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5686A -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5686A
CN112315686A CN202011207785.1A CN202011207785A CN112315686A CN 112315686 A CN112315686 A CN 112315686A CN 202011207785 A CN202011207785 A CN 202011207785A CN 112315686 A CN112315686 A CN 112315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rface
patient
supporting plate
legs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77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静
邓捷
谢国省
朱俞彤
张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2077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56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5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56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18Drawing-ou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37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38Support for the device incorporated in furniture
    • A61H2201/0142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0Le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Nursing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体,在所述护理床体上对应于所述患者下肢位置处设置有下肢保健护理机构,所述下肢保健护理机构用于对所述患者的双腿进行抻拉、弯曲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对腿部肌肉进行复健防止肌肉萎缩的产生。本发明通过下肢保健护理机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双腿抻拉弯曲复健,并将双腿通过相互独立的左支撑板面和右支撑板面进行分别进行屈腿、伸腿,从而使双腿具有不同步的运动状态,实现同步抻拉弯曲、单腿抻拉弯曲进行模拟复健人员弹跳、走路等不同行为模式,给与双腿多向刺激,有助于提高复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患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患者多存在肢体功能丧失的后遗症,因此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加强肢体的护理和复健,但是由于脑卒中患者失去行为能力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协助复健,单纯依靠人员协助大大增加了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常需要借助专业护理装置,专业护理装置能够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家庭成员后顾之忧。
目前使用的护理装置对患者进行推背、按摩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专利CN104146846B公开了一种电动抬背屈腿病人护理多功能按摩床,包括床体框架、床板、抬背装置、屈腿装置和按摩装置,按摩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振荡按摩机构、滚动按摩机构、垂直升降机构、牵引机构和直线驱动机构;抬背装置包括抬背支架、抬背转轴、抬背牵引绳、滑轮和抬背拉杆;屈腿装置包括屈腿滑动支架、屈腿滑块、导轨支架、屈腿导轨和电动推拉机构,利用比现有护理床更为简单的结构实现抬背屈腿功能,且操作简单、舒适度更高,大大降低了护理床的制造成本,便于推广;同时对患者进行滚动和振动式按摩,实现了多种模式进行按摩,按摩舒适度高,尤其适用于无法自理的瘫痪病人,降低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劳动强度。
虽然上述专利从抬背、屈腿两方面入手加速了瘫痪病人的血液循环、肌肉生疮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1)在屈腿装置同时带动病患双腿进行同时伸缩运动,无法给予双腿多向刺激,比如模拟双腿走路时双腿保持不同步运动,单向刺激对双腿的复健效果远不如多向刺激,(2)在屈腿装置中缺乏安全限制,无法给予病患双腿弯曲进行程度限定,可能导致病患双腿弯曲程度过大产生二次伤害,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屈腿复健缺乏多向模拟刺激,以及缺乏安全保护设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体,在所述护理床体上对应于所述患者下肢位置处设置有下肢保健护理机构,所述下肢保健护理机构用于对所述患者的双腿进行抻拉、弯曲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对腿部肌肉进行复健防止肌肉萎缩的产生;
所述下肢保健护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护理床体对应于所述患者下肢位置处的伸缩支架、设置在伸缩支架上方的固定结构,以及设置在伸缩支架两侧的伸缩驱动装置,所述固定结构与伸缩支架相配合将患者双腿固定在伸缩支架上并与伸缩支架保持同步运动结构,所述伸缩驱动装置驱动伸缩支架沿患者腿部线条做前后滑移,所述前后滑移带动患者双腿进行抻拉弯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与患者双腿弯曲骨骼结构一致的左支撑板面和右支撑板面,所述左支撑板面用于支撑患者左腿进行抻拉弯曲,所述右支撑板面用于支撑患者右腿进行抻拉弯曲,所述左支撑板面和右支撑板面相互独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支撑板面和右支撑板面均分为对应支撑患者大腿腿骨的第一支撑板面和对应支撑患者小腿腿骨的第二支撑板面,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之间通过铰链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之间的铰链连接处对应于患者膝盖部位,所述第一支撑板面远离铰链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护理床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板面远离铰链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护理床体上,所述第二支撑板面朝向第一支撑板面滑移铰链向上升高模拟人体屈腿行为,所述第二支撑板面远离第一支撑板面滑移铰链向下降低模拟人体伸腿行为,重复模拟所述人体屈腿行为和人体伸腿行为帮助患者进行双腿肌肉锻炼和血液循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面通过滑动结构滑动连接在护理床体上,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上的第二支撑板面远离铰链一端的左联动杆、设置在右支撑板面上的第二支撑板面远离铰链一端的右联动杆、设置在护理床体两侧的左联动滑轨和右联动滑轨,在所述左联动杆和右联动杆的端部外周均开设有联动齿轮,在所述左联动滑轨和右联动滑轨中设置有供联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轨带,所述左联动杆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带动传动齿轨带和联动齿轮的齿轮传动在左联动滑轨中进行平行滑移,所述右联动杆通过伸缩驱动装置带动传动齿轨带和联动齿轮的齿轮传动在右联动滑轨中进行平行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齿轨带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传动端,所述传动端与伸缩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左联动滑轨和右联动滑轨靠近第一支撑板面的一端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上第一支撑板面下方的左驱动电机、设置在右支撑板面上第一支撑板面下方的右驱动电机,所述左驱动电机和右驱动电机的传动轴前端传动连接有绕带辊,所述绕带辊的旋转轴上缠绕连接有传动齿轨带的传动端,所述传动齿轨带在绕带辊的旋转作用下收紧或松弛,所述传动齿轨带的收紧或松弛对应联动齿轮在左联动滑轨和右联动滑轨中前行或后退滑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连接处的铰链下方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保险机构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配合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用以保护患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险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下方的保险限位槽、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下方,另一端与保险限位槽相匹配的保险限位杆,所述保险限位杆与第二支撑板面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保险限位杆在第二支撑板面朝第一支撑板面滑移到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所述最小拱形角度时端部内嵌进入保险限位槽中,或在第二支撑板面远离第一支撑板面滑移时端部从保险限位槽中脱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上的沿腿部线条排布的多个固定软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下肢保健护理机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双腿抻拉弯曲复健,并将双腿通过相互独立的左支撑板面和右支撑板面进行分别进行屈腿、伸腿,从而使双腿具有不同步的运动状态,实现同步抻拉弯曲、单腿抻拉弯曲进行模拟人员弹跳、走路等不同复健行为模式,给与双腿多向刺激,有助于提高复健效果。
(2)本发明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之间设置有保险机构,限制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配合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用以保护患者,避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贴合对患者双腿膝盖产生压迫,提高复健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护理装置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模拟屈腿行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支撑板面和第二支撑板面模拟伸腿行为。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护理床体;2-下肢保健护理机构;3-伸缩支架;4-固定结构;5-伸缩驱动装置;6-滑动结构;7-绕带辊;8-保险机构;
301-左支撑板面;302-右支撑板面;303-第一支撑板面;304-第二支撑板面;305-铰链;
501-左驱动电机;502-右驱动电机;
601-左联动杆;602-右联动杆;603-左联动滑轨;604-右联动滑轨;605-联动齿轮;606-传动齿轨带;
801-保险限位槽;802-保险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体1,在护理床体1上对应于患者下肢位置处设置有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用于对患者的双腿进行抻拉、弯曲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对腿部肌肉进行复健防止肌肉萎缩的产生。
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包括设置在护理床体1对应于患者下肢位置处的伸缩支架3、设置在伸缩支架3上方的固定结构4,以及设置在伸缩支架3两侧的伸缩驱动装置5,固定结构4与伸缩支架3相配合将患者双腿固定在伸缩支架3上并与伸缩支架3保持同步运动结构,伸缩驱动装置5驱动伸缩支架3沿患者腿部线条做前后滑移,前后滑移带动患者双腿进行抻拉弯曲。
伸缩支架3包括与患者双腿弯曲骨骼结构一致的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患者左腿对应固定在左支撑板面301上,患者右腿对应固定在右支撑板面302上,左支撑板面301用于支撑患者左腿进行抻拉弯曲,右支撑板面302用于支撑患者右腿进行抻拉弯曲,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相互独立,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持有各自独立的滑移运动状态,即左支撑板面301上的患者左腿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患者右腿保持独立的抻拉弯曲状态。
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均分为对应支撑患者大腿腿骨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对应支撑患者小腿腿骨的第二支撑板面304,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通过铰链3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的铰链305连接处对应于患者膝盖部位,第一支撑板面303远离铰链3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护理床体1上,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护理床体1上,第二支撑板面304朝向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铰链305向上升高模拟人体屈腿行为,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铰链305向下降低模拟人体伸腿行为,重复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和人体伸腿行为帮助患者进行双腿肌肉锻炼和血液循环。
如图3和4,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屈腿复健的具体过程为:第一支撑板面303远离铰链305的一端位于患者臀部下方固定在护理床体1上无法移动,将其作为定支点,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的一端位于患者脚踝下方滑动连接在护理床体1上可沿患者腿部线条进行线性滑动,将其作为滑动支点,滑动支点向靠近定支点方向移动,位于滑动支点和定支点中部的铰链305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的挤压下向上拱起,而位于铰链305上方的患者膝盖会跟随拱起,实现对患者腿部进行屈腿锻炼;
同理,模拟人体伸腿行为带动患者腿部进行伸腿复健的具体过程为:处于屈腿形态的患者腿部,滑动支点向远离定支点方向移动,位于滑动支点和定支点中部的铰链305形成的拱起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扩展下逐渐消失,直至第一支撑板面303、铰链305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患者弯曲的腿部恢复成伸直状态,实现对患者腿部进行抻拉锻炼。
由于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之间相互独立,因此患者双腿具有独立的运动状态,可实现同步抻拉弯曲、单腿抻拉弯曲进行模拟人员弹跳、走路等不同复健行为模式,给与双腿多向刺激:
第一种情况双腿同步运动模拟弹跳复健行为模式: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保持同步屈腿和伸腿模拟状态,比如同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均做模拟人体屈腿行为,下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从屈腿状态模拟人体伸腿行为,上述过程模拟了弹跳过程中双腿同步的运动状态;
第二种情况双腿不同步模拟走路复健行为模式: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保持不同步屈腿和伸腿模拟状态,比如同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屈腿行为,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伸腿行为,下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伸腿行为,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屈腿行为,上述过程模拟了行走过程中双腿交叉伸缩的运动状态。
给与双腿多向刺激的模拟行为包含但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复健模拟行为。
第二支撑板面304通过滑动结构6滑动连接在护理床体1上,滑动结构6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一端的左联动杆601、设置在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一端的右联动杆602、设置在护理床体1两侧的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在左联动杆601和右联动杆602的端部外周均开设有联动齿轮605,在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中设置有供联动齿轮605相啮合的传动齿轨带606,左联动杆601通过伸缩驱动装置5带动传动齿轨带606和联动齿轮605的齿轮传动在左联动滑轨603中进行平行滑移,右联动杆602通过伸缩驱动装置5带动传动齿轨带606和联动齿轮605的齿轮传动在右联动滑轨604中进行平行滑移。
由于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二支撑板面304、联动杆和联动齿轮605为一体成形结构,因此联动齿轮605、联动杆和第二支撑板面304具有同步的运动状态,则联动齿轮605在伸缩驱动装置5带动的传动齿轨带606上进行啮合传动实现沿左联动滑轨603前移或后移,左联动滑轨603与患者腿部线条排布相同且左联动滑轨603的两端对应设置在患者双腿的脚踝和臀部两端处,从而联动齿轮605在沿左联动滑轨603前移或后移对应于第二支撑板实现朝向第一支撑板靠近方向和远离方向移动,其中联动齿轮605位于左联动滑轨603患者脚踝处,第一支撑板、铰链305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位于同一平面,即患者腿部处于伸直状态,下一时间联动齿轮605在沿左联动滑轨603前移,第二支撑板实现朝向第一支撑板靠近,模拟人体屈腿行为,联动齿轮605在沿左联动滑轨603后移,第二支撑板实现朝向第一支撑板远离,模拟人体伸腿行为,右支撑板面302和右联动滑轨604与左支撑板面301与左联动滑轨603同理。
传动齿轨带606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传动端,传动端与伸缩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固定端固定在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靠近第一支撑板面303的一端上。
伸缩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301上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左驱动电机501、设置在右支撑板面302上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右驱动电机502,左驱动电机501和右驱动电机502的传动轴前端传动连接有绕带辊7,绕带辊7的旋转轴上缠绕连接有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端,传动齿轨带606在绕带辊7的旋转作用下收紧或松弛,传动齿轨带606的收紧或松弛对应联动齿轮605在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中前行或后退滑移。
左驱动电机501传动轴、绕线辊和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端相连呈一体结构,因此左驱动电机501传动轴、绕线辊和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端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左驱动电机501带动绕线辊转动使传动齿轨带606缠绕收紧到绕线辊上,则与传动齿轨带606啮合的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前移,左驱动电机501带动绕线辊转动反转使传动齿轨带606从绕线辊上释放,则与传动齿轨带606啮合的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后移,同理,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转动使传动齿轨带606缠绕收紧到绕线辊上,则与传动齿轨带606啮合的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前移,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转动反转使传动齿轨带606从绕线辊上释放,则与传动齿轨带606啮合的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后移。
左驱动电机501和右驱动电机502实现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双腿具有相互独立的运动状态:
对应于第一种情况双腿同步运动模拟弹跳复健行为模式,同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均做模拟人体屈腿行为,下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从屈腿状态模拟人体伸腿行为,同一时间左驱动电机501和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转动,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前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靠近,模拟人体屈腿行为,下一时间左驱动电机501和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反转,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后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远离,模拟人体伸腿行为。
对应于第二种情况双腿不同步模拟走路复健行为模式,同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屈腿行为,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伸腿行为,下一时间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伸腿行为,而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同一时间左驱动电机501带动绕线辊转动,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前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靠近,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反转,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后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远离,模拟人体伸腿行为,下一时间左驱动电机501带动绕线辊反转,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后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远离,模拟人体伸腿行为,右驱动电机502带动绕线辊转动,使联动齿轮605在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作用下前移,从而实现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靠近,模拟人体屈腿行为。
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连接处的铰链305下方设置有保险机构8,保险机构8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配合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用以保护患者。
保险机构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保险限位槽801、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下方,另一端与保险限位槽801相匹配的保险限位杆802,保险限位杆802与第二支撑板面304呈一体成形结构,保险限位杆802在第二支撑板面304朝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到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时端部内嵌进入保险限位槽801中,或在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时端部从保险限位槽801中脱离。
其中,保险限位杆802在第二支撑板面304朝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到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时端部内嵌进入保险限位槽801中,保险限位杆802呈与护理床体1平面相平行的直线结构阻隔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利用保险限位杆802的长度用以将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进行限制,而最小拱形角度以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设定,因此保险限位杆802与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螺旋连接方式,用以更换保险限位杆802的长度规格。
固定结构4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上的沿腿部线条排布的多个固定软带,为了避免在患者腿部弯曲抻拉的过程中硬质的固定结构4会对患者腿部造成碰撞等物理损伤,因此采用固定软带进行腿部捆绑固定。
本发明通过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双腿抻拉弯曲复健,并将双腿通过相互独立的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进行分别进行屈腿、伸腿,从而使双腿具有不同步的运动状态,实现同步抻拉弯曲、单腿抻拉弯曲进行模拟人员弹跳、走路等不同复健行为模式,给与双腿多向刺激,有助于提高复健效果;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设置有保险机构8,限制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配合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用以保护患者,避免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贴合对患者双腿膝盖产生压迫,提高复健过程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体(1),在所述护理床体(1)上对应于所述患者下肢位置处设置有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所述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用于对所述患者的双腿进行抻拉、弯曲促进腿部血液循环的同时对腿部肌肉进行复健防止肌肉萎缩的产生;
所述下肢保健护理机构(2)包括设置在护理床体(1)对应于所述患者下肢位置处的伸缩支架(3)、设置在伸缩支架(3)上方的固定结构(4),以及设置在伸缩支架(3)两侧的伸缩驱动装置(5),所述固定结构(4)与伸缩支架(3)相配合将患者双腿固定在伸缩支架(3)上并与伸缩支架(3)保持同步运动结构,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驱动伸缩支架(3)沿患者腿部线条做前后滑移,所述前后滑移带动患者双腿进行抻拉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3)包括与患者双腿弯曲骨骼结构一致的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所述左支撑板面(301)用于支撑患者左腿进行抻拉弯曲,所述右支撑板面(302)用于支撑患者右腿进行抻拉弯曲,所述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板面(301)和右支撑板面(302)均分为对应支撑患者大腿腿骨的第一支撑板面(303)和对应支撑患者小腿腿骨的第二支撑板面(304),所述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通过铰链(305)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之间的铰链(305)连接处对应于患者膝盖部位,所述第一支撑板面(303)远离铰链(30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护理床体(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护理床体(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面(304)朝向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铰链(305)向上升高模拟人体屈腿行为,所述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铰链(305)向下降低模拟人体伸腿行为,重复模拟所述人体屈腿行为和人体伸腿行为帮助患者进行双腿肌肉锻炼和血液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面(304)通过滑动结构(6)滑动连接在护理床体(1)上,所述滑动结构(6)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301)上的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一端的左联动杆(601)、设置在右支撑板面(302)上的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铰链(305)一端的右联动杆(602)、设置在护理床体(1)两侧的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在所述左联动杆(601)和右联动杆(602)的端部外周均开设有联动齿轮(605),在所述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中设置有供联动齿轮(605)相啮合的传动齿轨带(606),所述左联动杆(601)通过伸缩驱动装置(5)带动传动齿轨带(606)和联动齿轮(605)的齿轮传动在左联动滑轨(603)中进行平行滑移,所述右联动杆(602)通过伸缩驱动装置(5)带动传动齿轨带(606)和联动齿轮(605)的齿轮传动在右联动滑轨(604)中进行平行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轨带(606)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传动端,所述传动端与伸缩驱动装置(5)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端固定在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靠近第一支撑板面(303)的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左支撑板面(301)上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左驱动电机(501)、设置在右支撑板面(302)上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右驱动电机(502),所述左驱动电机(501)和右驱动电机(502)的传动轴前端传动连接有绕带辊(7),所述绕带辊(7)的旋转轴上缠绕连接有传动齿轨带(606)的传动端,所述传动齿轨带(606)在绕带辊(7)的旋转作用下收紧或松弛,所述传动齿轨带(606)的收紧或松弛对应联动齿轮(605)在左联动滑轨(603)和右联动滑轨(604)中前行或后退滑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连接处的铰链(305)下方设置有保险机构(8),所述保险机构(8)用于限制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配合模拟人体屈腿行为形成的最小拱形角度用以保护患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8)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303)下方的保险限位槽(801)、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下方,另一端与保险限位槽(801)相匹配的保险限位杆(802),所述保险限位杆(802)与第二支撑板面(304)呈一体成形结构,所述保险限位杆(802)在第二支撑板面(304)朝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到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的所述最小拱形角度时端部内嵌进入保险限位槽(801)中,或在第二支撑板面(304)远离第一支撑板面(303)滑移时端部从保险限位槽(801)中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面(303)和第二支撑板面(304)上的沿腿部线条排布的多个固定软带。
CN202011207785.1A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Pending CN1123156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785.1A CN112315686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7785.1A CN112315686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5686A true CN112315686A (zh) 2021-02-05

Family

ID=7432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7785.1A Pending CN112315686A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568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612Y (zh) * 1996-09-17 1998-06-24 王俊华 组合型床上多功能健身器
CN2815338Y (zh) * 2005-08-18 2006-09-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仰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US20060211957A1 (en) * 2005-03-14 2006-09-21 Laurent Beny Device for mobilisation of the lower limbs
CN108969303A (zh) * 2018-08-03 2018-12-1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08626129U (zh) * 2017-08-15 2019-03-22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锻炼康复装置
CN210844086U (zh) * 2019-08-14 2020-06-26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1301944U (zh) * 2019-12-05 2020-08-21 卢泊承 脑卒中患者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1671637A (zh) * 2020-06-16 2020-09-1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于老年不便者的家庭康复护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612Y (zh) * 1996-09-17 1998-06-24 王俊华 组合型床上多功能健身器
US20060211957A1 (en) * 2005-03-14 2006-09-21 Laurent Beny Device for mobilisation of the lower limbs
CN2815338Y (zh) * 2005-08-18 2006-09-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仰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CN208626129U (zh) * 2017-08-15 2019-03-22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锻炼康复装置
CN108969303A (zh) * 2018-08-03 2018-12-1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0844086U (zh) * 2019-08-14 2020-06-26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211301944U (zh) * 2019-12-05 2020-08-21 卢泊承 脑卒中患者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1671637A (zh) * 2020-06-16 2020-09-1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适于老年不便者的家庭康复护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6142B (zh) 一种下肢助力与训练装置
US11654072B2 (en) Knee rehabilitation machine with multi-position synchronous force application
KR100942968B1 (ko) 재활치료용 운동기구
CN206304093U (zh) 一种下肢助力与训练装置
CN206896706U (zh) 一种多轨迹多位姿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CN109966133B (zh) 一种卒中病人肢体护理按摩装置
CN105726264A (zh) 一种康健训练机器人
CN113940853B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用下肢护理设备
CN111956446A (zh)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锻炼设备
CN110882132A (zh) 一种脚踝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CN205698427U (zh) 一种康健训练机器人
CN106377392B (zh) 康复训练机
CN211512227U (zh) 一种多位同步施力的膝康机
CN211023853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后训练装置
KR101477571B1 (ko) 하지재활운동 복합장치
CN215021730U (zh) 一种基于仿生踝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及轮椅
CN112315686A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护理装置
CN201192444Y (zh) 腰椎运动康复床
CN210542332U (zh) 一种脑外科手术后用康复训练器
CN211410006U (zh) 预防下肢血栓的仪器
CN113081691A (zh) 一种基于仿生踝关节的康复训练装置及轮椅
JP3081786U (ja) 手動式下肢関節曲げ器具
CN205659101U (zh) 一种多自由度康健训练器
CN215584747U (zh) 一种用于膝关节的防护器具
CN216702905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训练恢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