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6155B -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6155B
CN112336155B CN202011256635.XA CN202011256635A CN112336155B CN 112336155 B CN112336155 B CN 112336155B CN 202011256635 A CN202011256635 A CN 202011256635A CN 112336155 B CN112336155 B CN 112336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piece
plate
cylinder
sh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6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6155A (zh
Inventor
石金理
郑燕强
刘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nxin Display Ra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inxin Display Ra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inxin Display Ra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inxin Display Ra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66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6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6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6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6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6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5/00Household implement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wearing apparel; Dress, hat or umbrella holders
    • A47G25/12Cane or umbrella stands or holders

Landscapes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雨具收纳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其包括支撑件和置伞机构,支撑件上设置有用若干个挂扣孔,置伞机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扣件,挂扣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挂扣孔;置伞机构包括第一置伞组件和第四置伞组件,第一置伞组件与挂扣件固定连接,第四置伞组件设置在支撑件内。本申请具有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雨具收纳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雨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一般用油纸、油布或塑料布等做成;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他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
雨天时,人们常利用雨伞挡雨,进入到公共场所的室内后,不需要使用雨伞,则将湿漉漉的雨伞收起,随身携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室内随身携带湿漉漉的雨伞走动,雨水随走动滴落,造成地面湿滑,路过的行人容易滑倒。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一种雨伞放置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伞放置架,包括支撑件和置伞机构,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若干个挂扣孔,所述置伞机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扣件,所述挂扣件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挂扣孔;所述置伞机构包括第一置伞组件和第四置伞组件,所述第一置伞组件与挂扣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置伞组件设置在支撑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一置伞组件,利用挂扣件把第一置伞组件安装到支撑件的对应挂扣孔处;使用者在雨天,进入室内后,可将自己的雨伞放置到第一置伞组件或第四置伞组件处,湿漉漉的雨伞放置在某一特定地方,伞上的雨水集中滴落在雨伞放置架处,减少了地面湿滑的面积,减小了行人滑倒的可能性,以此提高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挂扣件包括安装部、横部和竖部,所述横部侧面固定连接于安装部侧面,所述竖部侧面固定连接于横部侧面,所述竖部与安装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横部穿设于支撑件对应挂扣孔处,所述竖部靠近横部的侧面与支撑件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一置伞组件固定连接于安装部远离横部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安装第一置伞组件时,把竖部、横部从挂扣孔穿过,使竖部的侧面处于与支撑件内侧面抵接的状态,挂扣件被卡接到支撑件上,从而固定第一置伞组件在支撑件上的位置,方便快捷,成本低廉。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筒,所述挂扣孔设置在支撑筒上,所述第一置伞组件可拆卸连接于支撑筒;所述第四置伞组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支撑筒,所述顶板设置有供雨伞插设到支撑筒内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携带的雨伞为较长的直杆伞时,可将其自上往下从圆孔插入到支撑筒内。
可选的,所述第四置伞组件还包括支撑板、若干个甩水件和若干个晃动件,一个所述甩水件对应一个晃动件、一个圆孔,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筒内,所述甩水件底部与支撑板顶部连接,所述晃动件设置在供直杆伞插设的甩水件内;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个驱动件,一个所述驱动件对应一个晃动件,所述晃动件与带动其转动的对应的驱动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部分使用直杆伞的使用者需要快速甩干雨伞时,把雨伞插入到甩水件内,驱动驱动件转动晃动件,甩水件同步晃动,从而把雨伞上的水甩落。
可选的,所述甩水件包括外筒、内筒和若干个第一弹性件,所述外筒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顶部,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所述内筒底部固定连接有甩动筒,所述甩动筒底部滑动连接于支撑板顶部,所述甩动筒位于外筒内,若干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筒内侧壁,若干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内筒、甩动筒连接;所述晃动件设置在甩动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晃动件的运动带动内筒晃动,雨伞上的水随之被甩出内筒;第一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帮助内筒复位。
可选的,所述晃动件包括形状不规则的晃动板,所述驱动件与晃动板连接,所述晃动板转动点与晃动板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甩动筒的半径,所述晃动板的最大长度小于甩动筒的直径,所述晃动板的侧边滑动连接于甩动筒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驱动件转动晃动板,不规则的晃动板带动甩动筒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从而实现甩水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顶板下方,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与圆孔对应的插孔,所述限位板对应插孔处设置有夹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和夹持组件对雨伞有进一步的限位作用,减少雨伞晃动过于激烈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保护雨伞。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内设置有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件和移动件,所述下压件转动连接于外筒,所述下压件穿设内筒、外筒和支撑筒,所述内筒、外筒、支撑筒存在供下压件转动的位置;所述移动件设置在内筒内,所述下压件顶部与移动件底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拿出雨伞时,下压下压件伸出支撑筒的部分,下压件伸入内筒的部分随之向上顶起,放置在移动件上的雨伞向上伸,伸出限位板和顶板,使用者取走雨伞即可。
可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移动板和若干条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底端固定连接于内筒内底部,所述移动板底部与第三弹性件顶端连接,所述下压件伸入内筒部分的顶部与移动板底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伞插入内筒后,移动板顶部对雨伞底部起到承接的作用;第三弹性件对移动板有承托和缓冲的作用,使雨伞在进出内筒的过程中,运动更加平稳。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雨伞放置架的操作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步骤一:把雨伞插入到相应的内筒中;
步骤二:驱动对应的驱动件;
步骤三:下压下压件伸出支撑筒的部分;
步骤四:取走雨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使用直杆伞的使用者在有需要时可以快速甩干其雨伞上的雨水。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一置伞组件,利用挂扣件把第一置伞组件安装到支撑件的对应挂扣孔处;使用者在雨天,进入室内后,可将自己的雨伞放置到第一置伞组件或第四置伞组件处,湿漉漉的雨伞放置在某一特定地方,伞上的雨水集中滴落在雨伞放置架处,减少了地面湿滑的面积,减小了行人滑倒的可能性,以此提高安全性;
2.当部分使用直杆伞的使用者需要快速甩干雨伞时,把雨伞插入到甩水件内,驱动驱动件转动晃动件,甩水件同步晃动,从而把雨伞上的水甩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的第一置伞组件和挂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件;11、挂扣孔;12、底板;13、支撑筒;131、限位板;14、万向轮;15、第一张贴板;16、第二张贴板;2、第一置伞组件;21、横杆;22、竖杆;23、斜杆;3、第二置伞组件;31、分隔板;32、支撑辊;33、限位条;331、限位槽;34、加强板;4、第三置伞组件;41、承托件;411、承托板;412、放置筒;42、安装件;421、长板;422、连接板;423、短板;43、插接件;431、弧形部;432、阻挡部;5、第四置伞组件;51、顶板;52、支撑板;53、甩水件;531、外筒;532、内筒;5321、滑槽;533、第一弹簧;534、甩动筒;54、晃动件;541、晃动板;6、挂扣件;61、安装部;62、横部;63、竖部;7、电机;8、夹持件;81、夹持板;82、第二弹簧;83、导向板;9、下压组件;91、下压件;911、下压轴;912、横轴;92、移动件;921、移动板;922、第三弹簧;923、锥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 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雨伞放置架。参照图1,一种雨伞放置架包括支撑件1和置伞机构。支撑件1上开设有若干个挂扣孔11,置伞机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扣件6,挂扣件6与挂扣孔11相适配,挂扣件6可拆卸于支撑件1对应的挂扣孔11处。置伞机构包括第一置伞组件2、第二置伞组件3、第三置伞组件4和第四置伞组件5,第一置伞组件2、第二置伞组件3和第三置伞组件4分别与若干个挂扣件6固定连接,第四置伞组件5设置在支撑件1内。
支撑件1包括底板12和支撑筒1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筒13呈中空且无顶、无底的长方体,支撑筒13底部固定连接于底板12顶部。若干个挂扣孔11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均等距排列在支撑筒13两相对侧面和两相对侧边。
底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14,四个万向轮14分别分布在底板12的四角,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放置架。
参照图1和图2,挂扣件6包括安装部61、横部62和竖部63,横部62底部固定连接于安装部61顶部,竖部6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横部62顶部,竖部63与安装部61之间存在间距。横部62穿设于支撑筒13对应挂扣孔11处,竖部63靠近横部62的侧面与支撑筒13内侧面抵接,安装部61靠近横部62的侧面与支撑筒13外侧面抵接。第一置伞组件2、第二置伞组件3和第三置伞组件4与安装部61远离横部62的侧面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把第一置伞组件2、第二置伞组件3和第三置伞组件4挂在支撑筒13合适的挂扣孔11处。
第一置伞组件2包括若干个第一置伞件,一个第一置伞件对应一个挂扣件6,第一置伞件包括横杆21、竖杆22和斜杆23,竖杆22外侧面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安装部61远离横部62的侧面,横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竖杆22顶端,斜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横杆21远离竖杆22的端部。斜杆23顶端与安装部61侧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横杆21的长度。横杆21呈倾斜设置,横杆21远离安装部61的端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横杆21靠近安装部61的端部的水平面的上方。工作人员可按照实际需求在支撑筒13侧面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一置伞件;使用者可将带挂绳的折叠伞挂到对应的横杆21处;斜杆23的设置减少了折叠伞因惯性滑动而脱离横杆21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和图3,第二置伞组件3包括三块分隔板31和四根支撑辊32,分隔板31上设置有若干个供直杆伞插设的通孔,支撑辊32呈竖直设置,分隔板31四角分别与四根支撑辊32固定连接,三块分隔板31沿竖直方向等距排列在支撑辊32上,三块分隔板31之间存在间距。三块分隔板3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一把直杆伞插设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通孔。两两相邻的支撑辊3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块加强板34,加强板34侧面固定连接于分隔板31对应的外侧面。两个挂扣件6固定连接于其中一块位于最上方的分隔板31外侧面。
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把第二置伞组件3通过挂扣件6安装到支撑筒13合适的位置;使用者把直杆伞自上往下插入通孔内,每把直杆伞被分隔开来;直杆伞的底部与底板12顶部抵接。
其中两根远离支撑筒13侧面的支撑辊32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条33,限位条33相对的侧面分别开设有限位槽331,限位槽331贯通限位条33顶部,限位条33的横截面呈U字型。工作人员可定制相应大小的警示牌,将警示牌自上往下滑入两个限位条33内,警示牌的侧面靠近其两侧边处与限位条33远离支撑辊32的侧面抵接,减少警示牌脱落限位条33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第三置伞组件4包括若干个承托件41和若干个安装件42,一个承托件41对应一个安装件42,一个安装件42与对应的若干个挂扣件6固定连接。安装件42包括长板421、两块连接板422和两块短板423,连接板422固定连接于长板421的其中一侧面,两块连接板422呈竖直、相对设置,两块连接板422之间存在间距。其中一块短板423侧边固定连接于其中一块连接板422的侧面,另一块短板423的侧边固定连接于另一块连接板422的侧面,两块短板423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块短板423相对的侧边之间存在间距。挂扣件6固定连接于短板423远离长板421的侧面。连接板422相对的侧面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承接板(图中未示出),承接板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短板423和长板421相对的侧面。承托件41底部搭接于承接板顶部。
工作人员将承托件41搭接到承接板上,然后利用挂扣件6把安装件42安装到支撑筒13对应的位置上;使用者可将雨伞放置到承托件41上。当需要张贴警示标时,可移除承托件41减轻重量,在长板421远离短板423的侧面张贴警示标。
承托件41包括承托板411和若干个放置筒412,承托板411底部搭接于承接板顶部,若干个放置筒412底部固定连接于承托板411顶部,放置筒412等距排列在承托板411上。一个放置筒412可放置一把折叠伞,折叠伞上的水滴落在放置筒412内,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倾倒。
参照图1和图4,长板421远离连接板4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件43,插接件43包括弧形部431和阻挡部432,弧形部431侧边固定连接于长板421顶部或底部,阻挡部432侧边固定连接于弧形部431。两个阻挡部432相互靠近,阻挡部432与长板421侧面之间存在供警示牌插设的间距;阻挡部432靠近长板421的侧面与警示牌抵接,起到阻挡警示牌脱落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5,第四置伞组件5包括顶板51,顶板51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3顶部;顶板51开设有若干个圆孔。一个圆孔可以供一把长的直杆伞插设,直杆伞的底部抵接在底板12顶部;支撑筒13上的挂扣孔11也有利于支撑筒13内的直杆伞干燥。
第四置伞组件5还包括支撑板52、若干个甩水件53和若干个晃动件54,一个甩水件53对应一个晃动件54、一个圆孔。支撑板52呈水平设置,支撑板52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3的两相对内侧边,支撑板52的侧边与支撑筒13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甩水件53底部与支撑板52顶部连接,甩水件53设置有供直杆伞插设的空间,晃动件54连接在甩水件53内;支撑板52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驱动件,一个驱动件与一个晃动件54对应,驱动件与对应的晃动件54连接。把直杆伞通过圆孔插设到对应的甩水件53内,驱动驱动件带动晃动件54转动,然后甩水件53转动、晃动,甩水件53的运动带动直杆伞晃动,直杆伞上的水被甩落。当使用者需要雨伞快速干燥时,可以使用第四置伞组件5干燥雨伞。
甩水件53包括外筒531、内筒532和若干个第一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第一弹簧533,外筒531和内筒532呈竖直设置,外筒531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52顶部;内筒532位于外筒531内,内筒532外壁开设有若干个甩水孔;内筒532底部固定连接有甩动筒534,甩动筒534底部滑动连接于支撑板52顶部,甩动筒534位于外筒531内;若干条第一弹簧53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甩动筒534和内筒532外壁,若干条第一弹簧5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筒531的内壁。 晃动件54位于甩动筒534内。在本实施例中,甩动筒534的直径大于内筒532直径。
参照图5和图6,晃动件54包括晃动板541,晃动板541形如凸轮,晃动板541底部与支撑板52顶部抵接,驱动件与晃动板541连接。晃动板541转动点与晃动板541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甩动筒534的半径,晃动板541的最大长度小于甩动筒534的直径。晃动板541突出部分的侧边滑动连接于甩动筒534的内侧壁。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晃动板541连接。驱动电机7带动晃动板541转动,甩动筒534随之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晃动,带动内筒532运动。放置在内筒532内的直杆伞跟随内筒532运动,从而达到甩落直杆伞上的水滴的效果。
支撑筒13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1,限位板131呈水平设置,限位板131的两相对侧边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3的两相对侧边,限位板131侧边与支撑筒13两相对内侧面之间存在间距,限位板131位于顶板51下方。限位板131上设置有若干个插孔,一个插孔对应一个圆孔。限位板131连接有若干个夹持组件,一个夹持组件对应一个插孔。夹持组件用以夹持直杆伞的伞柄部分。
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件8,两个夹持件8等距安装在限位板131对应插孔的孔壁。夹持件8包括夹持板81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82,第二弹簧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插孔孔壁,夹持板81其中一侧面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82的另一端。夹持板81远离第二弹簧82的侧面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导向面,夹持板81顶部的宽度小于夹持板81中间部分的宽度。夹持板81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3,导向板83呈弧形,两块导向板83顶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两块导向板83底部之间的直线距离。导向面用于引导直杆伞进入到内筒532;导向板83用于引导直杆伞离开限位板131。
继续参照图5,支撑筒13内连接有下压组件9,下压组件9包括下压件91和移动件92。外筒531开设有竖孔,支撑筒13侧面开设有下压孔。下压件91包括下压轴911和横轴912,横轴912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外筒531对应竖孔的两相对孔壁处,横轴912呈水平设置;横轴912位于竖孔的顶壁和底壁之间。下压轴911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横轴912,下压轴911的长度方向与横轴912的长度方向垂直。内筒532筒壁开设有晃动孔,下压轴911通过晃动孔穿设于内筒532,静止状态下,下压轴911杆身位于晃动孔中部;晃动时,下压轴911杆身与下压孔孔壁之间仍存在间距。下压轴911远离内筒532的端部通过下压孔穿设于支撑筒13侧壁,下压孔呈竖直设置。移动件92底部连接于内筒532内底部,移动件92可沿内筒532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下压轴911底部与移动件92抵接。
向下压支撑筒13外的下压轴911部分,位于内筒532内的下压轴911部分向上翘,然后带动移动件92向上移动,同时改变直杆伞的位置,直杆伞从插孔、圆孔伸出;此时使用者可将经过甩水之后的直杆伞取走。
参照图5,移动件92包括移动板921和若干条第三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为第三弹簧922,第三弹簧922底端固定连接于内筒532内底部,移动板921底部固定连接于第三弹簧922的顶端;下压轴911顶部与移动板921底部抵接。移动板921顶部设置有锥形槽923,锥形槽923与直杆伞的底部适配。
内筒532内壁开设有两条滑槽5321,滑槽5321呈竖直设置,两条滑槽5321相对设置。移动块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块滑块(图中未示出),一个滑块对应一条滑槽5321,滑块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滑槽5321。
参照图1,支撑筒13两相对侧边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张贴板15和若干个第二张贴板16,第一张贴板15和第二张贴板16侧面分别与挂扣件6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一张贴板15和第二张贴板16,将其安装在对应的位置;然后将警示标贴到第一张贴板15或第二张贴板16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雨伞放置架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把相应的第一置伞组件2、第二置伞组件3、第三置伞组件4通过挂扣件6安装到支撑筒13侧面,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伞形把雨伞放置到对应的位置。部分使用直杆伞的使用者需要快速甩干自己的雨伞时,可以将雨伞放入第四置伞组件5处。雨伞通过圆孔和插孔,在夹持组件的引导下进入内筒532,雨伞底部与移动板921顶部抵接,夹持组件夹持雨伞的伞柄。然后驱动对应的电机7,带动晃动板541转动,甩动筒534、内筒532随之发生晃动,将雨伞上的水滴甩落。然后下压下压轴911伸出支撑筒13的部分,下压轴911伸入内筒532内的部分将移动板921顶起,雨伞随之伸出圆孔,使用者拿走相应的雨伞。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雨伞放置架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把雨伞插入到相应的内筒532中;
S2:驱动电机7转动晃动板541;
S3:内筒532、甩动筒534发生晃动,雨伞上的水滴被甩出内筒532;
S4:下压下压轴911伸出支撑筒13的部分,下压轴911伸入内筒532的部分向上顶起移动板921;
S5:雨伞随移动板921向上运动至伸出限位板131和顶板51,脱离夹持组件;
S6:取走雨伞。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雨伞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1)和置伞机构,所述支撑件(1)上设置有用若干个挂扣孔(11),所述置伞机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挂扣件(6),所述挂扣件(6)可拆卸连接于对应的挂扣孔(11);所述置伞机构包括第一置伞组件(2)和第四置伞组件(5),所述第一置伞组件(2)与挂扣件(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置伞组件(5)设置在支撑件(1)内;
所述支撑件(1)包括支撑筒(13),所述挂扣孔(11)设置在支撑筒(13)上,所述第一置伞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支撑筒(13);所述第四置伞组件(5)包括顶板(51),所述顶板(51)固定连接于支撑筒(13),所述顶板(51)设置有供雨伞插设到支撑筒(13)内的圆孔;
所述第四置伞组件(5)还包括支撑板(52)、若干个甩水件(53)和若干个晃动件(54),一个所述甩水件(53)对应一个晃动件(54)、一个圆孔,所述支撑板(52)设置在支撑筒(13)内,所述甩水件(53)底部与支撑板(52)顶部连接,所述晃动件(54)设置在供直杆伞插设的甩水件(53)内;所述支撑板(52)设置有若干个驱动件,一个所述驱动件对应一个晃动件(54),所述晃动件(54)与带动其转动的对应的驱动件连接;
所述甩水件(53)包括外筒(531)、内筒(532)和若干个第一弹性件,所述外筒(531)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52)顶部,所述内筒(532)位于外筒(531)内,所述内筒(532)底部固定连接有甩动筒(534),所述甩动筒(534)底部滑动连接于支撑板(52)顶部,所述甩动筒(534)位于外筒(531)内,若干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外筒(531)内侧壁,若干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内筒(532)、甩动筒(534)连接;所述晃动件(54)设置在甩动筒(534)内;
所述晃动件(54)包括形状不规则的晃动板(541),所述驱动件与晃动板(541)连接,所述晃动板(541)转动点与晃动板(541)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甩动筒(534)的半径,所述晃动板(541)的最大长度小于甩动筒(534)的直径,所述晃动板(541)的侧边滑动连接于甩动筒(534)的内侧壁;
所述挂扣件(6)包括安装部(61)、横部(62)和竖部(63),所述横部(62)侧面固定连接于安装部(61)侧面,所述竖部(63)侧面固定连接于横部(62)侧面,所述竖部(63)与安装部(61)之间存在间距;所述横部(62)穿设于支撑件(1)对应挂扣孔(11)处,所述竖部(63)靠近横部(62)的侧面与支撑件(1)内侧面抵接;所述第一置伞组件(2)固定连接于安装部(61)远离横部(62)处;
所述支撑筒(13)内设置有限位板(131),所述限位板(131)位于顶板(51)下方,所述限位板(131)设置有与圆孔对应的插孔,所述限位板(131)对应插孔处设置有夹持组件;
所述支撑筒(13)内设置有下压组件(9),所述下压组件(9)包括下压件(91)和移动件(92),所述下压件(91)转动连接于外筒(531),所述下压件(91)穿设内筒(532)、外筒(531)和支撑筒(13),所述内筒(532)、外筒(531)、支撑筒(13)存在供下压件(91)转动的位置;所述移动件(92)设置在内筒(532)内,所述下压件(91)顶部与移动件(92)底部连接;
所述移动件(92)包括移动板(921)和若干条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底端固定连接于内筒(532)内底部,所述移动板(921)底部与第三弹性件顶端连接,所述下压件(91)伸入内筒(532)部分的顶部与移动板(921)底部连接。
2.一种雨伞放置架的操作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伞放置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把雨伞插入到相应的内筒(532)中;
步骤二:驱动对应的驱动件;
步骤三:下压下压件(91)伸出支撑筒(13)的部分;
步骤四:取走雨伞。
CN202011256635.XA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12336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6635.XA CN112336155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6635.XA CN112336155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6155A CN112336155A (zh) 2021-02-09
CN112336155B true CN112336155B (zh) 2022-04-22

Family

ID=7436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6635.XA Active CN112336155B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61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0987A (zh) * 2020-04-16 2020-08-04 东莞狐马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伞具放置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8778A (ja) * 1996-10-08 1998-04-28 Satsuki Amaike スライド式吊り下げ傘立て
CN201683178U (zh) * 2010-02-05 2010-12-29 深圳市裕福行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电筒的雨伞把手
CN202681509U (zh) * 2012-07-30 2013-01-23 刁兆炜 一种雨具架
CN203244224U (zh) * 2013-04-10 2013-10-23 陈科 设置在家用大门背面的雨伞存放装置
CN204670873U (zh) * 2015-05-29 2015-09-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室内雨伞收纳装置
CN206950000U (zh) * 2017-02-22 2018-02-02 周心珂 一种雨伞放置架
CN107456040A (zh) * 2017-08-25 2017-12-12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雨伞架
CN207778961U (zh) * 2017-12-06 2018-08-28 西安品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雨伞甩干装置
CN107928330A (zh) * 2018-01-15 2018-04-20 吴玉栋 一种学生宿舍用雨伞架
CN108451320A (zh) * 2018-03-23 2018-08-28 王旭东 集雨水收集与雨伞悬挂功能为一体的雨伞架
CN209136110U (zh) * 2018-07-11 2019-07-23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雨伞收纳器
CN210748603U (zh) * 2019-08-20 2020-06-16 佛山信君安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雨伞收纳装置
CN210354231U (zh) * 2019-09-25 2020-04-21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物理甩水的雨伞挂架
CN210870940U (zh) * 2019-12-11 2020-06-30 成都师范学院 一种多功能雨伞存放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6155A (zh) 2021-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242143A1 (en) Portable roll up window blind
CN112336155B (zh) 一种雨伞放置架及其操作方法
US20080163563A1 (en) Patio or pool enclosure with removable panels
CN212027399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短期施工用围挡
KR101136813B1 (ko) 현수막 게시대
CN212694592U (zh) 一种会计账展示板
CN215167819U (zh) 一种移动式脚手架
CN112171625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组装式载物承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7469774U (zh) 一种防尘帘组件
CN210095299U (zh) 一种油画展示装置
CN113404272A (zh) 一种改进型升降式脚手架
CN113445679A (zh) 一种艺术传媒雨棚
KR101103986B1 (ko) 다단 접철 타입의 회전형 현수막 게시대
CN112922445A (zh) 一种建筑安全用方便移动的防护栏
CN111170107A (zh) 一种电梯维修用安全警示装置
US1909651A (en) Sign
CN220319298U (zh) 一种建筑围挡
CN214195808U (zh) 一种园林绿化施工防护装置
CN216766976U (zh) 一种园林绿化施工防护装置
CN218285503U (zh) 一种成品铁盘存放架
CN2134775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方便组装的脚手架
CN218714911U (zh) 一种安全建筑施工平台
CN217758875U (zh) 一种组装便利的组合式边坡支挡
CN21789734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砖块上料机
KR200248248Y1 (ko) 현수막 걸이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