求。例如,以90平米的房间为准,定位软件的定位精度需要满足能够区分客厅位置和卧室位置为最低要求。
此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定位器获取。此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人体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获取。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机器视觉相关技术(如基于计算机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定位,由于该部分内容可以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定位技术,故这里不再详述。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定位结果一般都是一个直接定位结果,也即获取的位置信息指的就是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绝对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0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从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时,并没有利用定位软件获取移动终端的绝对位置,而是利用房间内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作为定位参考点,然后根据移动终端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从所述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进行RSSI值匹配时,可以采用精确匹配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模糊匹配的方法,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之所以要求数量大于或等于2是为了保证定位精度。例如,可以设置3个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由于三点定位更加精确,因此通过3个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设置,可以保证定位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用户家中或办公室中设置有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智能家电),包括固定位置的智能设备的和非固定位置的智能设备。其中,固定位置的智能设备是指空调、冰箱等一经设置后,通常不会轻易移动位置的智能家电,其适合作为定位移动终端的参考点。相对应地,智能音箱等小型智能设备由于在使用时可能会经常更换设置位置,因此不适宜作为参考点。举例来说,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可以为图2中冰箱、电视机、空调1、空调2、空调3和洗衣机,将这些固定位置的智能设备作为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准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这里,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可以理解成用户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可以为WiFi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也可以为蓝牙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RSSI值的监测与人体红外传感器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在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后,再获取RSSI值,从而降低功耗和运算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监听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时,移动终端可以在混杂模式下,读取各智能设备的数据包。或者,命令该用户账户下的所有智能设备广播用于测量RSSI值的信标帧,从而获得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既可以是由用户手动设置的,也可以是移动终端通过智能设备的识别码识别得到的。
举例来说,用户在房间内利用智能手机(或者智能遥控器)启动智能设备管理APP时,在APP登入用户账户后,智能手机通过WiFi模块监听(例如混杂模式)固定智能家电-冰箱、电视机、空调1、空调2、空调3、洗衣机所发出的信标帧(标准信标帧或者带有信标功能的自定义的普通数据帧),采集智能手机所在位置的RSSI值。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智能手机通过蓝牙模块监听各智能家电的RSSI值,则可以不影响手机WiFi网络的正常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虽然参照了RSSI位置指纹定位技术,但是本实施例无需分为离线采样阶段和实时定位阶段,用户的每次操作都记录在数据库作为定位的依据(指纹定位法必须事先进行离线采样,并且仅在离线采样阶段记录RSSI值,在实时定位阶段的RSSI值仅用于定位,该RSSI值并不能记录在数据库),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此外,本实施方式也无需建立定位坐标系和接入点布局,也无需指纹定位技术要求的定位精度,故降低了运算量和精度要求。
此外,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用户在采集移动终端所在位置的RSSI值前,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当前的GPS位置或者连接的WiFi热点的SSID或网络区段,对智能设备的群组进行过滤(例如,放置在办公室的智能家电为办公室群组,放置在家庭的智能家电为家庭群组),以使得APP中留下与当前场景适配的智能设备群组。例如,当移动终端位于家时,过滤掉办公室群组,当移动终端位于办公室时,过滤掉家庭群组。这种处理的优点是:方便用户手动设置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此外,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可以为与用户账号绑定的智能设备,也可以为未与用户账号绑定的智能设备。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实时更新和完善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的方法,也即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逐渐完善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使得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能够逐渐记录用户的习惯信息,进而便于后续利用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提供符合用户习惯的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
举例来说,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在A4位置对洗衣机进行了控制时,将A4位置信息与洗衣机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以便于后续用户处于A4位置时对洗衣机进行控制管理。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步骤202: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步骤203: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上面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根据用户习惯自动启动相应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时,不但考虑了用户在什么位置区域习惯操作什么智能设备,而且还考虑了用户在什么位置区域于什么时间习惯操作什么智能设备。例如,参见图2所示,在位置A1,用户中午时间习惯操作空调,不习惯操作电视,而晚上时间习惯操作电视,不习惯操作空调,因此,当检测到用户于中午时间在所述位置A1启动APP时,为用户提供远程操作空调的控制信息,当检测到用户于晚上时间在所述位置A1启动APP时,为用户提供远程操作电视的控制信息。
举例来说,假设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如下表1所示,当移动终端位于位置Ax时,判断当前操作时间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在该位置Ax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第一时间段、第二时间段、任意时间段)中哪一个预设操作时间匹配,进而获取用户在该时间习惯的智能设备,假设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2:00-14:00,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00-22:00,而当前操作时间为13:00点,则应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上展示智能设备a和智能设备c的控制界面。
表1
Figure BDA0002793379480000171
对于上表1来说,假设位置Ax为家庭中的沙发,第一时间段为12:00-14:00,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00-22:00,智能设备a为空调、智能设备b为洗衣机,智能设备c为电视,因为用户无论什么时间在所述沙发上,都习惯打开电视,而只有在中午比较热的时候打开空调,且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会利用洗衣机洗衣服,因此,上述增加了时间维度的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可以提供更加匹配用户习惯的控制界面,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表1只是为了方便举例的一个示意,并不表示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必须为表1中的内容。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大部分内容的实施均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因此两个实施例存在一致或技术相通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将不再赘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0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通过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的定位软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当前所处的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01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204: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实时更新和完善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的方法,也即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逐渐完善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使得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能够逐渐记录用户的习惯信息,进而便于后续利用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提供符合用户习惯的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还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操作内容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在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时,还用于获取对应的操作内容信息;
相应地,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时,还使得所述控制信息中包含有所述对应的操作内容信息。
举例来说,假设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如下表2所示,当移动终端位于位置Ax时,判断当前操作时间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在该位置Ax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中哪一个预设操作时间匹配,进而获取用户在该时间习惯的智能设备以及对应的操作内容,假设所述第一时间段为12:00-14:00,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00-22:00,而当前操作时间为20:00点,则应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上展示智能设备a控制界面,且控制界面内容中显示有操作内容为:节目2的控制按钮。
表2
Figure BDA0002793379480000201
对于上表2来说,假设位置Ax为家庭中的沙发,第一时间段为12:00-14:00,所述第二时间段为19:00-22:00,智能设备a为电视,因为用户在中午时间(第一时间段)习惯看节目1(如午间新闻),而在晚上时间(第二时间段)习惯看节目2(如足球比赛),因此,上述增加了时间维度和对应的操作内容的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可以提供更加匹配用户习惯的控制界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表2只是为了方便举例的一个示意,并不表示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必须为表2中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内容可以为智能设备的控制模式、工作模式,工作频道、工作详情等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对于电视来说,可以为电视剧频道、电影频道、音乐频道等频道信息,也可以为具体的节目信息。此外,对于冰箱来说,所述操作内容可以为冰箱的工作模式,如省电模式(比较适用于工作日)和正常模式(比较适用于周末)。此外,对于空调来说,所述操作内容可以为空调的制冷模式、制热模式、除湿模式等,进一步还可以为制冷模式下的具体设定温度等等。对于所述操作内容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相应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出了一种实时更新和完善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的方法,也即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逐渐完善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使得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能够逐渐记录用户的习惯信息,进而便于后续利用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提供符合用户习惯的目标智能设备的控制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很多内容可以借鉴上面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中的相关内容,对于两者存在重叠的技术内容,本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控制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其中,所述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建立包含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第一预设匹配模型。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其中,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相应地,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为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从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匹配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
所述更新模块,用于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应用管理程序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21,用于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第四获取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故此处不再详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介绍。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8,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和通信总线604;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603用于实现各建模软件及智能制造装备模块库等相关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也可以为云端服务器。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从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各预设位置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该预设位置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或,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若检测到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管理程序启动,则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当前操作时间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与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对应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对所述应用管理程序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应用管理程序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对应的位置信息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监听到的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所述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对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与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操作时间信息以及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存储至所述匹配模型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型中还预先存储有移动终端监听到的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操作时间信息,与智能设备的操作内容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应地,根据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匹配模型中获取智能设备的操作内容信息;
相应地,在根据所述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和操作内容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使得智能设备执行所述操作内容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次检测到移动终端对任一智能设备完成控制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监听到的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以及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将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操作时间信息、操作内容信息与所述任一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至所述匹配模型中。
5.一种智能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监听到的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无线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和所述移动终端的当前操作时间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2个固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所述当前操作时间信息从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获取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显示用于远程操作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匹配模型中预先存储有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各预设位置时,在各预设位置监听到的预设指定智能设备的RSSI值和在该预设位置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信息与所述移动终端在各预设位置以及对应的各预设操作时间习惯操作的智能设备的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设指定智能设备为所述固定智能设备且数量大于或等于2。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7.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智能设备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1322480.5A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463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480.5A CN112346353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2480.5A CN112346353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910490864.9A CN110308660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0864.9A Division CN110308660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353A CN112346353A (zh) 2021-02-09
CN112346353B true CN112346353B (zh) 2022-11-04

Family

ID=680750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2480.5A Active CN112346353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1910490864.9A Active CN110308660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0864.9A Active CN110308660B (zh) 2019-06-06 2019-06-06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3463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186B (zh) * 2019-12-31 2024-03-01 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冰箱
CN113613247B (zh) * 2020-04-17 2023-01-06 花瓣云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绑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684648B (zh) * 2020-05-18 2024-02-20 青岛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4035514B (zh) * 2020-07-21 2024-02-13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启动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63108B (zh) * 2020-12-14 2023-03-3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7712A (zh) * 2021-01-21 2021-02-26 深圳市友杰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目标设备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8742B (zh) * 2021-04-26 2022-05-31 上海德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智能体的普适计算操作方法、架构、设备及介质
CN115379001B (zh) * 2021-05-06 2023-11-17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位置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701032A (zh) * 2021-07-29 2023-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5577A (zh) * 2021-08-05 2021-11-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14185425B (zh) * 2021-10-28 2023-07-14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庭边缘计算的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14339604A (zh) * 2021-12-29 2022-04-12 未来电视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988A (zh) * 2009-12-01 2010-06-02 山东大学 行为习惯感知智能家居设备控制系统
CN102984039B (zh) * 2012-11-06 2016-03-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网关、智能家居系统及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
US20150169597A1 (en) * 2013-12-17 2015-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ng Items and Determining Item Locations
CN103870126A (zh) * 2014-03-27 2014-06-18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推荐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035403B (zh) * 2014-05-23 2017-01-18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beacon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160050083A1 (en) * 2014-08-14 2016-02-18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116783B (zh) * 2015-06-24 2018-02-16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界面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049498A (zh) * 2015-06-27 2015-11-11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识别用户地理位置、判断用户喜好的智能小家电系统及其应用
CN105607508A (zh) * 2016-03-24 2016-05-25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67158A (zh) * 2016-05-30 2016-08-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50430B (zh) * 2016-07-25 2022-05-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列表的排序方法及装置
CN108206881A (zh) * 2016-12-19 2018-06-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09396A (zh) * 2017-03-03 2017-06-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应用的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10049A (zh) * 2017-05-03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虚拟现实vr设备
CN107168075B (zh) * 2017-05-15 2020-05-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楼宇控制系统及其用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CN108873740A (zh) * 2018-04-25 2018-11-23 霍尼韦尔环境自控产品(天津)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智能设备的控制系统
CN109612123A (zh) * 2019-01-25 2019-04-12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智能加热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660A (zh) 2019-10-08
CN112346353A (zh) 2021-02-09
CN110308660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6353B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1824677B2 (en) Smart home device control method, medium, mobile terminal and apparatus
CN110308661B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03872B (zh) 家电设备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101325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EP3432092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mart home
CN106953785B (zh) 智能家居设备添加方法及装置
CN103984847A (zh) 一种饮食推荐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2194164A1 (zh) 一种电控设备控制界面显示方法及系统、终端和电控设备
WO2018072490A1 (zh)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64641B (zh) 电控设备的预设平台的启动方法及系统、终端和电控设备
CN113064642B (zh) 电控设备的工作流程启动方法及系统、终端和电控设备
KR20190101862A (ko) 맞춤화된 커넥티드 디바이스 기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그리고 대체 대상을 통해 커넥티드 디바이스를 동작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734939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15071999A1 (ja) 端末装置、制御装置、設置位置確認支援システム、設置位置設定支援システム、設置位置確認支援方法、設置位置設定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83605A (zh) 遥控器位置提醒方法及遥控器
CN113310174A (zh) 用于空调的设定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2365633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07741B (zh) 一种电器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13850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4035440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3189459A2 (zh) 一种遥控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8732937B (zh) 遥控器、移动终端、控制界面的显示方法和介质
CN112526890A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9001B (zh) 智能设备位置的展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