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8089A -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8089A
CN111328089A CN201811545172.1A CN201811545172A CN111328089A CN 111328089 A CN111328089 A CN 111328089A CN 201811545172 A CN201811545172 A CN 201811545172A CN 111328089 A CN111328089 A CN 111328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identity modu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51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28089B (zh
Inventor
王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451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89B/zh
Priority to US17/295,131 priority patent/US20220007171A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25659 priority patent/WO2020125583A1/zh
Priority to EP19899194.5A priority patent/EP386986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328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28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8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04W36/002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between different packet switched [PS]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LTE and WLAN or LTE and 5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支持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为IMS)的语音业务(即,Voice over LTE,简称为VoLTE)的终端的普及和发展,目前更高一级的终端芯片方案已经可以支持双VoLTE+双4G+双卡双待单通,或未来支持双VoLTE+双5G+双卡双待单通,即用户可以插入两张VoLTE签约的全球用户身份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简称为USIM)卡,用户可以选取其中一卡拨打VoLTE电话,而另一卡可仍然驻留在4G或5G网络上。
虽然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技术方案提升了终端的无线性能,但是,目前终端上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实现相较于之前的单卡单待VoLTE终端,或4G+2G双卡双待方案并无不同,业务处理灵活性较低,网络传输资源使用率较低。除此之外,不仅仅是VoLTE业务,其他类型的通信业务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双卡双待的通信终端中进行通信业务时完全通过该通信业务相关的卡实现,业务处理灵活性和网络传输资源使用率比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传输模块,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由于在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中,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因此,对于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可以借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充分利用了网络传输资源。通过该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双卡双待的通信终端中进行通信业务时完全通过该通信业务相关的卡实现,业务处理灵活性和网络传输资源使用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升了终端对不同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的最大利用率,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一优选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二优选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三优选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应用实例的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案所涉及的模块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路由建立前通信业务流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路由建立后通信业务流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终端已经可以实现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还会实现更多种类的双卡双待终端。双卡双待的终端可以实现同时在不同运营商进行不同的通信业务,以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为例,同一时刻终端中的某一卡可以进行VoLTE通话,而另一卡仍能驻扎在另一运营商的4G或5G网络上。
然而,单个运营商布网能力有限,可能无法保证所有区域都有较好的网络覆盖,同样也不能保证人流集中地区基站能有充分的服务能力,这些原因造成了VoLTE的通话并不能实时的保持高质量和高稳定性,尤其是处于移动中的智能终端设备。除此之外,不仅仅是VoLTE业务,其他类型的通信业务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当双卡双待的通信终端中的单个卡进行通信业务时,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只与其中一卡以及该卡所属运营商的网络环境有关,仍然可能会随着实际环境的变化而下降,相较于之前的单卡单待VoLTE终端,或4G+2G双卡双待方案,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并不能因双卡的存在有任何的提升。
考虑到双卡双待终端具备双网络的优势,例如,目前的双卡双待终端已经或将要具备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能力,可以考虑利用终端强大的无线性能提升VoLTE通话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业务处理和网络传输资源利用率提升的方案,在部分实施例中,该方案还能够以最小成本实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的提升,可以实现诸如VoLTE通话质量和稳定性提升、RCS业务质量提升等目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基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以及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例如,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智能终端(该终端可以是双卡双待单通或双卡双待双通)。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能够借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实现第一身份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该方案仅仅涉及到终端内部的业务数据传递方式的改变,无需运营商对基站或核心网进行改造,例如由运营商增加公网和专网,也无需两运营商签署互通漫游协议增加复杂的计费算法。只需增加或改造终端上的实现方案,即可以对终端中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进行大幅提升。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中执行。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对应着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传输设备106和对应着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传输设备106)、输入输出设备108、以及用于安装身份识别模块的卡槽1和卡槽2(图中示出了两个卡槽,但是,实质上,因为eSIM的存在,也可以仅仅有一个卡槽,或不存在任何卡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包括对应着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传输设备106和对应着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传输设备106,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对于双卡双待终端,不同传输设备106可以对应着不同的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需要注意的是,该终端可以安装有除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之外的其他身份识别模块,本实施例并不排除包括更多身份识别模块的方案。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在图2中,卡1是指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卡2是指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如图2所示,该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案中,所述通信业务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相关联(例如关联程度高于预定程度)的通信业务,例如,可以是针对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提供的附加通信业务或增值业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有的其数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所传递的通信业务,都适用于以上的方案,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是以VoLTE业务、或者融合通信(Rich CommunicationSuite,简称为RCS)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当理解为仅限于这两种业务。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在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中,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因此,对于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可以借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充分利用了网络传输资源。通过该方案,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双卡双待的通信终端中进行通信业务时完全通过该通信业务相关的卡实现,业务处理灵活性和网络传输资源使用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升了终端对不同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的最大利用率,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终端中实施不同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不同网络通信时,往往会在终端中设置不同的端口,让发往不同通信网络或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的数据能够通过其各自专用的端口发出。因此,如图3的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一优选流程图所示,为了配合某些终端的这种实现方式,在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2,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内部局域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也就是说,该专项路由规则需要保证在终端内部,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双向路由,从而将本应发送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设备端口的业务数据路由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以及将该设备端口中接收到的来自数据链路的该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返回给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所述内部局域网基于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这样,便于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实现,由于该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能够根据专项路由规则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所以,其可以被直接发往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并在其中传输,最终到达网络中用于处理该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中,反之亦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够流畅无卡顿地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通信业务,而并不会感知到终端内部实现上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并且,该方案也无需改变网络侧的结构和协议,是一种非常便捷、简单的实现方式。
以下分别从发出业务数据和接收业务数据两个方面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实现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步骤S202中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步骤:
发出业务数据步骤: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所述业务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并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
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的地址;所述前置网关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后,建立所述前置网关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为了在终端内部区分不同的业务模块,可以为该通信业务配置在终端中的内部地址,从而可以知道数据包的来源并根据来源不同执行不同的路由和业务处理。因此,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在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处被生成时的源地址设置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可以简称为内部地址,可以包括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根据该内部地址,可以得知其来源是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按照专项路由规则,会将数据包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上。但是,在该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上发出该数据包之前,为了便于终端外部的设备,例如,接入网和核心网网元,识别该数据包的来源和所属的业务,一种比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该源地址中设置的内部地址替换成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可以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通信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也就是说,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从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的步骤。
接收业务数据步骤: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设备端口传输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可以包括:
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通信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
通过以上方案,当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接收到数据包后,内部局域网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在所有收到的internet数据中提取由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网元/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的第三数据包,并进一步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从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外部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内部地址,可以包括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之后,按照专项路由规则,可以将该数据包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屏蔽掉发往其他模块或端口的无效数据,避免其被发往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从而影响正常通信业务的进行,尤其是对于某些实时性较强的业务,例如VoLTE业务。
对于VoLTE和RCS业务,所述核心网网元可以为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中的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为EPC,包括4G第四代网络通信核心网)。
对于VoLTE和RCS业务,所述前置网关可以为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中的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W,简称为ePDG)。
综合以上所描述的方案可以理解,以上建立专项路由规则,整体上相当于是在终端内部建立专有的内部局域网,该内部局域网仅供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例如VoLTE或RCS业务)使用,该内部局域网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连接internet。该内部局域网分配局域网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给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该内部局域网建立专项路由规则,将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经由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发送至internet,借由internet发送至第一网络的ePDG,该内部局域网在所有收到的internet数据中,提取由第一网络的ePDG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的数据,路由至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该内部局域网在将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数据发送至internet前,将数据中的源地址(由内部局域网分配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内部IP地址和端口)转换为第一网络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分配的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该内部局域网在收到第一网络ePDG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数据后,将数据中的目的地址(第一网络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分配的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转换为内部局域网分配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内部IP地址和端口。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二优选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步骤S402,激活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连接;
步骤S404,建立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以上步骤仅仅为可选步骤,因为终端可能是已经激活对应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连接的状态,和/或,已经建立有对应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的状态,此时是无需再进行步骤S402和/或步骤S404的。此外,步骤S402和/或步骤S404与步骤S302的执行顺序也没有先后限制,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并不影响本实施例方案的实现。
考虑到最优化最合理的实现终端中通信业务传输方法,提高网络的综合利用效率,面对多种网络传输选择,可以通过设置预定的判决步骤来决定是否启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案。因此,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操作,可以仅在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执行,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原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因此开始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定具体的能够体现通信质量的参数与该参数对应的预定门限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确定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以VoLTE或RCS业务为例,以下几个指标其中一个或多个满足条件,即可以认为VoLTE通话质量或RCS业务的质量显著下降:1、接收信号低于门限标准;2、数据速率低于门限标准;3、丢包率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4、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
(2)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原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劣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因此将开始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两个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的比较,可以采用通用的信号质量表征参数来进行比较,例如,比较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各自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简称为RSRP),如果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RSRP高于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RSRP,则可以认为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
(3)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终端中的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低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而不是采用Voice over WiFi的方式。因wifi信号和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信号质量是无法直接比较的,所以可以比较二者的速率,如果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则可以选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传递业务数据。
以上条件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2)确定是否可以采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3)确定是应采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还是采用WiFi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2)和(3)结合,来确定是应启用代替或辅助的业务数据传输方式,并且由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速率高于WiFi链路的速率,因此应当选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在采用了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传输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可以实时监控通信质量,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出现通信质量不佳的情况,则可以考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切换回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通信网络上。图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的第三优选流程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所示,在步骤S202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502,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定具体的能够体现通信质量的参数与该参数对应的预定门限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以VoLTE为例,以下几个指标其中一个或多个满足条件,即可以认为VoLTE通话质量显著下降:1、接收信号低于门限标准;2、数据速率低于门限标准;3、丢包率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4、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其中,第二预定通信质量所对应的各个参数的门限值,可以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所对应的各个参数的门限值相同或不同。
步骤S504,切换回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通信业务对应的网络链路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切换到通过WiFi网络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传输模块60,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案中,所述通信业务可以为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相关联(例如关联程度高于预定程度)的通信业务,例如,可以是针对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提供的附加通信业务或增值业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有的其数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所传递的通信业务,都适用于使用以上的装置来实现其数据传输,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业务是以VoLTE业务,或者RCS业务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当理解为仅限于这两种业务。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在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中,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因此,对于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可以借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从而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充分利用了网络传输资源。通过该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双卡双待的通信终端中进行通信业务时完全通过该通信业务相关的卡实现,业务处理灵活性和网络传输资源使用率比较低的问题,提升了终端对不同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的最大利用率,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终端中实施不同用户识别模块对应的不同网络通信时,往往会在终端中设置不同的端口,让发往不同通信网络或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的数据能够通过其各自专用的端口发出。因此,如图6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所示,为了配合某些终端的这种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62,设置为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62可以包括路由建立模块620,设置为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也就是说,该专项路由规则需要保证在终端内部,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双向路由,从而将本应发送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设备端口的业务数据路由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以及将该设备端口中接收到的来自数据链路的该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返回给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所述内部局域网基于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这样,便于所述传输模块60执行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操作,由于该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能够根据专项路由规则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所以,其可以被直接发往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并在其中传输,最终到达网络中用于处理该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中,反之亦然。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够流畅无卡顿地实现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通信业务,而并不会感知到终端内部实现上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并且,该方案也无需改变网络侧的结构和协议,是一种非常便捷、简单的实现方式。
以下分别从发出业务数据和接收业务数据两个方面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所述传输模块60可以设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1)发送业务数据: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所述业务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并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
所述传输模块60可以设置为通过以下之一的方式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的地址,以便所述前置网关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后,建立所述前置网关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为了在终端内部区分不同的业务模块,可以为该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配置在终端中的内部地址,从而可以知道数据包的来源并根据来源不同执行不同的路由和业务处理。因此,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在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处被生成时的源地址设置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内部地址,可以包括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根据该内部地址,可以得知其来源是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按照专项路由规则,会将数据包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上。但是,在该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上发出该数据包之前,为了便于终端外部的设备,例如,接入网和核心网网元,识别该数据包的来源和所属的业务,一种比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该源地址中设置的内部地址替换成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通信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也就是说,所述传输模块60还设置为: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前,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从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2)接收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设备端口传输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在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60可以设置为通过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
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通信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例如,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号)。
通过以上方案,当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接收到数据包后,内部局域网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在所有收到的internet数据中提取由第一网络的核心网网元/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的第三数据包,并进一步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从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外部地址,可以包括外部IP地址和端口号)替换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简称为内部地址,可以包括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之后,按照专项路由规则,可以将该数据包从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屏蔽掉发往其他模块或端口的无效数据,避免其被发往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从而影响正常通信业务的进行,尤其是对于某些实时性较强的业务,例如VoLTE业务。
对于VoLTE和RCS业务,所述核心网网元可以为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中的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为EPC,包括4G第四代网络通信核心网)。
对于VoLTE和RCS业务,所述前置网关可以为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中的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W,简称为ePDG)。
综合以上所描述的方案可以理解,以上建立专项路由规则,整体上相当于是在终端内部建立专有的内部局域网,该内部局域网仅供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例如VoLTE或RCS业务)使用,该内部局域网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连接internet。该内部局域网分配局域网内部IP地址和端口号给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该内部局域网建立专项路由规则,将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数据转发至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经由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发送至internet,借由internet发送至第一网络的ePDG,该内部局域网在所有收到的internet数据中,提取由第一网络的ePDG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的数据,路由至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该内部局域网在将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通信业务数据发送至internet前,将数据中的源地址(由内部局域网分配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内部IP地址和端口)转换为第一网络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分配的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该内部局域网在收到第一网络ePDG发送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数据后,将数据中的目的地址(第一网络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分配的VoLTE或RCS业务IP地址和端口)转换为内部局域网分配给第一身份识别模块通信业务的内部IP地址和端口。
如图6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连接激活模块64,设置为激活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连接;
设备端口建立模块66,设置为建立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以上模块仅仅为可选调用的模块,因为终端可能是已经激活对应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连接的状态,和/或,已经建立有对应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的状态,此时是无需再调用设备端口建立模块66和/或设备端口建立模块66的。此外,设备端口建立模块66和/或设备端口建立模块66与路由建立模块620各自的功能操作的执行顺序也没有先后限制,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并不影响本实施例方案的实现。
考虑到最优化最合理的实现终端中通信业务传输方法,提高网络的综合利用效率,面对多种网络传输选择,可以通过设置预定的判决步骤来决定是否启用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方案。因此,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如图6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设置为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
所述传输模块60设置为在所述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判断所述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以下分别对各个预定条件进行详细描述:
(1)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原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网络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因此开始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定具体的能够体现通信质量的参数与该参数对应的预定门限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确定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以VoLTE为例,以下几个指标其中一个或多个满足条件,即可以认为VoLTE通话质量显著下降:1、接收信号低于门限标准;2、数据速率低于门限标准;3、丢包率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4、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
(2)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原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劣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因此将开始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两个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的比较,可以采用通用的信号质量表征参数来进行比较,例如,比较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各自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简称为RSRP),如果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RSRP高于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RSRP,则可以认为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
(3)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通过该条件,可以确定终端中的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低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数据链路来传输业务数据而不是采用Voice over WiFi的方式。因wifi信号和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信号质量是无法直接比较的,所以可以比较二者的速率,如果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则可以选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传递业务数据。
以上条件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例如,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2)确定是否可以采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3)确定是应采用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还是采用WiFi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或者,可以先选用条件(1)确定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实现通信业务时的通信质量不佳,进而通过步骤(2)和(3)结合,来确定是应启用代替或辅助的业务数据传输方式,并且由于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速率高于WiFi链路的速率,因此应当选择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代为或辅助传递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在采用了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来传输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可以实时监控通信质量,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出现通信质量不佳的情况,则可以考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切换回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通信网络上。因此,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所述传输模块60可以设置为在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
切换回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通信业务对应的网络链路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切换到通过WiFi网络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判定具体的能够体现通信质量的参数与该参数对应的预定门限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是否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以VoLTE为例,以下几个指标其中一个或多个满足条件,即可以认为VoLTE通话质量显著下降:1、接收信号低于门限标准;2、数据速率低于门限标准;3、丢包率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4、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持续预定时间高于门限。其中,第二预定通信质量所对应的各个参数的门限值,可以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所对应的各个参数的门限值相同或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存储介质还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0,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以VoLTE业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的一些应用实例进行描述。
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智能终端具备以下特征:同一时刻终端中的第一卡可以进行VoLTE通话,而第二卡仍驻扎在另一运营商的4G或5G网络上。基于这样的双卡双待终端,在第一卡上进行VoLTE通话时,可以测量第二卡的4G或5G网的信号强度,并立即激活业务链路,并且进行VoLTE通话第一卡所述运营商开通了基于S2b接口(非授信域接入EPC,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的分组核心网,4G第四代网络通信核心网)的WiFi calling功能。
图7是根据本发明应用实例的网络结构和数据流图。参照图7所示,该应用实例中,基本方法简要描述如下:
在终端内建立路由机制,其中第一卡的VoLTE通话业务可以使用第二卡的数据链路;在终端内建立VoLTE通话业务对第二卡的信号监测以及数据链路的速率和丢包率评估模块;在终端内建立对WiFi的信号监测以及WiFi数据链路的速率和丢包率评估模块。当终端第一卡所在运营商网络出现信号下降或数据速率下降时,终端VoLTE通话质量出现了下降,此时终端WiFi模块关闭或WiFi性能尚不足支持WFC通话时,终端可以立即激活第二卡的4G或5G数据链路,终端内部构建一个VoLTE业务可走第二卡4G或5G数据链路的路由,终端通过第二卡数据链路访问ePDG(具体为附图7中的网络1中的ePDG)建立到第一卡的网络中的EPC(具体为附图7中的网1EPC)的IPsec(IP Security)隧道,进行基于802.11网络的IMS(IPMutimedia Subsystem)注册,将当前的VoLTE通话平滑切换至第二卡。参照附图7所示,可以看出,本例方法中数据通过卡2的数据链路传输的路径,与数据通过原有卡1的网络传输的路径,存在显著的不同。
在该方案中,通过建立终端内部路由,可以在终端内容构建一个VoLTE业务专用的网络,使得VoLTE业务可以使用第二卡4G或5G数据链路,如此其VoLTE业务可接入运营商的ePDG,实现VoLTE通话使用第二卡的数据链路,并且VoLTE业务使用原运营商ePDG接入EPC,无需网络侧进行任何修改,因网络侧IMS业务从LTE切换至ePDG模式本身就是无中断平滑切入,所以VoLTE通话在切换中可以保证用户无感知。同时第一卡的VoLTE通话切换后,并非启动或激活了第二卡的VoLTE业务,而是利用了第二卡的数据链路,因此不同运营商不需签署任何协议或对网络网元进行更改。
该应用实例中,所涉及应用环境有两种情况:
应用环境1:
终端VoLTE通话进行在任意一卡(为方便描述假定为第一卡,记为卡1)所在网络假定为运营商1的网络,第二卡(为方便描述记为卡2)上也驻扎在另一运营商的4G或5G网络上,所在网络假定为运营商2的网络,终端WiFi处于打开状态且终端连接到本地WiFi网络。
当前终端所在的网络1出现覆盖能力下降或网络资源下降的情况,卡1获得了低信号值或低数据速率,VoLTE通话质量显著下降,而当前位置卡2所处网络2覆盖能力较好或网络容量较高,卡2的数据链路速率较快,并且卡2的数据链路速率明显快于WiFi网络速率,则终端立即启用本例中所述的方案,将VoLTE通话平滑切换至卡2数据链路。若WiFi网络速率快于卡2的数据链路速率,VoLTE通话可以切换为Voice over WiFi(也称为WFC)通话。
应用环境2:
终端VoLTE通话进行在任意一卡(为方便描述假定为第一卡,记为卡1)所在网络假定为运营商1的网络,第二卡(为方便描述记为卡2)上也驻扎在另一运营商的4G或5G网络上,所在网络假定为运营商2的网络,终端WiFi处于关闭状态或终端WiFi处于打开状态但终端未连接到任何WiFi网络。当前终端所在的网络1出现覆盖能力下降或网络资源下降的情况,卡1获得了低信号值或低数据速率,VoLTE通话质量显著下降,而当前位置卡2所处网络2覆盖能力较好或网络容量较高,当卡1网络信号满足良好的VoLTE通话时,卡1的VoLTE通话使用本实例中的方案切换到使用卡2的数据链路进行VoLTE通话。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案所涉及的模块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图中路由建立模块620以及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为终端中新增业务模块,加粗连接线部分为新增控制流和数据流。
该图8中,VoLTE业务模块80是用于实现VoLTE业务的模块;数据业务模块82为用于实现通过数据链路上网的业务模块;卡1无线模块84和卡2无线模块86分别为卡1和卡2对应的用于实现无线通信的模块。
路由建立模块620以及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不限于软件或硬件实现方式,其功能分别为:
路由建立模块620:建立VoLTE业务模块(其上的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作为该模块的输入和输出端口)到第二卡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的专用路由,使当前VoLTE通话可使用第二卡的数据业务而不用更改其业务所属卡。
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实时根据网络信号评估卡1和卡2的信号强度,数据速率等关键指标,决定是否进行业务切换,优选的可增加对WiFi网络的评估。
以下分别以上述的应用环境1和应用环境2为例,描述本实例中方案的方法流程及实现步骤。
针对应用环境1,本实例中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卡1上进行的VoLTE通话质量下降,同时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已监测到卡1无线网络信号下降,卡1所在网络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已经低于预设门限M(M值可以由厂商预配置,例如-105dBm),卡2无线网络信号较好,其RSRP高于M值,同时WiFi网络信号较好,其信号强度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已经高于预设门限N值(N值可以由厂商预配置,例如-75dBm)WiFi信号强度高于该门限标识VoLTE业务可以在WiFi上进行。
步骤2: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评估卡1无线数据性能,卡2无线数据性能,WiFi数据网络性能,对三者性能进行对比。其中,卡1和卡2的性能的比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速率,丢包率,误码率,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卡1/卡2与WiFi的性能的比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速率。
步骤3: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评估卡2无线数据性能胜出,将目的切换网络标定为卡2数据网络,激活卡2的internet数据连接,建立卡2数据连接的虚拟设备端口rmnet2(对应于前述的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本实例中假设命名为rmnet2),同时将此数据连接的网络分配地址,网关地址,DNS服务器地址通知路由建立模块620。
步骤4:路由建立模块620建立VoLTE业务的的专项路由,该专项路由规则为:建立VoLTE业务端口到卡2数据连接设备端口rmnet2的数据转发规则,1)运营DHCP(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协议或IP地址分配协议为VoLTE业务或程序分配内部IP地址及端口号,对于一个内部局域网,每一个应用是一个client,在该内部局域网中会有一个唯一的端口,和内部局域网分配给手机的IP地址组合构成这个应用的地址,IP地址+端口例如:手机中某应用1使用的地址是192.168.0.1:01,此处01为端口,某应用2使用的地址是192.168.0.1:02,此处02为端口;2)建立专项路由规则,允许VoLTE业务模块所有发出的数据,及其原地址与端口号为VoLTE业务和程序所专属的数据包(这里指的是VoLTE通话业务的所有数据)经由rmnet2端口发送到internet;3)建立专项路由规则,经由rmnet2端口收到的来自网络的所有数据包,其目的地址端口号为VoLTE业务模块的,均转发给VoLTE业务模块或程序;其专项路由规则建立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如下方法:
1.所有来自VoLTE业务模块的数据包使用编号为“X”的路由表;
2.假设卡2数据业务接口为rmnet2,向路由表“X”增加一条路由:所有到VoLTE业务模块的数据包都通过rmnet2接口出去;
3.建立VoLTE业务模块虚拟端口volte1,允许已经建立的数据转发,此处,给这个应用端口分配一个虚拟的设备号,方便建立端对端路由;
4.拒绝无效的数据包从卡2数据业务接口到VoLTE业务模块接口转发,此处,拒绝所有非VoLTE业务的数据包,其他数据包可以走其他路由;
5.允许从卡2数据业务接口到VoLTE业务模块接口转发。
此时,终端内部具备了一个路由表,该路由表向VoLTE业务或应用提供专属的路由,使其可以使用卡2的数据链路连接internet,如同VoLTE业务或应用接入了一个WLAN网络。通过软件创建路由方式,将第二运营商的卡的数据链接共享出来,类似于手机wifi热点功能,创建一个热点共享自己的数据流量,但是不同于wifi热点共享的是:卡2流量仅仅共享给卡1的VoLTE业务使用;无需WiFi硬件做发射。就是一个端到端的、卡1的VoLTE业务到卡2数据链接软件路由通路的打造,对于卡1的VoLTE应用所感受到的就是连接到了一个S2b的wifi热点。
步骤5:路由建立模块620向VoLTE业务模块发送WLAN已经连接的通知,将虚拟WLAN网络分配给VoLTE业务模块的IP地址以及虚拟网关通知给VoLTE业务模块,这样VoLTE业务模块可以使用WLAN连接internet网络,如同连接到了一个终端外的WLAN热点。
步骤6:此时VoLTE业务模块通过卡2数据链路连接internet网络,如上述附图7所示,VoLTE业务模块在卡2的数据链路上发起卡1所属网络1的ePDG的URL地址解析,获取到ePDG的IP地址。
步骤7:VoLTE业务模块向卡1所属网络1的ePDG的IP地址发起端到端的IKEv2/EAP-AKA流程,成功后卡1网络的ePDG和PGW之间建立GTP隧道,卡1网络的PGW分配远端IP地址以及P-CSCF地址通过GTP给ePDG,ePDG将此发送给终端,终端发送re-invite消息,将当前的VoLTE业务平滑切换到“内部虚拟的wlan连接”,即卡2的数据链路上。
针对应用环境2,本实例中的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卡1上进行的VoLTE通话质量下降,同时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已监测到卡1无线网络信号下降,卡1所在网络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已经低于预设门限M(M值可以由厂商预配置,例如-105dBm),卡2无线网络信号较好,其RSRP高于M值。
步骤2: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评估卡1无线数据性能,评估卡2无线数据性能,对二者性能进行对比。其中,卡1和卡2的性能的比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速率,丢包率,误码率,RTP包延时抖动jitter值。若卡2当前网络数据性能胜出,则进行后续步骤。
步骤3:关键性能评估模块68评估卡2无线数据性能胜出,将目的切换网络标定为卡2数据网络,激活卡2的internet数据连接,建立卡2数据连接的虚拟设备端口rmnet2(假设命名为rmnet2),同时将此数据连接的网络分配地址,网关地址,DNS服务器地址通知VoLTE业务模块。
后续步骤4,5,6,7与上述应用环境1的例子相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路由建立前和路由建立后通信业务流的比较的示意图,其中,图9(a)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路由建立前通信业务流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图9(b)是根据本发明实例的路由建立后通信业务流的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9(a)所示,在路由建立前,发出业务时,VoLTE业务数据从VoLTE业务模块输出后,通过卡1无线模块进入卡1接入网,之后传递到卡1的IMS核心网元;接收业务时,VoLTE业务数据从卡1的IMS核心网元发出后通过卡1接入网到达卡1无线模块,最后进入VoLTE业务模块。
如图9(b)所示,在路由建立后,发出业务时,VoLTE业务数据从VoLTE业务模块输出后,通过终端内虚拟WLAN路由到达卡2数据链路,之后经由卡2接入网以及卡2核心网网关,通过Internet网络达到卡1所述网络的ePDG,由ePDG将VoLTE业务数据发送到卡1的IMS核心网元;接收业务时,VoLTE业务数据从卡1的IMS核心网元发出后到达卡1所述网络的ePDG,之后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到卡2核心网网关并进一步到达卡1接入网,之后到达终端内部通过终端内的虚拟WLAN路由,被转发到VoLTE业务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用最低成本在终端本地实现了VoLTE通话(语音+视频)及RCS业务质量和稳定性的提升,提升了双VoLTE+双4G或双VoLTE+双5G智能终端对不同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以及本地WiFi网络的最大利用率,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无需要求网络侧做任何更改,仅从终端侧即可显著提升VoLTE通话性能,并且完全可以采用全软件方案实现,实现最低成本化。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在一实施方式中,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内部局域网包括:
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局域网基于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所述业务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并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
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内部局域网将所述业务数据从所述设备端口传输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将所述业务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包括以下之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一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地址;
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二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被设置为所述第一网络中所述核心网网元的前置网关的地址;所述前置网关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后,建立所述前置网关与所述核心网网元之间的隧道,并通过所述隧道将所述第二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核心网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的源地址从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核心网网元经由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所述业务数据包括:
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且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端口,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中用于实现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核心网网元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发来的第三数据包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从所述第一网络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替换为所述内部局域网为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分配的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所述通信业务的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激活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连接;
建立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的操作在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执行,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
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
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之后,还包括:
确定当前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二预定通信质量的情况持续超过预定时长;
切换回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与所述通信业务对应的网络链路传输所述业务数据,或切换到通过WiFi网络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为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相关联的通信业务。
14.一种通信业务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安装有第一身份识别模块和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传输模块,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终端中建立内部局域网,其中,所述内部局域网用于在所述终端中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传输所述业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局域网建立模块包括:
路由建立模块,设置为在所述终端内部建立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和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所述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之间的专项路由规则,其中,所述专项路由规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发出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
经由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的设备端口从所述数据链路收到的属于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被路由到所述通信业务的业务端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键性能评估模块,设置为判断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其中,所述预定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进行所述通信业务的通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通信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高于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的信号质量;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对应的数据链路的网络速率高于WiFi网络的网络速率;
所述传输模块设置为在所述关键性能评估模块判断所述预定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对应的数据链路,传输所述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进行的通信业务的业务数据。
18.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9.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811545172.1A 2018-12-17 2018-12-17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1328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5172.1A CN111328089B (zh) 2018-12-17 2018-12-17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7/295,131 US20220007171A1 (en) 2018-12-17 2019-12-16 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PCT/CN2019/125659 WO2020125583A1 (zh) 2018-12-17 2019-12-16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EP19899194.5A EP3869863A4 (en) 2018-12-17 2019-12-16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NSMISSION, STORAGE MEDIA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5172.1A CN111328089B (zh) 2018-12-17 2018-12-17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089A true CN111328089A (zh) 2020-06-23
CN111328089B CN111328089B (zh) 2023-05-16

Family

ID=71102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5172.1A Active CN111328089B (zh) 2018-12-17 2018-12-17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7171A1 (zh)
EP (1) EP3869863A4 (zh)
CN (1) CN111328089B (zh)
WO (1) WO202012558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5019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78982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6628A1 (en) * 2010-10-20 2013-08-0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network Terminal to Communicate
CN105516635A (zh) * 2015-10-28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7395606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834772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6330B2 (en) * 2013-09-30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voice and data for Dual-SIM-Dual-Standby (DSDS) wireless device
WO201518012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data connections for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351137B2 (en) * 2014-07-14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multaneous voice calls using a multi-SIM multi-active device
US9407771B2 (en) * 2014-08-06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ll forwarding en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IM device
US10567447B2 (en) * 2015-10-26 2020-02-18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communication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single wireless transceiver
WO2017136959A1 (en) * 2016-02-09 2017-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onnection sharing
CN105611584B (zh) * 2016-02-24 2019-08-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通话切换装置和方法
CN106658630B (zh) * 2016-06-30 2021-01-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基站、系统及方法
CN108156615B (zh) * 2016-12-06 2021-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及其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US10616929B2 (en) * 2018-04-03 2020-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 resource sharing
CN108924887B (zh) * 2018-07-17 2021-01-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6628A1 (en) * 2010-10-20 2013-08-0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network Terminal to Communicate
CN105516635A (zh) * 2015-10-28 2016-04-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834772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395606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传输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25019A1 (zh) * 2021-08-27 2023-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78982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8982B (zh) * 2023-11-20 2024-03-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8089B (zh) 2023-05-16
EP3869863A4 (en) 2022-08-10
US20220007171A1 (en) 2022-01-06
WO2020125583A1 (zh) 2020-06-25
EP3869863A1 (en) 202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8648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TE-based backhaul
US11026276B2 (en) Inter-PGW handover architecture
CN109792600B (zh) 本地运营商的服务提供
US10750418B2 (en) SDN based connectionless architecture with dual connectivity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701051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ual-sim call management
EP3278599A1 (en) Wlan-lte interface selection
CN113691969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65944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TE-based backhaul
TW200803301A (en) Automatic selection of a home agent
US11576219B2 (en) User equip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3796246A (zh) 数据的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50106A (zh) 多接入连接建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8983530B2 (en) Data session continuity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EP3869863A1 (en) Communicatio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1183670A (zh) 实现语音服务
JP6315894B2 (ja) 複数の無線ベアラにアクセス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632812B2 (en) Inter-PGW handover architecture
US20230337087A1 (en) Re-anchoring with smf re-selection
CN11626693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代理设备
CN113810215A (zh) 一种中继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00165946A1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session handover between terminals, network system, and program
CN112492655A (zh)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846780A (zh) 处理通信网络中的ims服务的提供的节点和方法
Kao et al. Multi-Access Intelligent A+: Ensuring Service Continuity and Consistency in Private 5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15396987A (zh) 同时接入多个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