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6251B -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6251B
CN112326251B CN202011173600.XA CN202011173600A CN112326251B CN 112326251 B CN112326251 B CN 112326251B CN 202011173600 A CN202011173600 A CN 202011173600A CN 112326251 B CN112326251 B CN 112326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ignition
prototype
rotating speed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36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6251A (zh
Inventor
刘子鸣
韩云峰
郭英俊
闫涛
郝伟
胡伟兴
宋庆文
刘晓光
周天鹏
耿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1736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6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6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6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6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6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其属于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包括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之后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子循环,每次子循环中均存在一次清理积碳的步骤、一次生成积碳的步骤及两次试验工况,对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判断,当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且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在预设形变范围内,则确定试验样机通过早燃耐久试验考核。本发明实现了对发动机的早燃耐久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完善发动机开发流程、增强发动机考核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为研发人员提前发现发动机重大设计缺陷提供有力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满足乘用车排放法规和油耗限值要求,车辆中通常采用增压直喷小排量发动机技术。但是,随着小排量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升功率和升扭矩的提高,发动机极易在低速大负荷区域出现早燃的问题。
其中,早燃是一种油气混合气先于火花塞点火之前就开始着火燃烧的异常燃烧现象。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区域极易发生早燃现象,由于活塞处于压缩冲程上行期间,进而会引发非常高的缸内压力和强烈爆震现象,甚至引发超级爆震现象,使得缸内的最大爆发压力可能超过20兆帕,可对发动机缸内零部件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极易造成火花塞电极熔断、活塞顶部击穿、连杆弯曲等严重损坏发动机的现象。
但是,目前的发动机开发阶段相关试验并无评价发动机耐受早燃的能力,缺少相关试验方法,无法在先期通过试验的方式来检验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相关核心零部件设计强度是否能满足抵抗早燃问题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实现了对发动机的早燃耐久试验,能够为研发人员提前发现发动机重大设计缺陷提供有力支持。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S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所述试验子循环包括:
S21、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
S2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清理转速,所述第二负荷大于所述第一负荷,且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其中,在第i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第m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1<i<m,且i、m均为正整数;
S23、调整所述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所述第三时长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S24、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所述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
S3、重复执行步骤S2,直至执行预设次数;
S4、判断试验后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5,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5、对所述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7,若否,则执行步骤S6,所述预设部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及缸筒等主要运动件;
S6、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S7、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还包括:在试验过程中监测所述试验样机中各缸发生早燃的次数及发生早燃时的工况。
可选地,步骤S1包括:
S11、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完成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若是,则执行步骤S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2、确定测试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3、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若是,则执行步骤S14,若否,则执行步骤S15,所述早燃循环评价标准为每个缸在每小时内的早燃次数小于等于1;
S14、确定所述试验样机各缸的早燃次数是否能被监测,若是,则执行步骤S16,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5、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所述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结束流程;
S16、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所述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执行步骤S2。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包括爆震标定和早燃标定。
可选地,在步骤S2中,m=3,所述清理转速为4000转/分钟,所述第一负荷为所述试验样机满负荷的60%,所述第二负荷为所述试验样机的满负荷。
可选地,第一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250转/分钟,第二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500转/分钟;第三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750转/分钟。
可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时长为60分钟,所述第二时长为240分钟。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预设次数为7。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步骤S2执行2次后及步骤S2执行4次后,分别采用内窥镜检查所述试验样机内预设部件的形变情况及是否发生损坏。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所述试验子循环包括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所述第二负荷大于所述第一负荷,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调整所述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其中,在第i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第m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1<i<m,且i、m均为正整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后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后,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子循环,每次子循环中均存在一次清理积碳的步骤、一次生成积碳的步骤及两次试验工况,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判断,当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且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在预设形变范围内,则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实现了对发动机的早燃耐久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完善发动机开发流程、增强发动机考核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为研发人员提前发现发动机重大设计缺陷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的制定,能有效的验证发动机抗击早燃问题的能力,使得设计人员在发动机产品开发阶段能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的优化发动机相关核心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保证发动机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步骤S1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步骤S2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能够确定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早燃耐久要求,填补了发动机试验中关于早燃耐久试验的空缺。其中,发动机可以为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
并且,该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在发动机台架试验室进行,试验样机(即需要试验的发动机)需正常连接测功机、油耗仪、燃烧分析仪、水温控制系统、台架操作系统等必要设备。通过对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的制定,能有效的验证发动机抵抗早燃问题的能力,使得设计人员在发动机产品开发阶段能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的优化发动机相关核心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保证发动机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能力。
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其中,在对试验样机试验之前,需要确定试验样机是否满足试验要求,本实施例中,试验要求中可以包括是否完成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各性能指标是否合格、是否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以及各缸的早燃次数是否能被监测等。
可选地,如图2所示,步骤S1可以包括:
S11、确定试验样机是否完成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若是,则执行步骤S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可以包括发动机需要在台架上进行的多个试验,示例地,可以包括发动机的爆震标定、早燃标定等。若确定了试验样机满足该要求,则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参数进行判定是否满足试验要求,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该要求,则无需继续判定其他条件,直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因此无法进行试验。
S12、确定测试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可选地,可以确定试验样机测试前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以进一步确定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其中,性能参数可以包括试验样机试验前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等参数。当性能参数为最大功率时,需要确定试验样机测试前的最大功率是否在功率对应的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当性能参数为最大扭矩时,需要确定试验样机测试前的最大扭矩是否在扭矩对应的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试验样机的最大功率在功率对应的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且试验样机的最大扭矩也在扭矩对应的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时,才可以进一步通过其他参数判定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否则,直接可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因此无法进行试验。
S13、确定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若是,则执行步骤S14,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其中,早燃循环评价标准为每个缸在每小时内的早燃次数小于等于1,通过该步骤可以确定试验样机能够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也即是,试验样机在未进行早燃耐久试验前,每个缸在每个小时内早燃的次数是达标的。当试验样机中的任意一个缸在一个小时内的早燃次数大于1,则确定测试样机不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只有在试验样机的每个缸在任意一个小时内的早燃次数均小于等于1时,才能够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
S14、确定试验样机各缸的早燃次数是否能被监测,若是,则执行步骤S16,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可选地,各缸出现早燃的情况时,台架操作系统或车辆的控制系统均能够检测到,因此,可以通过这两个系统确定各缸的早燃次数是否能被监测。
S15、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结束流程。
S16、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执行步骤S2。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在应用在车辆之前,均需要进行性能开发试验,因此,早燃耐久试验要求还可以包括确定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性能开发试验,当试验样机满足时,则可以对其他参数进行判定,若不满足,则可以直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1至步骤S14的先后顺序可以适应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2、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
在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后,开始进行试验,该试验包括m个试验子循环,也即是,重复m此以下步骤。示例地,m=3,可选地,m可以为其他正整数,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如图3所示,每次试验子循环包括:
S21、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
本实施例中,试验样机正常热机后,冷却水温度和进气温度按GB/T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温度要求进行控制。
步骤S21的目的是为了清理试验样机的气缸内的积碳,以降低积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选地,通过步骤S21可以清理气缸内的部分积碳。
示例地,本实施例中,清理转速可以为4000转/分钟,第一负荷可以为试验样机满负荷的60%,也即是,使试验样机约半负荷运行。第一时长可以为60分钟。可以理解的是,清理转速、第一负荷及第一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S22、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第一转速小于清理转速,第二负荷大于第一负荷,且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清理了气缸内的积碳后,可以降低试验样机的转速,增大试验样机的负荷,使试验样机可以在低速大负荷的工况下运行,也即是,使试验样机处于试验工况。
其中,在第i次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1<i<m,且i、m均为正整数。示例地,在第1次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可以为1250转/分钟,若预设转速增值为250时,则在第2次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增大为1500转/分钟;若每次预设转速增值相同时,则在第3次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增大为1750转/分钟,以此类推。需要说明的是,第m次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以保证试验样机处于低速运行工况。
本实施例中,第二负荷为试验样机的满负荷,也即是,试验样机在步骤22中满负荷运行,以保证试验样机处于低速高负荷的运行状态。第二时长为240分钟,以具有足够的试验时长,便于发现问题。
S23、调整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
其中,怠速工况是指试验样机不带负荷运行的工况,如空挡状态下的运行工况。步骤S23的目的是为了在气缸内制造积碳,以模拟发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工况,当气缸内存在积碳时,气缸较容易发生早燃问题。
示例地,第三时长可以与第一时长相等,如第三时长为60分钟,或者,第三时长还可以与第一时长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24、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
完成在气缸内的积碳后,重复执行步骤S22,也即是,再次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
S3、重复执行步骤S2,直至执行预设次数。
重复执行步骤S2可以理解为循环执行步骤S21~步骤S24,循环次数为预设次数,以能够使试验样机处于试验工况的时长足够长,以能够暴露试验样机存在的问题。可选地,预设次数可以为5、7、9次等。优选地,预设次数为7次。可选地,重复步骤S2可以称为试验大循环。
进一步地,步骤S2执行2次后及步骤S2执行4次后,分别采用内窥镜检查试验样机内预设部件的形变情况及是否发生损坏。当检查结果为预设部件发生了明显的形变或损坏,则可以终止继续循环,直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步骤S3执行完后,即完成了对试验样机的试验过程。
S4、判断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5,若否,则执行步骤S6。
试验过程结束后,需要对试验后的试验样机进行进一步监测、试验,以确定经过耐久试验后的试验样机是否满足要求。其中,预设差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如按照GB/T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要求试验前后的性能参数变化在±5%以内。当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则可以对试验样机做进一步试验分析。否则,直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S5、对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7,若否,则执行步骤S6。
其中,预设部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及缸筒等主要运动件。当预设部件发生较大的形变,则说明试验样机由于多个早燃产生了变形,因此,可以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若预设部件没有发生变形或变形处于预设形变范围内,则可以最终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S6、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S7、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还包括:在试验过程中监测试验样机中各缸发生早燃的次数及发生早燃时的工况,以便于研发人员根据该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示例地,发生早燃时的工况是指在哪一次试验大循环中的哪次试验子循环中的哪个工况发生了早燃。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中,在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后,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子循环,每次子循环中均存在一次清理积碳的步骤、一次生成积碳的步骤及两次试验工况,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判断,当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且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在预设形变范围内,则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实现了对发动机的早燃耐久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完善发动机开发流程、增强发动机考核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为研发人员提前发现发动机重大设计缺陷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的制定,能有效的验证发动机抵抗早燃问题的能力,使得设计人员在发动机产品开发阶段能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的优化发动机相关核心零部件的设计方案,保证发动机产品开发质量,提高发动机可靠性能力
实施例二
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一种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该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试验子循环包括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第二负荷大于第一负荷,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调整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控制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其中,在第i次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第m次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1<i<m,且i、m均为正整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对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装置中,在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后,控制试验样机完成m次子循环,每次子循环中均存在一次清理积碳的步骤、一次生成积碳的步骤及两次试验工况,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并判断,当试验后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在预设差值范围内,且确定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在预设形变范围内,则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实现了对发动机的早燃耐久试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完善发动机开发流程、增强发动机考核起到重要作用,能够为研发人员提前发现发动机重大设计缺陷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S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所述试验子循环包括:
S21、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
S22、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清理转速,所述第二负荷大于所述第一负荷,且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其中,在第i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第m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1<i<m,且i、m均为正整数;
S23、调整所述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所述第三时长等于所述第一时长;
S24、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所述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所述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
S3、重复执行步骤S2,直至执行预设次数;
S4、判断试验后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5,若否,则执行步骤S6;
S5、对所述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7,若否,则执行步骤S6,所述预设部件包括活塞、连杆、曲轴及缸筒;
S6、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S7、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还包括:在试验过程中监测所述试验样机中各缸发生早燃的次数及发生早燃时的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S11、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完成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若是,则执行步骤S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2、确定测试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是否在合格性能参数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S13,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3、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是否满足早燃循环评价标准,若是,则执行步骤S14,若否,则执行步骤S15,所述早燃循环评价标准为每个缸在每小时内的早燃次数小于等于1;
S14、确定所述试验样机各缸的早燃次数是否能被监测,若是,则执行步骤S16,若否,则执行步骤S15;
S15、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所述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结束流程;
S16、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所述早燃耐久试验要求,并执行步骤S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台架标定试验包括爆震标定和早燃标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m=3,所述清理转速为4000转/分钟,所述第一负荷为所述试验样机满负荷的60%,所述第二负荷为所述试验样机的满负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250转/分钟,第二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500转/分钟;第三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为1750转/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时长为60分钟,所述第二时长为24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预设次数为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步骤S2执行2次后及步骤S2执行4次后,分别采用内窥镜检查所述试验样机内预设部件的形变情况及是否发生损坏。
10.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试验要求;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试验样机完成m次试验子循环,所述试验子循环包括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清理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一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一时长;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所述第二负荷大于所述第一负荷,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调整所述试验样机至怠速工况,运行时长为第三时长;控制所述试验样机的转速为第一转速,运行负荷为第二负荷,运行时长为第二时长;其中,在第i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第一转速的值等于第(i-1)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与预设转速增值的和,第m次所述试验子循环中的第一转速的值小于或等于2000转/分钟,1<i<m,且i、m均为正整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后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与试验前所述试验样机的性能参数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差值范围内;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试验样机进行拆检分析,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中的预设部件的形变是否在预设形变范围内;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试验样机不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试验样机满足早燃耐久要求。
CN202011173600.XA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26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600.XA CN112326251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3600.XA CN112326251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6251A CN112326251A (zh) 2021-02-05
CN112326251B true CN112326251B (zh) 2022-07-01

Family

ID=7429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3600.XA Active CN112326251B (zh) 2020-10-28 2020-10-28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62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6613B (zh) * 2021-03-29 2024-04-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早燃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512A (zh) * 2006-09-19 2007-02-28 天津大学 均质压燃与火花点燃双模式汽油发动机燃烧信息在线检测装置
JP2014095368A (ja) * 2012-11-12 2014-05-2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5986913A (zh) * 2015-03-17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缸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6014662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控制装置
FR3058184A1 (fr) * 2016-11-02 2018-05-0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detection du preallumage du moteur d’un vehicule
CN10853341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早燃检测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593306A (zh) * 2018-06-20 2018-09-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9083713A (zh) * 2018-08-13 2018-12-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缸内直喷汽油机机油稀释水平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0512A (zh) * 2006-09-19 2007-02-28 天津大学 均质压燃与火花点燃双模式汽油发动机燃烧信息在线检测装置
JP2014095368A (ja) * 2012-11-12 2014-05-2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5986913A (zh) * 2015-03-17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多缸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106014662A (zh) * 2015-03-27 2016-10-12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发动机控制装置
FR3058184A1 (fr) * 2016-11-02 2018-05-0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detection du preallumage du moteur d’un vehicule
CN108533413A (zh) * 2017-03-01 2018-09-14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早燃检测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8593306A (zh) * 2018-06-20 2018-09-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发动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09083713A (zh) * 2018-08-13 2018-12-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缸内直喷汽油机机油稀释水平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早燃对发动机耐久的影响研究;周延瑞等;《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70831;第34卷(第04期);第5-8、21页 *
汽车用火花塞低温适用性的试验研究;马瑞瑄等;《内燃机》;20161031(第5期);第56-59、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6251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2261B1 (en)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low power in at least one cylinder of a multi-cylinder engine
CN102066729B (zh) 通过分析发动机气缸压力信号和曲轴速度信号的燃料系统诊断
CN112326251B (zh) 一种发动机早燃耐久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3640003B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上pcv阀敲击异响的测定方法
CN102374094B (zh) 发动机失火故障诊断方法
JP5708543B2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02116242B (zh) 一种发动机失火的诊断方法
CN112065595B (zh) 一种基于离子电流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循环控制装置
CN114942142A (zh) 一种发动机爆震标定验收方法
KR20210005823A (ko) 비틀림진동 신호를 이용한 왕복동 내연기관의 착화실패 실린더 검출 방법 및 그 장치
Komorska Adaptive model of engine vibration signal for diagnostics of mechanical defects
CN106321267A (zh) 失火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16524B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用增程器总成临界转速耐久试验方法
CN114542281B (zh)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柴油机失火故障识别方法
Khosrav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knock and resonance under heavy knocking conditions in gasoline engines us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Bonato et al. Assessing the vibration fatigue life of engine mounted components
CN114252199B (zh) 一种气缸漏气检测方法和相关装置
Dąbrowsk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engine vibroacoustic model for diagnostics of mechanical defects
CN111734539B (zh) 一种测量判断车用汽油机停缸状态及节油量计算的方法
US1131330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valuating the compression of the cylinders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U2744668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технического состояния цилиндропоршневой группы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16480473A (zh)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
Ponti et al. Optimal Combustion Positioning Methodology Based on MFB50 On-Board Estimation
Jukl et al. Possibilities of monitoring the technical condition of the combustion engine with starter load current
Alvey et al. Application of NVH techniques to engine production line tes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