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759A -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759A
CN112311759A CN202010961355.2A CN202010961355A CN112311759A CN 112311759 A CN112311759 A CN 112311759A CN 202010961355 A CN202010961355 A CN 202010961355A CN 112311759 A CN112311759 A CN 112311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equest
response
modul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613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759B (zh
Inventor
黄诚
陈庆议
王陈
陆天德
许剑
何奇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613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7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响应端设有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的链接端口,接收第一连接方式连接请求后,建立所述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并建立第一连接通道。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方式连接请求后,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保持所述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断开第一连接通道,建立第二连接通道。本发明使用第一连接方式,达到快速连接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并在建立第二连接通道时,由第一连接方式平滑切换为第二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设备互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跨地域公网网络的部署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例如视频安防摄像头IPC)将会通过公网进行网络通信和流媒体服务等业务。在现有的技术中,通常采用隧道连接(P2P连接)、CDN分发、转发服务等方式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这些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CDN技术需要在网络边缘架设大量的分发服务器,才能解决集中访问的问题。转发服务连接速度快,但通常根据带宽和流量收费所需要的网络费用更高。P2P连接技术的实现虽然比较廉价,却在性能上无法保障,特别是在不同网络运营商的系统中跨区域传输,可能出现网络转换而丢包,影响实际效果。
近年来,人们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结合隧道连接、CDN分发、转发服务等不同的特点,在系统中同时集成P2P连接、CDN分发、转发服务等多种不同服务,根据实际的需求调度,选择合适的服务进行设备的网络连接,成为了对外提供服务的主要方案。然而,网络连接方式调度切换中,往往会考虑成本、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产生不同的选择。如何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了主要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切换过程中需要消耗请求端和响应端设备更多的性能、以及容易出现因为时间差导致的跳帧或断续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用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连接方式的切换,所述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建立第二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二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二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端还设置有响应端调度模块,所述请求端还设置有请求端调度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第一链接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请求端业务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响应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并将第一链接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响应模块;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请求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请求端业务端口,并将所述请求端业务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请求模块;
所述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响应端业务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包括:
查询请求会话ID对应的连接类型是否是第一连接方式,如果是则认为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一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通道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第一连接请求模块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P2P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方式为P2P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用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连接方式的切换,所述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响应端设有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的链接端口,接收第一连接方式连接请求后,建立所述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并建立第一连接通道。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方式连接请求后,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保持所述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断开第一连接通道,建立第二连接通道。本申请根据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的特点,优先使用第一连接方式,达到快速连接的目的,提升用户体验。并在建立第二连接通道时,由第一连接方式平滑切换为第二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应用环境网络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转发连接与P2P连接时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不同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切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公网物联网应用环境中,用户在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上注册账户后,多个物联网安防设备(图中标识为安防设备11-安防设备1n,安防设备21-安防设备2m)在一个本地局域网中通过路由器接入到云服务平台,将物联网安防设备添加到账户下。通过客户端(图中标识为客户端1-客户端q)应用登录云服务平台账户后,可以查看到用户自己账户下的安防设备,并进行业务操作。
本申请云服务平台包括业务服务器、转发服务器、P2P服务器等多个功能组件。业务服务器主要实现与客户端、与安防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处理。转发服务器主要提供中继转发功能,在客户端与安防设备在无法直连或需要中继转发时,分配网络链路资源提供给客户端和安防设备实现连接;安防设备将码流信令发送给转发服务器,再由转发服务器转发给客户端。安防设备与客户端通过转发服务器建立的链路是一对一的关系。P2P服务器主要提供P2P隧道连接功能,客户端获取到P2P服务器连接信息、安防设备连接信息后,可通过P2P服务器在客户端到安防设备之间建立隧道,实现端到端连接。
本申请以图1中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客户端为请求端,安防设备为响应端。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应用环境不限于上述的物联网络,可以应用到任何需要建立两端之间连接的通信网络。而采用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上述的转发连接和P2P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例如CDN分发的连接方式等等。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F1、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当客户端通过云服务向安防设备发起连接,访问业务时,云服务平台业务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与安防设备建立转发和P2P连接的所需网络信息。客户端在收到信息后,通过转发服务器和P2P服务器,向安防设备发起转发连接或P2P连接。
客户端与安防设备建立转发连接和P2P连接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转发连接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具有连接快速的特点。P2P连接,需要不断探测客户端和安防设备的网络类型,信令交付次数多,连接速度慢。因此,根据实际的需求调度,选择合适的服务进行设备的网络连接,成为了对外提供服务的主要方案。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大多结合当前的网络情况,如转发带宽的资源情况、网络丢包率等因素,通过预设的阈值模型,动态调度切换连接模式。以已建立的转发连接切换成P2P连接为例,如果通过运算得出的调度模型中系数超过了事先设置的某个范围的阈值,需要调整当前的连接方式,将连接模式切换为P2P的连接。则通知客户端重新建立P2P连接,在P2P连接建立成功后,将释放原先已建立的转发连接。
然而当客户端已经在进行业务时,重新建立链路,会影响用户体验,也会消耗客户端的性能。特别是当客户端已建立的业务对连续性有较高要求时,例如实况、语音对讲等业务,后台进行切换无法做到无缝衔接,则会出现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从成本上考虑,在客户端与安防设备建立连接时,应该优先选择P2P隧道的方式,其次才是转发连接。然而P2P隧道的连接速度,通常没有转发连接快速。客户端为了保障用户体验效果,快速连接设备,可以同时发起P2P隧道和转发连接,选择先连通的链路建立连接。根据这两种连接的特点,转发连接先连通的情况占比较高,最终选择转发连接的比例会高于P2P连接,会带来了更高的成本费用。
本申请希望通过先建立转发连接,达到快速建立连接的目的,提高用户的体验,然后切换到P2P连接,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在此过程进一步考虑如何避免出现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本申请以先连接转发链路的情况下,从成本优化的角度出发,切换为P2P连接的需求为例,描述连接切换的过程。同样适用于,基于其他因素考虑,将P2P连接切换为转发连接或其他类型连接的情况,也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因此,本申请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第二连接方式为P2P连接,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发起连接请求,表示连接请求建立的是同一个会话,例如请求会话ID为ID1。
步骤F2、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在建立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建立连接,实质上是建立请求端业务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之间的连接通道,发送和接收消息。本申请在响应端设有链接端口,建立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通过链接端口的侦听,接收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消息。从而,建立起请求端业务端口与响应端链接端口之间的链路就可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建立连接通道。通过切换请求端业务端口与响应端链接端口之间链路的连接方式即可实现连接切换,并且由于整个切换过程,客户端业务端口未发生变化,响应端业务端口与链接端口的映射关系未发生变化,仅仅改变了请求端业务端口与响应端链接端口之间链路的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例如,如图4所示,对于转发连接设有第一链接端口L1,对于P2P连接设有第二链接端L2。如果先通过转发连接建立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一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建立映射关系;如果先通过P2P连接建立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二链接端口L2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2建立映射关系。对于同一种业务,响应端业务端口相同,例如对于同一个会话,虽然发起的连接方式不同,但是都对应同一个业务端口,例如都是D1(此时D2与D1相同)。同理,对于同一种业务,请求端业务端口也相同,以下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由于转发连接建立连接的速度快,因此,本申请首先建立转发连接,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方式连接请求后,采用图3中转发连接的步骤建立响应端与请求端的转发连接。
本实施例客户端为请求端,安防设备为响应端,请求端业务端口为C1,响应端业务端口为D1,第一链接端口为L1,本实施例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建立映射关系,通过第一链接端口L1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D1,获取响应端业务端口D1发出的数据报文,通过响应端与请求端之间建立的转发连接将数据报文发送给请求端。请求端业务端口通过转发连接接收数据报文,从而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转发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步骤F3、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本申请以第一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第二连接方式为P2P连接为例,由于转发连接建立的速度快,首先建立转发连接,然后在收到P2P连接请求后,将连接通道切换通过P2P连接建立的连接通道。
响应端接收到P2P连接请求后,采用图3中P2P连接的步骤建立响应端与请求端的P2P连接。
然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的映射关系,即继续采用第一链接端口L1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D1,获取响应端业务端口D1发出的数据报文,通过响应端与请求端之间建立的P2P连接将数据报文发送给请求端。请求端业务端口通过转发连接接收数据报文,从而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P2P连接方式建立第二连接通道。在切换为第二连接通道后,断开转发连接,从而完成连接方式的切换。
从而,将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第二连接通道,连接方式由转发连接切换为P2P连接,避免了转发连接所需要的网络费用更高的问题。由于整个切换过程,客户端业务端口未发生变化,响应端业务端口与链接端口的映射关系未发生变化,仅仅改变了请求端业务端口与响应端链接端口之间链路的连接方式,不会产生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以转发连接为第一连接、P2P为第二连接为例。同样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先建立P2P连接,然后再切换为转发连接,上述方法依然适用。所不同的是,响应端设有对应P2P连接的第二链接端口,在先建立P2P连接时,是建立第二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以下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通过图3的步骤建立对应的连接。两种连接方式,可以在请求端设置一个连接请求模块,在响应端设置一个连接响应模块,连接请求模块与连接响应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物理接口实现不同的连接。
本申请优选的,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端进行转发连接请求处理的功能模块称为转发连接请求模块(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将响应端进行转发连接响应处理的功能模块称为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端进行P2P连接请求处理的功能模块称为P2P连接请求模块(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响应端进行P2P连接响应处理的功能模块称为P2P连接响应模块(第二连接响应模块)。这样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的物理接口,就可以采用同一个物理接口,减少了网络建设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具体的,如图5所示,客户端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连接建立过程的交互时序可以参照图3,这里不再赘述。
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在第一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建立映射关系成功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L1连接,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向客户端回复成功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采用第一链接端口L1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D1。
客户端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在收到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的响应消息后,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分配端口C1作为请求端业务端口,第一连接请求模块与请求端业务端口C1连接。至此,客户端可通过C1端口与安防设备的D1端口之间建立起完整的第一连接通道,发送和接收消息。第一连接通道如图5所示,依次为C1、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第一链接端口L1和响应端业务端口D1。
此时,客户端转发连接请求模块与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以转发连接的方式建立了连接,两者之间实现正常通信,由于转发连接建立的速度快,能够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安防设备P2P连接响应模块在收到P2P连接请求后,与P2P连接请求模块通过P2P连接方式连接。如果第一连接通道已经存在,则进行连接切换。
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的映射关系,采用第一链接端口L1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D1,P2P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L2连接,并对客户端P2P连接请求模块回应连接建立成功的响应信息。
客户端P2P请求连接模块在收到响应消息后,分配端口C1作为请求端业务端口。所分配的端口C1是与转发连接相同的请求端业务端口,P2P连接请求模块与C1端口连接。之后,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停止与端口C1的连接,并中断与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在侦听到连接断开后,停止监听端口L1。客户端P2P连接请求模块与P2P连接响应模块以P2P连接方式建立P2P连接,完成连接的切换,同样的P2P连接方式的建立如图3所示,这里不再赘述。在切换过程中,请求端业务端口不变,响应端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保持映射关系,不会产生实况跳帧、语音拖音、语音对讲不连续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第二连接通道如图5所示,依次为C1、第二连接请求模块、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第一链接端口L1和响应端业务端口D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建立第二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二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二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即,如果在P2P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此时转发连接通道还没有建立,则直接建立P2P连接通道。P2P连接响应模块接收P2P连接请求模块的第二连接请求后,与P2P连接请求模块建立P2P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二链接端口L2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D1,所述P2P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二链接端口L2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P2P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C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为了便于进行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存在的判断,可以在请求端、响应端分别记录相同请求会话ID对应的标志位,当标志位为0时表示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当标志位为1时表示存在第二连接通道。进行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存在的判断,还可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以下以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响应端还设置有响应端调度模块,所述请求端还设置有请求端调度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第一链接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请求端业务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响应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并将第一链接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响应模块;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请求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请求端业务端口,并将所述请求端业务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请求模块;
所述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响应端业务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响应端调度模块,在转发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L1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之后,响应端调度模块记录如下:
请求会话ID:ID1;
连接类型:转发连接;
链接端口:L1。
并在,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记录如下:
请求会话ID:ID1;
连接类型:转发连接;
请求端业务端口:C1。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响应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为L1,则将第一链接端口L1返回给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以便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L1连接。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请求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请求端业务端口C1,并将所述请求端业务端口C1返回给第二连接请求模块,以便第二连接请求模块与请求端业务端口C1连接,从而保持在切换连接时,保持第一链接端口L1、请求端业务端口C1不变。
在切换为第二连接通道时,上述记录中连接类型更新为P2P连接。
容易理解的是,在上述记录的基础上,响应端判断所述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存在,则只需要查询请求会话ID对应的连接类型是否是第一连接方式,如果是则认为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从而,继续以L1为链接端口,响应端继续保持链接端口L1与响应端业务端口D1的映射关系。断开转发连接响应模块与端口L1的连接,P2P连接响应模块与端口L1连接。
之后,响应端向请求端进行响应,请求端收到响应消息后,也查询记录,只需要查询请求会话ID对应的连接类型是否是第一连接方式,如果是则认为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此时请求端将记录的端口C1作为请求端业务端口,断开转发连接请求模块与端口C1的连接,P2P连接请求模块与端口C1连接。而响应端与请求端之间,通过图3的步骤建立起P2P连接,成功完成连接切换。
容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和P2P连接请求模块都在请求端,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和P2P连接响应模块都在响应端,因此在请求端记录的请求会话ID、连接类型和请求端业务端口信息,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和P2P连接请求模块都可以获取,并相互交互进行对应的操作,同样的响应端记录的请求会话ID、连接类型和链接端口信息,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和P2P连接响应模块都可以获取,并相互交互进行对应的操作。
如图5所示,本申请在请求端设置调度模块C,在响应端设置调度模块D,本申请连接切换的过程如下:
在客户端向安防设备发起连接请求时,客户端内调度模块C分别将要发起连接的安防设备信息和相同的请求会话ID发送给P2P连接请求模块和转发连接请求模块。
P2P连接请求模块和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在收到调度模块C发送的设备信息和请求会话ID后,分别同时向安防设备发起请求连接。
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安防设备的转发连接响应模块。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在端口L1与业务端口D1映射成功后,将端口L1、请求会话ID发送给安防设备的调度模块D。然后,连接响应模块向客户端回复成功建立连接的响应消息。调度模块D保存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端口L1等信息,连接类型为转发连接。
客户端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在收到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的响应消息后,分配端口C1给客户端作为业务端口进行连接,同时将端口C1信息发送给客户端的调度模块C。调度模块C保存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端口C1等信息,连接类型为转发连接。
P2P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安防设备的P2P连接响应模块。P2P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调度模块D,调度模块D在已保存的请求会话ID中查询,当查询到该请求会话ID已建立转发连接后,将该请求会话ID对应的端口L1发送给P2P连接响应模块。
P2P连接响应模块在收到端口L1信息后,侦听端口L1,并对客户端P2P连接请求模块回应连接建立成功的响应信息,调度模块D更新对应请求会话ID的连接类型为P2P连接。
客户端P2P请求连接模块收到响应信息后,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客户端调度模块C。调度模块C在已保存的请求会话ID中查询,当查询到该请求会话ID已建立转发连接后,将该请求会话ID对应的端口C1发送给P2P连接请求模块。
P2P连接请求模块与C1端口建立连接成功后,向调度模块C发送连接成功的信息。调度模块C更新对应请求会话ID的连接类型为P2P连接。调度模块C在收到该消息后,通知转发请求模块断掉与端口C1的连接。转发连接请求模块停止与端口C1的连接,并中断与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并向调度模块C响应资源释放成功的消息。安防设备转发连接响应模块在侦听到转发连接断开后,停止侦听端口L1并向调度模块D发送断开了转发连接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各连接请求模块与连接响应模块之间交互的信息中携带请求会话ID,以表明是同一个会话连接,这里不再赘述。而各连接请求模块与连接响应模块之间交互建立对应的连接方式,具体步骤如图3所示,这里也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一连接通道。
具体的,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通道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第一连接请求模块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P2P连接会因网络质量的影响,存在时延、不稳定等问题。通过设置网络时延、丢包率的阈值,当网络时延或丢包率超过该阈值,则认为网络质量差,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此时,可以发起转发连接,断开P2P连接,实现连接切换。同样的,当网络质量恢复后,当网络时延或丢包率达到该阈值,可以再发起P2P连接,断开转发连接,实现连接切换。本实施例连接切换规则,在原来是P2P连接时,是超过预设的网络时延或丢包率的阈值;在原来是转发连接时,是小于预设的网络时延或丢包率的阈值,以下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根据网络情况自适应进行连接切换,也可以由用户根据客户端的实际效果,选择手动切换。在手动切换时,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要切换到另一种方式,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以所选择的连接方式发起连接请求。
而无论是从第一连接方式切换到第二连接方式,还是从第二连接方式切换到第一连接方式,切换方法都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在两种连接方式之间自由切换,采用更好的连接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用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连接方式的切换,所述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优选的,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本申请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用以实现上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与上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用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连接方式的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包括: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建立第二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采用第二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二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还设置有响应端调度模块,所述请求端还设置有请求端调度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第一链接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记录当前连接对应的连接类型、请求会话ID和请求端业务端口,所述连接类型为第一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响应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并将第一链接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响应模块;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将请求会话ID发送给请求端调度模块,查询到对应的请求端业务端口,并将所述请求端业务端口返回给第二连接请求模块;
所述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响应端业务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之后,所述响应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之后,所述请求端调度模块更新当前连接的连接类型为第二连接方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包括:
查询请求会话ID对应的连接类型是否是第一连接方式,如果是则认为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二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一连接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还包括:
所述请求端在感知到第二连接通道的网络质量满足连接切换规则时,第一连接请求模块以第二连接方式对应的请求会话ID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向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发起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二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二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二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P2P连接;或所述第一连接方式为P2P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方式为转发连接。
9.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用以实现请求端与响应端之间连接方式的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设有分别对应于不同连接方式的链接端口,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方式和第二连接方式向响应端发起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采用第一连接方式对应的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建立映射关系,在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以第一连接方式建立第一连接通道;
所述响应端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保持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与响应端业务端口的映射关系,将所述响应端业务端口、第一链接端口与请求端业务端口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切换为以第二连接方式建立的第二连接通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端设有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和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所述请求端设有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所述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系统,执行如下操作:
请求端以相同的请求会话ID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请求模块和第二连接请求模块向响应端发起第一连接请求和第二连接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一连接请求后,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方式连接,采用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与所述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响应模块接收第二连接请求后,与第二连接请求模块通过第二连接方式连接,判断第一连接通道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已经存在第一连接通道,则继续采用所述第一链接端口侦听响应端业务端口,将第二连接响应模块与第一链接端口连接,并回复第二响应消息;所述第二连接请求模块收到第二响应消息后,与请求端业务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请求模块断开与请求端业务端口的连接,并断开与第一连接响应模块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响应模块在与第一连接请求模块的连接断开后,断开与第一链接端口的连接。
CN202010961355.2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2311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1355.2A CN112311759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61355.2A CN112311759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759A true CN112311759A (zh) 2021-02-02
CN112311759B CN11231175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483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61355.2A Active CN112311759B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17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4848A (zh) * 2023-01-20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道建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25A1 (zh) * 2009-01-08 2010-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网关和网络系统
CN101841531A (zh) * 2010-03-16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dn-p2p混合网络的模拟方法和系统
US20120331155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Kaseya International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cached connection information
CN102932862A (zh) * 2012-10-17 2013-02-13 南京云恒瑞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的业务使用情况选择网络连接方式的方法
CN105120009A (zh) * 2015-09-14 2015-12-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互联方法及装置
CN109996126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网络架构下的设备连接动态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213320A (zh) * 2019-01-02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8725A1 (zh) * 2009-01-08 2010-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网关和网络系统
CN101841531A (zh) * 2010-03-16 2010-09-2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dn-p2p混合网络的模拟方法和系统
US20120331155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Kaseya International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using cached connection information
CN102932862A (zh) * 2012-10-17 2013-02-13 南京云恒瑞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的业务使用情况选择网络连接方式的方法
CN105120009A (zh) * 2015-09-14 2015-12-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互联方法及装置
CN109996126A (zh) * 2017-12-29 2019-07-0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网络架构下的设备连接动态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0213320A (zh) * 2019-01-02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传福: "浅谈混合移动数据网络中的切换", 《中国数据通信》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4848A (zh) * 2023-01-20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道建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759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08951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672821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cing wireless calls on an internet protocol based local area network based upon quality of service conditions
US788128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ssion control in hybri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8385224B2 (en) Shared Wi-Fi / 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
CN105873241B (zh) 建立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6126B (zh) 一种混合网络架构下的设备连接动态调度方法及系统
US9591375B2 (en) On demand mobile wireless broadcast video delivery mechanism
EP3487150B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2333108A (zh) 业务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17408A1 (zh) 流媒体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0016A (zh) 节点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13504A1 (zh) 一种用户面锚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101468B (zh) 传输链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311759B (zh) 一种混合网络下的设备连接切换方法和系统
US200301651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s based upon local area network conditions
CN112099871A (zh) 一种服务质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395363B2 (en) Method of processing UE idle state with separated mm function entity and SM function entity,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and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CN110392019B (zh) 一种集群音视频业务专用承载建立方法和系统
CN116074985A (zh) 数据网络dn间的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07401A (zh) 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JP3682439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13840151A (zh) Ott组播网关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存储介质
Li et al. Capability exposure Vitalizes 5G network
JP2002064555A (ja) 通信網の品質制御管理システム
KR102393322B1 (ko) 5g 코어망에서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 식별자를 결정하여 전달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