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434A - 空调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434A
CN112344434A CN201910725128.7A CN201910725128A CN112344434A CN 112344434 A CN112344434 A CN 112344434A CN 201910725128 A CN201910725128 A CN 201910725128A CN 112344434 A CN112344434 A CN 112344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panel
driving gear
air conditioner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51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建龙
刘丙磊
宁贻江
王涛
赵业才
任克坤
葛传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51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4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4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第一连杆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面板覆盖在开口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面板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铰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上,驱动装置与第一连杆连接,以驱动第一连杆绕第一连杆与壳体之间的铰接轴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连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杆铰接的面板移动,壳体侧壁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与通过齿轮齿条来带动面板移动相比,避免在壳体与面板之间设置滑柱以及与滑柱配合的滑槽,简化了空调内机的结构,加工难度小。

Description

空调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壁挂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及启闭装置,面板覆盖在出风口上,启闭装置设置在壳体上,用于驱动面板启闭,启闭装置包括齿条、齿轮和滑轨。其中,齿轮设置在壳体上,齿轮与齿条啮合,用于驱动齿条移动;面板上间隔的设置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相应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柱滑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滑柱滑设在第二滑槽内;齿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滑柱还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滑柱还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工作时,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平动,进而驱动第一滑柱在第一滑槽内滑道,第二滑柱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使得面板相对于壳体移动,进而使出风口开启或者关闭;具体地,合理的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形状,可以调节面板的运动轨迹。
然而,为了避免面板与壳体分离,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且在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柱,以及与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滑柱,导致空调内机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内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面板与壳体分离,导致空调内机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所述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第一连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面板覆盖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绕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铰接轴转动。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沿竖直方向间隔的设置。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壳体的面上间隔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装置、第一驱动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铰接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齿数。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转动,进而使所述面板滑动至所述开口开启时,阻止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所述棘爪可转动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配合。
在上述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棘爪连接,用于将所述棘爪按压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第一连杆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面板覆盖在开口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面板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壳体铰接;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上,驱动装置与第一连杆连接,以驱动第一连杆绕第一连杆与壳体之间的铰接轴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连杆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杆铰接的面板移动,壳体侧壁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仅通过驱动装置和第一连杆实现对面板的开合,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开启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关闭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20:面板;
201:第一连接部;
202:第二连接部;
30:第一连杆;
40:驱动装置;
401:第一驱动齿轮;
402:第二驱动齿轮;
50:第二连杆;
60: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壁挂式空调内机包括壳体、面板及启闭装置,面板覆盖在出风口上,启闭装置设置在壳体上,用于驱动面板启闭,启闭装置包括齿条、齿轮和滑轨。其中,齿轮设置在壳体上,齿轮与齿条啮合,用于驱动齿条移动;面板上间隔的设置有第一滑柱和第二滑柱,相应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柱滑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滑柱滑设在第二滑槽内;齿条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滑柱还穿设在第一安装孔内,第二滑柱还穿设在第二安装孔内。工作时,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平动,进而驱动第一滑柱在第一滑槽内滑道,第二滑柱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使得面板相对于壳体移动,进而使出风口开启或者关闭;具体地,合理的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形状,可以调节面板的运动轨迹。
然而,为了避免面板与壳体分离,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且在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柱,以及与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滑柱,导致空调内机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
下面阐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优选技术方案。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关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开启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10、面板20、第一连杆30以及驱动装置40。具体的,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面板20覆盖在开口上。第一连杆30的一端与面板20铰接,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壳体10铰接。驱动装置40设置在壳体10上,驱动装置40与第一连杆30连接,以驱动第一连杆30绕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转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内机,空调包括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空调外机与空调内机连通,空调外机用于向空调内机输送制冷剂,进而实现制冷和制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内机悬挂在墙壁上,其中壳体10的侧壁可以为壳体10上背离墙壁的侧壁;壳体10上设置有开口,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风道的出口与开口连通,以在空调工作时,风道内流出的空气经开口流出。开口可以设置在壳体10朝向室内的前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开口的大小与空调内机的型号有关。
本实施例优选地,面板20覆盖在壳体10朝向室内的前侧壁,相应的开口也设置在前侧壁上,面板20朝向壳体10的侧壁可以与第一连杆30的一端铰接,当然第一连杆30还可以与面板20的端部铰接。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壳体10铰接;具体地,在壳体10中背离墙壁的前侧壁和朝向墙壁的后侧壁之间具有中间侧壁,第一连杆30可以与中间侧壁铰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杆30与垂直于水平面的中间侧壁铰接。面板20通过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连接,通过驱动装置40带动第一连杆30转动,即可带动面板20相对于壳体10运动,使得面板30从开口上移开以使开口开启,或者移动至开口上以使开口关闭。面板20的大小与空调内机的型号有关,只要能完全覆盖开口即可,避免风道外露影响美观性,从而提高装饰效果。
驱动装置40与第一连杆30连接,驱动装置40可以为第一连杆30提供手动、电力或其组合形式的动力,从而驱动第一连杆30绕其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转动。根据提供的动力形式,驱动装置40也可以不同。例如,通过手动的方式驱动第一连杆30转动,驱动装置40可以为“Z”字型手柄,“Z”字型手柄的尾杆与第一连杆30连接,通过摇转“Z”字型手柄的把手,驱动第一连杆30转动,从而带动面板20运动;或者电动驱动第一连杆30转动,驱动装置40可以为电动机,电动机设置在壳体10上,铰接轴可以为电动机的输出轴,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进行连接,电动机通过电机输出轴直接为第一连杆30提供动力。其中,根据驱动装置40的不同实施方式,驱动装置40与壳体1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或者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继续参照图1,面板20处于关闭状态时,面板20完全覆盖在壳体10的开口上,此时,第一连杆30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连杆30与面板20连接的另一端斜向下,即第一连杆30是向下倾斜的;继续参照图2,面板20处于开启状态时,面板20位于壳体10的开口的上方,此时,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连杆30与面板20连接的另一端斜向上,即第一连杆30是向上倾斜的。第一连杆30在驱动装置40的驱动作用下进行转动,其运动轨迹为弧线,弧线的圆心位于铰接轴的轴线上。
优选地,空调内机还包括第二连杆50,第二连杆50与第一连杆30平行设置,第二连杆50的一端与面板20铰接,第二连杆50的另一端与壳体10铰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杆50,增加面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面板20的连接关系更可靠。具体的,第二连杆50与第一连杆30平行,当面板2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连杆50也是向下倾斜;当面板20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连杆50也是向上倾斜。壳体、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50以及面板20构成呈平行四边形的平面连杆机构,驱动装置40驱动第一连杆30绕铰接轴转动,面板20随着第一连杆30平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50绕其与面板20铰接的轴线转动。其中,第一连杆30的长度与第二连杆50的长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第一连杆30与第二连杆50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具体的,壳体10的前侧壁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设置有凸出部,第一连杆30与凸出部靠近壳体10前侧壁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50与凸出部背离壳体10前侧壁的一端铰接;或者,第一连杆30与第二连杆50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中间侧壁上,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30与第二连杆50沿竖直方向间隔的设置,与上一实施方式相比,避免面板20移动过程中,以及面板20移动至开口开启的状态时,面板20相对于第一连杆3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50与驱动装置40组成启闭装置,启闭装置与面板20连接,以驱动面板20启闭,从而实现对开口的打开和关闭。可选地,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由于启闭装置只支撑在面板20的一侧容易导致面板20受力不均,从而不能稳定移动,壳体10中垂直于水平面的两个中间侧壁上均设有启闭装置,两侧的启闭装置在壳体10上的位置相互对称,且两侧的启闭装置的第一连杆30同步转动;或者,在壳体10中间侧壁的一侧壁上设置启闭装置,启闭装置起驱动作用;另一侧壁仅设置第一连杆30与第二连杆50,不为面板20提供动力,只起辅助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工作过程为:以图2所示方位为例,开启面板20时,驱动装置40工作,驱动第一连杆30绕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沿预设方向转动,第一连杆30带动与其铰接的面板20平动,即向上移动同时向外移动,从而露出开口;关闭面板20时,驱动装置40工作,驱动第一连杆30绕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第一连杆30带动与其铰接的面板20反方向平动,即向下移动同时向内移动,直至面板20完全覆盖开口,开口关闭。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包括壳体10、面板20、第一连杆30以及驱动装置40,其中,壳体10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面板20覆盖在开口上;第一连杆30的一端与面板20铰接,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壳体10铰接;驱动装置40设置在壳体10上,驱动装置40与第一连杆30连接,以驱动第一连杆30绕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转动。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连杆30在驱动装置40的驱动作用下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连杆30铰接的面板20移动,使壳体10侧壁上的开口开启或关闭。与通过齿轮齿条来带动面板20移动相比,避免在壳体10与面板20之间设置滑柱以及与滑柱配合的滑槽,简化了空调内机的结构,加工难度小。
继续参照图3至图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关闭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面板开启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优选地,空调内机还包括连接杆60,第一连杆30和第二连杆50均与连接杆60铰接;面板20朝向壳体10的面上间隔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均与连接杆60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杆60,通过调整连接杆60的宽度,可增大面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距离,避免面板20与壳体10之间发生碰撞;同时,
具体的,连接杆60可以与第一连杆30铰接,也可以与第一连杆30螺接,或者与第一连杆30焊接;连接杆60与第二连杆50的连接方式与连接杆60与第一连杆30的连接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50与连接杆60构成平面连杆机构,参照图3,当面板20处于关闭状态时,连接杆60靠近壳体10的底部侧壁;参照图4,当面板20处于开启状态时,连接杆60靠近壳体10的顶部侧壁可选地,连接杆60可以呈圆柱状,也可以呈棱柱状,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连接杆60通过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与面板20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01固定安装在面板20上,例如,第一连接部201与面板2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其中第一连接部201可以呈板状,也可以呈杆状;此外,第二连接部202也固定安装在面板20上,第二连接部202的结构及其与面板2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接部2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5,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齿轮401以及第二驱动齿轮402,转动装置设置在壳体10上,转动装置与第一驱动齿轮40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连杆30连接,且第二驱动齿轮402的轴线与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线共线设置,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驱动齿轮401啮合。空调内机使用过程中,面板20的开合次数多,启闭装置容易损坏;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的优点,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401和第二驱动齿轮402,驱动第一连杆30绕铰接轴转动,从而带动面板20平稳运动。
具体的,第一驱动齿轮401为主动轮,第二驱动齿轮402为从动轮,转动装置传递动力给主动轮,从而驱动从动轮转动。可选地,转动装置可以为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齿轮401连接,随着直流电机的运行带动第一驱动齿轮401转动。其中,利用键连接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驱动齿轮401,实现扭矩的传递。可替代的,空调内机还包括中间转轴,中间转轴可转动的与壳体10连接,中间转轴一端与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中间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齿轮401连接,直流电机的运行将动力传递给中间转轴,中间转轴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01转动。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步进电机接收到脉冲信号,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便于控制第一驱动齿轮401的转动角度,进而精确的控制面板20位置。步进电机可以自锁,进而使第一驱动齿轮401和第二驱动齿轮402停止转动,进而实现对面板20锁定,避免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后,面板20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从而导致开口关闭。
具体的,本实施例对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连杆3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第二驱动齿轮402的轴线与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线共线即可。优选地,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连杆30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或者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杆30与第二驱动齿轮402之间的连接。更优选地,第一驱动齿轮401和第二驱动齿轮402均为直齿圆柱齿轮,为了使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驱动齿轮401能够正确啮合,第二驱动齿轮402与第一驱动齿轮401的模数、压力角分别相等。
优选地,第一驱动齿轮401的齿数大于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数,传动比小于1,第一驱动齿轮401的转速比第二驱动齿轮402的转速小,实现增速,因此,可以实现面板20快速移动,提高开口的开启和关闭速度。第一驱动齿轮401的齿数与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数互为质数,齿轮啮合过程中,磨损均匀分布,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内机的工作过程为:以图5所示方位为例,开启面板20时,转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01逆时针转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402顺时针转动,驱动第一连杆30绕第一连杆30与壳体10之间的铰接轴顺时针转动,第一连杆30带动与其铰接的面板20向上移动同时向外移动,从而露出开口;关闭面板20时,转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01顺时针转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402逆时针转动,第一连杆30带动与其铰接的面板20向下移动同时向内移动,直至面板20完全覆盖开口,开口关闭。
可选地,空调内机还包括锁定装置(图中未示出),锁定装置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连接;锁定装置用于在转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转动,进而使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时,阻止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通过设置锁定装置,在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时,避免面板20掉落带动第二驱动齿轮402回转,使得面板20再次覆盖在开口上,从而导致开口关闭。继续参照图4,当开启面板20时,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预设方向是指顺时针方向,则锁定装置要阻止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转动时,锁闭装置并不限制第二驱动齿轮402的转动。
当然,锁定装置也可以与第一驱动齿轮401连接,锁定装置用于在转动装置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01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转动,带动面板20开启时,阻止第一驱动齿轮401向预设方向转动。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锁定装置包括卡槽、锁定块、弹簧;卡槽设置于第二驱动齿轮402朝向壳体10的侧壁上,弹簧的一端与壳体10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锁定块连接,锁定块用于卡设在卡槽内。在面板20开启的过程中,锁定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抵顶在第二驱动齿轮402朝向壳体10的侧壁上,当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时,锁定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卡设在卡槽内,从而限定第二驱动齿轮402转动,阻止面板20滑落关闭开口。
在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棘爪可转动的与壳体10连接,棘爪与第二驱动齿轮402配合。通过设置棘爪与第二驱动齿轮402配合,使得第二驱动齿轮402进行单向运动,逆向锁死,从而使得面板20锁定,避免面板20掉落,关闭开口。棘爪可以与壳体10铰接,也可以通过销轴与壳体10连接,只要棘爪与壳体能发生相对转动即可。棘爪通过插入在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槽中,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进行配合,此外,棘爪的朝向为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预设方向。其工作过程为:开启面板时,转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转动,棘爪从齿槽内脱出,在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背上滑过,同时,第一连杆30向预设旋转,从而带动面板20开启;当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时,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滑落,带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此时,棘爪卡设在齿槽内,阻挡轮齿通过,从而实现锁定。
上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弹簧,弹簧与壳体10和棘爪连接,用于将棘爪按压在第二驱动齿轮402上,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转动以开启面板20时,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按压在第二驱动齿轮402上,避免棘爪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脱离,实现锁定。同时,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时,压缩弹簧使得棘爪脱离第二驱动齿轮402,面板20能够成功关闭。弹簧设置在棘爪与壳体10之间,套设在棘爪与壳体10连接的连接件的外壁上,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当面板20打开过程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棘爪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连接,卡设在齿槽内;当面板20关闭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棘爪不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连接。弹簧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与壳体10进行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与棘爪进行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棘爪卡设在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槽中,第二驱动齿轮402进行单向运动,逆向锁死,导致第二驱动齿轮402无法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无法关闭面板20,优选地,锁定装置还包括电磁元件,电磁元件设置在壳体10上,设于壳体10与棘爪之间;棘爪的材质为磁铁,棘爪的磁极与电磁元件的线圈产生磁场的极性相反。其工作过程为:开启面板20时,不对电磁元件的线圈通电,使其电压为零,电磁元件与棘爪之间不产生磁吸力,弹簧伸长,棘爪在弹簧的作用下卡设在第二驱动齿轮402的齿槽内,第二驱动齿轮402只能向预设方向单向转动,第一连杆30转动带动面板20打开,当面板20滑动至开口开启时,棘爪阻止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面板20实现锁定,无法掉落,保持开口开启;关闭面板20时,电磁元件的线圈接通电源,线圈产生磁场的极性与棘爪的磁极相反,棘爪受到磁力的吸引,朝电磁元件的方向运动,弹簧受到压缩,棘爪脱离齿槽不与第二驱动齿轮402连接,第二驱动齿轮402的转动方向不受限制,转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齿轮402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从而关闭面板20。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面板、第一连杆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面板覆盖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绕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铰接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面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沿竖直方向间隔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壳体的面上间隔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均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装置、第一驱动齿轮以及第二驱动齿轮,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装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铰接轴线共线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齿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还包括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连接;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转动,进而使所述面板滑动至所述开口开启时,阻止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向预设方向的反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棘爪,所述棘爪可转动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棘爪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内机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棘爪连接,用于将所述棘爪按压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上。
CN201910725128.7A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内机 Pending CN1123444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128.7A CN112344434A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128.7A CN112344434A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434A true CN112344434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6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5128.7A Pending CN112344434A (zh) 2019-08-07 2019-08-07 空调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443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0720B1 (ko) * 2006-11-29 2007-10-29 캐리어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흡입구 개폐장치
CN201081373Y (zh) * 2007-09-10 2008-07-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挂机面板开合装置
CN101446432A (zh) * 2008-12-26 2009-06-0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2620402A (zh) * 2012-03-09 2012-08-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面板
CN108351118A (zh) * 2016-02-18 2018-07-31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空调
CN209197573U (zh) * 2018-12-17 2019-08-02 方志成 一种具有防止齿轮回转结构的玩具水弹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70720B1 (ko) * 2006-11-29 2007-10-29 캐리어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흡입구 개폐장치
CN201081373Y (zh) * 2007-09-10 2008-07-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挂机面板开合装置
CN101446432A (zh) * 2008-12-26 2009-06-03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2620402A (zh) * 2012-03-09 2012-08-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面板
CN108351118A (zh) * 2016-02-18 2018-07-31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空调
CN209197573U (zh) * 2018-12-17 2019-08-02 方志成 一种具有防止齿轮回转结构的玩具水弹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01844A1 (zh) 开关门装置和冰箱
CN107014053B (zh)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板运动机构
EP0984227A2 (en) Air conditioner
WO2013034113A1 (zh) 空调室内机
WO2007121684A1 (fr) Armoire de climatiseur à porte coulissante de sortie d'air, et son procédé de fonctionnement
CN103104969B (zh) 空调器
CN100535535C (zh)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103776147B (zh) 具有顶盖升降装置的空调器
CN112344434A (zh) 空调内机
CN111306619B (zh) 空调内机
CN100572941C (zh) 一种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108426401B (zh) 冰箱
CN109237615A (zh) 风管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WO2019137317A1 (zh) 电控磁性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电池更换设备
CN215909229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它的空调器
KR101181545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0980294U (zh) 一种侧开合式进风结构及空调及空调
JP4915392B2 (ja) 空調室内機及び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の移動方法
KR20080064018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0320557U (zh) 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1135473A (zh)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208473639U (zh) 一种电动窗叶开启装置
CN202902568U (zh) 一种用于空调侧面的侧面板机构
CN209181080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2210941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