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81891A -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81891A
CN112281891A CN202011130015.1A CN202011130015A CN112281891A CN 112281891 A CN112281891 A CN 112281891A CN 202011130015 A CN202011130015 A CN 202011130015A CN 112281891 A CN112281891 A CN 112281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piles
overlapping
composite
stiff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00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建
赵志伟
王二峰
马骁
柴洁
刘晓东
张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00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81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8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81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02D27/14Pile framings, i.e. piles assembled to form the sub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8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inserting stones or lost bodies, e.g. compaction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46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in situ by forcing bonding agents into gravel fillings or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18Cement used as bin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第一桩组,包括若干砂石桩,砂石桩至少围设在整体桩基结构的外围;第二桩组,包括若干劲性复合桩,劲性复合桩分布在第一桩组的包围范围之内;第三桩组,包括若干搭接桩,搭接桩至少分布在相邻劲性复合桩之间,相邻搭接桩之间和/或搭接桩与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之间相互咬合。第一桩组嵌入液化地基内能够对液化地基起到挤密作用,采用劲性复合桩做承载桩以构建第二桩组,搭接桩之间、搭接桩与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之间咬合设置,能够分担劲性复合桩受力,起到提高劲性复合桩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承台指为承受、分布由墩身传递的载荷,在桩基结构顶部设置的联结各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是桩与柱或墩联系的部分,承台把几根、甚至几十根桩联系在一起形成桩基础。桩基础在港口建设、码头建设、海洋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物等场景下有广泛的应用。
通常在建造桩基础前,先施工构建桩基结构,然后在桩基结构的基础上建造承台。
由于桩基结构的建造环境受施工地点的土壤所在的地基环境影响。其中,液化地基是一种施工难度较高的地基环境。液化地基的形成通常受地震影响,常规土层中含有饱和粉砂土的土粒,在地震的作用下,饱和粉砂土的土粒收到大小、方向不一的惯性力作用,从而在土粒间的接触点上引起新的应力。当上述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时,土粒间原有的联结结构被破坏,导致土粒之间发生脱离。与此同时,在上部载荷的压力作用下土层中的孔隙水来不及排出,从而引起孔隙水压力突然上升,使土的强度突然降低甚至丧失强度,即饱和粉砂土由于震动引起的液化。对于7度及以上烈度的乙类建筑,液化地基土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地基抗液化处理方法包括采用穿过液化土层进入稳定持力层的桩基、采用振冲碎石桩或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对于水平载荷及竖向荷载较大的上部结构,采用表层的地基处理虽能处理液化但不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要求,因而通常采用高承载力的桩基,如钻孔灌注桩、预制管桩等。其中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即先钻孔构建桩型,然后在钻孔内灌注桩料,但是由于液化地基内部土层各处强度无法预估,通常在施工时发生桩身断桩、缩颈、混凝土离析以及孔底沉渣太厚等质量问题。并且,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孔口或桩身处容易塌方,影响施工质量,还会浪费额外的材料、时间、以及人力,形成额外的经济支出,使整个工程的经济性变差。若采用预制管桩处理液化地基时,由于预制管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相对较低,不适合于液化地基下,上部结构水平及竖向载荷较大的工程。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桩型无法同时兼顾液化地基下高承载能力及经济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包括:
第一桩组,包括若干砂石桩,所述砂石桩至少围设在整体桩基结构的外围;
第二桩组,包括若干劲性复合桩,所述劲性复合桩分布在所述第一桩组的包围范围之内;
第三桩组,包括若干搭接桩,所述搭接桩至少分布在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之间,相邻搭接桩之间和/或搭接桩与所述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之间相互咬合。
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搭接桩。
相邻所述搭接桩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和/或所述搭接桩与所述外芯桩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为150mm-200mm。
所述搭接桩的长度大于所述砂石桩的长度,所述搭接桩的长度小于所述劲性复合桩的长度。
所述劲性复合桩周围设有2-4个搭接桩。
一种桩基础,包括:
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桩基结构;
承台,设于所述桩基结构上,所述劲性复合桩嵌入所述承台内。
所述第一桩组包围所述承台设置,且所述砂石桩与所述承台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劲性复合桩直径的6倍。
所述砂石桩的桩间距小于或等于砂石桩桩径的4.5倍。
一种实上述任一方案所述桩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布设第一桩组;
布设第二桩组,先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然后在所述外芯桩内植入内芯桩;
布设第三桩组,采用旋喷法施工搭接桩。
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包括:
在喷料中掺入固化剂,在桩长范围内掺入含量不少于3kg/m3的玄武岩纤维以及0.5%所述固化剂重量的石膏粉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包括:第一桩组,包括若干砂石桩,所述砂石桩至少围设在整体桩基结构的外围;第二桩组,包括若干劲性复合桩,所述劲性复合桩分布在所述第一桩组的包围范围之内;第三桩组,包括若干搭接桩,所述搭接桩至少分布在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之间,相邻搭接桩之间和/或搭接桩与所述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之间相互咬合。
第一桩组嵌入液化地基内能够对液化地基起到挤密作用,增大砂石桩周围土层的密度,进一步的,构成第一桩组的砂石桩在液化地基上围合构建了一个基础施工范围,由于每个砂石桩都对周围的土层起到挤密作用,因此第一桩组向上述施工范围内均具有挤密作用,进而增加整体液化地基的平均密度,以起到处理表层液化的效果。采用劲性复合桩做承载桩以构建第二桩组,同时在相邻劲性复合桩之间设置搭接桩构建第三桩组,搭接桩之间、搭接桩与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之间咬合设置,能够分担劲性复合桩受力,起到提高劲性复合桩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的作用,同时第三桩组提高了整体桩基结构的强度的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制管桩处理液化地基时,强度不足,承载性能不足的问题。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和搭接桩均采用旋喷法施工,与现有技术中的钻孔灌注桩相比,旋喷法采用带喷头的旋杆施工,旋杆插入地基内然后在地基内旋转,旋转过程中搅动旋杆周围的土层。旋杆的搅动范围与劲性复合桩的桩体范围相近,旋杆搅动过程中向土层中喷射固化剂,随着搅动固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旋杆的转动范围内,充分搅动后,混入固化剂的成分相对均匀的土壤逐渐固话从而形成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因此施工过程中不需要钻孔步骤,避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过的断桩、缩颈、混凝土离析以及孔底沉渣等质量问题,不会产生额外的材料浪费,不会产生额外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整体工程的经济性更好。劲性复合桩的内芯桩为预制桩,预制桩在工厂批量预制,相对于现场施工,桩身质量更易得到保证。而旋喷过程中喷射的固化剂随旋杆转动而均匀分散,相对于钻孔灌注桩而言,不需要泥浆池,解决了泥浆污染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相邻所述搭接桩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和/或所述搭接桩与所述外芯桩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为150mm-200mm。
从桩体载荷方面考虑,加强了桩荷载传递部位的强度,提高了搭接桩之间、搭接桩与外芯之间的水平荷载的传递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桩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桩基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砂石桩;2、劲性复合桩;21、外芯桩;22、内芯桩;3、搭接桩;4、承台;
M、液化地基;
N、持力层;
Q、承台底标高;
K、相邻搭接桩之间、搭接桩与外芯桩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
L1、砂石桩的长度;L2、搭接桩的长度;L3、外芯桩的长度;L4、内芯桩的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第一桩组,包括若干砂石桩1,所述砂石桩1至少围设在整体桩基结构的外围;第二桩组,包括若干劲性复合桩2,所述劲性复合桩2分布在所述第一桩组的包围范围之内;第三桩组,包括若干搭接桩3,所述搭接桩3至少分布在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2之间,相邻搭接桩3之间和/或搭接桩3与所述劲性复合桩2的外芯桩21之间相互咬合。
第一桩组嵌入液化地基M内能够对液化地基起到挤密作用,增大砂石桩1周围土层的密度,进一步的,构成第一桩组的砂石桩1在液化地基上围合构建了一个基础施工范围,由于每个砂石桩1都对周围的土层起到挤密作用,因此第一桩组向上述施工范围内均具有挤密作用,进而增加整体液化地基的平均密度,以起到处理表层液化的效果。采用劲性复合桩2做承载桩以构建第二桩组,同时在相邻劲性复合桩2之间设置搭接桩3构建第三桩组,搭接桩3之间、搭接桩3与劲性复合桩2的外芯桩21之间咬合设置,能够分担劲性复合桩2受力,起到提高劲性复合桩2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的作用,同时第三桩组提高了整体桩基结构的强度的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制管桩处理液化地基时,强度不足,承载性能不足的问题。
对于第一桩组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桩组呈环形围绕在整体桩基外,包括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砂石桩1。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砂石桩1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形结构,在整体桩基外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包围圈。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以一圈砂石桩1为例,相邻砂石桩1之间的桩间距,小于或等于砂石桩桩径的4.5倍。
对于砂石桩1的桩径大小不作具体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砂石桩1的桩径为200mm-500mm。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砂石桩1的桩径为500mm-800mm。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砂石桩1的桩径大于800mm。
具体的,劲性复合桩2包括外芯桩21和内芯桩22,外芯桩21为水泥桩,内芯桩22为预制管桩,搭接桩3也为水泥桩,从而使搭接桩3之间,搭接桩3与劲性复合桩2的外芯桩21之间更易搭接咬合。其中,内芯桩22的强度高于外芯桩21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劲性复合桩2的强度。
对于搭接桩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2之间设有两个所述搭接桩3。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2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搭接桩3。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相邻劲性复合桩2之间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搭接桩3。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桩基结构的俯视图下,整体桩基结构可近似看做矩形,位于矩形角部顶点处的劲性复合桩2可以仅在跟其他劲性复合桩2搭接的方向上设置搭接桩3,即在图2视角下,将位于顶点处的劲性复合桩向外圈砂石桩1方向延伸搭接的搭接桩3舍去,使位于顶点角部的劲性复合桩2和搭接桩3构成L形,即位于角部的劲性复合桩2搭接有2个搭接桩3。进一步的,在图2所示的结构基础上,将搭接在角部的劲性复合桩2上的搭接桩3舍去1个,形成一个劲性复合桩2搭接3个搭接桩3的T形结构。
其中,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搭接桩3的设置位置为相邻劲性复合桩之间的间隔位置,在图2视角下,相邻劲性复合桩2指图2中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相邻的劲性复合桩2。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也可在倾斜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劲性复合桩之间设置搭接桩3。
对于相邻所述搭接桩3之间、所述搭接桩3与所述外芯桩21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K大小不做具体限制,如图1、图2所示,相邻所述搭接桩3之间、所述搭接桩3与所述外芯桩21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为150mm-200mm。从桩体载荷方面考虑,加强了桩荷载传递部位的强度,提高了搭接桩3之间、搭接桩3与外芯之间的水平荷载的传递的可靠性。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上述咬合部位的宽度为大于0mm,小于150mm。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上述咬合部位的宽度为大于200mm。
对于砂石桩1、劲性复合桩2、以及搭接桩3的长度关系不作具体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砂石桩1的长度为L1、搭接桩3的长度为L2,劲性复合桩2的长度以内芯桩22的长度为准为L3,三者长度关系满足L1<L2<L3。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L2≤L1。
其中,对于内芯桩22和外芯桩21之间的长度关系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内芯桩22的长度相对较长。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内芯桩22的长度等于外芯桩21的长度。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内芯桩22的长度小于外芯桩21的长度。
对于搭接桩3的设置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如图1、图2所示,所述劲性复合桩2周围设有四个搭接桩3。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所述劲性复合桩2周围设有三个搭接桩3。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劲性复合桩2周围设有五个或大于五个数量的搭接桩3。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桩基础,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桩基结构的基础上设置承台4,所述劲性复合桩2嵌入所述承台4内。采用劲性复合桩2作为主承载桩,既能够提高承台4与桩基结构的联结强度,还能够通过搭接桩3满足整体结构的载荷性能。
具体的,所述第一桩组包围所述承台4设置,且所述砂石桩1与所述承台4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劲性复合桩2直径的6倍。本实施例中,劲性复合桩2的直径指外芯桩21横截面对应的外圆周的直径。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所述砂石桩1与所述承台4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劲性复合桩2直径的6倍。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劲性复合桩的内芯桩22长度大于所述外芯桩21的长度,所述内芯桩22嵌入所述承台4内与所述承台4连接。由于内芯桩22为预制管桩,因此内芯桩22的强度相对于外芯桩21的强度更高,更能够提高劲性复合桩2与承台4之间的联结强度,从而提高整体桩基础的强度。如图1所示,内芯桩22桩顶标高相对于承台底标高Q高出50mm或100mm,外芯桩21顶部、砂石桩1顶部、以及搭接桩3顶部均与承台底标高Q平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上述所述桩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布设第一桩组,采用振动沉管法施工砂石桩,砂石桩的顶部标高与承台底标高Q平齐,具体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沉管和挤密情况,控制填砂石量、提升高度和速度、挤压次数和时间、电机的工作电流等;
布设第二桩组,先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然后在所述外芯桩内植入内芯桩;具体的,旋喷法指采用带喷头的旋杆施工,旋杆插入地基内然后在地基内旋转,旋转过程中搅动旋杆周围的土层。旋杆的搅动范围与劲性复合桩的桩体范围相近,旋杆搅动过程中向土层中喷射固化剂,随着搅动固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旋杆的转动范围内,充分搅动后,混入固化剂的成分相对均匀的土壤逐渐固话从而形成劲性复合桩的外芯桩。其中,旋杆可以理解为钻杆,且钻杆上设有多个能够喷射固化剂的喷头。喷头内的压强能够满足在旋杆转动过程中向转动范围内的土层喷射固化剂。本实施例中,固化剂选用P.O.42.5水泥,旋杆抽离后,旋杆搅动范围内的混合物料在固化剂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会自动固化,因此外芯桩的成桩利用原本地基作为原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由于外芯桩掺入水泥做固化剂,所以外芯桩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理解为水泥桩。需要在水泥桩彻底固化前植入内芯桩。本实施例中,内芯桩的植入需要在水泥桩施工完成后的6小时内实施。此时外芯桩还未彻底固化,因此在植入内芯桩的过程中,内芯桩能够对外芯桩起到挤密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外芯桩的强度和载荷性能。
布设第三桩组,采用旋喷法施工搭接桩。搭接桩的施工工法与外芯桩的施工工法均为旋喷法,而旋喷法的施工范围与最终成桩的桩身范围相似,所以旋喷法施工不会对周围其他部位的地基造成影响,因此能够同时对多个搭接桩进行旋喷法施工,从而提高整体桩基础的施工效率。
对于内芯桩的植入方法不做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锤击的方法使内芯桩植入外芯桩内。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采用静压法将内芯桩植入外芯桩内。
其中,持力层N位于液化地基的下方,持力层N的受力性能相对液化地基更好,因此内芯桩插入持力层N后能够进一步联结承台与持力层N,从而提高整体桩基础的强度。通常通过判断内芯桩桩底标高的位置来判断内芯桩是否插入持力层内,桩底标高为工程设计时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分析得到,即内芯桩桩底标高低于持力层顶部标高N越多,明内芯桩底部插入土壤的深度越深。但是由于地基土层内部的环境复杂,且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往往出现内芯桩未到达设计的桩顶标高位置时,内芯桩的植入变得困难;或者内芯桩已经到达设计桩长时,仍然能够相对轻松的继续向下插入土层。因此施工人员在上述情况下难以直接通过观察判断内芯桩是否到达持力层N,本实施例采用贯入度控制的方法判断内芯桩是否进入持力层,贯入度指相同锤击力度下若干次锤击使内芯桩下沉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以10次锤击贯入度不超过30mm为例,在内芯桩桩顶标高无法判断是否沉入持力层N的前提下,当每10次锤击贯入度不超过30mm时,说明内芯桩已经沉入持力层N;当每10次锤击贯入度大于30mm时,说明内芯桩还未沉入持力层N,需要继续锤击。上述用于判断内芯桩是否沉入持力层N的贯入度的大小根据实际施工环境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
具体的,对于旋喷法施工外芯桩的过程中,掺入固化剂即水泥的量不作具体限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P.O.42.5水泥的掺入量以重量占比计算,水泥的重量不小于外芯桩重量的15%。使标准养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指不小于1600kPa。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水泥的重量小于外芯桩重量的1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包括:在喷料中掺入固化剂,在桩长范围内掺入含量不少于3kg/m3的玄武岩纤维以及0.5%所述固化剂重量的石膏粉剂。具体的,在桩长范围内掺入含量4kg/m3的玄武岩纤维。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在桩长范围内掺入含量少于3kg/m3的玄武岩纤维。作为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掺入的石膏粉剂的重量小于掺入的固化剂重量的0.5%,或者掺入的石膏粉剂的重量大于掺入的固化剂重量的0.5%。
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外芯桩的停灰面比内芯桩的设计标高至少高出0.5m。使桩顶混凝土强度在凿除桩顶浮浆后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针对劲性复合桩的质量控制,外芯桩的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桩长、搅拌头桩数和提升速度、复搅次数、和复搅深度等。内芯桩施工检查重点是桩位偏差、中心偏差和桩顶标高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基坑开挖。基槽开挖后检查桩身质量、桩位、桩数、桩径、桩顶标高质量及偏差和基槽的土质情况,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规范对单桩承载力、桩身质量进行检验。
其中,内芯桩为预制管桩,根据内芯桩与承台之间的联结情况,可在必要时对内芯桩进行填芯处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桩组,包括若干砂石桩(1),所述砂石桩(1)至少围设在整体桩基结构的外围;
第二桩组,包括若干劲性复合桩(2),所述劲性复合桩(2)分布在所述第一桩组的包围范围之内;
第三桩组,包括若干搭接桩(3),所述搭接桩(3)至少分布在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2)之间,相邻搭接桩之间和/或搭接桩与所述劲性复合桩(2)的外芯桩(21)之间相互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劲性复合桩(2)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搭接桩(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搭接桩(3)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和/或所述搭接桩(3)与所述外芯桩(21)之间咬合部位的宽度为150mm-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桩(3)的长度大于所述砂石桩(1)的长度,所述搭接桩(3)的长度小于所述劲性复合桩(2)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复合桩(2)周围设有2-4个搭接桩(3)。
6.一种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桩基结构;
承台(4),设于所述桩基结构上,所述劲性复合桩(2)的内芯桩(22)嵌入所述承台(4)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组包围所述承台(4)设置,且所述砂石桩(1)与所述承台(4)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劲性复合桩(2)直径的6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桩(1)的桩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砂石桩桩径的4.5倍。
9.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桩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布设第一桩组;
布设第二桩组,先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21),然后在所述外芯桩(21)内植入内芯桩(22);
布设第三桩组,采用旋喷法施工搭接桩(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喷法施工外芯桩(21)包括:
在喷料中掺入固化剂,在桩长范围内掺入含量不少于3kg/m3的玄武岩纤维以及0.5%所述固化剂重量的石膏粉剂。
CN202011130015.1A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281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0015.1A CN112281891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0015.1A CN112281891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81891A true CN112281891A (zh) 2021-01-29

Family

ID=74423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0015.1A Pending CN112281891A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818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096A (zh) * 2022-04-12 2022-11-11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础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8924A (ja) * 2006-05-17 2007-11-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地盤改良複合杭構造の施工方法および施工装置
CN205475301U (zh) * 2015-07-17 2016-08-17 邓亚光 连体协力劲性复合桩系统
CN107237342A (zh) * 2017-08-03 2017-10-10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低桩承台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58484A (zh) * 2017-09-05 2018-01-09 沙焕焕 匹配应力梯度的变刚度劲性复合桩系统
CN107938664A (zh) * 2017-12-26 2018-04-20 沙焕焕 延性抗裂劲性复合桩
CN108385707A (zh) * 2018-05-14 2018-08-10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用于深厚软土地区水闸及泵站的刚柔组合桩基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8924A (ja) * 2006-05-17 2007-11-29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地盤改良複合杭構造の施工方法および施工装置
CN205475301U (zh) * 2015-07-17 2016-08-17 邓亚光 连体协力劲性复合桩系统
CN107237342A (zh) * 2017-08-03 2017-10-10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新型低桩承台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58484A (zh) * 2017-09-05 2018-01-09 沙焕焕 匹配应力梯度的变刚度劲性复合桩系统
CN107938664A (zh) * 2017-12-26 2018-04-20 沙焕焕 延性抗裂劲性复合桩
CN108385707A (zh) * 2018-05-14 2018-08-10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用于深厚软土地区水闸及泵站的刚柔组合桩基础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伊运恒: "碎石桩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液化土中的应用", 《山西建筑》 *
李淑霞: "砂石桩法处理液化地基", 《建设科技》 *
王海东等: "某封闭煤场改造项目钻孔灌注桩与劲性复合桩方案对比分析", 《工程质量》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096A (zh) * 2022-04-12 2022-11-11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础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3828A (zh) 一种大断面深基坑围护桩及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CN101691751B (zh) 超长人工挖孔桩穿越溶洞施工方法及穿越溶洞的超长桩
CN108560542B (zh) 一种废旧轮胎包覆建渣的双向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23819A (zh) 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就地固化方法及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
CN113235601A (zh) 湿陷性黄土临近建筑物的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结构及工法
CN107338804A (zh) 一种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基础及其建造方法
CN111636417A (zh) 一种注浆型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11756A (zh) 一种富水砂层地铁车站明挖基坑无降水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CN104074197B (zh)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锚杆式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09923959U (zh) 一种高地下水位软弱土场地干法作业沉井结构
CN114411761A (zh) 一种新建建筑施工时对拟建地铁隧道的超前预支护体系及预支护施工方法
CN112281891A (zh) 一种多桩型复合桩基结构、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00521A (zh) 一种建(构)筑物地基加固托换墩及其施工方法
CN105672329B (zh) 深基坑大尺寸预制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897154U (zh) 一种软土基坑坑底固化结构
CN112081176B (zh) 一种基于无降排水的承压水层竖井施工方法
CN214942693U (zh)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室增层改造的托换支撑体系
CN114991165A (zh) 一种地铁深基坑邻近铁路营业线的施工方法
CN209816867U (zh)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周边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10194604U (zh) 一种搅拌成槽插入式组合预制异型截面复合基础结构
CN112575794A (zh)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基坑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27170A (zh) 由固化土群桩与预制桩胶结形成的复合桩和挡土墙
CN214423369U (zh) 一种深厚淤泥地质基坑围护结构
CN217870585U (zh) 一种筏板重力式导管架海上风机基础
AU2021105983A4 (en) A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inforced-hoop Gravel Piles by Means of Immersed Tubes for Strengthening Soft Found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