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07875A -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07875A CN112307875A CN202010684847.1A CN202010684847A CN112307875A CN 112307875 A CN112307875 A CN 112307875A CN 202010684847 A CN202010684847 A CN 202010684847A CN 112307875 A CN112307875 A CN 1123078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tested
- standard
- dimensional code
- pi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10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94—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 G06V10/95—Hardware or software archite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age or video understanding structured as a network, e.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 G06V40/53—Measures to keep reference information secret, e.g. cancellable biometr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包括步骤:采集标准图片,提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标准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标准图片数据转换生成标准二维码,并将标准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标准图片数据包括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采用同样的方法采集待测图片,进行特征值提取、加密,获取待测二维码,并发送至后台系统用于验证;通过后台系统对标准二维码及待测二维码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图片及待测人脸图片的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本发明将人脸特征信息加密、二维码化,可以避免图片被盗用、保障数据安全,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了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和方便,许多政府平台和企业平台与时俱进,开始融合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而通过人脸识别验证个人身份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当前的人脸识别验证大多需要消费者站在人脸识别设备前,通过人脸识别厂家安装摄像头,获得人脸图像,送入人脸识别算法,通过检测、对齐、获得人脸特征码。将特征码与事先在人脸识别厂家注册时,生成的人脸特征码相做反余弦计算。最终计算出的数字叫置信度,在置信度大于某个阈值时。即认为,当前识别的人脸和注册时的人脸是同一个人。
但每一个识别算法公司,对同一幅图像生成的特征值是不一致的,无法通用。因此,更换识别算法厂家,就需要重新对图像生成一次人脸特征。整个过程,人脸图像会被人脸识别厂家,系统管理单位,维护单位,甚至黑客获取。人脸图像则有可能用于非法用途,甚至在A系统使用过的图像被B系统非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保证待测人脸图片数据安全的人脸验证方法、人脸验证系统、二维码生成器、后台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包括步骤:
人脸注册:采集标准图片,提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标准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标准图片数据转换生成标准二维码,并将所述标准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所述标准图片数据包括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人脸验证:采集待测图片,提取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待测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待测图片数据转换生成待测二维码,并将所述待测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所述待测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通过后台系统对所述标准二维码及所述待测二维码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图片及待测人脸图片的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优选地,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优选地,所述标准图片数据及所述待测图片数据都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优选地,还包括步骤: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包括:
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二维码生成器: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所述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二维码读取器:读取二维码,解码后传输至后台系统;
后台系统:接收二维码读取器的信息后进行解密,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优选地,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优选地,所述图片数据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优选地,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二维码生成器,包括步骤:
接收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所述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读取器解码后发送至后台系统,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后台系统,包括步骤:
接收二维码生成器发送的,带有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且经过加密的二维码;
通过二维码读取器读取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人脸图片提取特征值以后进行加密,并转为二维码传输存储至后台系统中。当需要人脸验证时,再通过后台系统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的底库图片和上传的需要验证的图片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大于预设值的人脸认定为同一人脸,进而完成人脸验证。本发明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市场上人脸验证的一个弊端:即现有市场上,人脸验证做为摄像头或者人脸识别厂家都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人脸信息,由此可能导致的数据盗用。通过将人脸特征信息二维码化,避免了整个人脸识别系统中各个环节截取人脸图像,且还可以不使用人脸识别这样的重资产设备,转而使用普及率高,价格便宜的二维码设备,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人脸验证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人脸验证系统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中,10-人脸图像采集器,20-二维码生成器,30-二维码读取器,40-后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方面,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包括步骤:
S10:人脸注册,采集标准图片,提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标准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标准图片数据转换生成标准二维码,并将标准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标准图片数据包括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S20:人脸验证,采集待测图片,提取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待测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待测图片数据转换生成待测二维码,并将待测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待测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S30:通过后台系统对标准二维码及待测二维码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图片及待测人脸图片的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具体地,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具体地,标准图片数据及待测图片数据都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具体地,还包括步骤: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使用时,人脸算法在消费者自有终端上,例如手机、平板等。消费者根据需要,在注册时将人脸通过指定的APP拍摄人脸,并生成特征值,利用二维码易于传输的特点,将人脸特征值变成二维码。外部系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注册人脸的特征值。在系统应用过程,消费者再次重复上述流程,形成人脸二维码。系统扫码后,验证二维码对应的特征值与注册时的人脸特征值是否一致。整个过程,人脸图像信息没有泄露。保障了个人隐私安全。其他人脸识别算法系统,获得到人脸二维码信息,也无法使用。
另一方面,参照图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包括:
人脸图像采集器10:采集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二维码生成器20: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二维码读取器30:读取二维码,解码后传输至后台系统;
后台系统:接收二维码读取器30的信息后进行解密,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具体地,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具体地,图片数据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具体地,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二维码生成器20,包括步骤:
接收人脸图像采集器10采集的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读取器30解码后发送至后台系统40,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后台系统40,包括步骤:
接收二维码生成器20发送的,带有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且经过加密的二维码;
通过二维码读取器30读取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人脸图片提取特征值以后进行加密,并转为二维码传输存储至后台系统40中。当需要人脸验证时,再通过后台系统40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的底库图片和上传的需要验证的图片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度大于预设值的人脸认定为同一人脸,进而完成人脸验证。本发明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市场上人脸验证的一个弊端:即现有市场上,人脸验证做为摄像头或者人脸识别厂家都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人脸信息,由此可能导致的数据盗用。通过将人脸特征信息二维码化,避免了整个人脸识别系统中各个环节截取人脸图像,且可避免使用人脸识别这样的重资产设备,转而使用普及率高,价格便宜的二维码设备,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人脸注册:采集标准图片,提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标准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标准图片数据转换生成标准二维码,并将所述标准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所述标准图片数据包括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人脸验证:采集待测图片,提取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待测图片数据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待测图片数据转换生成待测二维码,并将所述待测二维码传输至后台系统,所述待测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通过后台系统对所述标准二维码及所述待测二维码进行解码、解密,比对标准图片及待测人脸图片的人脸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图片数据及所述待测图片数据都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5.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二维码生成器: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所述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二维码读取器:读取二维码,解码后传输至后台系统;
后台系统:接收二维码读取器的信息后进行解密,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加密算法包括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所述后台系统生成公钥私钥,实现对人脸特征值的加密、解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片数据包括二维码的生成设备信息及二维码的生成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脸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台系统记录统计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使用次数。
9.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二维码生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人脸图像采集器采集的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
提取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通过加密算法对图片数据进行加密,生成二维码,所述图片数据包括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
将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读取器解码后发送至后台系统,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10.一种人脸验证方法,应用于后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二维码生成器发送的,带有待测图片和/或标准图片的人脸特征值的,且经过加密的二维码;
通过二维码读取器读取二维码信息;对二维码进行解密后比对待测图片的特征向量及标准图片的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待测人脸图片的验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4847.1A CN112307875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84847.1A CN112307875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07875A true CN112307875A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83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84847.1A Pending CN112307875A (zh) | 2020-07-16 | 2020-07-16 |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07875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80029A (zh) * | 2021-09-08 | 2021-12-10 | 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 |
CN114091503A (zh) * | 2021-02-05 | 2022-02-25 |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人脸图像的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120429A (zh) * | 2022-01-24 | 2022-03-01 | 深圳朗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信体系的图像识别应用系统 |
CN114357413A (zh) * | 2021-12-01 | 2022-04-15 |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14357413B (zh) * | 2021-12-01 | 2025-07-04 |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2152A (zh) * | 2013-10-30 | 2014-10-22 | 北京安捷天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二维码生成装置、人像识别装置和身份验证装置 |
CN106599964A (zh) * | 2016-11-24 | 2017-04-26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07092821A (zh) * | 2017-04-10 | 2017-08-25 | 成都元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人脸认证信息生成方法、认证方法和装置 |
CN108932776A (zh) * | 2018-07-11 | 2018-12-04 |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值的二维码门禁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109215184A (zh) * | 2018-07-24 | 2019-01-15 |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人脸注册、验证方法、人脸注册系统和在门禁的应用 |
CN111401877A (zh) * | 2019-12-18 | 2020-07-10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刷脸设备、刷脸支付系统以及刷脸支付方法 |
-
2020
- 2020-07-16 CN CN202010684847.1A patent/CN11230787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12152A (zh) * | 2013-10-30 | 2014-10-22 | 北京安捷天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二维码生成装置、人像识别装置和身份验证装置 |
CN106599964A (zh) * | 2016-11-24 | 2017-04-26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码生成、验证方法及装置 |
CN107092821A (zh) * | 2017-04-10 | 2017-08-25 | 成都元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人脸认证信息生成方法、认证方法和装置 |
CN108932776A (zh) * | 2018-07-11 | 2018-12-04 |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脸特征值的二维码门禁控制系统及运行方法 |
CN109215184A (zh) * | 2018-07-24 | 2019-01-15 | 石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人脸注册、验证方法、人脸注册系统和在门禁的应用 |
CN111401877A (zh) * | 2019-12-18 | 2020-07-10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刷脸设备、刷脸支付系统以及刷脸支付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91503A (zh) * | 2021-02-05 | 2022-02-25 |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人脸图像的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80029A (zh) * | 2021-09-08 | 2021-12-10 | 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 |
CN113780029B (zh) * | 2021-09-08 | 2024-01-23 | 三维码(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合人像的新型三维码的验证方法及设备 |
CN114357413A (zh) * | 2021-12-01 | 2022-04-15 |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14357413B (zh) * | 2021-12-01 | 2025-07-04 | 福建新大陆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
CN114120429A (zh) * | 2022-01-24 | 2022-03-01 | 深圳朗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可信体系的图像识别应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72314B (zh) | 图像传感器以及支付认证方法 | |
CN105099692B (zh) | 安全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
CN1860724B (zh) | 用于标识的方法 | |
EP3132368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verifying usability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mage | |
CN106330442B (zh) |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17016447A1 (zh) | 二维码掩膜加密和解密方法及系统 | |
CN112307875A (zh) | 人脸验证方法及人脸验证系统 | |
TWI505126B (zh) | 獲取金鑰的方法和裝置 | |
Huang et al. | Efficient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esthetic QR code | |
CN111698253A (zh) | 一种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 | |
CN111709000A (zh) | 一种基于多生物特征融合的加解密方法及应用 | |
CN105279447A (zh) | 数据加密方法、解密方法及装置 | |
CN114357418A (zh) | 加密认证方法、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JP6151627B2 (ja) |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13965396A (zh) | 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数据安全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10619228B (zh) | 文件解密方法、文件加密方法、文件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 |
US9386017B2 (en) | Authentic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9951423B (zh) | 身份验证的系统、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16956350A (zh) | 人脸认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625802A (zh) | 投影仪授权使用方法 | |
JP6389110B2 (ja) |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セキュアエレメント、端末装置、生体認証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12417424A (zh) | 一种电力终端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 |
KR100886410B1 (ko) | 시변코드를 이용한 인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TWI764616B (zh) | 身分驗證及產品權限獲得方法、用於身分驗證的設備端和用於獲得產品權限的使用端 | |
CN112533204B (zh) | 用户识别卡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