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114A -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114A
CN112346114A CN202011180217.7A CN202011180217A CN112346114A CN 112346114 A CN112346114 A CN 112346114A CN 202011180217 A CN202011180217 A CN 202011180217A CN 112346114 A CN112346114 A CN 112346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ing
receiving
longitudinal
optimal
transverse ro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802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锡伟
张阳
邓志文
王延
何永清
赵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802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6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6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4Recording seismic data
    • G01V1/247Digital recording of seismic data, e.g. in acquisition units or n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 G01V1/20Arrangements of receiving elements, e.g. geophon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本发明可以科学有效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

Description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地震数据采集工程成本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采集接收道数配置是影响地震采集工程造价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了降低地震采集工程成本,一般需要提高地震采集效率,而地震采集效率提升需要配置足够的采集接收道数作保证,采集接收道数的大量投入又会带来成本的大幅增长,因此需要研究在某种地震采集工程作业效率下投入的最优采集接收道数,降低地震采集工程的采集接收道数投入成本。
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数人是通过经验或者简单的计算来配置地震采集接收道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一种计算投入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科学方法,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用以科学有效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该方法包括:
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装置,用以科学有效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该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滚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道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科学有效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观测系统横向滚动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观测系统纵向滚动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期望的采集生产日效3000炮时采集接收道数与纵向滚动次数关系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期望的采集生产日效3000炮时采集接收道数与横向滚动次数关系示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步骤102、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步骤103、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步骤104、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由图1所示流程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已有的观测系统参数和期望的采集生产效率计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以优化采集接收道数的配置。
具体实施时,先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再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实施例中,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可以包括: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效率,可以包括: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日效;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T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采集生产日效,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举一例进行说明,图2为本例中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示例图,图2所示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可设定类型为“M线Nm炮K道”,即接收线条数为M,横向滚动炮数为Nm,单条接收线道数为K,定义炮线距为Ls,炮点距为ds,接收线距为Lr,接收点距为dr,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为m,接收线间炮数为Ns,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为Nr=Ls/dr,横向滚动炮数为Nm=Ns×m,排列片的基本道数为M×K道。根据生产需要,设定采集生产日效为Sday
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
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关联关系: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41
或者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42
其中,T为采集接收道数,M为接收线条数,K为单条接收线道数,nx为纵向滚动次数,ny为横向滚动次数,Nr为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Nm为横向滚动炮数,m为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Sday为采集生产日效。
下面仍以图2示例中观测系统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设定纵向滚动次数为nx,横向滚动次数为ny,根据图2示例中设定的三维观测系统参数,当横向滚动时,每多滚动一次需要增加m×K道,因此滚动ny次,需要增加(ny-1)×m×K道,当纵向滚动时,每多滚动一次需要增加M×Nr道,因此滚动nx次,需要增加(nx-1)×M×Nr道,纵横向同时滚动需要填补m×(ny-1)×(nx-1)×Nr道。计算出所用的采集接收道数为:
T=M·K+(nx-1)M·Nr+(ny-1)m·K+(nx-1)(ny-1)m·Nr (1)
根据设定的采集生产日效Sday,则采集生产日效可以表示为:
Sday=Nm·nx·ny (2)
将公式(1)和(2)联合,得到总的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的计算公式,即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43
或者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44
在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可以包括:
通过对所述关联关系即公式(3)求导,确定最小纵向滚动次数及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52
为最小纵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53
为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54
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后,可以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可以包括:
按如下公式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55
其中,Tmin为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观测系统参数和地震采集生产效率定量分析需要投入的采集接收道数,通过优化地震采集接收道数配置,并分析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投入采集接收道数的影响,以指导地震采集施工中采集接收道数的投入。
下面再结合附图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的具体实施。仍以图2所示观测系统为例。
图2中示出一个4炮4线20道的观测系统,其中方块代表接收点,圆点代表炮点,从图2中可知接收线条数M=4,单条接收线道数K=20,横向滚动炮数Nm=4,两条接收线间的炮数Ns=2,定义与接收线方向一致为纵向,与接收线方向垂直为横向。
图3为本例中观测系统横向滚动示意图。图3是图2中观测系统横向上滚动2次的示例,图3中圆点代表第一次滚动的炮点,五角星代表第二次滚动的炮点,菱形和方块都代表检波点,图3中还用括号标示出了第一次滚动的炮点需要激活的检波点,第二次滚动的炮点需要激活的检波点。可以看到每次滚动的线数m=2,横向滚动次数ny=2。
图4为本例中观测系统纵向滚动示意图。图4是图2中观测系统纵向上滚动2次的示例,图4中靠左的圆点代表第一次滚动的炮点,靠右的圆点代表第二次滚动的炮点,菱形和方块代表检波点,图4中还用括号标示出了第一次滚动的炮点需要激活的检波点,方块代表第二次滚动的炮点需要激活的检波点。可以看到两条炮线间的道数Nr=6,纵向滚动次数nx=2。
由上述示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已有的观测系统参数和期望的采集生产日效确定最优化的采集接收道数。下面再举一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投入的采集接收道数定量计算如下:
观测系统类型28线2炮和4炮84道,即m=1,Nm=2,M=28线,K=84道,Nr=2,期望采集生产日效Sday=3000炮/日。根据公式(3)计算采集接收道数道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61
或者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62
本例中,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和最优采集接收道数配置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4)分析,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63
其意义是:只要完成48条炮线和31条接收线范围内的激发点,配置10324道,就可实现日效2976炮。
图5为本例中期望的采集生产日效3000炮时采集接收道数与纵向滚动次数关系示例图。图6为本例中期望的采集生产日效3000炮时采集接收道数与横向滚动次数关系示例图。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采集接收道数存在极小值,当nx=48,ny=31时,采集接收道数最少为10324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关系确定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滚动确定模块703,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道数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一个实施例中,参数获取模块,具体可以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以及,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日效;
关系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采集生产日效,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一个实施例中,关系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关联关系: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1
或者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2
其中,T为采集接收道数,M为接收线条数,K为单条接收线道数,nx为纵向滚动次数,ny为横向滚动次数,Nr为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Nm为横向滚动炮数,m为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Sday为采集生产日效。
一个实施例中,滚动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对所述关联关系求导,确定最小纵向滚动次数及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3
其中,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4
为最小纵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5
为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6
一个实施例中,道数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按如下公式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Figure BDA0002749910250000077
其中,Tmin为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科学有效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获得地震采集接收道数的最佳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包括: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
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效率,包括: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日效;
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T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采集生产日效,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关联关系: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11
或者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12
其中,T为采集接收道数,M为接收线条数,K为单条接收线道数,nx为纵向滚动次数,ny为横向滚动次数,Nr为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Nm为横向滚动炮数,m为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Sday为采集生产日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包括:
通过对所述关联关系求导,确定最小纵向滚动次数及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1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2
其中,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3
为最小纵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4
为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包括:
按如下公式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6
其中,Tmin为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6.一种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
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采集生产效率,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滚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关系,确定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
道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测系统参数和最优的纵横向滚动次数,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参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以及,获取油气地震数据的采集生产日效;
关系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油气地震数据的接收线条数,单条接收线道数,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横向滚动炮数,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采集生产日效,确定采集接收道数与纵横向滚动次数之间的关联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关系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关联关系: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7
或者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28
其中,T为采集接收道数,M为接收线条数,K为单条接收线道数,nx为纵向滚动次数,ny为横向滚动次数,Nr为两炮线间的地震道数,Nm为横向滚动炮数,m为横向滚动一次需要增加的线数,Sday为采集生产日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动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对所述关联关系求导,确定最小纵向滚动次数及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1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2
其中,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3
为最小纵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4
为最小横向滚动次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道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按如下公式确定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Figure FDA0002749910240000036
其中,Tmin为最优的采集接收道数。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011180217.7A 2020-10-29 2020-10-29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346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0217.7A CN112346114A (zh) 2020-10-29 2020-10-29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80217.7A CN112346114A (zh) 2020-10-29 2020-10-29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114A true CN112346114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56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80217.7A Pending CN112346114A (zh) 2020-10-29 2020-10-29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611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1770A (en) * 1974-06-17 1977-0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oll-a-long three-dimensional common depth point exploration
US6430510B1 (en) * 2000-11-08 2002-08-06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pplication of hybrid gathers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acquisition parameters
CN102262240A (zh) * 2011-06-22 2011-11-3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CN102455435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块状模板观测系统满覆盖自动布设方法
WO2012137117A2 (en) * 2011-04-04 2012-10-11 Geco Technology B.V. Seismic interferometry for ground roll & noise attenuation
CN103995281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观测系统快速滚动布设的方法
CN105319576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凹多边形区域的观测系统自动满覆盖快速布设方法
CN106199706A (zh) * 2015-06-01 2016-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6600043A (zh) * 2016-12-05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综合地震采集质量与经济效益的观测系统优化方法
CN107144873A (zh) * 2017-04-12 2017-09-0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砂岩型铀矿三维地震数据观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1770A (en) * 1974-06-17 1977-0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oll-a-long three-dimensional common depth point exploration
US6430510B1 (en) * 2000-11-08 2002-08-06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pplication of hybrid gathers for rapid determination of seismic acquisition parameters
CN102455435A (zh) * 2010-10-22 2012-05-16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块状模板观测系统满覆盖自动布设方法
WO2012137117A2 (en) * 2011-04-04 2012-10-11 Geco Technology B.V. Seismic interferometry for ground roll & noise attenuation
CN102262240A (zh) * 2011-06-22 2011-11-3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CN103995281A (zh) * 2014-05-08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观测系统快速滚动布设的方法
CN105319576A (zh) * 2014-07-31 2016-02-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凹多边形区域的观测系统自动满覆盖快速布设方法
CN106199706A (zh) * 2015-06-01 2016-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面元属性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06600043A (zh) * 2016-12-05 2017-04-2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综合地震采集质量与经济效益的观测系统优化方法
CN107144873A (zh) * 2017-04-12 2017-09-08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一种砂岩型铀矿三维地震数据观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HUI XUE, XIWEI CAI, SHANLI GUO: "Acquisi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improving resolution in AD block", 《CPS/SEG BEIJING 2009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30 April 2009 (2009-04-30), pages 1 - 4 *
ZHAO HU等: "Designing optimal number of receiving traces based on simulation model", 《APPLIED GEOPHYSICS》, vol. 14, no. 01, 31 March 2017 (2017-03-31), pages 49 - 55 *
何宝庆;吕盼盼;何永清;宁宏晓;马兰;卢秀丽;蔡锡伟: "基于复杂构造区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法", 《非常规油气》, vol. 7, no. 02, 30 April 2020 (2020-04-30), pages 1 - 10 *
尹成;吕公河;田继东;徐锦玺;尚应军: "基于地球物理目标参数的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石油物探》, vol. 45, no. 01, 28 February 2006 (2006-02-28), pages 74 - 78 *
碗学俭;杨波;孙德福;葛雪钦;吴小延: "三维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定量分析技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vol. 46, no. 03, 30 June 2011 (2011-06-30), pages 357 - 363 *
胡峰;罗辑;肖玮;杨诏勋;张昊翔: "三维地震中相同覆盖次数不同观测系统的属性对比与分析",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vol. 17, no. 01, 29 February 2020 (2020-02-29), pages 82 - 8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we et al. Independent simultaneous sweeping-a method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land seismic crews
Krige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ostatistics in South Africa
Pettitt et al. Fracture network engineering for hydraulic fracturing
CN111751885A (zh) 一种页岩气体积压裂微地震监测方法
CN112946783A (zh) 一种水合物饱和度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49088A (zh) 裂缝性致密砂岩中气层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2346114A (zh) 油气地震数据采集接收道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GB2457210A (en) Methods of investigating an underground formation and producing hydrocarbon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4502976B (zh) 一种微地震监测中的井中检波器水平分量定向方法
CN107561586B (zh) 一种气泡压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81280A (zh) 预测储层含烃饱和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41020B (zh) 稀疏地震数据采集中确定欠采样率的方法和装置
GB2601032A8 (en) Look ahead data and uncertainty display
CN104462792B (zh) 一种测井数据岩性层数值归约方法
CN113219524B (zh) 三维地震采集排列模板布设方案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049625A (zh) 页岩气水平井的采气系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534259B (zh) 一种可控震源高效采集实时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方法
CN105259568B (zh) 一种确定探区炮点最大炮检距的方法和装置
CN104898163B (zh) 一种垂直地震数据频率属性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2419493A (zh) 页岩储层三维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2523748A (zh) 致密油体积压裂效果多阶段、多维度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2748459B (zh) 频散曲线自动拾取方法及装置
CN112233239B (zh) 一种基于动态三维建模反馈的可视化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5510986B (zh) 一种确定海绿石砂岩中海绿石含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65706B (zh) 地震反演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