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2655A -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2655A
CN112492655A CN202011283280.3A CN202011283280A CN112492655A CN 112492655 A CN112492655 A CN 112492655A CN 202011283280 A CN202011283280 A CN 202011283280A CN 112492655 A CN112492655 A CN 1124926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hotspot
signal strength
frequency band
wifi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32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2832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2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26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由于该方法中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在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从而可以在网络速率波动较大时,及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提高了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2019下半年开始,双频智能终端在软件和硬件技术上能够支持多网络同时并行连接。双用户身份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注册移动网络,但射频硬件设计上双SIM卡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同一射频硬件资源,因此双SIM卡双注册、双待机、单通。通常一张SIM卡基于移动数据接入互联网,两张SIM卡同时注册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监听IP数据传输(Voice over LTE,VoLTE)电话寻呼。
现有技术中双频智能终端存在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以及连接2.4G频段的WIFI网络的硬件和软件,在双频智能终端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也就是将该5G频段的WIFI网络作为热点承载网络,因热点本身不能再以5G频段分享网络,因为只能以2.4G频段分享网络;同样的在双频智能终端连接2.4G频段的WIFI网络,该2.4G频段的WIFI网络作为热点承载网络时,热点本身不能再以2.4G频段分享网络,只能以5G频段分享网络。
而在双频智能终端连接路由器产生的5G频段的WIFI网络时,由于5G频段的WIFI网络的传输距离较短,因此会使用该双频智能终端作为网络中继器,该双频智能终端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该5G频段的WIFI网络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热点本身以2.4G频段分享网络;而该双频智能终端的热点自身以2.4G频段分享网络时,由于双频智能终端在有障碍物环境中移动时,5G频段的WIFI网络穿透障碍物的能力较弱,因此导致热点承载网络的网络速率波动较大,甚至导致双频智能终端与热点承载网络的连接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点承载网络的网络速率波动较大、以及与热点承载网络的连接中断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
若是,则进行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度,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若是,则触发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由于该方法中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在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从而可以在网络速率波动较大时,及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提高了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的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高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应用于双频智能终端,该双频智能终端通过5G频段的WIFI网络连接到互联网,并启动热点功能生成热点承载网络,使得连接该热点承载网络的其他设备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该双频智能终端具体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具有连接无线网络功能的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热点承载网络是指双频智能终端连接的外部网络,热点为该双频智能终端自身创建并分享的网络,该双频智能终端当前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并将该5G频段的WIFI网络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由于5G频段的WIFI网络穿透障碍物的能力较弱,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该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网络信号强度较低时,连接该热点承载网络的其他设备不能稳定地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为了保证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该双频智能终端切换热点承载网络。
在进行热点承载网络切换之前,该双频智能终端要判断当前连接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满足要求,该双频智能终端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其中,该双频智能终端获取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S102: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进行S103,否则,进行S104。
为了确定是否将该双频智能终端的热点承载网络进行切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有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其中,该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是预先设置的,若希望尽可能地保障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可以将该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设置地较大一些,若希望减少热点承载网络切换的次数,则可以将该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设置地较小一些。
为了确定是否进行热点承载网络的切换,该双频智能终端获取到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后,将该第一信号强度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该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说明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网络质量较好,将该5G频段的WIFI网络作为热点承载网络时,可以保证连接该热点承载网络的其他设备可以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符合使用要求,若该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说明5G频段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不符合使用要求,连接该热点承载网络的其他设备不能稳定的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
S103: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在该双频智能终端确定该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由于该5G频段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不符合使用要求,为了使连接该热点承载网络的其他设备可以稳定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保证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将热点承载网络进行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移动网络的信号强度不受距离的限制,并且实际环境中移动网络比较稳定,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确定将热点承载网络进行切换时,可以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具体的,该双频智能终端在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时,由于该双频智能终端包括三个不同的IP子网,即移动网络IP子网、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和5G频段的WIFI网络IP子网,且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为私有网络。双频智能终端作为路由器和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设备在不同子网间路由IP包,切换热点承载网络本质是配置路由规则正确地将IP包路由到已选择的网络。
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根据三个子网的网络参数(IP地址及掩码、网络接口名、DNS地址、网关地址、系统默认接口)配置路由规则和NAT规则,将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路由到移动网络IP子网。
S104: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双频智能终端在确定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说明该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符合要求,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不将热点承载网络进行切换,保持该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频智能终端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在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从而可以在网络速率波动较大时,及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提高了热点承载网络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为了减少使用移动网络的费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该双频智能终端的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后,由于移动网络相比于5G频段的WIFI网络的费用较高,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还可以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回5G频段的WIFI网络。
为了确定是否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回5G频段的WIFI网络,该双频智能终端还可以获取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双频智能终端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该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其中该时间间隔是预先设置的,若希望保证热点承载网络切换的及时性,可以将该时间间隔设置地较小一些;为避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太过频繁,可以将该时间间隔设置地较大一些。较佳的,该时间间隔可以是10秒-30秒中的任一数值。
为了确定是否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回5G频段的WIFI网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双频智能终端预先设置有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该双频智能终端获取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将该第二信号强度与该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进行比较。
为了保证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稳定性,该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该双频智能终端在确定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时,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回5G频段的WIFI网络。
具体的,由于该双频智能终端包括三个不同的IP子网,即移动网络IP子网、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和5G频段的WIFI网络IP子网,且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为私有网络。该双频智能终端根据三个子网的网络参数(IP地址及掩码、网络接口名、DNS地址、网关地址、系统默认接口)配置路由规则和NAT规则,将热点承载网络IP子网路由到5G频段的WIFI网络IP子网。
实施例3:
为了实现热点承载网络的切换,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
若是,则进行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双频智能终端将热点承载网络在5G频段的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因此该双频智能终端在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该双频智能终端还要判断该双频智能终端自身是否有将热点承载网络在5G频段的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的能力。
具体的,该双频智能终端判断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在确定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移动网络的功能均开启时,该双频智能终端确定该双频智能终端自身有将热点承载网络在5G频段的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的能力,在确定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移动网络的功能中有至少一项未开启时,则该双频智能终端不能将热点承载网络在5G频段的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
该双频智能终端确定自身有将热点承载网络在5G频段的WIFI网络与移动网络之间进行切换的能力后,该双频智能终端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实施例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的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过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双频智能终端,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该双频智能终端判断连接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若是,则进行S202,若否,则进行S201。
S202: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此时热点本身以2.4G频段分享网络。
S203:判断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则进行S204,若否,则进行S205。
S204: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此时热点本身以2.4G频段分享网络,进行S206。
S205:保持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S206: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S207:判断第二信号强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若是,则进行S208,若否,则进行S209。
S208: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5G频段的WIFI网络。
S209:保持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移动网络不变。
实施例5: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模块30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切换模块303,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度,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若是,则触发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实施例6: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403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401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401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01还用于所述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
若是,则进行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402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地,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指令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陈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实施例7: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
若是,则进行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若是,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
若是,则进行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的步骤。
5.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则将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移动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获取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二信号强度;
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度,则将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到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强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不小于第一预设信号强度阈值,保持所述热点承载网络为当前连接的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用于判断连接所述5G频段的WIFI网络和连接所述移动网络的功能是否均开启;若是,则触发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当前连接的作为热点承载网络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的第一信号强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83280.3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24926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3280.3A CN11249265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3280.3A CN11249265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2655A true CN112492655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31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3280.3A Pending CN11249265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26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804A (zh) * 2022-06-25 2022-11-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3157A (zh) * 2015-11-13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58622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以及终端
CN107040954A (zh) * 2016-11-30 2017-08-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网络热点的选择方法
CN108307462A (zh) * 2018-01-30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940A (zh) * 2018-06-19 2019-05-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8622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以及终端
CN105873157A (zh) * 2015-11-13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自动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040954A (zh) * 2016-11-30 2017-08-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网络热点的选择方法
CN108307462A (zh) * 2018-01-30 2018-07-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56940A (zh) * 2018-06-19 2019-05-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804A (zh) * 2022-06-25 2022-11-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278804B (zh) * 2022-06-25 2023-07-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及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6775B (zh) 小区重选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701696B2 (en)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CN10979265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9756951B (zh) 用于网络选择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2143555B (zh) 终端小区搜索方法及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0278619B (zh) 一种pdu会话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JP7198362B2 (ja) 負荷分散方法及び機器
CN103533592B (zh) 多模终端和通信方法
EP3326413A1 (en) User plane for fifth generation cellular architecture
CN11141711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0062343B (zh) eSRVCC功能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94870A (zh)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66204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799513A1 (en) User device,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885653B (zh) 用于用户设备的路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用户设备
CN112492631A (zh)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5722065A (zh) 一种通信方法、无卡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12492655A (zh) 一种热点承载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427568A (zh) 一种实现3gpp网络流量卸载的方法、装置
CN113784402A (zh) 切换注册ims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0125583A1 (zh) 通信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220322237A1 (en) Trigger discovery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688886B (zh) 一种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13785620B (zh) 用户设备基于plmn/信道的组合利用lte/5g网络中的服务
KR20200003831A (ko) 페이징 방법 및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