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1462B -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1462B
CN112311462B CN202011222415.5A CN202011222415A CN112311462B CN 112311462 B CN112311462 B CN 112311462B CN 202011222415 A CN202011222415 A CN 202011222415A CN 112311462 B CN112311462 B CN 1123114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long chain
optical fiber
ith long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2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1462A (zh
Inventor
王春枝
官沙
刘爱军
刘锦航
严灵毓
魏明
王若曦
张逸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2224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1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1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1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1462B/zh
Priority to EP21888354.4A priority patent/EP411386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566 priority patent/WO202209565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5Ring-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若存在,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没有光纤时,在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第i个长链和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本发明可以提高成环率,提高网络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传送网络优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而可传输大容量信息,而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的传送通道-承载网。承载网是各运营商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各种语音和数据业务,通常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
现阶段,承载网中引入了PTN组网,现有PTN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包括: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设备是否成环对网络稳定性影响巨大,不成环的设备在单点线路或设备故障发生时可能会影响大量移动业务。尽可能的使网络成环,就成为了提升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操作。
PTN组网配置过程中,接入层设备大多都会成环,成环条件是使其存在至少2条完全不重复的路径,最终连接到汇聚层设备上,但是仍然会有少量的接入层设备没有成环,这就会导致在网络动荡的时候影响大量的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以提高接入层设备的成环率,提高网络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参数、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参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参数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
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
当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
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
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可选的,所述网元参数包括网元层次、网元名称、网元类型和网元IP;所述链路参数包括链路ID、链路节点和链路节点数;所述环路参数包括环路ID、环路节点、环路节点数和环路主速率。
可选的,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和距离满足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可选的,所述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可选的,所述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
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包括:
网络资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参数、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参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参数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
光纤判断模块,用于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
光纤增益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
光纤增加模块,用于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第一业务切换模块,用于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模块,用于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
成环优化模块,用于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可选的,所述光纤增加模块具体包括:
最下网元和前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距离要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端口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光纤增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后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所述距离要求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所述端口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所述光纤增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可选的,所述第一业务切换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业务切换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增加光纤以及业务切换的操作,有效的将PTN网络中部分未成环网元变成成环网元,提高了接入层设备的成环率,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发生故障时,部分移动业务可以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地PTN网络的网元典型拓扑图;
图3为接入层设备成环示意图;
图4为业务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解决未成环网元的详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图2为本地PTN网络的网元典型拓扑图,如图2所示,PTN网络资源信息的采集是生成PTN网络拓扑的必由之路。采集的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
具体的,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层次、网元名称、网元类型、网元IP、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ID、链路节点、链路节点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ID、环路节点、环路节点数、环路主速率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本发明针对每个长链,进行成环优化。具体优化过程如步骤200-步骤700所示。
步骤200: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如果是,执行步骤300;如果否,执行步骤500。具体的,对所述第i个长链的每一个网元进行遍历,依次判断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当所述第i个长链中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有光纤连接时,执行步骤300,继续计算此光纤的增益g,当遍历完所述第i个长链中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所有网元后,可以得到所有的光纤,以及所有光纤对应的增益。
以图3为例,首先获得网元B和网元D的信息,通过网元B在环上获得B的前一个网元C1和后一个C2,分别判断D与C1和C2之间有没有光纤,如果有就计算该光纤的增益,再记录网元信息和光纤信息以及对应的增益。再将C1的前一个记为C1,C2的后一个记为C2,对C1和C2进行更新,再判断D与C1和C2之间有没有光纤,依次迭代,当C1到达汇聚1或者C2到达汇聚2时,就只需继续遍历未到达汇聚的一侧,当两侧都到达汇聚后,环上的网元遍历完成。接着进行链上的遍历,将网元D的后一个记为网元D,同上的方法再次判断网元D与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直到网元D遍历到了网元B时停止,此时整条链都遍历完成,可以得到整条长链与对应的环路之间所有的光纤。环路上网元的前后是指为从汇聚1至汇聚2(或者汇聚2至汇聚1)依次排列的顺序,长链上网元的前后是指从最下网元至交叉网元依次排列的顺序。
步骤300:当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每条光纤的增益计算方式是:当第i个长链的网元D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C1(或C2)之间有光纤时,光纤增益为网元D与交叉网元B之间的网元个数加1再减去网元B与网元C1(或C2)之间的网元数,即利用此条光纤解决的未成环网元数减去造成未成环的网元数就是光纤的增益。
步骤400:判断是否存在增益为正整数的光纤。如果是,执行步骤700;如果否,执行步骤500。当第i个长链与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之间有多条光纤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增益为正整数的光纤。在步骤200-步骤300中会在判断有光纤的时候计算该光纤的增益,当增益为非正整数时,舍弃该光纤和它的增益;当增益为正整数时,将该光纤和它的增益值放入一个集合中,最后通过判断该集合是否为空,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增益为正整数的光纤。该集合为空表示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
步骤500:当不存在增益为正整数的光纤,在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增加光纤的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满足距离要求是指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小于或等于)增加光纤所能传输的最大距离;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和满足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以图3所示的成环示意图为例,当所有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不存在光纤时,则需要在长链最下网元D与环上交叉网元B的前一个网元C1(后一个C2)之间加光纤,来使得这条长链上的网元成环。首先,判断网元D与网元C1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再判断D上是否有与网元D和前一个网元C1之间光纤速率相同的端口,距离和端口同时符合则在此处加光纤,此条长链处理完成。当距离不满足或者距离满足端口不满足时,则判断C2与D之间能否加光纤,同样的判断距离和端口,当距离和端口都满足时则在此处加光纤,此条长链处理完成;当距离符合但端口不符合时,则在网元D的空闲板卡上加上同速率的端口,然后进行加光纤;当距离不满足时,则可在保证最后增益为正和距离满足的情况下,在长链的其他网元和环上的其他网元之间加光纤。
步骤600: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具体的,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步骤700:当存在增益为正整数的光纤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第i个长链和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具体的,首先,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和第四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然后,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
以图4所示的成环图为例,对步骤600和步骤700的业务切换过程进行具体说明。如图4所示,假设A1和F1之间的光纤为增益值最大的光纤或者在A1和F1之间增加了的光纤,在进行业务切换时,由于链和环中会有多条业务经过,每条业务经过的路线不同,所以业务的起点可能不同,但是终点一定会是汇聚网元,所以起点可能有多中情况。图中的分析业务起点可能有以下5类情;A类(网元A1、A2……Ai)、B类(网元B1、B2……Bi)、D类(网元D1、D2、D3……Di)、E类(网元E1、E2……Ei)、F类(网元F1、F2……Fi)。
对于起点为A类网元的,在业务切换过程中,如果tunnel(tunnel即为业务)的终点是汇聚1,则不用进行业务切换。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2,所在在切换时,①要删除该tunnel中的B类网元,即删除网元A1与网元C之间的所有网元;②需要修改A1网元输出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在A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③需要插入网元F1和E类网元,即插入网元F1,插入F1与网元C之间的所有网元;④修改网元C输入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C与E2之间光纤插在在C上的板卡和端口号。
对于起点为B类网元的,在业务切换过程中,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2,则不用进行业务切换,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1,则在进行业务切换时,①如果起点是Bi,则删除Bi与网元A1之间的所有网元,插入网元Bi与网元C之间的所有网元,插入网元C,E类网元,F1网元;②修改Bi网元的输出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Bi与Bi+1之间光纤插在在Bi上的板卡和端口号;③修改A1网元的输入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和A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
对于起点为D类网元的,在业务切换过程中,tunnel(tunnel即为业务)的终点是汇聚1,所在在切换时,①删除所有B类网元;②修改网元C输出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C与E2之间光纤插在在C上的板卡和端口号;③插入E类网元,插入F1网元;④修改A1网元输入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在A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
对于起点为E类网元的,在业务切换过程中,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2,则不用进行业务切换,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1,则在进行业务切换时,①如果tunnel的起点为Ei,则删除网元Ei与网元C之间的所有网元,删除C网元,删除B类网元;②插入Ei网元和Ei网元与F1网元之间的所有网元,插入F1网元;③修改Ei网元的输出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Ei与Ei-1之间光纤插在在Ei上的板卡和端口号;④修改A1网元输入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在A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
对于起点为F类网元的,在业务切换过程中,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2,则不用进行业务切换,如果tunnel的终点是汇聚1,则在进行业务切换时,①删除E类网元,删除网元C,删除B类网元;②修改F1网元输出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在F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③修改A1网元输入端的板卡和端口号,修改的板卡和端口号为A1与F1之间光纤插在在A1上的板卡和端口号。
在业务切换过程中,对每条长链和环的每一条业务都要进行对应的业务切换。
采用上述过程,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图5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包括以下结构:
网络资源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参数、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参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参数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
光纤判断模块502,用于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
光纤增益计算模块503,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
光纤增加模块504,用于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第一业务切换模块505,用于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模块506,用于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
成环优化模块507,用于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中,所述光纤增加模块504具体包括:
最下网元和前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距离要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端口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光纤增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后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所述距离要求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所述端口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所述光纤增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和满足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中,所述第一业务切换模块505具体包括:
第一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作为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中,所述第二业务切换模块506具体包括:
第三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
下面提供一个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过程:
(1)采集PTN网络资源信息并计算成环率。PTN网络资源信息的采集是生成PTN网络拓扑的必由之路。图6中框①中采集的PTN网络资源信息以excel的形式输出。成环率为未成环网元数除以总的接入层网元数。
(2)获取可利用光纤信息及其增益。如图6中未被框选的部分所示,根据采集的PTN成环和未成环网元信息中未成环网元的网元名称,然后在未成环网元所在长链信息查找每一个未成环网元所在的长链,然后在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查找每一个长链所处的环。
(3)进行加光纤操作。如图6中框②所示,当上述步骤(2)中遍历完长链的所有网元后,记录光纤和该光纤增益的集合为空时,则需要进行加光纤操作来使得这条长链上的网元成环。
(4)进行业务切换。
(5)数据评估并重新计算成环率。如图6中框③所示,在所有的未成环网元都遍历一遍后,再进修改后的数据进行一次评估,得到新的PTN网络资源信息,再计算一遍成环率,然后将修改前后的成环率进行对比。本实施例基于黄石网管中实施,成环率有原始的66%提升至83%,有较好的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参数、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参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参数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
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
当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所述光纤的增益gmn计算方式是: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交叉网元之间的网元个数加1再减去所述交叉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的网元数,即利用此条光纤解决的未成环网元数减去造成未成环的网元数就是光纤的增益;
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
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参数包括网元层次、网元名称、网元类型和网元IP;所述链路参数包括链路ID、链路节点和链路节点数;所述环路参数包括环路ID、环路节点、环路节点数和环路主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和距离满足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具体包括:
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
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
6.一种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资源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所述网络资源信息包括PTN网元信息、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和长链所在环路信息;所述PTN网元信息包括网元参数、业务使用分类和网元评估结果,所述网元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网元是否成环;所述未成环网元所在链路信息包括链路参数和链路评估结果,所述链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链路是否为长链;所述长链所在环路信息包括环路参数和环路评估结果,所述环路评估结果中显示每个环路是否为巨环;
光纤判断模块,用于对于第i个长链,根据所述PTN组网的网络资源信息,判断第i个长链上的每一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每一个网元之间是否有光纤连接;
光纤增益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有光纤时,计算该光纤的增益gmn;所述光纤的增益gmn计算方式是:所述第i个长链上的第m个网元与交叉网元之间的网元个数加1再减去所述交叉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上的第n个网元之间的网元数,即利用此条光纤解决的未成环网元数减去造成未成环的网元数就是光纤的增益;
光纤增加模块,用于当每个光纤的增益均为非正值,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所有网元均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的环路的所有网元之间没有光纤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网元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的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第一业务切换模块,用于根据增加的光纤,对经过所述第i个长链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的业务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网元为与所述增加的光纤连接的网元,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一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模块,用于当所有光纤的增益不全为非正值时,根据每个光纤的增益,对所述第i个长链和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中的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
成环优化模块,用于依次对每个长链和长链所在环路中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进行切换,完成PTN组网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增加模块具体包括:
最下网元和前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所述交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与所述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交叉位置的网元;
距离要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端口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光纤增加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后一个网元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或者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获取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
所述距离要求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距离要求;
所述端口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满足距离要求时,判断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是否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
所述光纤增加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没有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时,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上增加与所述交叉网元和所述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光纤速率对应的端口,在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增加光纤;当所述第i个长链的最下网元和交叉网元的后一个网元之间的距离不满足距离要求时,在保证增加的光纤的增益为正和满足距离要求的前提下,在所述第i个长链除最下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与第i个长链所在环路上除交叉网元的前一个网元和后一个网元之外的其他网元之间增加光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切换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二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加的光纤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业务切换模块具体包括:
第三网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增益最大的光纤对应的第三网元;所述第三网元为所述第i个长链上与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连接的网元;
第二业务切换单元,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网元与第四网元之间光纤的业务切换至所述增益最大的光纤上;所述第四网元为所述第三网元向交叉网元方向进行业务传输的下一跳网元。
CN202011222415.5A 2020-11-05 2020-11-05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2311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2415.5A CN112311462B (zh) 2020-11-05 2020-11-05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EP21888354.4A EP4113865A4 (en) 2020-11-05 2021-10-08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TN)-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LOOPOVER OF ACCESS LAYER DEVICES
PCT/CN2021/122566 WO2022095657A1 (zh) 2020-11-05 2021-10-08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2415.5A CN112311462B (zh) 2020-11-05 2020-11-05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1462A CN112311462A (zh) 2021-02-02
CN112311462B true CN112311462B (zh) 2021-09-03

Family

ID=7432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2415.5A Active CN112311462B (zh) 2020-11-05 2020-11-05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13865A4 (zh)
CN (1) CN112311462B (zh)
WO (1) WO2022095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462B (zh) * 2020-11-05 2021-09-03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453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环网的组网方法
CN202617120U (zh) * 2012-03-31 2012-12-19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网络结构优化系统
CN103391231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网组网方法和装置
EP2975809A1 (en) * 2014-07-18 2016-01-20 Alcatel Lucent Providing protection to 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262661A (zh) * 2015-08-28 2016-01-20 吴伟 一种采用无线方式解决ipran分组传送网接入层成环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6302012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李纯雅 一种ptn网络优化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7682181A (zh) * 2017-09-08 2018-02-09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配用电业务的ptn承载多形态无线组网方法
CN207039909U (zh) * 2017-05-03 2018-02-23 福建邮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ran组网的网络系统
CN108011730A (zh) * 2016-10-31 2018-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环网资源自动变更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34200A (zh) * 2017-12-21 2018-06-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接入环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13146A (zh) * 2019-06-05 2019-09-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ptn业务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61666A (zh) * 2019-09-29 2020-01-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的环网资源建立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38248B2 (en) * 2005-12-23 2012-08-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assessment and short-term planning procedure
CN100505591C (zh) * 2006-06-12 2009-06-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分插复用器环网复用段功率优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01795221B (zh) * 2010-01-29 2013-06-19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机群编队的组网拓扑结构和组合多址体制设计方法
CN102291310B (zh) * 2011-08-24 2017-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t‑mpls链路环网保护切换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00055B (zh) * 2013-03-11 2015-09-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联网中基于能耗最小的分簇组网方法
JP6052044B2 (ja) * 2013-04-30 2016-12-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トランスポート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KR102088298B1 (ko) * 2013-07-11 2020-03-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패킷 전달 시스템에서의 보호 절체 방법 및 장치
CN108156666B (zh) * 2018-02-09 2020-12-01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配电自动化业务的无线专网组网方法
CN110875883B (zh) * 2018-09-03 2022-1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传输接入环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9921857B (zh) * 2019-02-22 2021-02-0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系统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12311462B (zh) * 2020-11-05 2021-09-03 湖北工业大学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3453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环网的组网方法
CN202617120U (zh) * 2012-03-31 2012-12-19 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网络结构优化系统
CN103391231A (zh) * 2012-05-10 2013-11-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网组网方法和装置
EP2975809A1 (en) * 2014-07-18 2016-01-20 Alcatel Lucent Providing protection to 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262661A (zh) * 2015-08-28 2016-01-20 吴伟 一种采用无线方式解决ipran分组传送网接入层成环的网络系统及方法
CN106302012A (zh) * 2016-08-12 2017-01-04 李纯雅 一种ptn网络优化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8011730A (zh) * 2016-10-31 2018-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系统中环网资源自动变更的方法及装置
CN207039909U (zh) * 2017-05-03 2018-02-23 福建邮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ran组网的网络系统
CN107682181A (zh) * 2017-09-08 2018-02-09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配用电业务的ptn承载多形态无线组网方法
CN108234200A (zh) * 2017-12-21 2018-06-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接入环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13146A (zh) * 2019-06-05 2019-09-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分组传送网ptn业务保护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661666A (zh) * 2019-09-29 2020-01-0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分组传送网的环网资源建立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the Same Primary and Backup Routing of Label Switching Path Based on KSP in PTN;Zaoning Wang; Ming Wei; Xing Li; Chunzhi Wang;《2020 IEE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mart and Wireless Systems within the Conferences on Intelligent Data Acquisition and 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 (IDAACS-SWS)》;20200918;全文 *
PTN技术在移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及建设策略研究;金家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3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13865A4 (en) 2024-03-20
EP4113865A1 (en) 2023-01-04
WO2022095657A1 (zh) 2022-05-12
CN112311462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9408B (zh) 一种ipran网络接入层设备成环率计算方法
CN1677940B (zh) 高速业务量测量和分析方法
DE602005000118T2 (de) Paketübertragungssystem, drahtlose Basisstation und Verfahren zur Routen-Optimierung für die Paketübertragung
CA2089789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um path selection in packet transmission networks
CN112311462B (zh) 基于分组传送网ptn的接入层设备成环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6549779A (zh) 一种多约束电力通信业务最大不相交双路由配置方法
CN108900350A (zh) 一种网管系统中光层业务分层模型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1934866B (zh) 量子通信网络的多层路径自动还原方法及其系统
CN106453096A (zh) 一种动态网络社区发现方法及装置
EP2137897A1 (de)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s pfaddistanzwertes sowie netzwerkknoten
CN107682108A (zh) 一种光传送网otn的路由选择方法
CN114844812A (zh) 一种面向主动网络遥感的低时延低开销路径部署方法
CN107241273A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通信传输环网结构设置方法
CN101252480A (zh) 一种建立多媒体网页浏览业务模型的实现方法
JP2015053723A (ja) パケット化された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損失率についての推定方法
Johari et al. Routing and peering in a competitive Internet
CN101610246A (zh) 局域网链路层的源-目的流量分量推断方法
CN112235254A (zh) 一种高速主干网中Tor网桥的快速识别方法
CN106375104A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络关键点识别的方法
CN105897463A (zh) 基于低压拓扑网络的多节点电力线信道响应生成方法
CN115118610B (zh) 一种基于网路层析成像的动态拓扑估计方法
CN107294851A (zh) 一种路由器级网络拓扑推断方法
CN107483336A (zh) 网络设备mac地址容量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023780B (zh) 一种路由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0289980A (zh) 采用学习自动机预测口袋交换网络链路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