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322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322A
CN112310322A CN202011193480.XA CN202011193480A CN112310322A CN 112310322 A CN112310322 A CN 112310322A CN 202011193480 A CN202011193480 A CN 202011193480A CN 112310322 A CN112310322 A CN 11231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area
color film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934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0322B (zh
Inventor
严峻
肖艾
柳家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934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22B/zh
Priority to US17/130,980 priority patent/US1175878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层和彩膜层;发光层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彩膜层包括与发光元件对应的多个彩膜开口,在显示区,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第一彩膜开口位于第二彩膜开口与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其中,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件具有机身薄、省电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平面显示器件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
OLED显示器件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层、设于发光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及设于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OLED显示器件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具体的,OLED显示器件通常采用ITO像素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
而OLED显示在显示面板边缘容易出现亮度不均的限定,影响用户体验,如何提高OLED显示均一性成为显示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
基板;
阵列层,所述阵列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
彩膜层,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膜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膜开口;
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所述第一彩膜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彩膜层,彩膜层位于发光层远离基板一侧,彩膜层包括与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彩膜开口;一方面,利用彩膜层替代传统的偏光片,不仅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还可以增加透光率提升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另一方面,在显示区,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第一彩膜开口位于第二彩膜开口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其中,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增加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发光元件在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通过在彩膜层设置不同大小的彩膜开口以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在A1A2的截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BB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BB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图5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显示面板在DD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此外,为了理解和易于描述,任意地示出图中所示的每个配置的尺寸和厚度,但是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和区域等的厚度。在图中,为了更好理解和易于描述,放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
此外,除非明确地作出相反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隐含包括所陈述的元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
而OLED显示在显示面板边缘容易出现亮度不均的限定,影响用户体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平衡了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在A1A2的截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00包括显示区AA,基板01;阵列层02,阵列层02位于基板01一侧,可选的,阵列层包括薄膜晶体管,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有源层021、栅极022以及源漏极S/D;发光层03,发光层03位于阵列层02远离基板一侧,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031,其中,发光层03包括阳极032、发光功能层033和阴极034;可选的,发光元件一般包括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发光元件,例如,发光元件031包括发射蓝色光的蓝色发光元件。发射绿色光的绿色发光元件和发射红色光的红色发光元件。
显示面板00还包括彩膜层04,彩膜层04位于发光层03远离基板01一侧。彩膜层04包括多个彩膜开口041,彩膜开口041与发光层03的发光元件031一一对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彩膜开口041与发光元件03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为每一个发光元件031在彩膜层04都有一个彩膜开口041对应设置,或者说在垂直于显示面板00的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发光元件031与对应的彩膜开口041有交叠;通过在彩膜层04设置彩膜开口041的可以提高发光元件031在彩膜层04的光线透过率。
采用彩膜层(Color Filter,CF)替偏光片(Polarizer,POL),CF会吸收进入显示面板的外界环境光,从而减小外界环境光在显示面板反射后对显示面板的影响。相对于厚度为100μm以上的偏光片来说,CF的厚度可以降低至5μm,能够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还可以增加透光率提升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
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显示区AA,彩膜开口041包括第一彩膜开口0411和第二彩膜开口0412,其中第一彩膜开口0411位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0412与显示面板00的边缘之间;换句话说就是,相比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第一彩膜开口0411更靠近显示面板00的边缘,即第一彩膜开口0411更靠近显示面板00的非显示区NA,其中非显示区NA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彩膜开口0412位于第一彩膜开口0411远离非显示区NA一侧。其中,第一彩膜开口0411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换而言之,第一彩膜开口0411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面积;通过设置第一彩膜开口0411在基板01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增加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发光元件在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通过在彩膜层设置不同大小的彩膜开口以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一方面,利用彩膜层替代传统的偏光片,不仅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还可以增加透光率提升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另一方面,在显示区,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第一彩膜开口位于第二彩膜开口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其中,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增加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发光元件在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通过在彩膜层设置不同大小的彩膜开口以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向上,至少部分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变大,第一方向为由显示区指向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
图3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BB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3所示,在第一方向X,至少部分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变大,其中第一方向为由显示区指向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由于显示区边缘会出现亮度较低,在提高显示区AA边缘的亮度时可能会出现显示面板00的某一区域的亮度突变情况从而影响显示,比如出现亮暗线等;而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彩膜开口041的面积是逐渐变化,可以在提升靠近显示面板00边缘显示亮度的同时,保证不会出现新的显示缺陷。
可选的,在第一方向上,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差变化。继续参考图3,在第一方向X上,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差变化,即,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两个彩膜开口的面积的差值是相等的,使得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彩膜开口对应的发光元件在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的差值也是相等的,通过设置彩膜开口的面积的等差变化,等比例的增加发光原件在对应的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同时,利用彩膜开口的面积是等差变化,能够很好的防止由于彩膜开口非均匀变化,引起显示亮度调节不均衡引起的显示不均。
可选的,彩膜开口还包括第三彩膜开口,第三彩膜开口位于第二彩膜开口远离第一彩膜开口一侧;第三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图3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BB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4所示,彩膜开口041还包括第三彩膜开口0413,第三彩膜开口0413位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远离第一彩膜开口0411一侧,即,第一三彩膜开口0413相比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更远离显示面板边缘一侧;第三彩膜开口041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三彩膜开口0413相较于第一彩膜开口0411和第二彩膜开口0412更远离显示面板的边缘,也就是第三彩膜开口0413相较于第一彩膜开口0411更靠近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在显示面板中心显示区域,由于显示亮度存在均一性的问题较小或者不存在亮度均一性问题,第三彩膜开口0413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大小可以等同或者第三彩膜开口0413的面积小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面积,以此不会影响正常显示区的发光亮度;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可以理解为显示区的几何中心。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位于发光层与彩膜层之间;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封装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彩膜开口对应的封装层的厚度;彩膜层还包括与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一一对应的多个色阻单元,色阻单元包括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彩膜开口的第一色阻,和至少位于第二彩膜开口的第二色阻。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00还包括封装层05,封装层05位于发光层03与彩膜层04之间,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的封装层05的厚度D1小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对应的封装层05的厚度D2,即D1<D2。彩膜层04还包括与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色阻单元042,所述色阻单元042包括至少位于第一彩膜开口0411的第一色阻0421,和至少位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第二色阻0422,其中色阻单元042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相同;第一色阻的厚度H1大于第二色阻的厚度H2,即H2<H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限定的膜层的厚度,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方向上的膜层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而言在非彩膜开口区域还存在一定的色阻单元,色阻单元的厚度可以理解为在彩膜开口区域的色阻单元的厚度。
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现有技术中使用彩膜层(彩色滤光层,ColorFilter,CF)替代偏光片(Polarizer,POL),CF能够吸收进入显示面板的外界光,从而减小外界光在显示面板反射后对显示面板的影响。相对于厚度为100μm以上的POL来说,CF的厚度可以降低至5μm,能够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应用范围,例如动态弯折产品的开发,还可以增加透光率,提升整个显示屏幕的亮度。
CF材料的粘度一般为3cp~5cp,涂布于封装层上,封装层包括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无机层和夹设于两层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无机层可以防止水汽从侧面入侵影响发光元件的电气性能,有机层具有较高的弹性,既可以抑制无机层开裂,释放无机物之间的应力,还可以在提高整个封装层的柔韧性,从而实现可靠的柔性封装。
本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封装层的有机层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成,由于喷墨打印的流动特性,靠近显示面板边缘位置的有机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导致封装层在显示面板边缘位置的厚度逐渐减薄。在封装层上方涂布制备CF时,在封装层较薄的位置CF的膜层偏厚。这样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穿过显示面板边缘的厚度逐渐变厚,使得显示面板整体上出现亮度不均的问题。
继续参考图5,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的封装层05的厚度较小,此时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设置的第一色阻0421的厚度较大,由于第一色阻0421的厚度变大引起在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的发光元件031的发出的光线透过率下降。第一色阻的厚度H1大于第二色阻的厚度H2,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的发光元件031在彩膜层04的光线透过率小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对应的发光元件的在彩膜层04的光线透过率,以此就会导致在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出现亮度减小,边缘显示亮度下降,从而显示异常影响用户体验。本申请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设置第一彩膜开口0411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面积;通过设置第一彩膜开口0411在基板01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0412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确保填充在第一彩膜开口0411的第一色阻0421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填充在第二彩膜开口0412的第二色阻0422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
根据公式L=k*S*Tr,L为发光元件经过色阻单元的亮度,S为发光元件经过彩膜层时的有效出光面积,有效出光面积一般可以理解为彩膜开口的面积,Tr为色阻对光线的透过率;通过增大第一色阻0421的面积,增加与第一彩膜开口0411对应的发光元件的有效出光面积S,在第一色阻0421的光线透过率不变(Tr不变)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发光元件在彩膜层04的显示亮度,以此提高了靠近显示面板边缘的发光元件透过率,增加了显示区边缘的显示亮度,平衡了显示面板中心与显示区边缘的亮度差异,提高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3和图5,封装层05由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上,封装层05的厚度逐渐减小,封装层位置在垂直于基板00的方向上对应的色阻单元的厚度逐渐增大;在第一方向X,至少部分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变大,其中第一方向X为由显示区指向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由于显示区边缘封装层05逐渐变薄,色阻单元042逐渐变厚,引起显示区靠近显示面板边缘出现亮度较低,在提高显示区AA边缘的亮度时可能会出现显示面板00的某一区域的亮度突变情况从而影响显示,比如出现亮暗线等;而通过在第一方向X上,彩膜开口041的面积是逐渐变化,可以在提升靠近显示面板00边缘显示亮度的同时,保证不会出现新的显示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彩膜开口的面积与彩膜开口处对应的色阻单元的面积不是等同的,一般而言,色阻单元会直接通过涂布方式填充彩膜开口并延伸至彩膜的非开口部分,色阻单元的面积大于对应位置的彩膜开口的面积,对于发光元件的有效发光面积与彩膜开口的面积直接相关,而不是色阻单元的面积。
可选的,第一色阻的厚度为H1,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正投影的面积为S1,第一色阻的透过率为Tr,其中,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01
发光元件的光线经第一色阻的亮度为L,其中L=k*S1*Tr,L∝S1;其中,k为比例系数,k与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相关。
图6是图5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结合图5和图6,第一色阻0421的厚度为H1,这里所述第一色阻的厚度为第一色阻0421在第一彩膜开口0411所在区域的厚度,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1,第一色阻0421的透过率为Tr,其中,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11
发光元件031的光线经第一色阻0421的亮度为L,其中L=k*S1*Tr,L∝S1;其中,k为比例系数,k与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相关。k为正数,故第一彩膜开口的面积与对应发光元件031的光线经第一色阻0421的亮度为L正相关,通过在发光元件031显示亮度比较低的位置增加第一彩膜开口的面积提高显示亮度,提升显示均一性。可选的,第二色阻的厚度为H2,第二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2,其中,H1>H2,S1>S2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12
第二色阻的厚度小于第一色阻厚度,则对应增第加第一彩膜开口0411的面积,平衡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位置处的亮度,平衡显示亮度差异。也就是说,在色阻单元厚度大的地方对应设置的彩膜开口的面积大,第一彩膜开口的面积与第二彩膜开口的面积的比值,与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13
成正相关,以彩膜开口面积的增加平衡由于色阻单元厚度增加带来的亮度损失,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彩膜开口、第二彩膜开口是相对于显示面板边缘、显示区边缘或非显示区而言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发明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并不代表实际的固定位置,彩膜开口的位置是非固定。
可选的,(S1-S2)/S1≤10%。
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第一色阻0421与第二色阻0422的厚度差异为1μm时,用如上所述的第一彩膜开口0411和第二彩膜开口0412,第一色阻0421与第二色阻0422对应的发光单元的透光率相差约10%。(S1-S2)/S1≤10%,当(S1-S2)/S1比值设置过大,就会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边缘出现亮度大于显示区中心的情况,使得显示区边缘的锯齿效应过于明显,引起新的显示问题。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显示区AA,封装层05包括爬坡分部,由显示区AA指向显示区AA边缘的方向X上,即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X上爬坡分部的在第二方向X上的厚度逐渐减小,第二方向Y为垂直于基板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封装层的有机层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成,由于喷墨打印的流动特性,靠近显示面板边缘位置的有机层的厚度逐渐减薄,形成爬坡分布。爬坡分部包括第一子区Z1和第二子区Z2,第一子区Z1位于第二子区Z2靠近显示面板边缘一侧,第一子区Z1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为M1,第一子区Z1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为d1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21
α1为第一子区内爬坡分部的坡度角;第二子区Z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M2,第二子区Z2在第二方向Y上的高度为d2
Figure BDA0002753352500000122
α2为所述第二子区Z2内所述爬坡分部的坡度角,其中,α1<α2。第一子区Z1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1,所述第二子区Z2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2,其中△S2>△S1
参考图8,第一子区Z1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1,△S1=∣S4-S3∣,第二子区Z2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2,△S2=∣S6-S5∣,∣S6-S5∣>∣S4-S3∣。由于封装层的有机层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成,在不同的区域的流动速率存在差异,在爬坡分布形成不同坡度角的区域,那么对于不同坡度角的区域形成的色阻单元的厚度差异不相等,从而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方向,显示面板亮度衰减速率不相等的;α1<α2,第二子区Z2的封装层的厚度变化速率大于第一子区Z1的封装层05的厚度变化速率,与封装层05对应的色阻单元042的厚度变化速率,也是第一子区Z1小于第二子区Z2。第一子区Z1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1,所述第二子区Z2中相邻的彩膜开口041在基板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2,其中△S2>△S1。不同区域中的相邻的彩膜开口的面积的差值不同,并且第二子区Z2的差值要大于第一子区Z1的差值,这种区域化设置能够更好的平衡由于封装层的厚度不同引起的显示区边缘亮度问题,提高显示品质。
可选的,第一色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色阻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0是图9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结合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色阻042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043,第一开口043在基板01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一色阻0421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色阻04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043,显然的,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经过第一开口043的透过率会大于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经过第一色阻0421的透过率,使得发光元件031发射光穿过相对较厚的第一色阻0421时,增加了光线透过率。
可选的,与第一彩膜开口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第一开口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叠。
图11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彩膜开口042(0421)对应设置的发光元件031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O与第一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O重叠。第一开口04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形状。由于发光颜色相同的多个发光元件031与颜色相同的多个色阻单元一一对应,且发光元件031在几何中心处的发光亮度最高,当第一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发光元件031的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重叠时,显示区边缘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可以通过第一开口043透射出去,提高了显示区边缘的亮度调节灵敏度。
可选的,第一色阻靠近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色阻远离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的厚度。
参考图9,第一色阻0421靠近第一色阻0421靠近几何中心的厚度小于第一色阻0421远离几何中心的厚度,通过在中心区域设置厚度较小增加中心区域的光线透过率,提高出光效率。可选的,中心区域的第一色阻0421的厚度为零,即第一开口043贯穿第一色阻0421,进一步可以提高光线透过率。
可选的,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开口还位于所述第一色阻远离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一侧,且位于远离第一色阻远离第一色阻的几何中心的多个第一开口与第一色阻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图12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开口0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开口043还位于第一色阻042远离第一色阻042几何中心一侧,且位于远离第一色阻042远离第一色阻042的几何中心的多个第一开口043与第一色阻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一个第一开口043位于第一色阻042(0421)的几何中心,四个第一开口043位于第一色阻042(0421)的周边呈环形分布。位于周边的第一开口043与位于几何中心的第一开口043的形状及大小可以相同,显示区边缘对应的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可以通过位于几何中心及周边环形分布的多个第一开口043直接透射出去,提高显示亮度的一致性。可选的,第一开口043为圆形,四个位于第一色阻042(0421)的周边的第一开口043到第一色阻042几何中心的距离均为d3,其中两个第一开口043的距离,可以理解为每个第一开口043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开口均为圆形时,相邻两个第一开口043距离则为第一开口043圆心的之间距离。多个第一开口043形成一种轴对称或者中心对称的结构,能够在一个彩膜开口均匀的提高一个发光元件的出光亮度,有利于提高显示均一性。
图13是图10所示显示面板的CC区域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可选的,如图13所示,第一开口043还围绕第一色阻0421的几何中心呈环形分布。其中,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开口043与位于几何中心的第一开口043同心设置即,即圆心和环新重叠设置,显示区边缘对应的发光元件21发射的光可以通过多个第一开口043直接透射出去,提高了每个第一色阻0421的透光率及亮度一致性。
可选的,第二色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色阻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所有第二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小于所有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
继续参考图9-13,第二色阻042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二色阻0422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所有第二开口0422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小于所有第一开口0421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色阻04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第二色阻04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且每个第一色阻0421的第一开口在阵列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大于每个第二色阻0422的第二开口在阵列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使得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穿过相对较厚的第一色阻0421上相对较大的第一开口,并穿过相对较薄的第二色阻0422上相对较小的第二开口,较大的第一开口与较小的第二开口H2相比,可以更好地提高色阻单元的透光率,从而可以平衡边缘区MA不同厚度的位置处的透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在图中并未详细标注,仅以所有色阻的开口均以043进行作为标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色阻上的开口为第一开口,第二色阻上的开口为第二开口。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4所示,彩膜层04还包括黑矩阵044(Black Matrix),黑矩阵044位于相邻的色阻单元042之间,第一开口043围绕黑矩阵设置。黑矩阵044可以为网格状的黑色矩阵,用于防止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从相邻的色阻单元之间的缝隙中漏出而产生混光。黑矩阵044在发挥遮光作用的同时,也降低了黑矩阵044周围色阻单元042的透光率。第一开口043围绕黑矩阵44设置,可以提高黑矩阵044周侧的色阻单元的透光率,有利于提高显示亮度的一致性。
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在显示区,封装层包括爬坡分部,在爬坡分布,封装层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爬坡分布位于封装层的由所述显示区与非显示区非显示区的边界朝向显示区平移预定距离的区域内,预定距离为0-3mm。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00还包括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在显示区AA,封装层05包括爬坡分部,在爬坡分布,封装层05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可选的,封装层包括无机封装层052和有机封装层051,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053,挡墙053在封装时用以阻挡有机封装层的流动,降低有机封装的流动性,无机封装层052具有良好的水氧阻绝效果,有机封装层051具有较好的柔性,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能力与抗压能力。爬坡分布位于封装层的由所述显示区与非显示区非显示区的边界朝向显示区平移预定距离的区域内,预定距离为0-3mm。该预定距离与封装层3的材质有关,更具体来说,根据封装层05内有机封装层051的材质的流动特性有关。为了改善显示区边缘的亮度不均问题,该预定距离越小越好,其中预定距离不宜大于3mm,当大于3mm时候一方面会浪费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另一方面,由于有机层流动时间长会增加显示面板的制备时间。
可选的,第一色阻包括第一颜色色阻、第二颜色色阻和第三颜色色阻,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一波长λ1,第二颜色色阻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二波长λ2,第三颜色色阻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三波长λ3,其中,λ1<λ2<λ3;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三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继续参考图15,第一色阻042包括第一颜色色阻042B、第二颜色色阻042G和第三颜色色阻042R,第一颜色色阻042B对应的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一波长λ1,第二颜色色阻042G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031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二波长λ2,第三颜色色阻042R对应的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三波长λ3,其中,λ1<λ2<λ3。
可选的,第一颜色色阻042B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颜色色阻042G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可选的,第一颜色色阻042B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三颜色色阻042R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041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由于人眼对波长较低的光的敏感度相对于波长较长的光的敏感度较低,故第一颜色色阻042B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最大。
可选的,第二颜色色阻042G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三颜色色阻042B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颜色色阻042G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或者等于第三颜色色阻042R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由于人眼对第二颜色光的敏感程度会大于第三颜色光的敏感程度,当第一彩膜开口面积变大,第二颜色的亮度提升比例大;而第三颜色光的波长大,第三颜色光的透过率会比第二颜色光透过率高。当第二颜色色阻042G和第三颜色色阻042R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相等时,可以同时均衡两者亮度差异,同时二者可以采用同一个曝光掩膜板,降低模具制作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以显示面板的发光颜色为RGB三原色为例,第一颜色色阻042B为蓝色色组单元,第一波长λ1=440nm~475nm;第二颜色色阻042G为绿色色阻单元,第二波长λ2=492nm~577nm;第三颜色色阻042R为红色色阻单元,第三波长λ3=625nm~740nm。由于人眼对蓝色光的敏感度相对于红色光和绿色光的敏感度较低,绿色光敏感度最高,故蓝色色阻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在基板01上的正投影面积最大。绿色色阻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可以等于红色色阻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二者可以采用同一个曝光掩膜板,降低模具制作难度和成本,提高制作效率。当然,绿色色阻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也可以小于红色色阻上开设的第一彩膜开口043,以平衡绿色发光单元与红色发光单元之间的微小亮度差异。
可以理解的是,如前所述的第一颜色色阻042B、第二颜色色阻042G和第三颜色色阻042R不限于显示区边缘的色阻单元,也包括显示区中心区域的色阻单元,从而可以整体上调整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的亮度配比,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5,彩膜层04还包括黑矩阵044,黑矩044位于相邻的色阻单元之间,且位于爬坡分部的黑矩阵044的第一方向X的宽度逐渐减小,第一方向X为由显示区AA指向所述显示面板00边缘的方向。通过减小黑矩阵044在第一方向X的宽度,以便于增加彩膜开口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彩膜开口的面积,提升显示区边缘的亮度。
可选的,在显示区,封装层包括爬坡分部,在爬坡分布,封装层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至少在爬坡分布,黑矩阵远离基板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向基板一侧凹陷形成凹槽,与黑矩阵相邻的至少一个色阻单元部分位于凹槽。
图16是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在DD区域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显示区AA,封装层05包括爬坡分部,在爬坡分布,封装层05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至少在爬坡分布,黑矩阵044远离基板01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向基板01一侧凹陷形成凹槽0441,与黑矩阵044相邻的至少一个色阻单元042部分位于凹槽。在色阻单元042边缘,部分色阻单元042位于黑矩阵044的凹槽0441内,凹槽0441能够在涂布色阻单元042时容纳一部分流动的色阻材料,改善色阻单元042与黑矩阵044接触的边缘出现不平坦的“牛角”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显示装置000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和发光层,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彩膜层,彩膜层位于发光层远离基板一侧,彩膜层包括与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彩膜开口;一方面,利用彩膜层替代传统的偏光片,不仅减薄显示面板的厚度,还可以增加透光率提升整个显示面板的亮度;另一方面,在显示区,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第一彩膜开口位于第二彩膜开口与显示面板边缘之间,其中,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第一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彩膜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增加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发光元件在彩膜层的光线透过率,通过在彩膜层设置不同大小的彩膜开口以平衡显示区的边缘与显示区中心的亮度差异,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一致性,提升显示均一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
基板;
阵列层,所述阵列层位于所述基板一侧;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元件;
彩膜层,所述彩膜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彩膜层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膜开口;
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彩膜开口包括第一彩膜开口和第二彩膜开口,所述第一彩膜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逐渐变大;
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等差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开口还包括第三彩膜开口,所述第三彩膜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远离所述第一彩膜开口一侧;所述第三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彩膜层之间;所述第一彩膜开口对应的封装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对应的封装层的厚度;
所述彩膜层还包括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颜色一一对应的多个色阻单元,所述色阻单元包括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彩膜开口的第一色阻,和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彩膜开口的第二色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的厚度为H1,所述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正投影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色阻的透过率为Tr,其中,
Figure FDA0002753352490000021
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线经所述第一色阻的亮度为L,其中L=k*S1*Tr,L∝S1
其中,k为比例系数,k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色阻的厚度为H2,所述第二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为S2,其中,H1>H2,S1>S2
Figure FDA00027533524900000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S1-S2)/S1≤1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封装层包括爬坡分部,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爬坡分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区边缘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基板指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
所述爬坡分部包括第一子区和第二子区,所述第一子区位于所述第二子区靠近所述显示面板边缘一侧,所述第一子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M1,所述第一子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高度为d1
Figure FDA0002753352490000031
α1为所述第一子区内所述爬坡分部的坡度角;所述第二子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M2,所述第二子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高度为d2
Figure FDA0002753352490000032
α2为所述第二子区内所述爬坡分部的坡度角;其中,α1<α2
所述第一子区中相邻的所述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1,所述第二子区中相邻的所述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正投影的面积的差值为△S2,其中△S2>△S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色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色阻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彩膜开口对应设置的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几何中心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色阻靠近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色阻远离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开口还位于所述第一色阻远离所述第一色阻几何中心一侧,且位于所述远离第一色阻远离所述第一色阻的几何中心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色阻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色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色阻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所有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小于所有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总和。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层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相邻的所述色阻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开口围绕所述黑矩阵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封装层包括爬坡分部,在所述爬坡分布,所述封装层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
所述爬坡分布位于所述封装层的由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的边界朝向所述显示区平移预定距离的区域内,所述预定距离为0-3mm。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色阻包括第一颜色色阻、第二颜色色阻和第三颜色色阻,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一波长λ1,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二波长λ2,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的波长为第三波长λ3,其中,λ123
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所述第一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颜色色阻为绿色色阻;
所述第二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颜色色阻对应的第一彩膜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层还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相邻的所述色阻单元之间,且位于所述爬坡分部的所述黑矩阵的沿第一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由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封装层包括爬坡分部,在所述爬坡分布,所述封装层的厚度至少存在不同;
至少在所述爬坡分布,所述黑矩阵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基板一侧凹陷形成凹槽,与所述黑矩阵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色阻单元部分位于所述凹槽。
2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193480.XA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310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480.XA CN112310322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130,980 US11758787B2 (en) 2020-10-30 2020-12-22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balanced brightness difference between edge and center of display are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93480.XA CN112310322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322A true CN112310322A (zh) 2021-02-02
CN112310322B CN112310322B (zh) 2022-11-08

Family

ID=74333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93480.XA Active CN112310322B (zh) 2020-10-30 2020-10-30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8787B2 (zh)
CN (1) CN11231032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189A (zh) * 2021-03-22 2021-07-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94242A (zh) * 2021-06-15 2021-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1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82575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809134A (zh) * 2021-08-26 2021-12-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023904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256438A (zh) * 2021-12-21 2022-03-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43326A (zh) * 2022-04-26 2022-08-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695A (zh) * 2018-03-09 2018-09-0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掩膜板、阵列基板、显示器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9445168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77434A (zh) * 2019-06-28 2019-09-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97345A (zh) * 2019-06-21 2019-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37252A (zh) * 2017-09-28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屏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6232B (zh) * 2011-12-20 2015-05-20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彩色滤光片
CN104835830B (zh) 2015-03-25 2018-08-2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用基板及显示装置
KR20170040417A (ko) * 2015-10-02 2017-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54873B1 (ko) 2018-09-14 2023-07-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10031586A (ko) * 2019-09-11 2021-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42195A (ko) * 2019-10-08 2021-04-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7252A (zh) * 2017-09-28 2019-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屏及终端
CN108508695A (zh) * 2018-03-09 2018-09-07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掩膜板、阵列基板、显示器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CN109445168A (zh) * 2018-12-24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97345A (zh) * 2019-06-21 2019-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77434A (zh) * 2019-06-28 2019-09-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189A (zh) * 2021-03-22 2021-07-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950481B2 (en) 2021-03-22 2024-04-02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grooves on surfaces of color resist units
CN113078189B (zh) * 2021-03-22 2022-08-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394242A (zh) * 2021-06-15 2021-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13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213B (zh) * 2021-08-06 2024-02-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09134A (zh) * 2021-08-26 2021-12-1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782575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782575B (zh) * 2021-09-10 2023-05-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3070740A1 (zh) * 2021-10-29 2023-05-0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023904A (zh) * 2021-10-29 2022-0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256438A (zh) * 2021-12-21 2022-03-29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43326A (zh) * 2022-04-26 2022-08-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4843326B (zh) * 2022-04-26 2023-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40007A1 (en) 2022-05-05
CN112310322B (zh) 2022-11-08
US11758787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03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1945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20415981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713596B2 (en) Light shading structure, an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ctive device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hereof
US2021040813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700688B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8175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700685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30422584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28984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040329A1 (zh) 一种发光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03030131A1 (ja) 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347125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9995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form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130619B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24765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769210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583079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18120022A1 (zh) 彩色滤光片、显示装置及制备彩色滤光片的方法
CN113629112A (zh) 显示面板
US1123161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24589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83744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作方法
CN11415632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060146235A1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