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3555A -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3555A
CN112343555A CN202011334997.6A CN202011334997A CN112343555A CN 112343555 A CN112343555 A CN 112343555A CN 202011334997 A CN202011334997 A CN 202011334997A CN 112343555 A CN112343555 A CN 112343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relay well
drilling
relay
develo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49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3555B (zh
Inventor
马勇新
杨仲涵
成涛
许发宾
陈力
刘鹏超
周伟
徐靖
黄静
王闯
刘贤玉
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CNOOC China Ltd Hain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to CN2020113349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3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3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3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3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3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1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btaining from underwater install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33/0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33/10Sealing or packing boreholes or wells in the borehole
    • E21B33/12Packers; Plu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2Subsoil filtering
    • E21B43/08Screens or liners
    • E21B43/086Screens with preformed openings, e.g. slotted lin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钻井平台、第一防砂组件、第二防砂组件,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从生产平台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并将第一防砂组件送入至开发井的井底处;S2.从钻井平台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然后利用测距工具使接力井与开发井相连通,然后将第二防砂组件送入接力井的井底处;S3.向接力井中送入密封组件,然后检测其密封性。本发明能够提高单井油气产量,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提高油气藏采收率,降低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提高现有生产平台设施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南海西部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油气生产基地,目前每年生产油当量超过1100万方,经过长期高效开发,目前有部分油气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产量递减形势严峻,亟需调整和优化开发方案,充分挖掘老油气田内部储量及产量潜力,提升开发效果。目前现有生产平台周边邻近区域的油气储量基本已得到动用,其他储量较为丰富的边际区块远离生产平台,而且分布较为分散,新建平台开发方案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差。
在现有生产平台设施中,如果采用常规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则会因为水平井段过长而导致摩阻扭矩偏高,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钻头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而且深部井段水力压耗大,极易引起地层漏失和储层污染,因此导致远离生产平台的油气储量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动用。
公开号为CN104919136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使用第三井参照来执行距离测量的系统和方法,通过将第三井并入距离测量,电流发射、电流接收、和测量可以从目标井完全移动、从救援井部分地移动,增加了测量的深度和测量的完整性。
但上述方案仅能够用于距离测量,无法对油气田进行更为高效的开发及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能够提高单井油气产量,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提高油气藏采收率,降低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提高现有生产平台设施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钻井平台,还包括第一防砂组件、第二防砂组件,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生产平台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并将所述第一防砂组件送入至所述开发井的井底处;
S2.在步骤S1之后,从所述钻井平台使用钻具组合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所述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接着利用测距工具使所述接力井与所述开发井相连通,然后将所述第二防砂组件送入所述接力井的井底处;
S3.在步骤S2之后,向所述接力井中送入密封组件,然后检测其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砂组件包括第一盲管和与第一盲管相连通的第一筛管,所述第一盲管与第一筛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盲管上卡接有第一封隔器,所述第一筛管的端部设有浮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砂组件包括第二盲管和与第二盲管相连通的第二筛管,所述第二盲管与第二筛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筛网;所述第二盲管上卡接有第二封隔器,所述第二筛管的端部设有引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钻具组合与测距工具进行搭接,形成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2.在步骤S21之后,使用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从所述钻井平台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以及与所述接力井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
S23.在步骤S22之后,利用所述测距工具通过电极向地层中发射信号,所述第一防砂组件产生相应的信号并反馈至所述测距工具,从而引导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向所述开发井的井眼方向进行钻进;
S24.在步骤S23之后,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持续钻进,直至将所述浮鞋钻掉后停止钻进,然后撤去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5.在步骤S24之后,将所述第二防砂组件送入所述接力井的井眼处,并与所述第一防砂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桥塞和水泥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向所述接力井的中上部井段处送入所述桥塞;
S32.在步骤S31之后,检测所述桥塞的密封性,当确认所述桥塞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3,否则返回步骤S31;
S33.向所述桥塞上方注入所述水泥塞;
S34.在步骤S33之后,检测所述水泥塞的密封性,当确认所述水泥塞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5,否则返回步骤S33;
S35.割去所述接力井处位于所述水泥塞上方的井筒部分。
进一步地,在步骤S32中,通过固井泵对所述桥塞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所述桥塞密封性良好;在步骤S34中,通过固井泵对所述水泥塞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所述水泥塞密封性良好。
进一步地,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之后,将所述钻井平台从海面拖离。
进一步地,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还包括步骤S5:在步骤S4之后,储层中的油气经由多个分支井汇聚至所述接力井中,然后通过所述开发井运移进入所述生产平台。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储层中的油气汇聚至所述接力井,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防砂组件、第一防砂组件,最后通过所述开发井进入所述生产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通过在生产平台下的开发井中下入第一防砂组件,并通过钻井平台实施一口接力井以及多个分支井,再通过测距工具进行探测,引导接力井与开发井相连通,然后在接力井中下入密封组件。本发明使得储层中的油气能够从多个分支井流入并汇聚至接力井中,最终通过开发井运移至生产平台,然后进入地面生产流程;第一、第二防砂组件的设置,能够阻挡地层中的砂粒,防止砂粒进入生产平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执行至步骤S23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执行至步骤S35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执行至步骤S5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防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防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生产平台,2-钻井平台,3-第一防砂组件,31-第一盲管,32-第一筛管,33-第一筛网,34-第一封隔器,35-浮鞋,36-控制阀门,4-开发井,5-接力井,6-分支井,7-测距工具,8-密封组件,81-桥塞,82-水泥塞,9-第二防砂组件,91-第二盲管,92-第二筛管,93-第二筛网,94-第二封隔器,95-引鞋,10-钻具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图5和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1、钻井平台2,还包括第一防砂组件3、第二防砂组件9。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防砂组件3包括第一盲管31和与第一盲管31相连接且连通的第一筛管32,第一盲管31与第一筛管32内的连接处设有第一筛网33;第一盲管31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一封隔器34,第一筛管32的自由端连接有浮鞋35,第一筛管32内靠近浮鞋35的一端装设有控制阀门36,具体地,控制阀门36为单流阀,用于控制流入第一防砂组件3的油气的流速。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防砂组件9包括第二盲管91和与第二盲管91相连接且连通的第二筛管92,第二盲管91与第二筛管92内的连接处设有第二筛网93;第二盲管91的自由端连接有第二封隔器94,第二筛管92的自由端连接有引鞋95。
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生产平台1使用钻具组合10向海底下的储层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4,然后将第一防砂组件3下入至开发井4的井底处,第一封隔器34通过卡瓦坐卡至开发井4的井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钻具组合10为BHA钻具,钻具组合10包括钻头、旋转导向组件、钻铤、震击器、钻杆等,器件之间通过丝扣连接。
S2.在步骤S1之后,从钻井平台2使用钻具组合10向海底下的储层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5以及与接力井5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6,接着利用测距工具7使接力井5与开发井4相连通,然后将第二防砂组件9下入接力井5的井底处。
具体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钻具组合10与测距工具7通过丝扣进行搭接,形成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2.在步骤S21之后,使用带测距的钻具组合从钻井平台2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5以及与接力井5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6;其中,多个分支井6中既有与储层相通的、也有与地层相通的;
S23.在步骤S22之后,测距工具7通过电极向地层中发射AC电流信号,进而在第一防砂组件3上产生相应的电流信号并反馈至测距工具7,测距工具7检测该反馈的电流信号所产生的磁场数据,并进行计算分析后即可获得开发井4的井眼与接力井5的井眼之间相对的距离、方位等信息,从而引导带测距的钻具组合向开发井4的井眼方向进行钻进,如图2所示;
其中,测距工具7的电力来源主要是利用钻井液循环时提供的动力,本实施例中测距工具选用WellspotTM系列工具;
S24.在步骤S23之后,带测距的钻具组合持续钻进,直至将第一防砂组件3的浮鞋35钻掉后停止钻进,使接力井5与开发井4相连通,然后撤去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5.在步骤S24之后,通过引鞋95将第二防砂组件9下入接力井5中,然后使第二筛管92与第一筛管32相连通,第二封隔器94通过卡瓦坐卡至接力井5的井壁上。
S3.在步骤S2之后,向接力井5中送入密封组件8,然后检测其密封性。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8包括桥塞81和水泥塞82,设置桥塞81与水泥塞82能够防止油气漏出。
具体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向接力井5的井段内下入桥塞81;
S32.在步骤S31之后,检测桥塞81的密封性,当确认桥塞81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3,否则返回步骤S31;
其中,桥塞81的密封性的检测方法为:通过固井泵向接力井5的井筒内泵入流体来对桥塞81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桥塞81密封性良好。
S33.向接力井5内桥塞81的上方注入水泥塞82;
S34.在步骤S33之后,检测水泥塞82的密封性,当确认水泥塞82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5,否则返回步骤S33;
其中,水泥塞82的密封性的检测方法为:通过固井泵向接力井5的井筒内泵入流体来对水泥塞82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水泥塞82密封性良好。
S35.割去接力井5处位于水泥塞82上方的井筒部分,即割去位于海底与钻井平台2之间的部分接力井5,如图3所示的虚线部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接力井开发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在步骤S3之后,将钻井平台2从海面拖离。
S5.在步骤S4之后,储层、地层中的油气经由多个分支井6汇聚至接力井5中,然后依次流经第二盲管91、第二筛管92、第一筛管32、第一盲管31、开发井4,最后通过开发井4进入生产平台1地面生产流程。通过设置第一筛管32、第二筛管92、第一筛网33、第二筛网93进行多重防护,能够有效拦截进入井筒的地层砂粒,防止地层砂粒运移至开发井4中。
本发明通过设置接力井5,增加水平井段的延伸长度,能够有效克服水平井段水利摩阻偏高的问题,扩大现有生产平台1的储量动用和控制范围,大幅增加单井油气产量。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提高现有生产平台的利用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设于海面上的生产平台(1)、钻井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砂组件(3)、第二防砂组件(9),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所述生产平台(1)进行钻井得到开发井(4),并将所述第一防砂组件(3)送入至所述开发井(4)的井底处;
S2.在步骤S1之后,从所述钻井平台(2)使用钻具组合(10)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5)以及与所述接力井(5)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6),接着利用测距工具(7)使所述接力井(5)与所述开发井(4)相连通,然后将所述第二防砂组件(9)送入所述接力井(5)的井底处;
S3.在步骤S2之后,向所述接力井(5)中送入密封组件(8),然后检测其密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砂组件(3)包括第一盲管(31)和与第一盲管(31)相连通的第一筛管(32),所述第一盲管(31)与第一筛管(32)的连通处设有第一筛网(33);所述第一盲管(31)上卡接有第一封隔器(34),所述第一筛管(32)的端部设有浮鞋(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砂组件(9)包括第二盲管(91)和与第二盲管(91)相连通的第二筛管(92),所述第二盲管(91)与第二筛管(92)的连通处设有第二筛网(93);所述第二盲管(91)上卡接有第二封隔器(94),所述第二筛管(92)的端部设有引鞋(9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所述钻具组合(10)与测距工具(7)进行搭接,形成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2.在步骤S21之后,使用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从所述钻井平台(2)进行钻井,得到接力井(5)以及与所述接力井(5)相连通的多个分支井(6);
S23.在步骤S22之后,利用所述测距工具(7)通过电极向地层中发射信号,所述第一防砂组件(3)产生相应的信号并反馈至所述测距工具(7),从而引导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向所述开发井(4)的井眼方向进行钻进;
S24.在步骤S23之后,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持续钻进,直至将所述浮鞋(35)钻掉后停止钻进,然后撤去所述带测距的钻具组合;
S25.在步骤S24之后,将所述第二防砂组件(9)送入所述接力井(5)中,并与所述第一防砂组件(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包括桥塞(81)和水泥塞(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向所述接力井(5)的井段中送入所述桥塞(81);
S32.在步骤S31之后,检测所述桥塞(81)的密封性,当确认所述桥塞(81)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3,否则返回步骤S31;
S33.向所述桥塞(81)上方注入所述水泥塞(82);
S34.在步骤S33之后,检测所述水泥塞(82)的密封性,当确认所述水泥塞(82)密封性良好后,执行步骤S35,否则返回步骤S33;
S35.割去所述接力井(5)处位于所述水泥塞(82)上方的井筒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中,通过固井泵对所述桥塞(81)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所述桥塞(81)密封性良好;在步骤S34中,通过固井泵对所述水泥塞(82)进行打压,若压力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则认为所述水泥塞(82)密封性良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之后,将所述钻井平台(2)从海面拖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井开发方法还包括步骤S5:在步骤S4之后,储层中的油气经由多个分支井(6)汇聚至所述接力井(5)中,然后通过所述开发井(4)运移进入所述生产平台(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储层中的油气汇聚至所述接力井(5),然后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防砂组件(9)、第一防砂组件(3),最后通过所述开发井(4)进入所述生产平台(1)。
CN202011334997.6A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Active CN112343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997.6A CN11234355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4997.6A CN11234355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3555A true CN112343555A (zh) 2021-02-09
CN112343555B CN112343555B (zh) 2022-11-18

Family

ID=7436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4997.6A Active CN112343555B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35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6808A1 (en) * 2005-11-16 2008-10-02 Bruno Best Wellbore System
CN102913208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气藏之间建立套管内筛管式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的方法
CN102913209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气藏之间建立筛管式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的方法
CN103670271A (zh) * 2013-12-30 2014-03-26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双循环接力式煤层钻井方法
CN105134162A (zh) * 2015-08-28 2015-12-0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105156089A (zh) * 2015-08-28 2015-12-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108716396A (zh) * 2018-03-30 2018-10-30 兰州城市学院 一种煤层气多分支远端连通井的开发方法
CN111236904A (zh) * 2020-01-19 2020-06-05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一种双水平井对接连通隔水取热的地热开采方法
CN111946272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井下连通器及作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36808A1 (en) * 2005-11-16 2008-10-02 Bruno Best Wellbore System
CN102913208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气藏之间建立套管内筛管式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的方法
CN102913209A (zh) * 2012-11-01 2013-02-06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气藏之间建立筛管式人造天然气运移通道的方法
CN103670271A (zh) * 2013-12-30 2014-03-26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双循环接力式煤层钻井方法
CN105134162A (zh) * 2015-08-28 2015-12-09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105156089A (zh) * 2015-08-28 2015-12-16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U型井系统及其钻井方法
CN108716396A (zh) * 2018-03-30 2018-10-30 兰州城市学院 一种煤层气多分支远端连通井的开发方法
CN111946272A (zh) * 2019-05-17 2020-11-17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井下连通器及作业方法
CN111236904A (zh) * 2020-01-19 2020-06-05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一种双水平井对接连通隔水取热的地热开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永宾 等: "多分支超短半径钻井技术在我国海上油田的首次应", 《中国海上油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3555B (zh) 2022-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7428B (zh) 一种直井与u型对接井联合开采煤层气的驱替煤层气增产方法
CN101864921B (zh) 水平井的完井、采油管柱及其完井、采油工艺
CN106194131B (zh) 多级压裂水平井缝间间隔co2驱采油方法
CN113738317A (zh) 一种深部煤层气与干热岩型地热联合开采的方法
Jin et al. Research of conductor setting depth using jetting in the surface of deepwater
CN111441817B (zh) 煤层钻孔喷射压裂与采动压力协同作用强化瓦斯抽采方法
CN104405281A (zh) 一种过采空区套管钻井工艺方法
CN102587959A (zh) 一种抽采煤层瓦斯的方法
CN108361001A (zh) 一种深部天然碱钻井开采分段固井工艺
CN108071343A (zh) 深水窄压力窗口井三开次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CN108894765A (zh) 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主辅井结构及其方法
CN102434192A (zh) 增加煤层致裂效果的装置及增加煤层致裂效果的方法
CN114837555A (zh) 羽状多功能定向钻孔布置方法
CN203239303U (zh) 用于同井注采的开采装置
CN208900028U (zh) 一种双梯度钻井系统
CN113250617A (zh) 多梯度控压钻井系统
CN112431579B (zh) 侧钻井和小井眼井用预置小直径管管内压裂装置及方法
CN108049816A (zh) 深水窄压力窗口井四开次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CN112343555B (zh) 一种扩大海上油气储量动用范围的接力井开发方法
CN105569602A (zh) 一种油井管外封窜的方法
CN101956548B (zh) 一种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系统及其改造方法
AU2021104224A4 (en) Sectional Cementing Technology for Deep Trona Drilling and Mining
CN107355205A (zh) 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或钻井船的水力割缝方法
CN104912480B (zh) 煤层气近端对接水平井的钻完井方法
CN208803840U (zh) 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主辅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