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2435B -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2435B
CN112312435B CN202011206270.XA CN202011206270A CN112312435B CN 112312435 B CN112312435 B CN 112312435B CN 202011206270 A CN202011206270 A CN 202011206270A CN 112312435 B CN112312435 B CN 112312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network
data
network equipment
mode
wireless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62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2435A (zh
Inventor
刘喜卿
周诗雨
程新洲
冯连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62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2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2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2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2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解决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存在的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根据网络模式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通过配置装置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建设及运维的成本,快速实现5G网络的连续广域覆盖,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行效率,不同的运营商之间采用共建共享5G网络(无线接入网共享,而核心网独立建设)的方式。共建共享5G网络的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NSA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standalone,SA)模式。
现有技术中,在共建共享5G网络的方式下,核心网设备配置无线接入设备的连接数据时,是依靠工程师按照不同的共建共享5G网络的网络模式人工进行配置。然而,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时,存在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时,存在的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配置装置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之后,该配置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配置装置发送上述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之后,上述配置装置接收来自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后续,上述配置装置向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数据。
可以看出,配置装置可以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配置装置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从而减少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流程,提高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包括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的第一消息,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该配置装置用于指示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配置装置发送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数据为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向上述配置装置发送上述第一数据。
可以看出,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向配置装置发送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无线网接入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从而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能够减少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流程,提高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的第一数据,该核心网设备根据该第一数据,与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可以看出,核心网设备可以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的第一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的第一数据,从而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能够减少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流程,提高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准确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上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该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上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向该配置装置发送上述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上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上述第一数据。上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上述核心网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和获取单元。
上述发送单元,用于向配置装置的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该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上述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上述配置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上述配置装置发送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上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上述配置装置发送上述第一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包括:获取单元和建立单元。
上述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该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上述建立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第一数据,与上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该核心网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核心网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核心网设备执行如第三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中第四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四方面、第七方面、第九方面、第十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五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五方面、第八方面、第十一方面、第十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六方面、第八方面、第十方面、第十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三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NSA单锚点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NSA双锚点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SA模式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降低5G网络的建设及运维的成本,快速实现5G网络的连续广域覆盖,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行效率,不同的运营商之间采用共建共享5G网络(无线接入网共享,而核心网独立建设)的方式。共建共享5G网络的网络模式包括NSA单锚点模式、NSA双锚点模式或S A模式。
图1为NSA单锚点模式的系统。如图1所示,NSA单锚点模式的系统包括承建方核心网(core network,EPC)设备01、使用方EPC设备02、承建方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4G)基站03以及承建方5G基站04。
需要说明书的是,承建方即承建5G基站的运营商,使用方即使用承建方的5G基站的运营商。
在NSA单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分别独立建设,承建方4G基站03作为锚点被承建方和使用方共享,承建方和使用方共享承建方5G基站04,即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控制面数据通过承建方4G基站03传输,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用户面数据通过承建方5G基站04传输。使用方EPC设备02需要打开网络共享(multi-operatorcore network,MOCN)功能。
承建方4G基站03和承建方5G基站04同时广播运营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land mobile network,PLMN),从而使终端基于PLMN选网。承建方4G基站03和承建方5G基站04之间建立X2接口,使用X2接口进行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承建方EPC设备01与承建方4G基站03连接,承建方EPC设备01与承建方5G基站04连接,使用方EPC设备02与承建方4G基站03连接,使用方EPC设备02与承建方5G基站04连接。
承建方EPC设备01、使用方EPC设备02与承建方4G基站03建立连接,需要在承建方EPC设备01、使用方EPC设备02上分别配置承建方4G基站03的连接数据。承建方4G基站03的连接数据包括: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跟踪区标识(trackingarea identifier,TAI)数据、与TAI对应的位置区标识(location area identity,LAI)的电路域回落(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CSFB)数据、以及跟踪区域码(trace areacode,TAC)与小区全局标识符(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ECGI)的关系数据。
核心网EPC设备包括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分组数据网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以及互联网协议(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多媒体子系统的会话边界控制器(session border control,SBC)。
需要说明的是,承建方4G基站03的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E 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MME分别进行配置,用来分别建立S1-C通路。承建方4G基站03的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PGW分别进行配置,用来分别建立S1-U通路。承建方4G基站03的TAI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MME分别进行配置。承建方4G基站03的TAI数据以及与TAI对应的LAI的CSFB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MM E分别进行配置。承建方4G基站03的TAI数据还通过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DNS分别进行配置。承建方4G基站03的TAC与ECGI的关系数据通过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IMS的SBC分别进行配置。
承建方EPC设备01、使用方EPC设备02与承建方5G基站04建立连接,需要在承建方EPC设备01、使用方EPC设备02上分别配置承建方5G基站04的连接数据。承建方5G基站04的连接数据包括: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TAI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承建方5G基站04的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E 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SGW分别进行配置,用来分别建立S1-U通路。承建方5G基站04的TAI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1和使用方EPC设备02中的MME分别进行配置。
图2为NSA双锚点模式的系统。如图2所示,NSA双锚点模式的系统包括承建方EPC设备05、使用方EPC设备06、承建方4G基站07、承建方5G基站08以及使用方4G基站09。
承建方即承建5G基站的运营商,使用方即使用承建方的5G基站的运营商。
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承建方EPC设备05和使用方EPC设备06分别独立建设,承建方4G基站07和使用方4G基站09分别作为锚点。即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控制面数据通过承建方4G基站07或者使用方4G基站09传输,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用户面数据通过承建方5G基站08传输。
承建方EPC设备05与承建方4G基站07连接,承建方EPC设备05与承建方5G基站08连接,使用方EPC设备06与使用方4G基站00连接,使用方EPC设备06与承建方5G基站08连接。
承建方5G基站08分别和承建方4G基站07以及使用方4G基站09之间建立X2接口,使用X2接口进行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承建方5G基站08广播运营商的PLMN,从而使终端基于PLMN选网。
需要说明的是,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承建方核心网EPC05、使用方EPC06、承建方4G基站07、承建方5G基站08以及使用方4G基站09为同设备厂家,在各自4G基站开设独立锚点。
核心网EPC设备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分组数据网网关PGW。
承建方EPC设备05与承建方4G基站07建立连接,需要在承建方EP C设备05上配置承建方4G基站07的连接数据。承建方4G基站07的连接数据包括信令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4G基站07的信令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5中的MME进行配置。
使用方EPC设备06与使用方4G基站09建立连接,需要在使用方EP C设备06上配置使用方4G基站09的连接数据。使用方4G基站09的连接数据包括信令面通道建立数据。使用方4G基站09的信令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使用方EPC设备06中的MME进行配置。
承建方EPC设备05、使用方EPC设备06与承建方5G基站08建立连接,需要在承建方EPC设备05、使用方EPC设备06上分别配置承建方5G基站08的连接数据。承建方5G基站08的连接数据包括: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08的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EPC设备05和使用方EPC设备06中的PGW分别进行配置。
图3为SA模式的系统。如图3所示,SA模式的系统包括承建方5G核心网(5G corenetwork,5GC)设备10、使用方5GC设备11、承建方5G基站12。
需要说明书的是,承建方即承建5G基站的运营商,使用方即使用承建方的5G基站的运营商。
在SA模式的情况下,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分别独立建设,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分别与承建方5G基站12连接。承建方5G基站12之间建立Xn接口。使用方5GC设备11需要打开网络共享MOCN功能。
承建方5G基站12广播运营商的PLMN,从而使终端基于PLMN选网。
5GC设备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实体(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 ementfunction,AMF)、用户面功能实体(user plane function,UPF)、域名服务器DNS以及IMS的SBC。
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分别与承建方5G基站12连接,需要在承建方5GC设备10以及5GC设备11上分别配置承建方5G基站12的连接数据。承建方5G基站12的连接数据包括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TAI数据以及与紧急呼叫相关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承建方5G基站12的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中的AMF分别进行配置,用来分别建立N2接口通路。承建方5G基站12的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由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中的UPF分别进行配置,用来分别建立N3接口通路。
承建方5G基站12的TAI数据由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中的AMF分别进行配置。承建方5G基站12的TAI数据还通过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中的DNS分别进行配置。承建方5G基站12的与紧急呼叫相关数据通过承建方5GC设备10和使用方5GC设备11中IMS的SBC分别进行配置。
现有技术中,在共建共享5G网络的方式下,核心网设备配置无线接入设备的连接数据时,是依靠工程师按照不同的共建共享5G网络的网络模式人工进行配置。然而,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时,存在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是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存在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配置装置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从而减少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流程,提高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准确性。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41、核心网设备42以及配置装置43。无线接入网设备41与配置装置43连接,核心网设备42与配置装置43连接。
本申请的配置装置43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核心网设备42中。本申请仅以配置装置43可以单独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上述的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或使用方4G基站中的至少一个。核心网设备42可包括上述的承建方核心网设备、使用方EPC设备、承建方5GC设备或使用方5GC设备中的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在NSA单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核心网设备42包括承建方EPC设备和使用方EPC设备。
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核心网设备42包括承建方EPC设备和使用方EPC设备。
在SA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建方5G基站,核心网设备42包括承建方5GC设备以及使用方5GC设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系统。
如图5所示,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包括:
S501、配置装置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网络模式包括NSA单锚点模式、NSA双锚点模式或SA模式。
在NSA单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配置装置分别获取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的网络模式。
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配置装置分别获取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的网络模式。
在SA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建方5G基站,配置装置获取承建方5G基站的网络模式。
可选的,结合图6所示,S501可以包括S5011-S5014。
S5011、配置装置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在NSA单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配置装置分别向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配置装置分别向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SA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41包括建方5G基站,配置装置向承建方5G基站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S5012、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配置装置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
S5013、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消息。
第一消息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S5014、配置装置接收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
S502、配置装置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
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示例性的,在NSA单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承建方4G基站和承建方5G基站,核心网设备包括承建方EPC设备和使用方EPC设备。
第一数据包括:承建方4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4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4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4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4G基站的TAI数据、承建方4G基站的与TAI对应的LAI的CSFB数据、承建方4G基站的TAC与ECGI的关系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以及承建方5G基站的TAI数据。
示例性的,在NSA双锚点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承建方4G基站、承建方5G基站以及使用方4G基站,核心网设备包括承建方EP C设备和使用方EPC设备。
第一数据包括:承建方4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信令面通道的建立数据、使用方4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信令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承建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以及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EP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
示例性的,在SA模式的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承建方5G基站,核心网设备包括承建方5GC设备以及使用方5GC设备。
第一数据包括:承建方5G基站与承建方5G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5GC设备之间控制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5G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与使用方5GC设备之间用户面通道的建立数据、承建方5G基站的TA I数据、承建方5G基站的与紧急呼叫相关数据。
S503、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配置装置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S504、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数据。
可选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指示信息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数据,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直接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数据。
S505、配置装置接收无线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
S506、配置装置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S507、核心网设备接收配置装置发送的第一数据。
S508、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配置装置自动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是人工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连接数据,存在配置流程冗长且易出错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配置装置自动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数据,使核心网设备根据该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从而减少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流程,提高了配置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准确性。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700,该通信设备700可以为上述的配置装置,也可以为上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上述的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该通信设备7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通信线路702,存储器703,通信接口704。
具体的,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终端的步骤或动作。
处理器701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 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 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 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通信线路70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701与存储器703之间传输信息。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
存储器703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7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70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 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 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设备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通信接口7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其中,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无线局域网(w 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
需要指出的是,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设备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该通信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80。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81、发送单元82。
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例如,结合图5,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501。
发送单元82,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82可以用于执行S502。
获取单元81,还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数据。例如,结合图5,获取单元81可以用于执行S505。
发送单元82,还用于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82可以用于执行S506。
在实际实现时,获取单元81、发送单元82,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5所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90。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发送单元91、获取单元92。
发送单元91,用于向配置装置的发送第一消息。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91可以用于执行S5013。
获取单元92,用于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结合图5,获取单元92可以用于执行S503。
发送单元91,还用于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数据。例如,结合图5,发送单元91可以用于执行S504。
在实际实现时,发送单元91、获取单元92,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5所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100。该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1、建立单元102。
获取单元101,用于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第一数据。例如,结合图5,获取单元101可以用于执行S507。
建立单元102,用于根据第一数据,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例如,结合图5,建立单元102可以用于执行S508。
在实际实现时,获取单元101、建立单元102,可以由图7所示的处理器701调用存储器703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图5所示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配置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配置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指令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配置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核心网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指令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核心网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核心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设备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装置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
所述配置装置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所述配置装置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配置装置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包括:
所述配置装置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配置装置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4.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配置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所述配置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配置装置的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接收来自所述配置装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
6.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核心网设备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所述配置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网络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核心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7.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8.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配置装置的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配置装置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所述配置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9.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来自配置装置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所述配置装置用于获取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所述网络模式包括非独立组网单锚点模式、非独立组网双锚点模式或独立组网模式;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网络模式,向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向所述配置装置发送所述网络模式对应的所述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与所述核心网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数据;接收来自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数据;向所述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
10.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11.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核心网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核心网设备执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
CN202011206270.X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312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270.XA CN11231243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6270.XA CN11231243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435A CN112312435A (zh) 2021-02-02
CN112312435B true CN112312435B (zh) 2023-06-23

Family

ID=74333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6270.XA Active CN112312435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243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593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私有基站的接入控制方法
EP2448302A1 (en) * 2009-06-26 2012-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pos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ome base station
WO2018028667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34517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307530A (zh) * 2016-09-30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219157A (zh) * 2018-10-30 2019-01-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351804A (zh) * 2019-06-17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8279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重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417111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593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私有基站的接入控制方法
EP2448302A1 (en) * 2009-06-26 2012-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bscrib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pos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ome base station
CN107734517A (zh) * 2016-08-10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028667A1 (zh) * 2016-08-12 2018-02-1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307530A (zh) * 2016-09-30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219157A (zh) * 2018-10-30 2019-01-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148279A (zh) * 2018-11-02 202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重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417111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351804A (zh) * 2019-06-17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5-161131 Rel-13 CR 32.299 ULI for untrust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correction".3GPP tsg_sa\WG5_TM.2016,全文. *
基于集中式接入网架构的异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技术研究;田霖;翟国伟;黄亮;周一青;石晶林;;电信科学(06);全文 *
浅谈锚点优选在联电5G共建共享中的应用;何棱;;数码世界(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2435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87590B (zh) 会话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99802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 point selection with evolved packet data gateway
KR102469973B1 (ko)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01842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0159100B2 (en) Mechanism for establishing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with multiple IP addresses
EP3829230A1 (en) User plane for fifth generation cellular architecture
CN108702798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与装置
EP2827649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feedback of flow-to-rat mapping preferences
CN109729761A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698751B (zh) 确定ursp规则优先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46274B (zh)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EP4142369A1 (en) Qo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842956B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路由方法、服务网关及移动管理实体
CN104919890A (zh)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2312435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9635692B2 (en) Methods of ensuring network continuity performed at local gateway, fixed gateway,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994762A (zh) 关联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673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995228B (zh) 一种用于5gc的n9口呼叫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11328089A (zh)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4015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4323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10535826B (zh) 无线组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8145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5706600A (zh) 星上upf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