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2422A -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2422A
CN112332422A CN202011013913.9A CN202011013913A CN112332422A CN 112332422 A CN112332422 A CN 112332422A CN 202011013913 A CN202011013913 A CN 202011013913A CN 112332422 A CN112332422 A CN 112332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node
teq
power
energy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39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宏辉
陈东海
谷炜
蔡振华
谢楚
邬航杰
袁士超
王静怡
徐立中
童存智
沈绍斐
吴烨
苏宜靖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Ningb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39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324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3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2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通过分别计算接入新能源负荷与非新能源负荷的节点处的短路容量,结合新能源渗透率生成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电网中接入的新能源负荷量,既能保证新能源容量的消纳,又能使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对系统脆弱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负荷调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系统的脆弱度指电网中隐含的风险发生时对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建设发展迅速,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接入比例的逐步提高,但由于新能源出力的不稳定以及波动性,新能源负荷接入容量过大会给电网带来了整体结构脆弱度提升、运行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脆弱程度作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指标,在新能源规划中,希望在尽可能小的影响系统脆弱程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消纳新能源。但由于电网的拓扑结构复杂,难以通过大量的电力数据准确量化新能源接入对脆弱度的影响,从而无法精确的调整新能源接入容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
可选的,所述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根据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1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最小短路容量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2
|ZLi|为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3
|Z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基于公式一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4
其中,Ssc-Ti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i、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包括:
根据节点i的电力参数,包括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Ni、无功功率QNi和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Teq、无功功率QTeq,以及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RTeq+iXTeq,其中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
通过公式二计算节点i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7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5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26
ETeq、PT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31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32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包括:
将所有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
f=ω1f12(-μ) 公式六;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33
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
本发明还基于同样的发明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包括:
参数单元:用于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计算单元:用于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比值,具体用于: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根据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41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最小短路容量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42
|ZLi|为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43
|Z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基于公式一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44
其中,Ssc-Ti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i、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单元在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处的电压临界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节点i的电力参数,包括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Ni、无功功率QNi和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Leq、无功功率QTeq,以及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RTeq+iXTeq,其中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
通过公式二计算节点i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6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1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2
ETeq、PL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第二比值,具体用于:
获取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3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4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可选的,所述调整单元用于:
将所有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
f=ω1f12(-μ) 公式六;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55
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别计算接入新能源负荷与非新能源负荷的节点处的短路容量形成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结合新能源渗透率生成目标函数,实现客观量化新能源接入后对系统整体脆弱程度的影响。基于目标函数求解最佳新能源接入容量,从而调整电网中接入的新能源负荷量,既能保证新能源容量的消纳,又能使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对系统脆弱度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有新能源接入的节点处的等效模型;
图3为没有新能源接入的节点处的等效模型;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包括:
S1: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力传感器采集节点处的电力参数。图2给出了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力参数,包括:
(1)新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71
阻抗ZNi、功率PNi+jQNi,其中ZNi=RNi+jXNi,RNi为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Ni为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Ni为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Ni为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2)非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72
阻抗ZTeq、功率PTeq+jQTeq,其中ZTeq=RTeq+jXTeq,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3)节点i处的电压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73
节点i处输出的等效阻抗ZLi以及功率PLi+jQLi,其中ZLi=RLi+jXLi,PLi为节点i输出的等效有功功率,QLi为节点i输出的等效无功功率。
图3给出了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力参数,包括:
(1)非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74
阻抗ZTeq、功率PTeq+jQTeq,其中ZTeq=RTeq+jXTeq,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2)节点j处的电压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75
节点j处输出的等效阻抗ZLj以及功率PLj+jQLj,其中ZLj=RLj+jXLj,PLj为节点j输出的等效有功功率,QLj为节点j输出的等效无功功率。
S2: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计算第一比值,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力参数计算第二比值。
所述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所述电力参数在S1中获得,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1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2
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3
其中,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4
ETeq、PT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再根据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5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ZLi|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最小短路容量Ssc-Li,即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6
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7
其中,Ssc-Teq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eq、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对于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共有两部分向该节点提供短路容量,分别为非新能源侧提供的Ssc-Teq与新能源侧提供的Ssc-N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88
所述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91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92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对于没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j,仅有非新能源侧提供的Ssc-Teq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93
将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i与没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j的电力参数分开计算,使反映接入新能源后电网脆弱程度的第一比值更准确,减少了没有系能源接入的节点的电力数据干扰。
S3: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
将所有第一比值μi和第二比值μj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即有: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94
同时,结合新能源渗透率作为新能源消纳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095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即有:
f=ω1f12(-μ) 公式六;
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SNi调节每个节点i接入的新能源负荷的容量,并结合具体的地区电网模型,不断调整接入的新能源负荷接入容量,在兼顾渗透率、系统的总短路容量比以及系统约束的情况下,既保证新能源容量的消纳,又使新能源接入对于系统脆弱程度的负面影响尽量小,寻找到了二者的最优平衡点。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4,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4包括:
参数单元41:用于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单元41包括多个电力传感器,用于采集节点处的电力参数。图2给出了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力参数,包括:
(1)新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ENi、阻抗ZNi、功率PNi+jQNi,其中ZNi=RNi+jXNi,RNi为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Ni为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Ni为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Ni为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2)非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ZTeq、功率PTeq+jQTeq,其中ZTeq=RTeq+jXTeq,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3)节点i处的电压ULi、节点i处输出的等效阻抗ZLi以及功率PLi+jQLi,其中ZLi=RLi+jXLi,PLi为节点i输出的等效有功功率,QLi为节点i输出的等效无功功率。
图3给出了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的电力参数,包括:
(1)非能源侧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ZTeq、功率PTeq+jQTeq,其中ZTeq=RTeq+jXTeq,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P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Q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无功功率;
(2)节点j处的电压ULj、节点j处输出的等效阻抗ZLj以及功率PLj+jQLj,其中ZLj=RLj+jXLj,PLj为节点j输出的等效有功功率,QLj为节点j输出的等效无功功率。
计算单元42:用于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单元42用于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计算第一比值,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力参数计算第二比值。
所述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所述电力参数在S1中获得,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14
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11
其中,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12
ETeq、PL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再根据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13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最小短路容量Ssc-L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1
其中,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2
SNi为节点i处并网的新能源容量,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3
为功率因数。
基于以下公式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4
其中,Ssc-Teq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eq、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对于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共有两部分向该节点提供短路容量,分别为非新能源侧提供的Ssc-Teq与新能源侧提供的Ssc-Ni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5
所述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6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27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对于没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j,仅有非新能源侧提供的Ssc-Teq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31
将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i与没有新能源接入负荷的节点j的电力参数分开计算,使反映接入新能源后电网脆弱程度的第一比值更准确,减少了没有系能源接入的节点的电力数据干扰。
调整单元43:用于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具体用于:
将所有第一比值μi和第二比值μj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即有: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32
同时,结合新能源渗透率作为新能源消纳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698418820000133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即有:
f=ω1f12(-μ) 公式六;
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SNi调节每个节点i接入的新能源负荷的容量,并结合具体的地区电网模型,不断调整接入的新能源负荷接入容量,在兼顾渗透率、系统的总短路容量比以及系统约束的情况下,既保证新能源容量的消纳,又使新能源接入对于系统脆弱程度的负面影响尽量小,寻找到了二者的最优平衡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包括:
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包括: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根据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11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短路容量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12
|ZLi|为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13
|Z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基于公式一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14
其中,Ssc-Teq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eq、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包括:
根据节点i的电力参数,包括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Ni、无功功率QNi和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Teq、无功功率QTeq,以及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RTeq+iXTeq,其中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通过公式二计算节点i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21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22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23
ETeq、PT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包括:
根据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24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25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包括:
将所有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
f=ω1f12(-μ) 公式六;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31
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
6.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包括:
参数单元:用于获取电网中各个节点处的电力参数;
计算单元:用于判断节点是否有新能源负荷接入,若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一比值,若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根据节点的电力参数计算得到第二比值;
调整单元:用于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基于目标函数调整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容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第一比值,具体用于:
根据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i处的电力参数,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i处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根据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1
与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的比值,得到节点i需要的短路容量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2
|ZLi|为节点i处的阻抗模值,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3
|Z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基于公式一计算得到节点i的第一比值μi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4
其中,Ssc-Ti为节点i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Ssc-Ni为节点i的新能源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i、Ssc-Ti、Ssc-Ni、Ssc-L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在根据电力参数计算节点处的电压临界值时,具体用于:
根据节点i的电力参数,包括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Ni、无功功率QNi和非新能源负荷的有功功率PLeq、无功功率QTeq,以及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源电动势ETeq、阻抗RTeq+iXTeq,其中R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阻值,XTeq为非新能源负荷的电抗值;
通过公式二计算节点i的电压临界值的平方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5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6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47
ETeq、PLeq、PNi、RTeq、QTeq、QNi、XTeq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i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第二比值,具体用于:
获取没有新能源负荷接入的节点j处的电压ULj与阻抗ZLj,通过公式三计算节点j的短路容量Ssc-Lj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51
Ssc-Lj、ULj、ZLj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j的取值范围为正整数;
基于公式四计算得到节点j的第二比值μj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52
其中,Ssc-Ti为节点j的非新能源侧侧提供的短路容量;μj、Ssc-Ti、Ssc-Ni的取值范围均为正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用于:
将所有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相加,得到电网整体的短路容量比μ;
基于公式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的目标函数f;
f=ω1f12(-μ) 公式六;
其中,f1为新能源的渗透率,
Figure FDA0002698418810000053
SN为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ST为非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ω1、ω2均为人为设定的参数,且ω12=1;SN、ST的取值范围为正数,ω1的取值范围为ω1≥0,ω2的取值范围为ω2≤1;
获取目标函数f为最小值时的新能源接入容量S'N,将新能源负荷接入电网的总容量调整到S'N
CN202011013913.9A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3324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3913.9A CN112332422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3913.9A CN112332422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2422A true CN112332422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03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3913.9A Pending CN112332422A (zh) 2020-09-24 2020-09-24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324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73A (zh) * 2021-02-24 2021-07-23 中国农业大学 报装接入点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347A (zh) * 2013-01-12 2013-05-01 华南理工大学 降低电压越限风险的冲击负荷消纳方法
WO2016141683A1 (zh) * 2015-03-10 2016-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于消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方法
CN110569485A (zh) * 2019-08-28 2019-12-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及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性的新能源电源节点状态脆弱性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8347A (zh) * 2013-01-12 2013-05-01 华南理工大学 降低电压越限风险的冲击负荷消纳方法
WO2016141683A1 (zh) * 2015-03-10 2016-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于消纳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方法
CN110569485A (zh) * 2019-08-28 2019-12-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计及新能源电源出力波动性的新能源电源节点状态脆弱性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亦凡: "计及节点脆弱程度的新能源消纳能力风险评估", 《电网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9373A (zh) * 2021-02-24 2021-07-23 中国农业大学 报装接入点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59373B (zh) * 2021-02-24 2024-05-31 中国农业大学 报装接入点的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On the impedance modeling and equivalence of AC/DC-side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grid-tied type-IV wind turbine system
CN109713660B (zh) 直流微电网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30974A (zh) 基于储能运行状态的光伏功率稳定输出控制方法
CN107732949B (zh) 一种综合风电全年多季节特性的储能布点定容方法
CN106250640A (zh) 一种适用于地区电网的分层动态等值方法
CN102904266B (zh) 一种确立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适网性的方法
CN106708163A (zh) 以最大功率点旋转备用容量跟踪的光伏发电系统控制方法
CN110401184A (zh) 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紧急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7122924A (zh) 一种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能力评估方法
CN108599239A (zh) 一种下垂控制型孤岛微电网电压质量概率评估方法
CN105262146B (zh)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1490551B (zh) 基于分布式牛顿法的配电网光伏发电集群电压控制方法
CN107147135A (zh) 一种平抑微网功率波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59624A (zh) 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精准度的方法
CN112332422A (zh) 一种基于节点脆弱度的新能源负荷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6031887A (zh) 一种电网仿真分析算例数据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4376205B (zh) 基于信息量权数法的接入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效益评价方法
CN108429271A (zh) 用于频率调节的混合储能系统微能源网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795836B (zh) 一种单相光伏并网发电检测系统及其非线性电流控制方法
CN113612272A (zh) 针对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不间断电源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662809A (zh) 一种综合能源园区内供电电源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04037787A (zh) 提高多小水电群送出能力的电力系统稳定器协调优化方法
CN110009184A (zh) 一种电能质量影响权重的量化计算方法
CN109742814A (zh) 一种基于虚拟惯量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06849070B (zh) 弱电网pcc处多变流器并列谐振失稳责任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