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575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575A
CN112312575A CN201910866760.3A CN201910866760A CN112312575A CN 112312575 A CN112312575 A CN 112312575A CN 201910866760 A CN201910866760 A CN 201910866760A CN 112312575 A CN112312575 A CN 112312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service
data packet
access network
radio bea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67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秉肇
官磊
李濛
杨艳梅
张万强
葛翠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0/10557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018213A1/zh
Priority to EP20846975.9A priority patent/EP3975649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312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575A/zh
Priority to US17/568,097 priority patent/US2022012484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包括: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和第二RNTI,第一RNTI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播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技术。目前,在传输某一个多播业务时,针对同一小区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同一个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group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G-RNTI)进行传输。然而,在某个终端设备的接收信号不好的情况下,这个终端设备需要建立单播承载,以便可以通过单播承载来接收这个业务,但终端设备在多播与单播之间的转换可能产生中断,以致终端设备无法接收信息,降低了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公开一种通信方法,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无线承载,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RNTI)和第二RNTI,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RNTI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由于为终端设备同时分配了调度单播业务的RNTI和调度多播业务的RNTI用于调度来自同一无线承载的数据,因此,终端设备在多播与单播之间的转换时,不会导致无线承载变更,因此,不会产生中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用于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可见,可以通过公共信息确定业务为多播业务,可以提高业务类型的确定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公共信息可以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也可以为地址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用于与核心网设备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以便多个终端设备都接收第一业务时,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公共数据通道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而不需要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别建立专用数据通道,从而可以避免同一份数据在多个专用数据通道上重复发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以使用第二RNTI新传数据,使用第一RNTI重传传输失败的数据,可见,传输失败的数据的重传并不会影响第二RNTI上新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可以根据关联关系将使用不同RNTI新传或重传的数据关联起来,以便能够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处理,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以便第一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地确定第二RNTI用于传输哪个业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以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标识用于指示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见,不需要额外传输信息,只需要通过数据包就可以确定数据包对应的业务,从而可以节约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检测第二RNTI,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快速地检测到第二RNTI,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RNTI对应的带宽部分(bandwitch part,BWP)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信息以及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配置信息,接收来自资源管理模块的第一业务对应的包括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的第二配置信息,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可见,可以通过资源管理模块使多个小区或多个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设备中传输第一业务的终端设备使用同一个RNTI或者相同的第二配置信息,使得一个区域内多播传输采用相同的资源,增强接收信号质量,减少移动带来的业务中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为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任一终端设备。该关联关系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公共QoS流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二终端设备的QoS流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二终端设备为该一组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终端设备之外的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与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可见,可以通过关联关系确定哪些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以便可以对这些终端设备分配同样的第二RNTI。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QoS流用于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可见,可以通过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QoS流承载的业务为多播业务,可以提高业务类型的确定效率。
第二方面公开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NTI和第二RNTI,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业务,第二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包括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由于终端设备可同时使用调度单播业务的RNTI和调度多播业务的RNTI接收来自于同一无线承载的业务,因此,终端设备在多播与单播之间的转换时,不会导致无线承载变更,因此,不会产生中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以使用第二RNTI新传数据,使用第一RNTI重传传输失败的数据,可见,传输失败的数据的重传并不会影响第二RNTI上新数据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关联关系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其中,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可以根据关联关系将使用不同RNTI新传或重传的数据关联起来,以便能够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正确处理,从而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以便第一终端设备能够快速地确定第二RNTI用于传输哪个业务。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确定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见,不需要额外传输信息,只需要通过数据包就可以确定数据包对应的业务,从而可以节约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从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快速地检测到第二RNTI,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以及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无线承载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以便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快速地确定第一无线承载传输的业务为哪个业务,从而可以提高通信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使用第一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使用第二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之后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可见,可以由第一RNTI和第二RNTI共同传输同一业务的不同数据包,之后进行合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MA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PDU在PDCP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第一数据包括的PDCP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第三方面公开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模块,或者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公开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输出信息。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使得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
第五方面公开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内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输出接口用于向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输出信息。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使得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
第六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公开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过SC-PTM实现实现多播传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PTM信道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合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将数据合并到RLC层处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为终端设备分配了C-RNTI和G-RNTI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为终端设备分配了C-RNTI和G-RNTI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采用G-RNTI调度数据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通信效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网络架构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接入网设备102和核心网设备103。终端设备101与接入网设备102、接入网设备102与核心网设备103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连接。核心网设备103,用于向接入网设备102发送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102的信息。接入网设备102,用于向终端设备101和核心网设备103发送信息,以及接收来自终端设备101和核心网设备103的信息。终端设备101,用于向接入网设备102发送信息,以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102的信息。
终端设备101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101进行通信的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中担任接入网设备功能的终端,还可以是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发射点、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任一承担网络功能的设备等。
不同系统中核心网设备103可以对应不同的设备。比如在3G中可以对应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的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support node,SGSN)和/或GPRS的网关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在4G中可以对应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或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在5G中可以对应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或者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下面先对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应用场景进行描述。单小区点到多点(single cell point to multipoint,SC-PTM)是一种实现多播传输的技术。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过SC-PTM实现实现多播传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SC-PTM技术中,小区可以通过G-RNTI同时向多个终端设备调度业务数据,每个G-RNTI可以关联一个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MBMS)。因此,在一个区域内,只有包含终端设备的小区需要发送数据,不包含终端设备的小区不需要发送数据,从而可以节省空口资源。
在SC-PTM技术中,可以使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channel,PDSCH)传输组播业务。区别于承载单播数据的PDSCH,承载组播数据的PDSCH可以称为组播PDSCH。在SC-PTM技术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向一个小区内的一组终端设备发送承载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这组终端设备接收到DCI之后,可以根据该DCI包括的调度信息接收组播PDSCH。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SC-PTM信道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SC-PTM配置有单小区MBMS点到多点控制信道(single cell MBMS point-to-multipointcontrol channel,SC-MCCH)和单小区MBMS业务信道(single cell MBMS traffic controlchannel,SC-MTCH)。SC-MCCH,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包含SC-MTCH的配置信息,比如SC-MTCH对应的G-RNTI以及不连续接收模式(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参数。SC-MCCH,用于以周期的方式传输数据。
SC-MCCH配置信息可以通过广播信道进行传输,SC-MCCH配置信息用以配置SC-MCCH的接收参数,可以包括MCCH的修改周期、重复周期、发送持续时间等。SC-MCCH采用PDCSH进行传输,其对应的PDCCH采用单小区RNTI(single cell RNTI,SC-RNTI)进行加扰。SC-RNTI的值由协议固定,不需要在广播中配置。
SC-MTCH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SC-MCCH传输。SC-MTCH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多播业务的配置信息。其中,每个业务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业务的临时多播组标识(temporarymulticast group identifier,TMGI)、对应的G-RNTI、DRX参数以及发送此业务的配置信息的邻区信息。SC-MTCH也承载在PDSCH上,其对应PDCCH采用G-RNTI加扰。
对于多播业务传输,比如SC-PTM,由于多播业务发送时是一对多的发送,接入网设备是盲发送的,不管具体的终端设备的接收质量,在某个终端设备接收质量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建立单播承载,通过单播承载来传输这个业务,以致业务连续性保障不是太好,从而降低了通信效率。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401、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
在接入网设备中存在需要向第一终端设备传输的第一业务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核心网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参数之后,根据该QoS参数的要求为第一业务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之后可以将第一无线承载的参数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第一无线承载为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第一业务的承载。具体的,第一无线承载的参数可以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1)无线承载信息,无线承载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承载的标识;
(2)PDCP层配置参数,PDCP层配置参数可以包括PDCP序号长度、加密参数、头压缩参数等;
(3)RLC层配置参数,RLC层配置参数可以包括逻辑信道号、RLC序号长度、RLC模式等,RLC模式可以为确认模式(acknowledge mode,AM)模式,也可以为非确认(unacknowledge mode,UM)模式,还可以为透明(transparent mode,TM)模式;
(4)MAC层配置参数。
402、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并将第一RNTI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第一RNTI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即第一RNTI只能为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不能为其它终端设备调度业务。调度的业务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所有业务,也可以为第一终端的调度信令,即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业务和信令都可以通过第一RNTI进行调度。第一RNTI可以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C-RNTI),也可以为其它可以调度单播业务的RNTI。其中,步骤401与步骤402可以串行执行,也可以并行执行。第一RNTI可以是在步骤401之前就已经分配好的,如第一RNTI可以为在第一终端设备接入当前小区过程中分配的,也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由其它小区切换到当前小区过程中分配的。第一RNTI也可以是在执行步骤401的同时或之后分配的。
403、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二RNTI,并将第二RNTI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情况下,在执行步骤401的同时或之后,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二RNTI,第二RNTI可以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即第二RNTI不仅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也可以为其它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也即第二RNTI用于调度多播业务。第二RNTI可以为G-RNTI,也可以为其它可以调度多播业务的RNTI。
其中,步骤403与步骤402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分开执行。例如,在切换场景中,当源接入网设备请求将终端设备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时,目标接入网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无线承载参数,同时分配第一RNTI和第二RNTI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而在终端设备初始接入接入网设备时,接入网设备先为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后续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建立时再分配第二RNTI。
404、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以及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和第二RNTI之后,接入网设备可以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业务的数据包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并通过第一无线承载相关的配置参数处理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同时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即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同时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相应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同时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即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同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RNTI和第二RNTI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以是相同的,即第一业务的所有数据包,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即第一RNTI和第二RNTI调度数据包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例如,第一RNTI调度第一业务的部分数据包,第二RNTI调度第一业务的剩余部分数据包。
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先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判断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是否传输成功,在判断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之后,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在第一终端设备判断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情况下,第一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反馈信息,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的反馈信息,结束对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传输。
具体地,对于同一业务,选择使用G-RNTI调度还是选择使用C-RNTI调度可以基于以下原则进行:同一业务只有一个终端设备接收时采用C-RNTI,同一业务有多个端设备接收时采用G-RNTI;哪个RNTI调度产生的吞吐量大则采用哪个RNTI,比如采用C-RNTI可以分别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分别调度1000比特(bit)和2000bit的数据,采用G-RNTI只能一次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调度200bit的数据,此时采用C-RNTI分别为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进行调度;在一个终端设备使用G-RNTI调度连续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转而采用C-RNTI调度。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使用第二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之后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例如,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MAC层的数据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即将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或者,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即将第一数据包括的PDCP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去重即删除重复的数据。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合并示意图。如图5所示,接入网设备将每个终端设备的数据通过PDCP层和RLC层之后,可以将数据使用C-RNTI和G-RNTI依次通过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传输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使用C-RNTI和G-RNTI依次通过PHY层和MAC层接收到数据,之后将使用C-RNTI和G-RNTI接收的数据在RLC层和/或PDCP层合并到单播承载上进行处理。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将数据合并到RLC层处理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1使用C-RNTI1接收逻辑信道(logic channel,LCH)标识为LCH1的多播业务和LCH标识为LCH2的单播业务,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使用G-RNTI接收LCH标识为LCH1的多播业务,终端设备1使用C-RNTI1接收到LCH标识为LCH1的多播业务以及使用G-RNTI接收到LCH标识为LCH1的多播业务之后,将这些数据在RLC层进行合并处理。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为终端设备分配了C-RNTI和G-RNTI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虚线表示控制面连接,实线表示用户数据的发送路径。三个终端设备都与接入网设备均有连接,对于每个终端设备分别配置了C-RNTI和用于单播承载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同时DRB还关联一个G-RNTI,通过G-RNTI和C-RNTI调度实现单播与多播之间的动态转换。图7中三个终端设备接收同一业务,每个终端设备都有单播承载,即基于C-RNTI接收数据的通道,接入网设备同时为三个终端设备还配置了相同的G-RNTI。在采用C-RNTI调度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将同一数据分别调度给三个终端设备,此时是利用单播调度。在采用G-RNTI调度数据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调度一份数据三个终端设备都能收到。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为终端设备分配了C-RNTI和G-RNTI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5G中,新无线核心(new radio core,NGC)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传输业务的数据。两个终端设备分别对应不同的C-RNTI,两个终端设备对应同一个G-RNTI。C-RNTI用于终端设备接收针对单个终端设备的调度信息,C-RNTI可以用来调度针对单个用户信令或者数据传输。G-RNTI用来同时调度多个终端设备进行相同业务的接收。对于同一业务,如果采用C-RNTI调度则只有配置该C-RNTI的终端设备可以收到,如果采用G-RNTI调度则会有多个终端设备都可以收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901、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
在存在需要传输的第一业务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该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在初始上下文建立消息、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建立消息、上下文修改消息等消息中。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
在一种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用于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即在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公共信息的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多播业务,在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未携带公共信息的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单播业务。公共信息可以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业务信息可以为TMGI,也可以为其它可以表示一个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公共信息也可以为多播业务的地址信息,接入网设备可以加入该地址信息对应的多播组以接收第一业务。公共信息与业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与公共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QoS流与公共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
业务信息 公共信息
QoS流1,QoS流2 业务1/多播组地址信息1
QoS流3 业务2/多播组地址信息2
QoS流4
表1QoS流与公共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
终端设备的多个QoS流可以与多个公共信息对应,如表1所示,QoS流1与QoS流2对应的公共信息为业务1或多播组地址信息1,QoS流3对应的公共信息为业务2或多播组地址信息2。QoS流1、QoS流2和QoS流3均有对应的公共信息,因此,QoS流1、QoS流2和QoS流3对应的业务为多播业务。业务1和业务2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多播组地址信息1和多播组地址信息2为多播业务的地址信息。有些QoS流可以是没有公共信息,如表1所示,QoS流4没有公共信息,表示QoS流4内容不会与其他终端设备的内容相同,即QoS流4对应的业务为单播业务。可选地,表1中的业务信息也可以为DRB的标识(identifier,ID),即可以将表1中的QoS流替换为DRB的ID。
在另一种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即在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指示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多播业务的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多播业务,在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未指示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多播业务的情况下,业务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业务为单播业务。
可选地,如果有多个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连接,并且多个接入网设备都建立了针对相同业务的承载时,为了保证终端设备在不同接入网设备之间移动时业务能够连续接收,需要保证核心网设备向多个接入网设备发送相同的业务时采用相同的数据包编号。数据包编号可以为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ling protocol,GTP)编号,也可以为其它具有同等功能的编号。例如,接入网设备1和接入网设备2都和核心网设备连接,接入网设备1中有UE1和UE2同时接收业务1,接入网设备2中有UE3和UE4同时接收业务1。如果UE1从接入网设备1移动到接入网设备2,UE1会执行切换到接入网设备2,UE1的业务数据会被转发到接入网设备2。接入网设备2可能将UE1、UE3和UE4分配相同G-RNTI进行统一调度。为了确定UE1已经传输了哪些数据,接入网设备2可以根据被转发的UE1的数据包的数据包编号确定与UE3和UE4的数据包之间的先后关系,可以先保证UE1、UE3和UE4传输进度对齐之后再进行传输。由于接入网设备之间采用了相同的数据包编号,因此,UE1切换到接入网设备2之后可以根据数据包编号判断UE1的传输进度和接入网设备2当前服务的UE3,UE4之间传输进度的区别。对于同一接入网设备服务的UE,如果没有采用公共的传输承载,也可以利用数据包编号来判断传输给UE的数据包的内容是否相同。例如,UE1和UE2在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1之间都有专用的数据通道,可以根据两个专用的数据通道传输的数据包编号来判断这个两个UE哪些数据包的内容相同,进而可以采用G-RNTI同时调度相同的数据包给这两个UE。
可选地,在步骤901之前,终端设备、核心网设备和应用服务器之间可以建立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连接。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连接包括终端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PDU会话,以及核心网设备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道。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进行交互之前,应用服务器需要获知终端设备需要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应用服务器可以触发PDU会话修改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应用服务器向核心网设备提供第一业务相关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用于核心网设备识别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对应的下行数据;
具体地,应用服务器向核心网的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提供第一业务的识别信息。核心网的PCF网元接收到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第一业务的识别信息之后,可以发起PDU会话修改流程,可以向核心网的SMF网元提供第一业务的识别信息。核心网的SMF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识别信息为第一业务建立传输资源,传输资源可以为业务QoS流。
(2)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业务建立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业务信息、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和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902、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表明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需要传输的第一业务,可以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401。
由于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第一业务可能通过G-RNTI调度给多个终端设备,因此,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无线承载不启动加密。由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加密的密钥不同,一旦加密,将第一业务调度给多个终端设备后,多个终端设备中只有一个终端设备能够正确解密出第一业务,其它终端设备无法解密出第一业务,以致无法实现多播业务的多播传输。或者,为了提高安全性,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无线承载时可以为第一无线承载配置使用公用密钥,公用密钥为多个接收第一业务的终端设备共同使用的密钥。多个终端设备在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一业务时都使用公用密钥进行解密。这样接入网设备在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调度时,无论采用第一RNTI或者第二RNTI均可以采用该公用密钥进行调度。终端设备无论采用哪个RNTI进行接收,均可以采用相同的公用密钥进行解密。该公共密钥可以是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通过加密后的信令通道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推导得到的,第一业务的相关信息可以为第一业务的业务标识,也可以为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标识,还可以为第二RNTI,还可以为其它与第一业务有关的信息。例如,第一业务对应第二RNTI为62348,终端设备可以将该第二RNTI和第一序列进行掩码运算得到第二序列,可以采用第二序列作为秘钥。第一序列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的,也可以为固定的序列。
903、接入网设备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
此步骤为可选,接入网设备为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是为了节省核心网和接入网设备间传输第一业务数据开销,多个终端设备都接收第一业务时,采用公共数据通道避免了第一业务数据为多个终端设备重复发送。如果没有此步骤,接入网设备仍然和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专用数据通道,这样,终端设备都接收第一业务时,针对每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间有不同专用数据通道。第一业务的数据可以在这些专用通道上发送给接入网设备。
接入网设备根据业务建立请求消息确定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之后,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第一公共数据通道为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公共数据通道。接入网设备在通过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之后,接入网设备会将接收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进行发送。第一公共数据通道可以为所有接收第一业务的终端设备服务。
第一公共数据通道可以是接入网设备触发建立的,也可以是核心网设备触发建立的。在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是接入网设备触发建立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接收到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可以为向核心网设备返回接收第一业务的下行地址信息,该下行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用于接收第一业务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QoS流。在采用此方法建立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的情况下,公共信息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接入网设备触发建立第一公共数据通道也可以采用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组播协议进行建立,例如:接入网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多播组加入请求,以便接收多播组的数据,多播组加入成功后,可以认为第一公共数据通道建立成功,接入网设备会从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业务对应的数据。
在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是核心网设备触发建立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起携带业务标识的公共数据通道建立请求,接入网设备确认建立后公共数据通道建立成功。
第一公共数据通道可以是之前已经建立好的,此处只是将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关联起来。例如,接入网设备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之后,在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其他终端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之后,在该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为用于建立第一业务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第一公共数据通道而不需要建立。再例如,接入网设备已经为公共信息1(或者业务1或者多播组地址信息1)建立了公共数据通道,直接将该公共通道关联到该业务上。第一公共数据通道也可以之前未建立,此时进行建立以及关联的,建立的过程可以参考上面的描述。
904、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
其中,步骤904与步骤402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402,在此不加赘述。
905、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
其中,步骤905与步骤403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403,在此不加赘述。
906、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二RNTI同时或之后,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RNTI对应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信息以及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COREST信息指示了G-RNTI PDCCH所在时频资源。
BWP可以认为是一个小区的部分带宽,每个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工作在若干个BWP上,但任一时刻只有一个BWP是激活的。BPW的主要参数可以包括带宽、频率位置、子载波间隔(sub carrier space,SCS)、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长度、CORSET相关的配置信息以及PDSCH相关的配置信息。对于一个小区而言,会有至少一个初始(initial)BWP,所有的广播,寻呼等公共信息都在初始BWP上发送。终端设备进入连接态后,接入网设备可以再为终端设备配置一些专用的BPW。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BPW确定BPW对应的SCS、频域位置、CP长度等。
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的PDSCH加扰序列,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在解扰第一业务的PDSCH时,可以采用该PDSCH加扰序列进行解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G-RNTI的DRX参数,以便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DRX参数进行G-RNTI检测。配置信号还可以包括解调参考信号,以便第一终端设备使用该解调参考信号进行G-RNTI调度的PDSCH解调。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速率匹配参考信号,以便第一终端设备接收G-RNTI调度的PDSCH时可以排除掉该解调参考信号对应的位置。
可选地,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其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单独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包括在上述配置信息中一起发送的。该指示信息可以为G-RNTI与业务的关联信息,如G-RNTI与LCH的关系、G-RNTI与DRB的关系、G-RNTI与业务标识的关系等。该指示信息也可以为DRB关联的业务信息,如网络设定了DRB1是关联多播业务的,终端设备可以认为G-RNTI是用来接收该DRB1的数据的。
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RNTI关联的业务信息,如逻辑信道标识、TMGI、DRB ID等,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使用第二RNTI调度的业务属于哪个业务,这样利用G-RNTI发送的数据不需要携带逻辑信道标识。
907、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其中,步骤907与步骤404相似,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404,在此不加赘述。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从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接入网设备未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可以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标识可以指示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接入网设备采用G-RNTI调度业务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反馈了NACK,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C-RNTI进行重传调度。这样G-RNTI可以继续调度新的数据,保证终端设备1与其他正确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可以继续接收新数据。而没有正确接收数据的终端设备1可以使用C-RNTI进行重传的接收,即保证了终端设备1的数据的重传,又不影响其他终端设备的新数据的接收。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进行数据重传时需要保证新传和重传使用相同的HARQ进程。而采用G-RNTI新传在利用C-RNTI重传时很难保证采用同一HARQ进程,因为G-RNTI是多个终端设备公用的,采用G-RNTI调度的进程号在多个终端设备之间是一致的,比如G-RNTI调度8号进程,则所有使用该G-RNTI的终端设备都使用8号进程,如果针对终端设备1对G-RNTI调度的某个数据包进行重传,则不能使用8号进程,此时需要更换一个进程,比如6号进程。但更换进程后,终端设备无法判断更换后的6号进程是用来调度8号进程的重传,因此,需要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6号进程与进程8之间的关系,用以通知终端设备6号进程当前是针对8号进程的重传。因此,在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初传使用第二RNTI,而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重传使用第一RNTI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RRC配置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6号进程与8号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即配置6号进程可用来重传8号进程的数据,然后在调度6号进程的时候,调度命令,如DCI,中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当前6号进程的重传是针对关联进程的重传,此时,DCI可以通过1比特来指示当前重传是针对关联进程的重传。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在调度第二进程时,可以在调度命令中指示终端设备当前进程的重传关联的是8号进程。例如,在调度6号进程的时候,调度命令中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当前进程的重传关联的是8号进程,此时调度命令需要增加3个比特来指示。其中,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在上述配置信息中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后续需要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时候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
接入网设备采用G-RNTI调度时,需要确保多个数据包从相同的数据位置开始。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采用G-RNTI调度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业务数据目前发送到接入网设备的有数据1、数据2和数据3共3个数据包。开始的时候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分别采用C-RNTI来调度,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都已经传输完数据1以及数据2的部分数据,但数据2剩余部分并不相同。此时启动G-RNTI后,G-RNTI需要从数据3开始调度,数据2剩余部分数据需要终端设备1和终端设备2采用各自C-RNTI继续调度。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01、接入网设备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第一配置信息。
接入网设备可以实时或周期性地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实时地或周期性地根据该接入网设备所覆盖的小区内接收第一业务的数量,确定第一小区内使用第二RNTI调度第一业务,之后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第一业务的PDSCH加扰序列、解调参考信号、G-RNTI的DRX参数、速率匹配参考信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资源管理模块可以为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在接入网设备中。资源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协调多个小区或者多个接入网设备之间使用的G-RNTI和/或调度资源。
1102、资源管理模块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
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之后,根据指示信息可以确定多个小区可以使用第二RNTI调度第一业务,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
资源管理模块接收到来自多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之后,在多个小区的业务为第一业务的情况下,将多个小区使用的第二RNTI进行统一,之后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统一后的第二RNTI的传输资源的配置信息。该传输资源可以包括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第一业务的PDSCH加扰序列、解调参考信号、G-RNTI的DRX参数、速率匹配参考信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根据第一小区的第二RNTI和传输资源修改第二小区的第二RNTI和传输资源,以便两个小区采用相同的第二RNTI和资源。
在多个小区之间采用相同的第二RNTI和传输资源传输相同业务时,空口资源形成相同的信号在多个小区传输时可以形成信号叠加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强第一业务的接收效果。
1103、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业务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1103与步骤901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1,在此不加赘述。
1104、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
其中,步骤1104与步骤902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2,在此不加赘述。
1105、接入网设备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
其中,步骤1105与步骤903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3,在此不加赘述。
1106、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
其中,步骤1106与步骤402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402,在此不加赘述。
1107、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
其中,步骤1107与步骤403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303,在此不加赘述。此外,第二RNTI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分配的。
1108、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第二配置信息的配置信息。
其中,步骤1108与步骤906相似,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6,在此不加赘述。
1109、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其中,步骤1109与步骤907相同,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7,在此不加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6,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6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601、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核心网设备在存在第一终端设备的待发送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业务可以为组播业务,核心网设备可以为SMF网元。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用于传输该组播业务(即第一业务)的一组终端设备中的任一终端设备。
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建立/修改请求,之后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之后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来自应用服务器的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的消息,之后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之后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该公共QoS流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一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参考表2,其中,每一行表示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如表2所示,UE1、
终端设备的标识 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 公共QoS流的标识
UE1 QFI_1-1 QFI-C1
UE2 QFI_1-2 QFI-C1
UE3 QFI_1-3 QFI-C1
表2一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UE2和UE3为终端设备的标识,QFI_1-1为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2为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3为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C1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公共QoS流的标识。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也可以参考表3。如表3所示,一个公共QoS流的标识QFI-C1对应三个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1、QFI_1-2和QFI_1-3。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和/或公共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其中,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核心网侧隧道信息,和/或,接入网侧隧道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和/或,公共QoS流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
Figure BDA0002201483230000161
表3一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公共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为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二终端设备为该一组终端设备中除第一终端设备之外的任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参考表4和表5。如表4所示,UE1、UE2和UE3为终端设备的标识,QFI_1-1为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2为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3为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可见,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2与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1和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3均存在关联关系。如表5所示,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QFI_1-2与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QFI_1-1和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QFI_1-3均存在关联关系。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其中,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核心网侧隧道信息,和/或,接入网侧隧道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
终端设备的标识 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
UE1 QFI_1-1QFI_1-2
UE2 QFI_1-2QFI_1-2(可选)
UE3 QFI_1-3QFI_1-2
表4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 其它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
QFI_1-2 QFI_1-1QFI_1-2(可选)QFI_1-3
表5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可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用于表示传输的数据是第一业务的数据,或者是同一种数据。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可以是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内容标识、参考值、或者组标识。对于不同的业务应该使用同一类型或同一格式(format)的索引信息。以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为例说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参考表6和表7。如表6所示,UE1、UE2和UE3为终端设备的标识,QFI_1-1为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Index1为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QFI_1-2为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3为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如表7所示,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Index1对应UE1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1、UE2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2以及UE3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QFI_1-3。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其中,该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核心网侧隧道信息,和/或,接入网侧隧道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
终端设备的标识 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
UE1 QFI_1-1 Index1
UE2 QFI_1-2 Index1
UE3 QFI_1-3 Index1
表6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值 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
Index1 QFI_1-1 QFI_1-2(可选)QFI_1-3
表7终端设备的QoS流的标识与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索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接入网设备可以从核心网设备获取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可以根据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一组终端设备和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关联关系,用于接入网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直接从核心网设备获取一组终端设备和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关联关系,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表2-表7。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包含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与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用于接收该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可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与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参考表8-表11。如表8所示,UE1为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QFI_2-1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如表9所示,UE2为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2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1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如表10所示,UE3为第三终端设备的标识,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3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1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2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如表11所示,UE4为第四终端设备的标识,第四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4与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1、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2和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QFI_2-3之间存在关联关系。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为一组终端设备中的终端设备。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与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该第一终端的第二QoS流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和/或和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对应的隧道标识信息。其中,隧道标识信息可以是核心网侧隧道信息,和/或,接入网侧隧道信息。可选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与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其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对应的会话标识信息。
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
UE1 QFI_2-1
表8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
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 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
UE2 QFI_2-2 QFI_2-1
表9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Figure BDA0002201483230000191
表10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三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Figure BDA0002201483230000192
表11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第三终端设备和第四终端设备的第二QoS流的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
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携带在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N2会话管理信息中,也可以放在其它SMF发给接入网设备的消息或容器中。
1602、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之后,表明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需要传输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可以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902。其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业务的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核心网设备通过PDU会话资源建立请求(session resource setup request)发送的。
1603、接入网设备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
接入网设备建立完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之后,可以根据从核心网获取的关联关系确定需要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传输从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上接收到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传输的是第一业务的数据。其中,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QoS流可以是步骤1601中的公共QoS流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在关联信息包含第一业务的数据对应的索引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从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第一QoS流中选择一个进行传输。其中,步骤1603为可选地步骤。
1604、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4,在此不加赘述。
1605、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
其中,接入网设备根据关联关系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5,在此不加赘述。
1606、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6,在此不加赘述。
1607、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907,在此不加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7,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701、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建立第一终端的第一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在存在需要传输的第一业务的数据的情况下,核心网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建立第一终端的第一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在初始上下文建立消息、PDU会话建立消息、上下文修改消息等消息中。其中,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
在一种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指示信息。即在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在未携带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指示信息的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承载单播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
在另一种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即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指示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的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在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未指示第一QoS流承载多播业务的数据的情况下,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要建立承载单播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
可选地,核心网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前,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建立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
可选地,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的地址信息,如接入网设备的IP地址、隧道标识信息、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某个终端设备的N3隧道标识信息或接入网设备的一个公共N3隧道标识信息。该地址信息用于接入网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其他详细描述参考步骤901。
1702、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用于建立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表明接入网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为组播业务的数据,该组播业务的数据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可以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的描述可以参考步骤902。
由于传输的是组播业务的数据,该组播业务的数据可能通过G-RNTI调度给多个终端设备,因此,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的第一无线承载不启动加密。由于不同的终端设备加密的密钥不同,一旦加密,将该组播业务的数据调度给多个终端设备后,多个终端设备中只有一个终端设备能够正确解密出该组播数据,其它终端设备无法解密出该组播数据,以致无法实现该组播业务的数据的组播传输。
1703、接入网设备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
接入网设备建立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之后,可以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可以节省核心网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开销。多个终端设备都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时,采用一个N3QoS流可以避免多个终端设备重复向同一个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业务的数据。该N3QoS流可以是公共QoS流,也可以是该一组终端设备中的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其中,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的第一QoS流可以是步骤1601中描述的公共QoS流或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在关联信息包含第一业务的数据对应的索引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网设备可以从该一组终端设备的第一QoS流中选择一个进行传输。如果没有此步骤,接入网设备仍然可以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专用数据通道,这样,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时,针对每个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有和终端设备有不同专用数据通道。第一业务的数据可以在这些专用通道上发送给接入网设备。其中,步骤1703为可选地的步骤。
1704、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RNTI。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4,在此不加赘述。
1705、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
其中,接入网设备根据关联关系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RNTI。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5,在此不加赘述。
1706、接入网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骤906,在此不加赘述。
1707、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其中,详细描述请参考步907,在此不加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如图12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建立单元1201,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分配单元1202,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和第二RNTI,第一RNTI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
发送单元1203,用于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204,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用于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共信息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或地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
关联单元1205,用于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用于与核心网设备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3具体用于:
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标识用于指示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检测第二RNTI。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配置信息;
接收单元1204,还用于接收来自资源管理模块的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
发送单元1203,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有关上述建立单元1201、分配单元1202、发送单元1203、接收单元1204和关联单元1205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芯片。如图13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
建立单元1301,用于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NTI和第二RNTI,第一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业务,第二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包括该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
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
接收单元1302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关联关系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303,其中:
在一种情况下,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单元1303,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
在另一种情况下,确定单元1303,用于根据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确定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接收单元1302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配置信息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从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确定单元1303,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无线承载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第一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
使用第二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
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MA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或者
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302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有关上述建立单元1301、接收单元1302和确定单元1303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输入接口1403、输出接口1404和总线1405。存储器1402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可以通过总线1405与处理器1401相连接。存储器1402也可以和处理器1401集成在一起。其中,总线14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其中:
存储器1402中存储有一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1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和第二RNTI,第一RNTI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
输出接口1404,用于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用于指示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共信息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或地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还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关联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用于与核心网设备传输第一业务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04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输出接口1404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调度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输入接口1403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输出接口1404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向第一终端设备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04,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04,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标识用于指示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04,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检测第二RNTI。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04,还用于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配置信息;
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接收来自资源管理模块的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
输出接口1404,还用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配置信息。
其中,步骤401、步骤902-步骤903以及步骤1104-步骤1105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来执行;步骤901和步骤1103中的接收业务建立请求消息的步骤,步骤1102中接收第二配置信息的步骤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输入接口1403来执行;步骤402-步骤404、步骤904-步骤907以及步骤1106-步骤1109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输出接口1404来执行。
其中,建立单元1201、分配单元1202和关联单元1205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来实现,接收单元1204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输入接口1403来实现,发送单元1203可以由接入网设备中的输出接口1404来实现。
上述接入网设备还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种方法,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内的芯片,其中:
存储器1402中存储有一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1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输入接口1403,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NTI和第二RNTI,第一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业务,第二RNTI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向包括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
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输出接口1404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进程;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关联关系使用第一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重传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处理器1401还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RNTI用于调度第一业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还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确定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调度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配置信息在第一无线承载上从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还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处理器1401还用于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无线承载为用于传输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一RNTI和第二RNTI在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一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
输入接口1403使用第二RNTI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
处理器1401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MA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或者
在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将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第一数据包括的PDCP PDU和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其中,步骤402、步骤904以及步骤1106中接收第一RNTI的步骤,步骤403、步骤905以及步骤1107中接收第二RNTI的步骤,步骤404、步骤907以及步骤1109中接收第一业务的数据包的步骤,步骤906和步骤1108中接收配置信息的步骤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输入接口1303来执行。
其中,建立单元1301和确定单元1303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来实现,接收单元1302可以由终端设备中的输入接口1403来实现。
上述终端设备还可以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各种方法,不再赘述。
基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501、逻辑电路1502和输出接口1503。输入接口1501与输出接口1503通过逻辑电路1502相连接。其中,输入接口1501用于接收来自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输出接口1503用于向其它通信装置输出、调度或者发送信息。逻辑电路1502用于执行除输入接口1501与输出接口1503的操作之外的操作,例如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实现的功能。其中,该通信装置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设备内的芯片,也可以为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内的芯片。其中,有关输入接口1501、逻辑电路1502和输出接口1503更详细的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4、图9和图1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运行时,实现如图4、图9和图11所示的通信方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和第二RNTI,所述第一RNTI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所述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息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或地址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关联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所述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用于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传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所述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NT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包括逻辑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二RNT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带宽部分BWP信息;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控制资源集CORESET信息;和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配置信息;
接收来自所述资源管理模块的所述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1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NTI和第二RNTI,所述第一RNTI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业务,所述第二RNTI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
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所述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
所述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RNT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16.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包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确定所述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所述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从所述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RNTI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
使用所述第二RNTI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在RLC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或者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的PDCP PDU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为第一终端设备建立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第一RNTI和第二RNTI,所述第一RNTI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业务,所述第二RNTI用于向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发送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业务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为多播业务的公共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息为多播业务的业务信息或地址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关联单元,用于关联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公共数据通道,所述第一公共数据通道用于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调度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重传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所述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
30.根据权利要求24-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NT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31.根据权利要求24-2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包括逻辑信道标识,所述逻辑信道标识用于指示所述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32.根据权利要求24-3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检测所述第二RNTI。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4-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资源管理模块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接收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业务使用的RNTI的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资源管理模块的所述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RNTI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配置信息。
3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一业务;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RNTI和第二RNTI,所述第一RNTI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调度的业务,所述第二RNTI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向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一组终端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传输失败的反馈信息;
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进程与第二进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一进程为用于初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所述第二进程为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进程;
所述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使用所述第一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重传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二RNTI用于调度所述第一业务。
39.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包括的逻辑信道标识确定所述第二RNTI传输的数据包为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40.根据权利要求35-3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配置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调度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从所述第二RNTI上检测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下面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BWP信息;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CORESET信息;和
所述第二RNTI对应的搜索空间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5-4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为用于传输所述第一业务的无线承载。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使用所述第一RNTI和所述第二RNTI在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包包括:
使用所述第一RNTI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一数据包;
使用所述第二RNTI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业务的第二数据包;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MA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或者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为RLC层的数据包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在RLC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RLC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在PDCP层合并到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括的PDCP PDU和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的PDCP PDU进行排序和/或去重。
4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息,所述输出接口用于向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输出信息,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866760.3A 2019-07-31 2019-09-12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312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05575 WO2021018213A1 (zh) 2019-07-31 2020-07-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0846975.9A EP3975649A4 (en) 2019-07-31 2020-07-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7/568,097 US20220124840A1 (en) 2019-07-31 2022-01-04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7425 2019-07-31
CN201910704742 2019-07-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575A true CN112312575A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6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6760.3A Pending CN112312575A (zh) 2019-07-31 2019-09-12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57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1515A1 (en) * 2020-07-13 2022-01-20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2184043A1 (zh) * 2021-03-05 2022-09-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的接收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57790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02898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传方式的确定方法及定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11515A1 (en) * 2020-07-13 2022-01-20 Ne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O2022184043A1 (zh) * 2021-03-05 2022-09-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的接收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57790A1 (zh) * 2021-06-07 2022-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102898A1 (zh) * 2021-12-10 2023-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重传方式的确定方法及定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9377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312575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017188A1 (en) Manag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an mbms relay device
CN113853808B (zh) 一种多播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1112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inter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262533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4071567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US2023018930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3009123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202201248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180012156A (ko) 공공 안전 모드를 위한 사용자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방법
KR101268580B1 (ko) 멀티미디어 브로드캐스트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810161A (zh) 一种副链路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8895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30254668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2006888A1 (zh) 一种mbs业务的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165720A1 (zh) 提高mbs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20230189299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30180064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4034564A1 (ja) 通信方法、集約ユニット、及び分散ユニット
WO202215117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CN117941299A (zh)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6569569A (zh) 提高mbs业务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7598018A (zh) 通信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5669067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