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531A -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531A
CN112312531A CN202011296086.9A CN202011296086A CN112312531A CN 112312531 A CN112312531 A CN 112312531A CN 202011296086 A CN202011296086 A CN 202011296086A CN 112312531 A CN112312531 A CN 112312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ell
saving
cells
servic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60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2531B (zh
Inventor
马艳君
曹亘
吕婷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60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2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于优化基站节能策略,使得基站节能的同时提供更优的网络服务质量。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根据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本发明用于基站节能。

Description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已步入大规模部署的阶段。虽然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可以提供更为强大的通信服务,但随之而来的高能耗也大大增加了移动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如何降低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的能耗成为移动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通信基站的节能方法包括站点级节能和网络级节能,站点级节能包括通信小区的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等手段;网络级节能则是根据某一区域内所有通信小区的业务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预测网络负荷,结合该区域的网络质量确定相应的可节能小区以及节能策略,并结合站点级节能手段对可节能小区节能。对于网络级节能,在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采取节能操作后,其相邻小区仍可能存在过覆盖或弱覆盖等问题,从而影响网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用于优化基站节能策略,使得基站节能的同时提供更优的网络服务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根据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节能装置,包括:节能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节能模块确定的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确定的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节能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基站节能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基站节能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根据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判断其是否可节能,在确定可节能小区及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段后,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之间的业务转移策略,并对可节能小区进行节能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可节能小区的优化操作使得其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和邻小区进行补盲,从而提高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与邻小区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的覆盖范围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的覆盖范围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区的覆盖范围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站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相关技术进行说明。
基站节能
目前基站节能技术包括设备级节能、站点级节能和网络级节能,其中,设备级节主要通过硬件设计实现节能;站点级节能主要从帧、通道关断即深度休眠等方面进行软件节能,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识别网络状态,在确保网络质量和终端体验的前提下,通过适时关闭部分设备、小区、通道或功放等手段,实现基站的精细化节能;网络级节能则是从多网协调角度达到节能目的,其主要思想是利用现网业务信息,通过相应的智能算法确定网络节能的配置参数,并实现对小区的软件节能,这里的智能算法不仅可以用于对小区的参数配置初始化,还可以根据小区的历史业务数据实现业务预测,从而调整小区的节能策略。
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主要是通过对网络的业务数据的分析、参数分析和硬件检查等手段确定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通过对网络相应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等手段,提高网络质量,确保网络的高质量运行。
针对目前基站的节能技术仅考虑基站的节能效果,而未考虑基站对应小区提供的网络的服务质量,在基站采取节能手段后,其对应的小区可能存在过覆盖或弱覆盖等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01、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
其中,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
具体地,这里的业务负荷可以通过小区的上行/下行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利用率、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利用率或数据流量等指标进行表示,如小区对应的上行/下行PRB利用率越大,则该小区的业务负荷越高;如小区对应的数据流量越大,则该小区的业务负荷越高。
基站节能装置在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后,可将这些小区的业务负荷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可节能小区,以及可节能时段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可以由基站节能装置执行,该基站节能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 managementsystem,NMS),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的,如图2所示,步骤S101可以包括:
S1011、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
具体地,基站节能装置可以获取各个基站的运行状态信息,包括各个基站对应的小区的KPI数据,并根据各个基站的运行状态信息确定其对应的小区的业务负荷。这里的KPI数据即可以为上述的上行/下行PRB利用率、CCE利用率或数据流量等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基站节能装置还可以包括机器模型,用于根据基站(或小区)的历史业务负荷预测该基站(或小区)未来时段的业务负荷。由于基站节能装置从各个基站获取的运行状态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历史业务负荷,因此基站节能装置还需要通过机器模型和各个小区相应的历史业务负荷预测各个小区在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负荷。
这里的机器模型可以是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也可以是其他具有预测功能的机器模型,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机器模型的训练为本领域惯用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基站的历史业务负荷通过训练得到,也可以使用本领域已有的机器模型,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若目标区域内包括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则可以通过基站节能装置内置的机器模型确定这些小区在未来各个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基站节能装置确定的这些小区在未来各个时段的业务负荷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785459210000061
这里的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五时段为全天24小时内的时段,如第一时段可以为0:00-1:00,第二时段可以为1:00-2:00等等;X1、X2、…、X6为各个小区在相应时段内的业务负荷。当然,这里的时段设置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全天设置为24个时段,也可以是设置为12个时段等等。
S1012、若目标小区在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小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目标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目标时间段为可节能时段。
具体地,这里的第一阈值用于指示目标小区空闲时的业务负荷。在基站节能装置确定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在所有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后,即可通过与第一阈值的对比确定可节能小区及其对应的可节能时段。
示例性的,如上表1所示,若第一阈值为Y,且X1、X2、X3和X4均小于Y,X5和X6大于Y,则可以确定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均为可节能小区。若将全天设置为这五个时段,则第一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包括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第四时段和第五时段,第二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包括第一时段、第三时段和第四时段,第三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同样包括第一时段、第二时段、第三时段、第四时段和第五时段。而第四小区在各个时段的业务负荷均大于第一阈值,因此第四小区不可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对不同的小区,其对应的第一阈值可能不同,因此在确定可节能小区时,需要根据各个小区对应的第一阈值来对其业务负荷进行对比。
S102、根据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
其中,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如可节能小区为上表1中的第一小区,第一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包括第一时段,则第一小区在第一时段的节能方式可以为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具体地,通过上述步骤S101可以确定可节能小区,以及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段。当可节能小区产生承载业务时,可以将其承载的业务转移至补偿小区,由补偿小区为这些业务提供网络及资源等支持。由于可节能小区可能具有多个可节能时段,且补偿小区在这些可节能时段可能具有不同的业务负荷,因此对于不同的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之间可能包括不同的节能策略。
可选的,节能策略还可以包括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执行的业务信息等。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目标区域包括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其中第一小区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覆盖层,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为第一小区的容量层,第一小区可以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补偿小区。
若根据步骤S101确定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第二小区的可节能时段为1:00-5:00,第三小区的可节能时段为00:00-23:00,则第二小区在1:00-5:00可以采用软件节能的方式进行节能,第三小区则可以在全天内采用软件节能的方式进行节能。由于在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进行节能时,其承载的业务需要转移至第一小区,由第一小区对这些业务提供网络及资源等支持,因此还需要确保第一小区承载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业务后,第一小区仍可以正常提供网络服务,且其网络服务质量未受影响。因此,在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之间的节能策略时,还需要考虑补偿小区的在各个时段的业务负荷。
在确定第三小区的节能策略后,由于第三小区在全天24个时段内均可节能,因此需要一一确定这24个时段内第一小区的第四业务负荷,若第四业务负荷00:00-1:00时段内小于第二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三小区在该时段可节能,可以在该时段将其承载的业务转移至第一小区。这里的第四业务负荷为第五业务负荷和第六业务负荷的和,第五业务负荷为第三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业务负荷,第六业务负荷为第一小区的原始业务负荷(第一小区原本承载业务的业务负荷)。
进一步的,若在00:00-1:00时段内,第四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该时段第三小区可节能;在1:00-2:00时段内,第四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该时段第三小区可节能;在2:00-3:00时段内,第四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该时段第三小区不可节能;以此类推,通过每一时段内的第四业务负荷与第二阈值的对比确定第三小区实际的可节能时段。同样的,第二小区也可以根据同样的方法确定其实际的可节能时段。根据该方法确定的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实际的可节能时段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
第二小区 第三小区
00:00-1:00 不可节能 可节能
1:00-2:00 可节能 可节能
2:00-3:00 可节能 不可节能
3:00-4:00 可节能 可节能
23:00-00:00 不可节能 可节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四业务负荷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三小区不可节能,其对应的业务仍由第三小区提供网络及资源支持。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可节能小区包括第一可节能小区和第二可节能小区,且第一可节能小区在第一时间段可节能,第二可节能小区在第一时间段不可节能时,若补偿小区在第一时间段对应的第四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可以通过第二节能小区承载第一节能小区在第一时间段内的业务。此时,同样可以根据上述确定业务转移策略的方法判断第二节能小区是否可以在第一时间段承载第一节能小区的业务。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第一小区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补偿小区。若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实际的可节能时段如上表2所示,第二小区在2:00-3:00时段内可节能,第三小区在2:00-3:00时段内不可节能,且第一小区在2:00-3:00时段内的第四业务负荷大于第二阈值,则此时可以将第二小区作为第三小区的补偿小区,将第三小区在2:00-3:00时段内的业务转移至第二小区,由第二小区为该业务提供网络及资源支持。当然,此时还需要确定第二小区在2:00-3:00时段内对应的第七业务负荷,若第七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二小区可以承载第三小区在2:00-3:00时段内的业务。这里的第七业务负荷为第二小区在2:00-3:00时段内的业务负荷与第三小区在2:00-3:00时段内的业务负荷之和。
同样的,在第七业务负荷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三小区不可节能,其对应的业务仍由第三小区提供网络及资源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这里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均为可节能小区,但由于第三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大于第二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因此优先对第三小区进行节能。在第一小区无法满足第三小区的节能需求时,则由同为可节能小区的第二小区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以满足第三小区的节能需求。
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多个可节能小区存在相同的可节能时段时,补偿小区还可以同时承载多个可节能小区的业务,此时则需要将补偿小区在该相同的可节能时段内的第八业务负荷与第二阈值对比,若第八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在该相同的可节能时段内补偿小区可以承载该多个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该多个可节能小区在该相同的可节能时段内可节能。第八业务负荷为补偿小区在该相同的可节能时段内的业务负荷与该多个可节能小区在该相同的可节能时段内的业务负荷之和。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第一小区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补偿小区。若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在1:00-2:00时段内可以节能,则确定1:00-2:00时段内第一小区的第八业务负荷。若第八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第一小区在1:00-2:00时段内可以同时承载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业务,该时段内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均可节能;若第八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则确定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在该时段内不可同时节能,此时可以根据上述方法优选确定第一小区是否可以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这里第三小区的可节能时段大于第二小区的可节能时段。
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存在多个相同的可节能时段时,需要分别确定这些可节能时段的第八业务负荷,从而确定第一小区可以同时承载第二小区业务和第三小区业务的具体时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补偿小区可以是网络规划设计时设置的。由于软件节能的方式包括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等,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对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采用相应的节能方式进行节能,节能方式的确定可以通过本领域惯用的技术手段确定,在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对不同的补偿小区,其对应的第二阈值可能不同,因此在补偿小区叠加后的业务负荷与第一阈值对比时,需要确定对应的第二阈值,例如,对于第一补偿小区对应的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其满负荷运行时负荷的90%,对于第二补偿小区对应的第二阈值可以设置为其满负荷运行时负荷的80%等等;当然,不同的补偿小区对应的第二阈值也可以是相同的。
通过上述方法即可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间的节能策略,例如,如图3所示,在可节能小区为第三小区,补偿小区为第一小区时,节能策略可以为第一小区在00:00-2:00和3:00-23:00时段内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第三小区在这些时段内可以采用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节能;又如在可节能小区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补偿小区为第一小区时,节能策略可以为第一小区在1:00-2:00和3:00-5:00时段内承载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业务,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在这些时段内可以采用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节能,同时,第一小区还可以在00:00-1:00和5:00-23:00时段内仅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第三小区在这些时段内可以采用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节能;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可节能小区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补偿小区为第一小区时,第一小区可以在1:00-2:00和3:00-5:00时段内承载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的业务,在00:00-1:00和5:00-23:00时段内仅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但在2:00-3:00时段内,第二小区可以为第三小区的补偿小区,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这种情况下,第三小区可以在全天各个时段采用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节能,第二小区则可以在1:00-2:00和3:00-5:00时段内采用符号关断、通道关断、载波关断和深度休眠中的任一种合适的方式进行节能。
S103、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
其中,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具体地,在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间的节能策略后,目标区域的网络覆盖范围可能存在一些弱覆盖或过覆盖的区域,此时可以调整可节能小区的参数配置,使得可节能小区覆盖弱覆盖区域,或避开过覆盖区域,从而合理调整各个小区的覆盖范围,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质量。
可选的,若可节能小区在全天可节能,且全天可节能天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在补偿小区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后,如图4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
S1031、若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优化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可节能小区对第一邻小区补盲。
其中,第一邻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的邻区,且第一邻小区不属于共覆盖小区集。
具体地,在可节能小区存在第一邻小区时,若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一邻小区无法满足其覆盖区域内的业务容量需求,可能导致业务延迟等问题。此时,可以调整作为邻区的可节能小区的参数配置,使得可节能小区可以覆盖第一邻小区的覆盖范围,承载该区域内的业务,从而减轻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避免该区域的业务出现延迟等问题,提高该区域的网络服务质量。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这里的第一邻小区可以为第四小区,可节能小区为第三小区。若第三小区在全天各时段均可节能,全天可节能天数大于第三阈值,且第四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第四阈值,则可以调整第三小区的参数配置,从而改变第三小区对应基站的方向角,使得第三小区可以覆盖第四小区的覆盖范围,从而提升第四小区的容量,承载第四小区的业务。调整后各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目标区域中,第四小区无法满足其覆盖范围内的业务容量需求,因此第四小区的覆盖范围即为弱覆盖区域。而在第一小区的覆盖范围内,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即可满足该范围的业务容量需求,第三小区全天各时段均可节能,因此第三小区的覆盖范围即为过覆盖区域。因此,在确定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后,若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未产生告警信息,且其网络服务质量未下降,即可使用第三小区对其他弱覆盖区域进行补盲。
S1032、若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小于第四阈值,则优化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可节能小区对弱覆盖区域补盲。
具体地,在可节能小区存在第一邻小区时,若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小于第四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一邻小区可以满足其覆盖区域内的业务容量需求,不需要其他小区对第一邻小区进行补盲。此时可节能小区可以用于对其他弱覆盖区域进行补盲。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三小区为可节能小区。在第一小区、第二小区、第三小区和第四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外可能存在一些小区未覆盖的区域,该区域即为弱覆盖区域,此时可以调整第三小区的参数配置,从而改变第三小区对应基站的方向角,使得第三小区可以覆盖该弱覆盖区域。调整后各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可以如图6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三小区覆盖范围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其对应的天线方向角实现,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可节能小区仅在部分时段可节能时,可以保持各小区当前的参数配置,不再对各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可节能小区的节能策略后,还使用可节能小区对弱覆盖区域进行补盲,不仅能够实现对基站的节能,还可以增强弱覆盖区域的业务承载能力,提高了弱覆盖区域的网络服务质量。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补偿小区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确定。如图7所示,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
S201、将共覆盖小区集中的覆盖层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
具体地,根据网络制式的不同,在网络规划设计中,可以将目标区域的网络划分为覆盖层和容量层,覆盖层用于承载目标区域内的业务,容量层则用于对覆盖层的网络进行扩容。因此,在目标区域内可以将覆盖层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例如,如图3所示,覆盖层小区包括第一小区,容量层小区包括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此时即可以将第一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当然,在覆盖层小区包括第五小区时,还可以将第五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共覆盖小区集是指存在相同覆盖范围的小区,如图3中的第一小区、第二小区和第三小区。共覆盖小区集可以由网络规划设计时设置,也可以通过小区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数据或参数配置确定,如根据两个小区的站间距和天线方向角的差值确定,当两个小区的站间距小于d,天线方向角的差值小于ang时,可以确定这两个小区为共覆盖小区。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共覆盖小区,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这里的d和ang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设置。
S202、若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候选补偿小区为补偿小区。
其中,第一业务负荷为第二业务负荷和第三业务负荷的和,第二业务负荷为可节能小区的分摊至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第三业务负荷为候选补偿小区的原始业务负荷。
具体地,在确定候选补偿小区后还需要对这些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承载能力进行判断,在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可以将其确定为补偿小区;在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该候选补偿小区不可以作为补偿小区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例如,如图3所示,可节能小区为第三小区,候选补偿小区可以为第一小区,当然候选补偿小区还可以包括第五小区。此时,若第一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可以确定第一小区为补偿小区;若第五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大于第二阈值,则第五小区不可以作为补偿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候选补偿小区和补偿小区均可能包括多个,因此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可以分摊给一个候选补偿小区,也可以分摊给多个候选补偿小区;当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分摊给多个候选补偿小区时,每一个候选补偿小区可能分摊可节能小区的部分业务负荷,因此,这里第二业务负荷为可节能小区的分摊至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
可选的,如图8所示,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
S104、若补偿小区的服务质量下降,则恢复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具体地,在使用补偿小区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后,还需要监测补偿小区的网络服务质量,若其网络服务质量下降,则停止对可节能小区的节能,使可节能小区继续承载其自身的业务;当然,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即使补偿小区的网络服务质量未下降,但若其产生告警信息,在业务需要停止对可节能小区的节能。这里的对补偿小区的网络服务质量监测可以通过其KPI指标实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然,在补偿小区未产生告警信息或其网络服务质量未下降时,可以使用可节能小区的节能策略进行节能。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小区为补偿小区,第三小区为可节能小区。在第一小区承载第三小区的业务后,若第一小区的网络服务质量下降(或产生告警信息),则停止对第三小区的节能,恢复其参数配置。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节能小区对应的节能策略具有策略周期,当策略周期结束后,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再次确定相应的节能策略。若基站节能装置再次确定节能策略,则迭代执行上述的优化及监测过程;若基站节能装置未确定节能策略,则仅执行上述的监测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根据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根据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判断其是否可节能,在确定可节能小区及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段后,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之间的业务转移策略,并对可节能小区进行节能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可节能小区的优化操作使得其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和邻小区进行补盲,从而提高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与邻小区的服务质量。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节能装置30,包括:
节能模块301,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
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节能模块301确定的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优化模块303,用于根据处理模块302确定的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基站节能装置30还包括获取模块304。
获取模块304,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
节能模块301,具体用于在目标小区在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目标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目标时间段为可节能时段。
可选的,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将共覆盖小区集中的覆盖层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
处理模块302,还用于在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候选补偿小区为补偿小区;第一业务负荷为第二业务负荷和第三业务负荷的和,第二业务负荷为可节能小区的分摊至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第三业务负荷为候选补偿小区的原始业务负荷。
可选的,若可节能小区在全天可节能,且全天可节能天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在补偿小区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后,优化模块303,具体用于在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优化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可节能小区对第一邻小区补盲;第一邻小区为可节能小区的邻区,且第一邻小区不属于共覆盖小区集;在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小于第四阈值时,优化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可节能小区对弱覆盖区域补盲。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基站节能装置30还包括初始化模块305。
初始化模块305,用于在补偿小区的服务质量下降时,恢复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装置,包括:节能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节能模块确定的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节能策略用于指示可节能小区在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节能策略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可节能时段、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补偿小区的标识;补偿小区用于承载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处理模块确定的节能策略对可节能小区优化,使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共覆盖小区集包括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各个小区的业务负荷判断其是否可节能,在确定可节能小区及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段后,确定可节能小区与补偿小区之间的业务转移策略,并对可节能小区进行节能操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可节能小区的优化操作使得其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和邻小区进行补盲,从而提高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与邻小区的服务质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基站节能装置,包括存储器41、处理器42、总线43和通信接口44;存储器4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与存储器41通过总线43连接;当基站节能装置运行时,处理器42执行存储器4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基站节能装置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2(42-1和42-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2中所示的CPU0和CPU1。且作为一种实施例,基站节能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42,例如图12中所示的处理器42-1和处理器42-2。这些处理器42中的每一个CPU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42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41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41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43与处理器42相连接。存储器41也可以和处理器42集成在一起。
在具体的实现中,存储器41,用于存储本申请中的数据和执行本申请的软件程序对应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42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1内的数据,基站节能装置的各种功能。
通信接口4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控制系统、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4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实现接收功能,以及发送单元实现发送功能。
总线4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4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节能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所述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所述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
根据所述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所述节能策略用于指示所述可节能小区在所述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所述节能策略包括所述可节能小区的标识、所述可节能时段、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所述补偿小区的标识;所述补偿小区用于承载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根据所述节能策略对所述可节能小区优化,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所述共覆盖小区集包括所述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
若目标小区在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小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可节能小区,所述目标时间段为所述可节能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共覆盖小区集中的覆盖层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
若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则确定所述候选补偿小区为补偿小区;所述第一业务负荷为第二业务负荷和第三业务负荷的和,所述第二业务负荷为所述可节能小区的分摊至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所述第三业务负荷为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原始业务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可节能小区在全天可节能,且全天可节能天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在所述补偿小区承载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后,所述根据所述节能策略对所述可节能小区优化,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包括:
若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优化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所述第一邻小区补盲;所述第一邻小区为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区,且所述第一邻小区不属于所述共覆盖小区集;
若所述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小于所述第四阈值,则优化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弱覆盖区域补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节能策略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进行优化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补偿小区的服务质量下降,则恢复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6.一种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能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可节能信息;所述可节能信息包括可节能小区的标识和可节能时段,所述可节能时段用于指示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可节能时间;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能模块确定的所述可节能信息和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确定节能策略;所述节能策略用于指示所述可节能小区在所述可节能时段的节能方式,所述节能策略包括所述可节能小区的标识、所述可节能时段、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和所述补偿小区的标识;所述补偿小区用于承载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节能策略对所述可节能小区优化,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共覆盖小区集中的小区或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小区补盲;所述共覆盖小区集包括所述可节能小区和补偿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所有小区的业务负荷;
所述节能模块,具体用于在目标小区在目标时间段的业务负荷小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可节能小区,所述目标时间段为所述可节能时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共覆盖小区集中的覆盖层小区确定为候选补偿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第一业务负荷小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候选补偿小区为补偿小区;所述第一业务负荷为第二业务负荷和第三业务负荷的和,所述第二业务负荷为所述可节能小区分摊至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业务负荷,所述第三业务负荷为所述候选补偿小区的原始业务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可节能小区在全天可节能,且全天可节能天数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在所述补偿小区承载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后,所述优化模块,具体用于:
在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时,优化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所述第一邻小区补盲;所述第一邻小区为所述可节能小区的邻区,且所述第一邻小区不属于所述共覆盖小区集;
在所述第一邻小区的业务负荷小于所述第四阈值时,优化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应的天线方向角,使所述可节能小区对弱覆盖区域补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始化模块:
所述初始化模块,用于在所述补偿小区的服务质量下降时,恢复所述可节能小区的业务负荷。
11.一种基站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当所述基站节能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基站节能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站节能方法。
CN202011296086.9A 2020-11-18 2020-11-18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312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086.9A CN112312531B (zh) 2020-11-18 2020-11-18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6086.9A CN112312531B (zh) 2020-11-18 2020-11-18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531A true CN112312531A (zh) 2021-02-02
CN112312531B CN112312531B (zh) 2022-09-27

Family

ID=7433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6086.9A Active CN112312531B (zh) 2020-11-18 2020-11-18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531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739A (zh) * 2021-02-24 2021-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911691A (zh) * 2021-02-24 2021-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6018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11874A (zh) * 2021-06-23 2021-09-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方法、基站节能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38666A (zh) * 2021-06-10 2021-09-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3705707A (zh) * 2021-09-02 2021-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小区节电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91415A (zh) * 2021-11-17 2022-01-04 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节能小区快速筛选方法
CN114286432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7080A (zh) * 2021-03-15 2022-09-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11576118B1 (en) * 2021-08-04 2023-02-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ing usage of power using switch off of cells
WO2023138329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WO2023246101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WO2024082458A1 (en) * 2023-01-06 2024-04-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under dual connectivity mod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448A (zh) * 2011-01-06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区域补偿、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38560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休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30127474A1 (en) * 2010-08-11 2013-05-23 Dajun Zhang Control processing method of energy-saving cell and base station
CN103945506A (zh) * 2013-01-21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覆盖补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64673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05025555A (zh) * 2014-04-22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补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92A (zh) * 2015-09-28 2016-02-24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协同的网络优化与节能方法和系统
CN10681771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自愈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010725A (zh) * 2019-12-12 2020-04-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小区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8560A (zh) * 2010-05-06 2011-1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休眠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30127474A1 (en) * 2010-08-11 2013-05-23 Dajun Zhang Control processing method of energy-saving cell and base station
CN102065448A (zh) * 2011-01-06 2011-05-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覆盖区域补偿、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45506A (zh) * 2013-01-21 2014-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覆盖补偿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5064673A1 (ja) * 2013-11-01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05025555A (zh) * 2014-04-22 2015-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补偿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7692A (zh) * 2015-09-28 2016-02-24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协同的网络优化与节能方法和系统
CN106817716A (zh) * 2015-11-30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自愈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1010725A (zh) * 2019-12-12 2020-04-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小区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YOCERA CORP.: "R3-130694 "Non-overlapping coverage scenario considerations for Energy Saving"", 《3GPP TSG_RAN\WG3_IU》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4739A (zh) * 2021-02-24 2021-05-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911691A (zh) * 2021-02-24 2021-06-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6018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04739B (zh) * 2021-02-24 2023-04-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911691B (zh) * 2021-02-24 2023-03-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节能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87080A (zh) * 2021-03-15 2022-09-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087080B (zh) * 2021-03-15 2023-10-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38666A (zh) * 2021-06-10 2021-09-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3438666B (zh) * 2021-06-10 2023-10-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确定方法及设备
CN113411874A (zh) * 2021-06-23 2021-09-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节能方法、基站节能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30043765A1 (en) * 2021-08-04 2023-02-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ing usage of power using switch off of cells
US11576118B1 (en) * 2021-08-04 2023-02-0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ing usage of power using switch off of cells
CN113705707B (zh) * 2021-09-02 2023-06-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小区节电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05707A (zh) * 2021-09-02 2021-1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小区节电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91415A (zh) * 2021-11-17 2022-01-04 西藏先锋绿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节能小区快速筛选方法
CN114286432A (zh) * 2021-12-30 2022-04-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38329A1 (zh) * 2022-01-19 2023-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WO2023246101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方法、基站及终端设备
WO2024082458A1 (en) * 2023-01-06 2024-04-2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for network energy saving under dual connectivity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531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2531B (zh) 基站节能方法和装置
KR101477365B1 (ko) 무선 라디오 네트워크에서 에너지 관리 시스템을 운영하는 방법
US8913575B2 (en) Releasing a radio resource (e.g.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 based on capacities of base stations
Dutta et al. Self-adaptive scheduling of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s in green 5g networks
JP2014150529A (ja) 基地局及びドーマント制御方法
CN112512068A (zh) 小区节能方法和基站
CN104782189A (zh) 一种基站节能的方法及基站
CN112469075B (zh) 节能小区的业务预测方法和装置
EP3644646A1 (en) Load-balan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4040643A1 (en) Method for energy saving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552933A (zh) 电信通信系统中的联邦学习
US20120164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Control
Zhang et al. Energy-efficient clustering design for M2M communications
WO2021016027A1 (en) Multiple concurrent bandwidth parts for a base station of a cellular network
CN112434885B (zh) 节能小区的业务预测方法和装置
US9844002B2 (en) Method for power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in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JP2018201266A (ja) 電力リソース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
CN103037443B (zh) 协调小区失效补偿和容量覆盖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15066008A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560753B2 (ja) モバイルセルラー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電力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
WO202321284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23018012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ergy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4390646B (zh) Nsa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2601252B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20272627A1 (en) Energy Saving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