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4750B -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4750B
CN112284750B CN202010949699.1A CN202010949699A CN112284750B CN 112284750 B CN112284750 B CN 112284750B CN 202010949699 A CN202010949699 A CN 202010949699A CN 112284750 B CN112284750 B CN 112284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st
gas
voltage
rud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96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84750A (zh
Inventor
马振琨
曾树荣
伊蕾
周哲
王力
刘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craft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craf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craft filed Critical Hubei Institute Of Aerospacecraft
Priority to CN2020109496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4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84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4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试验方法系统,获得数据精度高,通过温度补偿,可获取更可靠的燃气舵性能数据,利于指导发动机与燃气舵设计与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舵是一种在火箭喷流中工作的特殊翼,用于导弹的推力向量控制,燃气舵气动设计的内容包括个主要方面:一是设计舵片外形尺寸和舵轴位置图;二是确定舵的安装位置;三是确定允许面积烧损率和给出气动力特性,其中舵片外形尺寸的设计是关键。因为在设计舵片尺寸时,不仅考虑舵片要满足导弹控制力(矩)的要求,还要求舵片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抗烧蚀和耐冲刷的能力,否则,经技术设计和生产后,在参加发动机试车时,就可能出现舵片断裂、弯曲和烧蚀量太大等现象,在测力试验时还可能出现控制力(矩)不够或铰链力矩太大等现象,这就会造成气动设计的反复,从而延误研制周期。
传统的燃气舵性能测试是依托于半弹试车的来实现,其安装方式通常为将电机安装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尾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应变天平,应变天平上连接舵片。由于发动机点火试验成本高、次数较少,因而搭载测试的机会也很少,加之测试环境比较恶劣,试验方法如果论证不充分,很难获得满意的测试结果。综上需提出一种新的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通过对试验设备、试验流程、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流程进行规范,以确保通过搭载试验能够获得可靠的测试数据,为燃气舵设计及验证提供试验依据,进而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
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其中应变天平数据处理主要包含三个步骤:a)通过测得温度的电压数据代入温度补偿公式进行温度修正;b)通过天平校准公式计算各分量的力与力矩;c)将上述两步算出的天平坐标系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转换至舵面坐标系,表征燃气舵性能的参数。
进一步地,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0:
S0、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实验设备运抵试车台进行安装,完成实验设备与试车台的总控联调;
步骤S0中,所述安装的方式包括采用独立式安装支架或法兰式安装支架两种方式,其中独立式安装支架与地面或试验架连接,法兰式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端部法兰连接;测力单元在安装支架上采用“×”字形或“十”字形的布置方式;
所述实验要求包括针对具体的工程型号制定试验方案,再将设备依次进行加工、校准、组装、调试后,运抵试车台。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统一时标信号由计时软件完成,在发动机点火前,信号状态为断路状态,信号电平为OV;发动机点火时刻,信号状态改变为接通状态,信号电平升高到设定触发电压;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的时间应不小于ls;触发电压设定为5V;统一时标信号与发动机点火信号同时发出,同步时间为1ms。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天平为三段式结构,所述分量为五分量,包括轴向力Fx、法向力Fy、X轴弯矩Mx、Y轴弯矩My、铰链力矩Mz
计算校准前读取天平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当温度传感器的变化最高温度超过50℃时,针对温差进行补偿;小于50℃时,五分量数据不进行修正,所述补偿的温度校准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031
式中:T是天平内部温度,单位℃;C是电压-温度转换系数;VT是天平内部温度传感器的电压;ΔVi是各分力的温度修正电压;下标i=1~5,分别对应ΔFx、ΔFy、ΔMx、ΔMy、ΔMz;s1~s4是温度修正系数;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前的电压,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后的电压,Vi'包括V′1-V′5,修正后计算时分别对应各分量的输出电压VFx、VFy、VMx、VMy、VMz
温度修正完毕后再计算各分量,计算校准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032
式中:Fi是分量,单位是N或Nm,Fi包括F1-F5,分别对应Fx、Fy、Mx、My、Mz五分量;VFx、VFy、VMx、VMy、VMz是各分量的输出电压,系数c1~c5是主系数和一次干扰系数,c6~c10是分别对应VFx、VFy、VMx、VMy、VMz的平方项干扰系数,c11~c20是二次相互干扰系数。
具体地,所述应变天平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和舵片安装连接,采用键槽加紧固件的安装连接方式;每段均设有应变计,靠近电机的一段应变计为4个,即在X和Y方向各设置的2个应变片,用于测量铰链力矩Mz;中间一段的应变计为2个,即在Y方向设置的应变片,用于测量法向力Fy和X轴弯矩Mx;靠近舵片的一段应变计为2个,即在X方向设置的应变片,用于测量轴向力Fx和Y轴弯矩My。同时应变天平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结构灵活变换,若不测试该分量值可舍弃该段。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热防护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S1完成后进行结果判定,统一时标信号正常触发电机驱动程序并带动燃气舵按照指定规律偏转,试验设备未发生意外烧蚀毁损,热防护结构和燃气舵的机械结构工作正常,试验后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各项试验数据正常采集并回收,经检测应变天平和角度传感器各项指标正常,由此判定燃气舵性能试验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设备还包括现场计算机,所述现场计算机与电机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现场计算机还与统一时标信号、数据采集器、交换机电连接,所述交换机与远程计算机通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燃气舵包括1#、2#、3#、4#,依次呈环形排列,所述现场计算机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1#、3#燃气舵偏转的输入信号采用梯形波,2#、4#采用三角波。
进一步具体地,步骤S2中,所述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再通过画图软件进一步可视化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S2完成后进行报告编写,包括试验日期、任务来源、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试验结论。
本发明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传统的燃气舵性能测试需要依托于半弹试车的来实现,而本发明燃气舵气动性能试验方法只需要搭载于发动机试车试验进行,且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本方法适用于任意外形的燃气舵及发动机的测试。
2、试验方法系统,获得数据精度高,通过温度补偿,可获取更可靠的燃气舵性能数据,利于指导发动机与燃气舵设计与优化。
3、本发明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获取了准确的数据,为相关专业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降低工程研制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流程图;
图2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的数据处理流程图;
图3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的试验系统组成图;
图4为应变天平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应变天平与舵机及舵片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舵面坐标系示意图。
其中,1-应变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0、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实验设备运抵试车台进行安装,完成实验设备与试车台的总控联调;
步骤S0中,所述安装的方式包括采用独立式安装支架或法兰式安装支架两种方式,其中独立式安装支架与地面或试验架连接,法兰式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端部法兰连接;测力单元在安装支架上采用“×”字形或“十”字形的布置方式;
所述实验要求包括针对具体的工程型号制定试验方案,即根据实验任务书拟定实验方案,确认实验大纲,再将设备依次进行加工、校准、组装、调试后,运抵试车台;再进一步将完成组装的设备与试车台总控联调,完成发动机点火前的准备工序,若发现相关实验故障,例如设备的装配调试问题或与试车台的匹配问题,进行应急处理,若问题不能解决处理,实验终止;若问题可以解决处理,继续与试车台总控联调,完成联调后,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各个时间阶段的准备试验口令,试验操作员检测测控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并按照口令向试车台总控室报告;试车台人员安装点火装置,所有现场人员撤退;试车台总控室发出点火30s倒计时口令;试车台总控室发出点火10s倒计时口令时,试验操作员控制数据采集器开始采集数据,进入步骤S1;
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试验结束,组织消防灭火;试验操作员检查仪器设备,现场人员检查现场仪器设备,经确认工作正常后,试验操作员停止采集数据;
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系统(即图3中数据采集器)采用性能可靠的工控机,具备采样、传送、存储功能,需要获取的数据包括各桥路、温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的电压信号和靶线通断信号,再通过预置的电压信号放大系数进行初步处理,转换为可以输入计算校准公式计算的有效数据。每个通道采样频率为2000Hz,各通道之间的信号同步时间误差为O.05ms;具备所有通道以最大采样频率采集40min以上的数据采集能力;
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其中应变天平数据处理主要包含三个步骤:a)通过测得温度的电压数据代入温度补偿公式进行温度修正;b)通过天平校准公式计算各分量的力与力矩;c)将上述两步算出的天平坐标系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转换至舵面坐标系,表征燃气舵性能的参数。
步骤S1中,所述统一时标信号由计时软件完成,在发动机点火前,信号状态为断路状态,信号电平为OV;发动机点火时刻,信号状态改变为接通状态,信号电平升高到设定触发电压;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的时间应不小于ls;触发电压设定为5V;统一时标信号与发动机点火信号同时发出,同步时间为1ms。
步骤S2中数据回收后实验撤场,包括检查热防护结构和主要试验设备的烧蚀情况,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热防护结构,具体为一种一段封闭的玻璃钢材质防护套筒,用于保护试验设备在发动机工作期间的稳定可靠,耐受发动机尾焰辐射与烧蚀,试验后耐受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水管直接喷射。
步骤S1完成后进行结果判定,统一时标信号正常触发电机驱动程序并带动燃气舵按照指定规律偏转,试验设备未发生意外烧蚀毁损,热防护结构和燃气舵的机械结构工作正常,试验后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各项试验数据正常采集并回收,经检测应变天平和角度传感器各项指标正常,由此判定燃气舵性能试验成功,否则项目归零。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应变天平为三段式结构,所述分量为五分量,包括轴向力Fx、法向力Fy、X轴弯矩Mx、Y轴弯矩My、铰链力矩Mz。应变天平也可根据实验的载荷、温度、结构尺寸、安装方式等参数设计研制,角度传感器需要根据试验量程和精度进行选取,有别于传统试验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应变天平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作为试验后数据处理中温度修正的输入参数,可以提高数据精度。
计算校准前读取天平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当温度传感器的变化最高温度超过50℃时,针对温差进行补偿;小于50℃时,五分量数据不进行修正,所述补偿的温度校准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081
式中:T是天平内部温度,单位℃;C是电压-温度转换系数;VT是天平内部温度传感器的电压;ΔVi是各分力的温度修正电压;下标i=1~5,分别对应ΔFx、ΔFy、ΔMx、ΔMy、ΔMz;s1~s4是温度修正系数;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前的电压,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后的电压,Vi'包括V′1-V′5,修正后计算时分别对应各分量的输出电压VFx、VFy、VMx、VMy、VMz
温度修正完毕后再计算各分量,计算校准公式为: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091
式中:Fi是分量,单位是N或Nm,Fi包括F1-F5,分别对应Fx、Fy、Mx、My、Mz五分量;VFx、VFy、VMx、VMy、VMz是各分量的输出电压,系数c1~c5是主系数和一次干扰系数,c6~c10是分别对应VFx、VFy、VMx、VMy、VMz的平方项干扰系数,c11~c20是二次相互干扰系数;
计算Fi时系数c1~c5中对应F1-F5的下标为主系数,其余为一次干扰系数,即测量分量Fx时,c1为主系数,其他为一次干扰系数;测量分量Fy时,c2为主系数,其他为一次干扰系数;测量分量Mx时,c3为主系数,其他为一次干扰系数;测量分量My时,c4为主系数,其他为一次干扰系数;测量分量Mz时,c5为主系数,其他为一次干扰系数;主系数与干扰系数的个数和量值是由应变天平的结构、设计、制造、校准等各方面综合决定,不能由结构、设计、制造、校准其中一个单一因数决定。
坐标转换,将天平坐标系Otxtytzt的五分量Fx、Fy、Mx、My、Mz,转换为舵面坐标系Oxyz对应的五分量:舵面轴向力FXd、舵面法向力FYd、舵面X轴弯矩MXd、舵面Y轴弯矩MYd、舵面铰链力矩MHd
所述转换前通过舵面坐标系Oxyz和天平坐标系Otxtytzt,计算参考长度LZ,所述参考长度LZ为两个坐标原点的沿Z方向的距离,所述舵面坐标系Oxyz为燃气舵后缘指向前缘为x轴的正方向,燃气舵根弦指向梢弦为z轴的正方向,y轴由右手法则确定,原点O位于舵根弦上x轴与z轴的交点;所述天平坐标系Otxtytzt为xt轴、yt轴、zt轴的方向与舵面坐标系的方向一致,zt轴与舵面坐标系z轴同轴,原点Ot为天平的力矩参考点,力矩参考点为应变天平的几何中心;
转换过程中扣除参考长度LZ对舵面坐标系Oxyz五分量的影响,公式如下所示:
舵面轴向力:FXd=Fx
舵面法向力:FYd=Fy
舵面X轴弯矩:MXd=Mx+Fy×L;
舵面Y轴弯矩:MYd=My+Fx×LZ
舵面铰链力矩:MHd=Mz
本发明中术语、符合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序号 符号 术语 定义和说明 单位
1 F<sub>x</sub> 轴向力 与x轴同向为正 N
2 F<sub>y</sub> 法向力 与y轴同向为正 N
3 M<sub>x</sub> X轴弯矩 按右手法则定义 N·m
4 M<sub>y</sub> Y轴弯矩 按右手法则定义 N·m
5 M<sub>z</sub> 铰链力矩 按右手法则定义 N·m
6 L<sub>Z</sub> 参考长度 两个坐标原点的沿Z方向的距离 m
7 δ 燃气舵舵偏角 与Mz同向为正 °
应变天平中的应变计类型为箔式中温应变计,其电气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101
Figure BDA0002676510000000111
所述可视化处理的方式为转化为曲线、图像、报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应变天平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和舵片安装连接,采用键槽加紧固件的安装连接方式;每段均设有应变计,靠近电机的一段应变计为4个,即在X和Y方向各设置的2个应变片,用于测量铰链力矩Mz;中间一段的应变计为2个,即在Y方向设置的应变片,用于测量法向力Fy和X轴弯矩Mx;靠近舵片的一段应变计为2个,即在X方向设置的应变片,用于测量轴向力Fx和Y轴弯矩My。同时应变天平可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结构灵活变换,若不测试该分量值可舍弃该段。
所述现场设备还包括现场计算机,所述现场计算机与电机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现场计算机还与统一时标信号、数据采集器、交换机电连接,所述交换机与远程计算机通讯连接。现场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与远程计算机应通过交换机通过以太网或光纤的方式通讯。
所述燃气舵包括1#、2#、3#、4#,依次呈环形排列,所述现场计算机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1#、3#燃气舵偏转的输入信号采用梯形波,2#、4#采用三角波。
步骤S2中,所述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再通过画图软件进一步可视化处理。数据处理软件、画图软件为常用软件,如excel、matlab,实现数据处理、可视化、报表等功能。
步骤S2完成后进行报告编写,包括试验日期、任务来源、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试验结论。

Claims (9)

1.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试车台总控室发出口令发动机点火,统一时标信号触发测力单元的电机转动,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所述电机带动燃气舵的舵片在发动机的喷流中偏转,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测力单元的数据,包括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应变天平中的温度和分量的电压数据;
S2、数据处理,将数据回收后上传远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将角度传感器的电压数据转换为燃气舵的偏转角度数据,应变天平的电压数据处理,转换为燃气舵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中感应的力与力矩的数据;其中应变天平数据处理主要包含三个步骤:a)通过测得温度的电压数据代入温度补偿公式进行温度修正;b)通过天平校准公式计算各分量的力与力矩;c)将上述两步算出的天平坐标系数据进行坐标转换,转换至舵面坐标系,表征燃气舵性能的参数;
所述应变天平为三段式结构,所述分量为五分量,包括轴向力Fx、法向力Fy、X轴弯矩Mx、Y轴弯矩My、铰链力矩Mz
所述应变天平数据处理步骤a)中温度补偿的具体方法包括:
计算校准前读取天平内部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数据,当温度传感器的变化最高温度超过50℃时,针对温差进行补偿;小于50℃时,五分量数据不进行修正,所述补偿的温度校准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12873090000011
式中:T是天平内部温度,单位℃;C是电压-温度转换系数;VT是天平内部温度传感器的电压;ΔVi是各分力的温度修正电压;下标i=1~5,分别对应ΔFx、ΔFy、ΔMx、ΔMy、ΔMz;s1~s4是温度修正系数;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前的电压,Vi'是各分力温度修正后的电压,Vi'包括V′1-V′5,修正后计算时分别对应各分量的输出电压VFx、VFy、VMx、VMy、VMz
温度修正完毕后再计算各分量,计算校准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12873090000021
式中:Fi是分量,单位是N或Nm,Fi包括F1-F5,分别对应Fx、Fy、Mx、My、Mz五分量;VFx、VFy、VMx、VMy、VMz是各分量的输出电压,系数c1~c5是主系数和一次干扰系数,c6~c10是分别对应VFx、VFy、VMx、VMy、VMz的平方项干扰系数,c11~c20是二次相互干扰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S0:
S0、实验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实验设备运抵试车台进行安装,完成实验设备与试车台的总控联调;
步骤S0中,所述安装的方式包括采用独立式安装支架或法兰式安装支架两种方式,其中独立式安装支架与地面或试验架连接,法兰式安装支架与发动机端部法兰连接;测力单元在安装支架上采用“×”字形或“十”字形的布置方式;
所述实验要求包括针对具体的工程型号制定试验方案,再将设备依次进行加工、校准、组装、调试后,运抵试车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统一时标信号由计时软件完成,在发动机点火前,信号状态为断路状态,信号电平为OV;发动机点火时刻,信号状态改变为接通状态,信号电平升高到设定触发电压;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的时间应不小于ls;触发电压设定为5V;统一时标信号与发动机点火信号同时发出,同步时间为1m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热防护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完成后进行结果判定,统一时标信号正常触发电机驱动程序并带动燃气舵按照指定规律偏转,试验设备未发生意外烧蚀毁损,热防护结构和燃气舵的机械结构工作正常,试验后应变天平、角度传感器、各项试验数据正常采集并回收,经检测应变天平和角度传感器各项指标正常,由此判定燃气舵性能试验成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还包括现场计算机,所述现场计算机与电机驱动器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现场计算机还与统一时标信号、数据采集器、交换机电连接,所述交换机与远程计算机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舵包括1#、2#、3#、4#,依次呈环形排列,所述现场计算机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1#、3#燃气舵偏转的输入信号采用梯形波,2#、4#采用三角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完成,再通过画图软件进一步可视化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完成后进行报告编写,包括试验日期、任务来源、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项目、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试验结论。
CN202010949699.1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Active CN112284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699.1A CN112284750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699.1A CN112284750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4750A CN112284750A (zh) 2021-01-29
CN112284750B true CN112284750B (zh) 2022-11-22

Family

ID=7442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9699.1A Active CN112284750B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4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908B (zh) * 2021-11-02 2023-06-1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的翼梢后缘舵铰链力矩测量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001906B (zh) * 2021-11-02 2023-03-3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用于高超声速风洞铰链力矩测量试验的自动变舵偏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35321B (zh) * 2022-02-25 2022-04-2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燃气舵和喷管一体化风洞测力实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867A (zh) * 2011-12-01 2012-06-1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
CN109141903A (zh) * 2018-09-30 2019-01-0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燃气舵热试车试验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9232B2 (ja) * 1987-02-18 1995-07-26 株式会社イシダ ロ−ドセルの温度補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623592B2 (ja) * 1996-03-15 2005-02-23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力覚センサにおける温度補正方法
CN2804828Y (zh) * 2005-05-25 2006-08-09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大范围温度补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4867A (zh) * 2011-12-01 2012-06-13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一种燃气舵搭载发动机热试车的测力装置
CN109141903A (zh) * 2018-09-30 2019-01-04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一种燃气舵热试车试验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六分量测力系统研制;湛华海;《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20090615(第06期);第3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4750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84750B (zh)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舵性能试验方法
CN103954389B (zh) 燃气舵测力试验装置
Aeschliman et al. Experimental methodology f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de validation
CN105486441B (zh) 姿控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校准一体化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2284679B (zh) 一种燃气舵测力五分量天平及分力的计算方法
CN107766612B (zh) 一种连接翼结构形式机翼载荷测量方法
CN110779679B (zh) 一种校准箱压力补偿室对高精度测力天平影响的修正方法
DeLaat et al. The high stability engine control (HISTEC) program-flight demonstration phase
Govers et al. Wind tunnel flutter testing on a highly flexible wing for aeroelastic validation in the transonic regime within the HMAE1 project
Bauer et al. Measurement quality assessment of an on-wing engine thrust measurement system
Burpo et al. Measurement of Dynamic Air Loads on a Full-Scale Semirigid Rotor
Barberie et al. Low speed powered lift testing of a transonic cruise efficient STOL military transport
Dongming et al. Static test rig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for an airliner’s hyperstatic aero-engine pylon structure
GB2338793A (en)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 jet engine
Price An Investigation of F-16 Nozzle-Afterbody Forces at Transonic Mach Numbers with Emphasis on Support System Interference
Moreno et al. A rigid horizontal tail wind tunnel test for high transonic mach and high frequency unsteady pressure acquisition
ChandraKishore et al. Aerodynamic load measurements at hypersonic speeds using internally mounted fiber-optic balance system
Hewitt et al.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full-scale aircraft fatigue tests
WHITBY Wind tunnel support system effects on a fighter aircraft model at Mach numbers from 0.6 to 2.0
CN115585918A (zh) 燃气舵负载力矩的测试方法及应变标校系统
Toro et al. Rotating Balance Design and Production, GRC-419R
Han Study on the facility 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 and conformity verification method of aircraft leveling meanings
Hunter et al.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F/A-18E afterbody aerodynamics
FINNERTY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support system interference effects on nozzle/afterbody throttle dependent drag in wind tunnel testing
Boldyrev et al. T-117 TsAGI hypersonic wind tunn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