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0580A -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0580A
CN112290580A CN201910631093.0A CN201910631093A CN112290580A CN 112290580 A CN112290580 A CN 112290580A CN 201910631093 A CN201910631093 A CN 201910631093A CN 112290580 A CN112290580 A CN 112290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verter
power supply
new energy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10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宗军
邹绍琨
胡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ungr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ungr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ungr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Sungrow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10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0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0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器将所述新能源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以最大功率输出至所述直流母线;并通过所述能量控制器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即本申请利用电网为新能源电源提供补充或者消纳,使电解设备的供电功率稳定,避免了因输入功率不平稳导致设备反复启停所带来的设备利用率低和影响设备寿命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电能过剩时电解槽无法消耗而带来的电能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发展向着绿色、清洁的方向发展,氢气由于其利用产物是水,可以真正做到零排放、无污染,被看作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在燃料电池、储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水电解制氢具有纯度高,效率高、排碳量少等优点,在众多制氢方式中脱颖而出。
图1所示为典型的光伏制氢系统;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通过DC/DC变换器,输出给H2O电解槽,由电解槽将水中的氢置换出来,并分别进行H2收集和O2收集。由于光伏发电属于间歇性能源,其输出功率P随着外部环境是变化的,典型的光伏功率曲线如图2所示。然而,电解槽的输入功率如果较弱,会导致其电解速率降低甚至停机;而如果光伏功率过剩,电解槽无法消耗又会产生浪费。而且反复变化的输入功率将导致电解槽反复启停,每次启动时间需要半小时左右,降低设备利用率,同时也会影响其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输入功率不平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包括:新能源电源、功率变换器、变流器、能量控制器以及电解设备;其中:
所述新能源电源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
所述变流器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与电网之间;
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将所述新能源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以最大功率输出至所述直流母线;
所述能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优选的,所述能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电解设备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将所述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逆变输出至电网,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以及,
在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电解设备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接收电网的电能向所述直流母线上补充欠缺的电能,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优选的,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或者,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
优选的,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时,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通信传输,或者,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
优选的,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时,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
优选的,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或者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与所述能量控制器的闭环控制参数同时为电压、电流或者功率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功率需求给定值为恒定量或者变化量。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电源为:光伏阵列;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
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伏阵列中至少一个光伏组串;
多个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AC/DC变换器;
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多个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优选的,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光伏阵列和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和至少一个AC/DC变换器;
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伏阵列中至少一个光伏组串;
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多个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和多个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优选的,所述能量控制器独立于所述变流器,或者,所述能量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变流器中。
优选的,所述电解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解槽;
所述电解槽的供电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电解槽的输出端分别与氢气收集设备和氧气收集设备相连。
本发明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器将所述新能源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以最大功率输出至所述直流母线;并通过所述能量控制器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即本申请利用电网为新能源电源提供补充或者消纳,使电解设备的供电功率稳定,避免了因输入功率不平稳导致设备反复启停所带来的设备利用率低和影响设备寿命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电能过剩时电解槽无法消耗而带来的电能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光伏功率曲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制氢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解槽输入功率不平稳导致设备利用率低、影响寿命的问题。
具体的,请参见图3,该新能源制氢系统包括:新能源电源101、功率变换器102、变流器103、能量控制器104以及电解设备105;其中:
新能源电源101通过功率变换器102连接至直流母线;变流器103连接于直流母线与电网之间;电解设备105的供电端与直流母线相连。该电解设备105包括:至少一个电解槽;每个电解槽的供电端与直流母线相连,并且,每个电解槽的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氢气收集设备和氧气收集设备相连。
实际应用中,该新能源电源101可以采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或者两者的组合,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该新能源电源101后级的功率变换器102,用于将新能源电源101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以最大功率输出至直流母线。实际应用中,该功率变换器102中,包括: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和/或,至少一个AC/DC变换器。具体的,对于光伏发电进行功率变换则采用DC/DC变换器,各个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光伏阵列中互不相同的至少一个光伏组串;而对于风力发电进行功率变换则采用AC/DC变换器,各个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互不相同的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并且,各种变换器的个数及其输出端的串并联方式均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最终连接至直流母线即可,可以视其应用环境进行设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能量控制器104用于根据电解设备105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变流器103工作,使电解设备105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具体的,在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功率大于电解设备105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能量控制器104控制变流器103将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逆变输出至电网,使电解设备105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而在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功率小于电解设备105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能量控制器104控制变流器103接收电网的电能向直流母线上补充欠缺的电能,使电解设备105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功率需求给定值可以为一个恒定量,也可以为一个变化量;视其应用环境进行设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同时,该供电参数检测值可以是: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参数,或者,电解设备105的供电输入参数。当该供电参数检测值为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参数时,该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功率变换器102的通信传输,或者,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而当供电参数检测值为电解设备105的供电输入参数时,该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
也即,该供电参数检测值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
1)、功率变换器102通过通信方式传输至能量控制器104的、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或者输出功率中的任意一个;
2)、通过采集设备获取的、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或者输出功率中的任意一个;
3)、通过采集设备获取的、电解设备105的供电电压、供电电流或者供电功率中的任意一个。
并且,功率变换器102的输出参数或者电解设备105的供电输入参数,与能量控制器104的闭环控制参数同时为电压、电流或者功率中的任意一种;视其应用环境进行设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另外,实际应用中,该能量控制器104可以独立于变流器103(如图3和图4所示),或者,也可以集成于变流器103中(如图5和图6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新能源制氢系统,其新能源供电始终以最大功率进行输出,并利用电网为新能源供电提供补充或者消纳;当新能源供电不足时从电网补充,当新能源供电充足时,其多余部分馈入电网,使电解设备105的供电功率稳定,避免了因输入功率不平稳导致设备反复启停所带来的设备利用率低和影响设备寿命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新能源供电的最大化利用,避免了电能过剩时电解槽无法消耗而带来的电能浪费,另外,并网的电能还能够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利于推广。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如图4所示:
其新能源电源为光伏阵列,在光照下可产生直流电压或电流。
其功率变换器中的各个DC/DC变换器(图4中以1个为例进行展示)均为buck-boost电路;各个buck-boost电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互不相同的光伏组串,每个光伏组串中至少包括一个光伏组件;各个buck-boost电路的输出端经过串并联之后,连接至直流母线,进而同时与电解槽(图4中以1个为例进行展示)的供电端和变流器的直流侧相连;各个buck-boost电路均可实现相应光伏组串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当然,实际应用中,该DC/DC变换器的具体拓扑并不仅限于buck-boost电路,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直流母线,交流侧连接电网,受控于能量控制器,可以实现直流和交流能量的双向流动。
能量控制器通过通信获取功率变换器的功率数据,比如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或者输出功率;并对变流器进行控制,改变变流器的功率大小和方向。
电解槽接收直流母线的供电,负责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后,分别对应存储于氢气收集设备和氧气收集设备。
下面以供电参数检测值为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且由功率变换器通过通信方式传输至能量控制器为例进行说明:
功率变换器根据光伏功率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和输出,能量控制器从功率变换器上获取实时功率P_pv(即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已知电解槽预设的输入功率为P_set(即功率需求给定值),则能量控制器104的闭环控制参数为电解槽实际的供电功率。
具体的,当P_pv>P_set时,能量控制器控制变流器进行逆变,将差值功率(P_pv-P_set)转移到电网端;反之,当P_pv<P_set时,能量控制器控制变流器从电网端补充(P_set-P_pv)的功率;确保电解槽实际的供电功率等于其功率需求给定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前级的DC/DC变换器是一直保持最大功率跟踪的,所以充分利用了光伏新能源,减少了光功率过大或负载过小时的弃光问题;并且,通过利用电网和光伏的互补,消除光功率的波动对电解槽供电的影响,为电解槽提供稳定的输入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另外,对于多余的光伏发电,可以通过并网发电增加额外的收入。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如图5所示:
其新能源电源、功率变换器、变流器以及电解设备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均与图4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其与图4所示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中的能量控制器独立于变流器,而图5所示系统中的能量控制器集成于变流器中。
以其能量控制器通过采集设备直接采集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作为其能量控制器进行平衡控制时所采用的供电参数检测值为例进行说明:
功率变换器根据光伏功率进行最大功率跟踪和输出,能量控制器通过采集设备从直流母线上采集电解槽的输入电流I_i n(即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并与电解槽预设的输入电流I_set(即功率需求给定值)对比,则能量控制器104的闭环控制参数为电解槽实际的供电电流。
具体的,当I_i n>I_set时,能量控制器控制变流器进行逆变,将差值电流(I_i n-I_set)转化到电网端;反之,当I_i n<I_set时,能量控制器控制变流器从电网端补充(I_set-I_i n)的电流;确保电解槽实际的供电电流等于其功率需求给定值。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如图6所示:
其新能源电源为风力发电机,在风力下可产生交流电源。
其功率变换器中的各个AC/DC变换器(图6中以1个为例进行展示),将接收到的不同交流电源转换为合适的直流电源,并通过直流母线输出到电解槽。
变流器的直流侧连接直流母线,交流侧连接电网,受控于能量控制器,可以实现直流和交流能量的双向流动。
能量控制器集成在变流器中,通过采集设备采集电解槽的输入电流,并对变流器进行指令控制,改变其电流大小和方向。
电解槽接收直流母线的供电,负责将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后,分别对应存储于氢气收集设备和氧气收集设备。
该系统内具体的控制方法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累述。
图4至图6所示结构仅为示例,并不仅限于此。实际应用中,该新能源制氢系统的具体结构可以视其应用环境而定,只要采用新能源最大功率发电以及新能源和电网配合互补的控制方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新能源电源、功率变换器、变流器、能量控制器以及电解设备;其中:
所述新能源电源通过所述功率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
所述变流器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与电网之间;
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功率变换器用于将所述新能源电源提供的电能转化为直流电能,并以最大功率输出至所述直流母线;
所述能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参数检测值,控制所述变流器工作,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具体用于:
在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电解设备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将所述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逆变输出至电网,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以及,
在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表征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小于所述电解设备的功率需求给定值时,控制所述变流器接收电网的电能向所述直流母线上补充欠缺的电能,使所述电解设备接收到的功率等于自身的功率需求给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或者,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时,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所述功率变换器的通信传输,或者,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为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时,所述供电参数检测值的来源为:采集设备的采集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器的输出参数或者所述电解设备的供电输入参数,与所述能量控制器的闭环控制参数同时为电压、电流或者功率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需求给定值为恒定量或者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电源为:光伏阵列;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
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伏阵列中至少一个光伏组串;
多个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AC/DC变换器;
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多个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光伏阵列和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所述功率变换器包括:至少一个DC/DC变换器和至少一个AC/DC变换器;
所述D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光伏阵列中至少一个光伏组串;
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少一个风力发电机;
多个DC/DC变换器的输出端和多个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串并联连接至所述直流母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控制器独立于所述变流器,或者,所述能量控制器集成于所述变流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新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电解槽;
所述电解槽的供电端与所述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电解槽的输出端分别与氢气收集设备和氧气收集设备相连。
CN201910631093.0A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Pending CN112290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093.0A CN112290580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1093.0A CN112290580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0580A true CN112290580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1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1093.0A Pending CN112290580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05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396A (zh) * 2021-06-22 2021-08-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50223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50215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制氢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020A (zh) * 2013-10-12 2014-01-08 电子科技大学 市电网络和光伏组件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575378U (zh) * 2017-03-27 2017-10-20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空调电源控制装置及光伏空调系统
CN10996248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基于市电功率补偿的风电非并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020A (zh) * 2013-10-12 2014-01-08 电子科技大学 市电网络和光伏组件组成的复合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575378U (zh) * 2017-03-27 2017-10-20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空调电源控制装置及光伏空调系统
CN109962482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基于市电功率补偿的风电非并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396A (zh) * 2021-06-22 2021-08-24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50223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50215A1 (zh) * 2021-09-29 2023-04-06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制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3472A (zh)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21955B (zh) 集成储能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及动态平衡电能的方法
CN112290583A (zh) 直流耦合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柜供电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4024327B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多能互补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290580A (zh)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
CN114552659A (zh) 含电氢储能的多能量综合管理型能量路由器及控制方法
CN110571857A (zh) 基于光伏与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的能源管理协调系统
CN109962482B (zh) 基于市电功率补偿的风电非并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01231A (zh) 一种基于光伏制氢储能的光伏和燃料电池一体化发电系统
CN106953356A (zh) 一种孤岛模式下的无储能风光柴互补供电系统及方法
CN112736968A (zh)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91032A (zh) 一种直流耦合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68869A (zh) 一种离网型风电制氢系统及其容量匹配方法
CN115296321A (zh) 一种离网式光伏制氢耦合控制系统
CN202168016U (zh) 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CN103956894A (zh) 一种基于三端口变换器的直流分布式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04638A (zh) 一种基于三端口变换器的直流分布式负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14499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综合供电系统
CN113949054A (zh) 电网自治系统及方法
CN101216017A (zh) 一种利用自然能发电生产氢气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30148B (zh) 一种多绿色能源组成的零污染电力微网系统
KR101133328B1 (ko) 투 컨버터 및 원 인버터를 이용한 태양광-연료전지 복합 발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2906521U (zh) 一种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CN115637455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供能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系统
CN109617446B (zh) 移动式并行水氢发电逆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second floor,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sunshine power plant, No.2, Tianhu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FEI SUNGROW RENEWABLE ENERGY SCI. & TECH. Co.,Ltd.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after: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of Hefei city of Anhui Province in 230088 Lake Road No. 2

Applicant before: Sunshine New Energy Development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