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9717A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19717A CN112319717A CN202011346617.0A CN202011346617A CN112319717A CN 112319717 A CN112319717 A CN 112319717A CN 202011346617 A CN202011346617 A CN 202011346617A CN 112319717 A CN112319717 A CN 1123197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lined side
- section
- cross
- side columns
- horizon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88 flo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63B2035/4433—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 B63B2035/446—Floating structures carrying electric power plants for converting wind energy into electric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包括中心立柱、倾斜侧柱、垂荡板和支撑架,倾斜侧柱围绕中心立柱放置,倾斜侧柱间以及倾斜侧柱与中心立柱间通过支撑架连接,垂荡板与倾斜侧柱底部连接;所述倾斜侧柱为顶部与底部直立,中部向外倾斜的构件,通过增大惯性半径以增大惯性矩,提高稳定性;所述垂荡板为直径大于倾斜侧柱底部直径的圆形薄板,通过增大柱面横截面积,提高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浮式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背景技术
海上风能作为全球风能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情况下,0-50米水深的浅海区域,多采用固定式风机;50米以上水深的深海区域,风力资源更加丰富且稳定,但固定式风机不再适用,需开发与水深范围相适应的浮式平台。我国属于大陆架国家,水深200米以上海域距离海岸较远,因此,开发适用于水深范围50-200米的浮式平台更符合我国海上风能发展的国情。
目前主流的浮式平台有Spar式、张力腿式、半潜式等。Spar式浮式平台水线面积小、受波浪荷载影响小,但水下结构吃水深,不适用于水深100米以下的海域;半潜式浮式平台适用水深合理,水线面积大,回复力矩大,稳定性好,但易受到波浪载荷的影响,产生非定常运动。因此,可将两种结构结合,制备水线面积小且回复力矩大的浮式平台,用于目标水深范围海域。
CN106759454A公开了一种全潜分离式风机基础,由潜浮式基础和风机体系组成,所述潜浮式基础包括套筒、支撑架、潜浮筒、张紧线和悬链线,套筒、支撑架、潜浮筒通过张紧线和悬链线固定于海面以下,结合了Spar式风机较小的水线面积,塔筒受波浪荷载小,采用了半潜式基础回复力矩大的优点,并通过张力线把浮筒拉入水中,具有较高的竖直与水平稳定性。但是张力线与海底锚固点的连接安装困难,而且张力线需要时刻紧绷以提供张力抵消多余浮力,而产生疲劳载荷,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安装与材料成本。
因此,可在现有的全潜式平台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自身结构增大惯性半径和柱面横截面积,以提高稳定性,避免张力线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该浮式平台引入倾斜侧柱和垂荡板,通过增大惯性矩和增大柱面横截面积的方式,提高浮式平台各向运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包括中心立柱、倾斜侧柱、垂荡板和支撑架,倾斜侧柱围绕中心立柱放置,倾斜侧柱间以及倾斜侧柱与中心立柱间通过支撑架连接,垂荡板与倾斜侧柱底部连接;所述倾斜侧柱为顶部与底部直立,中部向外倾斜的构件,通过增大惯性半径以增大惯性矩,提高稳定性;所述垂荡板为直径大于倾斜侧柱底部直径的圆形薄板,通过增大柱面横截面积,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浮筒,水平圆形截面横撑,矩形截面横撑和圆形截面横撑,所述水平浮筒连接倾斜侧柱底部,所述水平圆形截面横撑连接水平浮筒和中心立柱底部,所述矩形截面横撑连接倾斜侧柱顶部和中心立柱中部,所述圆形截面横撑连接倾斜侧柱顶部和中心立柱上部,通过支撑架结构降低倾斜侧柱与中心立柱连接处的应力和疲劳载荷。
优选的,所述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包括一个中心立柱、三个倾斜侧柱、三个垂荡板、三个水平浮筒、三个水平圆形截面横撑、三个矩形截面横撑和三个圆形截面斜撑。所述三根倾斜侧柱围绕中心立柱形成三角结构,其底部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位置,端点间分别通过水平浮筒焊接连接,并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圆形截面横撑焊接连接水平浮筒和中心立柱底部;其顶部通过三个矩形截面横撑与中心立柱中部焊接连接,并通过三个圆形截面斜撑与中心立柱上部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斜侧柱顶部和中部均为中空的密闭钢筒,以提供足够的浮力,底部为混凝土重块,以提供压载重量,降低平台整体重心,提高稳定性;所述水平浮筒和矩形截面横撑为中空的密闭钢筒,增加浮式平台排水体积,提供部分浮力;所述水平圆形截面横撑和圆形截面斜撑为钢制圆柱,提供部分重力;通过浮力和重力的调节达到全潜平衡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将倾斜侧柱引入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其中部向外倾斜的构件,通过增大惯性半径以增大惯性矩,提高稳定性;并在倾斜侧柱底部安装垂荡板,通过增大柱面横截面积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支撑架结构连接倾斜侧柱与中心立柱,并减少因倾斜侧柱增大惯性半径而导致的支撑结构应力和疲劳荷载增大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中心立柱、倾斜侧柱、支撑架材料调节浮力和重力达到全潜平衡状态,避免使用张力线的使用。
4)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选择,减少用钢量,相比于半潜式平台节约了制造成本;相比于Spar式浮式平台,节约了运输、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的左视图;
图4(a)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纵荡);
图4(b)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横荡);
图4(c)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垂荡);
图4(d)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横摇);
图4(e)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纵摇);
图4(f)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图(首摇);
图5为本发明与半潜式浮式平台、Spar式浮式平台性能对比图。
其中,1-中心立柱,2-倾斜侧柱,3-水平浮筒,4-水平圆形截面横撑,5-垂荡板,6-矩形截面横撑,7-圆形截面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所述的实施例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和实施,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新型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包括中心立柱1、倾斜侧柱2、水平浮筒3、水平圆形截面横撑4、垂荡板5、矩形截面横撑6与圆形截面斜撑7。三根倾斜侧柱2围绕中心立柱1形成三角结构(以三根倾斜侧柱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作为限制,倾斜侧柱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四根、五根等,围绕中心立柱等距排布,并相应增加水平浮筒、水平圆形截面横撑、垂荡板、矩形截面横撑与圆形截面斜撑的数量)。三根倾斜侧柱2的底部与垂荡板5连接,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位置,端点间分别通过水平浮筒3焊接连接,形成闭合的三角形。中心立柱1竖直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位置,其与三个水平浮筒3间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圆形截面横撑4与中心立柱1底部焊接连接。三根倾斜侧柱2的顶部分别通过三个矩形截面横撑6与中心立柱1中部焊接连接。三个圆形截面斜撑7 分别焊接连接三根倾斜侧柱2的顶部和中心立柱1上部。中心立柱1上部通过法兰与风电机组塔筒相连,用以传递上部风机受到外部环境作用运行时所产生的载荷,同时便于装卸。
倾斜侧柱2的上部与中部为空心密闭钢筒,以提供足够的浮力,下部为混凝土重块提供压载重量,以降低平台整体重心,提高稳定性。水平浮筒3由空心密闭钢筒制成,并与倾斜侧柱2底部相连,提供部分浮力的同时降低倾斜侧柱2直接与中心立柱1连接处的应力与疲劳载荷。水平圆形截面横撑4采用钢制圆柱,连接水平浮筒3与中心立柱1的同时,提供部分重力。垂荡板5采用两倍于倾斜侧柱2直径的钢制圆形薄板,代替传统半潜式平台的混凝土附加质量块,增大垂向横截面积的同时,大大降低浮式平台整体质量。矩形截面横撑6采用空心钢筒,为倾斜侧柱2与中心立柱1之间主要的连接部件,连接处承受大部分载荷,同时在不大幅改变浮式平台整体质量的基础上,大大增加浮式平台排水体积,提高整体浮力。圆形截面斜撑7采用钢制圆柱,承受部分载荷,降低矩形截面横撑6连接处应力与疲劳载荷。
实施例2
为验证浮式平台设计合理性,利用商用水动力软件AQWA计算浮式风机在实际环境中的时域响应,根据北太平洋每年海况统计数据选择环境工况:风速11.4 (m/s)、有义波高5(m)、波浪周期12.4 (s)、海水流速0.5 (m/s),水深为200m,风浪流方向均为垂直于叶轮方向,分析时间为3000s,考虑到起动瞬时效应,截取500s~3000s的时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三种浮式风机时域6自由度运动响应
表1结果表明,本发明新平台的纵荡幅值最小,为-15.56m,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稳定在-9.478m附近,说明新平台在渡过起动瞬态效应之后,纵荡位移逐渐趋于稳定,相比于其他两种浮式平台的大幅周期性波动会给系泊缆带来很大的疲劳载荷,新平台纵荡的稳定性更为优越。新平台的横荡稳定性和垂荡稳定性均介于半潜式平台和Spar式平台之间。新平台的横摇角度基本稳定在-0.285°附近做小幅波动,仅在起动时出现较大峰值,为-1.755°,新平台较小的横摇角度可以很好的降低塔基侧面弯矩与疲劳载荷。新平台的纵摇稳定性介于半潜式平台和Spar式平台之间,避免纵摇角度过大导致风力机塔架承受过大载荷而倾覆。新平台的首摇角度极小,在0.01°上下波动,减小塔基扭矩,增大风轮迎风面积,提高发电功率。因此,本发明新平台能够提高各向运动的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发明新平台质量与排水体积均小于半潜式浮式平台,考虑到半潜式平台有很大一部分平台均在水面之上,故新平台用钢量要远远小于半潜式平台,且新平台水线面积约为半潜式平台的1/6。因此,与半潜式平台相比,本发明新平台的制造成本低于半潜式浮式平台。
本发明新平台得到在位吃水约为Spar式浮式平台的1/6,而且由于Spar式平台吃水过深,往往采用船舶分段运输到安装地点,而新平台直接拖航,降低了运输、安装成本。
Claims (4)
1.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立柱、倾斜侧柱、垂荡板和支撑架,倾斜侧柱围绕中心立柱放置,倾斜侧柱间以及倾斜侧柱与中心立柱间通过支撑架连接,垂荡板与倾斜侧柱底部连接;所述倾斜侧柱为顶部与底部直立,中部向外倾斜的构件;所述垂荡板为直径大于倾斜侧柱底部直径的圆形薄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浮筒,水平圆形截面横撑,矩形截面横撑和圆形截面横撑;所述水平浮筒连接倾斜侧柱底部,所述水平圆形截面横撑连接水平浮筒和中心立柱底部,所述矩形截面横撑连接倾斜侧柱顶部和中心立柱中部,所述圆形截面横撑连接倾斜侧柱顶部和中心立柱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包括一个中心立柱、三个倾斜侧柱、三个垂荡板、三个水平浮筒、三个水平圆形截面横撑、三个矩形截面横撑和三个圆形截面斜撑;所述三根倾斜侧柱围绕中心立柱形成三角结构,其底部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位置,端点间分别通过水平浮筒焊接连接,并分别通过三个水平圆形截面横撑焊接连接水平浮筒和中心立柱底部;其顶部通过三个矩形截面横撑与中心立柱中部焊接连接,并通过三个圆形截面斜撑与中心立柱上部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侧柱顶部和中部均为中空的密闭钢筒,底部为混凝土重块;所述水平浮筒和矩形截面横撑为中空的密闭钢筒;所述水平圆形截面横撑和圆形截面斜撑为钢制圆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46617.0A CN112319717A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46617.0A CN112319717A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19717A true CN112319717A (zh) | 2021-02-05 |
Family
ID=74308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46617.0A Pending CN112319717A (zh) | 2020-11-26 | 2020-11-26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1971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5797A (zh) * | 2021-09-10 | 2021-12-21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柱外斜的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 |
CN114987708A (zh) * | 2022-06-22 | 2022-09-02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偏心浮筒的半潜漂浮式风力机平台 |
CN115432129A (zh) * | 2022-08-11 | 2022-12-06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外扩的三立柱半潜式海上光伏支撑系统及安装施工方法 |
CN117028159A (zh) * | 2023-10-09 | 2023-11-10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泥浮式海上风机系统的运输方法和工作高度的调整方法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8447A (zh) * | 2012-07-30 | 2012-10-31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
CN102865198A (zh) * | 2012-09-06 | 2013-01-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浮式基础 |
CN203767042U (zh) * | 2014-03-04 | 2014-08-13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和海上风力发电机 |
US20160195070A1 (en) * | 2014-03-04 | 2016-07-07 |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Flare-type tensile legs floating wind turbine base,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6759454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潜分离式风机基础 |
CN108284923A (zh) * | 2018-01-12 | 2018-07-17 | 天津大学 | 一种半潜-Spar混合式海上风电浮式基础 |
CN108757336A (zh) * | 2018-05-03 | 2018-11-06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四立柱带压载半潜式漂浮风机基础 |
CN109263818A (zh) * | 2018-10-10 | 2019-01-2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一种半潜型5mw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平台 |
CN109774877A (zh) * | 2019-03-12 | 2019-05-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高稳性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及其设计方法 |
CN110356522A (zh) * | 2019-08-14 | 2019-10-22 |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桩靴型半潜式海上风电平台 |
CN110949632A (zh) * | 2019-11-14 | 2020-04-0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半潜型漂浮式风机基础、风机及其施工方法 |
CN210526798U (zh) * | 2019-06-04 | 2020-05-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多立柱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 |
CN214356565U (zh) * | 2020-11-26 | 2021-10-08 | 河海大学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
2020
- 2020-11-26 CN CN202011346617.0A patent/CN1123197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58447A (zh) * | 2012-07-30 | 2012-10-31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
CN102865198A (zh) * | 2012-09-06 | 2013-01-0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的浮式基础 |
CN203767042U (zh) * | 2014-03-04 | 2014-08-13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和海上风力发电机 |
US20160195070A1 (en) * | 2014-03-04 | 2016-07-07 |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 Flare-type tensile legs floating wind turbine base, offshore wind turbin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CN106759454A (zh) * | 2016-11-29 | 2017-05-31 | 东南大学 | 一种全潜分离式风机基础 |
CN108284923A (zh) * | 2018-01-12 | 2018-07-17 | 天津大学 | 一种半潜-Spar混合式海上风电浮式基础 |
CN108757336A (zh) * | 2018-05-03 | 2018-11-06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 一种四立柱带压载半潜式漂浮风机基础 |
CN109263818A (zh) * | 2018-10-10 | 2019-01-2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一种半潜型5mw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平台 |
CN109774877A (zh) * | 2019-03-12 | 2019-05-21 | 上海交通大学 | 一种高稳性的新型半潜式风机基础及其设计方法 |
CN210526798U (zh) * | 2019-06-04 | 2020-05-15 | 上海交通大学 | 多立柱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 |
CN110356522A (zh) * | 2019-08-14 | 2019-10-22 |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桩靴型半潜式海上风电平台 |
CN110949632A (zh) * | 2019-11-14 | 2020-04-03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半潜型漂浮式风机基础、风机及其施工方法 |
CN214356565U (zh) * | 2020-11-26 | 2021-10-08 | 河海大学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丁红岩: "《全潜式浮式风机基础在不同风况下的动力特性研究》", 《振动与冲击》, vol. 36, no. 6, 28 March 2017 (2017-03-28), pages 201 - 206 * |
石建超: "《新型全潜式浮式风机基础动力响应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12, 15 December 2017 (2017-12-15), pages 038 - 150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15797A (zh) * | 2021-09-10 | 2021-12-21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立柱外斜的半潜式浮式风电平台 |
CN114987708A (zh) * | 2022-06-22 | 2022-09-02 | 山东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偏心浮筒的半潜漂浮式风力机平台 |
CN115432129A (zh) * | 2022-08-11 | 2022-12-06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平台外扩的三立柱半潜式海上光伏支撑系统及安装施工方法 |
CN117028159A (zh) * | 2023-10-09 | 2023-11-10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泥浮式海上风机系统的运输方法和工作高度的调整方法 |
CN117028159B (zh) * | 2023-10-09 | 2023-12-08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 泥浮式海上风机系统的运输方法和工作高度的调整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01458B (zh) | 半潜式浮动风机基础和浮动风机 | |
CN102758447B (zh) |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 |
CN103818523B (zh) |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海上风力发电机及施工方法 | |
CN102758446B (zh) |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 |
CN112319717A (zh)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
CN204415681U (zh) | 半潜式浮动风机基础和浮动风机 | |
WO2018095304A1 (zh) | 一种浮式风机的移动压载调平控制装置 | |
CN102765466B (zh) | 半潜式海上浮动风机基础 | |
CN109026551B (zh) | 基于调谐液柱振荡阻尼器的新型漂浮式风力机基础平台 | |
CN208416796U (zh) | 一种四立柱带压载半潜式漂浮风机基础 | |
CN114475947A (zh) | 一种漂浮式海上光伏电站半潜式平台 | |
CN206554109U (zh) |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海上风机基础 | |
CN110203342B (zh) | 多立柱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109927857A (zh) | 一种自稳型多柱式海上浮式风电Spar平台 | |
CN113619742A (zh) | 一种混合型浮式海上风机平台及其复合材料边柱的设计构造方法 | |
CN114604379A (zh) | 一种立柱带防撞隔离舱的半潜漂浮式风机基础 | |
CN213139091U (zh) | 一种环形浮式风电平台 | |
CN203767042U (zh) | 外飘式张力腿浮动风机基础和海上风力发电机 | |
CN113086115A (zh) | 一种设置抗垂荡立柱的浅海风电半潜平台 | |
CN109774877B (zh) | 一种高稳性的半潜式风机基础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6609511B (zh) | 一种半固定式海上风机基础 | |
CN210526798U (zh) | 多立柱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 | |
CN214356565U (zh) | 一种具有倾斜侧柱的全潜式海上风机浮式平台 | |
CN214304175U (zh) | 网格化布置的深海漂浮式风机基础 | |
CN211391621U (zh) | 一种混合型漂浮式风机基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