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24620B -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24620B
CN112324620B CN202011139356.5A CN202011139356A CN112324620B CN 112324620 B CN112324620 B CN 112324620B CN 202011139356 A CN202011139356 A CN 202011139356A CN 112324620 B CN112324620 B CN 112324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fixedly connected
ring
power generation
drainag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93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24620A (zh
Inventor
张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 ltd
Dongying Guangli Port Park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93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24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24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24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24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04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for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wind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03D7/043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log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4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 F03D7/042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 F03D7/047Automatic control; Regulation by means of an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e.g. multiple processors or data commun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0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34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 F03D9/43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on stationary objects or on stationary man-made structures using infrastructure primarily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e.g. masts for overhead railway power lines
    • F03D9/45Building form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的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包括风力调节机构和自动转向机构,自动转向机构设置在的风力调节机构中部,风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本发明通过风力感受器感应风速大小,当风速较小时,伸缩气缸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风速较大时,伸缩气缸缩回的同时,带动第三引流环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风力系统能自动根据风力大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因为风力较小时无法发电和风力较大时损坏发电系统的情况,保护设备的同时,能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

Description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高楼大厦众多,而且高度一般都很高,而且高楼顶部空间辽阔,遮挡因素少,空气流动较快,从而楼顶的风也较大,传统的风力发电机也是通过很高的支撑柱将发电设备安装在高空;如果将城市中的高楼楼顶安装风力发电设备,不仅可以节省安装费用,而且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能源,为楼内的通风设备、霓虹灯等供电。
发明专利的申请号为CN201910311973.X的一种建筑风能利用系统,涉及风能利用装置领域,本发明可以实现减小叶片的尺寸同时通过提高其所在位置的风力来保证风能的利用,本发明的风力放大机构不仅通过锥形结构的导流罩进行放大,而且,利用上增强管和下增强管的上下抽吸力增强内部的气流流动,增强风能的转化利用,保证风能利用效果;本发明还能够对角度进行微调,保证风能的利用,而且,下增强管采用柔性结构,可以很好的适应其角度的转动,下增强管向下连接至建筑竖直的通风道,可以有效的增强气流的向上抽吸力,提高叶片的转动效果。
现有技术的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由于高楼顶部都存在不同高度的防护墙,现有的风能发电系统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不能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墙,且高楼顶部的风力时小时大,太小的风无法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发电,太大的风会损坏风力放大机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无法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的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由于高楼顶部都存在不同高度的防护墙,现有的风能发电系统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不能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墙,且高楼顶部的风力时小时大,太小的风无法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发电,太大的风会损坏风力放大机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无法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能系统,包括风力调节机构和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自动转向机构设置在的风力调节机构中部,所述风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感受器,所述风力感受器连通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顶部,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伸缩气缸伸出部外表面套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三个所述支撑杆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的顶部,所述安装盘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述安装盘顶部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杆旋转的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转动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转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构,所述弧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环,所述第一引流环内侧设有发电机构,所述第一引流环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环,所述第二引流环外圈滑动连接有第三引流环,所述第三引流环右端前后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板,所述第一引流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矩形连接板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弹簧,两个所述气弹簧左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引流环的外表面上,所述矩形连接板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所述弧形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导向块作用的第二导向块,所述支撑立柱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左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的表面上;
工作时,由于现有技术的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由于高楼顶部都存在不同高度的防护墙,现有的风能发电系统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不能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墙,且高楼顶部的风力时小时大,太小的风无法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发电,太大的风会损坏风力放大机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无法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通过将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时通过弧形板带动第一引流环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作用支撑立柱内的第二滑槽,使支撑立柱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底部通过弧形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和第二引流环进入第一引流环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信号,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伸出,顶升安装盘,带动转动杆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当第一引流环和第三引流环升起时,通过支撑块带动第一滑杆和矩形连接板上升,矩形连接板带动第一导向块一起上升,第一导向块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作用,使矩形连接板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第一滑杆在支撑块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第三引流环在第二引流环外侧滑动,当伸缩气缸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在第一导向块与第二导向块下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所以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使伸缩气缸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矩形连接板在两个气弹簧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带动第一滑杆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从而实现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风力系统能自动根据风力大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因为风力较小时无法发电和风力较大时损坏发电系统的情况,保护设备的同时,能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引流环内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流通槽,若干所述流通槽内均配合有密封板,每个所述密封板外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中部均通过第一转杆与第二引流环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杆上均套设有扭簧,若干所述密封板右侧贴合有作用环,所述作用环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三引流环的右端,四个所述第三连接块均位于两个密封板之间;工作时,由于风力较大,伸缩气缸收回带动第三引流环缩回时,第二引流环仍在对气流进行引导,使部分强风仍被汇集到发电机构内,影响发电系统稳定性,通过当第三引流环缩回时,第一滑杆向右滑动,带动第三引流环向右移动,第三引流环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带动作用环一起向右移动,作用环不再挤压密封板,扭簧作用密封板,使密封板沿第一转杆发生转动,打开流通槽,部分强风从流通槽内流出,减小风速,使其不至于损坏发电系统,当风速较小时,伸缩气缸升出,第一滑杆向左侧移动,推动第三引流环,带动作用环向左移动,挤压密封板,使密封板缓慢转动,密封流通槽,第二引流环形成一个整体,对气体进行引流,增大风速,从而实现当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不对气流进行引导,更快的减少风速,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形成一个整体能对气流进行引导,增大风速,不会影响发电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立柱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撑立柱底部为第一套柱,所述第一套住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柱的内侧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柱,所述伸出柱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柱内,所述伸出柱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第二导向块下方且高于第二滑槽;工作时,由于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不再作用时,支撑立柱始终处于较高位置,风力较大时,作用支撑立柱,会影响整个发电系统稳定,通过风力较大,第一导向块随着伸缩气缸收回而下降脱离与第二导向块作用时,第一导向块作用伸出柱右侧的挡块,向下压缩伸出柱,使伸出柱向下滑入第一套柱内,压缩第一弹簧,伸出柱带动第二导向块一起向下移动,缩小作用面积,减小风力对支撑立柱的作用,当第一导向块上升时,第一弹簧作用伸出柱,时其伸出,带动第二导向块上升到最高位置,第一导向块继续向上移动,再与第二导向块作用,从而实现风速较大时,将支撑立柱缩回,减小风力对支撑立柱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包括风向感受器,所述风向感受器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的顶部,所述风向感受器与PLC控制器相连通,所述安装盘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工作时,由于风向时刻在变化,不易采用人工进行转向,通过风向感受器接受到风向,将转向信号传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接受到信号后,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使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调节风力调节机构方向,使其正对风向,更加有力有接收风力,从而实现自动调节风力调节机构的方向,无需人工参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转动杆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外侧壁上圆周阵列有三个转动叶,三个所述转动叶均位于第一引流环内侧;工作时,由于发电系统位于大楼顶部,不可能存在较大的叶片,转动所需风力也就越大,通过风力调节机构将风速进行调节引入转动叶内,带动转动叶进行转动,三个等距分布的转动叶通过转动盘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发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发电机进行摩擦发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引流环左端固定连接有挡网,所述挡网内部为若干长短不一的挡杆组成;工作时,由于风中可能存在白色垃圾,当白色垃圾进行发电系统时,会影响转动叶转动,影响发电系统发电,通过在第三引流环左端固定连接有挡网,对白色垃圾进行阻挡,使其不会进入发电机构内,从而实现有效保证空气中的白色垃圾不会影响发电系统。
一种风能系统使用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S1、将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时通过弧形板带动第一引流环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作用支撑立柱内的第二滑槽,使支撑立柱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底部通过弧形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和第二引流环进入第一引流环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
S2、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信号,PLC控制器控制伸缩气缸伸出,顶升安装盘,带动转动杆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通过支撑块带动第一滑杆和矩形连接板上升,第一导向块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作用,使矩形连接板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第一滑杆在支撑块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当伸缩气缸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
S3、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使伸缩气缸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矩形连接板在两个气弹簧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带动第一滑杆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
S4、重复S1、S2、S3,进行持续调节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风速较小时,伸缩气缸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风速较大时,伸缩气缸缩回的同时,带动第三引流环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风力系统能自动根据风力大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因为风力较小时无法发电和风力较大时损坏发电系统的情况,保护设备的同时,能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
2.本发明通过当第三引流环缩回时,第一滑杆向右滑动,带动第三引流环向右移动,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带动作用环一起向右移动,作用环不再挤压密封板,扭簧作用密封板,使密封板沿第一转杆发生转动,打开流通槽,部分强风从流通槽内流出,减小风速,使其不至于损坏发电系统,当风速较小时,伸缩气缸升出,第一滑杆向左侧移动,推动第三引流环,带动作用环向左移动,挤压密封板,使密封板缓慢转动,密封流通槽,第二引流环形成一个整体,对气体进行引流,增大风速,从而实现当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不对气流进行引导,更快的减少风速,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形成一个整体能对气流进行引导,增大风速,不会影响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能系统的第一立体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能系统的第二立体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固定底座1、风力感受器2、PLC控制器3、伸缩气缸4、安装盘5、固定盘6、支撑杆7、转动杆8、弧形板9、第一引流环10、第二引流环11、第三引流环12、第一滑杆13、矩形连接板14、支撑块15、气弹簧16、第一导向块17、第一滑槽18、弧形滑块19、支撑立柱20、第二导向块21、第二滑槽22、第一连接块23、流通槽24、密封板25、第二连接块26、第一转杆27、扭簧28、作用环29、第三连接块30、第一套柱31、第一弹簧32、伸出柱33、挡块34、风向感受器35、第一电机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发电机39、第二转动轴40、转动盘41、转动叶42、挡网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能系统,包括风力调节机构和自动转向机构,自动转向机构设置在的风力调节机构中部,风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感受器2,风力感受器2连通有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4,伸缩气缸4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5,伸缩气缸4伸出部外表面套设有固定盘6,固定盘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7,三个支撑杆7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安装盘5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安装盘5顶部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杆8旋转的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杆8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9,转动杆8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构,弧形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环10,第一引流环10内侧设有发电机构,第一引流环10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环11,第二引流环11外圈滑动连接有第三引流环12,第三引流环12右端前后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3,两个第一滑杆13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板14,第一引流环10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杆13滑动连接的支撑块15,矩形连接板1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弹簧16,两个气弹簧16左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引流环10的外表面上,矩形连接板14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7,固定底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8,第一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19,弧形滑块19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0,支撑立柱20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导向块17作用的第二导向块21,支撑立柱20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内滑动配合有第一连接块23,第一连接块23左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8的表面上;
工作时,由于现有技术的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由于高楼顶部都存在不同高度的防护墙,现有的风能发电系统无法进行高度调节,不能适配不同高度的防护墙,且高楼顶部的风力时小时大,太小的风无法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发电,太大的风会损坏风力放大机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整个设备的损坏,无法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通过将固定底座1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转动杆8转动时通过弧形板9带动第一引流环10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23作用支撑立柱20内的第二滑槽22,使支撑立柱20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20底部通过弧形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12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12和第二引流环11进入第一引流环10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3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伸缩气缸4伸出,顶升安装盘5,带动转动杆8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当第一引流环10和第三引流环12升起时,通过支撑块15带动第一滑杆13和矩形连接板14上升,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导向块17一起上升,第一导向块17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使矩形连接板14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16,第一滑杆13在支撑块15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第三引流环12在第二引流环11外侧滑动,当伸缩气缸4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12在第一导向块17与第二导向块21下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4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4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以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3使伸缩气缸4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21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17,矩形连接板14在两个气弹簧16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滑杆13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12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从而实现建筑高楼风能发电系统安装在高楼顶部时,风力系统能自动根据风力大小进行调节,不会出现因为风力较小时无法发电和风力较大时损坏发电系统的情况,保护设备的同时,能实时有效的进行发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二引流环11内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流通槽24,若干流通槽24内均配合有密封板25,每个密封板25外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6,每个第二连接块26中部均通过第一转杆27与第二引流环11转动连接,每个第一转杆27上均套设有扭簧28,若干密封板25右侧贴合有作用环29,作用环29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30固定连接在第三引流环12的右端,四个第三连接块30均位于两个密封板25之间;工作时,由于风力较大,伸缩气缸4收回带动第三引流环12缩回时,第二引流环11仍在对气流进行引导,使部分强风仍被汇集到发电机构内,影响发电系统稳定性,通过当第三引流环12缩回时,第一滑杆13向右滑动,带动第三引流环12向右移动,第三引流环12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30带动作用环29一起向右移动,作用环29不再挤压密封板25,扭簧28作用密封板25,使密封板25沿第一转杆27发生转动,打开流通槽24,部分强风从流通槽24内流出,减小风速,使其不至于损坏发电系统,当风速较小时,伸缩气缸4升出,第一滑杆13向左侧移动,推动第三引流环12,带动作用环29向左移动,挤压密封板25,使密封板25缓慢转动,密封流通槽24,第二引流环11形成一个整体,对气体进行引流,增大风速,从而实现当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11不对气流进行引导,更快的减少风速,风速较大时,第二引流环11形成一个整体能对气流进行引导,增大风速,不会影响发电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支撑立柱20为伸缩结构,支撑立柱20底部为第一套柱31,第一套住内部设有第一弹簧32,第一弹簧32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柱31的内侧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柱33,伸出柱33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柱31内,伸出柱33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34,挡块34位于第二导向块21下方且高于第二滑槽22;工作时,由于第一导向块17和第二导向块21不再作用时,支撑立柱20始终处于较高位置,风力较大时,作用支撑立柱20,会影响整个发电系统稳定,通过风力较大,第一导向块17随着伸缩气缸4收回而下降脱离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时,第一导向块17作用伸出柱33右侧的挡块34,向下压缩伸出柱33,使伸出柱33向下滑入第一套柱31内,压缩第一弹簧32,伸出柱33带动第二导向块21一起向下移动,缩小作用面积,减小风力对支撑立柱20的作用,当第一导向块17上升时,第一弹簧32作用伸出柱33,使其伸出,带动第二导向块21上升到最高位置,第一导向块17继续向上移动,再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从而实现风速较大时,将支撑立柱20缩回,减小风力对支撑立柱20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自动转向机构包括风向感受器35,风向感受器35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风向感受器35与PLC控制器3相连通,安装盘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6,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7,转动杆8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8,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37相啮合;工作时,由于风向时刻在变化,不易采用人工进行转向,通过风向感受器35接受到风向,将转向信号传给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接受到信号后,启动第一电机36,使第一电机3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7转动,第一齿轮37啮合第二齿轮38,使第二齿轮38转动,带动转动杆8转动,调节风力调节机构方向,使其正对风向,更加有力有接收风力,从而实现自动调节风力调节机构的方向,无需人工参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39,发电机3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0,第二转动轴40贯穿转动杆8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4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1,转动盘41外侧壁上圆周阵列有三个转动叶42,三个转动叶42均位于第一引流环10内侧;工作时,由于发电系统位于大楼顶部,不可能存在较大的叶片,转动需风力也就越大,通过风力调节机构将风速进行调节引入转动叶42内,带动转动叶42进行转动,三个等距分布的转动叶42通过转动盘41带动第二转动轴40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40带动发电机39的输出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发电机39进行摩擦发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第三引流环12左端固定连接有挡网43,挡网43内部为若干长短不一的挡杆组成;工作时,由于风中可能存在白色垃圾,当白色垃圾进行发电系统时,会影响转动叶42转动,影响发电系统发电,通过在第三引流环12左端固定连接有挡网43,对白色垃圾进行阻挡,使其不会进入发电机构内,从而实现有效保证空气中的白色垃圾不会影响发电系统。
一种风能系统使用方法,该方法的步骤为:
S1、将固定底座1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转动杆8转动时通过弧形板9带动第一引流环10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23作用支撑立柱20内的第二滑槽22,使支撑立柱20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20底部通过弧形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12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12和第二引流环11进入第一引流环10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
S2、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3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伸缩气缸4伸出,顶升安装盘5,带动转动杆8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通过支撑块15带动第一滑杆13和矩形连接板14上升,第一导向块17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使矩形连接板14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16,第一滑杆13在支撑块15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当伸缩气缸4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12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4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4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
S3、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3使伸缩气缸4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21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17,矩形连接板14在两个气弹簧16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滑杆13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12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
S4、重复S1、S2、S3,进行持续调节发电。
工作原理:将固定底座1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转动杆8转动时通过弧形板9带动第一引流环10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23作用支撑立柱20内的第二滑槽22,使支撑立柱20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20底部通过弧形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12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12和第二引流环11进入第一引流环10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3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伸缩气缸4伸出,顶升安装盘5,带动转动杆8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当第一引流环10和第三引流环12升起时,通过支撑块15带动第一滑杆13和矩形连接板14上升,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导向块17一起上升,第一导向块17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使矩形连接板14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16,第一滑杆13在支撑块15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第三引流环12在第二引流环11外侧滑动,当伸缩气缸4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12在第一导向块17与第二导向块21下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4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4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以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3使伸缩气缸4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21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17,矩形连接板14在两个气弹簧16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滑杆13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12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风能系统,包括风力调节机构和自动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向机构设置在风力调节机构的中部,所述风力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风力感受器(2),所述风力感受器(2)连通有PLC控制器(3),所述PLC控制器(3)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顶部,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4),所述伸缩气缸(4)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5),所述伸缩气缸(4)伸出部外表面套设有固定盘(6),所述固定盘(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杆(7),三个所述支撑杆(7)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所述安装盘(5)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安装盘(5)顶部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杆(8)旋转的自动转向机构,所述转动杆(8)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9),所述转动杆(8)顶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构,所述弧形板(9)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环(10),所述第一引流环(10)内侧设置有发电机构,所述第一引流环(10)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环(11),所述第二引流环(11)外圈滑动连接有第三引流环(12),所述第三引流环(12)右端前后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3),两个所述第一滑杆(13)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连接板(14),所述第一引流环(10)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杆(13)滑动连接的支撑块(15),所述矩形连接板(14)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弹簧(16),两个所述气弹簧(16)左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引流环(10)的外表面上,所述矩形连接板(14)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块(17),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18),所述第一滑槽(18)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19),所述弧形滑块(19)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立柱(20),所述支撑立柱(20)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第一导向块(17)作用的第二导向块(21),所述支撑立柱(20)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2),所述第二滑槽(22)内滑动配合有第一连接块(23),所述第一连接块(23)左端固定连接在转动杆(8)的表面上;
所述第二引流环(11)内圆周均匀开设有若干流通槽(24),若干所述流通槽(24)内均配合有密封板(25),每个所述密封板(25)外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26),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26)中部均通过第一转杆(27)与第二引流环(1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转杆(27)上均套设有扭簧(28),若干所述密封板(25)右侧贴合有作用环(29),所述作用环(29)通过四个第三连接块(30)固定连接在第三引流环(12)的右端,四个所述第三连接块(30)均位于两个密封板(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0)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撑立柱(20)底部为第一套柱(31),所述第一套住内部设有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柱(31)的内侧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柱(33),所述伸出柱(33)滑动连接在第一套柱(31)内,所述伸出柱(33)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34),所述挡块(34)位于第二导向块(21)下方且高于第二滑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向机构包括风向感受器(35),所述风向感受器(35)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顶部,所述风向感受器(35)与PLC控制器(3)相连通,所述安装盘(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6),所述第一电机(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7),所述转动杆(8)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8),所述第二齿轮(38)与第一齿轮(37)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发电机(39),所述发电机(3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40),所述第二转动轴(40)贯穿转动杆(8)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1),所述转动盘(41)外侧壁上圆周阵列有三个转动叶(42),三个所述转动叶(42)均位于第一引流环(10)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流环(12)左端固定连接有挡网(43),所述挡网(43)内部为若干长短不一的挡杆组成。
6.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能系统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为:
S1、将固定底座(1)固定安装在高楼顶部,自动转向机构根据风向带动转动杆(8)进行转动,转动杆(8)转动时通过弧形板(9)带动第一引流环(10)和发电机构同时进行转动,自动转向机构转动时,通过第一连接块(23)作用支撑立柱(20)内的第二滑槽(22),使支撑立柱(20)跟随自动转向机构一起转动,支撑立柱(20)底部通过弧形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使第三引流环(12)正对风向,使风能刚好顺着第三引流环(12)和第二引流环(11)进入第一引流环(10)内,作用发电机构,进行发电;
S2、当大楼顶部风力较小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较小,传递给PLC控制器(3)信号,PLC控制器(3)控制伸缩气缸(4)伸出,顶升安装盘(5),带动转动杆(8)和其上的三个引流环和发电机构一起升起,通过支撑块(15)带动第一滑杆(13)和矩形连接板(14)上升,第一导向块(17)上升时与第二导向块(21)作用,使矩形连接板(14)向左侧移动,压缩气弹簧(16),第一滑杆(13)在支撑块(15)内向左滑动,推动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当伸缩气缸(4)升到最高位置时,第三引流环(12)伸出到最大位置,伸缩气缸(4)将三个引流环一起向上抬升,使其向大楼顶部更高位置处移动,风速更大,且伸缩气缸(4)伸出的同时,使第三引流环(12)向左侧伸出,增加对气流的引导,使风速更大;
S3、当风速较小时,增大风速,使发电机构持续不断的进行发电,当风力过大时,风力感受器(2)感受到风力过大,通过PLC控制器(3)使伸缩气缸(4)收回,在收回时,第二导向块(21)不再挤压第一导向块(17),矩形连接板(14)在两个气弹簧(16)作用下缓慢回到初始位置,矩形连接板(14)带动第一滑杆(13)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三引流环(12)缓慢向右收回,减小对气流的引导,减小强风对发电系统的作用力,保护发电系统;
S4、重复S1、S2、S3,进行持续调节发电。
CN202011139356.5A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324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356.5A CN112324620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9356.5A CN112324620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620A CN112324620A (zh) 2021-02-05
CN112324620B true CN112324620B (zh) 2021-12-14

Family

ID=7431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9356.5A Active CN112324620B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246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2237A (zh) * 2010-06-04 2010-09-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结构
CN104395600A (zh) * 2012-04-29 2015-03-04 Lgt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风能系统以及使用该风能系统的方法
CN108350852A (zh) * 2015-10-14 2018-07-31 弗劳根发展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流动产能装置,特别是风力发电装置
CN110056476A (zh) * 2019-04-17 2019-07-2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风能利用系统
KR20190096151A (ko) * 2018-02-08 2019-08-19 지상현 수평축 풍력발전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2237A (zh) * 2010-06-04 2010-09-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结构
CN104395600A (zh) * 2012-04-29 2015-03-04 Lgt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风能系统以及使用该风能系统的方法
CN108350852A (zh) * 2015-10-14 2018-07-31 弗劳根发展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流动产能装置,特别是风力发电装置
KR20190096151A (ko) * 2018-02-08 2019-08-19 지상현 수평축 풍력발전장치
CN110056476A (zh) * 2019-04-17 2019-07-2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风能利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24620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65913A2 (de)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und lenkung von zugdrachen oder rotierenden flügelrädern zur stromerzeugung
CN112324620B (zh) 一种风能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5001372A (zh) 一种角度可调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撑装置
CN116717431A (zh) 一种风能与光伏互补的风力机塔架
CN203824732U (zh) 用于建筑风工程的龙卷风试验装置
CN104234735A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升降式地面风口构造
JP2007528464A (ja) 風力発電装置
CN101220794A (zh) 河流发电装置
CN114753327B (zh) 一种园林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CN20712188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杂物清理装置
CN113802682B (zh) 一种防堵塞的下水道井盖
CN115810897A (zh) 一种电力时间授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500183A (zh) 一种具有自动温度调节功能的玻璃大棚
CN115113656A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设备的控制装置
CN111682441B (zh) 一种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CN21624667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20828059U (zh) 一种用于造楼机顶层的防雨水板
CN213740920U (zh) 一种水位可控制的水利工程用防护闸
CN220965729U (zh) 一种可调式高空绿植种植设备
CN221000896U (zh) 一种水利工程设计用升降式水利闸门
CN216169941U (zh) 一种桅杆倾倒装置
CN208669099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隔离装置
CN21750186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叶轮高度调节装置
CN203865966U (zh) 多缸同步液压升降旋转平台及采用该平台的植保设备
CN220847468U (zh) 水电站自动化拦污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7

Address after: 257000 room b420, No. 59, Fuqian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Ltd.

Address before: 236800 no.036-1, Zhangzhuang, Hongguang Village, Zhuangzhou office, Mengcheng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Dac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30

Address after: 257000 room b420, No. 59, Fuqian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Ltd.

Patentee after: Dongying Guangli Port Park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57000 room b420, No. 59, Fuqian street, Dongying District,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ying Guangli Lingang Industrial Par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