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8102A -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8102A
CN112328102A CN202011115569.4A CN202011115569A CN112328102A CN 112328102 A CN112328102 A CN 112328102A CN 202011115569 A CN202011115569 A CN 202011115569A CN 112328102 A CN112328102 A CN 112328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auxiliary
drawn
points
auxiliary dra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55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fen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155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81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8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81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2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xchanging data with external devices, e.g. smart pens, via the digitiser sen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 G06V30/33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10Character recognition
    • G06V30/32Digital ink
    • G06V30/333Pre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 G06V30/347Sampling; Contour coding; Stroke extr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根据待绘制点确定辅助绘制点,辅助绘制点的确定与书写时待绘制点的书写数据相关,之后按照预设规则依次连接各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包络并生成笔锋,从而能够生成与实际书写效果更加接近的笔锋。

Description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平板电脑也成为了人们常用的电子设备,为了方便操作这些大屏设备,触控笔成为了常见的输入设备。为了使触控笔能够在触控设备上模拟出真实的书写效果,需要使触控笔输入的文字具有笔锋效果。但目前的笔锋实现方案的效果较差,不够自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目前笔锋书写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笔锋实现方法,所述笔锋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的步骤包括:
对相邻的每两个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各初始线段;
对各所述待绘制点,根据待绘制点所属的各初始线段,绘制与各所述初始线段相互垂直的辅助线条;
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待绘制点处所述书写轨迹触发时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
根据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压力信息确定各所述绘制点的笔锋宽度;
根据所述笔锋宽度,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与所述待绘制点匹配的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起始绘制点相邻的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一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与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相同且位于当前初始线条的同一侧;
连接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二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不同且满足预设位置条件;
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
以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绘制点,以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的步骤,直到遍历所有所述待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笔锋实现方法包括:
当从所述待绘制点中获取终点待绘制点时,获取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三辅助绘制点和第四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相同;
连接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获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线段包络形成的笔锋区域;
按照预设颜色对所述笔锋区域进行色彩填充。
可选地,所述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书写笔锋的边界平滑度;
根据所述边界平滑度调整所述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笔锋实现装置,所述笔锋实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连接模块,用于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笔锋实现设备,所述笔锋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笔锋实现程序,所述笔锋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笔锋实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笔锋实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根据待绘制点确定辅助绘制点,辅助绘制点的确定与书写时待绘制点的书写数据相关,之后按照预设规则依次连接各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包络并生成笔锋,从而能够生成与实际书写效果更加接近的笔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第三实施例中对于图2步骤S30的细化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第三实施例中线段包络连接效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笔锋实现设备一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为笔锋实现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设备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当然,终端设备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笔锋实现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笔锋实现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基于上述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申请各个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一种笔锋实现方法。
参照图2,在笔锋实现方法第一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对于待绘制点的获取,可以采用直接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采集书写轨迹上的点作为待绘制点,也可以通过对于书写轨迹进行平滑处理后再从处理后的书写轨迹中选择采样点作为待绘制点。当然,其它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获取待绘制点,因此,在本申请中对于待绘制点的获取方法不做限制。
步骤S20,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在获取待绘制点后,只能得到一系列连续或离散的点,连接后只能形成线,而笔锋是相对连续的区域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宽度,因此需要在待绘制点的附近再确定辅助绘制点,再通过待绘制点与辅助绘制点连接形成区域从而生成相应的笔锋。辅助绘制点是无法直接通过书写轨迹确定的点,需要先获取书写轨迹中的待绘制点,再由待绘制点确定辅助绘制点。在本申请中,确定辅助绘制点的过程为先将每两个相邻的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初始线段,再以各待绘制点作为垂点做与其对应的初始线段垂直的辅助线条。除了书写轨迹中的第一个待绘制点以及最后一个待绘制点,其它每个待绘制点都对应有两个相邻的待绘制点,因此存在两个对应的初始线段,相应的也存在两个辅助线段,同时在各辅助线条上现在距离待绘制点满足距离条件的点作为辅助绘制点,对于不同的待绘制点,该距离条件一般不同,对于各绘制点的距离条件与触控笔经过该绘制点的速度以及压力值相关。对于第一个待绘制点以及最后一个待绘制点,都只对应一个初始线段,最终获取到的对应的辅助绘制点数目为两个,而对于其他的待绘制点,则存在四个对应的辅助绘制点。同时如果任意三个连续的待绘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中间的待绘制点也会只存在两个待绘制点且分别位于初始线段的两侧。
步骤S30,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确定辅助绘制点后,按照预设规则将各辅助规则点连接即可形成线段包络,并对由线段包络形成的区域进行颜色填充从而形成相应的笔锋。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规则为:获取所有待绘制点中的第一个待绘制点对应的两个辅助绘制点中的任一个辅助绘制点为起始辅助绘制点,之后再获取与第一个待绘制点相邻的待绘制点,从该待绘制点对应的所有辅助绘制点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一辅助绘制点,其中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与起始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垂直于同一条初始线段且位于该初始线段的同一侧,之后连接起始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之后从该待绘制点的对应的辅助绘制点中再选取第二辅助绘制点,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属于不同的辅助线条且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间的位置关系满足如下条件:当待绘制点对应的两条初始线段的夹角(夹角值应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为锐角时,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分别位于初始线段的两侧;若夹角为直角,则第二辅助绘制点为位于初始线段(不包括其延长线)的辅助绘制点;若夹角为钝角,则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位于初始线段的同侧;若夹角为180度,则说明该连续的三个待绘制点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此时不存在第二辅助绘制点。确定第二辅助绘制点后,连接第一辅助绘制与第二辅助绘制点,同时再以第二辅助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按照前面的步骤与后面的辅助绘制点进行连接,直到完全所有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其中对于所有待绘制点的最后一个待绘制点,当连接到最后一个待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绘制点时,首先与其他辅助绘制点连接的辅助绘制点为第一辅助绘制点,之后将与最后一个待绘制点对应的剩下的辅助绘制点作为第二辅助绘制点,连接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在以该第二辅助绘制点作为起始辅助绘制点,此时会发现对于辅助绘制点的连接由一侧区域变成了另一侧区域。不断重复对于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直到又重新连接到最初的辅助绘制点,则完成了所有的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并组成了相应的线段包络。所有线段包络围成的区域即为笔锋区域,将笔锋区域进行颜色填充则完成了相应的笔锋生成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根据待绘制点确定辅助绘制点,辅助绘制点的确定与书写时待绘制点的书写数据相关,之后按照预设规则依次连接各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包络并生成笔锋,从而能够生成与实际书写效果更加接近的笔锋。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笔锋实现方法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
步骤S20包括:
步骤A1,对相邻的每两个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各初始线段;
将相邻的没量过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各初始线段,所有初始线段交互权利大概可以重新构建出书写轨迹的大致走向。
步骤A2,对各所述待绘制点,根据待绘制点所属的各初始线段,绘制与各所述初始线段相互垂直的辅助线条;
除了第一个待绘制点、最后一个待绘制点以及连续三个且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待绘制点中的中间位置的待绘制点,其余的待绘制点都对应有两个辅助线条,两条辅助线条分别与待绘制点的两条初始线段垂直同时两条辅助线条与初始线段的垂点为该待绘制点,
步骤A3,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
每一个辅助线段上都有两个辅助绘制点,同时,对于同一待绘制点,其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到待绘制点的距离相同且该距离与触控设备经过该待绘制点时的速度以及压力值相关。
其中,步骤A3包括:
步骤A31,获取各所述待绘制点处所述书写轨迹触发时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
当触控设备如触控笔在触控屏上进行书写时,触控设备会实时将触控设备的接收到的压力信息等传递给触控屏,同时触控屏可以实时获取并记录触控笔的速度信息,因此对于书写轨迹中获取的各待绘制点,都记录有相应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同时在实际的书写过程中,书写时的速度信息以及压力信息会对于书写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步骤A32,根据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压力信息确定各所述待绘制点的笔锋宽度;
在真实的利用纸笔进行书写时,若书写速度越快,则相应的笔迹会越细,同时若书写时的压力越大,则相应的笔迹会越粗,所以根据压力信息与速度信息确定笔锋宽度,可以在笔锋宽度与压力值与速度值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可以为线性关系,也可以为非线性关系,本申请对于具体的映射关系没有限制。
步骤A33,根据所述笔锋宽度,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与所述待绘制点匹配的辅助绘制点;
根据速度信息以及压力信息确定笔锋宽度后,根据笔锋宽度,在各辅助线条上选取距离待绘制点距离为笔锋宽度一半的点,从而在同一辅助线条上的两辅助绘制点的距离即等于该待绘制点对应的笔锋宽度。从而能够在每条辅助线条上选取两个辅助绘制点,最终得到所有的辅助绘制点。
在本实施例中,依据相邻两个待绘制点间的初始线段做垂直的辅助线条,之后根据各待绘制点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确定相应的笔锋宽度,根据笔锋宽度在辅助线条上确定各辅助绘制点的位置,从而能够是最终生成的笔锋能够更加接近真实的书写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3和图4,在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笔锋实现方法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
步骤S30包括:
步骤S31,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
从所有待绘制点中任意选择一个待绘制点作为起始绘制点,优选地,起始待绘制点为书写轨迹中所有待绘制点中的第一个待绘制点,同时从起始待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的多个辅助绘制点中任意选择一个作为起始辅助绘制点。
步骤S32,获取与所述起始绘制点相邻的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一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与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相同且位于当前初始线条的同一侧;
获取与起始绘制点相邻的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从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所有辅助绘制点中选择一个作为第一辅助绘制点,其中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与起始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垂直于同一条初始线段且第一辅助绘制点和第二辅助绘制点位于该初始线段的同一侧。
步骤S33,连接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
步骤S34,获取与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二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不同且满足预设位置条件;
步骤S35,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
从第一相邻待绘制点的对应的辅助绘制点中再选取第二辅助绘制点,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属于不同的辅助线条且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间的位置关系满足如下条件:当待绘制点对应的两条初始线段的夹角(夹角值应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180度)为锐角时,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分别位于初始线段的两侧;若夹角为直角,则第二辅助绘制点为位于初始线段(不包括其延长线)的辅助绘制点;若夹角为钝角,则第一辅助绘制点与第二辅助绘制点位于初始线段的同侧;若夹角为180度,则说明该连续的三个待绘制点位于同一条直线时,此时不存在第二辅助绘制点。
步骤S36,以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绘制点,以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的步骤,直到遍历所有所述待绘制点;
再以第二辅助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重复执行前面的步骤与后面的辅助绘制点进行连接,直到完全所有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从而形成最终的线段包络生成笔锋。参照图4,为最终连接的线段包络的连接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预设规则依次连接各辅助绘制点以形成线段包络并生成相应的笔锋。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部分实现方法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笔锋实现方法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
笔锋实现方法包括:
步骤B1,当从所述待绘制点中获取终点待绘制点时,获取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三辅助绘制点和第四辅助绘制点,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相同;
步骤B2,连接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
终点待绘制点是书写轨迹中所有待绘制点中的最后一个待绘制点,当连接到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三辅助绘制点时。首先与其他辅助绘制点连接的辅助绘制点为第三辅助绘制点,之后将与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剩下的辅助绘制点作为第四辅助绘制点,连接第三辅助绘制点与第四辅助绘制点形成线段,在以该第四辅助绘制点作为起始辅助绘制点,此时会发现对于辅助绘制点的连接由一侧区域变成了另一侧区域。不断重复对于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直到又重新连接到最初的辅助绘制点,则完成了所有的辅助绘制点的连接过程并组成了相应的线段包络。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终点待绘制点,将其对应的两个辅助绘制点直接连接起来即可形成相应的封闭区域,并形成笔锋。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笔锋实现方法第五实施例,在第五实施例中,
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C1,获取所述线段包络形成的笔锋区域;
步骤C2,按照预设颜色对所述笔锋区域进行色彩填充;
对于有线段包络形成的部分区域,按照设定好的颜色进行色彩填充,使区域呈现为用户预期的颜色,同时对于不同笔锋区域,可以填充为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形成的笔锋区域进行颜色填充,从而使笔锋的呈现效果更加饱满。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笔锋实现方法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笔锋实现方法第六实施例,在第六实施例中,
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步骤D1,检测所述书写笔锋的边界平滑度;
步骤D2,根据所述边界平滑度调整所述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
对于形成的书写笔锋,通过图像识别获取其边界区域的边界平滑度,因为是通过线段包络形成的书写笔锋,在线段的转折处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平滑的区域,通过将不平滑区域的凹凸程度如凹凸的深度量化为边界平滑度,根据边界平滑度调整之后在调整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如边界平滑度大于预设值,适当降低采样频率或保持不变,而当边界平滑度小于预设值,则增大采样频率,即将待绘制点获取的时间间隔变小。通过不断的调整采样频率,当笔锋的边界平滑度满足预设条件后,才输出相应的书写笔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于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的调整使最终生成的书写笔锋的过渡更加自然。
此外,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笔锋实现装置,所述笔锋实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连接模块,用于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对相邻的每两个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各初始线段;
对各所述待绘制点,根据待绘制点所属的各初始线段,绘制与各所述初始线段相互垂直的辅助线条;
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获取各所述待绘制点处所述书写轨迹触发时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
根据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压力信息确定各所述待绘制点的笔锋宽度;
根据所述笔锋宽度,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与所述待绘制点匹配的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起始绘制点相邻的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一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与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相同且位于初始线条的同一侧;
连接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二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不同且满足预设位置条件;
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
以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绘制点,以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的步骤,直到遍历所有所述待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笔锋实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从所述待绘制点中获取终点待绘制点时,获取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三辅助绘制点和第四辅助绘制点,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相同;
第二连接模块,用于连接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
可选地,所述笔锋书写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线段包络形成的笔锋区域;
填充模块,用于按照预设颜色对所述笔锋区域进行色彩填充。
可选地,所述笔锋实现装置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书写笔锋的边界平滑度;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边界平滑度调整所述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
本申请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拓展内容与上述笔锋实现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笔锋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的步骤包括:
对相邻的每两个待绘制点连接形成各初始线段;
对各所述待绘制点,根据待绘制点所属的各初始线段,绘制与各所述初始线段相互垂直的辅助线条;
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多个辅助绘制点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所述待绘制点处所述书写轨迹触发时的速度信息和压力信息;
根据所述速度信息和所述压力信息确定各所述待绘制点的笔锋宽度;
根据所述笔锋宽度,在各所述辅助线条上确定与所述待绘制点匹配的辅助绘制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起始绘制点相邻的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以及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一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与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所属的辅助线条垂直的初始线段相同且位于当前初始线条的同一侧;
连接所述起始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
获取与所述第一相邻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二辅助绘制点,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与第一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不同且满足预设位置条件;
连接所述第一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
以第一相邻待绘制点作为新的起始绘制点,以所述第二辅助绘制点为新的起始辅助绘制点,执行所述获取所述待绘制点中的起始绘制点以及所述起始绘制点所在辅助线条上对应的起始辅助绘制点的步骤,直到遍历所有所述待绘制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笔锋实现方法包括:
当从所述待绘制点中获取终点待绘制点时,获取终点待绘制点对应的第三辅助绘制点和第四辅助绘制点,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对应的辅助线条相同;
连接所述第三辅助绘制点与所述第四辅助绘制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线段包络形成的笔锋区域;
按照预设颜色对所述笔锋区域进行色彩填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书写笔锋的边界平滑度;
根据所述边界平滑度调整所述待绘制点的采样频率。
8.一种笔锋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锋实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书写轨迹,对平滑处理后的书写轨迹进行采样,生成待绘制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待绘制点确定对应的多个辅助绘制点;
连接模块,用于将各辅助绘制点按照预设规则连接成线段包络以生成笔锋。
9.一种笔锋实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笔锋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笔锋实现程序,所述笔锋实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笔锋实现方法的步骤。
CN202011115569.4A 2020-10-16 2020-10-16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3281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5569.4A CN112328102A (zh) 2020-10-16 2020-10-16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15569.4A CN112328102A (zh) 2020-10-16 2020-10-16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8102A true CN112328102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1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5569.4A Pending CN112328102A (zh) 2020-10-16 2020-10-16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810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803A (zh) * 2011-01-20 2011-06-01 周佳 一种手写原笔迹的笔锋实现方法
CN107103634A (zh) * 2017-04-20 2017-08-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轨迹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506063A (zh) * 2017-10-11 2017-12-22 桂进林 一种辅助绘直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31875A (zh) * 2019-08-21 2019-12-03 深圳市威屏科技有限公司 书写笔锋的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2770A (zh) * 2019-12-23 2020-05-12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笔锋的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1427499A (zh) * 2020-03-19 2020-07-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803A (zh) * 2011-01-20 2011-06-01 周佳 一种手写原笔迹的笔锋实现方法
CN107103634A (zh) * 2017-04-20 2017-08-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形轨迹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506063A (zh) * 2017-10-11 2017-12-22 桂进林 一种辅助绘直线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31875A (zh) * 2019-08-21 2019-12-03 深圳市威屏科技有限公司 书写笔锋的生成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2770A (zh) * 2019-12-23 2020-05-12 江苏欧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笔锋的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1427499A (zh) * 2020-03-19 2020-07-1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笔迹绘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2693B2 (en) Digital ink genera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and digital ink reproduc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20200242352A1 (en) Syncing physical and electronic document
US9020266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ocessing handwriting input
CN109407954B (zh) 一种书写轨迹的擦除方法和系统
US20160321214A1 (en) Capturing electronic signatures using an expanded interface area
US20190294872A1 (en) Ink file sear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12507806B (zh) 智慧课堂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82131A (zh)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102469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N101281442A (zh) 一种触摸介质的笔迹显示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2487883A (zh) 智能笔书写行为特征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708443A (zh) 截图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26346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user interface
CN107391015B (zh) 一种智能平板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84129A (zh) 一种书法的临摹方法和装置
US11100317B2 (en) Drawing device and drawing method
CN112328102A (zh) 笔锋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658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933463A (zh) 一种在屏幕中显示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JP2015022524A (ja) 端末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4109334A1 (en) Character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598315B (zh)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背景图置换方法
CN112487774A (zh) 书写表单电子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1119A (zh) 一种文本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30571B (zh) 用于绘制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